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免疫制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免疫制度范文第1篇

(二对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免疫学检验标本,即使接受 处理;并在检验标本送检单上签字。

(三在检测临床标本的同时,进行质控品的检测。

(四在仔细核对检验结果无误后,将所有患者的免疫 学检验报告全部及时通报临床科室。

(五取报告时间: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坚持报告结果审核原则,对可疑结果立即复查, 查明异常原因。 (七如遇异常病例,主动联系临床科进行查询。

(八坚持参加市卫生局及省级临检中心的室间质量控 制活动。

(九坚持进行并完善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对仪器进行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更新试剂。以保证工作质量。

(十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检查结 果。

(十一依据科技发展的动态开展新的检测项目,为患 者提供更优秀完善的服务。 (十二为临床相关科室的科研工作提供临床标本及相 应的检测手段,保证资料详细、完整。

四、检验科查对制度

(一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免疫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告知;免疫规划;应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047

免疫规划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关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关键措施,而告知义务是每一个接种者为维护受种者知情权,帮助受种儿童顺利完成免疫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对辖区常住儿童从免疫程序的多个环节入手,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的护理告知,经过不断的工作流程改进,适龄儿童的全程接种率不断提高。现把具体护理告知方法及效果汇报如下。

1护理告知方法

1.1建证、建卡时的护理告知地方卫生人员在提高知晓率和为目标人群提供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儿童免疫规划的护理告知,实际上是对其监护人的告知,儿童监护人首先接触国家免疫规划就是从建证、建卡这开始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监护人认识到儿童免疫规划的重要性,这对今后儿童免疫程序能否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预防接种告知书”(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发给每一个前来办证的监护人,上半部分主要内容有:(1)建证、建卡及按免疫规划规范完成全程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接种前监护人应履行的义务,如:向接种者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3)相关预防接种禁忌证;(4)相关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5)本单位咨询电话等。下半部分为已收到或阅读“预防接种告知书”家长签字及日期一栏。上半部分由办证监护人阅读后带回家,让其他监护人阅读了解,这也是告知的一个延伸。下半部分则由办证监护人签字认可后粘贴在建卡儿童的卡片后面存档,由辖区责任人管理,作为护理告知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这一点受到了来笔者所在医院检查工作的卫生部相关专家的肯定,也成了工作的一个亮点。另外,在建证、建卡时还发放一些有关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知识的资料,内容涉及:国家免疫规划的免疫程序,何为I类、II类疫苗等。让监护人充分了解按照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增强儿童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

1.2工作流程中的护理告知规范安全的预防接种,需要护理告知贯穿在整个疫苗接种的始终。首先,要了解接种儿童目前的身体状况,严格执行接种前禁忌证和慎用证的筛查[2]。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告知,做到耐心讲解、科学告知。例如:由于儿童近期的身体状况或者有禁忌证,不能接种某种疫苗的,就需要告知其监护人不能接种的理由和原因,同时也要提醒和告知监护人及时补种疫苗的重要性,减少适龄儿童的漏种率;对于可以接种疫苗的儿童,在认真查验了儿童的接种证,进行接种登记后,要告知其监护人此次接种的是预防什么疾病的疫苗,在家长签字认可后还需要告知接种相关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且对下次接种疫苗的时间进行预约。在接种过程中,接种者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对每一个受种儿童的接种信息再次进行核对,并将接种疫苗的外包装与儿童家长一起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进行接种。这种让儿童家长参与的护理告知方式,不仅为护理人员增添了一层安全接种的保护网,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可信度和安全感。

1.3预防接种风险的护理告知当今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防病、保健的过高要求,使笔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风险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告知不当引起的接种事故和接种纠纷屡屡发生。因此,在工作中首先是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在预防接种风险的护理告知中要求接种人员全面、客观、科学地进行风险告知,使家长知道疫苗是生物制品,对人体而言是一种特异性抗原[3]。在实施接种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也包括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因,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极个别儿童会出现严重异常反应。接种某种疫苗后,也有少数儿童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甚至有的儿童还会患上相应的疾病等等。一方面是风险告知,而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要告知监护人计划免疫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极少的,并且教会监护人一些简单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和方法。让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家长完成全程儿童免疫规划的信心。

2实施效果

經过三年护理告知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及不断地流程改进,笔者所在医院所管辖区适龄儿童的接种率均有了提高,2009年接种率为95.26% ,2010年接种率为97.58%,2011年接种率为99.46% 。由于笔者注重把护理告知贯穿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强调了建证、建卡时和预防接种风险的告知,以及对预防接种后所发生的一般反应进行适当的解释、处置,回访等工作,三年来,没有一起接种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3小结

计划免疫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关系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要做好这项工作,儿童免疫规划的护理告知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儿童的全程免疫接种率也是非常有效的。笔者所述的护理告知就是第一:建证、建卡时的护理告知,其目的在于让监护人在第一时间内对儿童免疫规划的重要性和儿童免疫的程序、国家的相关政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今后儿童顺利完成全程免疫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工作流程中的护理告知,其目的在于通过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安全的操作流程,提升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可信度和安全感。第三:预防接种的风险告知,其目的在于正确地引导监护人理性地对待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消除顾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划免疫工作中来,树立完成全程儿童免疫规划的信心。因为,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所以,护理告知能有效提高儿童的全程免疫接种率,保证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疫苗接种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预防接种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

[2] 黎启江.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2010,23(4):676-677.

[3]陈伟,朱向学,高玉刚,等.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61-468.

(收稿日期:2012-01-09)(本文编辑:李嫚)

免疫制度范文第3篇

工作目标: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密度要达到应免数的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即养殖鸡鸭鹅必须参与禽流感免疫、养殖猪必须参与猪瘟、蓝耳、口蹄疫免疫)

防疫员签字:农户签字、按手印:

免疫制度范文第4篇

猪免疫程序

商品猪

7-10日龄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0.5-1ml断乳后二免2ml20-30日龄 猪蓝耳病弱毒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2ml, 可在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20-30日龄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1ml2周后二免2ml35-45日龄 猪瘟颈部肌肉注射 2头份, 60-65日龄 二免3-4头份(组织苗) 30日龄或断乳后仔猪副伤寒活苗 口服 1头份 常发病场3-4周后二免45-50日龄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1 ml/头

65-70日龄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2 ml/头

 种用仔猪

1日龄 猪瘟超前免疫

7-10日龄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0.5-1ml断乳后二免2ml7-15日龄 猪喘气病苗常发病场15-21天后二免

20-25日龄 猪瘟(未超前免疫者) 颈部肌肉注射 4头份60-65日龄 二免20-30日龄 猪兰耳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1-2ml

20-30日龄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1ml2周后二免2ml30日龄或断乳后 仔猪副伤寒活苗 口服 1头份 常发病场3-4周后二免45-50日龄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1 ml/头

65-70日龄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2 ml/头

 种母猪

配种前4周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2ml/头

 仔猪二免后6个月 猪瘟苗 颈部肌肉注射 4头份 产仔断乳后至再配间隔期内免1次或每半年免1次

配种前4-5周 猪细小病毒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2-3周后二免临产前1个月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配种前4-5周 猪兰耳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4ml 分娩前4-5周二免临产前30-40天 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 k88.k99

 临产前70天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2ml 临产前21天二免每年蚊虫出现前20-30天 猪乙型脑炎灭活苗

 种公猪

每4个月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每6个月 猪瘟苗 颈部肌肉注射 4头份

每6个月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2ml

每6个月 猪喘气病苗 注射

每6个月 猪细小病毒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每6个月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免疫制度范文第5篇

抗体水平监测与免疫效果分析

摘要:为了解淮安市秋季生猪免疫情况,应用ELISA试验对全市7个县区的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共计854份血清样品进行集中监测,结果显示:全市规模猪场猪瘟、口蹄疫O型和蓝耳病的免疫合格率分别达到91.9%、98.5%和93.5%;散养户猪瘟、口蹄疫和蓝耳病的免疫合格率分别达到86.8%、90.1%和88.8%。三种疫病的免疫合格率平均都达到85%以上,规模猪场的免疫合格率大于散养户。 关键词:抗体监测;猪瘟;口蹄疫;蓝耳病

猪瘟、口蹄疫、蓝耳病是目前威胁本地养猪业的重要疫病,地方政府已经将这三种疫病纳入免费强制免疫范围,疫苗由地方财政出资,省业务主管部门统一招标采购,防疫员免疫注射劳务费也由政府出资发放,为了检查了解各县区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情况,每年的春秋两季,我们都对全市的畜禽免疫情况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集中监测,以便了解各县区及各养殖场的畜群实际免疫情况,及时了解畜群免疫效果,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考察评价,督查各养殖场科学免疫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准确掌握畜群的免疫抗体水平,确保免疫程序科学合理,确保免疫注射及时到位,确保抗体水平达标超标,从而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2011年我市秋季集中监测情况报告于下,供读者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样品

2011年10月中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7个县区共58个规模猪场、102个散养户进行了抽样监测,共抽取经免疫猪血清854份,其中规模猪场550份,散养户304份。 1.2 检测试剂

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公司生产、批号为43220-X221;猪O型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为20101200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抗体检测试剂盒:LSI公司生产 、批号为5-VETPRA-013 1.3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检测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判定标准按说明书执行,在酶标仪上读数。

2 检测结果:

请见表

1、表2

表1 全市抗体检测总体情况

猪 瘟

养殖类型

检测数

规模场 散养户 合 计 550 304 854 合格数 504 264 768

合格率 91.9% 86.8% 89.9%

检测数 550 304 854

合格数 514 270 784

合格率 93.5% 88.8% 91.8%

检测数 550 304 854

合格数 542 274 816

合格率 98.5% 90.1% 95.6%

猪 蓝 耳 病

猪口蹄疫O型

表2 各县区抗体检测情况

养殖 县区

类型 规模场

淮阴

散养户 规模场

涟水

散养户 规模场

洪泽

散养户 规模场

盱眙

散养户 规模场

金湖

散养户 规模场

清浦

散养户 规模场

楚州

散养户 40

35

87.50%

40

33

82.50%

40

36

90% 0 80

0 72

90%

0 80

0 69

86.30%

0 80

0 80

100% 40 70

37 60

92.50% 85.70%

40 70

37 62

92.50% 88.60%

40 70

38 66

95% 94.3% 40 80

32 78

80% 97.50%

40 80

36 79

90% 98.80%

40 80

33 78

82.5% 97.5% 104 80

90 78

86.50% 97.50%

104 80

91 74

87.50% 92.50%

104 80

98 78

94.2% 97.5% 40 80

38 70

95% 87.50%

40 80

38 75

95% 93.80%

40 80

37 80

92.5% 100% 40 80

32 78

80% 97.50%

40 80

35 78

87.50% 97.50%

40 80

32 80

80% 100% 检测数 80 合格数 68

合格率 85%

检测数

80

合格数 77

合格率 96.30%

检测数

80

合格数 80

合格率 100% 猪 瘟

猪 蓝 耳 病

猪口蹄疫O型

3 讨论

3.1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淮安市2011年秋季生猪猪瘟、口蹄疫O型、蓝耳病免疫情况良好,全市规模猪场猪瘟、口蹄疫O型和蓝耳病的免疫合格率分别达到91.9%、98.5%和93.5%;散养户猪瘟、口蹄疫O型和蓝耳病的免疫合格率分别达到86.8%、90.1%和88.8%。三种疫病的免疫合格率都达到85%以上,规模猪场的免疫合格率均大于散养户。 3.2能够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跟当地畜牧兽医业务主管部门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近两年淮安对规模养殖场要求科学地程序免疫,严格按照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动物防疫规范达标示范创建活动实施细则》实施防疫免疫。对散养户,要求村级防疫员实行“集中防疫,月月巡查”,各乡镇兽医站将防疫员组成防疫小分队,3人一组,每月集中10天时间,在本地逐村逐户巡查防疫,对新补栏和新生家畜及时免疫注射,避免个别防疫员单独行动时工作消极怠工,避免新增家畜漏免,对免疫到期的家畜及时强化免疫,力争“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量”,确保免疫合格达标。对规模场,实行自行免疫和规范监管。各规模场悬挂动物防疫责任牌,明确防疫监管人和防疫责任人,实行从疫苗领取到疫苗注射及档案填写的全程监管,并建立监管记录。

3.3 尽管各县区规模场三种疫病的免疫合格率都达到85%以上,散养户免疫合格率都达到80%以上,但互相之间还是有差距,三种疫病之间的免疫合格率也不平衡,说明我们的免疫工作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尊敬的读者,如果您申报职称,需要《发明专利证书》或《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请联系qq 908972841,手机13905236606. 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3.4 部分单位部分疫病免疫抗体水平不理想,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3.4.1 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不当 基层防疫员有可能忽视疫苗保管温度,没有按照规定温度保管、携带疫苗,导致疫苗效价下降或失效。疫苗注射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如使用失真空的疫苗或过有效期疫苗,器械消毒不严,消毒用品使用不当等都会影响[1]疫苗免疫效果。

3.4.2 免疫程序不合理 部分散养户没有根据猪只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疫病流行规律,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部分小型规模场盲目套用别人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

[1] [3]合理,免疫时机不当,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3.4.3 药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使用弱毒疫苗前后一段时间,避免使用抗菌药物。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抗体形成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使用抗病毒药物会对疫苗造成直接破坏,严重影响病毒疫苗[1] [2]的免疫。

3.4.4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肺炎支原体感染、寄生虫等病原的广泛存在,侵袭、损害动物的体液或细胞免疫中枢器官,导致免疫机能障碍,使动物群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反应性降低,出现免疫抑制现象[3]。

参考文献:

[1] 王美君.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防制对策

[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38 (1): 217-219. [2] 梁运霞等.动物药理与毒理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01. [3] 唐伟.永州市散养猪猪瘟抗体监测分析及防控探讨

免疫制度范文第6篇

为了解湖北省2004年以来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特别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评价工作成效,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全省人口、经济、地形等条件,确定进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4-01-01/2010-06-31出生的所有适龄儿童,含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

1.2抽样方法县级单位的选定:用分层容量比随机抽取县级调查单位,根据地形、地貌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102个县(市、区)分成城区、山区、平原、丘陵四层,共抽取10县(市、区)。根据各层人口数总量,随机抽取3个城区、2个平原地区、2个丘陵地区、3个山区地区。乡镇的选定:用整群随机抽取乡镇级调查单位,将被抽中县级单位的辖区地图按对角线划分成东、南、西、北四区,以县城为中心与县城相连的乡镇作为中区,五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共5个乡镇。用容量比整群抽取村级调查单位,每个乡镇以村为单位,按人口总数从小到大排序进行顺序编号,随机抽取1/2的村作为调查村。毎个调查村,入户调查所有对象儿童。

1.3调查内容基础免疫: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份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情况。加强免疫: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份疫苗、乙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等疫苗的加强免疫完成情况。

1.4评价指标以县和省为单位分别评价:建证率、建卡率;卡痕率;12月内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麻疹成份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12月龄内五苗全程接种率;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份疫苗、A+C群流脑疫苗等疫苗的加强免疫完成情况;不合格接种原因和未种原因分析。

1.5合格接种与及时接种判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才判为合格接种: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28d);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有接种证和接种卡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有接种卡者以接种卡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两者均无者,判断为未接种。 对每名儿童的合格接种判断只能选择接种证或接种卡一种方式。不能一种疫苗以接种证为准,另外一种疫苗以接种卡为准[1]。

2结果

2.1基本情况次调查10县市区,占全省备选县级抽样单位的9.80%(10/102)随机抽样确定50个乡镇,总人口1833471人,调查对象范围儿童数95590人,村级抽样确定调查461个村(社区居民)委会,覆盖人口867601人,占50个乡(镇、街办)总人口的47.32%;2004-01-01/2010-06-31出生的适龄儿童(含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47436名,占50个乡(镇、街办)适龄儿童的49.62%,其中流出儿童9078人,流入儿童729人,实际调查儿童37944人,占应调查适龄儿童数的79.99%

2.2建证率和建卡率调查2004-01-01/2010-06-31出生儿童37944人,平均建证率91.75%(34815/37944),建卡率89.84%(34089/37944),从地区分布看,建证率、建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区、城区、平原、丘陵。其中:有4个县建证、建卡率均为100%,有1个丘陵地区县建证率低于80%,2个丘陵地区县建卡率均低于80%地区。

2.3五苗基础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调查2004-01-01/2008-12-31出生儿童28986人,卡介苗实种27728人,接种率为95.38%;脊灰疫苗3针全程接种27359人,全程接种率94.39%;百白破疫苗3针全程接种27253人,全程接种率94.02%;麻疹成份疫苗基础免疫实种27048人,接种率93.31%;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27089人,全程接种率93.46%;五苗全程接种25303人,全程接种率87.29%。

2.4卡痕率和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

调查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28986人,平均卡痕率仅73.45%,卡痕率最高的城区县为98.14%,最低的平原县为21.22%。卡痕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区、丘陵、山区、平原。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25722人,及时接种率88.74%,最高的是平原县及时接种率为98.05%;最低的是丘陵县,及时接种率只有67.73%。及时接种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区、平原、山区、丘陵。

2.5新增扩免疫苗接种情况

2.5.1乙脑疫苗调查乙脑疫苗第1针应种6488名儿童,实种5792名,接种率89.27%。接种率最高的是城区县为96.95%,接种率最低是丘陵县仅74.21%。从地区比较,接种率城区﹥平原﹥山区﹥丘陵;乙脑疫苗第2针应种6387人,实种3751人,接种率58.73 %,接种率最高的是山区县为77.53%,最低的是丘陵县仅28.62%,地区比较与第1针类似。

2.5.2A群流脑疫苗调查A群流脑疫苗第

1、2针应种人数分别为608

7、6488人,实际接种人数分别为4847和4731人,接种率分别为80.02%、72.92%。地区比较,城区和平原接种率高于丘陵和山区。

2.5.3A+C群流脑疫苗调查应种A+C群流脑疫苗儿童6089人,实际接种3462人,接种率56.86%,接种率最高的是郧县84.29%,接种率最低的是黄梅县,接种率仅16.21%。地区比较:平原接种率﹥山区﹥城区﹥丘陵。

2.5.4甲肝疫苗调查应接种甲肝疫苗儿童6488名,已接种3684人,接种率56.78%,接种率最高的为75.86%,最低接种率为0。

2.6加强疫苗接种情况

2.6.1百白破疫苗调查百白破疫苗应加强儿童28986名,实际接种22286人,接种率76.89%,接种率地区比较:山区﹥城区﹥平原﹥丘陵。接种率最高的是城区县为96.45%,最低的是丘陵县仅31.97%。

2.6.2脊灰疫苗 调查脊灰疫苗应加强儿童10067名,实际接种7348人,接种率仅72. 99%。接种率地区比较:城区﹥平原﹥山区﹥丘陵。

2.6.3麻疹疫苗 调查麻疹疫苗应加强儿童28986名,实际接种22785人,接种率为78.38%。加强免疫接种率最高的是平原县为91.80%,接种率最低的是丘陵县,仅31.96%。接种率地区比较:平原﹥城区﹥山区﹥丘陵。

2.7不合格接种原因调查共查出不合格接种9073针次,按疫苗种类来分,含麻疹成份疫

苗1851针次,占不合格总针次的20. 40%,其中提前接种410针次、超期接种1290针次;百白破疫苗1546针次(17.04%),其中提前接种329针次、间隔不够130针次、超期接种1016针次;乙脑疫苗1477针次(16.28%),其中提前接种173针次、间隔不够44针次、超期接种1260针次。

按不合格原因分析,超期接种的5797针次,占63.89%;提前接种的2011针次,占22.16%;间隔不符692针次,占7.63%;其他573针次占6.32%。

2.8未接种原因调查共查出未种针次57258针次,未接种原因中:说不清楚共16147针次(28.20%);本调查方案未涉及的原因共12326针次(21.53%);其他原因共11422针次(19.95%)。

从疫苗种类分析, A群流脑疫苗未种共12110针次(21.14%),其次是乙脑疫苗,未种10941针次(19.11%)。

3 讨论

3.1本次调查适龄儿童37944人,预防接种证平均建证率91.75%,平均建卡率89.84%,离98%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与大龄儿童接种证遗失、接种单位接种登记册保管不善有关。农村丘陵地区黄梅县建证、建卡率和松滋县建卡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一定程度拉低了本次调查结果。

3.2调查统计适龄儿童28986人,五苗单苗基础免疫平均接种率均维持在90%以上,但不平衡麻疹疫苗接种率最低只有75.05%;五苗全程平均接种率达到87.29%,但最低县只有70.60%。从调查结果看,丘陵地区五苗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而城区、平原和山区无显著差别。五苗全程接种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区、平原、山区和丘陵。

3.3调查统计适龄儿童28986人,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3.46%,首针及时接种率达89.72%。及时接种率最高为平原地区天门市达到了98.05%,但最低为丘陵地区黄梅县仅达67.73%。

3.4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稳步实施,但接种率离目标要求还有差距,这与各种新增疫苗起始应种对象前推和疫苗品种分地区实施,以及大年龄组儿童难以通知到位有关

[1]。

3.5随着儿童年(月)龄的增加,相关疫苗接种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表现在儿童加强免疫接种率不高[2-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复种和加强接种率均不到80%。

3.6主要问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降低,“重基础、轻加强”的意识较为严重; 随着儿童年龄增大,接种频次减少,儿童监护人接受预防接种的信息量减少,关注程度降低,主动性差; 人员流动因素。农村地区大龄儿童隔代监护现象比较普遍,儿童接种经常错过接种时间;非城镇地区接种点布局不合理,路程远、交通不便、通知不到位等也是部分地区影响接种的重要因素[4-6]。

3.7工作建议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工作经费。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免疫规划工作是社会公益性福利事业,是国家要求,政府行为。政府要保证并逐步加大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保障免疫规划项目的运转费用,落实免疫规划工作和人员经费,合理解决村医报酬,不断提高免疫规划人员的社会地位,激发免疫规划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加强部门协作,认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改进在校、在托漏种儿童补种服务方式,及时、安全落实补种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和落实适龄儿童主动搜索工作机制,及时发现未建证、建卡和漏种儿童,并落实补证和补种。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各级疾控机构要结合“强基”工程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等工作,完善免疫规划科室建设,稳定队伍,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 结合创建群众最满意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建设,明确责任区域,强化免疫规划工作基础管理。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布局辖区预防接

免疫制度范文

免疫制度范文第1篇(二对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免疫学检验标本,即使接受 处理;并在检验标本送检单上签字。(三在检测临床标本的同时,进行质控品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