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第1篇
(SQUAWKING)
NARRATOR:The last hidden world,China.最后一个隐秘的世界,中国。
For centuries,travellers to Chinahave told tales of magical landscape and surprising creatures.几世纪以来,到过中国的游客一直描述着中国迷人的山水风景及令人惊叹的珍禽异兽
Chinese civilisation is the world’s oldest and today,its largest with well over a billion people.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其人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 总数超过10亿
It is home to more than 50 distinct ethnic groups and a wide range of traditional lifestyles,often in close partnership with nature.它是50多种特殊民族赖以为生的家 各形各色的传统生活方式 通常与周遭的自然息息相关
We know that China faces immens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but there is greatbeauty here,too.虽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及环境保护问题 但还是有它最美的一面
China is home to the world’s highest mountains,vast deserts ranging from searing hot to mind-numbing cold.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最宽广的沙漠 其温差可从灼热高温降到令人麻痹的寒冷
Steaming forests harbouring rare creatures.云雾弥漫的森林庇护着稀有动物
Grassy plains beneath vast horizons.一望无际的旷野草原
And rich tropical seas.丰饶的热带丛林
Now for thefirst time ever,we can explore the whole of thisgreat country,meet some of the surprising and exotic creatures that live here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eople and wildlife of China to the remarkable landscape in which they live.现在有史以来第一次 能够完整地探索这个美好国度 接触当地一些令人惊奇的稀有生物 进而探讨中国人民及野生动植物与所住的非凡山水之间的互动关系。
This is WILD CHINA.这是野性中国
Our exploration of China begins in the warm,subtropical south.我们探索中国之旅 始于温暖的热带南方
On the Li River,fishermen and birds perch on the bamboo rafts,a partnership that goes back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在漓江上 栖息于竹筏上的渔民和鸬鹚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的共存关系 This scenery is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a recurring motif in Chinese paintings. And a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这世界著名的景色 不断出现在中国山水画的主题中 也是主要的观光胜地 The south of China is a vast area,eight times larger than the UK.中国南方面积很广 几乎是英国的8倍大
It’s a landscape of hills but also water.到处是山丘和水域的胜景
(THUNDER RUMBLING)
It ranis here for up to 250 days a year,and standing water is everywhere.一年大约250天都在下雨 到处是积水
In the floodplain in the Yangtze River,black-tailed godwits probe the mud in search of worms.长江流域一带 黑尾鸥在泥浆里寻觅着虫子
But isn’t just wildlife that thrives in this environment.但不止是野生动物在这种环境下茁壮成长 The swampy groud provides ideal conditions for a remarkable member of the grass family.Rice.这沼泽地更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草科植物最佳的生长环境水稻
The Chinese have been cultivating rice for at least 8,000 years.中国人有8千年栽种水稻的历史
It has transformed the landscape.促使景物全然改变
Later winter in southern Yunnan is a busy time for local farmers as they prepare the age-old paddy fields ready for the coming spring.在南方的云南 晚冬是当地农民最忙的季节 他们忙着在春天来临之前 为古老的稻田整地
The hill slopes of the Yuanyang Country plunge nearly 2,000 metres to the floor of the Red River valley.元阳县的丘陵坡度都很陡 骤降海拔2000米至下面的红河谷底
Each contains literally thousands of stacked terraces carved out by hand using basic digging tools. 每个山坡上都布满了上千了梯田 是人们用简陋的工具用手开拓出来的
Yunnan’s rice terraces are among the oldest human structures in China.Still ploughed,as they always have been,by domesticated water buffaloes whose ancestors originated in these very vallys.云南的稻米梯田是中国最古老的人类遗迹之一 至今仍然沿用家畜水牛耕犁稻田 就像原先在这些山谷里居住的祖先一样
This man-made landscape is one of the amazing engineering feats of pre-industrial China.这人造景色是中国在工业化之一项最令人惊讶的工程
It seems as if every square inch of land has been presses into cultivation.似乎每一寸的土地都被利用来耕种
As evening approaches, an age-old ritual unfolds.傍晚时分 古老的仪式开始了
It is the mating season and male paddy frogs are competing for the attention of the females.现在是交配季节 公的尖舌浮蛙互相争着母蛙的爱慕
But it doesn’t always pay to draw too much attention to yourself. 但是引来太多的注意力 并不是一件好事
The Chinese pond heron is a pitiless predator.中国池鹭是冷酷的掠食者
Even in the middle of a ploughed paddy field,nature is red in beak and claw.即使是农耕过的稻田里 在鸟的利爪下 自然就是暴力血腥
This may look like a slaughter but as each heron can swallow only one frog at a time,the vast majority will escape to croak another day.这也许看来是杀戮屠杀 但一只池鹭一次只能吞食一只浮蛙 大部分的浮蛙会逃脱 隔天又生龙活虎地呱呱叫
Terraced paddies like those of the Yuanyang Country are found across much of southern China.像云南省境内的那些稻米梯田在中国南方比比皆是
The whole vast landscape is domicated by rice cultivation.稻米耕作占满了整个广阔的景观 In hilly Guizhou Province,the Miao minority have developed a remarkable rice culture.在崎岖不平的贵州省 少数民族苗族发展了卓越的稻米耕种
With every inch of fertile land given over to rice cultivation,the Miao build their wooden houses on the steepest and least productive hillsides.把每一寸肥沃的土地拿来耕作稻米 苗族将他们的房屋盖在最陡的山坡瘠土上
In Chinese rural life,everything has a use.在中国农村的生活中 凡事物尽其用
Dried in the sun,manure from the cow sheds will be used as cooking fuel.牛的粪便在太阳下晒干后 是烧饭的好燃料
(WOMEN CHATTERING IN CHINESE)
It’s midday,and the Song family are tucking into a lunch of rice and vegetables.中午时间 宋家一家人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饭菜
Oblivious to the domestic chit-chat,Granddad Gu Yong Xiu has serious matters in his mind.宋谷勇老爷爷完全没有注意到餐桌上的闲话家常 而在思考着令人担心的问题
Spring is the start of the rice growing season.春天是开始种稻的季节
The success of the crop will determine how well the family will eat next year,so planting at the right time is critical.成功与否影响到明年一家子的生计 所以种稻对时是关键
The ideal date depends on what the weather will do this year,never easy to predict.理想的日子取决于今年的天气 那是件非常不易预测之事
But there is somesurprising help at hand.但他们有个出人意外的帮手
On the ceiling of the Song’s living room,a pair of red-rumped swallows,newly arrived from their winter migration,is busy fixing up last year’s nest.在宋家客厅的天花板上 来了一对刚刚冬迁的金腰燕 正忙着修补去年的巢
In China,animals are valued as much for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s for any good they may do.在中国 动物的象征意义和用处是极度被重视的
Miao people believe that swallow pairsremain faithful for life,so their presence is a favour and a blessing,bringing happiness to a marriage and good luck to a home.苗族人相信金腰燕是终身配对 所以它们的出现是种赠与及祝福 会为婚姻带来幸福 为家庭带来好运
Like most Miao’s dwellings,the Song’s living room windows look out over the paddy fields.像大部分苗人的家,宋家客厅的窗户是面向着稻田
From early spring,one of the windows is always left open to let swallows come and go freely.从早春起 其中一扇窗户总是打开着 好让金腰燕自由进出
Each year,granddad Gu notes the exact day the swallows return.每年老爷爷都会记着燕子归来的正确日期
Miao people believe the birds arrival predicts the timing of the season ahead.苗人相信鸟儿的到来 预测了季节的开始
This year,they were late.今年 它们来晚了
So Gu and the other community elders have agreed that rice planting should be delayed accordingly.所以宋爷爷和村里的其他长老决定 延后种稻的时间
As the Miao prepare their fields for planting,the swallows collect mud to repair their nests and chase after insects across the newly ploughed paddies.当苗人在整地时,燕子会收集泥巴修巢,在刚犁过的田里尾追昆虫
Finally,after weeks of preparation,the ordained time for planting has arrived.终于,在几个星期的准备之后 制定的插秧时间到了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第2篇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 ,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 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 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 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 ,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 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 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 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 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 傍晚时分, 古老爹倚在窗前, 仰头远眺, 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 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 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 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 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 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 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 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 《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 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 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 理解爱护珍稀动物, 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 ,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 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 柔软。 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 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 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 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 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 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 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 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 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 浑厚、 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 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 《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 ,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第3篇
《幼儿园》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纪录片, 它选取幼儿园这样一个特殊的场 景, 较为完整地展示出他们的小世界。孩子们未经雕琢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令人忍俊不禁。但是随着影像的深人, 我们发现这个小世界仿佛就是成人世界的翻版, 一切有关人类的主题,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都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与此同时, 本片也探讨了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是一部富有寓意的作品。
总之,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感觉这部片子很像《小王子》,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性的美好与阴暗等人类的主题。 1. 生存
一开始是小班人托的第一天, 一个小男孩正在声嘶力竭地哭闹, 边哭边大喊“老师别抢我⋯⋯爸爸、妈妈⋯⋯让我回去吧⋯⋯” , 旁边的老师和母亲费力劝阻, 他却越哭越凶。吃饭的时候, 他在饭桌上哭着说“我要回家⋯⋯” , 午睡时躺在小床上继续重“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 观众一直关注着他的表现, 觉得这个小孩执著得既可怜又可爱。等到下午自由活动的时候, 我们注意到他正坐在座位上吃苹果, 咬一口, 习惯性地说一句“我要回家” , 再咬一口苹果, 再重复一句, 这个时候要回家好像已经是个很淡很淡的符号, 嘴上仍在坚持着, 但是心里面最重要的恐怕已经是手里边那个可以带给他美味的苹果了。大家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大笑,但是笑过之后我想到,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 开始都会觉得承受不了, 或哭或闹甚至寻死觅活, 但是过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人生就是这样, 它不会因为你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自己的安排, 该来的失败或打击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减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承受, 所以在很多时候, 我们自以为过不去的关口、承受不了的伤害,最后都是平稳地过去了, 因为要生存, 就必须做好迎接这一切的准备。
2.战争
片子的后半部分, 有一个段落是小朋友们探讨关于战争的话题。我们惊奇地发现, 现在的孩子对于过去中日那段宿愿了解得如此清晰, 他们知道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 还知道他们篡改了历史, 不承认过去曾犯下的罪行。在孩子们中间, 基本上有两“派”观点, 其一是“极端派” , 一个小男孩的话代表了他们的想法“所有日本人我都恨, 不管是好人坏人, 只要是打过我们的人我就恨。”对于恨的人, 他们要采取的办法是长大了做科学家, 研究武器去打日本人。另一派可以算是“客观派” , 认为旧本鬼子才是最坏的, 而日本人不全是鬼子, 日本鬼子是日本人里最坏的一种人。”不管怎样, 在很多大人们都在慢慢忘记国耻的时候, 小孩子了解历史都是件好事, 即使他们的认识有些偏激,也总比麻木不仁好得多。再看一个小女孩对于美伊战争的精彩注解“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因为美国要一点油, 伊拉克说你们是坏人, 我们不给。他们就说你们这不对那不对, 就说我们怎么不对呀, 就打起来了。”这个包含了不少语病的句子, 却一语中的。看似复杂的国际纠纷, 孩子仅用这样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 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他们打仗有很多人死了,有很多小孩没有家啦。”这是另一个小朋友对于战争的认识。人类自古以来就没有缺乏过战争, 仿佛好战的本性始终在作祟。而很多时候, 战争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 就轻而易举地把庞大的人类群体卷进去, 结果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本片通过小孩子看似天真的想法, 揭示了战争的荒谬和残忍, 抨击了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以上是孩子们谈论的大的意义上的战争。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用了很大的篇幅表现孩子之间的冲突与厮打, 这算是人与人之间小范围的战争, 可惜一样残忍。据说有的人看了这个片子甚至不敢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这倒大可不必。其实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已经陷人了无止境的竞争中。我们身处的就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所有的冲突和挑战都必须面对, 我想这也是本片想要传达的一种理念吧。
3. 欲望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存在。很多时候, 欲望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 所以在正常范
2010-4-18
1
围内, 它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一旦超越了限度, 就难免会衍生出罪恶。本片关于欲的探讨集中在金钱上。拍摄者问一个小男孩“警察是干什么的呢”没想到他一张口就语出惊人, “警察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那你看过交警收钱没有啊?”“看见啦, 我的干爹, 他是交警, 他收那个车子” , 小男孩一脸诚恳地说。接下来是幼儿园里的自由活动课, 小朋友们拿着玩具钞的票在玩, 大家一脸欢乐, 相互间吃喝着“高扬便宜哟我把高扬卖给他哟”“ 给你一万” “ 谢谢, 谢谢”⋯⋯从他们的表情里, 似乎看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某种自得甚至贪婪。金钱作为众多欲望的集中代表, 不管是对于小孩还是大人来说, 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再回到对前面那个小男孩的访问“如果你收了钱以后, 是交给你们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交给领导也分一点, 都分一点。“如果你不分, 自己拿回家行不行”“不分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看到这样老练世故的话从一个几岁孩子的口中说出, 我们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无疑这是家长的行事方式带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能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这里, 孩子又一次充当了讽刺者的角色, 让我们渐愧。
从手法上看,我觉得实拍得很好,尤其是一部幼儿园的纪录片,在观看过程中就可以感知到张以庆所花的功夫。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纪录片更要是设计出来的,既需要根据对片子主角反映的预判设计情境,删繁就简,又要设计情节吸引受众,凸显主题。此记录片讲求新意,在追求真实基础上设计得不错。如果纪录片增加了解说会很累赘,缺少了真实感,而且与童真不符。而访问孩子的镜头穿插,采用黑白镜头,很有意味,是孩子童真面对现实的一种反衬,让人笑得很真又和一般笑话不同,有些片段会笑中带泪,视觉反差中更深更自然的传达的是孩子与成人社会的冲突。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第4篇
《幼儿园》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纪录片, 它选取幼儿园这样一个特殊的场 景, 较为完整地展示出他们的小世界。孩子们未经雕琢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令人忍俊不禁。但是随着影像的深人, 我们发现这个小世界仿佛就是成人世界的翻版, 一切有关人类的主题,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都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与此同时, 本片也探讨了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是一部富有寓意的作品。
总之,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感觉这部片子很像《小王子》,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性的美好与阴暗等人类的主题。 1. 生存
一开始是小班人托的第一天, 一个小男孩正在声嘶力竭地哭闹, 边哭边大喊“老师别抢我⋯⋯爸爸、妈妈⋯⋯让我回去吧⋯⋯” , 旁边的老师和母亲费力劝阻, 他却越哭越凶。吃饭的时候, 他在饭桌上哭着说“我要回家⋯⋯” , 午睡时躺在小床上继续重“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 观众一直关注着他的表现, 觉得这个小孩执著得既可怜又可爱。等到下午自由活动的时候, 我们注意到他正坐在座位上吃苹果, 咬一口, 习惯性地说一句“我要回家” , 再咬一口苹果, 再重复一句, 这个时候要回家好像已经是个很淡很淡的符号, 嘴上仍在坚持着, 但是心里面最重要的恐怕已经是手里边那个可以带给他美味的苹果了。大家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大笑,但是笑过之后我想到,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 开始都会觉得承受不了, 或哭或闹甚至寻死觅活, 但是过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人生就是这样, 它不会因为你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自己的安排, 该来的失败或打击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减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承受, 所以在很多时候, 我们自以为过不去的关口、承受不了的伤害,最后都是平稳地过去了, 因为要生存, 就必须做好迎接这一切的准备。
2.战争
片子的后半部分, 有一个段落是小朋友们探讨关于战争的话题。我们惊奇地发现, 现在的孩子对于过去中日那段宿愿了解得如此清晰, 他们知道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 还知道他们篡改了历史, 不承认过去曾犯下的罪行。在孩子们中间, 基本上有两“派”观点, 其一是“极端派” , 一个小男孩的话代表了他们的想法“所有日本人我都恨, 不管是好人坏人, 只要是打过我们的人我就恨。”对于恨的人, 他们要采取的办法是长大了做科学家, 研究武器去打日本人。另一派可以算是“客观派” , 认为旧本鬼子才是最坏的, 而日本人不全是鬼子, 日本鬼子是日本人里最坏的一种人。”不管怎样, 在很多大人们都在慢慢忘记国耻的时候, 小孩子了解历史都是件好事, 即使他们的认识有些偏激,也总比麻木不仁好得多。再看一个小女孩对于美伊战争的精彩注解“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因为美国要一点油, 伊拉克说你们是坏人, 我们不给。他们就说你们这不对那不对, 就说我们怎么不对呀, 就打起来了。”这个包含了不少语病的句子, 却一语中的。看似复杂的国际纠纷, 孩子仅用这样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 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他们打仗有很多人死了,有很多小孩没有家啦。”这是另一个小朋友对于战争的认识。人类自古以来就没有缺乏过战争, 仿佛好战的本性始终在作祟。而很多时候, 战争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 就轻而易举地把庞大的人类群体卷进去, 结果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本片通过小孩子看似天真的想法, 揭示了战争的荒谬和残忍, 抨击了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以上是孩子们谈论的大的意义上的战争。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用了很大的篇幅表现孩子之间的冲突与厮打, 这算是人与人之间小范围的战争, 可惜一样残忍。据说有的人看了这个片子甚至不敢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这倒大可不必。其实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已经陷人了无止境的竞争中。我们身处的就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所有的冲突和挑战都必须面对, 我想这也是本片想要传达的一种理念吧。
3. 欲望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存在。很多时候, 欲望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 所以在正常范
2010-4-18
1
围内, 它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一旦超越了限度, 就难免会衍生出罪恶。本片关于欲的探讨集中在金钱上。拍摄者问一个小男孩“警察是干什么的呢”没想到他一张口就语出惊人, “警察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那你看过交警收钱没有啊?”“看见啦, 我的干爹, 他是交警, 他收那个车子” , 小男孩一脸诚恳地说。接下来是幼儿园里的自由活动课, 小朋友们拿着玩具钞的票在玩, 大家一脸欢乐, 相互间吃喝着“高扬便宜哟我把高扬卖给他哟”“ 给你一万” “ 谢谢, 谢谢”⋯⋯从他们的表情里, 似乎看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某种自得甚至贪婪。金钱作为众多欲望的集中代表, 不管是对于小孩还是大人来说, 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再回到对前面那个小男孩的访问“如果你收了钱以后, 是交给你们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交给领导也分一点, 都分一点。“如果你不分, 自己拿回家行不行”“不分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看到这样老练世故的话从一个几岁孩子的口中说出, 我们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无疑这是家长的行事方式带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能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这里, 孩子又一次充当了讽刺者的角色, 让我们渐愧。
从手法上看,我觉得实拍得很好,尤其是一部幼儿园的纪录片,在观看过程中就可以感知到张以庆所花的功夫。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纪录片更要是设计出来的,既需要根据对片子主角反映的预判设计情境,删繁就简,又要设计情节吸引受众,凸显主题。此记录片讲求新意,在追求真实基础上设计得不错。如果纪录片增加了解说会很累赘,缺少了真实感,而且与童真不符。而访问孩子的镜头穿插,采用黑白镜头,很有意味,是孩子童真面对现实的一种反衬,让人笑得很真又和一般笑话不同,有些片段会笑中带泪,视觉反差中更深更自然的传达的是孩子与成人社会的冲突。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第5篇
一、 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此期从1949年10月 1956年底,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或转变时期。包括新中国建立、巩固新政权、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中心内容。此时期的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历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此时期又分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底):此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治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以 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面临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新民主主义秩序初步建立。具体而言:(1)新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及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复杂,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为此政治上、军事上,祖国大陆统
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及镇反运动。其中后者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而经济上为了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又在经济战线上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没受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精简机构、整编军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初1957年底):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及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但三大改造后期及“一五”计划后期出现急躁冒进倾向,为以后“左”倾思想、急于求成的错误埋下了伏笔,因如此的高速度给未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中共党人尤其是毛泽东以错觉,因为他们要急于摆脱落后,在中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超英赶美,一旦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良好的心愿有可能发展成盲目冒进的“左”倾思想。
二、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底至今):分为三大时期: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时期(1956年底1966年5月):又称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主题是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呈现出曲折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理性探索与实践阶段(1957年1月1959年6月): 《论十大关系》标志我国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阶级变化及主要矛盾变化、任务,提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针,也作出党内民主生活决议;
②1957年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理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政治方针,而整风运动本为反对党的不良作风,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政治生活主题,但由于反右扩大化,使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论述,“左”倾思想开始抬头,而且一开始就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性认识,在社会主义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社会主要矛盾,这就在认识上脱离了中国国情,成为党在以后的阶级斗争问题上屡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2)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阶段(1959年7月1961年12月):庐山会议本为纠“左”,但由于以毛泽东为首部分中共党人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不懂经济规律,又由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不能从思想深处认识“大跃进”产生问题的严重性,又不能从现实失误中检讨思想深处的“左”倾认识,且由于中国历史的传统,每次取得重大斗争的胜利者往往把自己作为真理正义的化身,很少听进不同意见者;组织路线以个人专断代替党内民主,故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斗争,践踏了党内民主,使“左”倾错误继续发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的发展、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最终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3) 国民经济调整和恢复阶段 国民经济调整和恢复阶段
(19621966年)纠“左”、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全面贯彻,国民经济得到调整与恢复,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取得了新成就。但未从思想深处认识“左倾”错误,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进一步扩展,并逐步演变为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终于导致新中国历史上最大悲剧十年内乱序幕的出现。
2、“文革”十年**时期
“文革”十年**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此时期主要有发动原因、及教训等。
①除了国内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即“左倾”思想的继续发展和错误理论形成及付诸实践; ②国际形势恶化及过于严重
的估计; ③还有深层原因:a、就制度而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很不健全,作为执政党的主席有着越过人大、以党代政,决定重大决策的无限权力。b、就毛泽东个人而言:他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一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在毛泽东的治国思想中占有主导地位,故产生家长制、党内生活不民主的现象,这是家长制作风产生的历史基础;二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但在几千年来唯心英雄史观的熏陶下的中国工农群众,容易将此功归于毛泽东个人,导致对毛泽东的崇拜到个人迷信,在当时中国人心理上认为毛泽东的言论就是真理,这是产生家长制作风的群众基础;三是自遵义会议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未遇到过重大挫折,毛泽东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戴,随着革命胜利,新政权建立,毛泽东越来越认为自己的地位及思想、言论的权威性只能加强,不容质疑,对此也使一些党的领导人物形成一种错觉:首先混淆了毛泽东的个人思想与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体系,形成一个毛泽东个人言论指示作为其真理与正义的化身;其次混淆了党的主席与党的概念,认为反毛泽东就是反党;再次混淆了党、国家、政府的概念与区别,认为既然中共是中国的执政党,故国家政府权力就是党可以随意支配的,就有以党代政、以党代法。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分析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形势;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待领导、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实行党内民主,集体领导,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正确认识教育、文化科技在建设国家中的作用,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善于处理邦交关系,为国内建设争取和平的有利环境,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新时期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伟大的转折年、改革开放、继续探索三大内容:
(1)伟大转折是新时期到来的前提条件,而为转折奠定基础的为关于真理标准讨论,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折,标志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开始形成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其证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进行改革开放,以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它初步具备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的基本路线的雏形。
(2)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解放社会生产力,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
则下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先进的科技及管理经验,其目的是为加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继续探索是新时期保持常新的保证,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①关于初级阶段:a、起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需要上百年时间;b、特点: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c、象征:生产力相对落后,生产关系、商品经济与国内市场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需要不同性质规模的私有制经济作为补充;政权建设上旧势力、旧思想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阶级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表现在资产阶级思想自由化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需求间的矛盾;d、主要任务:要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由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由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腾飞。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此阶段的主要矛盾、任务,总结苏联,尤其是中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经验。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十四大而逐步形成此理论。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第6篇
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的思考
作者:像把刀子
有人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什么时候中国人有了精神生活,纪录片就有了市场,中国现在最缺乏精神生活。几十家电影台每天都在播放什么节目,电影院除了放那些所谓的大片,还能做些什么?中国缺乏纪录片,这看起来是一个事实。但中国有人喜欢纪录片,这也是一个事实。在北京的著名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近,听说就有个很不起眼的小咖啡馆,在这里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热闹的纪录片看片会。这个活动完全自发,由一些对中国纪录片感兴趣的人组成。尽管条件简陋,但大家还是很热情,现在参加这项活动的人数日益增多,交流各自的感受,大家倍感幸福快乐,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
而在当下的中国,电影院和电视节目一味娱乐化,庸俗化、形式化、缺乏内容的影像、大部分作品缺乏社会和人的心里和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看这样的节目,但这些人是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一些人就转向寻找纪录片。纪录片更有意思和价值,也有他们想要的真实生活的面貌,也更接近与生活的真实本质。现在中国影像市场上纪录片选择也很有限,为了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纪录片节目,有的人在音像店四处搜集,能找到的也大多是外国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几乎不见踪影。有些中国独立导演的纪录片虽然在国外获奖,但是在影像市场很难见到,既买不到碟片,也无法在影院看到,这就是当下中国纪录片的真实状况。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我觉得大家看重纪录片,纪录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可以真实极大的记录我们身边人的生活和社会状况。并且纪录片的特性要求她必须是独特的,所以纪录片有她的价值和生命力。
现在纪录片在国外的市场已经非常大。记录片非常专业的制作公司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便坐拥160个国家和地区10亿用户,许多国家都把纪录片当成宣传国家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国际纪录片市场发展繁荣的背景下,中国电视节目却在整个业界追求“收视率”。我们现在缺少的应该是精神生活,在物质生活不断发展的现在,我想媒体应该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自己的纪录片。
媒体一个劲的炒作所谓的大片电影,还有不断的炒作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电视选秀节目,这算什么文化?这算文化吗?当媒体把方向不断指向一个个八卦消息、个人隐私的时候,它几乎不可能产生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有谁希望把自己的隐私被别人拿出来嗮在哪里?我想没有的。我觉得用影像去记录一个发展的国家所有发生的变化和一些具体的事件,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它和电影剧情片和电视的媚俗都是有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现不同的价值。
美丽中国纪录片赏析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