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支撑块设计论文范文
模具支撑块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网络学习资源如何设计,这是开展网络教学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基于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实证调查,分析当前我国网络学习资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内容体系:学习资源内容的设计、学习资源导航的设计、学习资源呈现的设计、学习资源交互的设计、学习资源支持的设计、学习资源评价的设计,希望对当前的网络学习资源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资源;设计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网络教学能够为不同学习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环境,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其网络化学习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运用这些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已经变得很重要,特别是对于终身学习和远程学习的实现(Kashihara,1998)。如何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合理设计网络学习资源?这是我们在开展网络教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旨在了解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和使用情况,开发出一个具有实际效用的网上学习平台,提高广大汉语爱好者的汉语学习水平,创造一个学习和信息交流,信息展示的互动空间。本文基于此项目的调研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网络学习资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内容体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网络学习资源的内涵
1 学习资源的界定
学习资源的概念由教育技术的媒体观演变而来的。当人们运用系统过程观开始把媒体与教学过程其他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即依靠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1]。学习资源不仅指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还包括那些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媒体、策略、方法以及环境条件等要素(见表1)。
2 网络学习资源的涵义
网络学习资源以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媒介,通过计算机呈现其内容。目前对网络学习资源的探讨和研究还比较少。人们习惯并热衷于网络学习媒体的研究。把计算机网络称为继语言文字、印刷媒体、电声媒体之后的“第四教育媒体”[2]。基于以上对学习资源的界定,我们认为网络学习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学习资源包括网络硬件资源、网络人力资源以及网络软件资源。网络硬件资源是指构成因特网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如计算机设备,包括服务器、路由器、耳机等;通讯设施,包括光纤、电缆等。网络人力资源包括网上教育教学机构的所有人员,如任课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者以及能通过Internet联系到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网络软件资源是指各种数据库,如资源库,试题库等,以及和网络硬件资源一起构成因特网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教学软件、技术标准和协议。狭义的网络学习资源仅指学习者能够用语网络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数据库。本文所指的网络学习资源主要指网络软件资源和网络人力资源。
关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概念,我们认为它是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开展网络化学习活动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总称。网络学习资源与传统学习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丰富性。网络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可提供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料,如最新的教学资料、网上教程、教学工具、教学管理工具以及世界各地的各种动态信息。(2)多媒体化。网络提供了整合信息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力。它支持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3)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的主要特点之一。网络信息具备双向传递功能,用户在接收到网络信息后可针对该信息即时或非即时向该信息提供反馈。(4)非线性。网络各结点之间的链接允许学习者对知识自主获取和重组。学习者也可以与任一网络结点建立链接。
二 目前我国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现状及问题
目前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工具,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调研为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网络学习资源内容缺乏或陈旧
学习者往往不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库的形式单一、内容相对滞后、使用不方便且是无生命活力的静态库,缺少必要的更新机制,生命力不强。在“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学习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有21.3%的学习者反映学习课程太难,17.6%的学习者反映学习内容陈旧。并且在此次调研中,许多学习者反映目前的汉语教学平台基本没有提供他们所需求的专业相关的内容。可见当前的网络学习资源满意度不高,针对学习者设计的网络学习资源有待加强。
2 网络学习资源组织无序
网络学习资源虽不断丰富,但零散的资源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且资源建设缺乏相应的导航系统,制约着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学习需求调研中(见图1),我们发现40%的学习者反映希望提供内容检索,28.6%反映希望提供知识地图,24.8%反映希望提供路径指引。可见网络学习资源需要有机的组织机构。
3 网络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单一
网络学习资源呈现方式,信息形式缺乏多样性。在“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学习需求调研中(见图2),我们发现除了文字呈现方式,对音频、视频、图形均具有一定的需求。其中视频需求较高,占38.4%。并且此次调研中,许多学习者反映希望对外汉语教学网站以中英对照的语言形式呈现。可见网络学习资源的媒体呈现方式,信息形式应根据具体需要尽量具备多样性。
4 网络学习资源交互性不理想
学习资源缺乏交互性,资源建设缺乏相应的协商交流系统。在“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学习需求调研中(见表2),我们发现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在网络学习中具有较高的需求。其中35.7%的学习者反映希望提供网络社区,28.7%的学习者反映希望提供人机对话,24.8%的学习者反映希望提供电子邮件。可见学习者希望提供交流平台来促进网上学习。
5 网上学习资源缺乏工具性
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缺乏学习工具软件辅助支持,学习者不能随时自主处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学习需求调研中(见表3),我们发现学习工具软件具有较高的需求,其中电子词典占48.4%,电子教材占18.8%,汉字库占16.4%,图书馆占10.2%。可见许多学习者希望网上提供学习工具软件支持。
6 网上学习资源无反馈性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评价。在“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学习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对教学评价系统具有较高的需求,其中44.5%的学生希望提供远程答疑, 38.9%的学生希望提供远程教学辅导。可见许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网站提供评价帮助服务。(2)网站资源建设缺乏即时评价的功能。此次调研我们亦访问了多个汉语教学网站,发现一些网站缺乏用户留言模块,用户不能对其浏览的学习资源、学习的效果以及网络支撑平台的建设等发表评论。
三 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内容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网络学习资源设计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构建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内容体系(见图3)
1 学习资源内容的设计
网络学习环境需提供丰富、多元化的知识和完善的服务。其学习资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学习部分。用以支持学习者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包括主干内容、辅助内容和扩展内容[3]。主干内容指所传授的核心内容。辅助内容包括与主干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评析、阐述。扩展内容包括指导、帮助、测试、讨论等。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为例,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主干内容为中国的文化、汉语语法、汉语语音、汉语听力、汉语词汇。辅助内容为参考资料、典型实例、教案、与专业相关的链接网站等。扩展内容为试题库、在线语音学习、在线跟读、角色扮演等。(2)教学咨询部分。可提供教育政策、学科领域及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信息,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与学科有关的政策、新的学术观点、书籍、科研成果、优秀教案等。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调研为例,此部分可包括教学动态、教材演示、教学能力考试相关资料、名师讲座等。
2 学习资源导航的设计
网络资源浩瀚丰富,学习者可在其中获得大量的信息。但是,他们常常迷失方向陷入僵局的困境(Suzuki, 2001)。此时有必要对学生在线学习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因为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而迷失方向、偏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效率。因此网络教学应该具有良好的学习导航系统。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为例,可提供以下导航系统:(1)内容检索。学习者可通过输入内容、标题、日期、数目、关键字快速搜索所需资料,并可通过选择出版物类别、语种、时间进行在线购物。(2)路径指引:在每个知识点的导航条下方显示该知识点的路径,即所在章、节、小节之位置。(3)知识地图:可视化地描述所要提供的知识资源及其载体并展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 学习资源呈现的设计
网络提供了整合信息的手段,支持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使学习资源以统一的方式表征。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多样化,每一种呈现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信息展示功能。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为例,可提供以下常用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1)文本。文本应是页面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应采用多语言的形式呈现其文本内容,如中文、英语、韩语、日语,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进入网站的语言方式。(2)图像图形。辅助文本静态并形象地呈现其内容。如中国的文化这一板块,可通过图像展现中国的风景、饮食、娱乐、手工艺品等。(3)动画。动态呈现一系列图片。如教材课程演示,饮食文化中手工包饺子的过程。(4)音频。设计时可用其传达信息、说明文字内容、营造学习气氛。如可提供配音、录音跟读等方式辅助学习者的语音学习。还提供网上广播、音乐等供学习者在学习疲劳之余消遣。(5)视频。它整合了图形、动画和音频的特点。如可提供在线教学,学习者如在真实的课堂中学习。还可提供展示中国文化的记录片,如中国的沿海城市、风景、杂技等。
4 学习资源交互的设计
有效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保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学习动机。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交互式开放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的交互式学习方式。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为例,可提供以下常用的交互系统:(1)人机对话。学习者可以通过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表现形式,及时准确的语音识别评判,轻松的会话环境进行汉语语音学习。(2)在线论坛。具体内容可涉及学习中文、居住中国、中文角、HSK、交流语言、汉语能力考试等。用户可浏览发布的信息,如教学信息、学习信息,实现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3)网络日志。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陆发布自己的日志及照片,并可以在线浏览其他用户的日志并发表评论。(4)交互式世界:这是网站上一个虚拟空间。注册用户可以与图片对话。能帮助学习者在体验中国文化的逼真对话情境下学习专用词汇和语句。如提供中国的四合院的样品。(5)BBS或E-mail。用户可进行实时或非实时讨论。
5 学习资源支持的设计
学习工具软件的设计为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持,辅助学习者查询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为例,可提供以下常用的学习工具:(1)在线学习工具。提供基于局域网,并连接互联网的人机对话学习环境,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辅助学习者自主进行有效的汉语学习,练就准确的普通话语音,掌握实用而流畅的汉语口语。(2)电子教材。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而成的计算机可视化学习材料,如体验汉语的课程演示。(3)电子图书馆。包括杂志、资源、诗、成语。具体内容可涉及网站主办的杂志,为学习汉语的学生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发送邮件来订阅杂志。其中资源部分通过链接可查看其他一些相关网站。诗文部分可包括内容、注释、赏析、作者介绍。成语部分可用中英文介绍成语典故。(4)电子词典。用户使用时只需要通过键盘输入需要查询的条目即可按照一定的编码查询方式找到相关条目的解释,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从而让用户了解。(5)词库。将要学习的重要单词、词组存储其中,便于用户扩充词汇量,复习和掌握更多的单词或词组。
6 学习资源评价的设计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学习过程发生中断。与传统学习相比,在网络学习中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学习帮助系统,利于学习者使用资源[4]。因此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应针对学习者的特点提供相应的评价帮助服务。以“对外汉语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为例,可提供以下实时服务系统:(1)在线远程答疑。网站每天可提供在线教师接收学生的咨询,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或指导。(2)远程教学辅导。老师可以得到学习者每一次上机学习的详细记录,如: 登录时间、学习时长、听力成绩、口语成绩,学习单元等等,还可以看到每个学习者的历史成绩曲线,对学习者进行远程语音和文字的辅导。在网站的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应提供用户留言模块,用户浏览完每篇资料后,可即时发表评论并提交,也可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邮寄给自己的好友。用户还可通过留言板块对此网站建设提出意见以供参考和改进。
四 小结
网络学习资源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设计高质量的,符合学习者学习特点的学习资源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这需要研究者了解当前网络学习资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可以相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时见.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3]周榕.基于Web的教学学习资源设计[N].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4]陈再焕.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8).
[5]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6]龚道敏.例谈网络学习资源建设[J].湖北教育(教学版) .2003(24).
[7]Kashihara,A; Toyoda,J(1998).Report on Experiences of Telelearning in Japan[J].Informatics Forum,1998
[8]Suzuki,Ryoichi;Hasegawa,Shinobu;Kashihara,Akihiro(2001).A Navigation Path Planning Assistant for Web-Based Learning[J].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2001.
Research on Learning Resource Desig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twork
——Based on the demonst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about External Chinese Visualization Teaching Platform
HE minZHANG y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模具支撑块设计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