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运动、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胆石症患病的饮食行为因素分析
4、HAIC治疗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5、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6、肝胆胰外科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实践和成效
7、北京协和医院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简介
8、放射学杂志,2002,18:359-361.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5例分析
9、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84例肝胆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10、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11、清热活血法治疗胆囊癌术后瘀热证
12、改良胰肠吻合术中“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13、全程护理对外科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14、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15、持续质量改进对肝胆外科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16、出现黄疸:当心胆管癌“敲门”
17、惠州地区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流行病学变化特征
18、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19、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20、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肝胆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评价
21、“董曼巴”,青海藏区送健康
22、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3、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6
24、胰管支架预防困难胆管插管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究
25、两镜联合治疗老年胆道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
26、2009~2011年湖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27、肝胆外科手术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28、精准外科,苦尽“肝”来
29、针药结合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的临床研究
30、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临床分析
31、吲哚美辛栓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32、早期“三管法”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探讨
33、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体会
34、脱氧核苷酸钠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任廷芳
3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临床观察
36、多处肝切除术对复杂肝胆管结石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37、保胆手术后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38、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39、致石饲料致动物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要素及中医药防治的数据挖掘
40、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1、消炎利胆治疗对肝胆结石病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探讨
42、首荟通便胶囊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43、“无声中风”是否偷袭过你/皮肤变黄或是肿瘤
44、“内蒙古好医生 内蒙古好护士”季度人物
45、肝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46、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
47、某“三甲”综合性医院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及合理性评价
48、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49、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断和治疗
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 妇科泌尿道感染的易感因素
1.1 女性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
因尿道与肛门位置的关系, 将肛门的大肠杆菌带至尿道口造成上行性感染引起膀胱炎, 再感染到肾脏而引起肾盂肾炎。由于女性泌尿道短而直, 又接近阴道、肛门, 故外阴不洁易引起泌尿道感染。
1.2 年龄因素
老年妇女的泌尿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 肾功能的减退, 女性常见骨盆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 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妇女月经期及产妇产后由于恶露的流出, 分泌物较多, 细菌容易生长繁殖而引起感染。
1.3 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刺激尿道黏膜易致尿道黏膜损伤, 破坏机体防御屏障, 因此, 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1.4 抗生素的应用
大量滥用广谱抗生素, 易造成菌群失调, 引起某些耐药菌株的产生, 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2 护理措施
2.1 建立预防医院感染的制度和措施
强化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意识, 严格消毒制度, 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屏障系统。
2.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在一切无菌操作中,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预防污染以及交叉感染。
2.3 排空膀胱预防泌尿道感染, 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
分娩进行中尽量排空膀胱, 减少分娩过程膀胱受压、膀胱受伤的机会。产后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如有排尿困难, 可利用各种方法诱导鼓励其排尿, 如热敷腹部, 听流水声等。检查产后膀胱是否过度充盈, 可触诊耻骨联合上方。使用导尿管前应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 插管时操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光环导尿管重新插入。导尿管要妥善固定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避免受压、扭曲、堵塞, 以保持引流通畅有效。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 及时倾倒, 记录尿量, 并观察尿的颜色, 发生尿液沉淀、浑浊、结晶应进行膀胱冲洗。导尿管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防止尿液返流。每日用5%碘伏溶液擦洗外阴及尿道口两次, 并且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如病情需长期留置导尿管者, 应每周更换一次导尿管, 拔掉导尿管后用5%碘伏溶液擦洗尿道口及会阴部两次, 并要及时督促病人多饮水, 尽早排尿。
2.4 会阴部护理
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并做好床单的轻度处理, 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指导月经期患者、产妇要及时更换潮湿的会阴垫及内裤, 以免潮湿刺激局部皮肤。留置尿管期间每日用5%碘伏溶液擦洗会阴部两次, 每次大便后注意肛门及会阴部的清洁, 防止粪便及阴道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泌尿道感染。
2.5 指导病人多饮水, 以增加尿量, 预防泌尿道感染
由于产后疲乏、术后不适, 患者集体抵抗力降低, 患者每日饮水在2500ml以上, 以增加尿量, 起到机械冲洗作用, 有效地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2.6 减轻症状, 预防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给予特定的抗生素以杀死致病菌, 2天内症状会减轻, 需持续治疗10天致14天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服药同时并做尿液培养, 看细菌对哪种抗生素有效, 再换上有效抗生素完全根治为止。摄取足够的液体, 每天至少3000~4000毫升以稀释尿中细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尽量缩短用药时间, 避免连用抗生素, 以免产生各种耐药菌株, 降低集体抵抗力。
2.7 出院指导
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换内衣裤;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注意多饮水, 及时排空膀胱;向患者讲解泌尿道感染的诱发因素、症状及护理治疗;正确合理按医嘱服用抗生素
摘要:目前, 感染已成为医学领域突出的问题, 医院内感染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后妇女由于其生理和解剖位置的关系, 约有2%-4%左右发生产后泌尿系统的感染, 最常见的有膀胱炎、肾盂肾炎。护理工作贯穿于防治医院感染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从护理工作者着手, 抓住每个环节, 重视每个危险因素的存在, 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童雅培主编.当代护理管理学.第2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256
[2] 刘振声主编.医院内感染及其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176
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45例, 男35例, 女110例;年龄26~75岁, 平均 (47±4.2) 岁。病程1~7年, 结节直径0.3~5.1cm。其中46例有不同程度的甲亢表现:心悸、多汗、怕热、易怒、多食、消瘦等。术前均作甲状腺功能测定, 所有病例T3、T4、FT3、FT4均在正常范围, 促甲状腺激素 (TSH) 轻度升高21例。
1.2 治疗方法
次全切除 (A组) 先探明甲状腺病理后切断甲状腺峡部, 分离左侧上极血管和韧带, 找到甲状腺后部与气管食管沟, 此时一般能见到上极甲状旁腺;然后分离希氏三角区, 常可见甲状腺下极动脉和喉返神经, 为减少术中出血, 行结扎甲状腺下极动脉后再分离甲状腺下极其他血管和韧带, 这时在腺体后部四周上钳切下绝大部分腺体, 剔除残余结节和破坏其中心部, 最后缝合残余甲状腺;B组常规切除甲状腺大部分组织包括剔除所见的结节;C组完全切除甲状腺, B、C2组显露甲状腺上、下极血管、韧带和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方法一样。A组术后口服甲状腺素治疗4~6周, 之后停药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B组无需口服甲状腺素, C组术后均需终生口服甲状腺素。
1.3 3组病例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比较, (表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术后随访140例, 随访率96.6%, 随访时间6个月~2年。A组发生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6例 (8.1%) 、复发1例 (1.35%) ;B组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5例 (9.25%) , 复发6例 (1.11%) ;C组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4例 (2.35%) , 无复发。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大部分切除术组 (P<0.05) , 与全切除术相比差别无显著意义;在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方面又明显低于全切除术组 (P<0.05) , 与大部分切除术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意义。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复发率低, 并发症少;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复发率高, 并发症少;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复发率低, 并发症多。也说明甲状腺切除范围不足容易复发, 但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 其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的几率逐渐增大。所以,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式是符合切除结节性甲状腺肿适宜范围的术式, 术后复发率极低, 又不易引起并发症长期发作。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甲状腺疾病中居首位, 是本地区的常见多发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因并不完全清楚, 碘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国外研究报道, 临床手术切除患者复发率约为2.5%~49%, 国内报道复发率为10%~30%。常见的并发症是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损伤及术后结节复发[1]。大多数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无需外科治疗, 只有在继发甲亢, 不能排除癌变, 出现压迫症状, 肿块过于巨大, 影响病人美观及生活时, 才考虑手术。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基础上发生的, 因此手术治疗既要考虑甲亢也要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2]。
甲状腺全切除术避免了复发而再次手术所致并发症的风险但增加了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术后须用激素替代治疗。次全切除术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风险虽然存在病情复发可能, 但其复发率低, 且患者术后而无需终生服用L-T4, 值得推广。
为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要注意术中对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甲状旁腺的保护。手术时喉返神经的显露尽可能避免伤及神经鞘膜, 甲状腺切除时尽量保留后被膜, 尽量避免大块缝扎腺体;喉返神经的显露以甲状腺下动脉为标志, 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包膜, 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处理甲状腺背部时紧贴腺体后被膜, 尽量保护甲状旁腺;如遇出血, 忌盲目用钳夹止血, 应用干纱布吸尽出血后仔细钳夹出血点。对肿块巨大的患者, 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 以防止气管软化、塌陷以及喉头水肿等导致的术后窒息发生。术后短期内补充L-T4有预防复发作用, 并嘱日常饮食中添加有机碘, 改善缺碘因素对预防结节复发相当重要[3]。
摘要: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方式与相应疗效。方法 对1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 根据病情不同选择相应在手术方式:其中A组7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组54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C组17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 对3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复发1例, B组复发6例, C组无复发。出现暂时性声嘶A组2例、B组3例、C组1例, 无永久性声嘶。出现术后抽搐A组3例;B组2例, C组1例, 无永久抽搐病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复发率低, 并发症与其他术式相近, 避免术后终生口服甲状腺素的麻烦, 值得继续应用。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复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Hisham AN, Azlina AF, Aina EN, et al.Total thyroidectomy:the procedure of choice for multinodular goitre[J].Eur J Surg, 2001, 167:403~405.
[2] 高力, 谢磊, 叶红学, 等.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180例甲状腺癌的手术体会[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 (4) :300.
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1 运用目标激励
运用目标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即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1]。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这就是医学生未来工作的意义,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责任感及事业心、进取心, 并使学生认识到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就能实现自身价值, 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而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主动的态度, 确立持久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专业知识时, 可以用学习这一知识的具体意义来激发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讲授“手术人员的准备”时, 让学生思考“如果术前手术人员不做准备直接给病人手术, 会有什么后果?”学生会想到病人可能会出现感染, 进而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病人死亡。然后, 学生就会自觉地学习为了避免病人感染自己要做的准备了。在讲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时, 首先说明这种疾病在内科学已经学过, 还要在外科学中学习, 是因为外科可以对那些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和内科不能治疗的有并发症的病人进行治疗。这时, 学生会认识到外科对于溃疡病患者的重要性。
2 设置刺激情境
设置刺激情境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只有在注意被吸引的情况下, 学习才能启动。在凯勒修改的ARCS模式提出的注意力激发和维护的途径主要有三个[1]:一是唤起感知, 即利用新异的惊奇的不合理的不确定的事情来激发和维护学生的注意。例如, 在讲授“急性阑尾炎”时, 先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个病的认识, 很多学生听说这个病很好治, 手术治疗最多需要一个小时, 术后很快就能康复。然后, 教师严肃地指出学生对急性阑尾炎的认识是片面的, 再举出临床上一些阑尾炎的病例。例如, 有的病人术后腹壁切口长时间不能愈合, 有的病人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等其它疾病, 有的病人因为阑尾炎而出现休克, 甚至死亡。学生听后会带着疑问和好奇认真听课。二是引发探究, 即通过激发或要求学生产生要解决的问题 (疑难) 来刺激寻求信息的行为。例如, 在讲授“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 的外科治疗”之前布置学生预习, 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甲亢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很多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出现, 手术时应该注意什么?”如此布置预习, 就能引导学生查阅已学过的解剖学知识, 更好得理解要学的知识, 并对疾病的探究、外科手术治疗的意识等有更全面的认识。三是利用变化力,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维护学生的兴趣。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 教学设备也不断进步, 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例如, 在学习“阑尾切除术”时, 过去的教学, 仅几用张图片展示手术的过程, 而不能动态观察整个手术, 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 便解决了这一难点。这让我们的教学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激起内在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由学生内在需求所决定的认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是持久而强烈的。因此,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和认知冲突, 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讲授“心肺脑复苏术”时, 先展示一段多媒体录像片段 (内容是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 , 在一个自然环境下, 一位患者忽然倒地失去知觉, 身边的群众发现后, 首先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 呼唤其不应。然后让学生们思考, 通过看到的情境, 观察、思考、判断、提问, 那么, 学生们就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自发提问:“他为什么昏迷不醒?”, “怎样判断意识是否存在?”, “我们应该做什么?”, “他还有救吗?”如此, 就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引出现代医学的“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概念。这种由学生先问而再由教师帮助理解、解释的方法, 就会比死板灌输的效果更好。
4 发挥成功效应
成就动机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机之一。成功带来的兴奋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 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因此, 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成功的机会, 特别是关注那些在困境中艰难地行进的学生, 发现并强化他们的哪怕最微小的进步, 其激励作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1]。例如, 在讲授“代谢性酸中毒 (简称代酸) ”的治疗时, 让学生思考回答“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半杯醋的酸度降低?”, 很多学生马上答到“加水稀释或加碱中和”。然后, 告诉学生“回答的很好, 这就是代酸的治疗方法。”课后留给一个病例, 让学生分析病例, 然后做出诊断, 选择辅助检查方法, 提出治疗计划, 这不但使学生复习了所学的知识, 而且使学生联想到成功地治疗一个病人的那种兴奋和自豪。
5 引导学生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师生之间互相交流, 教学相长,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例如, 在心肺复苏的实践课中, 先让学生自己操作。那么, 从这种先动手而发现问题的方法着手, 将会看到学生的提问, “为什么要使病人的头向后仰?”, “为什么吹气时要捏紧病人的鼻子?”, “为什么不能直接按压心脏前的胸壁?”, “怎样按压最省力?”学生会在自己动手之后, 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循序渐进地学习心肺复苏的方法, 然后再由教师指导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动手兴趣, 并通过动手操作真正学会心肺复苏的方法。
摘要:在外科学教学中, 采取运用目标激励、设置刺激情境、激起内在需要、发挥成功效应、引导学生参与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外科学的兴趣,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好外科学这门课程。
关键词:培养,学习,外科学,兴趣
参考文献
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1 美容整形科护士的心理素质整形美容科护士在工作中除了应具备的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心外,还应更多地了解、掌握美容整形病人的心理特点和他们的需要。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说美容整形手术的成功也反映了护理的质量。对于有缺陷的患者尤其应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心理障碍和心理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充分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1]。避免言语和态度上的无意间的不恭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作为整形科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任意向病人或家属评价医生所做的美容手术,避免引起病人心理上的不安或医生、医护、医患之间的误解。
2 精通专业,全面了解医学基础理论美容整形科护士,应有3~5年相关的护理经历。为了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加强国际交流,要懂得英语;能阅读医学参考书和美容整形外科方面的国内外期刊,以了解国内外美容整形外科的新技术。整形美容外科的病人,往往都伴有精神上的痛苦,有的甚至精神失常,且对医疗效果存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美容整形外科的护士要能阅读和分析有关法律文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法制观念。整形外科病人体表组织缺损和畸形,甚至功能障碍,身体和心理都有"伤疤",或因体表缺陷和美感不足而产生自卑苦闷,情绪低落等,这要求我们整形科护士必须在精通自己专业的同时,还应对心身医学、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社会医学等新近涌现的许多边缘科学有所了解。能正确而不夸张地对手术效果进行解释,使病人达到心理平衡。由于美容这门学科是借助手术等方法使人的形体、容貌增加外在美感的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科学,所以美容整形外科护士自身必须有一定的美学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力[2],很难想象,对美缺乏认识的人能做一个合格的美容整形外科护士。美容整形外科护理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3]。医学美容整形不同于传统的临床医学,求美者多有特殊的心态和迥异的心理创伤,他们希望通过手术去除痛苦,使缺损的组织得到修复或重建功能,但又存在对手术的恐惧、疑虑,做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恰当的解释、安慰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正确认识手术过程争取病人配合,这对手术成功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病人的心理特点、手术目的,并自觉、细致、准确的认识和洞察病人的生活情况、家庭和社会影响,若为某些心理不正常的人盲目施行手术,则或往往造成医患之间不愉快,甚至酿成法律纠纷,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3 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随着美容整形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和重建功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做好护理配合工作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在美容整形护理工作中,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美容整形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过程中每一项操作,能否尽快熟练地实施,决定着美容整形的效果。例如:美容整形科护士治疗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消毒不严格或在取皮部位穿刺。求治者轻则引起手术伤口延迟愈合或愈合不良,重则是使美容手术完全失败,不仅达不到美容整形的目的,而且还可引起新的医源性疾病和新的心理创伤。因此,美容整形外科护士应切实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娴熟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护理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对现代医学的推动促进,使得医学向微细、快速、精确、高效发展,新技术和新仪器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如各种电子监护仪和治疗仪等。这也要求护理学科相应提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整形美容科护士,不仅要求护士扩大知识面,迅速掌握医学新理论,而且要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并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总之,美容整形外科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护理学的进步,对美容整形外科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和推动美容整形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全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美容整形科护士的素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克蕊.做一个合格的急诊科护士.护士进修杂志.1991;6(2):28
2 刘 桐.医学美容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247
3 张福奎.实用浅表外科与美容手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8
收稿日期 1999-03-09
编辑/张惠娟
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康复理论与治疗方法的学科。在古代,有关康复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散播于各种医书之中。他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数千年来在历代医家的努力下,康复医学得到了充实与发展,如针灸、气功、按摩、推拿、导引、医疗体育、药物治疗与食疗和心理疗法等,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深受国内外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普遍重视与欢迎,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康复医学 非药物疗法
Chinese tradition rehabilitative medicine and non-pharmacotherapy
Ai Changshan
1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康复理论与治疗方法的学科。在古代,有关康复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散播于各种医书之中。他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数千年来在历代医家的努力下,康复医学得到了充实与发展,如针灸、气功、按摩、推拿、导引、医疗体育、药物治疗与食疗和心理疗法等,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深受国内外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普遍重视与欢迎,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前造酒业的兴起,不但改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而且也很快应用于疾病的康复治疗,商•伊尹《汤液经》记载了用酒治疗疾病及饮食康复疾病。春秋时代的《吕氏春秋•和乐》中记载“阴多滞伏尔湛积……筋骨瑟缩不达,故做为舞以宣导之”,这里明确提出体育导引能使人祛病康复。“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径申鸟”是通过气功、导引方法,使人维持健康祛病延年。至汉初时期中国的传统康复医学即已形成,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彩色导引绘图。东汉张仲景《金櫃要略•肺脏经络先后病脉第一》中例举导引、气功、针灸、按摩、饮食等方法康复疾病。三国时期华佗十分重视医疗体育,根据古代导引,模仿虎、鹿、熊、猿、鸟等活动创立“五禽戏”体操康复疾病。巢元方于公元610年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用医疗体育与物理疗法进行康复疾病的专著。在其67类疾病的1720个症候中,对多种慢性疾病与急性疾病多附有“养生方导法”,并说明“其汤熨针石,另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对少数不适合于康复治疗的“下痢”、“中毒”、“黄疸”、“出血”等疾病都有详细说明。唐末宋初朝廷还为残疾人设立了“养病房”,类似于现代的康复医院,官方医院设有养生科,包括康复、保健、疗养等内容。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康复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有许多的专门论述及专著面世,如汪绮石《理虚元鉴》中提出“知节”、“知防”康复原则,知节是指康复病人应当注意控制情绪,即当今指的心理康复与精神康复;知防是要病人注意生活起居,以免旧病复发。陈实功《外科正宗》列有“调理须知”,专讲外科病人的康复问题,既重视药物与饮食的康复作用,又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生活起居调理。书中记载了一则病案:“一人因坠马,患右胫骨粉碎性骨折,半年稍愈,但脚挛缩不能伸。人教以大竹管长尺许,钻一孔,系以绳,挂于腰间,每坐则置地上,以足滚之,勿计日程,久当有效。用此法,两日便觉筋骨宽畅。不越两月,病筋悉舒,行走恢复正常”。清沈子复《养病庸言》是康复医学专著,所列康复内容20余项,强调“导引之功,百倍于医药”。至此已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内外结合、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中国康复医学,拥有药物、针灸、气功、按摩、推拿、导引、医疗体育、矿泉疗法、空气疗法、食疗、心理疗法,以及支具、助力器等丰富多彩全方位的康复医疗技术。
2 非药物疗法
2.1 针灸疗法:现代医学物理学认为,针刺与艾灸是一种温和的物理性刺激,针刺是一种轻微的刺伤、艾灸是一种热能由体表传入,从而产生兴奋与抑制两种效应,双向地调节人体各种功能,发挥康复治疗的作用。国内外大量试验证明,针灸对中枢神经、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运动及内分泌系统都有双向调节作用,有人称之为“阴阳信息调衡律”。如针刺内关穴能使缺血的心肌通过侧枝循环的开放而改善。对大脑中枢有兴奋与抑制双向调节作用(针刺的镇痛作用研究中证明:针刺使疼痛刺激引起的感觉和反应受到抑制;同时因针刺信息进入中枢后激发了神经原的活动,从而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对脊髓休克及软压迫性瘫痪有利于功能恢复;对周围神经的非离断性损伤及离断吻合后的神经有明显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及功能康复的作用。针灸可使淋巴液流动加快,对因淋巴管阻塞、循环不良引起的水肿有一定疗效。针灸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使损害的组织得以修复,松解肿胀、痉挛、粘连的组织。针灸某些穴位能使胃肠蠕动加快、改善胃肠功能,对于瘫痪病人有利于二便功能重建。针灸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能力增强、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总数增加及活性增强,还能调节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康复。
2.2 推拿按摩疗法:是运用手法刺激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以其安全、有效、舒适、无害、无副作用等优点为世界人民所喜爱。他不用药,不需特殊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只凭医生的一双手,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针对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调整人体阴阳、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活动关节,起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3 气功疗法:气功是呼吸、意念、姿势相结合的练气、练意、练身的功夫,是患者用意识不断地调整呼吸及姿势,以意引气、循经运行、增强元气、调和气血与脏腑功能,恢复病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使身心健康,疾病康复。是中医独特的锻炼精气神的自我康复方法。气功能治病,特别是治疗人体因内环境失调所致的疾病,已被举世公认。他根据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等基本理论,强调整体观念。纵观几千年来各家气功流派的练功方法,可以概括为:“调身”、“调息”、“调心”,从而达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肉”的健身祛病方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气功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当练功者达到“入静”状态时,大脑皮层脑电图处于一种不同于睡眠的特殊状态,α波波幅增高,节律变慢,出现θ波,皮肤点位下降,肌肉时值延长;练功时呼吸频率降低,呼吸运动曲线柔和、均匀、潮气量增加,横膈活动扩大至平时3-4倍;膈肌又对胃肠可起按摩作用;练功后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增加,提高消化能力;练功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肢体容积增大,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练功时的代谢率平均值比基础代谢率低20%-30%,而正常人在熟睡状态下只下降10%;并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和增强免疫功能。
2.4 医疗体育疗法:适宜和适当的运动,对机体可起着自我修变,自我调整的作用,在医学上对疾病的治疗与防治起着整体性的影响,改善身体的素质,从而使病体也趋向好转。如锻炼得法,对缩短疾病疗程、提高疗效、促进健康的恢复,可起到好作用。如太极拳与五禽戏。
太极拳,以太极为名,太极是宇宙间派生万物之本源,其包含有动静阴阳两个方面,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消长转化,不断运动,变化无穷。太极拳以此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念引导气血运行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这样,即达到了动静结合,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境地,体现了“太极”本义的内涵,借以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使生命力更加旺盛。
2.5 禽戏,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等的游戏动作以锻炼身体的一套强壮功法。锻炼五禽戏时,要求意守调息,可以行气通调血脉;动形可以强筋骨、利关节。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动作也各有特色,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整套五禽戏功法,经过练习可起到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柔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神静而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动形,达到三元(精、气、神)合一,使身体的阴阳偏颇逐渐趋向平衡。
2.6 拔罐疗法:用罐状器借燃烧或温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机械作用,拔罐时罐内空气热胀,继之冷却,罐内压力大降,形成负压,具有相应得吸引力,从而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甚至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从而产生瘀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红细胞破坏,大量的血红蛋白释出,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作用,此种刺激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得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质,发生反射性兴奋,从而借以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以加强大脑皮质对于身体各部分的调节能力,使该部位皮肤组织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促使疾病的好转。另一方面是拔罐疗法的温热作用,温热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泌尿外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