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第1篇

四(3)班

陈心怡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小英雄刘胡兰的亲笔题词。刘胡兰遇害时仅仅只有15岁,15岁的她为了保卫村庄。面对特派员张全宝的拷问与侮辱,她宁死不屈,所有的一切苦与痛她一个人承受。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在审问中,张全宝问她,“你就是刘胡兰?”“我就是刘胡兰。”“好!我就喜欢这样的痛快人,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我是共产党员!”“你们村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就我一个!”“你们区上还有多少共产党员?”“就我一个!”“不能吧!那么大一个区,怎么只有你一个呢?你不说我们也知道!”“知道,还问我做甚!”“近来,你给八路军办过什么事?”“只要我能办的,甚事都办过。”“你难道不知道做共产党要杀脑袋吗?你小小年纪就不怕死!”“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了!”对,我就是为这种不肯屈服的精神而感动,就是为这种精神而震撼,就是为这种精神的感叹。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刘胡兰真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好少年。她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吃尽了苦头却依然勇敢地和恶势力作斗争,还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村庄。在看看今天的我们,在爸爸妈妈细心地呵护下成长大,在窗明几净的学校里学习,我们尽情地享受着现代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前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有时遇到一点点的不如意,我就会埋怨父母,埋怨老师,埋怨同学,现在想想自己真有一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那些像刘胡兰一样的革命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还要感谢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我还要感谢教导我们的老师,没有他们的辛勤耕耘,就没有今天这一个个讲文明、明事理的好学生。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第2篇

今天,爸爸带我去影院看电影《刘胡兰》。我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片段是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国民党抓去,为了保守党的秘密,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铡刀下英勇牺牲的故事。毛泽东为赞扬这位年仅14岁的英雄少年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

刘胡兰虽然年轻,却已经懂得为党而牺牲,她为了党,在反动派面前不屈服,不投降,不供出党的秘密,她这样英勇的壮举是伟大的。她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宁可献出生命,也不能出卖自己的组织,背叛自己的党。刘胡兰这样大无畏的伟大精神令我为之震撼。真是“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啊!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第3篇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第4篇

刘胡兰是山西省文水县人,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1946年一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但她为了掩护其余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没有动摇。她宁死不屈,从容地走向被鲜血染红了的铡刀,为新中国奉献了她十五岁的花样年华毛泽东主席为这位党的最年轻的女烈士亲笔提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6岁的刘胡兰就这样死去了,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硝烟战火,这样的环境是由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英雄经过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要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练自己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第5篇

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1994年2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刘胡兰,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遗范垂后世,风采映苍穹。

主席毛泽东,感而撰其铭。

落笔仅八字,千载壮忠魂: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刘胡兰。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 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是用先进阶级的思想发动和武装千百万原来是小生产者的农民。刘胡兰作为一个14岁的农村少年便能加入共产党,这首先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了根本利益。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她能不贪财、不惧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又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当时,匪军曾从现场的群众中拉出几个人,要他们去打刘胡兰,但没有一个人动手,这也恰恰表现出当时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第6篇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

刘胡兰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

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第1篇四(3)班陈心怡“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小英雄刘胡兰的亲笔题词。刘胡兰遇害时仅仅只有15岁,15...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