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龙口介绍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龙口介绍范文第1篇

CCTV.com

2012年06月18日 17:2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南山地产

[内容速览]

南山佛光养生谷位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滨城市山东龙口,由中国500强南山集团投资200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结合先进养生理念,打造的集国家级4A景区、国际标准279洞高尔夫球会、国际休闲疗养中心、养生谷医院、星级酒店群、主题公园、中心商业、养生会所、地产项目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海度假养生居住地。

南山佛光养生谷位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滨城市山东龙口,由中国500强南山集团投资200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结合先进养生理念,打造的集国家级4A景区、国际标准279洞高尔夫球会、国际休闲疗养中心、养生谷医院、星级酒店群、主题公园、中心商业、养生会所、地产项目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海度假养生居住地。

十大养生体系

1、 空气养生国家森林公园、279洞国际高尔夫,综合绿化率超过85%,提供清新的空气,富含负氧离子。

养生谷位于南山4A景区核心区,50平方公里山林水系,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富集,区域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1000个以上。这里就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在此居住生活,可以消烟除尘、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从呼吸上达到养生目的。

人一进南山佛光养生谷,就会觉得心旷神怡,除了视野开阔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空气清新,有丰富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素有“空气长寿素”“大气维生素”之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之。

佛光养生谷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为,其中优质天气达到100%。特别是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非常高。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有1000-1500个。据统计,北京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平均为80个,上海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为400个,而佛光养生谷的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1000个。可以说佛光养生谷就是一个,在南山佛光养生谷居住生活,可以消烟除尘、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从呼吸上达到养生目的。

2、山林养生千年佛教名山庐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丰茂,静谧居住环境。

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邈的《道林养性》、《退居养性》就阐述了山林养生的好处.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则详细记载了山林养生方法,“时值春阳,柔风和景.芳树鸣禽,邀朋效外,踏青载酒、湖头泛舟,问柳寻花,听鸟鸣于茂林”。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气温凉爽.人体阳气内敛,耗散较少,有利于养生,地广人稀,环境幽静,人的’青绪稳定.气血和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高,阳光充足,湿度适当,山多泉水、瀑布、溪水,水中矿物质多,均有利于养阴益寿。森林也是人类健康的益友,它吐氧吸碳,杀菌除噪,环境宁静,鸟语花香,都对益寿延年有好处。尤其是松树林效果更佳,松树是种长寿植物.松树养生也是森林养生的个重要内容。

养生谷区域三山环抱,符合传统风水学上的藏风聚气地形,海拔适宜的山区,气温凉爽,人体阳气内敛,耗散较少,有利于养生;

养生谷森林覆盖率高,山环水抱,环境幽静,人的情绪稳定,气血和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高,阳光充足,湿度适当,山多泉水、瀑布、溪水,水中矿物质多,均有利于养阴益寿。

3、日光养生北纬37°,神奇养生带,百分百的优良天气,日照充足,天地精华,健身强体。

养生谷优良天气选到百分之百,其中优质天气达到190天,也就是说一年大部分天气是“天高气爽,日照充足”,十分适合日光养生,可以全面促进新陈代谢,杀菌排毒,提高机体免疫力。

4、海洋养生随时享受沙滩海风,避免临海湿冷,15分钟车程,真正海居养生生活。

海洋养生是很好的环境资源养生,世界上有许多岛国都是长寿之国.如日本,其国民的平均寿命都在85岁以上,可见海洋对长寿很有利。近年来,利用海洋治病和保健的海洋养生疗法,在国内外日益盛行。海洋养生是在海洋气候的作用下,使用海水、海沙、海风、海景、海涛、海浪、海气等治病的一种健身方法。包括洗海澡、海潮浴、海滨散步、聆听涛声、观看涌浪、呼吸海气、身裹海泥晒太阳等。沙滩也可养生,让沙石刺激脚底的穴位及敏感区,有补肾、健脾、宁神、强筋作用,增强体质,廷缓衰老。根据临床研究证明,海洋疗法可以治疗的疾病很多,并有独特疗效。

养生谷近海15分钟,这里是中国仅有的几个北部面海的区域,海风从北方吹来,冬季温润,夏季凉爽无潮气,洗海澡、海潮浴、海滨散步、聆听涛声、观看涌浪、呼吸海气、身裹海泥晒太阳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既可避免临海居住的潮气与酸性影响,又可尽享海洋的景致与养生。

养生谷面向绵延数十里的黄金海岸,被誉为最适台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十分适合进行海洋养生。

5、气候养生温带季风气候与养生谷三面环山形成的独特小环境造就四季养生佳境。

养生谷唯一北纬37°,与法国的波尔多、希腊的雅典、意大利的西西里,处于同一气候带;养生谷更得益于中国唯一的地中海式海岸带,形成一万独特的小气候.有更加宜人的温度和湿度.夏天润而不湿,冬天干而不燥,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7℃,非常适宜养生居住.是中国少有的四季养生福地。

养生谷海拔适宜的山区,气温凉爽,人体阳气内敛,耗散较少,有利于养生;养生谷森林覆盖率高,生活此间,人的情绪稳定,气血和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高,阳光充足,湿度适当,山多泉水、瀑布、溪水,水中矿物质多,均有利于养阴益寿。

6、 文化养生南山大佛、南山禅寺、道院,千年儒家传承,佛、道、儒交汇,参禅、问道、修心,建设国际一流老年大学,丰富文化生活。

佛教圣地

世界最大锡铜坐佛、佛教圣地,豁达、淡薄的人文情怀;养生谷所在为千年宗教名山一脉,南山大佛佛光福佑之下,禅境养心;区域民风淳朴,齐鲁文化与佛文化融融交汇,与人为善,治安良好,这里更是中国北方中华不老城活动基地,国际长寿文化节举办地,人文养生,氛围浓厚。

徐福东渡地,千年福寿乡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泰岳勒石颂德。然后经黄县、(月垂)县,攀成山,登芝罘(今烟台)山,南下琅琊台,逗留3个月。在此期间,秦始皇观看到了海州湾内出现海市蜃楼,甚感神奇,由此开启了徐福东渡“神仙岛”问仙求药的传说。

美好风尚

而今的龙口依然风景秀丽,如画的山水更铸就了“千年福寿乡”的美誉,去年在这里举办的第十届国际长寿文化节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十年不是一个短暂的历程,国际长寿文化节之所以选择在龙口南山举办,而且届届成功,靠的是什么?就是南山的养生实力。作为中华不老城活动基地之一,南山有着深厚的福寿文化积淀,尊老传统源远流长,敬老爱老蔚然成风。

老年大学:

南山老年大学,设立影剧院、书画室、舞蹈室、器乐室、电脑室、阅览室等,由国家统招本科院校南山学院专业教师定期授课。设有舞蹈、器乐、书法、绘画、模特、健美操等独具特色老少皆宜的时尚学科,丰富业主的业余生活,在这里生活每天有新意,心情好,健康长寿

景区人文:

南山景区中华历史文化园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历史文化为经、吉祥文化为纬,起于远古,止于清朝,按朝代顺序建造的大型主题景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园内以不同历史时期、风格的中国主要朝代建筑群为载体,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实物展示,生动展现了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的大势大略、重要文物,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并按照旅游活动的要求,将历史文化、吉祥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市井文化等融为一体,汇集风云人物,感悟中华文明的必由之地。园内的南山大玉佛殿由玉佛大殿、药师坛城、舍利殿组成,玉佛殿内供奉的缅甸玉药师如来,像高13.66米,重达660余吨。为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玉佛造像,大玉佛周围供奉不同颜色的药师六如来像,与大玉佛共同构成药师经法上称的药师七佛。园内还建有热带雨林植物园、农博园、石窟、观音洞及观光索道缆车等。2003年7月,园区被命名为“中学历史教学实景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 运动养生缓坡、低岭、高尔夫,漫步山林,挥杆果岭、悠闲养生。

南山国际高尔夫球会,国际化标准配置,全球最大279洞高尔夫球场,遍布南山、东海、烟台、澳洲。

8、 饮食养生星级酒店群、国际休闲疗养中心、国际特色商业街、综合商业中心提供龙口特有的绿色健康食品。

水质、土壤与健身祛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在优质的水源和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珍鲜果蔬也一样具有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为人类健康生活提供有力的保证。

9、 医疗养生专属疗养中心,专属医院,百亿巨资打造顶级养生配套。

养生谷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医疗保障体系。

国际休闲疗养中心已经建成运营,12层的养生谷医院已经规划,内有比肩北京301医院的健康体检中心,区域内已建成南山医院,设备先进,实力雄厚,如此丰富的医疗资源,为养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山国际老年疗养休闲中心 :专属老年人的温情社区,温泉水疗养生,游泳健身,紧急呼叫与救援服务,专业营养饮食配餐,健康照护,养生休闲;

医疗保健中心:佛光养生谷医疗保健中心总建筑面积25780㎡,参照北京301医院模式,巨资引进世界最先进设备,医疗服务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社区健康服务:佛光养生谷所有居住区内提供24小时健康护理 服务,安排专业医护人员提供贴心服务,并定期进行医疗保健讲座,全天候全方位保障健康!

温泉Spa :利用原生温泉,建立温泉疗养中心,设立室内游泳池、矿泉SPA、足疗室、按摩室、美容院、公共浴池、桑拿室等。

营养膳食:区域建设有特色餐饮美食街,各地特色的餐饮云集于此,会馆内设餐饮配送中心,由专业营养师进行合理膳食搭配。

10、 温泉养生深层地下矿物质水,专属温泉SPA会所,高端养生体验。

温泉养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黄帝、秦始皇、唐太宗、唐玄宗等杰出帝王.都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在国外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如日本、罗马、英国、土耳其、韩国等。著名诗句也表现了温泉对于人体养生的独特一面。

温泉对于人体养生的独特一面,使肌肉、关节松弛,解除疲劳;还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养生养身。

温泉是自然产生的,所以使用柴火烧或是热水器加热的水并不能算温泉,充其量只能说是热水。

养生谷地层深处有原生温泉,富含丰富化学物质。对人体保健大有裨益。比如,温泉中的碳酸钙对改善体质、恢复体力有相当的作用;而温泉所含丰富的钙、钾、氡等成分对调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则可软化角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软化肌肤的效果。

泡温泉贵在长期坚持,仅靠节假日凭兴趣泡一两次温泉达到养生或美容的目的是不现实的,一定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果。因此养生谷物业无异于是区位绝佳的温泉会所。泡温泉时,合上双眼,以冥想的心情,缓缓地深呼吸数次,真正释放身心压力。

龙口介绍范文第2篇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26亿吨,建有全国唯一的大型海滨煤炭基地,年产量700多万吨。沿海大陆架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属“富集型”油区,在渤海湾中部发现的PL19-3油田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开采储量约为6亿吨;距龙口48.6海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相当丰富。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居第60位;1992年跃居第37位,1994年上升到第35位,2003年位居第25位,2004年位居第21位,2005年前移至第16位,2009年第11位。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一二三产比重为5.5:64:30.5;实现国地税收入39.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分别增长43.8%和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2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25亿美元,出口创汇6.3亿美元,分别增长16.2%和25.7%。2006年6月,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战略顺利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国工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农药无残毒、放心果示范县”,获得了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市”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2006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00亿元;高值田发展到8.5万亩,果品总产量40万吨,水产品总量24.2万吨;有62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8处,建有

总库容达27万吨的北方最大的冷风库、气调库群。

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近4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4家,形成了能源、铝制品、汽车零部件、食品、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2006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90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9家,最高的南山集团达到4.2亿元。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拥有省级以上名牌29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4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0亿元,利润90亿元,分别增长27.5%和20%。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2006年,全市预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万户,私营企业达到2689户,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2.1%。对外开放扎实推进。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龙口投资,累计举办各类合资合作项目848个,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年出口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5家,其中最高的东海贸易公司出口额达到1.28亿美元。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按照“东城西城相融、南山北海呼应、新区居中、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331公里,通车公路密度达149公里/百平方公里。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龙口港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053万吨。围绕推进城市绿化,实施了一大批精品工程,2006年新增城镇绿化面积381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加快镇驻地改造,重点抓好北马、诸由观、石良等3个中心镇建设。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4.6%。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96年,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2005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市”称号。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121项,申报专利3374件,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33个。到目前,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65所,在校学生8.5万人;2006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3716人。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烟台南山学院,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同时,文化、环保、卫生、民政、民兵预备役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文化、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2007年全市工作总的安排是:坚持“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突出“六个十”和镇域

经济工作重点,实现“两个高于”、“六个提高”、“两个下降”的奋斗目标。

“一二三四五六”,即“一港、两园、三大品牌、四大区域、五大工程、六大产业”。“一港”,就是把龙口港建成拥有6个10万吨级、1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打造龙口通向世界的海上高速公路。“两园”,就是提升南山(东海)工业园、诸由工业园的建设档次和水平,积极打造南山集团和诸由板块拓展升级的舞台和空间。“三大品牌”,就是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和国家园林城市,进一步放大龙口张力,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四大区域”,就是加速建设以临港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开发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度假休闲型旅游为重点的滨海度假区、以现代化生态型为特色的新城区,着力形成功能互补、引领赶超的发展高地。“五大工程”,就是全力推进龙烟铁路、通港铁路、滨海大道、港城大道和龙青高速公路建设,构筑起立体交通的新格局,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六大产业”,就是做大做强城建产业、加工制造产业、临港产业、农村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产业,打造产业品牌,凸显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形成特色鲜明的六大产业集群。

“六个十”和镇域经济工作重点,即六大产业分别筛选确定出10个重点项目,三个片筛选确定出镇域经济工作重点。

“两个高于”,就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学赶对象荣成,高于烟台全市平均水平。“六个提高”,就是提高龙口在烟台的经济比重,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高新技术增加值比重,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民营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两个下降”,就是万元GDP能耗下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下降。南山集团坐落在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龙口市,这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带,东临烟台、南靠青岛、西依龙口港、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南山集团始创于197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民营股份制经济为主体,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南山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316亿元。2009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188

目前,南山集团辖属三个园区(南山工业园、东海工业园、南山旅游区),十三个居民生活区,40 余处企业。拥有铝业、纺织服饰业、旅游业、房地产等核心主导产业,并战略性地拓展了能源、建材、葡萄酒、高尔夫、教育、金融等六大产业。 发展历史

1978-1991年

从种地谋生到发展工副业

南山集团前身是龙口市东江镇前宋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地处山区的前宋村,共有4个生产小队,260多户,800多口人。村前群山起伏,土地贫瘠,人均七八分农田,房子是传统的“三间半”,人是纯粹的庄稼汉,村是地道的小山村,许多人靠外出干零工、当小贩串乡来增加收入。60年代初到1978年,近20年的时间里,全村没建一栋新房,许多大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当时村民编了这样一首顺口溜:“要吃前宋饭,得拿命来换,女大往外跑,男大娶妻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拨动了前宋人的心扉。现任南山集团董事长时任前宋村第三生产小队队长的宋作文敏锐地认识到:仅靠几亩山岭薄地,只能维持吃饭的生计,农民要想摆脱贫困,就必须发展工副业。从此,创业致富的帷幕在南山的土地上拉开。宋作文带领三小队群众干起了做豆腐、翻新水泥袋、制石棉瓦等副业。1983年大包干时,三小队没有分光花光积累,大家紧紧抱成一个团,先后上了玻璃纤维加工、棉纺、毛纺、织毛巾等项目。形成了拥有2.4万锭毛纺、4条化纤喷丝生产线、1200多台(套)提花织机的生产规模,年加工毛巾被、毛巾、枕巾1.8亿条,其中,晴纶枕巾连续三年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成为全国当时最大的村办毛纺厂。到1987年底,第三小队固定资产达到5500万元。

1987年,三小队集体固定资产达到5500万元,全村56户人家户均近100万元,家家住上了集体统一盖的166平方米别墅式住宅楼。

1988年在村党支部改选中,全体党员全票选举宋作文同志担任前宋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南山人又开始新的创业之路。这一发展阶段,成为南山由以农业生产向工业致富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2-2000年

从先富带后富到共走富裕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南山人紧紧抓住新一轮开放发展机遇。发展工副业生产,三小队富了,为了让父老乡亲尽快富起来,宋作文说服三小队群众,拿出20万元偿还了全村的债务,带领群众投入新的一轮发展中。到1994年,前宋村形成以织巾、毛纺、精纺、铝型材、木业等企业群体,固定资产达到6亿多元,户均200万元,全村260户村民户户住上了同等规格的小楼。

前宋村富了,可与前宋村“山连山、地连地、屋连脊”的周围几个村的群众仍然过着贫困的日子。对此,当时的前宋村党支部经过认真讨论,征得村民的同意,在上

级党委支持下,作出了一个历史性抉择,于1994年底开始实施“强弱联带”战略,本着“因村制宜、分步实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毅然兼并了周围4个贫困穷村,170万元的债务,由前宋村偿还,上千名劳力安排企业就工,所有适龄儿童全部上学,投资8000多万元为700多户新兼并的群众建造了与前宋村人同样的住宅楼。截止到2008年,南山集团已兼并周边隶属4个乡镇的36个经济欠发达村,农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2001-2008年

从发展初级工业到发展现代产业

南山集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自2000年以来南山集团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大有效投入,以最快的速度,上马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工业大项目,形成了以能源、铝业、纺织服装、建材、葡萄酒、旅游、高尔夫、教育、金融等主导产业。正是依靠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使南山铝业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铝业在同一区域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大型铝加工企业。南山纺织服装业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纺紧密纺面料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最具现代化高档西服生产基地。在旅游业方面,自2000年以来,累计投资22亿元,建成了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中华宗教文化园、中华历史文化园、南山生态文化园和国际高尔夫球场、文化中心及与之配套的旅游服务项目。在搞好常规投入的同时,积极运作争取市场,目前,南山集团已有两个控股上市公司。2008年经过国家批准成立南山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同时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9年至今

从发展新农村到发展新城镇

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南山集团党委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实践中认识到,仅能使群众家家户户住上别墅式小楼还不能算是高层次的小康,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山集团确立了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路,立下了“让山村变城市,把城市建在大山里”的誓言。

南山集团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城镇的功能设施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聘请北京设计院、美国捷得公司等专业机构对南山集团的城镇化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本着“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和“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整体推进”的发展理念,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奋斗,发展起了现代化高水平的工业区、教育区、生活区、商贸区、旅游区。建起了

烟台市一流水平的“南山大剧院”、两万座位的现代化“南山体育场”、亚洲一流水平的高尔夫球场等高标准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建起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医院和学校;建起了高档次的星级宾馆和国际会展馆;建起了绿树环抱的人工湖;全村林地面积发展到30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一座现代化“农民新城”迅速崛起,林次栉比的厂房、错落有致的别墅小楼、绿树成荫的马路、翠绿的草坪、五艳十色的鲜花、碧水点点的人工湖,使南山集团宛如一幅壮美的图画,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南山荣誉

龙口介绍范文第3篇

现在,我们正行驶在通往五龙口风景区的路上,这里到五龙口风景区有15公里的路程,借此机会我先把五龙口风景区的概况给大家作一介绍。

五龙口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东北15公里的沁河出山处,北部与山西晋城市毗邻,东部与沁阳市接壤,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这里山俊水秀,景色迷人,交通便利,名胜古迹荟萃,是以猕猴、温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旅游观光区。早在2000年前的东汉,皇家即在此建造沁水公主园,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历史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我们的车行驶在207国道上,大家往前方看,那座山被称为孔山,孔山状如卧龙,绵延十余里,因山巅有孔而得名。孔山洞与沁阳悬谷山洞东西对应,民间传说,这是二郎神担山撵太阳的扁担孔。据《水经注》载:山上石穴洞开,石上有车辙牛迹,均出白天成,非人工所就。西有夫子坪,东有老君顶,是儒、道两争胜的地方。

自古以来因沁水之利,这里就是怀庆府各县群众聚会庆丰收的场所,曾有庙宇七百余间,现在人们仍有此游山赶会的习惯。

大家看,前面这座高山,山顶有V字形缺口,人称箭过顶。相传后羿射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带大家去参观一处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秦渠枋口。

秦渠枋口、五龙口古称枋口。因秦时即在沁河出山处开凿秦渠,引水灌田,以核对枋木为闸,故名枋口。它开创了隔山取水之先河,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弯道原理的水利工程,不淤不塞,利泽至今,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可与都江堰媲美。从两汉、三国、隋、唐至宋、元都曾扩建,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在沁口附近相继开挖了利丰、广济、广惠、永利和兴利五条水渠,形成了五龙分水之势,所以又称五龙口。现在访口遗址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枋口,沁河截山而出,两岸断壁如削,幽谷碧波荡漾,风景十分迷人,东汉明帝刘庄在这里专门为女儿刘致赐建沁园,其精美别致为后世称道,被作为公主花园的代称。隋唐时代,官宦名流来游者甚多,直至金辽时期仍为官僚宴游之地。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游枋口,写下了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的千古绝唱。这里山水相映,风爽浪低,盛夏如凉秋,沁口秋风历来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

好了,请大家上车,我们继续往前走。

大家看到的前面这块地方是温泉,五龙口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区域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00米左右,最高水温l0l℃,水温稳定,储量丰富,是我国内陆水温最高、水质较好的氯化物、硫酸盐、钙钠质医用地热矿泉,含有钙、镁、钠、铁、钾、硫磺等3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应治疗20多种疾病。现在五龙口镇投资近亿元,正在建设温泉城,包括温泉沐浴、温泉理疗、温泉别墅、室内温泉游池、温泉度假村等一系列现代化设施设备,可以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及会议服务等各种需要。

前边大家看到的又是一处与后羿射日有关的地方,被称为太阳落山处,《济源县志》载:沁北诸山皆阳落山。据说,后羿射日,太阳落地,把这里的山石烧得通红,阳落山名由此而来。现在山顶的灵泉洞内,还留有明代嘉靖年间斗大石刻楷书阳落山三个大字。也有人说,五龙口的地热泉也是太阳在地下燃烧的结果。第一范文 网www.9xwang.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大家看,前方这座山似有五个巨大的手指形成,被称为五行山,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标有白涧沟五行山的地理位置图。山顶有一个石观音端坐,那个石猴子正在辞行,天然生就,惟妙惟肖,当地老百姓叫悟空辞观音。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翻手压在五行山下。你看,这五个山峰似连非连,就是如来佛的五个手指所化。后来观音菩萨救出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下边的山洞称悟空洞。

大家再看前边这座山更加神奇,被称为大佛山,唐僧取经归来,功德圆满,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这座大佛山是他的法身像。有美猴王在此,猴子猴孙当然要伴驾,这也许是五龙口的猕猴一直能够生活在这地球最北纬度艰苦环境的原因了。

现在我们已经人了远近闻名的猕猴山。人口山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东、西两个石人,右边的石人面朝悬崖,左面的石人立于山谷之间。原来,这两个石人是五龙口的巡山夜叉,后来他们行凶吃人,无恶不作,被太上老君点化,改邪归正,成为护山之神。你们瞧,这两个石人正在虔诚面壁呢!这个景观称作夜叉朝圣。

现在,我们的车子通过的这座桥被称为凤鸣桥,大家知道,太阳是天帝的儿子,后羿射日,得罪天帝,虽为天神却不得善终,被逢蒙用桃木棍击死。太上老君主持正义,派金鸡星下凡,为后羿洗冤昭雪。因此有天上金鸡星动,天下大赦犯人的说法。李白诗云:我愁远谪夜朗去,何日金鸡放赦回?现在这个金鸡,就永远留在五龙口的金鸡顶上了。

后羿连射九日,最后一颗真阳也被射中落地,藏在马齿菜下,月宫玉兔见马齿菜闪闪发光,下凡偷吃,泄露了天机,就被压在这里不得升天了,这个景观称作玉兔盘山。

大家往山林里仔细观看,我们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太行猕猴了。太行猕猴是生活于地球最北界的猕猴群落,由于这里气候寒冷,山峰陡峭,因此它们生得个大毛长,善于攀援,行动敏捷,模仿性强,为世界猕猴中进化较快的一种。五龙口猕猴都是双眼皮,短尾巴,毛色光亮,形体俊美,其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海内外游客。

龙口介绍范文第4篇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26亿吨,建有全国唯一的大型海滨煤炭基地,年产量700多万吨。沿海大陆架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属“富集型”油区,在渤海湾中部发现的PL19-3油田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开采储量约为6亿吨;距龙口48.6海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相当丰富。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居第60位;1992年跃居第37位,1994年上升到第35位,2003年位居第25位,2004年位居第21位,2005年前移至第16位,2009年第11位。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一二三产比重为5.5:64:30.5;实现国地税收入39.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分别增长43.8%和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2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25亿美元,出口创汇6.3亿美元,分别增长16.2%和25.7%。2006年6月,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战略顺利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国工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农药无残毒、放心果示范县”,获得了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市”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2006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00亿元;高值田发展到8.5万亩,果品总产量40万吨,水产品总量24.2万吨;有62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8处,建有

总库容达27万吨的北方最大的冷风库、气调库群。

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近4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4家,形成了能源、铝制品、汽车零部件、食品、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2006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90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9家,最高的南山集团达到4.2亿元。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拥有省级以上名牌29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4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0亿元,利润90亿元,分别增长27.5%和20%。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2006年,全市预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万户,私营企业达到2689户,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2.1%。对外开放扎实推进。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龙口投资,累计举办各类合资合作项目848个,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年出口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5家,其中最高的东海贸易公司出口额达到1.28亿美元。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按照“东城西城相融、南山北海呼应、新区居中、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331公里,通车公路密度达149公里/百平方公里。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龙口港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053万吨。围绕推进城市绿化,实施了一大批精品工程,2006年新增城镇绿化面积381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加快镇驻地改造,重点抓好北马、诸由观、石良等3个中心镇建设。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4.6%。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96年,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2005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市”称号。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121项,申报专利3374件,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33个。到目前,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65所,在校学生8.5万人;2006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3716人。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烟台南山学院,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同时,文化、环保、卫生、民政、民兵预备役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文化、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2007年全市工作总的安排是:坚持“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突出“六个十”和镇域

经济工作重点,实现“两个高于”、“六个提高”、“两个下降”的奋斗目标。

“一二三四五六”,即“一港、两园、三大品牌、四大区域、五大工程、六大产业”。“一港”,就是把龙口港建成拥有6个10万吨级、1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打造龙口通向世界的海上高速公路。“两园”,就是提升南山(东海)工业园、诸由工业园的建设档次和水平,积极打造南山集团和诸由板块拓展升级的舞台和空间。“三大品牌”,就是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和国家园林城市,进一步放大龙口张力,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四大区域”,就是加速建设以临港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开发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度假休闲型旅游为重点的滨海度假区、以现代化生态型为特色的新城区,着力形成功能互补、引领赶超的发展高地。“五大工程”,就是全力推进龙烟铁路、通港铁路、滨海大道、港城大道和龙青高速公路建设,构筑起立体交通的新格局,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六大产业”,就是做大做强城建产业、加工制造产业、临港产业、农村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产业,打造产业品牌,凸显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形成特色鲜明的六大产业集群。

“六个十”和镇域经济工作重点,即六大产业分别筛选确定出10个重点项目,三个片筛选确定出镇域经济工作重点。

“两个高于”,就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学赶对象荣成,高于烟台全市平均水平。“六个提高”,就是提高龙口在烟台的经济比重,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高新技术增加值比重,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民营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两个下降”,就是万元GDP能耗下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下降。南山集团坐落在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龙口市,这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带,东临烟台、南靠青岛、西依龙口港、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南山集团始创于197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民营股份制经济为主体,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南山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316亿元。2009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188

目前,南山集团辖属三个园区(南山工业园、东海工业园、南山旅游区),十三个居民生活区,40 余处企业。拥有铝业、纺织服饰业、旅游业、房地产等核心主导产业,并战略性地拓展了能源、建材、葡萄酒、高尔夫、教育、金融等六大产业。 发展历史

1978-1991年

从种地谋生到发展工副业

南山集团前身是龙口市东江镇前宋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地处山区的前宋村,共有4个生产小队,260多户,800多口人。村前群山起伏,土地贫瘠,人均七八分农田,房子是传统的“三间半”,人是纯粹的庄稼汉,村是地道的小山村,许多人靠外出干零工、当小贩串乡来增加收入。60年代初到1978年,近20年的时间里,全村没建一栋新房,许多大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当时村民编了这样一首顺口溜:“要吃前宋饭,得拿命来换,女大往外跑,男大娶妻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拨动了前宋人的心扉。现任南山集团董事长时任前宋村第三生产小队队长的宋作文敏锐地认识到:仅靠几亩山岭薄地,只能维持吃饭的生计,农民要想摆脱贫困,就必须发展工副业。从此,创业致富的帷幕在南山的土地上拉开。宋作文带领三小队群众干起了做豆腐、翻新水泥袋、制石棉瓦等副业。1983年大包干时,三小队没有分光花光积累,大家紧紧抱成一个团,先后上了玻璃纤维加工、棉纺、毛纺、织毛巾等项目。形成了拥有2.4万锭毛纺、4条化纤喷丝生产线、1200多台(套)提花织机的生产规模,年加工毛巾被、毛巾、枕巾1.8亿条,其中,晴纶枕巾连续三年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成为全国当时最大的村办毛纺厂。到1987年底,第三小队固定资产达到5500万元。

1987年,三小队集体固定资产达到5500万元,全村56户人家户均近100万元,家家住上了集体统一盖的166平方米别墅式住宅楼。

1988年在村党支部改选中,全体党员全票选举宋作文同志担任前宋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南山人又开始新的创业之路。这一发展阶段,成为南山由以农业生产向工业致富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2-2000年

从先富带后富到共走富裕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南山人紧紧抓住新一轮开放发展机遇。发展工副业生产,三小队富了,为了让父老乡亲尽快富起来,宋作文说服三小队群众,拿出20万元偿还了全村的债务,带领群众投入新的一轮发展中。到1994年,前宋村形成以织巾、毛纺、精纺、铝型材、木业等企业群体,固定资产达到6亿多元,户均200万元,全村260户村民户户住上了同等规格的小楼。

前宋村富了,可与前宋村“山连山、地连地、屋连脊”的周围几个村的群众仍然过着贫困的日子。对此,当时的前宋村党支部经过认真讨论,征得村民的同意,在上

级党委支持下,作出了一个历史性抉择,于1994年底开始实施“强弱联带”战略,本着“因村制宜、分步实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毅然兼并了周围4个贫困穷村,170万元的债务,由前宋村偿还,上千名劳力安排企业就工,所有适龄儿童全部上学,投资8000多万元为700多户新兼并的群众建造了与前宋村人同样的住宅楼。截止到2008年,南山集团已兼并周边隶属4个乡镇的36个经济欠发达村,农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2001-2008年

从发展初级工业到发展现代产业

南山集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自2000年以来南山集团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大有效投入,以最快的速度,上马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工业大项目,形成了以能源、铝业、纺织服装、建材、葡萄酒、旅游、高尔夫、教育、金融等主导产业。正是依靠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使南山铝业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铝业在同一区域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大型铝加工企业。南山纺织服装业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纺紧密纺面料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最具现代化高档西服生产基地。在旅游业方面,自2000年以来,累计投资22亿元,建成了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中华宗教文化园、中华历史文化园、南山生态文化园和国际高尔夫球场、文化中心及与之配套的旅游服务项目。在搞好常规投入的同时,积极运作争取市场,目前,南山集团已有两个控股上市公司。2008年经过国家批准成立南山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同时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9年至今

从发展新农村到发展新城镇

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南山集团党委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实践中认识到,仅能使群众家家户户住上别墅式小楼还不能算是高层次的小康,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山集团确立了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路,立下了“让山村变城市,把城市建在大山里”的誓言。

南山集团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城镇的功能设施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聘请北京设计院、美国捷得公司等专业机构对南山集团的城镇化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本着“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和“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整体推进”的发展理念,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奋斗,发展起了现代化高水平的工业区、教育区、生活区、商贸区、旅游区。建起了

烟台市一流水平的“南山大剧院”、两万座位的现代化“南山体育场”、亚洲一流水平的高尔夫球场等高标准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建起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医院和学校;建起了高档次的星级宾馆和国际会展馆;建起了绿树环抱的人工湖;全村林地面积发展到30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一座现代化“农民新城”迅速崛起,林次栉比的厂房、错落有致的别墅小楼、绿树成荫的马路、翠绿的草坪、五艳十色的鲜花、碧水点点的人工湖,使南山集团宛如一幅壮美的图画,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南山荣誉

龙口介绍范文第5篇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26亿吨,建有全国唯一的大型海滨煤炭基地,年产量700多万吨。沿海大陆架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属“富集型”油区,在渤海湾中部发现的PL19-3油田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开采储量约为6亿吨;距龙口48.6海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相当丰富。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居第60位;1992年跃居第37位,1994年上升到第35位,2003年位居第25位,2004年位居第21位,2005年前移至第16位,2009年第11位。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一二三产比重为5.5:64:30.5;实现国地税收入39.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分别增长43.8%和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2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25亿美元,出口创汇6.3亿美元,分别增长16.2%和25.7%。2006年6月,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战略顺利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国工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农药无残毒、放心果示范县”,获得了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市”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2006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00亿元;高值田发展到8.5万亩,果品总产量40万吨,水产品总量24.2万吨;有62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8处,建有

总库容达27万吨的北方最大的冷风库、气调库群。

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近4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4家,形成了能源、铝制品、汽车零部件、食品、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2006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90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9家,最高的南山集团达到4.2亿元。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拥有省级以上名牌29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4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0亿元,利润90亿元,分别增长27.5%和20%。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2006年,全市预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万户,私营企业达到2689户,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2.1%。对外开放扎实推进。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龙口投资,累计举办各类合资合作项目848个,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年出口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5家,其中最高的东海贸易公司出口额达到1.28亿美元。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按照“东城西城相融、南山北海呼应、新区居中、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331公里,通车公路密度达149公里/百平方公里。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龙口港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053万吨。围绕推进城市绿化,实施了一大批精品工程,2006年新增城镇绿化面积381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加快镇驻地改造,重点抓好北马、诸由观、石良等3个中心镇建设。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4.6%。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96年,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2005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市”称号。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121项,申报专利3374件,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33个。到目前,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65所,在校学生8.5万人;2006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3716人。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烟台南山学院,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同时,文化、环保、卫生、民政、民兵预备役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文化、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2007年全市工作总的安排是:坚持“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突出“六个十”和镇域

经济工作重点,实现“两个高于”、“六个提高”、“两个下降”的奋斗目标。

“一二三四五六”,即“一港、两园、三大品牌、四大区域、五大工程、六大产业”。“一港”,就是把龙口港建成拥有6个10万吨级、1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打造龙口通向世界的海上高速公路。“两园”,就是提升南山(东海)工业园、诸由工业园的建设档次和水平,积极打造南山集团和诸由板块拓展升级的舞台和空间。“三大品牌”,就是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和国家园林城市,进一步放大龙口张力,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四大区域”,就是加速建设以临港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开发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度假休闲型旅游为重点的滨海度假区、以现代化生态型为特色的新城区,着力形成功能互补、引领赶超的发展高地。“五大工程”,就是全力推进龙烟铁路、通港铁路、滨海大道、港城大道和龙青高速公路建设,构筑起立体交通的新格局,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六大产业”,就是做大做强城建产业、加工制造产业、临港产业、农村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产业,打造产业品牌,凸显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形成特色鲜明的六大产业集群。

“六个十”和镇域经济工作重点,即六大产业分别筛选确定出10个重点项目,三个片筛选确定出镇域经济工作重点。

“两个高于”,就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学赶对象荣成,高于烟台全市平均水平。“六个提高”,就是提高龙口在烟台的经济比重,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高新技术增加值比重,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民营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两个下降”,就是万元GDP能耗下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下降。南山集团坐落在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龙口市,这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带,东临烟台、南靠青岛、西依龙口港、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南山集团始创于197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民营股份制经济为主体,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南山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316亿元。2009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188

目前,南山集团辖属三个园区(南山工业园、东海工业园、南山旅游区),十三个居民生活区,40 余处企业。拥有铝业、纺织服饰业、旅游业、房地产等核心主导产业,并战略性地拓展了能源、建材、葡萄酒、高尔夫、教育、金融等六大产业。 发展历史

1978-1991年

从种地谋生到发展工副业

南山集团前身是龙口市东江镇前宋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地处山区的前宋村,共有4个生产小队,260多户,800多口人。村前群山起伏,土地贫瘠,人均七八分农田,房子是传统的“三间半”,人是纯粹的庄稼汉,村是地道的小山村,许多人靠外出干零工、当小贩串乡来增加收入。60年代初到1978年,近20年的时间里,全村没建一栋新房,许多大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当时村民编了这样一首顺口溜:“要吃前宋饭,得拿命来换,女大往外跑,男大娶妻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拨动了前宋人的心扉。现任南山集团董事长时任前宋村第三生产小队队长的宋作文敏锐地认识到:仅靠几亩山岭薄地,只能维持吃饭的生计,农民要想摆脱贫困,就必须发展工副业。从此,创业致富的帷幕在南山的土地上拉开。宋作文带领三小队群众干起了做豆腐、翻新水泥袋、制石棉瓦等副业。1983年大包干时,三小队没有分光花光积累,大家紧紧抱成一个团,先后上了玻璃纤维加工、棉纺、毛纺、织毛巾等项目。形成了拥有2.4万锭毛纺、4条化纤喷丝生产线、1200多台(套)提花织机的生产规模,年加工毛巾被、毛巾、枕巾1.8亿条,其中,晴纶枕巾连续三年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成为全国当时最大的村办毛纺厂。到1987年底,第三小队固定资产达到5500万元。

1987年,三小队集体固定资产达到5500万元,全村56户人家户均近100万元,家家住上了集体统一盖的166平方米别墅式住宅楼。

1988年在村党支部改选中,全体党员全票选举宋作文同志担任前宋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南山人又开始新的创业之路。这一发展阶段,成为南山由以农业生产向工业致富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2-2000年

从先富带后富到共走富裕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南山人紧紧抓住新一轮开放发展机遇。发展工副业生产,三小队富了,为了让父老乡亲尽快富起来,宋作文说服三小队群众,拿出20万元偿还了全村的债务,带领群众投入新的一轮发展中。到1994年,前宋村形成以织巾、毛纺、精纺、铝型材、木业等企业群体,固定资产达到6亿多元,户均200万元,全村260户村民户户住上了同等规格的小楼。

前宋村富了,可与前宋村“山连山、地连地、屋连脊”的周围几个村的群众仍然过着贫困的日子。对此,当时的前宋村党支部经过认真讨论,征得村民的同意,在上

级党委支持下,作出了一个历史性抉择,于1994年底开始实施“强弱联带”战略,本着“因村制宜、分步实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毅然兼并了周围4个贫困穷村,170万元的债务,由前宋村偿还,上千名劳力安排企业就工,所有适龄儿童全部上学,投资8000多万元为700多户新兼并的群众建造了与前宋村人同样的住宅楼。截止到2008年,南山集团已兼并周边隶属4个乡镇的36个经济欠发达村,农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2001-2008年

从发展初级工业到发展现代产业

南山集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自2000年以来南山集团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大有效投入,以最快的速度,上马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工业大项目,形成了以能源、铝业、纺织服装、建材、葡萄酒、旅游、高尔夫、教育、金融等主导产业。正是依靠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使南山铝业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铝业在同一区域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大型铝加工企业。南山纺织服装业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纺紧密纺面料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最具现代化高档西服生产基地。在旅游业方面,自2000年以来,累计投资22亿元,建成了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中华宗教文化园、中华历史文化园、南山生态文化园和国际高尔夫球场、文化中心及与之配套的旅游服务项目。在搞好常规投入的同时,积极运作争取市场,目前,南山集团已有两个控股上市公司。2008年经过国家批准成立南山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同时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9年至今

从发展新农村到发展新城镇

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南山集团党委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实践中认识到,仅能使群众家家户户住上别墅式小楼还不能算是高层次的小康,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山集团确立了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路,立下了“让山村变城市,把城市建在大山里”的誓言。

南山集团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城镇的功能设施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聘请北京设计院、美国捷得公司等专业机构对南山集团的城镇化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本着“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和“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整体推进”的发展理念,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奋斗,发展起了现代化高水平的工业区、教育区、生活区、商贸区、旅游区。建起了

烟台市一流水平的“南山大剧院”、两万座位的现代化“南山体育场”、亚洲一流水平的高尔夫球场等高标准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建起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医院和学校;建起了高档次的星级宾馆和国际会展馆;建起了绿树环抱的人工湖;全村林地面积发展到30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一座现代化“农民新城”迅速崛起,林次栉比的厂房、错落有致的别墅小楼、绿树成荫的马路、翠绿的草坪、五艳十色的鲜花、碧水点点的人工湖,使南山集团宛如一幅壮美的图画,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南山荣誉

龙口介绍范文

龙口介绍范文第1篇CCTV.com2012年06月18日 17:25进入复兴论坛来源:南山地产[内容速览]南山佛光养生谷位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滨城市山东龙口...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