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81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第1篇

以建房屋引起的邻里纠纷为例

木基尔哈

建房子,在我国农村是大事。很多农民工辛辛苦苦在外奔波,就是为了挣钱在农村老家修个新房子。因为修房子的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在我国农村比较常见。四川省甘洛县新茶乡某村王某某家盖新楼房,由于楼房结构问题,楼顶檐口跟西边邻居徐某某家檐口不齐,要稍微高于徐某某家。根据地方风俗习惯是不吉利的,因此徐某某家阻止王某某家继续施工。然而楼房已经基本盖好,就差楼顶房檐。两家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王某某找到了村组干部要求调解。

村组干部将该案移交给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受理后,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了解到两家关系一直不好,经常有小摩擦,并且两家因为这次纠纷还大大出手,双方家里物品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双方都有财产损失。调委会认为双方都有过错,需要积极引导两家正确认识问题,双方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对方的态度。至此调委会分别找两家人谈话,了解了两家人的要求与想法,并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做出解释,分析了有关法律关系和利害后果,就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充分尊重两家人的意见。同时,在

1调节中,也邀请两家都比较信赖的亲友参加,积极劝导两家正确认识问题,妥善解决纠纷。

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调解,徐某某认识王某某修建房屋是正常的基本生存需求,终于同意王某某继续施工,王某某也作出一定让步,两家达成调解协议:

一、双方互陪对方因冲突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王某某家檐口要与徐某某家一样齐;

三、两家南面迎面墙要水平平齐;

四、双方今后如因建房造成矛盾,自行友好协调。

从这个案例看,两家因为有过节积怨较深,双方都憋着一口气,都不肯让步,是这次矛盾纠纷的最大起因点。我国农村很多邻里纠纷,实际上都根源于当事人的积怨。从某种意义上说相邻关系是我国农村最为重要的法律关系,两家互为邻里,不管平时是否经常来往,也不管是否曾经有过矛盾,在一家出现问题需要相邻方配合协商时,相邻一方应该提供方便,而不能以任何理由设置各种障碍,避免损失的扩大。

对这次建房屋引起的邻里纠纷,调委会运用情、理、法相结合原则与调解的技巧,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化解了这次纠纷。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吸收两条有益经验:

一、乡镇党委、政府要增强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乡镇事务繁多庞杂,不能一切都依赖行政权

2力,要积极研究和解决乡镇新情况、新问题。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第2篇

以建房屋引起的邻里纠纷为例

木基尔哈

建房子,在我国农村是大事。很多农民工辛辛苦苦在外奔波,就是为了挣钱在农村老家修个新房子。因为修房子的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在我国农村比较常见。四川省甘洛县新茶乡某村王某某家盖新楼房,由于楼房结构问题,楼顶檐口跟西边邻居徐某某家檐口不齐,要稍微高于徐某某家。根据地方风俗习惯是不吉利的,因此徐某某家阻止王某某家继续施工。然而楼房已经基本盖好,就差楼顶房檐。两家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王某某找到了村组干部要求调解。

村组干部将该案移交给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受理后,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了解到两家关系一直不好,经常有小摩擦,并且两家因为这次纠纷还大大出手,双方家里物品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双方都有财产损失。调委会认为双方都有过错,需要积极引导两家正确认识问题,双方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对方的态度。至此调委会分别找两家人谈话,了解了两家人的要求与想法,并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做出解释,分析了有关法律关系和利害后果,就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充分尊重两家人的意见。同时,在

1调节中,也邀请两家都比较信赖的亲友参加,积极劝导两家正确认识问题,妥善解决纠纷。

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调解,徐某某认识王某某修建房屋是正常的基本生存需求,终于同意王某某继续施工,王某某也作出一定让步,两家达成调解协议:

一、双方互陪对方因冲突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王某某家檐口要与徐某某家一样齐;

三、两家南面迎面墙要水平平齐;

四、双方今后如因建房造成矛盾,自行友好协调。

从这个案例看,两家因为有过节积怨较深,双方都憋着一口气,都不肯让步,是这次矛盾纠纷的最大起因点。我国农村很多邻里纠纷,实际上都根源于当事人的积怨。从某种意义上说相邻关系是我国农村最为重要的法律关系,两家互为邻里,不管平时是否经常来往,也不管是否曾经有过矛盾,在一家出现问题需要相邻方配合协商时,相邻一方应该提供方便,而不能以任何理由设置各种障碍,避免损失的扩大。

对这次建房屋引起的邻里纠纷,调委会运用情、理、法相结合原则与调解的技巧,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化解了这次纠纷。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吸收两条有益经验:

一、乡镇党委、政府要增强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乡镇事务繁多庞杂,不能一切都依赖行政权

2力,要积极研究和解决乡镇新情况、新问题。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第3篇

“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描绘的老百姓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大家和睦友好相处,共同防范盗贼或敌人的入侵,一家有病人,大家共照顾互相帮助的美好愿景和社会理想。其突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便利,促进了良好的社会治安,也为居民营造了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时至今日,营造友好的邻里关系与和谐的社区环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居住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个人独立性及隐私性的要求,使得邻里关系逐渐疏远与淡漠。邻里之间互不往来,见面不识的现象逐渐趋于常态,邻里之间因为生活琐事等问题发生矛盾与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排解邻里纠纷矛盾,促进邻里和谐则日渐成为人民调解工作中一项日常重要的任务和内容。

2013年3月1日,XX家住七楼的居民Y某厕所下排堵塞,因疏通时,损坏下排管道,污水渗漏到了5楼X某家,给X某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于是X某找到Y某理论、沟通,希望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和平处理。谁知Y某却告知X某应该找以前负责该房屋维修的管理人员,自己理所当然也不会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

理论不成,X某来到社区调委会要求给予调解。初步了解事件经过后,调解员首先来到了X某家,查看厕所天花板的排漏水情况。揭开天花板,调解员发现天花板确实存在漏水的情况,且因旁边的插线板滴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调解员上楼找到Y某,就相关情况向Y某说明,Y某得知情况后也来到X某家查看,之后Y某表示厕所的下排管道是七楼的两家人共同使用,而且管道是属于Q负责,他们也有维护的责任,另外房屋年代已久,损坏也是情理之中,不应该仅仅是她一方的责任。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情况,明确各自权责,促进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调解员通过电话联系上了Q维修室负责人1某。就厕所漏水相关维修问题进行了咨询,1某回应就墙体的公共部分,下排管网埋在墙内

的主要管道由单位维修,厕所里管道则由住户自行负责维修,且遵循上管下的原则,具体的费用则需要维修人员上门查清状况再做决定。

次日,维护人员检查后告知X某,因是厕所的管道,且是楼上住户一家人在使用,因此按照上管下的原则应由楼上住户出钱维修。Y某得知情况后却表示不愿意承担全部费用,并告知Y某,除非两家住户一家出一半,否则她不再愿意理会此事。调委会在了解因修理产生的的相关费用后,再次来到Y某家进行调解。调解员一方面从邻里关系的相处及拖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向Y某进行劝说:“已经帮你们打听过了,涉及下排管道都是上管下,你现在住在X某的楼上就此问题会负责任,同样的,住在X某楼下的住户如遇类似问题也会由X某负责;从事件的发展态势来看,如果此事拖延过久,造成电线浸水短路,发生火灾后果更不堪设想,你的责任就更不用说;况且这次总共的费用也不高,就120元,解决了问题,邻里和睦以后也好相处”,另一方面也宣读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调解员谈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因此无论从法律法规或者是道德情感,都应该朝着有利于邻里和睦和谐的方向处理,在听取了调解员一番劝解之后,Y某认识到了自己在处理邻里关系中存在的不足,答应会按相关规定处理此事,也愿意承担相关费用,处好邻里关系。就此,一场有关漏水问题造成的邻里纠纷便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与解决。

点评: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第4篇

以建房屋引起的邻里纠纷为例

木基尔哈

建房子,在我国农村是大事。很多农民工辛辛苦苦在外奔波,就是为了挣钱在农村老家修个新房子。因为修房子的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在我国农村比较常见。四川省甘洛县新茶乡某村王某某家盖新楼房,由于楼房结构问题,楼顶檐口跟西边邻居徐某某家檐口不齐,要稍微高于徐某某家。根据地方风俗习惯是不吉利的,因此徐某某家阻止王某某家继续施工。然而楼房已经基本盖好,就差楼顶房檐。两家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王某某找到了村组干部要求调解。

村组干部将该案移交给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受理后,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了解到两家关系一直不好,经常有小摩擦,并且两家因为这次纠纷还大大出手,双方家里物品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双方都有财产损失。调委会认为双方都有过错,需要积极引导两家正确认识问题,双方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对方的态度。至此调委会分别找两家人谈话,了解了两家人的要求与想法,并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做出解释,分析了有关法律关系和利害后果,就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充分尊重两家人的意见。同时,在

1调节中,也邀请两家都比较信赖的亲友参加,积极劝导两家正确认识问题,妥善解决纠纷。

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调解,徐某某认识王某某修建房屋是正常的基本生存需求,终于同意王某某继续施工,王某某也作出一定让步,两家达成调解协议:

一、双方互陪对方因冲突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王某某家檐口要与徐某某家一样齐;

三、两家南面迎面墙要水平平齐;

四、双方今后如因建房造成矛盾,自行友好协调。

从这个案例看,两家因为有过节积怨较深,双方都憋着一口气,都不肯让步,是这次矛盾纠纷的最大起因点。我国农村很多邻里纠纷,实际上都根源于当事人的积怨。从某种意义上说相邻关系是我国农村最为重要的法律关系,两家互为邻里,不管平时是否经常来往,也不管是否曾经有过矛盾,在一家出现问题需要相邻方配合协商时,相邻一方应该提供方便,而不能以任何理由设置各种障碍,避免损失的扩大。

对这次建房屋引起的邻里纠纷,调委会运用情、理、法相结合原则与调解的技巧,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化解了这次纠纷。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吸收两条有益经验:

一、乡镇党委、政府要增强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乡镇事务繁多庞杂,不能一切都依赖行政权

2力,要积极研究和解决乡镇新情况、新问题。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第5篇

“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孟子描绘的老百姓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大家和睦友好相处,共同防范盗贼或敌人的入侵,一家有病人,大家共照顾互相帮助的美好愿景和社会理想。其突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便利,促进了良好的社会治安,也为居民营造了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时至今日,营造友好的邻里关系与和谐的社区环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居住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个人独立性及隐私性的要求,使得邻里关系逐渐疏远与淡漠。邻里之间互不往来,见面不识的现象逐渐趋于常态,邻里之间因为生活琐事等问题发生矛盾与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排解邻里纠纷矛盾,促进邻里和谐则日渐成为人民调解工作中一项日常重要的任务和内容。

2013年3月1日,XX家住七楼的居民Y某厕所下排堵塞,因疏通时,损坏下排管道,污水渗漏到了5楼X某家,给X某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于是X某找到Y某理论、沟通,希望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和平处理。谁知Y某却告知X某应该找以前负责该房屋维修的管理人员,自己理所当然也不会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

理论不成,X某来到社区调委会要求给予调解。初步了解事件经过后,调解员首先来到了X某家,查看厕所天花板的排漏水情况。揭开天花板,调解员发现天花板确实存在漏水的情况,且因旁边的插线板滴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调解员上楼找到Y某,就相关情况向Y某说明,Y某得知情况后也来到X某家查看,之后Y某表示厕所的下排管道是七楼的两家人共同使用,而且管道是属于Q负责,他们也有维护的责任,另外房屋年代已久,损坏也是情理之中,不应该仅仅是她一方的责任。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情况,明确各自权责,促进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调解员通过电话联系上了Q维修室负责人1某。就厕所漏水相关维修问题进行了咨询,1某回应就墙体的公共部分,下排管网埋在墙内

的主要管道由单位维修,厕所里管道则由住户自行负责维修,且遵循上管下的原则,具体的费用则需要维修人员上门查清状况再做决定。

次日,维护人员检查后告知X某,因是厕所的管道,且是楼上住户一家人在使用,因此按照上管下的原则应由楼上住户出钱维修。Y某得知情况后却表示不愿意承担全部费用,并告知Y某,除非两家住户一家出一半,否则她不再愿意理会此事。调委会在了解因修理产生的的相关费用后,再次来到Y某家进行调解。调解员一方面从邻里关系的相处及拖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向Y某进行劝说:“已经帮你们打听过了,涉及下排管道都是上管下,你现在住在X某的楼上就此问题会负责任,同样的,住在X某楼下的住户如遇类似问题也会由X某负责;从事件的发展态势来看,如果此事拖延过久,造成电线浸水短路,发生火灾后果更不堪设想,你的责任就更不用说;况且这次总共的费用也不高,就120元,解决了问题,邻里和睦以后也好相处”,另一方面也宣读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调解员谈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因此无论从法律法规或者是道德情感,都应该朝着有利于邻里和睦和谐的方向处理,在听取了调解员一番劝解之后,Y某认识到了自己在处理邻里关系中存在的不足,答应会按相关规定处理此事,也愿意承担相关费用,处好邻里关系。就此,一场有关漏水问题造成的邻里纠纷便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与解决。

点评: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第6篇

一、我县农村家庭邻里关系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老百姓对当前农村社会秩序总的来说认为满意、比较满意的占100%,认为农村最突出的矛盾纠纷依次是农民收入过低、山林权属纠纷、邻里纠纷、打官司难的问题,认为当前干部比较负责,办了一些实事,认为解决农村家庭邻里纠纷最管用的办法是找村干部,农村家庭邻里纠纷易发生的时期是农忙时期,易引起邻里纠纷的人群是妇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生产中产生的矛盾占30%。如承包田地的地界不清、排水、灌溉、林地林权等,这是农村发生邻里纠纷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我县某村周某未经同村村民唐某的同意而从其责任田过水,遭到唐某的拒绝后产生纠纷,在对骂中周某操起锄头将唐某小腿打伤,用去医疗费8105元。事发后,经村及派出所调解未果起诉至法院。而就在我们调查时另一个镇又发生了一起因争水而打伤致残的事故。

2、因饲养家禽家畜产生的矛盾占25%。农村家庭都养有猪、牛、鸡、鸭等家禽家畜,有时因猪牛糟塌庄稼、鸡鸭丢失、死亡等引起邻里矛盾。

3、因房屋(宅基地)产生的矛盾占2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新建、翻建、扩建住房的多了,房屋、宅基地的纠纷也显著增加。如某村周某生的四个儿子成家后,为争老房子的地基,四个儿子互不相让,形同仇人。

4、因生活琐事产生的矛盾占10%。有的妇女爱管闲事,张家长、李家短,好搬弄是非;有的邻里爱斤斤计较,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得脸红脖子粗。如镇某村文某和李某为一棵长在村集体土地上的小树而发生争执打架,最后两上法院对簿公堂。

5、因小孩产生的矛盾占5%。因独生子女的增多,现在的小孩都带得很珍贵,因此为了小孩子的争吵、哭闹而产生矛盾纠纷的事件很多。

6、因伦理道德产生的矛盾占5%。因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留守的男壮年少、女青年多,长期离多聚少的生活使得有些人产生了婚外情,一旦这种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暴露出来,产生纠纷是无法避免的。

7、因风俗习惯等其它原因产生的矛盾占5%。有的因祖上坟山发生纠纷,有的因封建迷信思想产生纠纷等。

(二)农村家庭邻里纠纷发生的特点

1、突发性。农村邻里纠纷发生时间短,事前不可预见,猝不及防,可能因一时气急、冲动而突然发生。

2、偶然性。农村邻里纠纷发生的原因多,为了一丁点小事,或许因小孩间的哭闹,或许因一句玩笑都可引起纠纷。

3、潜伏性。农村邻里之间产生隔阂不能及时化解,一方或双方把怨恨隐匿进来,一旦出现导火索矛盾便激发出来。

(三)当前农村家庭邻里纠纷化解的途径

首先,找村干部调解。村干部对全村的情况最了解、最熟悉,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比普通群众了解多、理解深,是本地人,群众容易找到,因此群众有了矛盾纠纷最先想到的就是请村干部出面调解。

其次,找驻村干部调解。在村干部调解不下时,群众会找镇里驻村干部调解。

再次,找司法所调解。对一些矛盾比较突出、情况复杂的纠纷,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调解无效情况下,群众会请司法所人员进行调处。

最后,打官司。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民间夙有“和为贵,不喜讼法”的传统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不打官司。

(四)当前化解邻里纠纷存在的困难

1、有的村调解委员会工作不主动。目前村委会取消了专职的调解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村支书或村主任兼任,村支书或主任又要负责村内全盘工作,又要负责村经济建设,一些村干部忙于应付上级交给的工作,对群众的事情不重视,不积极主动调解群众的矛盾纠纷,一些村干部不善于做调解工作,致使矛盾未能化解在萌芽状态。

2、有的乡镇干部不负责任。取消农业税费后,有的乡镇干部下乡时间少,处理矛盾纠纷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拖延推诿,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具体表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故意推脱,对于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的矛盾纠纷相互推诿。

3、有的司法所人员不作为。目前我县各乡镇司法所实行直管制,即由司法局管理其工资待遇和组织人事关系,但具体的管理松懈,乡镇党委政府对其没有管理权,农村矛盾纠纷本身主要应由司法所提供法律支持和调解处理,但一些司法所形同虚设,人浮于事,有的只干自己的事但照拿工资,有的只注重经济收入(处理一件民事案件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一些矛盾复杂、无经济收入的民事纠纷就不管。

4、邻里纠纷本身调解难度大。农村家庭邻里纠纷内容复杂,既有民事的、经济的,又涉及治安的、行政的,有现在发生的,又有历史积累的。有的人认死理,信奉“人争一口气,树活一身皮”,不配合调解。

5、普法教育还没有取得彻底的成效。有的群众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法治的精神实质缺乏理解,在现实中曲解法律,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政策知道,对自己不利的却不知道或不想知道,断章取义,钻牛角尖,把法律和政策往自己有利的方向随意解释。

6、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农村家庭邻里纠纷调处责任人不明确,矛盾纠纷信息网络不健全,信息反馈不及时,调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调处一些突发性的矛盾纠纷中还缺少有效的办法。

二、化解农村邻里矛盾,实现邻里和睦的思路

(一)明确农村家庭邻里纠纷调处的主体

农村家庭邻里纠纷的调处要依靠村委会、乡镇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乡镇司法所共同负责,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

1、建立健全村级调解委员会。农村税费改革后,维护农村稳定、和谐是村委会的主要责任之一,村级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不能销弱只能加强。要明确村委会中调解委员的职责,是兼职的要切实负起调解的职责,及时了解农村邻里矛盾的信息,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并提高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始发阶段。对调解不成的,要及时报告驻村干部或镇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2、强化乡镇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职能。包括驻村干部在内的乡镇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发挥领导、协调职能,充分调动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使他们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及时解决矛盾纠纷。

3、加强对乡镇司法所的管理。乡镇司法所应实行双重管理,使司法所人员

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及时调处农村矛盾纠纷,为广大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4、加大对农民法律援助的力度。农民认为打官司难是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矛盾纠纷之一。因为农民不懂法,不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请律师费用太高。有的律师不守职业道德,利用农民不懂法的弱点,乱出主意,漫天要价。有的虽然官司取得了胜利,但执行起来相当困难,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真正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二)完善调处农村家庭邻里纠纷的手段

1、坚持情理法的高度统一

农村家庭邻里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纠纷的当事人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处理农村邻里纠纷要合法合理合情,既要考虑依法依规,又要考虑风俗习惯、伦理常情。手段要温和,态度要诚恳,教之以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法,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2、灵活运用多种调解纠纷策略

(1)褒扬激励法。就是对被调解者的优点长处,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因为人人都喜欢被夸奖,何况正在闹纠纷的人,通过表扬鼓励,可以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激活他的好情绪,又可以堵住他可能反复的退路,从而使调解容易成功。

(2)析错法。就是尽可能地把双方的过错说得多一点,因为过错越多,否定起来就越容易,你干的事情都是错的,那么就听我调解员的调解吧。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警处理交通违章,重在分析违章问题的严重性,教育从严处理适度。

(3)个别谈话法。有些纠纷,当事人双方是不想让他人知道其中的内容的,那么调解员就应尊重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等,进行个别谈话,最后调处成功。

(三)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农村人员具有量大、面广、素质低、流动性强等特点,要采取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措施。

1、对在家的人员组织常规教育。借“五五”普法的东风,狠抓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把解决邻里纠纷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村民防止邻里纠纷矛盾激化的能力。

2、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法制教育。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回乡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月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

3、借助广播电视、戏剧团送戏下乡等多种载体,以生动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并倡导以和为贵的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农村和谐新风。

4、广泛开展以“一学三讲”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进行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真正懂得不仅要讲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也要讲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

邻里纠纷的案例点评范文第1篇以建房屋引起的邻里纠纷为例木基尔哈建房子,在我国农村是大事。很多农民工辛辛苦苦在外奔波,就是为了挣钱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