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范文第1篇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一、扩句时一般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充两处及其以上。

二、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扩句练习

1、小鸟在唱歌。

一只漂亮的小鸟,在高高的树上欢快地唱歌。

2、九寨沟是仙境。

3、徐悲鸿是画家。

扩句:四川的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扩句:励志成才的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大画家。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但是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小学阶段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一、 去“枝”留“干”法(什么怎样了?)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的词。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的词。 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把“的、地、得”前面的词语删除。

1、矫健的秃鹰飞起来。缩写:秃鹰飞起来。

2、弟弟高兴得跳起来。缩写:弟弟跳起来。

3、春风轻轻地吹着我。缩写:春风吹着我。

三、“自我提问”法:“谁”在“做什么”

龙泉小学四(2)班的同学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课。 缩写为:同学们在听课。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①他勇敢地跨过了这条小沟。缩写为:他跨过了小沟。

②小东聚精会神的看着月亮。缩写为:小东看着月亮。

五、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 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缩句练习:

1、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缩写:妈妈照顾我。

2、盘古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缩写为:汗水变成雨露甘霖。 缩句和扩句的区别:

不同点

扩句:把短句子写成长句子。

缩句:把长句子写成短句子。

相同点:在改写的过程中,都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仿写句子要注意些什么?

1、仿写出来的新句子修辞手法和例句一样。

大多数例句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拟人、排比出现频率最高。

2、新的句子内容不能和例句完全一样。

3、仿写出的新句子答案不唯一。

1、走进九寨沟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仿写:

2、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

3、泉城的泉水有的白浪翻滚,有的晶莹剔透,有的似莲花朵朵,美丽极了。 仿写: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改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8.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14、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15.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16. 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17.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18. 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9.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20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21.你怎么能这样做? 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28. 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29.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30. 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31.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

32. 翠鸟背上的羽毛不正像浅绿色的外衣吗?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1: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一般情况下,无“不”加“不”,有“不”去“不”。总之,把句子总体大的意思改为相反。有些句子不用加上或去掉“不”也能改为相反的如:第8题

2:在改为相反的词语前边加上反问词。反问词一般有:难道.....吗

怎么.......呢

怎能......呢或者有时候单单只有 难道

怎么

吗这些词。

3:把句号改为问号。难道.....吗,怎么.......呢

怎能......呢仿写词语 : ABB:金灿灿、黑黝黝、绿茸茸

ABCC:金光闪闪、银花朵朵、波光粼粼、气势汹汹 ABAC:无影无踪、自由自在、人山人海

AABC:哈哈大笑 、津津有味、翩翩起舞、生生不息、头头是道、事事如意、 AABB:层层叠叠、郁郁葱葱 修改病句方法: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阅读题做题技巧:

1、先做容易的最后做难题

2、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往往会提示你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与情感

3、找答案要尽量找全;勾画句子要完整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范文第2篇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

复习目标:

1、巩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掌握缩句的要求。

2、通过归纳复习和练习巩固句式变换的方法,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 复习重点:句式变换的复习 复习过程: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句子:小明读书。

小明在教案里认真地读书。

请学生辨别并说出两个句子的区别。小结什么是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2、请学生说说扩句可以在一个句子什么地方增加?缩句应该怎样缩? (师小结归纳:扩句可在名词和动词前面增加修辞的成分,缩句先找了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等,然后把修辞的词语删去,如“的”字前面的成分,“地”字前面的成分,“得”后面的成分。)

3、请学生说说缩句关键要注意什么?(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4、练习:扩句红旗升起来了。

缩句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

二、复习改换句式。

1、出示句子,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我怎能不感到自豪?) (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生。(他一定要去看医生。) (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妈妈对小刚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

2、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句式,变换后有什么区别。 (反问句和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3、师归纳:我们小学阶段还要掌握这三种句式之间的转换,尤其是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请学生回忆反问句怎样转换成陈述句?陈述句又怎样转换成反问句?要注意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老师整理: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5、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对学过的改写句子的方法进行复习;

2、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

力;

3、掌握扩句、缩句的要领,能正确熟练地变换句子。

教学重点:通过变换句子,缩句、扩句的练习,掌握变换要领,培养运用句子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缩写、扩充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也接触过许多改写句子的形式,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想请同学们观察是你们见过的那种形式。

(二)出示例句:

1、患病的母亲正在注视着年轻的护士。

母亲注视护士。

2、沙滩上有贝壳。

海边的沙滩上到处有五光十色的贝壳。

二、让学生比较两个例子有何异同,引出扩、缩句。

让学生说说扩、缩句的方法。

三.扩句

(一)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二)出示句子让学生口头训练。

(三)教师提醒学生扩缩句应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

1.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3.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4、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四)扩句练习

(五)课堂练习 四.缩句

(一)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二)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1、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

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2、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3. “自我提问”法: “谁”、“做什么”。

4.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

的。

5.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三)总结

(四)缩句注意事项

1: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2: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3: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4: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5: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6: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五)缩句练习。出示句子,让学生做,学生互相批改。

五.总结 六.扩句和缩句的区别

《复习扩句和缩句》教学设计

上传: 杨春花

更新时间:2013-11-13 20:56:51

教学目标:

1、对学过的改写句子的方法进行复习;

2、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掌握扩句、缩句的要领,能正确熟练地变换句子。

教学重点:通过变换句子,缩句、扩句的练习,掌握变换要领,培养运用句子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缩写、扩充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也接触过许多改写句子的形式,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想请同学们观察是你们见过的那种形式。

(二)出示例句:

1、患病的母亲正注视着年轻的护士。

母亲注视护士。

2、沙滩上有贝壳。

海边的沙滩上到处有五光十色的贝壳。

二、让学生比较两个例子有何异同,引出扩、缩句。 让学生说说扩、缩句的方法。 三.扩句

(一)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二)出示句子让学生口头训练。

(三)教师提醒学生扩缩句应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 1.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3.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4、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四)扩句练习

(五)课堂练习 四.缩句

(一)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二)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1、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 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2、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3. “自我提问”法: “谁”、“做什么”。

4.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5.

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三)总结

(四)缩句注意事项 1: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2: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3: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4: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5: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6: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五)缩句练习。出示句子,让学生做,学生互相批改。 五.总结

六.扩句和缩句的区别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 学 设 计

上传: 杨春花

更新时间:2013-11-13 20:55:20

一、教学内容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从练习中找到常用的互换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复习过程中的讨论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找到互换的方法和一般规律。

四、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师生讨论,同学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评价,集体反馈等。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练习题单。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也示幻灯,学生观察分析,自由发言。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问:比较这组句子的句式和意思有什么异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

2、学生发言。

3、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4、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二)反问句换陈述句。

1、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

①出示例句:这难道不是母爱的力量吗? ②说明: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

③请同学把它换为陈述句:这是母爱的力量。

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及问号,还要去掉否定词,再加上句号。

⑤练习,幻灯片出示一道练习题,学生口头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革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正像那风雪中挺立的红梅吗?

2、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

①教师出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讨论学习。(小组讨论) 例句: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②小组讨论学习。 ③交流汇报。

④总结方法: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及问号,再加上否定词和句号。 ⑤幻灯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指导。

3、小结。

4、练习活动。

请同学拿出自己收集的反问句,和同桌同学互练互评,若有意见和答案分歧,与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讨论解决。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

1、教师出示例句,与同学讨论解决。

例句: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

解决: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

2、简单总结方法。 陈述句换反问句,有时用上“难道”、“怎么”、“岂不”等词。语气就强烈得多,这时句末应加上“呢”、“吗”等词和问号。

(四)练习。

教师发放练习题单,学生独立完成后,先同桌或小组内成员互评,再集体反馈。对掌握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提供练习题加以强化和巩固。

(五)活动。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抢答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7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参加到活动中来,并记分评比。

教师准备若干陈述句或反问句,要求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换成另一种句式,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扣分,最后小组评比,评出优胜小组。

(六)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这难道不是母爱的力量吗?

陈述句:这是母爱的力量。

肯定形式的反问句: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陈述句: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里爬出。

陈述句: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

反问句: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

上一篇:问句的种类

下一篇:《复习扩句和缩句》教学设计

您可能也喜欢: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范文第4篇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

复习目标:

1、巩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掌握缩句的要求。

2、通过归纳复习和练习巩固句式变换的方法,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 复习重点:句式变换的复习 复习过程: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句子:小明读书。

小明在教案里认真地读书。

请学生辨别并说出两个句子的区别。小结什么是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2、请学生说说扩句可以在一个句子什么地方增加?缩句应该怎样缩? (师小结归纳:扩句可在名词和动词前面增加修辞的成分,缩句先找了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等,然后把修辞的词语删去,如“的”字前面的成分,“地”字前面的成分,“得”后面的成分。)

3、请学生说说缩句关键要注意什么?(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4、练习:扩句红旗升起来了。

缩句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

二、复习改换句式。

1、出示句子,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我怎能不感到自豪?) (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生。(他一定要去看医生。) (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妈妈对小刚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

2、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句式,变换后有什么区别。 (反问句和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3、师归纳:我们小学阶段还要掌握这三种句式之间的转换,尤其是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请学生回忆反问句怎样转换成陈述句?陈述句又怎样转换成反问句?要注意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老师整理: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5、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范文

扩句和缩句的方法范文第1篇扩句要注意些什么?一、扩句时一般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充两处及其以上。二、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扩句练习1...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