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第1篇
墙面抹灰工程空鼓开裂为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出现空鼓开裂的原因分析如下:
1、部分墙面由于抹灰施工前对墙面浇水湿润护养不够,墙面干燥,墙面存在毛细孔,导致抹灰上墙后,墙体大量吸取砂浆的水分,水分散发太快,造成砂浆强度不高,粘结力下降以及收缩太快,尤其是砂浆与墙面粘结面,当砂浆层的强度不能抵抗收缩拉力时开裂。同样,由于这时砂浆层与墙面的粘结力还未达到足以抵抗由于收缩而造成的砂浆层在墙面上的滑动,因而发生空鼓。
2、在对砼墙面进行拉毛处理时,拉毛不到位,喷洒不均匀,且对拉毛后的墙面养护时间(应在终凝后浇水养护,直到水泥疙瘩全部粘满砼光面上,并有较高强度即用手掰不动)和方法(浇适量水湿润,水的压力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毛化的砂浆脱落)不对。
3、抹灰时,一些工人没有按交底施工,抹灰一次成型,抹灰没有分两次进行。
4、抹灰砂浆自身收缩引起开裂,抹灰砂浆收缩主要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及塑性收缩。这些收缩将在抹灰砂浆中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抹灰砂浆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或空鼓。
5、安装施工队伍,在墙上开挖线槽,施工洞,填补不到位。
6、部分薄弱环节和剪力墙、柱、梁与砌体墙的交接处缺乏加强和构造措施,顶砖斜砌间隔时间过短,不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是梁底部位,由于砌体发生少许的沉降,使砌体墙与梁底分离形成裂缝;除
此之外,砌体与砼各自收缩,形成裂缝。
7、当抹灰墙面面积过大时,没有设置分格缝,导致面积过大,抹灰层收缩导致裂缝。
针对抹灰工程空鼓开裂常见原因,项目部将采取的修补措施如下:
1、墙面抹灰层空鼓开裂处理:
当抹灰施工后发生空鼓时,抹灰空鼓处只能作返工处理。具体方法为:先将空鼓部分凿去(凿除范围为空鼓部位四周扩大100mm),四周凿成方块形或圆形,边缘凿成斜坡形,用钢丝刷刷掉墙面松散灰皮处理时,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采用中、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大于3%。底层表面进行拉毛,拉毛处理完成后,将修补处周围100mm 范围内清理干净。修补前1d,用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一天内最好浇水湿润两次。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素水泥浆一遍,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2、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开裂处理:
当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且裂缝过大时,先将开裂处抹灰层凿除,四周凿成方块形,清理基层,将松动、疏松、脱落的砂浆清除干净,在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表面重新粘贴钢丝网,之后才采用素水泥浆的方法对墙面进行拉毛处理,待拉毛的水泥浆终凝后,用水将墙面适当湿润,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
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当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没有空鼓且出现细小裂缝时,先将裂缝处四周切割成较整齐规则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宽度为沿裂缝两边各扩大10-15cm,只凿除面层,清除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然后挂纤维网片,采用素水泥浆修补抹平。
3、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处理: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第2篇
抹灰空鼓、裂缝和其麻点原因是:
基层未清理干净,抹灰前未浇水湿润; 底灰未干到一定程度就抹面层; 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 门窗框边塞灰不严,牢固布劳;
配置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石灰膏未充分熟化等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第3篇
1.1 砌块材料自身的原因
(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由混凝土组成的。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 它是由骨料、水泥石、气体、水分等所组成的非均质材料胶结而成的, 在温度、湿度变化条件下, 混凝土逐步硬化, 同时产生体积变形, 这种变形是不均匀的;水泥石收缩较大, 骨料收缩很小;一般来说, 骨料与砂浆具有不同的的热膨胀系数, 骨料的热膨胀系数通常取在0.710-5/℃,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通常取为110-5/℃, 不同类型骨料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亦不同。
(2) 混凝土中的自由水蒸发会引起混凝土的干缩, 从而引起砌块自身开裂。
(3) 混凝土中胶凝物质在大气中CO2的作用下, 会引起炭化收缩, 导致混凝土自身开裂。砌块上墙后, 由于自身的收缩, 会引起墙体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 当这种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与抗剪强度时, 墙体就会产生开裂。
(4) 砌块是由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空心墙体材料, 它具有混凝土脆性属性, 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 因振动会产生细小的裂缝, 上墙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墙体上的宏观裂缝。
(5) 由于砌块自身材料的原因, 混凝土砌块需要成型养护28天, 此时砌块的变形约完成60%, 砌块变形要完全稳定需长达3~5年, 而在生产到施工过程中, 有时砌块龄期不到即已出厂, 且龄期很难检查控制, 这也是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之一。
1.2 温差作用的原因
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10-5, 是实心粘土砖砌体的两倍, 因此, 砌块墙体对温度的敏感性比砖砌体高, 很容易受温度变化引起变形导致墙体开裂,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1.3 地基沉降的原因
由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引起建筑物的墙体结构内的附加应力, 而砌块砌体的抗剪性能大大低于粘土砖, 这是导致墙体产生剪拉斜向开裂或垂直弯曲开裂主要原因。
1.4 设计方面的原因
由于设计人员对砌块墙体材料的性质不够了解, 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 且在构造上不采取防裂、抗裂措施, 形成“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这样难免使砌块墙体出现开裂。
1.5 施工方面的原因
(1) 空心砌块墙体是由人工砌筑的, 由于空心砌块块体较高和孔洞的存在, 使竖缝砂浆不易饱满, 水平缝接触面积小, 不便铺砌, 导致水平及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 从而减弱了墙体抗剪、抗拉和抗变形能力, 引起墙体开裂。 (2) 在施工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砌砖操作工艺, 使用传统的砌筑砂浆, 而不使用专用砌筑砂浆, 导致砌块之间粘结不牢, 墙体抗拉、抗剪强度降低, 从而引起墙体开裂。 (3) 现场材料的堆放不采取有效措施, 受潮后仍上墙, 引起二次干缩。
2 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措施
2.1 设计环节的措施
我国新《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根据住房商品化的要求, 较大地加强了砌体结构房屋抗裂措施, 特别是对新型墙材砌体结构的防裂、抗裂构造措施, 为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 根据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 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2) 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墙体裂缝, 在设计时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构造措施: (1)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2) 在地基不均匀的情况下, 底层窗台墙体的第2与第4灰缝中各设φ4钢筋点焊网片或2φ6钢筋, 并伸人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以控制垂直裂缝的发生。 (3)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 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4)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400mm~500mm设拉结钢筋, 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φ6或焊接钢筋网片, 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 每边不小于600mm。 (5) 对混凝土砌块墙体, 宜在底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台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 焊接钢筋网片或钢筋应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2.2 砌块生产环节的措施
在砌块的生产环节要加大管理力度。目前, 在生产领域存在生产设备质量不过关、质量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导致生产出来的砌块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几何尺寸差、缺棱掉角、含水率高、不进行防潮包装、龄期达不到要求等以一系列问题。而砌块本身质量的好坏与墙体开裂有很大的关系。所以, 针对生产环节, 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引进高质量的生产设备, 淘汰那些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工艺, 保证砌块生产质量。 (2) 把好材料出厂关, 砌块的龄期必须达到28d以上, 砌块的规格、强度等级、含水率等应经严格检验。符合要求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砌块的运输和堆放要注意防止雨淋, 保持堆放场地干净整洁, 不积水, 运输过程严禁随意倾卸。
2.3 施工环节的措施
(1) 严格控制砌块28d后才能出厂和上墙砌筑, 保证混凝土砌块保养期。混凝土砌块建筑的干缩裂缝对建筑物影响很大。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砌块本身原有的含水率。除了生产企业提高砌块本身内在质量包括控制其最大吸水率以外, 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证混凝土砌块的28d龄期再上墙, 从实践来看, 保证砌块龄期一个月以上上墙效果更佳。 (2) 混凝土砌块砌体应采用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砌筑砂浆须采用和易性好、粘结力强、稠度控制在50mm以下的混合砂浆, 严禁用水泥砂浆砌筑。 (3) 墙体水平灰缝和竖缝必须饱满, 水平缝灰浆饱满度达到90%, 竖缝灰浆饱满度应达到80%, 严禁砌体出现瞎缝和透明缝。 (4) 严禁雨后砌筑墙体和浸水、受潮砌块上墙砌筑。 (5) 为了避免新砌体压缩变形过大, 严格控制日砌高度, 外墙日砌高度在2m左右为宜。 (6) 保证顶层或最上两三层的砌体砂浆强度不小于M7.5, 增加墙体的抗剪抗拉能力, 保证墙体的整体刚度。 (7) 外墙内侧设有暗管暗线时, 应使用同种材料带纵槽或横槽的异型辅助砌块, 施工时要密切和水电施工人员配合, 砌墙时确保预留管、线槽位置的正确, 禁止在外墙砌好后凿槽、凿孔等。另外外墙砌体不宜吊挂重物, 设计上应考虑用跳板、阳台等安放空调设备。
3 结语
当裂缝出现后, 要通过认真分析, 作出正确判断,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发展, 确保结构安全, 延长使用年限。针对目前填充墙开裂现象多的情况, 除了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抓好施工管理, 同时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 针对结构、材料特点, 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才能真正解决墙体开裂的问题。
摘要: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多孔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但随着新型砌块大量用于房屋建筑, 墙体普遍出现了较严重的开裂, 墙体开裂问题日益突显。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第4篇
原因分析
1、砌筑一次到顶,砌体沉实后与砼间产生横向裂缝
2、墙体与砼界面未挂网或挂网宽度不够,砌体和砼变形不一致,出现横竖向长裂缝
3、墙体沉降未稳定就进行抹灰,砌体沉降造成横向裂缝
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封堵灌实,出现沿水电线管方向规则裂缝
防治措施
1、砌体砌筑预留顶砖位置,7天后进行斜顶砖二次砌筑
2、抹灰前,砌体和砼结构交接处提前挂钢丝网,钢丝网直径不小于0.6MM ,网宽大于200 MM。
3、抹灰前留置28天技术间歇时间,墙体结构充分沉降稳定后,方抹灰施工
4、水电线管开槽位置未提前用砼封堵灌实后,再进行抹灰施工。
二、 墙面抹灰无规则空鼓开裂
原因分析
1、墙体未浇水湿润就抹灰,造成墙面空鼓开裂
2、水泥砂浆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为了增加和易性使用岩砂晶
3、使用留滞过期的砂浆
4、界面剂过期或品质不良
5、粉煤灰砌块本身性能不稳定
6、一遍成活。
防治措施
1、抹灰施工前一天,墙体充分浇水湿润
2、按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砂浆配合比,严禁使用岩砂晶
3、严禁使用留置过期的砂浆
4、使用合格、品质良好的成品界面剂
5、使用蒸养的或经28天稳定的粉煤灰砌块
6、抹灰二遍成活且总抹灰厚度不宜超过20 mm。
三、抹灰空鼓开裂的其他外界因素
1、室内低于50C时应停止施工
2、严控砂的含泥量和粗细度
3、大风干燥天气不宜进行抹灰施工
4、北方供暖地区,初始供暖应缓慢升温,避免急剧升高室内温度,引起抹灰开裂
四、补充建议措施:
1、抹灰时间宜在每年的5-9月份进行
2、每层抹灰厚度最大不超过10mm,总厚度超过35mm时,需设加强钢丝网
3、在门窗洞口上下45°斜角应力集中部位,设置宽度为300mm的钢丝网
4、在面层抹灰前,墙面满挂纤维网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第5篇
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控制措施及整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青岛万科金色城品一期工程,工程位于青岛四方区南昌路以东、重庆路以西、萍乡路以南、德丰路以北,工程面积49689.73平方米,地下筏板基础及条形基础,主楼为剪力墙结构,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在八月份飞行检查过程中,发现9#楼抹灰工程存在空鼓、开裂现象,特制定本施工方案,以便对9#楼工程进行整改并在其他楼座以后施工过程中进行预防和有效控制。
二、控制管理措施
2.1 采用技术交底制及样板领路措施。在操作前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时直接到工人操作层,交底后将书面技术交底贴在样板层。安排专人负责专人检查验收抹灰质量,大面积施工前先在每个楼座选一层做样板层,验收合格后方可以此为标准进行大面积施工。
2.2 从原材料的入场检验,砂浆的计量搅拌,喷浆养护、分遍抹灰成活直至墙面的养护,项目部均设有专人监督检查,层层把关,确保抹灰工程无质量通病的出现。
2.3 加强日常检查验收及监理报验制度。检查时以每个功能房间为验收批,工人操作完成后有各个楼栋负责技术人员对墙面进行检查,合格后报监理验收,不合格部位及时整改,并在抹灰完成后的1个月内检查墙体开裂及空鼓情况。
1 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控制措施及整改方案
三、控制技术措施
3.1 从砌体砌筑开始控制,我项目部严控砌筑砂浆强度,以控制加气砼砌块的变形,并在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接触位置用掺有膨胀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砌体砌筑完毕以后15d以后再进行抹灰施工,避免墙体沉降所引起的抹灰层裂缝。
3.2 喷浆前检查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表面情况,对个别砌块有松动现象的,应当用小铲将表明铲除,避免抹灰后产生空鼓情况。
3.3 严格控制喷浆质量,喷浆前对墙体浇水湿润,墙体上浆液确保均匀且密度合理,喷浆后及时浇水养护,使得抹灰层和墙体粘结牢固,避免空鼓。
3.4 严格控制搅拌砂浆的配合比,精确计量原材料,搅拌砂浆时外加剂要分四次加入搅拌机,确保砂浆的和易性和水泥含量。
3.5内外墙抹灰采用两遍成活,坚决杜绝以便成活,底层灰施工完并浇水养护一天后再进行罩面灰施工。严格控制每层抹灰的厚度,防止出现因抹灰厚度过大引起的砌体裂缝、空鼓、抹灰层脱落现象。
3.6 我项目部采用抗裂钢丝网、抗裂纤维布、砂浆加抗裂粉等多重措施来控制墙体裂缝。
3.7墙体抹灰完成24h后用喷雾器对前面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抹灰工程的工人必须是专人负责,养护时间不少于7d。
2 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控制措施及整改方案
四、空鼓、开裂的整改措施
当发现墙面有空鼓、开裂现象时采用如下工艺进行整改。 4.1对墙面空鼓、开裂范围弹墨线。用检查锤对墙面进行检查,发现空鼓的墙面,在空鼓面积的外围用墨斗弹出规整的矩形框。
4.2 用切割机沿墨线切割抹灰层,切割完成后对空鼓范围用钻子剔除。坚决杜绝工人用锤直接砸原施工完的墙体抹灰层。
4.3将墙体上原有的砂浆及松动的喷浆液清理干净。 4.4 重新用掺有界面剂的水泥浆对墙体进行甩浆处理,并进行养护。
4.5 养护至少一天后对墙面进行抹灰修补,修补时亦要控制抹灰层厚度,对面积较大部位分层修补。 4.6将修补墙面与原有抹灰层找补平整。
4.7安排工人对修补墙面进行浇水养护,不少于7d。
莱西市建筑总公司 第三十一项目经理部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第6篇
1、墙面抹灰层空鼓处理:
(1)当抹灰施工后发生空鼓时,抹灰空鼓处只能作返工处理。具体方法为:先将空鼓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凿除范围为空鼓部位四周扩大100mm),四周凿成方块形或圆形,边缘凿成斜坡形,用钢丝刷刷掉墙面松散灰皮处理时,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采用中、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大于3%。底层表面进行拉毛,拉毛处理完成后,将修补处周围100mm 范围内清理干净。修补前1d,用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一天内最好浇水湿润两次。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素水泥浆一遍,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2)抹灰层开裂处理,裂缝四周切割成向外约45°的V型斜口,外口宽度约2--3cm,剔除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采用嵌缝油膏分两次修补抹平。
2、结构层开裂处理:
当结构层有裂缝时,先将开裂处抹灰层切割,四周凿成方块形,清理基层,将松动、疏松、脱落的砂浆清除干净,在基体表面裂缝处粘贴200mm宽的钢丝网(加强玻纤网),每边不小于100mm宽。之后才采用素水泥浆的方法对墙面进行拉毛处理,待拉毛的水泥浆终凝后,用水将墙面适当湿润,然后分两次用和原
面层相同材料的1:2 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
控制墙体抹灰开裂空鼓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