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p地址冲突解决办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ip地址冲突解决办法范文第1篇

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迅速理解。

认识IP地址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IP地址”这节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二单元“加盟因特网”第一节的内容,计划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本节课中,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IP地址,掌握IP地址的格式,熟悉IP地址的分类方式,感受IP地址资源的培养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能不断地将所学知识加以更新扩展。“网络探不易理解,因此如何讲清讲透,让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打下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上一单元“网络探秘”IP地址到底是什么,

但有关IP解决问题来循序渐进的引导,同时教师还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人对从而把握IP地址的特性。但由于他们学习体验各不一样,学习上有差异,为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IP地址的基本概念、格式和分类方式 教学难点:对IP地址概念和惟一性的深入理解

五、设计思路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一个活生生的网络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 “认识IP地址”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和知识较多,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和实践操作,但由于概念性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使用常见的讲授法外,还运用了其他教学方法。例如:运用类比的方法,来讲解IP地址的概念,化难为易;结合ppt演示,将IP地址的格式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经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IP地址的特性唯一性;通过玩游戏连连看,提高了学生对IP地址分类的学习兴趣;设计自测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IP地址的理解;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体验IP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对IP地址的现状和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

六、教学组织

结合

学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反思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实际教学后的几点体会: 1.活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IP地址的相关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我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类比法、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法、学生自测、协作交流等,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我的体会是学生兴趣越大,学习动力就越大,学习状态也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

2.避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学效果肯定很不理想。以“学生”为中心,恰恰相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启发、因此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

3.合理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课堂中有一个情境活动,实践下来,有些

我大致分析了一下原因:应该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或玩耍的机会,如讨论过于喧哗、这个就需要教师注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

4.善于总结评价

ip地址冲突解决办法范文第2篇

一、127.0.0.1

127是一个保留地址,该地址是指电脑本身,主要作用是预留下作为测试使用,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在Windows系统下,该地址还有一个别名叫“local host”,无论是哪个程序,一旦使用该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会立即返回,不进行任何网络传输,除非出错,包含该网络号的分组是不能够出现在任何网络上的。

二、10. * . * . *,172.16.*.* 172.31.* .*,192 .168.* .*上面三个网段是私有地址,可以用于自己组网使用,这些地址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网络中,但不能够在Internet网上使用,Internet网没有这些地址的路由,而使用这三个网段的计算机要上网必须要通过地址翻译,将私有地址翻译成公用合法的IP地址。一些带宽路由器或是其它的网络设备,往往使用192.168.1.1作为缺省的地址,由于私有个人网络不会与外部互连,所以可以使用随意的IP地址,保留这三个网段的IP地址使其使用,是为了避免以后接入公网时引起地址混乱。

三、0.0.0.0

严格意义上来说,0.0.0.0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IP地址了。它表示的是这样一个集合,所有不清楚的主机和目的网络。这里的不清楚是指在本机的路由表里没有特定条目指明如何到达。对本机来说,它就是一个收容所,所有不认识的三无人员,一律送进去。如果你在网络设置中设置了缺省网关,那么Windows系统就会自动产生一个目的地址为0.0.0.0的缺省路由。

四、255.255.255.255

受限制的广播地址,对本机来说,这个地址指本网段内(同一个广播域)的所有主机,该地址用于主机配置过程中IP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这时主机可能还不知道它所在网络的网络掩码,甚至连它的IP地址也还不知道。在任何情况下,路由器都会禁止转发目的地址为受限的广播地址的数据包,这样的数据包仅会出现在本地网络中。

五、224.0.0.0239.255.255.255

这是一组组播地址,需要注意它与广播地址的区别,其中224.0.0.1特指所有的主机,224.0.0.2特指所有的路由器,224.0.0.5指所有的OSPF路由器地址,224.0.0.13指PIMV2路由器的地址。

六、169.254.*.*

ip地址冲突解决办法范文第3篇

IP地址就像公用电话系统中的电话号码一样, 用来识别不同的用户。但基于TCP/IP网络的IP地址与电话号码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公用电话系统中, 电话号码的使用用户是基本稳定的, 如果用户要更换号码则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 并作详细登记。而在局域网中, 用户所使用的IP地址是不稳定的, 特别是随着办公信息化的普及和网络中计算机数量的飞速增加, IP地址冲突、IP地址盗用、ARP欺骗等问题日渐突出。

1.1 IP地址冲突与盗用

在现实工作中, 如果局域网中的IP地址是通过手工而非DHCP动态分配, 则会存在用户基于某种原因而私自更改IP地址的可能性。由于这种更改是出于用户的随意性, 中间并没有经过网络管理员的登记, 因此这种改动往往逃开了网络管理员的监控, 造成使用的IP地址不是网络管理员授权的地址。而该用户更改后的IP地址如果已被其他人使用, 则会造成IP地址冲突。

1.2 ARP欺骗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全名叫地址解析协议, 在每台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存在ARP缓存表, 表里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 在网络中正是通过此协议将IP地址转化为MAC地址。但是ARP协议存在着致命的漏洞, 在网络中主机之间的访问不是通过网络层的IP地址来传输数据, 而是通过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来传输。当源主机不知道它要访问的目标主机的MAC地址时, 源主机就会发送ARP广播来询问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当目标主机收到源主机发来的ARP广播后, 便会发送回复消息, 告诉源主机本机的MAC地址就是正确的目标地址。而ARP协议的漏洞恰恰就在此, 因为目标主机回复源主机的消息没有经过任何的认证或其他安全措施保障, 当局域网中有一台主机试图窃取源主机的信息 (如用户名、密码等) 时, 便会伪装成目标主机回复源主机, IP地址不变, 但把目标MAC地址改成了自己的地址, 导致源主机误以为该MAC地址就是目标主机MAC地址, 而将信息错误的发送到该主机, 造成信息的泄露。

2 IP地址管理解决方案

要实现IP地址的有效管理必须要硬件和软件方案同时并行, 在硬件的实现基础上通过软件实行统一管理。

2.1 硬件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防止IP地址冲突、IP地址盗用以及ARP欺骗等网络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法是将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绑定。用户如果想接入局域网则必须向网络管理员提出申请, 网络管理员登记这台需要接入的主机的MAC地址与使用者信息, 并分配IP地址, 实际上就是IP与用户的身份实现了绑定。目前大部分IP地址与MAC地址的绑定是在二层交换机上实现, 也就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MAC地址绑定方法。首先将用户所连的接入层交换机端口划到一个事先规划好的VLAN下,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细分广播域, 防止广播风暴的发生。而用户分到的IP地址必须与该VLAN所对应的三层IP地址所在的网段相同。以华三E352交换机为例, 划分端口VLAN的命令如下:

[H3C]VLAN 30//创建VLAN30

[H3 C-VL AN30]port Eth erne t1/0/2//把用户端口划到VLAN30

[H3C]interface vlan-interface 30//进入VLAN30的端口配置模式下

[inter-vlan30]ip address 172.18.30.1255.255.255.0//配置VLAN30的三层端口I P

[inter-vlan30]quit//退出VLAN端口配置模式

通过以上命令, 用户所在端口配置完成。接着要在交换机上实现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的绑定。将这三者绑定是为了防止IP地址被盗用以及ARP欺骗。以华三E352交换机为例, 三者绑定的命令如下:

[H3C]am user–bind mac–addr mac ip–addr ip interface端口号

在交换机上通过此配置, 用户如果擅自更改自己的IP地址或者随意调换网络端口都将无法上网。这就有效防止了IP地址的冲突与欺骗, 使网络管理员能更好的维护局域网的稳定安全。

2.2 软件解决方案

IP-MAC地址的绑定必定会产生庞大的数据库, 包括IP地址表、MAC地址表、交换机端口信息表、用户信息表等。网络管理员必须能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这些表, 才能保证整个网络IP规划的正确性以及网络用户管理的安全性。但面对越来越大的用户入网量, 采用传统纸质登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配合该方法必须有一套IP地址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分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 计算机登记模块:该模块用来登记入网用户的相关信息, 包括使用者姓名、联系方式、需要接入网络的主机MAC地址、分配的IP地址、计算机所在的楼宇、房间号以及信息点编号。通过这些信息的登记, 网络管理员就能够根据IP地址或MAC地址中的任何一个找到该计算机的使用者, 起到了用户实名制上网。

(2) 交换机登记模块:此模块用来登记网络中在用的交换机的相关信息, 包括交换机编号、交换机型号、接口数、所在弱电机房、交换机端口、对应楼栋和对应房间号。通过对交换机的登记, 能清楚掌握用户接入的交换机是哪台, 方便操作管理。

(3) 关闭端口登记:该功能主要是用来登记因为中ARP病毒等原因影响网络稳定而被网络管理员关闭端口的计算机的信息。包括计算机MAC地址、所在交换机IP、对应端口号、所在楼栋以及关闭原因等。

3 结语

IP地址管理是网络管理中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局域网的上网质量。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并行管理, 可以很好地解决IP地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为局域网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摘要:在局域网中, IP地址并不是永久固定的, 就用户来说, 他们会因为某种原因更改自己的IP地址, 而没有经过网络管理员审批。在局域网中像这种超出网络管理员监督之外的IP地址变更会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本文通过介绍软硬件结合的方法, 将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 有效地解决IP地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为局域网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IP地址,MAC地址,ARP协议,绑定

参考文献

[1] 郭云鹏.基于IP地址管理系统的网络地址管理[J].中国金融电脑, 2005, 10.

[2] 顾金星, 雷蕾, 张剑寒.基于ARP欺骗的IP地址管理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9 (10) .

ip地址冲突解决办法范文

ip地址冲突解决办法范文第1篇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认识IP地址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IP地址”这节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