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cu危重病评估制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icu危重病评估制度范文第1篇

杜丽娟:患者,孟改珍,女,70岁,住院号:201203627。于2012年5月18日以“反复恶心2年、再发加重1天”之主诉入院,入院T:36.8℃,P:82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眼睑结膜苍白,口唇略发绀,听诊心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不偏,频发室上性早搏,短阵室上速,ST-T改变。

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频发室上性早搏 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功能Ⅳ级 客观评定D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3.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4. 高血压病 5. 继发贫血 6.低蛋白血症

治疗:调脂、扩冠、纠正心衰、纠正心律失常、营养心肌、降压降糖、保肾、抑酸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后情况:现患者主诉胸闷气短较前减轻、仍有恶心感,无呕吐、仍有心绞痛发作,略有心悸感,夜休可双下肢轻度水肿。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病例汇报的很详细,下面请李莎说一下该病人都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李莎: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3.营养失调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4.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5.焦虑与心绞痛反复发作有关 6.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猝死

护士长:针对提出的护理问题请责任护士说说相应的制定了哪些护理措施? 杜丽娟:护理措施如下:

1.一般护理: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进行床边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活动。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放射的部位。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脉搏、血压及心电图,血糖及水肿的消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该患者长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应随时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出血倾向,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3.用药护理 :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点。但在使用中应注意三硝的副作用,并应告知病人,如头痛、低血压、面色潮红、眩晕等。有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告知患者低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饮食护理:饮食宜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食优质蛋白的食物。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辛辣刺激之品。有便秘者禁忌用力排便。 5.情志护理:病情发作时病人多感到紧张、焦虑,在护理病人时应态度和蔼、镇定,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取得病人的合作。并及时听取病人主诉,积极处理,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6.基础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观察皮肤的颜色,勤换衣裤,当出现皮肤瘙痒者,禁止用手挠抓,预防皮肤感染。

护士长:责任护士针对病人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措施,说的也很全面,现在我来谈一下此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忧思过度;整日担心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怎么办?陷入苦恼烦闷之中,这些心理因素均会促发加重病情,对患者的康复不利,故应加强心理治疗耐心做好冠心病,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 2.心烦不安,希望能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担心预后,疏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悲观消极,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人有时关心照料不周,有时对治疗感到无望,度日如年事事谨慎小心。责护应做好心理疏导,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关心。 周皓:谈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2.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3.观察瞳孔的变化

4.观察尿量的变化 5.定时监测血糖、观察是否出现低血糖。 6.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等。 7.各种管道是否通畅 8.患者心理观察 陈玉芳:谈一下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1. 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可舌下含服1-2片硝酸甘油。 2. 进清谈、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 3. 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

4. 定期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剂量准确,严格消毒。

5. 随身携带零食以防出现出冷汗、乏力、饥饿感、头晕等低血糖反应。 6. 保持良好心态、放松心情。

icu危重病评估制度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该院ICU收治高血糖患者104例,入住ICU时间>2 d,且入住ICU时无感染,每日晨起空腹血糖(FBG)的平均值>6.1 mmol/L;其中男61例,女43例,年龄42~76岁,平均(59.73±9.36)岁; 根据FBG水平分为A组和B组,A组58例,6.1 mmol/L< FBG<10.0 mmol/L ,B组46例,FBG>10.0 mmol/L。

1.2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营养支持和相关治疗,患者入住ICU后每天清晨取末梢血应用血糖仪(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检测FBG,计算平均值;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入住ICU时间、APACHEII评分、留置各种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感染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等。 根据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记录感染部位,根据实验室检测及细菌学检查资料记录感染病原菌菌谱及构成。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住ICU时间、APACHEII评分、留置各种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临床自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2组ICU患者感染发生率、MODS发病率及死亡率比较

B组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为明显高于A组(P< 0.05),但2组的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ICU患者不同部位感染情况比较

B组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为50.00%, 明显高于A组的31.03%(P<0.05), 而2组的非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菌相谱与构成比较

B组G-菌的感染率为34.78%, 明显高于A组的17.24%(P<0.05),而B组G+菌和真菌的感染率略高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ICU危重病患者中,即使无糖尿病病史,也会因创伤、手术、离子紊乱与酸碱失衡失调、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低氧血症、大量输入葡萄糖溶液及肠内外营养提供过多热量等因素强烈刺激,引起体内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等应激激素异常分泌过多,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机体的血糖调节机制紊乱,最终导致或加重高血糖状态,而高血糖又能加重或增加ICU患者的感染机率及电解质失衡等,因此,应激性高血糖已经成为影响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6]。

有研究证实应用胰岛素控制控制ICU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7], 但目前当关于ICU危重症患者血糖达到何种水平时应该应用胰岛素治疗仍无统一标准,血糖控制在何种水平能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改善预后,而且关于不同血糖水平与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种类关系的研究较少。 何雨[8]研究结果显示,109例ICU危重症患者的感染率为49.54%,本研究中104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感染率为48.08%,与文献报道相符,而B组(FBG>10.0 mmol/L) 的感染率高达60.87%,显著高于A组(6.1 mmol/L< FBG< 10.0 mmol/L)的37.93%,说明高血糖不仅仅是反映机体应激水平的一个指标,还是增加ICU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高危因素,而且B组感染患者中主要以G-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为主,G+和真菌感染较少,与文献报道一致[8],可能与ICU危重症患者长时间机械通气等因素有关。 研究认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症患者,其血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9], 本研究中,B组(FBG>10.0 mmol/L)的死亡率为43.48%,显著高于A组(6.1 mmol/L < FBG <10.0 mmol/L) 的20.69% , 与文献报道一致[8],进一步证实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血糖水平低者预后更差。

综上所述,ICU危重症患者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 如未及时控制或控制不佳,能增加危重症患者发生感染、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又能加重应激性高血糖,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降低ICU危重症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可应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最好控制在10.0 mmol/L以下。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空腹血糖(FBG)升高的(FBG>6.1mmol/L)ICU危重症患者按FBG值分为A组(6.1 mmol/L<FBG<10.0 mmol/L,n=58)和B组(FBG>10.0mmol/L,n=46),对照分析2组患者的感染状况及预后。结果 B组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为60.87%和43.48%,明显高于A组的37.93%和20.69%(P<0.05),但2组的MO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A组的31.03%(P<0.05)。B组G-菌的感染率为34.78%,明显高于A组的17.24%(P<0.05),2组G+菌和真菌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高血糖(FBG>10.0 mmol/L)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G-菌感染为主,且预后较差,ICU患者的FBG最好控制在10.0 mmol/L以下。

icu危重病评估制度范文第3篇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佩戴手腕识别带,穿病员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合适的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于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栏、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给药。

5、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做到“三短六洁”,使病人清洁舒适。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保持各导管通畅,妥善固定、有标识、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icu危重病评估制度范文

icu危重病评估制度范文第1篇杜丽娟:患者,孟改珍,女,70岁,住院号:201203627。于2012年5月18日以“反复恶心2年、再发加重1天”之主诉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