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1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1 建立护理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将外科护理不安全事件分为: (1) 严重护理差错、事故; (2) 中度护理差错、事故; (3) 轻微护理差错、事故; (4) 无护理差错、事故。结合整改情况设立监测预警评估体系, 如表1所示。对评分<0.90者, 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予以整改。
1.2 加强业务培训与安全意识建设
护理人员在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 应更加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培训的过程中, 注重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引导依法行医, 教育护理人员掌握风险管理四要素[3]:同情、交流、能力、表格化, 保存完好的护理资料, 为医疗事故举证提供依据[4]。
1.3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重视护理规章制度的建设与落实,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级护理制度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 一切护理操作必须按照常规制度实施。
1.4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进行信息沟通、意见沟通、情感沟通, 建立护患之间良好、诚实互信关系。加强护医、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互补不足, 减少隐患因素, 为医疗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1.5 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几乎所有的医疗单位都面临着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合理优化, 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变化, 动态安排护理人力资源。
1.6 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杜绝多收费或少收费现象, 向患者家属发放每日费用清单, 对费用高的药品或治疗, 护理人员应做到提前告知患者家属, 并解释使用的目的, 取得患者家属同意, 以维护患者的消费权益和医院正当合法的权益。
2 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营造了护理安全文化, 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 培养了外科护士安全护理的态度和行为, 提高了其护理风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并通过主动的上报、分析护理风险, 提出并采取可行的防范措施, 明显地减少了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 缩短了外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3 体会
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全体人员无缝隙衔接来共同完成的, 要维持高水平的工作质量, 仅仅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优化的工作流程是远远不能胜任的, 关键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骨干队伍。不仅仅是护士长, 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参与安全管理, 营造积极向上的护理安全文化与氛围,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名护理人员的潜能, 将医疗质量的要求和目标转变为每个人的工作准则和方向, 使维护护理安全成为每个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 才能有效地保障外科护理安全。
摘要:本文根据外科护理的特点, 探索构建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 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从单纯被动处理差错与事故的事后管理模式逐步向预警、防范、干预的前馈控制管理模式转变, 保障了护理安全, 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安全,安全文化,质量
参考文献
[1] Stock GN.Organizational cultur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and the reduction of hospital errors[J].Production economics, 2007, 106:368~392.
[2] 陈慧, 宋桂珍.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5) :42~43.
[3] 达庆东, 徐青松.护理法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204.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1.1 知识面要广
援外期间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手术室护士除了配合好手术医师做好手术外, 还要协助各科医师把好各个关口,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从手术人员洗手、穿衣戴帽等, 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室护士在专业理论方面, 重点学习解剖、生理、病理及微生物, 对临床医学, 除了应掌握手术室工作的相关知识外, 还应该了解各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检验、物理检查知识及其治疗, 尤其应掌握病人的循环与呼吸及水电解质紊乱时的特殊表现, 以正确估计病人的基本情况, 做好应急情况的准备工作。
1.2 掌握麻醉学知识
了解常用麻醉药的作用, 麻醉方法、步骤, 发生意外情况时能熟练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急救复苏。
1.3 手术室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援外期间是在也门综合性医院工作, 手术室要迎接妇产科、外科、五官科等择期和急诊手术, 手术种类繁杂, 手术术式多, 手术的顺利与否与护士的准备、供应、配合有直接关系;手术时间长短又直接关系到术后的康复;意外情况的处理更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所以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遇事沉着, 紧张有序, 机动敏捷地配合好各类手术,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2 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
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关系到病人切口的愈合, 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必须按照消毒隔离检测标准严格采取规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从皮肤消毒, 无菌单的铺放, 术中传递器械, 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同时还要加强无菌观念, 把好无菌关减少直接感染的机会。
2.2 熟悉各种手术方法、步骤及手术体位的摆放
援外期间我们不仅要跟中国的医师配台手术, 还要与俄罗斯和也门的医师配台手术, 这就对中国的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熟悉不同国家的手术医师的手术方法和习惯, 熟练准备各种器械包及物品, 根据手术需要摆放手术体位, 掌握各种手术的步骤及配合方法, 术中迅速准确传递所需物品, 注重每一个细节, 协助手术者顺利完成手术。
3 实施整体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 整体护理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也门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需要, 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 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以满足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等多层次的需要,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1 术前探望, 了解病情, 做好心理安慰。
术前手术室护士通过探望, 解释, 安慰病人, 了解病人的病史、常规化验检查, 针对也门患者的不同需要, 做到心中有数, 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沟通, 说明手术的方法及优点, 并做好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手术配合
(1) 术前准备常用物品、药品, 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 根据手术类型准备手术器械及辅助设备等。
(2) 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 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 亲自将患者送入手术间, 向患者说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在手术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在不影响患者体位的基础上, 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要求。
(3)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体位, 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 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陪伴在病人身边并与之交谈, 使病人不再有陌生感, 一同等待麻醉医师进行麻醉。
(4) 手术室护士准备手术器械, 熟悉手术步骤, 力求做到稳、准、快。手术结束前, 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 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3.3 术后评价
术后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随访后, 通过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整体护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随着也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手术室护士为了更好的为广大也门患者服务, 高质量的完成护理操作技术的同时, 广泛实施整体护理, 出色地完成好手术室的护理工作, 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为也门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技术性强, 手术的成败, 甚至生命的安危, 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配合, 因此, 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在也门从事援外医疗工作中, 为了能高质量的完成手术室护理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业务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尊重阿拉伯国家特殊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 针对也门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 根据不同手术患者的需要, 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同时, 总结了一些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体会。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1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能
要想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 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掌握手术室护理相关的技术。那要掌握手术室护理中的技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1.1 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大量的高科技设备都相继在手术室得有应用, 因此, 知识面也在不断扩展, 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 掌握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掌握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发展的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涵盖心理、生理、病理、机械性、人文等各个方面, 因此, 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护理知识、了解手术目的等才能够很好的配合手术工作。
1.2 培养掌握操作技巧的能力
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就必须配合熟练的操作能力作为后盾。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勤学苦练掌握基本功, 从细微之处做起, 做好手术期间每个时刻的工作, 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 防止因为个人因素导致的手术方面的不顺利。具体的操作工作包括如下:正确的摆好患者手术体位、观察患者的病情、敏捷的而且正确的传递器械给医生。
2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素养
在掌握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操作后, 第二个要做的就是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由于护理人员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 难免会出现缺乏热情、不思进取等状况。而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 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素养, 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对于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素养,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养
良好的健康状况, 是保证护理人员能够进行工作的前提, 所以保持健康的体魄非常重要。手术室的工作是一个持久战, 会消耗体力, 所以保持身体健康, 拥有充沛的精神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
2.2 进行思想教育,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1) 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应该树立正确的医德观, 明确自己的职责, 要甘于奉献, 理解患者的苦楚, 把患者的需求当作第一位; (2) 培养护理人员学习上的热情,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水平; (3) 培养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让他们拥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道德, 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他们, 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
2.3 采取奖励制度来鼓励护理人员
采取奖励制度可以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激情、调动护理人员积极进取、敢于竞争的冲劲, 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
2.4 培养护理人员的应激能力
应激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较强的应激能力可以增强配合的主动性。在手术期间, 护理人员应该时刻保持着高度集中的状况, 对于在手术期间出现一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理清思路, 准确、快捷的做出判断, 然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能够很好的与手术医生进行配合, 促进手术的成功。
3 培养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以上所说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个人素养, 同时还要提高自己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减少患者的紧张度、恐惧度, 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 能够安心的进行手术和康复。要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3.1 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沟通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 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对于患者提出的请求要尽量满足, 交流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着患者的表情变化, 对于患者表现出来的一些恐惧感等, 要耐心的进行疏导, 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和一些医学知识等。
3.2 能够认真地倾听患者的话语, 做到及时反馈
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时, 应该集中精力的倾听患者的说话内容, 而且能够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反馈, 从而让患者知道自己对他的关心和认真, 让沟通更融洽, 得到患者的信任。沟通用语要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 以便交谈的顺利进行。
3.3 逐步引导患者跟自己主动交流
要引导患者主动的交流,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所以在交流时态度要端正, 和蔼可亲, 语言得体, 要逐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 让患者主动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自己的担心等。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综上所述,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长期严谨的工作, 护理人员必须在手术的全过程中对患者做到全方面的护理, 使得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手术, 而且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提高手术成功率。所以为了保证护理工作有效的进行, 护理人员必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水平。
摘要: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场所, 也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 因此, 手术前、中、后护理工作处理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的成功, 也关系到患者康复的情况。因此, 在手术全过程都要做好护理工作。文章阐述了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期间总结的几点体会, 主要包括做好心理护理、更好的掌握护理的技巧、要提高自身素养等。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工作,体会
参考文献
[1] 蔡萍.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吉林医学, 2010 (30) .
[2] 陈丽.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10) .
[3] 孙夫平, 孙芙英.谈手术室护理的工作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1) .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选择在该院入院行截肢术的34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包括心脏等脏器重度疾病,精神类疾病,因其他原因所致的截肢等。患者症状表现为足部和(或)肢溃烂、麻木和疼痛等,需经截肢手术进行治疗。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72.52±8.7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9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1.46±9.13)岁。以上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1)临床基本护理:首先在患者病房准备好止血带等急救用品,以预防突发情况的发生。当患者截肢手术完成后,护士引导患者返回病房,指导和监督患者平卧6 h[4] 。遵医嘱为患者静脉输液和发放口服药物。对于腿部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需接通心电监护等设备,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率等生命体征状态。在患者血糖监测方面,初期需要提高血糖监测的频率,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延长监测时间。接通氧气,氧气流量调整为3 L/min。(2)下肢或足部残端护理:术后24 h内,护士密切观察患者刀口敷料的情况,如有无渗出液和渗出液的颜色等。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保持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处伤口的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量和颜色等,若患者恢复情况较为理想,可将引流管在术后3 d内拔出。可在截肢处肢体下方摆放柔软适中的枕头等物品,以抬高患肢,达到减轻出血和缓解肿胀的目的。
1.2.2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1)疼痛护理:护士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具体如下:1截肢手术本身就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肉体上的痛苦,加之手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在此时间段内由于无事可做,注意力难免集中在疼痛部位,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疼痛感。因此护士通过转移患者注意的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如可在病房内看电视机等娱乐设备,指导患者家属陪同患者共同观看等;2使用具有止痛作用的设备或仪器,对患者进行止痛护理。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止痛和加速伤口愈合作用的设备,如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氦氖激光照射治疗仪和磁疗机等。护士遵医嘱选择适合的设备对患者进行护理[5] 。(2)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不治之症,截肢后又给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带来巨大影响,尤其对于腿部截肢患者,几乎所有患者会出现心理抑郁、焦虑和烦躁等情况[6] 。由于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必然会对伤口的康复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护士在为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中,积极主动向患者讲解截肢手术的必要性和以后工作生活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等,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康复心态。(3)饮食指导:糖尿病本身对患者的饮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如过甜和油腻的食物对患者都是不宜的,因此护士严格按照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食物,每日少食多餐,禁烟酒。(4)功能锻炼:视患者的康复情况,循序渐渐的开展功能锻炼。在患侧肢体方面,在手术24 h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抬起和放下等简单的运动,动作幅度不宜过大,速度缓慢。当患者伤口拆线后,可提高运动强度,如可进行一些抗阻力锻炼等;在健侧肢体方面,主要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增强肌肉的运动,以增加健侧腿部力量。
1.3观察标准
主要从患者的心理和出院前疼痛情况两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心理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价。在SAS量表和SDS量表中,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心理情况越严重;疼痛情况采用WHO制定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其中疼痛标准分为0、I、II和III级,分别表示无疼痛、轻微疼痛、明显疼痛和剧烈疼痛4个等级。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心理情况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见,对照组患者SAS和SDS得分结果分别为(46.79±12.88)分和(50.02±10.85)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9.98±8.12)分和(43.92±9.92)分,以上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患者疼痛情况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见,虽然两组患者在0级、I级II级和II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II级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5%~20%。按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1.14亿计算,糖尿病足总患者人数将达到1 710万~2 280万之间,可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依据Wagner分级标准,可将糖尿病足患者分为0~5个级别,其中0级和1级患者的症状较为轻微,可选择高压氧进行治疗和护理;2~3级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表现较为严重,可选择含银离子敷料进行治疗等。对于4~5级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只能选择截肢手术,给患者的肉体和精神上造成了不可逆的巨大影响。对需截肢手术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即分别从疼痛、心理、饮食和功能锻炼多角度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和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该科室收治的需截肢术治疗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从患者的心理和出院前疼痛情况2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心理情况对照组患者SAS和SDS得分结果分别为(46.79±12.88)分和(50.02±10.85)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9.98±8.12)分和(43.92±9.92)分,以上2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情况方面,2组患者在0级、I级和II级3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II级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手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足,截肢,综合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饶.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59(8):909-913.
[2] 周秋萍.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护理及预防[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7):119-121.
[3] 何琳.糖尿病足的外科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23):109-110.
[4] 张学红.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0,13(12):82-83.
[5] 吴春霞.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7):3527-3528.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2.1.1 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1.2 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2.1.3 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
2.1.4 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2.1.5 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2.1.6 术日晨护理
2.1.6.1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历、X光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
2.1.6.2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2.1.7 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硬板床,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好牵引器具。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将患者平稳地抬上床。四肢手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脊柱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位翻身。
2.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2.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2.2.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2.2.3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质、量,及时更换,做好记录。
2.2.2.4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因素,遵医嘱使用针刺或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2.2.3 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2.2.4 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我们在北大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已经一个月了。北大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大型医院,医院重人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这里进修学习,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进科后,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她们的护理工作细致、全面、周到,这与1:0.8的床护比有着密切的关系。充足的人员配置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同时这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病人的满意度相对也很高。
北大人民医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总结一下,北大人民医院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PNP 规章与流程
这是她们花了300多万从新加坡买回来的,通过解析阶段(由新加坡专家解析,她们格式化入新模块内比较分析)院内讨论小组内部讨论征求意见实施阶段,最好应用于临床。目前她们优化再造的流程有200多条,每项操作都有具体详细的规范与流程,使你在做每件事时都有理可据,有法可依。这为优质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护理工作迈向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
二、PDA (掌上电脑)移动护理工作站
这也是她们花很大代价才实现的。在每个科室你都可以看到几台掌上电脑,每台大概一万多。与之对应的就是每个病人办好住院手续后住院处就给打印带有二维条形码的防水腕带,到病房经核对后戴到手腕上,直至病人出院。在住院期间对病人做任何治疗、检查之前都要进行腕带扫描,作为对病人身份的识别,相符无误后才可以进行操作。PDA的功能很多:可以输入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质量控制;用于检验报告的查询;生命体征的录入、查询;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记录单的填写等等,对于当天未完成的工作及异常信息还具有提示功能。
PDA的使用确实使好多工作更加方便,它的优势在于:
1、使电子病历从桌面推向移动应用优化了护理相关信息的存取流程,增加了护士在病人床边的时间,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2、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通过腕带识别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3、利于护理管理因为护士在做操作之前要扫一下腕带,操作之后还有再次扫腕带。因此通过PDA的使用,护士每项操作时间,后台都可以看得清晰明了。同时可以自动统计工作量,使护理工作量化,可追溯。
三、中央运送系统
北大人民医院配有中央运送公司。如果病房缺什么东西,打一下 4900 他们就会上门服务。把“领”服务改为“送”服务,减少了护士非护理工作时间。同时对病人方面的服务也很到位,病人检查单开出来之后放在护士站,服务中心有专人主动过来拿去预约再按时陪检,方便了护士,也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还有病人的血尿化验,随时打一个电话就会有个人来取送。
四、信号灯的使用
在每个病房都会有个信号灯。病人呼叫时闪红灯,护士进病房后按灯会闪绿灯 ,这样特别是在晚上护士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护士在哪个房间,避免了在走廊里大声喊叫的情况。
五、带教
北大人民医院是一个教学医院,她们的带教做的非常系统完善。学生进科室后由总带教分给具体的带教老师,每位带教老师会有计划的给学生做PPT小讲课。每个学生出科之前要有理论、操作考试,完成一份护理病历,同时还要有一个本专科的PPT讲课。在带教方面她们确实做的很到位。
六、配餐
北大人民医院的营养科也是很有特色的。新病人的饮食医嘱下来后,她们会主动到病房给病人订饭。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配送合适的膳食,按时送到病房。让病人感觉很方便,很放心,也很实惠。
七、病房环境
医院整体病房环境给人感觉整洁、舒适。这主要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1、护工待遇高,积极主动的做好工作。
2、医院严格的探陪制度也是做好病房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
短期的进修学习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存在着护理管理方面学习的不足。护理管理是一门学问、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我们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领悟、摸索。我们会将目前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到自己工作岗位中,有选择的吸收、借鉴来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使我们医院的护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徐医附院北大人民医院进修小组全体成员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