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
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实验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密切的联系。化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能够让学生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在高中的化学课程中,绿色化学的教学观念逐渐普及,它是当前社会中最值得推崇的观念,它对促进高中化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观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学观
科技有利有弊,它既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也能破坏生态环境。调查显示,目前全球每年都要产生4亿吨废物,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威胁。化学是不是可以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创造财富?为此,“绿色化学”的观念开始出现,它为化学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向。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化学教育者的指导思想,他们开始追求开展绿色化学的教学活动。在高中的化学课程中,融入绿色化学观,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绿色化学观的概念
绿色化学观指的是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认为最主要的防治方法是从源头上进行杜绝,因此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绿色化学发展观。这指的是通过人口、经济以及环境资源之间协调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效保护,还要对污染进行控制,减少垃圾的产生,避免资源的浪费,做到文明消费。
2.绿色化学价值观。它指的是人类在对环境的价值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看法和观点。它不同于以往人们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念,而是将人与自然放在平等位置,在追求人的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3.绿色化学道德观。它是在继承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4.绿色化学教育观。从污染源头上进行控制来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就是绿色化学。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观念融入到化学课程的教学中,让其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一部分。贯彻绿色化学的教学观念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高中开展化学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它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既可以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知道化学的用处,还可以知道如何利用化学来为生活服务;学生不仅要将化学知识进行运用,还要将知识内化,将绿色化学的观念深深地映入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随时随地将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高中的化学课程中,实施绿色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应对高考,还要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科技,理性看待科技的益处和弊端,能够用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化学,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加以改造。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观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绿色化学的教育观念
要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对化学实验加强重视,而教师是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应该积极的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中,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巩固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绿色化学的观念,才能将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重视污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改变使用装置,优化实验效果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化学实验部分重新安排,尽量避免浪费和造成污染,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实验结果。教师应该在确保实验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去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实验药品和装置。举个例子,在“CuSO4、NaCl和AgNO3三种溶液进行反应”的实验中,往往会出现溶液浪费的问题,这三种溶液中有重金属的元素,若直接丢弃就会污染环境。而按照绿色化学的观念来操作,教师可以用滴板来吸取溶液,这样能够避免浪费,减少污染。另外,可以将剩余的溶液与其他的试剂进行反应,将其转化成无毒的物质。
再比如“二氧化硫的制取”的实验,进行该实验时,可能会因为设备不够完善或没有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而导致气体泄漏,对师生健康和环境造成伤害。另外,对实验药品的用量没有准确控制。按照绿色化学的观念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可以将玻璃片置于白纸上,在玻璃片上放很少的亚硫酸钠晶体,将紫色的石蕊溶液和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以及PH试纸放在旁边。实验开始后,教师在亚硫酸钠晶体上滴几滴硫酸溶液,然后把烧杯盖上去,再对滴液颜色如何变化进行观察,这样可以控制好药品的用量,避免浪费和污染。实验时不能被书本约束,应该努力创新,将原本有害的实验转变成绿色的化学实验。
(三)进行微型化实验,减少排放
微型化实验指的是实验中不改变操作方法和技术,而是尽量使用小容量的实验仪器,药品用量减少了,反应物就会随之减少,因此,污染也会减少。这样既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避免了浪费,还能使实验更加的安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对实验进行创新,争取以最短时间和最小用量来获得最优的实验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人类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实施绿色化学是所有化学教育者要努力的目标。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观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推动化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志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3)
[2]侯志刚.刍议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7)
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目前高职学生的逐年增加, 由于硬件投入大, 短期要在硬件方面提高、增多以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锻炼需要具有较高的难度。如何在现有硬件基础上, 优化提高管理方法, 以精益化管理提高效率, 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目前公开文献较多关注于化学实验室的某一方面管理的提升, 或者论述不够深入、全面。本文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国家教委令第20号) , 结合201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 (教技厅) [2013]1号文件的最新精神, 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室全面管理模式的建立。
1 分析仪器的管理
分析仪器是化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资产价值通常超过化学实验室总资产的一半,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分析仪器对于提高化学分析效率、提升化学分析质量以及降低安全风险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化学实验室, 分析仪器通常可分为大型分析仪器和小型低值仪器以及易耗玻璃仪器三类。
1.1 大型分析仪器的管理
大型精密仪器通常代表实验室的最高分析能力, 也为学校科研开发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持, 因此在管理方面应做到精、勤、细。精:房间安排合理、环境条件满足设备要求, 建立设备档案;勤:进行日常、周期维护要做到勤劳, 不遗漏;细:每天开关机记录、每次使用记录、故障维修记录。只有做到精、勤、细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证设备的分析检测准确的, 延长使用寿命。在操作人员方面也应该定员培训使用, 禁止无关、未经培训人员接触使用。
1.2 小型低值仪器的管理
小型低值仪器如恒温水槽、离心机、电导率仪、酸度计等也是化学实验室不可或缺的, 但是往往因为使用频率不高而疏于管理。因此应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清洁, 此外, 应执行“科学分类、优化组合;用前培训、用后保养;严格登记、规范借出”的制度规定。
1.3 易耗玻璃仪器的管理
犹豫玻璃器皿具有易碎的特点, 所以在实验领用过程中, 需要对玻璃仪器进行严格的使用登记, 遵循谁使用谁领取的原则, 对于使用过程中有打碎的行为, 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记录。实验管理员根据各实验室零用的玻璃器皿数量定期进行帐目与实物的一致性盘点。
对于上述分析仪器如因为使用不当造成损坏, 一律按照赔偿办法进行赔偿。以加强使用人员的责任心。
2 化学试剂 (药品) 的管理
化学试剂具有以下特点:品类多, 强腐蚀, 强氧化, 强挥发, 有毒性, 易燃易爆。针对这些特点, 在药品管理方面做好进、存、出账目外, 重点应加强如下环节的管理:
(1) 化学试剂购买的管理。应做好计划, 可以按月、按季度, 最长半年计划试剂的用量, 严格控制试剂余量。对于常规使用的试剂, 可以计划最长半年或一学期的用量, 而针对用量较少、价格昂贵、有毒有害危险试剂, 应严格控制购买数量以及余量, 以降低安全隐患和管理难度。
(2) 化学试剂存放的管理。一般化学试剂都应存放在试剂瓶里, 塞紧瓶盖子, 放置牢固橱柜架上, 以保安全。且放置应排列整齐有序方便取用。所有试剂均应粘贴标签, 标明试剂溶液的明称、浓度等。标签应字迹清晰, 书写端正, 并粘于瓶子中间部位略偏上的位置, 使其整齐美观, 标签上可以涂以熔融石蜡保护。保存化学试剂要特别注意安全, 放置试剂的地方应阴凉, 干燥, 通风良好。
对玻璃有强烈腐蚀作用的试剂, 如氢氟酸、氢氧化钠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内;易被空气氧化、分化、潮解的试剂应密封保存;易感光分解的试剂应用有色玻璃瓶贮存并藏于暗处;易受热分解及低沸点溶剂, 应存于冷处;剧毒试剂应存于保险箱;有放射性的试剂应存于铅罐中。
(3) 化学试剂领取的管理。领取环节应严加控制, 否则极易发生试剂污染、导致安全事故等。应在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首要原则:实验室管理员须按实验通知单备好所需试剂并发放、领取。对于危毒品、贵金属化学试剂, 要以满足实验教学为原则, 经任课教师申请、经分管领导核准, 方可领取。实验室管理员应称量领取的数量、并做好出入账记录。
领用易燃易爆、剧毒品、强腐蚀性、强氧化性等危险性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 做到按用量领取。对剧毒品发放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 发放时有准确登记 (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 。凡剧毒品必须“双人领取, 双人送还”, 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
3 实验室人员的管理
在对实验室的仪器、试剂进行良好管理的同时, 全面管理还应仔细考虑对于实验室人员的良好管理工作。通常应在教师、学生两类人群的管理上下工夫。
3.1 实验教师的管理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化学理论课教师与实验环节分离, 不参与实验的准备, 仅讲解实验理论, 容易形成讲练脱节。因此在实验教师的管理方面, 应加强两类教师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相互渗透, 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还可以营造理论教师、实验管理教师交流的平台,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尽量创造条件定期、不定期组织实验教师与其他高校同行进行参观、交流、学习, 促进全面掌握工作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提高综合素质。
3.2 实验学生的管理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最大的特点是新近接触, 完全没有经验, 因此管理的核心应重在教师全程陪同方面。由于化学试剂、分析仪器在使用方面均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从管理策略上, 实验室应制定详尽的安全保护措施, 保证实验教师从实验的开始、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全程关注学生的实验进程, 确保实验学生是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完成化学实验。
4 实验室安全管理
201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技厅[2013]1号) 提到: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近, 复旦大学校园投毒事件和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
4.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应高度重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实验室应对危险化学品的种类、使用、管理等具体情况建立台账, 并且应实时更新台账, 确保心中有本明白账, 准确掌握危险品的动态变化情况。
在台账基础上, 应制定并完善危险化学品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严格分库、分类存放, 严禁混放、混装, 做到规范操作、相互监督。要建立购置管理的规范, 对使用情况和存量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使各类危险化学品在整个使用周期中处于受控状态, 建立从请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的记录和控制制度, 确保物品台账与使用登记账、库存物资之间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还应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责任。危险化学品管理必须做到“四无一保”, 即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对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毒害品, 要参照对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要求, 落实“五双”即“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帐”的管理制度。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纳入工作业绩考核, 确保实验室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4.2 实验废液处理的管理
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 如果废液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管理措施不到位, 学生往往私自将废液倒入水池或下水道, 继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应制定详尽的废液处理规定, 严格按规范操作, 将废液集中分类回收处理。
5 结语
建立与执行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室全面管理模式应从人、机、料、法、环等诸多方面全面考量。在实验室全面管理的基础上, 才可能实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基本方针, 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复合技术型人才, 正在实现我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室各构成环节, 依据国家教委令第20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教技厅) [2013]1号文件的最新精神, 从分析仪器、化学试剂 (药品) 、人员以及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所涉及的各环节, 详细论述了实验室的全面管理模式, 为培养复合型的技术人才提供实验室管理思路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化学实验室,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强, 刘孝均.探讨研究型大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1:96
[2] 陈新丽, 林碧霞.高校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初探[J].广东化工, 2013, 2:137-138
[3] 赵佐华, 谢幸秦.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4:208
[4] 李志辉.浅谈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 2013, 4:52
[5] 赵静.论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J].教育艺术, 2012, 10:350
[6] 陈海雪, 古华龙.实验室化学试剂的全程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3:102
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国内高职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分析
教师倾向于把要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甚至作为教学目标, 考核观念陈旧落后, 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不协调。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常常分开, 背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 但操作技能很差, 在实践中遇到很小的实际问题也不会处理、无从下手;还有些学生实验做得很熟练, 但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却无从回答, 对于实验的结果不会分析, 成了重复实验的工具。这样的学生都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 达不到我们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
在我们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中以总结性考核评价为主, 没有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全部功能。长期以来, 我们把卷面成绩看成是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 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 重结果、轻过程。考核评价无法进一步发挥其反馈、激励作用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考核评价的评定证明功能也被大打折扣。
2 国外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方法及借鉴[1]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在考核评价中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能力标准作为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的尺度;二是把实践能力作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
英国职业教育成绩的确定是以任务式的课业为主要形式, 根据课堂学习中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设定某一关联任务, 让学生去完成, 并通过完成的课业成果对学生做出评价。
考核评价的关键因素是考核标准的制定, 职业教育领先的发达国家多依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来制定考核评价的标准, 以任务或项目等实际内容驱动安排考核评价的内容。尽量减少标准化考试, 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的创新精神。考核评价方法符合有效性、权威性、充分性、一致性、领先性。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 比单用试卷的考核方法, 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3 关于改革药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探讨
在考核评价环节中, 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主动参与, 这就要求对考核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反思[2], 探索新的考核评价模式。
3.1 能力评价实施方法
3.1.1 以平时训练考核为主
平时考核获得的反馈信息便于及时、准确、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教学活动, 确保能力培养的质量。对于未达标的学生, 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直至达标为止[3]。对平时考核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找出症结所在,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的调整。
3.1.2 课题任务考核评价
为充分发挥考核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鉴定功能, 近年来我们在实验考核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引入了课题任务考核评价方法, 激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任务。课题任务由教师设计, 覆盖了大纲所要求的通用能力, 根据任务的难易、大小决定是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协同完成。通过考核既反映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体现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捕捉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等。我们采取笔试、口试、动手操作、综合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实验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3.2.1 实验成绩的确定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规定, 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 0%, 未来, 随着改革的深化, 我们会将实验考核成绩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大, 可以达到总成绩的52%。
3.2.2 实验考核办法
(1) 出勤、实验记录、实验态度占10%;
(2)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
(3) 平时实验测试占50%;
(4) 最终实验考核占实验总成绩的20%;
(5) 实验总成绩不及格 (补考后) 的学生不允许参加正常的期末理论考核 (允许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前补考) 。
3.3 结果
以能力考核促进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向能力本位转型, 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着眼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力评价原则的特点: (1) 完整性。打破药物化学课程体系完整性的束缚, 注重对职业工作过程完整性的动态把握;考核学生除了职业技能实践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外, 还注重考察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技巧及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等。 (2) 连续性。评价观察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增长的过程, 给学生进步的空间。 (3) 民主性。打破了老师是权威的格局, 学生有权利参与到考核评价中来, 对自己对别人都有评价的资格, 这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4) 公平性。不以其他学生为参照标准, 统一采用早已公开的能力标准进行评价, 说服力和可信度大。
该考核模式包含了口头表达、文字表达及操作能力, 是对学生能力水平的一个全面测试, 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本杜绝了平时懒散只抄报告的现象,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考核模式的实践, 基本达到了公平公证合理。学生成绩的可信度、区分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另外这种频繁的实验中的小考也极大地提高了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是个双赢的结果。
摘要:药物化学实验考核通过考核质量标准和考核方式的确定, 在确保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方面有了一定进步。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考核,能力,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马越, 虞未章, 谢梅英, 等.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20~22.
[2] 吴艳芬, 于亭, 雷小平, 等.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药学教育, 2003 (2) :47.
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益血降浊汤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分为空白组、转分化组、益血降浊汤组(实验组)和海昆肾喜胶囊组(对照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SABC 法)检测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以及观察各组细胞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应用MTT比色法探索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继而探讨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益血降浊汤能下调α-SMA的表达,对比TGF-β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降浊汤通过下调α-SMA缓解肾间质纤维化。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益血降浊汤;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
Effect of Yixue Jiangzhuo Decoction on Expression of α-SMA i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TGF-β1
WANG Yue-xi1,XU Wei2,LI Xian-cheng2,ZHANG Nan2,QU Kai2,YU Xiao-yong2
(1.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China;
2. Shaanx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 710003,China)
【
【Key words】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Yixue Jiangzhuo Decoction,TGF-β1,α-SMA,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腎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肾成纤维细胞通常不分布在正常的肾脏组织中。当肾脏受到创伤或者处于炎症状态时,肾内转化生长因子(例如TGF-β1)等的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极性丧失,细胞内紧密连接消失,细胞间粘连减少,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肾成纤维细胞的转化,转化后的肾成纤维细胞有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三大特性,可以表达多种标志蛋白,如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后的成纤维细胞又可上调转化生长因子(如TGF-β1)的表达,进一步的加重肾脏病理改变[1-4]。益血降浊汤的组方为[5](黄芪30 g,生地20 g,丹参20 g,山茱萸15 g,制首乌15 g,淫羊藿15 g,川芎15 g,莪术15 g,泽兰15 g,生大黄6 g)在本院肾病科长期的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发现对其慢性肾脏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6~7],在此它可以通过抑制和下调肾成纤维细胞中TGF-β1的表达来拮抗肾成纤维细胞不良增殖,从而抑制肾成纤维细胞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探究其中的作用机制和进一步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GF-β1、α-SMA表达[8~10],本文通过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GF-β1、α-SMA表达,探究实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实验材料
1.1实验细胞
1.1.1从正常的Wistar大鼠肾皮质中培养获得肾小管上皮细胞
1.1.2从正常的Wistar大鼠肾髓质中培养获得肾成纤维细胞
1.2试剂及耗材胎牛血清(杭 州 四 季 青),DMEM-F12培养基,Ⅰ型胶原酶(美国 Sigma),胰酶消化液,兔抗人角蛋白CK18(Bioss),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博士德生物),DAB显色试剂盒(博士德生物)、MTT(Sigm美国)、胰蛋白酶(Ameresco美国)、PMSF(北京鼎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链霉素 、Tris(西安辉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3实验仪器ST 16R(Thermo Scientific),CO2细胞培养箱(Therom公司),显微镜日本(Olympus),Centrifuge 5417R台式冷冻离心机,Power/PAC 300电泳仪,酶标仪,移液器等。
2实验方法
2.1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
2.1.1肾小管节段分离实验前将大鼠禁食12 h并进水自由。断尾处死,在75%乙醇中浸泡5 min。取处死大鼠肾组织并置于含有双抗的PBS冷溶液中以除去肾蒂和包膜,剪碎,研磨肾皮质,并将取得的液体经离心机1500 r/min离心8 min,弃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Ⅰ型胶原酶,分别37℃振荡消化,1500 r/min 离心。
2.1.2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元代培养及传代离心后的沉淀中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并轻轻吹打混合均匀。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并静置于37℃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补加培养基。原代培养约4~6 d,讓其细胞贴满瓶底,用胰蛋白酶消化并传代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规律。
2.1.3免疫细胞化学法(SABC 法)细胞爬片后,PBS轻轻冲洗。4%多聚甲醛固定60 min。试剂盒显色,使用苏木素轻度复染,并用中性树胶封片。
2.2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组进行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和TGF-β1、α-SMA的表达分析
2.2.1分组空白组、转分化组、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
2.2.2每组进行细胞爬片24 h后进行同步,然后按照上述组别培养24 h。取出细胞爬片,用PBS漂洗,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0 min后进行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具体步骤操作。
2.3通过MTT比色法探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2.3.1分组空白组、增殖组、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
2.3.2空白组在培养液中加入0.4 mL空白组大鼠血清,增殖组在培养液中加入肾脏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和空白组大鼠血清各0.2 mL,益血降浊汤组在培养液中加入肾脏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和含益血降浊汤血清各0.2 mL,海昆肾喜胶囊组在培养液中加入肾脏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和含百令胶囊血清各0.2 mL,继续培养。在48 h、72 h和96 h的培养中,收集培养孔中各组的细胞,并通过MTT比色法观察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变化。
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实验结果
3.1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正常的肾小管细胞的形态大多为鹅卵石铺路状。排列分布较为均匀,贴壁数量较多,见图1。
3.2分别对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分析TGF-β1、α-SMA的表达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学特征呈椭圆形。转分化TGF-β1组细胞呈现无序的梭形外观, 并且细胞被转分化为肾成纤维细胞.阳性表达十分明显,呈深棕色。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黄色区域变淡,而益血降浊汤组阳性表达的总面积低于海昆肾喜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2。
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在胞浆中的α-SMA表达,上图空白组中可观察到少量黄色阳性表达。转分化组黄色阳性表达增多和加深,部分区域呈深褐色,阳性表达非常显著。益血降浊汤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减少,相较其他组颜色变浅,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益血降浊汤组α-SMA表达与海昆肾喜胶囊组α-SMA表达相比较黄色变少,如图颜色较浅,阳性表达区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图3。
3.3统计学结果转分化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明显高于空白组,与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低于转分化组,与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转分化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量增加,而益血降浊汤能降低转分化因子的表达,见表1。
转分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α-SMA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与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α-SMA的表达明显低于转分化组,与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转分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α-SMA的表达显著,而益血降浊汤能明显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α-SMA的表达,见表2。
转分化组中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48h增殖的影响高于空白组,与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的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低于转分化组,与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转分化组中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较大,而益血降浊汤能降低在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见表3。
转分化组中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72h增殖的影响明显高于空白组,与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的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低于转分化组,与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转分化组中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较大,而益血降浊汤能明显降低在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见表4。
转分化组中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96h增殖的影响显著高于空白组,与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血降浊汤组、海昆肾喜胶囊组的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低于转分化组,与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转分化组中益血降浊汤对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较大,而益血降浊汤能明显降低在体外培养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见表5。
4讨论
肾间质纤维化的产生和进行式发展是多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结果。是由多种炎症介质、转化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作用下的结局。其中它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主要是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病理损伤、炎症等的状态下经TGF-β1作用下,产生肾成纤维细胞,使之进一步发展,并最终积聚在细胞外基质中[11-15]。α-SMA作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蛋白,同时也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标志性蛋白,它是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主要来源,又影响肾成纤维细胞、肾小管细胞等的凋亡进程。当在TGF-β1增加的过程中,α-SMA的表达增高,对肾脏的损害程度也随之加重[16-17]。针对这一病理因素,在实验和临床上选用益血降浊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黄芪在方中可以活血利湿,补中益气,大黄通腑泄浊,推陈出新,制首乌、山茱萸、淫羊藿、生地黄补气血,益精气,有填补肾精之功效。与丹参、川芎、泽兰、莪术配伍可达到活血化瘀,通利排毒的目的。此方标本兼顾,使得生化有源,水湿得化。益血降浊汤能抑制转分化的发生发展,具有拮抗α-SMA表达,同时降低TGF-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改善肾脏纤维化的程度,对肾脏功能起到保护作用[18]。
综上,益血降浊汤可通过降低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抑制转分化的发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进一步证实了其在预防和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冰,吕海琳,高兆丽,等.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研究[J].系统医学,2018,3(21):196-198.
[2]杨嫆嫆,陆红,吴莲凤,等.垂盆草提取物對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和基质累积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5(4):243-247.
[3]冯博.益气活血降浊方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4]杨丽花.四妙散对尿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GF-β1、α-SMA及E-Cadherin表达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
[5]成晓萍,于小勇,程小红,等.益血降浊汤对慢性肾脏病4期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36(4):399-401.
[6]成晓萍,魏钢,于小勇,等.益血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8):950-952.
[7]于小勇,程小红,淡华.益血降浊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J].陕西中医,2009,30(12):1585-1586.
[8]黄健,陈松,杨静,等.阿利吉仑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18(8):466-470.
[9]卢小露,艾斯,郑健.肾康灵对TGF-β1干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α-SMA和E-cadherin表达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8):117-119.
[10]索艳,谷优优,王肃.α-平滑肌肌动蛋白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30):14-17.
[11]王雪瑶,陈爽,王小丛.TGF-β1诱导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6):1055-1058.
[12]李翠琼. 黄芪甲苷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
[13]刘新辉,宋高峰,韦弦,李顺民.黄芪甲苷对TGF-β1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江西中医药,2018,49(2):61-63.
[14]曲玥阳,陈旭,岳喜庆,等.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提取和培养方法的优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8,49(1):27-33.
[15]黄健,陈松,杨静,闵亚丽.阿利吉仑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18(8):466-470.
[16]秦曼,吕孝冬,仲维娜.中医药防治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5,44(2):74-75.
[17]曾虹,周懿,姚国媛.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Notch1受体阻断剂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51):8261-8268.
[18]冯博. 益气活血降浊方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的特征,离开实验的化学教学是难以想象的。而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目的在于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新课程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更为突出的地位。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化学实验。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很多学校的原有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建设符合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实验室显得十分紧迫。那么,如何建设新型化学实验室,以便更好地为新课程教学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呢?
设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教学,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的时候,要完成很多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因此,建造的实验室需要有足够的场所,每一类实验最好有相应的区域,实验器材的添置应该适合实际的操作任务。建造的实验室应该远离烟雾、灰尘、有振动源的地方,更不要在锅炉房或者交通要道的附近。为了安全起见,实验室的建造材料应该选择防火的,要安装向外侧开的门。
加强实验硬件的建设
实验室里的药品柜、器皿柜、边台、实验台等硬件应该由专业的、具有加工资格的工厂生产,要求各项指标都要符合技术要求。除了美观、整洁、实用外,还应该具备防火、防潮、防日光照射、坚固耐用的特点。所有的实验台面,应该具备耐碱、耐酸的特性。实验室所用的材料应该是环保的,这样不仅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也可以避免因为建材挥发出来的气体影响到化学实验的结果。实验室内的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应该符合实验环境的设计要求,尤其要做好通风工作,通风柜应该放在气体流动量比较小的地方,不要过于靠近门或窗户。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对实验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性实验、课外实验的量明显增多,这对实验的药品以及设备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多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以及实验药品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需要,应该站在为学生发展的高度上,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在实验室的硬件上除了做好供电、供水、排风工作以外,还应该添置更多的仪器,以满足学生做各种探究性实验的需要。也就是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
加强实验室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实验室里的仪器、药品很多,平时消耗的量也很大,欲使实验室高效运转,需要加强它的管理。管理实验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领导重视,实验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就不能科学地管理,有序地开展各种实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所需要的器材、药品,学生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器材、药品,都应该先填写清单,这样便于归还时的检查;校领导要定期检查实验的器材与药品,拿出补充的计划或方案,这样能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为了减轻实验员的负担,应该将教师演示的实验器材、药品放入专柜。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与药品按一定的顺序摆放整齐,每次实验后,根据消耗的情况做好及时的补充,这样能保证下一次实验正常进行。
稳定实验管理员队伍,并做好培训工作
实验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他们付出辛勤的劳动。由于新课程中的实验内容增加很多,实验的要求也有相应的提高,因此,实验员应该积极参与到新课程的学习之中,学校也应该给实验员更多的培训机会。这样能使实验员熟悉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与特征,做一名合格的探究型的实验员。由于实验员的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各学校应该努力稳定实验员队伍,不能换来换去。
重视建立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实验室
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大力倡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其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时候,要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好场所。
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开发
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的时候,要向教师递交实验的方案、计划,并列出需要的器材、药品。实验员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要进行仔细的审核,并做适当的评估:能顺利进行的,就不要含糊,立即让学生进行;不能的话,要创造条件,对于缺少的器材,可以组织学生自制。
自制教具,修旧利废
改进实验装置,充分利用自制的代用品,不仅能节约实验成本,还能提高实验的效率,增加实验的量。即使在实验条件、药品很充沛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制器材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自制简易的氢氧爆鸣器、简易的电解水装置。在进行废旧利用方面也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将旧电池里的碳棒、锌片取出来,把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回收起来,等等,这样不仅能解决化学药品紧缺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实验要体现“绿色化”的思想,因此,在化学实验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化学实验室理当成为绿色化学的场所。
推行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能节约药品、减少污染,而且能使化学实验现象更明显、安全。要教育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时候按量取药,不能错误地认为取得药越多越好。
减少各种化学药品的污染
首先要从源头上考虑,能不能找到化学实验有毒药品的代替品。比如,在做分解过氧化氢实验时,常用二氧化锰固体,是强氧化剂,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可以找猪肝作代替品。也许有人说,实验用一点点儿没事的,其实,一个班级就有很多组实验,一个学校有很多的班级,这样一大批实验下来,问题不容忽视。其次,要处理好废水、废渣。化学实验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渣都会产生环境污染,程度轻重而已。因此,在化学实验的时候要教育学生不要随便丢弃废水、废渣,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无法利用的废水、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里;如果在实验中产生废气,就要尽量做好回收工作。
打造数字化实验室
数字化实验室是在传统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传感器采集数据,然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实验结果。这是全新的实验室,不仅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还能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物质的性质。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对有剧毒的化学实验做避开处理,目的是减少对学生的危害,但学生缺少直观的体验,不利于化学的学习。而数字化实验,一样能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同样能使学生体验到研究的过程,但不会受到有毒药品的危害。同时,学生能借助数字化实验观察到微观世界与化学反应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学原理。数字化实验室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上的典型运用,有很多优点,但它不能完全代替真实的化学实验,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是绝对代替不了的。
总之,化学实验室的建设要与时俱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应该不断完善实验设备,让实验室真正成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梁慧妹,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欢口中学)
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分析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的考核应从平时抓起, 而平常化学实验教学中, 每个老师同时代教几十个学生左右, 很难通过观察合理给出每个学生的操作成绩。如果专门组织一次实验操作考核, 由于每个老师只能监考2~3名学生, 每个年级有几千个学生, 就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 这真正操作起来不太现实。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考核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一套更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考核应从平时抓起,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从开始就重视实验。激励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1]。目前, 很多老师还是主要根据实验报告成绩算最终实验成绩, 这忽视了实验操作, 不但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且不由自主地会引导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 不重视实验过程, 出现涂改数据、抄袭报告现象。这样, 一方面使得最终的实验成绩有失公平, 另一方面, 也影响实验教学效果。所以, 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 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验考核方案迫在眉睫。
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 提出了一套实验考核方案。把实验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 (40%) , 实验理论考核成绩 (30%) 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 (30%) 。
1 实验课平时成绩
平时考核占化学实验总成绩的40%, 包括:实验的预习成绩 (无预习扣10分) ;实验操作成绩 (操作错误扣分) ;实验报告成绩 (考虑数据的准确性) , 三部分侧重点不同, 既考虑了操作分, 执行起来又方便, 一个老师就可完成。
(1) 出勤检查:对实验室每个位置进行编号, 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号入座。讲实验前, 先让学生就位, 统计缺席人数。若没有请假, 擅自不来做实验, 本次成绩以0分计算。最终成绩不及格, 参加补考。
(2) 指导教师在教室巡视, 发现学生有操作错误, 直接在其实验报告上扣分, 一处为-10分, 举个例子, 在滴定中, 要求左手握住滴定管, 右手摇动锥形瓶, 有的学生相反, 可给予扣分;对于操作很规范的学生可在其实验报告上打个记号或给出奖励分。此外, 对于实验态度非常不端正的、不认真做实验的学生也应给予扣分。
以往上课时经常对一个知识点强调多遍, 但一开始实验, 学生马上忘记。而实行操作扣分后,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在巡堂中很少发现学生犯错误, 而且态度非常认真。
(3)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完毕后, 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并由老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并严格要求学生不得篡改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发现个别学生把数据改了又改, 实验是做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 对于数据发生涂改的报告成绩以0分计算。
(4) 预习:指导教师在签字时, 顺便检查是否写预习报告, 对没有写的扣10分。预习的好坏影响实验的质量, 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养成好习惯。通过打操作分, 也一定程度上起到督促学生预习实验的目的。
(5) 当次最终实验成绩评定: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的实验报告成绩+操作奖励分-操作扣分-预习报告扣分=本次实验最终成绩
2 期末实验理论书面考核
通过书面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考虑到时间, 没有必要象一般理论课那样出很多题, 花费很多时间。可以出少量能反映学生对实验掌握程度、有代表性的几套题。在选题时, 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 围绕着实验内容, 并侧重于应用方面。每套题都是实验中遇到的典型问题, 大概10~30道之间, 每套题难度要基本相近。为避免抄袭现象, 可以抽题考试。举个例子:学号末尾为1、4、7、0的做第一套题目;学号末尾为2、5、8的做第二套题目;学号末尾为3、6、9的做第三套题。
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操作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是基础化学实验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仪器[2]。可出一套关于这些仪器操作方面的理论题, 考察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 也间接地测试了他们的操作能力。举几道题为例:
(1) 用电子天平称量物质, 小数点后应保留小数点后 () 位数字。
(2) 滴定管读数时, 小数点后应有 () 位数字。
(3) 移液管取溶液时, () 拿吸耳球, () 拿移液管。 (A.左手B.右手)
(4) 用酸滴定碱时选用 () 滴定管。 (A.酸式, B.碱式)
(5) 分析天平上第三位数在 () 读到。
A.加码指数盘 B.投影屏
C.砝码
(6) 分析天平称量物体时, 若砝码重为9g, 加码指数盘读数为865mg, 投影屏读数为6.5, 则物质的重量为 () 。
(7) 配制准确浓度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时应采用 () 。 (A.直接法, B间接法)
(8) 配制准确浓度的HCl溶液时应采用 () 。 (A.直接法, B间接法)
3 期末基本操作考核
从所做实验中选做一个实验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操作考核, 可引起学生对平时实验的重视, 提高教学效果。精选出10套能考察学生基本操作的试题, 选试题时最好也能选择一些有确定数值结果的试题, 以考察学生操作的准确性, 然后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给试题编号, 考试前让学生随机抽签, 独立进行考核。评分标准制定中不仅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也要兼顾结果的准确性。这里给出10套操作技能考核题目:
(1) 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标定浓度约0.1mol/L HCl溶液;
(2) 用0.1mol/L 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
(3)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浓度约0.1mol/L NaOH溶液;
(4) 测定某溶液的吸光度;
(5) 配制0.1mol/L Na2CO3溶液;
(6) 测定葡萄糖溶液的pH;
(7) 用托盘天平称2.5g粗盐并溶解;
(8) 用电子天平称取0.3000g的Na2CO3并溶解;
(9) 用移液管取50ml蒸馏水;
(10) 把10ml某溶液稀释至100ml (用容量瓶) 。
试题 (1) 和 (2) 分别考察学生对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的操作情况;试题 (3) 考察学生如何用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 同时也考察了物质的溶解操作;试题 (4) 考察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试题 (5) 考察准确浓度的基准物质溶液的配制;试题 (6) 让学生掌握用酸度计测溶液的pH;试题 (7) 考察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溶解操作;试题 (8) 考察电子天平的使用和溶解操作;试题 (9) 考察移液管的使用;试题 (10) 考察容量瓶的使用。这10套题涉及了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非常全面。具体操作中还可以更多变化, 举个例子, 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作为考核题目。我们首先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溶液, 编上号码, 让学生抽号或指定学生测对应号码的吸光度, 学生做完后, 把结果记录下来, 与真实值相比较, 再考虑操作的规范性, 给出其操作考核成绩。这种考核可行性比较强, 不用花费太大的人力物力, 同时, 避免了学生抄袭数据的现象, 起到了引起学生重视的作用。
上述每套题都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这里以 (1) 为例给出其相应的评分标准如表1ㄢ
4 最终实验成绩评定
基础化学的最终实验成绩就由平时成绩 (40%) , 实验理论考核成绩 (30%) 和期末操作考核成绩 (30%) 三部分组成 (如表2) 。
5 实施情况
把这套考核方案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几乎没有旷课现象。学生开始重视实验, 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 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的精髓是加强操作技能的培养。作为基础化学之一的分析化学实验在高职院校医药和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考核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进而影响理论课的效果。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 提出了一套比较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验考核方案。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参考文献
[1] 杨红兵, 边丽, 张玲, 等.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6) :78~79.
化学电教实验探讨管理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