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第1篇

好家风造就好家庭

温馨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范后代的准则,也叫家法。好家规会造就好家风,家风即门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顾名思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也就是家规、家训形成的习惯。善、孝、仁、礼等品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重德修身等品质,都可以引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我们家也有许多的家规,生活上的有像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了,东西不要乱扔乱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这些都是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行为上,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对长辈要尊敬,对父母要孝顺。他们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以身作则这样做的,我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我父母身上的真实事例吧!

我的妈妈是个大孝女,每次回姥姥家,都会买一些姥姥、姥爷爱吃的食物,挑那些软的、好消化的。因为姥姥、姥爷的牙齿都不好了。在家帮他们整理家务、烧几道菜,饭后微笑着听姥姥、姥爷讲“大道理”,很有耐心。在奶奶临去世的几年里,妈妈也每个星期都要到奶奶家,给奶奶买药。奶奶的下身经常发炎、红肿,妈妈每次都细心地为奶奶上药。

爸爸说他从心里感谢妈妈,每一次吵架,想起妈妈做的就什么都放下了。这些事情让我从妈妈身上孝顺的美德,我也要向她学习。我家的家风,我说起来就是:孝敬父母、忠厚诚信、勤俭持家、知书达理。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家庭里的关于家风的故事。

我们也要从先人、哲人那里学习好的传承。北齐的《颜氏家训》、近代的《曾国藩家书》,都是以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子女如何修身、治家、处事、为学等,讲究重德修身、自律自勉,总结起来就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女职工;综合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085-02

女职工是企业单位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深化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和振兴同样也离不开广大女职工的拼搏与奉献。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说:“必须提高广大妇女的素质,让广大中国妇女满怀信心的走向二十一世纪,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强大乃至整个人类的和平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妇女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而且对整个人类进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1]作为医院工会女工组织,切实做好医院女工工作,不断开创女工工作新局面,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医院的一个重要举措。[2]作为为女工说话、服务的“娘家人”,如何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为女职工搭建起展示新时期女性风采、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是工会女工工作者当前亟须解决的课题。[3]

一、新时期女职工应具备的素质

“素质”原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先天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和能力形成的生理条件。[4]女职工素质就是女职工德、才、学、性格、气质等各个要素的有机构成。女职工素质提升主要以广大女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职业技能水平、创新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具体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表现为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善于学习和了解单位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等。

(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受教育和文化知识修养程度。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部分女工缺乏学习意识和信息意识,思想守旧,凭老一套经验,这样只有被时代淘汰。[5]因此,女职工应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

(三)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技能素质指个人专业技术和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特殊能力(专业领域的专门能力)及创造能力(专业领域内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女职工如果要成为具备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应专业的各种操作技能。

(四)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主要指身体体质、精神状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能正确对待挫折,有成绩时不沾沾自喜,身处逆境时不轻言放弃,在困难面前,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攻克难关。

二、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的切入点

提升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应从社会、客观环境、外部条件和人的主观自觉能动性等几方面着手。

(一)帮助女职工克服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相结合

女工组织应重视女职工的心理卫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帮助女职工转变头脑中的传统观念,让其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从主观上努力克服,同时及时为女职工提供心理咨询与指导。

(二)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相结合

作为新时代的女职工,如果要做到思想上不落伍,工作上不落后,就必须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女工组织应通过组织、动员女职工参加各类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适应个人、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道德教育与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

我国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广大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因此,在提高女职工职业素质的同时,要引导女职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四)营造成才氛围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

建立女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女职工学文化、学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五)利用有效载体教育与强化岗位技能相结合

开展“女职工(巾帼)文明示范岗”、创新能手等竞赛活动是新形势下实现女职工自身发展的有效形式,在深入内涵和拓宽活动领域的同时突出活动重点,为女职工人才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不断强化岗位技能,把对女职工培训侧重点从适应本岗位、本工种、本行业的局限中解放出来,鼓励女职工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学识素养和技能素养。

三、提升女职工素质的举措和途径

综上所述,女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但必要而且紧迫。医院由于行业特点,女职工占的比例很高,做好女职工工作、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对促进医院稳定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工会从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采取多项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思想品德教育

医院属于技术性、风险性强,并带有公益性的服务行业。人员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对此,工会组织女职工从职业道德入手,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进行医院文化和服务理念教育。同时,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行了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培训,让女职工在思想认识上逐步提高。

(二)业务素质教育

从提高女职工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入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激发调动女职工爱岗位、钻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女职工在新形势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结合专业需要和女职工需求,定期开展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相关学科知识为辅的培训活动,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也为新技术的普及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成功策划组织医师病历书写知识竞赛、护理操作技术竞赛,各级领导和全院职工对比赛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女职工立足岗位、苦练技术的工作热情。启发女职工自觉学习,自找压力,自发“充电”。支持女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继续教育。鼓励她们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在职研究生教育以业余、脱产、半脱产形式参加学习、更新知识,并予以奖励。倡导女职工“在实践中学习”,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年会交流,开拓视野;聘请专家来院进行讲座,选派科室骨干到省市级大医院进修。组织女职工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竞赛,在专业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名次。经过努力,目前我院大专以上学历(含本科、研究生)女职工155人,占到了全院在职女职工的77%。三年来,由女职工撰写的论文数十篇参加了国家各类相关学术年会交流,11篇文章发表在国家或省、部级刊物上。女职工整体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三)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围绕提高女职工身体素质,工会通过开展健康和心理健康讲座,定期体检、妇科筛查,以及组织健美锻炼、文体比赛、登山、野外拓展等活动,实现身体素质达标。

结语: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各行各业妇女,要坚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女职工只有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女职工工作者,更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每一位女职工姐妹都能“放飞梦想,实现理想”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陕西航天医院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第3篇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块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得到一块玉,那就是可爱的孩子,可有的父母们在多年后得到的令人满意的作品,而有的一些父母们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更是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是一柄锄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影响很大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其中既有共性,更有个性。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一般说来,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风都会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的重要性,便是家风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家风是一种家庭文化的积淀、伦理道德的传承。在现实生活中,要把握传统和现代之间内在的承接性关联,注意反映时代的特征,也要继承传统的经典,要重在建设上下功夫。建设和谐的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关键在于主要成员的学识、修养、气度和作风。家长之间关系正常,互相尊重、谦让、理解、宽容,孩子感受到的是温馨、和睦的真诚亲情。家长习惯读书学习、善于思考,孩子品味到的是勤奋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家长爱岗敬业、勤俭持家,孩子体验到的是认真踏实的作风。也就是说,家长想把孩子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应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第4篇

笔在纸上游走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妈妈看我安稳写作业的模样,渐渐无聊起来,拿出手机,开始玩了,见她并不盯着我了,我逐渐放缓了写字速度,直至停下笔,妈妈也未察觉,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轻手轻脚的从文具盒中拎出一块形似蛋糕、可拆卸的橡皮,开始把玩起来,越玩越入迷,干脆丢下笔,专心玩起它,可就在玩得最开心时,妈妈猛地一抬头,我一惊,手一抖,橡皮掉落在地,但妈妈并没有发火,只静静地看着我,问道:“玩够了吗?”“够,够了。”我身体绷得更紧了,生怕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发出的声音都因害怕带上了一丝颤抖,“那就写作业吧。”妈妈似乎没有发现我的害怕,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我重新拿起笔,心中有些不敢置信,一向暴躁的妈妈竟然没有骂我?又带着些劫后余生的侥幸:既然刚才玩橡皮妈妈都没意见,那么我在玩一会儿也没问题喽!想着,我的手又不自觉地伸向了橡皮,但这一次手刚碰到橡皮就被一巴掌打开,“你干什么?”我心疼的看着手背上的一片红向妈妈吼道,“写作业。”“我又不是不写,我写着玩着不行吗?”我忍着因疼痛而冒出的泪花问道,“不行,我问过你要不要玩,你拒绝了,你也答应要写作业了,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你如果三心二意,做事能好吗?”妈妈反问道,我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拿起笔开始写,可妈妈的话却在我脑中反复响起,一颗名为专心的种子悄无声息的钻进了我的心田,经过时间的浇灌,它将发芽,成长

我的“根”里有什么,我并不知道但我却很清楚“干”中隐藏着什么,其中,便有专心,它即为我们家的家风,伴了我十年,也许,我的“根”就是它吧?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第5篇

在每一个家庭里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孩子的成长会在父母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独立的性格,家庭的家风对孩子影响至关重要,优秀的家庭风气会让孩子健康的成长,面对问题积极乐观;对待他人礼貌善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要从家庭的教育抓起,要从生活的细节抓起。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从小就喜欢听爷爷讲神仙鬼怪的故事,他作品中的故事传说很多是小时候听爷爷讲的,他的爷爷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2012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时讲到最后说:"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在如此隆重的颁奖典礼上,还记得许多年前爷爷讲的故事,大家一定能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魅力,感受到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

生命的摇篮是家庭,人生的第一课在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三字经》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之教即家庭教育,在"师"之教即学校教育之前。可见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启蒙老师是家长。

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是父母给的。

婴幼儿认识世界是依靠看、听、触、嗅、味等手段。婴幼儿出生后看得最多的是父母的活动,听得最多的是父母的语言。虽然他们还没有语言,但父母的言行已印刻在他们的大脑里,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在模仿大人的言行中逐渐长大,影响着将来的发展。从教育角度看,小孩很多行为,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从这个角度看,家庭教育远远重于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奥秘在于"潜移默化",在于"润物细无声"。

孩子最早的习惯是父母养成的。

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帮助人健康成长,坏的习惯妨碍人的发展。拿破仑说:"一个孩子行为举止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他的父母。"童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往往影响终身。哈利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没上过大学,但知识渊博,因为他从小有个好习惯阅读。

倒霉的事总与坏习惯相伴。写字没有好习惯,影响视力; 饮食没有好习惯,影响健康; 学习没有好习惯,影响成绩;运动没好习惯,影响身体;开车没有好习惯,影响安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优秀的父母,可以不给孩子财产,但要给小孩终身享用的东西,即良好的习惯,这比给予孩子财富重要得多。

孩子最早认识社会是父母引领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上发生的事、邻里之间发生的事、单位中发生的事,父母天天在处理,天天在议论。父母的分析、判断、处世方式时刻影响着小孩,从婴幼开始耳濡目染,长大后,或模仿、或借鉴、或发展,从小孩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遇事发脾气、骂人,小孩遇事也会发脾气、骂人;父母经常关心、帮助别人,小孩往往也有一颗关爱之心。父母的个人爱好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孩。诺贝尔奖得主马丁努思韦尔特曼说:"父母灌输给你们的理想或者人生的目标将会影响你的一生,如果你们的父母希望你赚很多的钱,那么你肯定成不了科学家。"当父母的一定要记住,你是家长,也是老师;家庭是小孩生活的地方,也是受教育的场所。

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中国许多古人为了让后代品行端正,防止儿孙误入歧途,走上邪路,为家庭成员制定了系列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成为家中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红线,这就是家规。不少家庭家族的家规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谆谆叮嘱,阐理透彻,不仅有神圣的权威性,而且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虽历经沧桑,依然能让人启悟,让人警策。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第6篇

家风是什么? 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我们家的家规并没有成文的条列,但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爸爸教育我鲜花虽好但还要绿叶扶持,一家虽好但还要邻里扶持,因此与邻里的相处要和和睦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遇到什么事都要想想邻里,比如有一次我刚刚回家发现我妈妈不在家而我却没有家门钥匙,可怜的我独自坐在走廊里等待妈妈回家,就在这时我的邻居阿姨回来了,她问我为什么坐在走廊里没有回家,我就把事情的缘由都告诉了她,他冲我笑了笑说”来我家里等吧”本来我是不想去打扰的,可奈不住阿姨的热情,我去了她家里,还热情的款待我,后来我妈妈回来了,我就和阿姨说了再见,就回家了.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没有弄好邻里关系,在遇到困难是又怎会出手相助. 百善孝为先, 我们家的孝不重大节,却重小节。我们家的饭桌呈长方形,爷爷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奶奶坐在右手边的第一位,爸爸坐在左手边第一位,妈妈坐在右手边的第二位上,我坐在左手边第二位。一个简简单单的座位安排中却包含着长幼尊卑和浓浓的孝义。吃饭的时候往往是爷爷先动第一筷,我们才捧起饭碗在浓浓的家和的氛围中吃饭,更表现出了我们对爷爷的孝顺与恭敬。孝敬老人也是我们家的一大传统,我的姥姥生命里的最后一分钟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在此期间,我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看望姥姥,每次去我们都会买好多好吃的,尽心尽力的去照顾姥姥让她走完生命里的最后一段时光.爸爸告诉我孝敬老人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有我们这个幸福快乐的大家庭.爸爸的话让我明白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都是为了自己爱的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贯穿一家上下,而家训又渗透其间,但家规又是什么?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俗语说:“家无规矩不和,人无良训不富”。从小到大,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

好家风好家训范文第1篇好家风造就好家庭温馨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范后代的准则,也叫家法。好家规会造就好家风,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