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1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的考虑到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标准化建设的建设机制, 并从技术层面进行对相关策略的完善归纳:
第一, 在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过程中, 要保证救援设备的完善, 从洗眼器、围堰、报警设施等层面, 形成一套完善的救援预案体系;第二, 为了保证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化工企业要进行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知识普及以及案例演习, 防止事故造成的安全损害问题。
2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探析
2.1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还需完善
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查询, 虽然化工企业的危险性和环境破坏性很高, 国家对于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关注度也很高。但是, 截至目前为止, 仍然有一些不法企业枉顾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重视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 这也是天津爆炸事故、青岛输油管线爆炸事故等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 可以发现, 进行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建设完善, 仍然是我国化工企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2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用范围不够广
在运用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过程中, 由于相关技术层面的限制, 导致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不足, 对于化工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力度不足, 难以控制住生产过程总潜在的危险问题, 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真实作用也难以有效的发挥出来。
2.3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专业技术还需完善
通过进行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 可以发现, 目前的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与此同时, 在救援设备、围堰设备、报警设备进行分析, 现有的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还需充分结合这些先进的专业技术, 促进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用的发挥。
3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改进途径探析
3.1重视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专业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改进过程中, 要充分的考虑到, 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于专业技术的使用。针对这样的情况, 既要从整个体系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发挥出各个专业设备的作用:
首先, 从对救援设备的角度分析, 在化工设备发生之后, 要及时的对受伤的员工进行治疗。其中, 化学药品的腐蚀性和毒性对员工的眼睛部分造成伤害, 这就需要引进洗眼器, 并对员工的眼睛部位进行清洗, 防止进一步伤害对员工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 诸如防毒面具、胶皮手套也是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过程要重点采用的设备;
其次, 在化工设备的围堰要进行重点设计, 尤其是在大型化工设备之中, 更是要将工作区域和化工设备之间实现有效的隔离, 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最后, 在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的报警设备设计中, 要对化工生产过程的的各种化学元素的浓度进行有效的设计, 并从温度、烟浓度等层面进行设计, 保证化工生产过程的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 进而从技术层面循序渐进的促进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规范化、稳定化发展, 在保持原有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效果的基础上, 稳步向前发展, 进而保证化工生产过程的稳定前进。
3.2遵循预防为主的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原则
在进行预防为主的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的注意到预防为主的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元素的完善:第一, 要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元素进行风险评价和隐患分析工作;第二, 要对化工企业各个生产项目进行总结归纳, 保证各个项目中的危险元素可以及时的发现;第三, 要对化工企业所使用的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与此同时, 要充分的意识到, 在进行预防为主的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设过程中, 风险问题是随时可能出现的, 这就要求在后续的完善过程中, 动态性的进行预案的完善设计。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满足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 化工企业要在充分的意识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机制的概念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现有的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化工企业范围内营造安全的事故预防体系, 充分的保证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进而保证化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在化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化工生产过程的高危性, 要充分的考虑到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建设。针对这样的情况, 本文将具体的结合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运行现状, 进行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改进方向的探索研究工作。
关键词: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状,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金国.编制企业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 (04) .
[2] 方丽, 曾杰, 李霞.关于建立幼儿园应急救援预案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 (19) .
[3] 商杰.如何编制建筑工地应急救援预案加拿大建筑工地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简介[J].建筑安全.2006 (06) .
[4] 吴兵副, 水林娜, 卢本陶.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05) .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1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重庆市消防条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等。
2火灾爆炸事件分级
本预案的火灾爆炸事件系指厂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易燃易爆产品和中间物料储运设施、锅炉压力容器、天然气输送管线、运输危险化学品的火车或船舶、在工作场所内易燃易爆化工物品发生的火灾爆炸事件等。
2.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中国石化级事件:
a)一次造成3人(含3人)以上死亡,或50 人(含50人)以上受伤,或10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b)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周边人员的;
c)火势4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并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可能引发重大次生灾害;
d)化工原料、产品运输船舶火灾爆炸,致使港口严重损毁,或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水面火灾或污染,致使主要航道封航2小时以上;
e)火灾爆炸,致使铁路设施严重损毁,主干线行车中断4小时以上。
2.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厂级事件:
a)一次造成1-2人死亡,或3~49 人受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1000 万元之间;
b)生产装置、大型液(气)储罐火灾爆炸,2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
c)化工原料、产品运输船舶火灾爆炸,致使厂内化工码头严重损毁,或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水面火灾或污染,致使主要航道封航2小时以内;
d)化工原料、产品运输火车火灾爆炸,致使铁路设施严重损毁,主干线行车中断2小时以内;
e)天然气输送主管火灾爆炸,2 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次生灾害有了继续扩大的危险; f)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本厂能够处置的一般事故。
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
a)一次造成2人(含2人)受伤,或1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b)生产、工作场所火灾爆炸,化工原料、产品运输火车或船舶发生火灾爆炸,1小时以内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生产设施局部停产;
c)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认为车间能够处置的重大事故隐患或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
3 应急报告
3.1 报告程序
发生车间级事件,各二级单位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厂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最多不超过半小时。
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事件,厂应急指挥中心在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的同时,按照厂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1小时。
发生中国石化级事件,事件单位在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的同时,也可直接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时,基层单位在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的同时,也可直接向厂消防大队报警。
3.2 报告内容
3.2.1 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火灾爆炸事件时,应立即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单位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和部位、装置名称或介质名称、容器容积; b)火灾或爆炸波及范围; c)人员伤亡情况; d)事件简要情况; e)已采取的措施。 3.2.2 在处理过程中,二级单位应尽快了解事态进展情况,并随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表01-1(火灾爆炸事件报告内容一览表)要求的内容。
表1-7火灾爆炸事件报告内容一览表
4 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厂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按照下列程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1 应急上报
4.1.1 当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车间级事件时,厂属各单位应立即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 4.1.2 当发生中国石化级、厂级事件时,厂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分别向对口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2 应急行动
4.2.1 厂应急指挥中心应做好如下工作:
a)迅速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赶往现场;
b)根据现场需求,组织调动、协调各方面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
c)了解事件现场情况,分析事件发展趋势,作出调整救援方案的决策; d)负责对外新闻发布材料的审定工作。 4.2.2 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a)根据事件现场情况,确定防爆和警戒区域,迅速指挥隔离事件现场; b)指挥抢救伤亡人员,撤离无关人员及群众;
c)进行现场侦察,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根据现场处置方案指挥实施;
d)协调现场内外部应急资源,统一指挥抢险工作;
e)根据现场变化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提出应急处置方案调整的意见; f)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4.2.3 应急响应中心
a)接到事故报告后,在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指导事发单位进行人员避险、灾情控制等工作;
b)根据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各相关单位和专家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c)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做好消防、气防、医疗救护等内、外部应急救援力量的调度准备;
d)负责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安排、使用;
e)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和求援。
4.2.4 环安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火灾爆炸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落实指令;
b)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 c)组织火灾爆炸现场应急处置;
d)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地方政府和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和求援;
e)指导现场环境监测,监督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f)负责接洽国家、地方政府、中国石化等专家来厂指导、控制及处理等工作;
g)负责火灾爆炸事件现场应急处理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
h)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组织起草上报材料,并向地方政府、集团公司上报;
i)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5 生技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生产装置、工艺管线、罐区和码头等场所、部位火灾爆炸处置情况,连续收集事件发展动态资料,核实现场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及时传达、落实指令;
b)做好应急状态下的生产、物料平衡,负责生产装置、罐区、码头、变(配)电等生产作业的开(停)车、停供电,给排水、危化物质分析、现场环境监测等应急工作的调度指挥;
c)负责消防污水、生产污水排放的调度工作;
d)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e)负责应急值班记录、录音以及资料的归档工作; f)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6 设备处、工程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生产装置、工艺管线、罐区和码头等场所、部位火灾爆炸处置情况,连续收集事件发展动态资料,核实现场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及时传达、落实指令;
b)组织调配应急抢修队伍和机具,做好事件现场抢修抢险工作; c)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d)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7 消防大队应做好以下工作:
a)掌握火灾重点目标,按事先制定的专项灭火预案和专项气防处置预案,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灭火抢险和救援;
b)根据火灾现场情况及自身灭火能力,提出是否需要地方消防部门和周边消防力量增援的意见,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同时根据厂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合理调整灭火抢险方案和力量部署;
c)根据事件现场的发展情况迅速做好防化防毒和灭火器材药剂的补充; d)开展消防救护、搜救伤员;
e)协助和参与现场工艺应急处置工作;
f)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置意见; g)负责应急值班记录、录音以及资料的归档工作。 4.2.8 社管处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火灾爆炸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汇报,并落实指令;
b)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组织力量对火灾爆炸现场周围实施警戒和交通管制;
c)引导非安全区域内非抢险救援人员进行疏散、撤离; e)负责警戒区域周边的安全保卫、治安、巡逻工作;
f)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地方政府报告,并协同实施人员疏散、安置、医疗救助和生活后勤服务;
g)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9 党工部应做好以下工作:
a)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 负责新闻发布、媒体接待、广播宣传等工作; b)负责事件波及员工和群众思想稳定工作;
c)派出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d)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10 供销公司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火灾爆炸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情况,详细了解现场救援物资需求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组织调配、采购应急救援物资; c)组织应急物资的运输;
d)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11 信息中心应做好以下工作:
a)接到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后, 组织落实确保通讯网络系统畅通的工作; b)负责厂通讯系统、信息平台、局域网的及时恢复和运行安全; c)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12 环境监测应做好以下工作:
a)负责对火灾爆炸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及可燃气体等浓度分析工作; b)负责对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
c)完成厂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2.13 事件所在单位应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并详细了解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组织义务消防队员积极控制初期火灾,采取相应措施遏制事件扩大; c)根据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及时调整生产运行方案; d)做好本单位员工疏散工作;
e)做好本单位员工思想稳定工作。
4.2.14 其他相关单位按照厂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3 现场应急处置原则
在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4.3.1 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发生火灾爆炸时:
a)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b)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加强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
c)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并根据需要配备医疗救护人员、治疗药物和器材;
d)可燃物料存量较多时,应尽量采取工艺处理措施,转移可燃物料,切断危险区与外界装置、设施的连通,并组织专家组和技术人员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e)火灾扑救过程中,专家组应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火灾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调整措施灭火的指导意见;
f)火灾失控,危及灭火及其它抢险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g)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封堵抢修工作。 4.3.2 大型可燃液气储存设施发生火灾爆炸时:
a)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b)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组织医疗专家,保障治疗药物和器材的供应;
c)根据可燃液(气)储存设施火灾的特点及风向,合理组织扑救工作; d)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e)对受火灾威胁的其它可燃物质储存设施,应及时采取冷却、转料、泄压等措施,防止升温升压而引起火灾爆炸;
f)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有足够数量的灭火药剂和消防装备,保证火灾延续期间的灭火力量;
g)火灾失控时,应密切关注燃烧的储存设施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等应变措施;可能危及现场周边大面积人群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疏散等相关工作;
h)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封堵抢修工作。 4.3.3 锅炉等压力容器发生火灾爆炸时:
a)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全力救助伤员;
b)重点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防中毒和防窒息措施;
c)采取工艺隔断和堵漏措施,减少可燃物料外泄、有毒气体的扩散;
d)对空气中有爆炸、有毒害的气体采用高压水雾进行稀释,防止高浓度气体聚积。
4.3.4 天然气输气管道泄露发生火灾爆炸时:
a)立即停止输气,关闭管道泄漏点两侧的截断阀,对泄漏管道附近其它管线或电缆采取必要的防火保护措施;
b)全力救助伤员,采取隔离、警戒和疏散措施,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危险区域。及时疏散泄漏点下风方向附近的人员,并采取措施禁止明火;
c)根据地形地貌、风向、天气等因素采取有效的围堵措施,控制着火区域; d)充分考虑着火区域地形地貌、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降温控制和灭火方案,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e)对空气中未燃烧的天然气采用高压水雾水幕进行稀释或隔离,防止发生爆炸。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封堵抢修。 4.3.5 运输危险化学品途中发生火灾爆炸时:
a)立即向当地政府应急机构报告;
b)必要时派出专家和救援力量,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抢险工作。 4.3.6 易燃易爆化工产品发生火灾爆炸时:
a)组织救生抢险小组,携带个人防护和救生器材,全力救助伤员,并对现场采取隔离、警戒和疏散措施;
b)加强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根据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质,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c)根据易燃易爆化工产品的特性,以及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灭火方案,选用合适的灭火药剂和灭火方式,结合工艺技术措施,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d)灭火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
5 应急终止 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厂应急指挥中心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a)国家及政府主管部门及中国石化应急处置已经终止; b)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c)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d)损失控制在最小; e)社会影响减到最小。
6 术语
6.1 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
本专项预案中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系指中国石化“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中一级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
6.2 大型可燃液(气)储存设施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xxxxxxx
化工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日
- 12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2.1.2、现场指挥小组
组长:xxxx 其职责:
(1)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2)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3)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4)接受政府及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 (5)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6)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的收集保存。 (7)在总指挥的命令下,负责应急的开始及终止。 2.1.3、应急救护小组
组长:xxxxx 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护小组要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
其职责:
(1)向当地医疗机构发出求救信号及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地及人员伤亡情况,提供必要的救治。
(2)进入事故发生区或中毒危害区,抢救伤员及中毒人员。 (3)指导危害区事故发生区公众进行自救及互救。 (4)集中清点,输送伤员。
- 4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其职责:负责事故应急所需消防器材及设施,应急救援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
2.1.7、应急环保小组
组长:xxxxx 其职责:
(1)在环保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厂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2)负责与区环保局等上级部门之间的上报、协调工作。 (3)负责环保应急预案措施的实施。 2.1.8、日常巡视监管小组 组长:xxxxxx 其职责:
(1)负责厂区日常巡视任务。
(2)负责厂区危险化学品、污水管线切换阀的监管任务。 (3)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3、厂区既然条件状况及危险区域的分析
3.1厂区的自然环境状况 Xxxxxxxxxx
3.2储存罐区周边环境分析
罐区、生产装置1120米以外的陈屯村为最近敏感点。 3.3储存罐区危险性分析
储存罐区的易发事故主要是罐区装卸车过程中异常情况下所造
- 6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Xxx 危险性类别:xxxx。
危货号:xxxxx 物化性质:xxxxxxxxx 危险特性:xxxxxxxxx Xxxxxxx 危险性类别:xxxxxx
危险货物编号:xxxxxxx 物化性质:xxxxxxxxx 危险特性:xxxxxxxxxxx 4)爆炸影响分析
如果罐区的某一个储罐发生爆炸,会直接影响罐区内及周边的任何一个岗位.消防泵房、配电室远离罐区,发生事故后,不会造成停电、停水等现象。
5)污水流向及储存能力分析
我公司建有900立方米事故污水池一座,灌区建有有毒有害物料储罐6座,物料储存总容积为320立方米。在发生泄露事故时,罐区的雨水、冲地水及管线、设备泄漏的物料经污水切换阀门切换,将污水流入900立方米事故污水池,经运输车输送至污水处理场。由此可见,我公司的900立方米事故污水池完全能够满足事故污水的存储能力。
3.6消防力量配置分析
室外消防栓13套、干粉手提灭火器(BC)13具、消防-循环水池(1000m³)1座、事故污水池(900m³)1座、事故碱液池(100m
- 8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续报,在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
4.3报告程序
当发生物料泄漏等突发事件后,岗位人员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当班班长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或副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启动该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车间随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以利于及时组织其他应急救援部门投入应急救援工作;
4.4应急预案启动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的位置及危害程序,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机构设置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
4.4.1当工厂发生Ⅲ级生产安全环保事故,即少量的物料泄漏。由当班班组长及时组织班组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并上报车间、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时向区环保局报告。
4.4.2当工厂发生Ⅱ级环境事件,即大量物料泄露但事故在可控制范围内。在向工厂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同时,也可直接向区安环保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同时,通知相邻企业,做好防护及疏散准备;
4.4.3厂发生Ⅰ级环境事件,即大量物料泄露,公司力量无法控制事态蔓延。在启动工厂环境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向区环保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15分钟,同时,立即通知相邻企业,做好防护及疏散工作,减少人员伤亡;
- 10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急通讯小组向周边企业及政府部门及时汇报情况,引导疏散当地群众到安全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处理完安全事故后,在组长的指挥下撤离事故现场前,要清点人数报告每名队员情况,受伤队员要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
5.1.2危险区的隔离
当事故发生时在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救险的同时,由安全巡视监管小组人员对危险区内的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隔离区的划定以保护四周无危险为宜。具体范围应根据事故的大小程序而划定,要组织人员拉事故现场隔离带,划好警界线,同时对现场周围区域的道路拉警界线,疏导交通,同时等待外部支授力量的到来。
5.1.3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应急人员在现场由组长亲自指挥,并由指挥中心对全部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检测人员在穿戴好防护用品的同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现场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测定,以便确定其影响程序和范围。
应急救援小组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与外援力量协同作战,现场指挥人员要对检测人员与抢险、救授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作好防护,监护工作。
当检测人员实地检测发现异常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要把检测人员迅速撤离现场,保护好检测仪器,然后一同迅速撤离现场。撤离到安全地方后,把检测到的结果立即向指挥中心汇报,以便及时控制现场。
- 12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5.2.1物料大量泄漏现场救援方案的实施原则
5.2.1.1防火堤内物料大量泄漏应急措施:
1)所在车间岗位操作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值班领导汇报;
2)岗位操作人员戴好防护器具进入事故现场迅速切断物料泄漏源头,同时挤压岗位人员迅速将生活污水、雨排水、工业废水切换阀门关闭,并将以上三类污水排放路线切换至事故池,避免有毒物料进入公用污水管线;如事态严重,公司现有力量不能控制事故发展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向区环保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请求支援。
3)生产经理立即安排调整事故影响区域的生产作业,必要时,立即停止生产;
4)安全巡视监管小组人员戴好防护用具做好事故现场的隔离警戒、人员疏散工作,由化验室当班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具对事故现场环境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监测,由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消防应急和回收污染物料等处理。
5.2.1.2车间内部管道管线物料大量泄漏应急措施:
1)车间操作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值班领导汇报;
2)当班班长组织人员,佩戴好防护器具进入事故现场迅速切断物料泄漏源头,立即构筑围堰围堵泄漏的物料,同时由挤压岗位人员,迅速将生活污水、雨排水、工业废水切换阀门关闭,并将以上三类污水排放路线切换至事故池,避免有毒物料进入公用污水管线;
- 14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2)发现大规模泄漏造成物料溢出防火堤,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要及时用沙袋封堵,将物料截留在防火堤内;对物料浓度较高的进行回收,浓度较低的,用防爆设备排入空闲储罐进行处理;挤压岗位人员迅速将生活污水、雨排水、工业废水切换阀门关闭,并以上三类污水排放路线切换至事故池防止物料外排。安全巡视监管小组人员戴好防护用具做好事故现场的隔离警戒、人员疏散工作。应急通讯组通知相邻企业,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向区环保局报告,请求支援。
5.2.1.5储罐泄漏应急措施:
1)由应急环保小组组织有关人员,穿戴好劳保护品,进行封堵及抢修处理工作,如事态严重,应立即向区环保局应急指挥中心报告,请求支援;
2)安全巡视监管小组人员做好现场监护,禁止机动车辆进入现场,防止发生外来人员中毒、火灾事故;
3)当班班长组织人员将泄漏物料回收处理。挤压岗位人员迅速将生活污水、雨排水、工业废水切换阀门关闭,将以上三类污水排放路线切换至事故池,进行中和处理,合格后再外运到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 16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附件:
一、区域交通示意图
二、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厂区平面总图
四、灭火器材摆放位置
五、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
六、应急联系电话
七、厂区紧急疏散图 八:污水切换阀位置简图
总经理签字:
xxxxxx化工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日
- 18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2.市、区政府部门联系电话: 3.公司周边企业联系电话
附件七:厂区紧急疏散图
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近一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引发了环境污染事件,给当地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为避免和降低由于安全生产事故给环境及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破坏及损失,做到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的依据及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我公司使用的原料的特性,厂区的地形地貌等,编制此预案。
此预案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我公司范围内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2、应急救授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2.1、救授组织机构的设置 2.1.
1、应急救授指挥中心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行政部经理)
其职责:(1)在事故发生时,由总指挥发布和解除应急开始及终止的命令,发布信号及信息实施救授行动。
(2)组织制订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 (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1.2、现场指挥小组 组长: 其职责:
- 1(4)利用自有灭火器材及消防设施,开展灭火自救。 (5)负责对厂区内员工进行紧急疏散工作。 (6)负责控制现场局面,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 (7)保护好现场,实行24小时对火灾源及中毒区监控。 2.1.5应急通讯组 组长: 其职责:
(1)、确保建立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的畅通。 (2)、负责与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运输人员的联络。 (3)、负责报警联络。 2.1.6、应急后勤组
其职责:负责事故应急所需消防器材及设施,应急救授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
2.1.7、应急环保小组 其职责:
(1)负责厂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2)负责与上级部门之间的上报、协调工作。 (3)负责应急时环保应急措施的实施。
3、危险源情况及判断 3.1、厂区的自然环境状况
(1)地理位置:公司坐落于镇南500米附近,东临公路,东面有##化工、##服装织造,南面##化工等企业。西面、北面背靠小山一座。
- 3涂料生产,由于经济及消防要求,厂内储存的原料十分有限,主要分布在车间,储存在容器中或生产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只有在发生泄漏或火灾的情况下,这些物质大量进入环境中,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3.2.3、重点分布地区的名称、危险品储量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围
车间由于只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密闭研磨机械设备,而且分散在车间内多个工段,所以发生环境事故的危害范围较小,完全可以控制在厂区范围内,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影响很小。
3.4、危险品的特性,急救措施 3.4.
1、涂料
物化性质:颜料、树脂、填料等溶剂的混合体,性质稳定,不遇大火不宜燃烧。
危险特性:遇大火长时间烘烤可以燃烧,由于包装是0.3CM的冷轧板制成的铁桶,燃烧时易从包装咬口处,桶盖处等部位裂开,向四周喷射,因此不易爆炸。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1211等灭火器砂土等灭火。 3.5、公司可以利用安全、消防等设备器材及分布
3.5.1、公司备有个各种型号、类型的灭火器,砂箱,防火锹等分布于厂内各个部位。
3.5.2、公司内由变电所供电。
- 56.2、当发生火灾时
6.1.1、首先控制泄漏处的火势,防止扩散,相关人员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6.2.2、迅速关闭临近的阀门,切断气源。 6.2.
3、用干粉灭火器和喷淋装置迅速灭火。
6.2.4、事故发生现场有爆炸危险时,应迅速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6.2.5、如现场有受伤人员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抢救。
6.3、应急预案启动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井后,根据事故发生的位置及危害程序,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机构设置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
6.4、人员的疏散,撤离
当事故发生时,各应急小组长要立即组织成员,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工作,帮助帮助人员有序有效的疏散到安全地区。如果事故后果严重无法自救时,而消防部门没有达到之前,要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由各小组长向周边企业及政府部门及时汇报情况,引导疏散当地群众到安全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应急救授队成员在处理完安全事故后,在组长的指挥下撤离事故现场前,要清点人数报告每名队员情况,对受伤队员要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
- 76.7、受伤人员现场救治与医院救治
当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护小组成员要马上进入现场,在现场指挥小组长的亲自指挥下,对伤员采取现场救治,等医疗机构人员赶到后,轻伤者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治疗,重伤者根据专家及医院的意见马上转移到医护较高的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伤员入院治疗前要与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拿出可行的治疗及处理方案,对伤员进行医治。
6.8、应急救援保障
企业专职安全人员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将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名单及联系联络方式交到指挥中心。同时还要把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以及保管人员一些相关信息迅速交到指挥中心。
企业专职安全员在指挥中心的指挥下,立即启动应急照明设备,启动应急救护信息网,打开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依据事故的程序以及救援力量的分析结果,启动相临单位互助的方式,当事态扩大时,要立即启动请求政府调动应急救援力量,保护事故现场以便事故的有效处理。
6.9、环保急救措施
针对罐区的特性,在罐区周围设立围堰,防止泄漏后的危险品大面积扩散,组织人员将泄漏的危险品进行收集,如车间发生火情,采取隔离等手段避免火势蔓延,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加大污水处理投加的药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排水的污染程序,必要时则关闭出水口,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一、总则
l、我工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模范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本工厂有关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的各项规定,以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确保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安全。
2、搞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必须要以防为主。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必须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搞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消灭存在的各种,要把各种事故统统消灭于萌芽状态!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方面教育与培训,形成人人懂安全知识,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3、为应对各种突发重大事故,必须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的精神原则,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些事故,而不至于临阵手忙脚乱,贻误战机。为此,特制定本。
4、要求我工厂全体员工人人都要熟知本的各项具体要求,人人都能按要求,在灵活指挥,妥善处理各种事故。
二、一般规定
1、如遇突发重大事故,在的最高领导者(指事故班组的班长及以上干部),就是处理事故的现场总指挥。
2、现场总指挥必须要头脑冷静,处理事情要坚决果断,要按照的精神,立即组织员工展开营救工作。千万不要拖泥带水,耽误救援的最好时机。
3、现场总指挥要本着“先救援、后汇报”的原则,首先组织在现场的员工实施救援工作,待控制局面后,立即向工厂领导汇报。
4、一旦出现现场局势无法控制,同时又与工厂领导联系不上的情况下,现场总指挥有权处置各种突发事态:
(1)如是火灾,应立即向119求援。
(2)如是人身,一时又找不到车,应立即向120市急救中心救援。
5、一旦发生事故,所有现场员工都应积极、主动地在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参与救援工作,而决不能遇事退缩、当逃兵,或拒不服从领导而贻误战机。一旦此类事件出现,工厂必将追究责任,并予以严肃处理。
三、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
1、突发火灾事故后,事故班组班长应立即组织本班组员工投入到灭火工作中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灭火工作。
2、突发火灾事故后,非事故班组操作人员应视当时火情的严重程度,在现场灭火总指挥的统一调度下,或派部分人员过去协助灭火,或采取紧急断电停机措施,派出所有人员协助灭火。
四、人身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
l、突发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班组班长和现场操作人员应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机或停电,将受害人从机器设备上或触电部位迅速解救出来。
2、如受害人大量失血,现场指挥者应立即组织员工对其进行临时性的绑扎、止血。
3、如受害人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把受害者搬到空旷场地,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复苏,不得耽误半分半秒。
4、此时,现场指挥者要争分夺秒、当机立断、紧急向120市急救中心求助。
5、现场指挥者应及时向工厂领导汇报。
6、如遇一般人身伤害事故,现场总指挥应立即向工厂领导汇报,并及时找车将受害人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7、现场指挥者在处理人身伤害事故时,要本着迅速、稳妥地原则,立即予以处置,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千万不要耽误救治受害者的最佳时机!!
五、设备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
1、突发,班组班长要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停机停电,严防事故扩大。
2、如果因设备事故连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立即救人,在把受害者救出后,立即启动《人身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程序,予以迅速救治,而后在去处理设备事故。
3、发生后,如不是因为救人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移动现场各种物件,要保护好现场,以便分析事故原因。
4、发生后,如不迅速采取“移动”“支撑"等手段来处理,有可能导致事故扩大或危机人身安全者,现场指挥可以采取这些手段来予以处理。但要做好详细记载,并向事故调查人员讲清,以便能准确判定事故发生的原因。
5、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后,现场指挥人员在做好紧急处理的情况下,应立即向工厂领导汇报。
六、糸统组成
事故发生时,事故预案的实施是由糸统完成的。应急救援糸统分为指挥部和专业队两部分。指挥部总指挥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担任。指挥成员应包括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职责、权力及资源的厂内生产、设备、消防、医疗。指挥部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急救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
工厂领导电话:
总经理: 指挥部总指挥:电话:
指挥部副总指挥: ,电话:
指挥部成员: 、 电话: 。
专业队组成:由车间主管组成。专业队:事故一旦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在现场和第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
其按任务可分为通讯队:确保各专业队与总调度室和指挥部之间广播和通讯的畅通;通过广播指导人员的疏散和自救。
人数:5 人 队长:
成员名单:
器材配备:对讲机、电话、手机、高音喇叭、报警器。
治安队: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车辆的进出。
人数:4 人 队长:
成员名单:
器材配备:对讲机、电话、手机、高音喇叭、指示牌。
抢险抢修队:该队成员要对事故现场、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人数: 2 人 队长:
成员名单:
器材配备:防护手套、抢修工具等。
专业队组成:由车间主管组成。专业队:事故一旦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和第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第6篇
本指南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 案”)的编制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石油化工(包括石油炼制与化工)企业环境应急 预案的编制。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性法律文件,编制该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环境应急 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环境敏感区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 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 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 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 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 域、富营养化水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 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 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3.3 环境保护目标
石油化工企业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3.4 危险物质
指能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 的混合物。 3.5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
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6 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
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污 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 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3.7 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 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 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 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3.8 分类
指根据环境污染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 类别。 3.9 分级
指按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环境 污染事件的级别。 3.10 应急准备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 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11 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12 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 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13 恢复
指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 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 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 制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包括 应急指挥、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监测、 消防、工程抢险、医疗急救、防化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企业内部、 外部专家。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制定预案编制任务和 工作计划。
4.2 基本情况调查
应对企业基本概况、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企业周边环境状况、 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4.2.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4.2.1.1 企业名称、详细地址。
4.2.1.2 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4.2.1.3 企业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4.2.1.4 其他情况说明。
4.2.2 企业环境污染危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4.2.2.1 企业的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的名称
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消耗量、物料最大贮存量和加工 量,列出涉及的危险物质名称及数量等。
4.2.2.2 调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装置,危险物质储 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收集企业平面布置图,雨水、 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设施(备)平面布置图、 企业消防设施配置图。
4.2.2.3 调查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名称及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
处理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设备及其他环境 保护措施等。
4.2.2.4 调查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储存、转移、处置情况,
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 危险废物处理的设计规范和防范环境风险情况。
4.2.2.5 调查企业危险物质及危险废物的运输(输送)单位、 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跑、冒、滴、漏”的防护 措施等。
4.2.3 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4.2.3.1 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气象)特征,如风向、风速、降 雨量、暴雨期等。
4.2.3.2 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 河流的岸边)。
4.2.3.3企业所处区域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5000和1:50000), 图中包括以下内容: (1) 年风向玫瑰图;
(2) 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以及管道; (3) 受纳本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
雨水)的水域,废水排放路径及排污口位置,企业厂区外固体废物 处置场;
(4)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周边区域的企业分布、社 区重要基础设施等;
(5) 区域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调查范围按HJ/T 169 确定)。 4.2.3.4 企业废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清净下水和雨 水)排放去向(水域名称),废水输送方式,排污口位置,水域功 能类别。企业排污口下游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地表水及地下水取 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红 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名称,保护 级别,与企业排污口的距离。
4.2.3.5 列表说明区域内各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及与企业边界的
方位和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人口数量、学校的相对位置和学生人 数、医院的相对位置及联系方式。
4.2.3.6 企业相关地表水、地下水、海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受纳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情况及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表水、 地下水(或海水)及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的环境标准。
4.2.3.7 企业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
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服务范 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 4.2.3.8 企业下游地下水打井取水情况。 4.2.3.9 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
4.2.3.10 企业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交通干线流量等。
4.2.3.11 企业危险物质和危险废物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 保护目标说明。
4.2.3.12 同一流域或区域产生同类污染物的其他企业名录及 排污状况。
4.3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4.3.1 明确企业存在的危险源、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4.3.2 对企业存在的环境污染事件风险进行识别。
4.3.3 对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
置、要害部位以及重大环境危险源等的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 主要依据。
4.3.4 针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程度,对企业的应急资源、处
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不足,并在 应急保障中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4.4 应急预案编制
在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 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 出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 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4.5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 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相 关企业、环保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企业的预案组织审查。 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本地环 保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企业、社区等。 企业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发生重 大变动、或在执行中发现重大缺陷时,由企业及时组织修订。企业 应每年组织对预案进行评审,并及时根据评审结论组织修订。 4.6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 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 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5.1.2 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 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 办法等。
5.1.3 适用范围
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 级别等。
5.1.4 事件分级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1.5 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 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5.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明确应急预案与内部企业应急预案和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的关
系,并辅相应的关系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
心、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 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 式表述。 5.2.2 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 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5.3 预防与预警 5.3.1 危险源监控
明确对区域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 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采取安全防 范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防。
应急指挥机构确认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后,要及时研
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件发生。 5.3.2 预防与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责需开展的预防和应急准 备工作,如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演练、相关知识培训、应急 平台建设、新技术研发等。 5.3.3 监测与预警
5.3.3.1 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 口进行例行监测。
5.3.3.2 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 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5.4 应急响应 5.4.1 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 并以流程图表示。 5.4.2 分级响应
根据事件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 5.4.3 启动条件
明确不同级别预案的启动条件。
5.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5.4.4.1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 求,以及事件信息的通报流程;
5.4.4.2 明确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 5.4.4.3 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件影响的单位,以及向 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5.4.5 应急准备
明确应急行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达启动预案命令、 召开应急会议、各应急组织成员的联系会议等。 5.4.6 应急监测
5.4.6.1 明确紧急情况下企业应按事发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要 求,配合开展工作。
5.4.6.2 明确应急监测方案,包括污染现场、实验室应急监测 方法、仪器、药剂。
5.4.6.3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要立即开展应
急监测,在政府部门到达后,则配合政府部门相关机构进行监测。 5.4.7 现场处置
5.4.7.1 水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及水环境状况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可能受影响水体情况说明,包括水体规模、水文情况、水 体功能、水质现状等;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事件发生后,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方法及泄漏至外环境的污 染物控制、消减技术方法说明;
(4)制定水中毒事件预防措施,中毒人员救治措施;
(5)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 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6)跨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说明; (7)其他说明。
5.4.7.2 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件类型,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 范围以及风向、风速和地形条件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气体泄漏事件所采取的现场洗消措施或其他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企业、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 基本保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3 溢油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溢油数量、油品种类等,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切断溢油源和控制影响范围的有效措施; (2)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3)制定事件现场隔离警戒,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措施; (4)制定油品回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措施; (5)制定减轻溢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措施; (6)其他说明。
5.4.7.4 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污染事件现场处置
根据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性质、污染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切断污染源的有效措施;
(2)制定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措施; (3)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及区域环境状况; (4)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应急监测;
(5)可能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的方式和路线、基本保护措施和 个人防护方法;
(6)临时安置场所;
(7)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 (8)其他说明。
5.4.7.5 辐射事件现场处置
(1)对于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被抢的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放射源搜寻措施和步骤;
2)制定在指定区域内宣传放射性危害特性的方法; 3)其他说明。
(2)对于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需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措施,切断辐射范围扩大的途径; 2)制定实时监测方案;
3)制定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4)制定周边群众保护措施和预防、治疗方案; 5)其他说明。
5.4.7.6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事件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 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疾控中心、救 护车和急救人员;
(2)应急抢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的列表; (3)国家中毒急救网络; (4)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 5.5 安全防护
5.5.1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明确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5.5.2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制定群众安全防护措施、疏散措 施及患者医疗救护方案等。 5.6 次生灾害防范
制定次生灾害防范措施,现场监测方案,现场人员撤离方案, 防止人员中毒或引发次生环境事件。 5.7 应急状态解除
5.7.1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5.7.2 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5.7.3 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的 方案。
5.8 善后处置
5.8.1 明确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损失赔偿方案;
5.8.2 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事件中的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5.8.3 明确开展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5.9 应急保障
5.9.1 应急保障计划
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 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 定措施。
5.9.2 应急资源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 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调用标准及措施。 5.9.3 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企业依据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应急物资储 备为主,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 理制度。
5.9.4 应急通讯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 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 通畅。
5.9.5 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 5.9.6 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 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5.10 预案管理 5.10.1 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企业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 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5.10.2 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制定企业预案演练的具体 计划,并组织策划和实施,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适时组织有关企 业和专家对部分应急演练进行观摩和交流。 5.10.3 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 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5.10.4 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5.11 附则
5.11.1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5.11.2 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实施时间。 5.12 附件
(1)环境风险评价文件;
(2)危险废物登记文件或企业危险废物名录; (3)企业应急通讯录; (4)应急专家通讯录;
(5)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 (6)企业环境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
(7)外部(政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 联系单位通讯录;
(8)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 置关系图、本单位及周边区域人员撤离路线;
(9)单位重大危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10)应急设施(备)布置图;
(11)危险物质运输(输送)路线及环境保护目标位置图; (12)企业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