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第1篇

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冶炼出来的方法; 2.了解冶炼金属的其他方法;

3.了解金属的氧化及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教学过程:

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地壳中含量位居金属元素的第 位,仅次于铝,约占地壳总质量的4.75% 我国大型铁矿有:辽宁鞍山、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 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

一、铁的冶炼

实验室方法: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冶炼铁

实验前:Fe2O3是 颜色, 状态,能否被磁铁吸起? 实验步骤:

1.反应前先检查装置的 2.装入药品,连接好装置

3.先制CO气体,然后验纯,如果已比较纯了,再用酒精灯对着氧化铁加热,尾气的处理:.......方法一: ;方法二: ,目的是: 。

4.观察氧化铁的颜色变化和石灰水的变化

5.反应结束,先撤氧化铁处酒精灯,稍稍冷却后停止通CO气体 .....6.待冷却后取出产物,用磁铁吸引,看能否被吸起,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实验后:产物是 颜色, 状态,能否被磁铁吸起? 结论: 反应原理: 。 上述反应原理也用于工业炼铁。 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 原料:

主要反应: 工业炼铁高炉结构介绍:见书P120图5-6 思考:

炼铁选用的铁矿石通常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下列铁矿石你认为不适宜炼铁的是:( )

A磁铁矿(Fe3O4)72.4% B赤铁矿(Fe2O3)70% C菱铁矿(FeCO3)48.3% D黄铁矿(FeS2)46.7%

二、金属的冶炼方法

1.把金属矿物与焦碳或氢气、一氧化碳等物质一起加热反应 冶炼锰、锌、铁、镍、铅等都是这种方法。 举例:高炉炼铁 2.电解法

冶炼钠、钾、镁、铝等是这种方法 举例:2Al2O3====4Al+3O2↑ 3.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125号编辑

1 通电

适于处理金属含量较低和组分比较复杂的原料,如有色和稀有金属 举例:Fe+CuSO4===FeSO4+Cu 两个概念:

a.金属的氧化:金属跟氧结合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称为金属的氧化

b.金属氧化物的还原:金属氧化物失去氧转化为金属的过程称为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举例:

△ 3CO+Fe2O3====3CO2+2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CuO===Cu+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O2===2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3Fe+2O2====Fe3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

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 通入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 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然后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 中出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 生成,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生成。

(3)装置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应先____________,待冷却后_______________。 小结:

作业:课本P124,第6题;提优训练:P70,第

1、

3、5题,P71,第15题。 △ 高温

用心 爱心 专心

125号编辑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第2篇

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冶炼出来的方法; 2.了解冶炼金属的其他方法;

3.了解金属的氧化及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教学过程:

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地壳中含量位居金属元素的第 位,仅次于铝,约占地壳总质量的4.75% 我国大型铁矿有:辽宁鞍山、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 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

一、铁的冶炼

实验室方法: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冶炼铁

实验前:Fe2O3是 颜色, 状态,能否被磁铁吸起? 实验步骤:

1.反应前先检查装置的 2.装入药品,连接好装置

3.先制CO气体,然后验纯,如果已比较纯了,再用酒精灯对着氧化铁加热,尾气的处理:.......方法一: ;方法二: ,目的是: 。

4.观察氧化铁的颜色变化和石灰水的变化

5.反应结束,先撤氧化铁处酒精灯,稍稍冷却后停止通CO气体 .....6.待冷却后取出产物,用磁铁吸引,看能否被吸起,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实验后:产物是 颜色, 状态,能否被磁铁吸起? 结论: 反应原理: 。 上述反应原理也用于工业炼铁。 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 原料:

主要反应: 工业炼铁高炉结构介绍:见书P120图5-6 思考:

炼铁选用的铁矿石通常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下列铁矿石你认为不适宜炼铁的是:( )

A磁铁矿(Fe3O4)72.4% B赤铁矿(Fe2O3)70% C菱铁矿(FeCO3)48.3% D黄铁矿(FeS2)46.7%

二、金属的冶炼方法

1.把金属矿物与焦碳或氢气、一氧化碳等物质一起加热反应 冶炼锰、锌、铁、镍、铅等都是这种方法。 举例:高炉炼铁 2.电解法

冶炼钠、钾、镁、铝等是这种方法 举例:2Al2O3====4Al+3O2↑ 3.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125号编辑

1 通电

适于处理金属含量较低和组分比较复杂的原料,如有色和稀有金属 举例:Fe+CuSO4===FeSO4+Cu 两个概念:

a.金属的氧化:金属跟氧结合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称为金属的氧化

b.金属氧化物的还原:金属氧化物失去氧转化为金属的过程称为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举例:

△ 3CO+Fe2O3====3CO2+2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CuO===Cu+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O2===2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3Fe+2O2====Fe3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

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 通入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 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然后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 中出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 生成,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生成。

(3)装置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应先____________,待冷却后_______________。 小结:

作业:课本P124,第6题;提优训练:P70,第

1、

3、5题,P71,第15题。 △ 高温

用心 爱心 专心

125号编辑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水循环,知道物态变化。

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了解温度的国际基本单位制。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 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点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用具:

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冰块,镜子,各种温度计,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盏冷水、温水、热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冬天河里的冰在天气变暖时熔化,地上的水时间长了会消失,变成水蒸气;天气变冷时,水又会结成冰。形态各异的水告诉我们,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现在我们就研究

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提问:针对云、雨、雪的形成提出各种问题 一名同学解释云、雨、雪的形成

二、进行新课

(一)从水之旅谈起水是怎样变化的

1、播放自然界的水循环光盘或投影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思考,一段时间后,安排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水的三态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相互转化呢?

2、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上的“人造雨”实验。安排两名同学进行“人造雨”实验其余同学观看,(教师协助学生) 问: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两名同学到讲台完成实验, 学生思考回答,填写课本上空白部分

(二)温度

1、引出温度的概念

教师: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学生:回忆生活,气温高了觉得热,气温低了觉得冷,得出温度的概念。

2、提出自学要求

教师:看第一框题,在课本上划出温度的概念,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

学生按要求看书自学,对温度的概念、单位等形成进一步的认识。

3、梳理总结,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三)温度计及其使用

1、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2、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温度有哪些种类?

学生:按要求看书,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种类有初步的认识。

4、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实验探究后归纳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

5、巡视学生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

6、强调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说明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符合“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 T=273+t

学生:读“加油站”热力学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

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__。

3、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

五、作业:课本P

7、8

1、

2、

3、

4、5题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温度与温度计

一、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

2、单位:常用单位:摄氏度℃

国际单位:开尔文

3、正确使用温度计

六、教学反思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第4篇

1.镁带燃烧: 2Mg + O2 ==== 2MgO

点燃 △

潮湿空气

点燃

2.铁丝燃烧及生锈:3Fe + 2O2 ==== Fe3O4 ;4Fe + 3O2 ===== 2Fe2O3(缓慢氧化) 3.铜丝加热及生锈: 2Cu + O2 === 2CuO ; 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4.铝丝加热或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2 + O2 === 2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6.碳的燃烧:2C + O2 ==== 2CO(不完全燃烧);C + O2 === CO2(完全燃烧) 7.硫的燃烧:S + O2 === SO2 8.磷的燃烧:4P + 5O2 === 2P2O5 9.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0.二氧化碳溶于水:CO2 + H2O == H2CO3 11.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 12.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二.分解反应

点燃

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4HCO

3NH3↑+ CO2↑+ H2O === 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2O2 ===

2H2O + O2↑ 5.电解水:2H2O ===

2H2↑+ O2↑ 6.碳酸分解:H2CO3 == CO2↑+ H2O 7.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CaCO3 ===

CaO + CO2↑ 三.置换反应

高温 高温

高温

通电

MnO2

高温 1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Fe2O3 + 3H2 ===

2Fe + 3H2O;Fe3O4 + 4H2 ===

3Fe + 4H2O;

CuO + H

2 Cu + H2O === 2.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 2SO4 == Al2(SO4)3 + 3H2↑

5.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Mg + 2HCl == Mg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6.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7.锌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 8.湿法炼铜法,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四.复分解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H2SO4 + Ba(OH)2 == BaSO4↓+ 2H2O;Ca(OH)2 + 2HCl == CaCl2 +2H2O 2.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

MgO + 2HCl == MgCl2 + H2O;

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 3.碳酸盐与酸溶液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CO2↑+ H2O 4.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CuSO4 + 2NaOH== Cu(OH)2↓+Na2SO4

CuSO4 + Ba(OH)2 == BaSO4↓+ Cu(OH)2↓ 五.其他反应类型:

1.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Fe高温

2O3 + 3CO

===

2Fe + 3CO2;Fe3O4 + 4CO

CuO + CO === 高温

Cu + CO2

2.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 +2NaOH == Na2CO3 + H2O

SO2 +2NaOH == Na2SO3 + H2O

=== 高温

3Fe + 4CO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第5篇

铁的冶炼导学案

温故互查1

两人小组复述,回顾一下知识。

1.

在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含量居所有金属元素第二位且应用最广泛的是____,仅次于铝。

2.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⑵“曾青得铁则化为铜”______________

3.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_________,炼钢的原料为_____。

设问导读2

一、阅读教材P123~P124的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地壳中的铁都以______的形式存在。

2、你知道的铁矿石有哪些?___________等。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________。

我国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

4.比较Fe2O3和Fe的组成,请你大胆假设:

如何实现Fe2O3到Fe的转变?

温馨提示:.

⑴.可在一定条件下,让Fe2O3直接失“O”,转变为Fe。

⑵加入一种易与“O”元素结合的物质,主动夺取Fe2O3中的“O”,实现Fe2O3Fe

二、用CO还原Fe2O3的探究

1.请完成Fe2O3与CO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配平方程式是发现了什么问题?)该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材P124观察与思考

2.你能归纳出该实验的步骤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

5.

点燃从尖嘴管口排出气体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

6.

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到试管冷却然后再停止通CO?________________

7.

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__________

8.该实验体现了CO的哪些化学性质。①_________②_______

观看演示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尾气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注意事项有: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三、工业炼铁

①工业炼铁的原料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炼铁的设备是什么?_______

③在高炉里主要发生了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高炉炼铁得到的铁是纯铁吗?

思考:

炼铁选用的铁矿石通常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下列铁矿石你认为

适宜炼铁的是:(

)

A磁铁矿(Fe3O4)72.4%

B赤铁矿(Fe2O3)70%

C菱铁矿(FeCO3)48.3%

D黄铁矿(FeS2)46.7%

总结选用矿石冶炼金属需要考虑什么因素?_________________

四、金属的冶炼方法:P125拓展视野(学生阅读)

1.

______

2.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自我检测3

1,炼铁的原料是(

)

焦炭

②生石灰

石灰石

空气

⑤铁矿石

⑥一氧化碳

A.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

2.高炉炼铁的原料中,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炼铁的原理与炼钢原理是否相同?

4.某同学使用下图琐事装置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是,应先

____,然后_____。

⑵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硬质粗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生成。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⑶试管中出现的现象为

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第6篇

化学

学科导学案(第

次课)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学情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多为基础,中考考察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教学目标

考点分析

1.

熟练掌握相关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2.

理解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矿物性质;

3.

了解化学变化实质,熟练掌握化学语言

教学重点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金属非金属性质等

教学方法

面授法、归纳总结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仅是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硬度、气味、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等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性质用词:能、是、有、可以、会等。性质决定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变化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体现了物质有何性质】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丝生锈,轮胎爆炸

B.灯泡发光,食物腐烂

C.烧制陶瓷,红磷燃烧

D.玻璃碎裂,工业制氧气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的可燃性

B.汽油的挥发性

C.氧气的氧化性

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

(3)化学方程式

(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氮气约占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通电

1.

电解水

2H2O

====

2H2↑

+

O2

(负氢正氧二比一)

活性炭:吸附作用

明矾:沉降作用

过滤:固液分离

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

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2.

O2物理性质:密度比

溶于水

点燃

点燃

O2化学性质:很活泼,有

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点燃

C

+

O2

===

CO2

2H2

+

O2

===

2H2O

点燃

S

+

O2

===

SO2(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

点燃

2Mg

+

O2

===

2MgO(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

点燃

3Fe

+

2O2

===

Fe3O4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黑色固体)

3.CO2物理性质:

密度

溶于水,固态CO2俗称

CO2化学性质:

H2O

+

CO2

===

H2CO3

(C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石灰水检验CO2)

CO2用途:

人工降雨

制碳酸饮料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反应

加热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MnO2

2H2O2

===

2H2O

+

O2

发生

装置

酒精灯、试管、

铁架台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

装置

集气瓶、水槽

向上排空气法

操作

要点

查气密性

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不漏气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持续流下,不漏气

收集

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外有气泡产生,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集满

其它

棉花作用:防止KMnO4

粉末进入导管

分液漏斗优点:能控制反应速度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试管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

催化剂特点:1.

2.

3.

验证O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

CO2实验室制法

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集满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左边

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

右上

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上边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右下

1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

1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1个双氧水分子

2个氮气分子

3个氯离子

1个铝离子

2个硫酸根离子

n个氢氧根离子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是正五价

双氧水中氧元素是负一价

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化合价

Na

Cl

OH

Cu

Fe

Fe

SO4

离子符号

Na

+

Cl

-

OH

-

Cu

2+

Fe

2+

Fe

3+

SO4

2-

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3、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步骤

第1步: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左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右面,并标出化合价

原子团(..根)要加括号

第2步:将化合价数字前后交换,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第3步:右下角数字约分成最简比,数字

1

’省略不写

原子团个数为

1

’,一定要去掉括号

4、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某化某(化合物中含两种元素)

氢氧化某

(化合物中含氢氧根

OH

)

某酸某

(化合物中含硝酸根NO3、碳酸根CO3

、硫酸SO4等)

某酸

(

HNO3

H2CO3

H2SO4

)

氯化氢

HCl

硝酸

HNO3

碳酸

H2CO3

硫酸

H2SO4

过氧化氢H2O2

氢氧化钠

NaOH

氯化钠

NaCl

硝酸钠

NaNO3

碳酸钠

Na2CO3

硫酸钠

Na2SO4

二氧化锰MnO2

氢氧化钾

KOH

氯化钾

KCl

硝酸钾

KNO3

碳酸钾

K2CO3

硫酸钾

K2SO4

四氧化三铁Fe3O4

氯化银

AgCl

硝酸银

AgNO3

五氧化二磷

P2O5

氯化铵

NH4Cl

硝酸铵

NH4NO3

碳酸铵

(NH4)2CO3

硫酸铵

(NH4)2SO4

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

Ca(OH)2

氯化钙

CaCl2

硝酸钙

Ca(NO3)2

碳酸钙

CaCO3

硫酸钙

CaSO4

氧化镁

MgO

氢氧化镁

Mg(OH)2

氯化镁

MgCl2

硝酸镁

Mg(NO3)2

碳酸镁

MgCO3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钡

Ba(OH)2

氯化钡

BaCl2

硝酸钡

Ba(NO3)2

碳酸钡

BaCO3

硫酸钡

BaSO4

氯化锌

ZnCl2

硝酸锌

Zn(NO3)2

硫酸锌

ZnSO4

氧化铜

CuO

氢氧化铜

Cu(OH)2

氯化铜

CuCl2

硝酸铜

Cu(NO3)2

硫酸铜

CuSO4

氧化汞HgO

硝酸汞

Hg(NO3)2

氧化亚铁

FeO

氢氧化亚铁

Fe(OH)2

氯化亚铁

FeCl2

硝酸亚铁

Fe(NO3)2

硫酸亚铁

FeSO4

氧化铁

Fe2O3

氢氧化铁

Fe(OH)3

氯化铁

FeCl3

硝酸铁

Fe(NO3)3

锰酸钾K2MnO4

硫酸铁

Fe2(SO4)3

氧化铝

Al2O3

氢氧化铝

Al(OH)3

氯化铝

AlCl3

硝酸铝

Al(NO3)3

高锰酸钾

KMnO4

硫酸铝

Al2(SO4)3

氧化物

5.化学式有关计算

(1)计算化学式中加点元素化合价

例:计算H2O2

(+1)2+2x=0

x=-1

Na2S2O3

O2

Cu2(OH)2CO3

(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Mr

相对原子质量

Al

:

27

S

:

32

O

:

16

Mr[Al2(SO4)3]

=

27

2

+

32

3

+

16

4

3

=

342

练习:计算CaCO3

Ca(OH)2

NH4NO3

Cu(NO3)2

的相对分子质量

Mr[CaCO3

]

=

Mr[Ca(OH)2

]

=

Mr[NH4NO3]

=

Mr[Cu(NO3)2

]

=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Fe2O3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10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14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NH4NO3中,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克NH4NO3中含多少克氮元素?多少克NH4NO3中含100克氮元素?

6、化学式意义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

表示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

或物质中所含原子、离子的个数比(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例:H2O

表示物质水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NaCl

表示物质氯化钠

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

“CO2”的含义:

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维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B.

1个维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维C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D.

维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E.

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F.

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G.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

H.维C是氧化物

7、物质的分类

A

B

C

【A和B中都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C中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

A中只含有一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单质,

B中含有两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化合物,B还可能是氧化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同一种微粒构成)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练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冰水混合物

氧化铜

稀有气体

高锰酸钾

液氮

干冰

大理石

碳酸钙

氦气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钙

纯净水

二氧化锰

碳酸氢铵

蒸馏水

稀盐酸

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单质有

化合物有

氧化物有

混合物(无化学式):空气、海水、溶液等

金属单质

:Mg、Al、Zn、Fe、Cu等

物质

单质

分类

非金属单质:C、P、S、H2、O2、N2等

有机物:CH4、酒精等

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MgO、MnO2、Fe2O3等

氧化物

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H2O、CO、P2O5等

酸:HCl、H2CO3、H2SO4、HNO3等

无机物

碱:NaOH、Ca(OH)2等

盐:Na2CO3、FeSO4、AgNO3等

8、其他知识点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1.原子

中子: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呈电中性。核电荷数=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原子的种类是由

(

)决定的。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通过

可以相互转换

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有

。微粒共有的特点: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等。

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电解水)

物理变化实质:分子不变,分子间空隙和运动速率改变(水受热变水蒸气)

练习: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分子能动,原子不能

4.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是

人易骨质疏松,缺少

元素;甲状腺疾病

,缺少

元素;贫血是缺少

元素;缺锌元素会

5.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氟、碘、钙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例:由表中是几种原子的有关数据,从中可看出:

原子

1个原子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1.67410-27kg

1

1

0

1.99310-26kg

12

6

6

2.65810-26kg

16

8

8

5.31410-26kg

32

16

16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①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不便

②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

③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大

(例如硫原子质量约是氧原子质量的2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也是2倍关系)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1.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常用灭火方法:

隔离火源

隔绝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

O2

充足,含C、H燃料完全燃烧,产物:CO2

、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C

+

O2

===

CO2

2C

+

O2

===

2CO

2CO

+

O2

===

2CO2

O2

不足,含C、H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CO、碳氢化合物、炭黑颗粒

CO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

任何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练习:下列气体混合物点燃可能发货声爆炸的是(

)

A.H2和CO

B.H2和CO2

C.N2和O2

D.CO和空气

2.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配平)

练习:1.比较下列变化前后质量的大小,用“<”“>”“=”填空

(1)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2)铁丝完全燃烧后生成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铁丝质量

(3)冰溶化后得到水的质量

冰的质量

(4)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有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

Y

Q

Z

反应前测得的质量/g

32

51

6

反应后测得的质量/g

60

17

11

12

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X的质量增加了28g,Z的质量增加了6g,Y的质量减少了34g,所以Y是反应物,X、Z是生成物,

反应为

Y

==

X

+

Z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Q的质量应该不变,

34g

28g

6g

Q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保护气或杂质等。

练习:

1.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1)该反应类型

(2)C可能是该反应的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2.(1)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则R由

元素组成

分析: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2

18

12

44

(2)64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8克CO2和72克H2O,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是

,化学式为

分析:88克CO2中碳元素质量=88g

=24g,72克H2O中氢元素质量=72g

=8g.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可知该物质中含24克碳元素、

8克氢元素,所以该物质还有(64g-24g-8g)=32g氧元素。设化学式为CxHyOz

,则由12x:y:16z=24:8:32

,解得x:y:z=1:4:1,化学式为CH4O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出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最关键)

第二步:配平

(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不变)

定“1”---待定系数法:选择元素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令化学式前数字为“1”,依据“各原子数目不变”,由“1”推导出其他化学计量数,无法推导出的化学计量数用X、Y表示。

按原子出现次数由少多的顺序依次配平各原子。

第三步: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面)

(在溶液中反应有沉淀生成,在沉淀物化学式后加↓;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有气体,在生成的气体化学式后加↑

)

例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写化学式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配平

:定1’

KMnO4

----

1

K2MnO4

+

MnO2

+

O2

先配钾原子:

由1’可知,右边共有2个K,所以可推出KMnO4前为2’

2

KMnO4

----

1

K2MnO4

+

MnO2

+

O2

再配锰原子:由2’和1’可知,左边共有2个Mn,右边已经有1个Mn,所以可推出MnO2

前为1’

2

KMnO4

----

1

K2MnO4

+

1

MnO2

+

O2

最后配氧原子:由已确定的2’1’1’可知,左边共有24=8个O,右边已有4+2=6个O,所以能推出O2前为1’

2

KMnO4

----

1

K2MnO4

+

1

MnO2

+

1

O2

加热

③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写等号

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化学方程式:CO2

+

2X

=

CO(NH2)2

+

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分析:等号左边共有1个C,2个O,而等号右边却有1个C,2个O,2个N,22+2=6个H,,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

X为NH3

练习:铅丹跟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M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由此可推知铅丹的化学式为

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会生成碳酸钠,水和二

氧化碳,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微观: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个数

(3)

质量关系:化学式前的数字乘以相对分子质量

5.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4

32

4g

X

4g

=

例1:4克氢气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

①解:设

的质量为X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②写出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

+

O2

2H2O

③找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4

32

4g

X

④列比例式

⑤计算X,答案

X=32g

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32克。

练习:1.化学小组同学对某炼铁厂的生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

数据

称取生铁样品

16g

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

200g

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215.5g

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用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若题中给出的是混合物的质量,需

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1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共含有多少吨氧化铁?

100吨含杂质为3%的生铁中共含有多少吨铁?

;

(3)生产100吨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铜:亮红色)、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机械性能好等特点

2.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一般情况下,位于H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化合物;

排在前面的金属

能把

后面的金属

从它们的

盐溶液

里置换出来。

3.金属化学性质:

点燃

点燃

(1)与O2反应:

加热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2)

排在H前面的金属与稀硫酸、盐酸的反应:

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

ZnCl2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H2↑

(3)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铁和酸、盐溶液反应均生成亚铁盐)

Zn

+

FeSO4

==

Fe

+

ZnSO4

Cu

+

Hg(NO3)2

==

Hg

+

Cu(NO3)2

Fe

+

CuSO4

==

Cu

+

FeSO4

Fe

+

Hg(NO3)2

==

Hg

+

Fe(NO3)2

(2)(3)的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这种反应类型的基本特点是

(单质

+

化合物

==

新单质

+

新化合物)

练习:1.为测定某黄铜样品(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克黄铜样品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1克氢气。计算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

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X

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4.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硬度高、熔点低。

下列属于合金的有

青铜

‚生铁

ƒ氧化铁

④赤铁矿

⑤不锈钢

5.炼铁在实验室中用CO(也可以用H2、C)还原Fe2O3的实验中,注意事项有:实验开始时,

通CO,

点燃酒精灯,原因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

熄灭酒精灯,

停止通CO,原因是防止铁粉被重新氧化

;防止石灰水倒吸。

高温

证明产物的方法是:用稀盐酸(稀硫酸)检验,若有气泡生成,产物是铁粉

。CO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点燃、用气球收集等。

Fe2O3

+3CO

====

2Fe

+

3CO2

;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点燃

高温

工业炼铁所用设备是高炉。原料中焦炭的作用:

提供热源、维持炉温

C

+

O2

===

CO2

生成还原气CO

CO2

+

C

===

2CO

6.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跟

氧气

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红棕色的氧化铁Fe2O3

。稀硫酸、醋酸、食盐水等都能加快铁的生锈速度。

防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干燥洁净、

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如涂油、刷漆、烧涂搪瓷)、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等。

金属铝有氧化铝保护膜。

7.物质的颜色

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氧化铜、

MnO2

二氧化锰、

Fe3O4

四氧化三铁

铜:亮红色

红棕色固体:Fe2O3

紫黑色固体:

KMnO4

浅绿色:

FeSO4

FeCl2

等含Fe2+的溶液

蓝色:CuSO4

CuCl2

等含Cu2+的

溶液

(一般不做特别说明:溶液为无色,固体为白色)

学生对本次课的小结及评价

1、本次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对老师下次上课的建议

特别满意

满意

一般

学生签字:

课后作业:

课后小结

教师签字:

审阅签字:

间:

教务主任签字: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

沪教版初三化学期末范文第1篇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冶炼出来的方法; 2.了解冶炼金属的其他方法;3.了解金属的氧化及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