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范文第1篇

能力目标: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 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知识链接】

什么是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是何时回归祖国的?目前还有哪一地区未和大陆实现统一?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基础知识,并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阅读第一自然段,以时间为顺序学习总结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中做出过那些决

策: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世纪50年代中期,

又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又确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4.不久,在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的科学构想的基础

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二)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形成后在推进祖国大业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是什么?带着问题

阅读第二段内容: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同胞近_______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思考:两岸为什么说是38年的隔绝状态?

(三)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还有那些重要的民间活动,阅读第三段课文内容,找出

答案:1.______年台湾成立了______________会,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

3.汪辜会谈:________年,海协会会长_______________和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______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

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四)江泽民的八项主张:______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

是新时期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阅读第四段课文,对八项主张的内容中的六项做到了解大意。要记住第一项“坚持

________________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台湾问题在历史上是怎样造成的?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课本第68页动脑筋

3.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把祖国大陆20多年来制定的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这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地区 和平稳定的法律,是一部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

请结合当前两岸关系,谈谈《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重大意义。

三、巩固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注:收获可以从知识、能力和认识等多个方面谈;如果尚有疑惑,当堂互助解决)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 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

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2、 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

3、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4.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材料二 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造成了严重危害,也造成了岛内的思想混乱和政治动荡。

请回答:(1)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实施这一方针的前提是什么?(2)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结合现实,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台湾问题?

五、拓展提升(关注现实,知识拓展,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范文第2篇

一、【学习目标】

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二、【自主预习】 1.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__________的过程。 (1)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________。

(2)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________”。 2.教学相长的要求

(1)态度:主动参与、____________。 (2)具体做法及意义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__________,

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____________。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____________,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____________,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____________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________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____________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____________,师生之间____________、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5.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1)________,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做法:要尊重对方的________、个性差异、________等。

②原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____________。 ③表现: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____________,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________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________。

①原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________,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________。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

②做法:我们应该主动关心老师、____________。

三、【练习题】

1.在新型师生关系背景下,我们可以(

) A.在课堂上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B.把老师当成良师,又当成真挚的朋友 C.让老师主动迎合我们D.与老师交往不必注意礼节,可以称兄道弟

2.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体现这一师生关系的做法是(

) A.甲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D.丁同学敬畏老师的尊严,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开 3.《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告诉我们(

) A.学生要听从老师的话,才能有所长进B.老师是学生学习榜样,有许多长处 C.师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D.学生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不能超越老师

4.右图是某学校开展的教学实验结果,这不仅提醒老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在警示学生(

)

A.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B.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老师的表扬都能提高学生成绩D.老师的批评会使学生成绩下降

5.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找来家长质问老师B.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 C.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D.主动与老师沟通 6.[2015聊城] 2015年4月15日,网友“希望小佳”在百度聊城吧发了一篇名为《因为一座“塔”,爱上一座城!》的帖子,回忆了自己在聊城大学的生活片段,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恩和青春的追忆。下面是网友对“希望小佳”的评价,你认同的是(

) ①“希望小佳”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 ②只有在离开学校后,才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③“希望小佳”想用这种方式引发网友关注,走红网络 ④我们应向“希望小佳”学习,珍爱友情,感恩老师 A.①②④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④

7.某班班委为了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特意在班会上安排了一次“师生谈心会”,在会上同学们和老师敞开心扉,热情交谈

小飞:李老师,感谢您!您给了我无尽的帮助和爱,我不会忘记,是您使我逐渐成长。 李老师:小飞,谢谢你!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我会努力做你们的知心朋友的! 小天:夏老师,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那次英语课上,我的鲁莽和冲动伤害了您,还扰乱了课堂秩序。

夏老师:小天,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我误解了你,错怪了你。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范文第3篇

能力目标: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 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交流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知识链接】

什么是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是何时回归祖国的?目前还有哪一地区未和大陆实现统一?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基础知识,并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阅读第一自然段,以时间为顺序学习总结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中做出过那些决

策: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世纪50年代中期,

又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又确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4.不久,在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的科学构想的基础

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二)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形成后在推进祖国大业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是什么?带着问题

阅读第二段内容: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同胞近_______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思考:两岸为什么说是38年的隔绝状态?

(三)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还有那些重要的民间活动,阅读第三段课文内容,找出

答案:1.______年台湾成立了______________会,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

3.汪辜会谈:________年,海协会会长_______________和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______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

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四)江泽民的八项主张:______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

是新时期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阅读第四段课文,对八项主张的内容中的六项做到了解大意。要记住第一项“坚持

________________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台湾问题在历史上是怎样造成的?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课本第68页动脑筋

3.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把祖国大陆20多年来制定的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这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地区 和平稳定的法律,是一部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

请结合当前两岸关系,谈谈《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重大意义。

三、巩固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注:收获可以从知识、能力和认识等多个方面谈;如果尚有疑惑,当堂互助解决)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 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

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2、 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B.澳门回归后C.改革开放后D.香港回归后

3、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D.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4.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材料二 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造成了严重危害,也造成了岛内的思想混乱和政治动荡。

请回答:(1)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实施这一方针的前提是什么?(2)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结合现实,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台湾问题?

五、拓展提升(关注现实,知识拓展,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范文第4篇

报告前,董教授简要介绍了近期发生的有关“藏独”、奥运圣火传递中的一些风波以及地震灾区的情况,充分肯定了80后的新一代青年在这些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种种困难。

报告中,董教授为我们分析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的改善,最后,董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他对两岸关系的前景展望。期间,董教授慷慨激昂的言辞与犀利精辟的观点引起大家思想上深刻的触动。

下面是我对于这次报告的感思以及对两岸关系的一些认识。

一、台湾问题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50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859年,清朝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在日本的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1937年7月,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废止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将收复台湾和澎湖。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把台湾交还给中国。至此,台湾重入中国版图,重归于中国的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处于暂时的分裂状态,但这并未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识,也是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的。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二、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

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做了不懈的努力。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即“三通”)。1983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5年,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小组会上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三、两岸关系新发展

由于岛内“台独”分子的破坏和一些外国势力的干扰,两岸关系一度恶化,威胁两岸人民对于和平的向往和祖国的统一。

随着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就任台湾领导人,国民党再度成为台湾的“执政党”,两岸关系随之出现新的契机。5月27日开始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大陆访问,此次“胡吴会”被称为是一次“历史性会晤”,为两岸努力推进关系,促进双赢。 “中华民族”是马英九520就职演说处理两岸议题的基调,他强调“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本应各尽所能,齐头并进,共同贡献国际社会,而非恶性竞争、虚耗资源。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台湾与大陆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谈到四川震灾时,马英九也再度强调“两岸都属于中华民族,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展现同胞爱,台湾将会全力以赴。”

吴伯雄28日在与胡锦涛主席会谈时表示,只要两岸彼此互相关怀,发挥善意互动,相信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是可以预期的。两岸协商恢复后,双方制度化协商与国共两党的交流平台应当同时发挥作用。

在提到四川震灾时,他表示,我们从这次灾难中,体会到发自内心、发自自然的那种血肉相连的感情。只要两岸彼此互相关怀,发挥善意互动,相信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是可以预期的。两岸之间,谁都不能保证不会再有天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保证两岸之间永远不会有战争,而是往好的、互助的、双赢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会谈中,胡锦涛主席与吴伯雄双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包括: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快恢复海协会和海基会交往协商,通过平等协商务实解决两岸间的有关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当前两岸同胞最关心的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两党在新形势下将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两党将继续交流对话,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

胡锦涛在会谈中还表示,对一些台湾同胞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存在误解和疑虑,我们不仅会基于同胞情怀予以理解,而且会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台湾同胞期盼大陆同胞赠送的一对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尽早到台湾去,我们会积极促成;我们了解台湾同胞在参与国际活动问题上的感受,相信通过两岸协商,会找到解决办法

四、对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的思考 1.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机遇

两岸关系在民进党“执政”冰封8年之后,展开高层接触,双方就一系列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两岸的经贸交流和金融发展逐步扩大,期待已久的三通和两岸共同市场理念都可能近期实现。其他的互动和人员交往,包括科技、文化、体育、旅游方面等等也将相应增加。如此的紧密往来有助于两岸人民的接触与磨合,消除双方意识型态的隔阂,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2.面临的隐患问题

两岸关系的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但台湾问题仍然存在。

在两岸政治方面,马英九提出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以及“一中各表”立场,使其坚定于长期两岸的维持现状。在其就职演说中,马英九并为未重申国民党终极统一的原本立场。马英九任命“独”派色彩鲜明的前“台联党”“立委”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

若是两岸的发展长期维持现状局面,随着时间的发展,两岸人民对统一的意识将逐渐淡泊。两岸事实分裂和分治的现状将成为老百姓的理所当然。长期维持现状一旦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主轴,就远远偏离了“祖国早日统一”的轨道。(林国炯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台独”分子暗地活动不断,牵制台当局政府,阻挠和平统一的进程。美、日、欧盟等经济既得利益国家或地区国家集团也不断干预两岸关系的发展。

3.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大政方针

在今年的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更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立场,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实行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只有实行团结、统一,拧成一股绳,积蓄最伟大的力量,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才能维护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才能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任何搞“台独”分裂活动的都是徒劳的,都会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造成最大的祸害,对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是最大的威胁。搞“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意志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这里讲的“九二共识”,实际上就是讲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个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本的基础。这次,双方达成广泛共识也是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 4.经济发展是关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的关键。

5.两岸同胞加强交流与沟通,团结一致促和平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途,掌握在两岸同胞自己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我们相信,两岸同胞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迎来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明天。

作为新一代青年,尤其是党员或即将成为党员的青年,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同时要保持自己的政治敏感度,提升自己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正如董教授在报告开始前的教诲。我们现在最缺少的正是时间与经验的历练,思考问题难免流于表象,因此,我们要把握这些难得的机会,认真听取每一次报告,以提高思想的高度。

李华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范文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范文第1篇能力目标: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 象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