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第1篇

1、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虞美人》)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乐,。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但愿长醉不愿醒。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

3、昆山玉碎凤凰叫,。十二门前融冷光,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4、岁暮阴阳催短景,伐,。)

5、, 。五月吴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

78、汉家烟尘在东北,男儿本自重横行,,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战士军前半死生,!敌,。铁衣远戍辛勤久,肠,。,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相看白刃血纷纷,,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6、城上高楼接大荒,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第2篇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3、况,大块假我以文章。,序天伦之乐事。

4、?吞声踯躅不敢言。

5、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6、,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各抱地势,。

8、,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不知西东。

9、,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10、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

11、春水碧于天,。

12、,芙蓉泣露香兰笑。千岩万转路不定,。

13、,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4、?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5、卧龙跃马终黄土,。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第3篇

1、砉然向然

2、 技盖至此乎

..

3、善刀而藏之

4、骑皆伏曰 ..

5、乌江亭长檥船待

6、往往阳狂垢污 .

7、扣其乡及姓字

8、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9、皆不幸早世 10

11、少纵则逝矣 1

213、既然已 1

415、鼓瑟希 16

17、序天伦之乐事 18

19、覆之以茆 20

21、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22

23、籍柔覆温之躯 2

425、与可没于陈州同 26

27、零丁孤苦 28

29、暴秦之欲无厌

二、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

1、信造化之尤物

23、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45、依乎天理 6

7、虽然,每至于族 8

9、视为止,行为迟 10

11、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1

213、地方千里 1

415、隔离天日 16

17、齐楚之精英 18

19、而气候不齐 20

21、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22

23、使从事于其间 24

、敛不凭其棺 、駴駴为野人 、早缫而绪 、暮春者,春服既成 、而母立于兹 、楛竹之笋 、燕坐于华堂之上 、终葬先人之兆 、前十有九年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 与江山相发挥 、所见无非牛者 、因其固然 、吾见其难为 、期山东为三处 、左右皆泣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韩魏之经营 、可怜焦土 、欲以此驰骋当世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色、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25、长子灿七岁,少同学

26、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27、其实亦百倍

28、思厥先祖父

29、然后得一夕安寝 30、至于颠覆

31、可谓智力孤危

32、刺客不行

3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3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5、与其所以失之者

36、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7、至于誓天断发

38、明年,丞相薨

39、又可冀其成立也 40、而齿牙动摇

41、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42、吾将以为袜

43、而心识其所以然

44、余叩所以

45、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46、然后得死

47、吾辈无生理

48、一寒士乡试中式

49、既然已,勿动勿虑 50、不抑耗其实而已

51、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52、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53、能顺其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54、以吾一日长乎尔

55、童子六七人

56、宗庙之事,如会同

57、大块假我以文章

58、为欢几何

59、室仅方丈 60、往往而是 6

1、初食颇苦难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字及其活用类型并解释

1、如宝装屏风

2、微雨

3、掠江东南去

4、岸土赤而壁立

5、晚泊沙夹

6、掠江东南去

7、上干云霄

8、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9、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10、而刀刃者无厚

11、项王军壁垓下

12、项王则夜起

2

13、直(当)夜溃围南出

1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1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16、身七十余战

17、马童面之

18、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19、亦足王也 20、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22、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2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4、朝歌夜弦

2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6、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2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9、族秦者,秦也 30、 六王毕,四海一

3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3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3、奈何取之尽锱铢

34、日益骄固

35、闾里之俠皆宗之

36、庵居蔬食

37、岁得帛千匹

38、见方山子从两骑

39、余既耸然异之 40、不冠不袜

41、但观之,慎弗声

42、则不快吾意

43、故仇我

44、义不赂秦

45、礼天下之奇才

46、并力西向

3

47、理固宜然

48、日削月割

49、李牧连却之 50、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51、盖世强援,不能独完

52、函梁君臣之首

53、抑本其成败之迹

5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55、负而前驱

56、仓皇东出

57、一夫夜呼

58、而告以成功

5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0、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6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6

2、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6

3、东亦客也

64、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6

5、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6

6、而视茫茫 6

7、将成家而致汝 6

8、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6

9、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70、长吾女与汝女 7

1、莫如西归 7

2、毛血日益衰 7

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7

4、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7

5、余因而实之:

76、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7

7、 初不自贵重 7

8、牖其前以通明 7

9、必械手足 80、贫则面语之

8

1、席地而卧 8

2、予我千金,吾生若 8

3、故旧见之 8

4、仇轻暖也 8

5、名我固当 8

6、早实以蕃

87、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8

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8

9、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90、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9

1、旦视而暮抚 9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9

3、旦暮吏来而呼曰 9

4、驼业种树 9

5、非有能硕茂之也 9

6、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9

7、鸣鼓而聚之 9

8、遂而鸡豚

99、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100、端章甫 10

1、鼓瑟希 10

2、、风乎舞雩

10

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0

4、曾皙后 10

5、可使足民

10

6、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10

7、幽赏未已 10

8、古人秉烛夜游 10

9、独惭康乐

110、飞羽觞而醉月 1

11、如诗不成 1

12、乳二世 1

13、客逾庖而宴 1

14、吾家读书久不效 1

15、垣墙周庭

5 1

16、雨泽下注,使不上漏 1

17、东犬西吠 1

18、前辟四窗

1

1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120、多可喜,亦多可悲 1

21、君看流水尚能西 1

22、溪水西流 1

23、野蜂巢其间 1

24、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1

25、名其室曰苦斋 1

26、食必珍美

1

27、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1

28、而从者多艰其晨昏之往来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特殊句式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2、复以小艇游庙中

3、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4、此山当是其一也

5、臣之所好者,道也

6、技经肯綮之未尝

7、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8、视为止,行为迟

9、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10、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11、汉骑追者数千人。

1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13、左,乃陷大泽中

14、然今卒困于此

1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16、籍独不愧于心乎

1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18、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9、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0、秦人不暇自哀

21、戍卒叫,函谷举。 .

22、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23、何为而在此

24、呼余宿其家

25、宋,怀庆青华镇人

26、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27、长子灿七岁

28、与偕行

29、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0、其势弱于秦

31、赵尝五战于秦

32、苟以天下之大

3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

3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5、洎牧以谗诛

36、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37、请其矢,盛以锦囊

3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39、而告以成功 4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42、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43、惟兄嫂是依

44、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45、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46、从嫂归葬河阳

47、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48、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9、 足相蹑于其门 50、吾将以为袜

51、轮扁,斫轮者也

52、或叩以往事

53、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

54、愕窒不敢与接

55、尚视息人世

56、.官理,非吾业也

57、故不我若也 58.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59、.然吾居乡

60、传其事以为官戒。 6

1、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6

2、以吾一日长乎尔 6

3、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6

4、则何以哉 6

5、不吾知也 6

6、何伤乎 6

7、为国以礼 6

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69、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70、会桃花之芳园 7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7

2、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7

3、使不上漏

74、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7

5、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7

6、 鸡栖于厅 7

7、其制稍异于前 7

8、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7

9、皆一时异人也 80、予买田其间 8

1、覆之以茆

82、燕坐于华堂之上 8

3、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84、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 8

5、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士也

五、翻译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于金山之上矣。

2、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5、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7、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8、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9、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0、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1、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2、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5、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6、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1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18、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9、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0、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8

2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2、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2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24、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第4篇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天旋日转会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以地事秦,有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第5篇

指导老师: 课题组长:郑凯健

课题组成员:余凤易、王嘉钰、刘鑫宇、李子潇 正文 【内容摘要】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又现代的话题,爱情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时期,文字叙述比较早的也就是《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中国典籍当中最早的有关男女爱情的描写,距近大概有几千年了,所以我说爱情是古老的。在当代社会,爱情仍然被世人所追求,而且追求的欲望和质量比古代更高而且爱情在当代中国不断的被世人所赞颂,从中国现代社会的爱情发展来看,爱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话题。

【关键词】爱情观、社会背景、文化、纳兰容若的诗词、安意如

一、研究背景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没有之一。美好的爱情让人向往,不幸的爱情又让人唏嘘不已。从古至今,人们的爱情随着社会背景、文化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现代爱情有哪些特点

2、古代爱情有哪些特点

3、了解古典诗词中的爱情

三、研究计划制定

(一)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组内讨论,探讨课题,计划分工。负责人: 第二阶段:实行计划,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负责人: 第三阶段:资料汇总,撰写报告。负责人: (二)研究假设

我们仔细分析目前手中的资料,为使目标更为明确,提出以下假设。

1、古代的爱情值得我们学习吗?

2、现在的爱情真的是一次奢侈的快餐吗?

3、古典诗词中的爱情

4、现代爱情好还是古代爱情好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时间:2017.5.6 任务:全体组员进行讨论,探讨课题。 第二阶段: 时间:2017.5.6 任务:查找资料 第三阶段: 时间:2017.5.7 任务:王嘉钰同学汇总资料并整理 第四阶段: 时间:2017.5.9 任务:郑凯健同学完成研究报告,总结课题

五、研究成果

()注意:研究假设了几个问题就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几个问题,而不是只写个标题,这是结题报告的重中之重)

1、渊源流传的古代爱情让人神往,朗朗上口,随便就能说出一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代才女李清照和宰相之子赵明诚,虽然他们的婚姻是封建条件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他们经过婚后的相互了解、沟通,使婚后的生活幸福甜蜜、情投意合。

2、现在人生活的节奏很快,无暇顾及太多的情调、浪漫,过着规矩但不规范的生活。现代人怀疑爱情。人的物质条件优越了,自由了,但自身却变得脆弱了,关心自己胜过关心他人。如三毛。三毛在爱情上是个理想者,敢于爱的轰轰烈烈,初恋失败就曾想过自杀;她与荷西结婚后就随他住进沙漠,两个人心心相印,朝朝暮暮,所以荷西死后三毛便不能解脱,说:“他等了我6年,爱恋了我12年,诀别时没有跟我说一声再见,我所有的感情都随荷西而去了”;

3、说班婕妤应以《怨歌行》开篇,说杨贵妃更应该拿《长恨歌》来作题,可是不,有了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有了开始存在的理由。

其实这一阕词着实平淡,但这一句又实在叫人哑然。

“何事西风悲画扇”,讲的是汉成帝妃班婕妤,史书上著名的幽雅贤德的女子,名门闺秀。成帝初年入宫,因美而贤,深获殊宠。一次,成帝想与她同辇出游,她言道:“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退而不敢奉诏。

那是君王爱恋正浓的时候,因赞她贤,后宫亦逢迎她,传为美谈,仿佛她是那楚庄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长孙贤后。她也自得,以为深承君恩,又不没家训,如此地相得益彰。许皇后愚钝,她是不动声色宠冠六宫的人,这样好的日子哪里找去?只愿恩爱长久,如宫名长信。

可是,有一天,她来了!她带着她的妹妹合德一起来了。飞燕入汉宫,是她寂寞的开始。一切,是那么地出乎意料。所有的怜爱,宠幸,都随着那身轻如燕的舞女入宫,戛然而止。

山盟虽在情已成空。

人世如此翻云覆雨,似纳兰说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也似刘禹锡的《竹叶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爱情的美丽就在于它真的可以像纳兰写的那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当往事的尘烟,已随风倾泻到泛黄的岁月中的时候,世上唯有爱情会成为那朵梦绘的花,永不凋谢的在一旁默默的散发着芳香,任凭世上的风吹雨打,任凭痴心人的相思泪下,一切却只是停留在最初的那次相遇,只是停留在伊人第一次为你一笑倾城的瞬间。没有悲哀的秋风,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一段最最纯真的美好。

当爱情的故事从盛唐吹拂到清帝国的时候,当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呼唤化作了纳兰的一声轻叹的时候,当王朝的更迭伴着清脆的马蹄声的时候,只有一种声音还未曾改变过。那就是诗人们为爱情歌唱着的咏叹调。

4、现代爱情追求的是自由,人们可以自己选择心怡的对象。然而在现代爱情中,我们太容易爱上一个人,也太容易恨一个人。我们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当中失去了自我,太过于看中外表和物质,忽略了两个人是否真的合适。例如现代爱情中的相亲,两个人上一秒还是陌生人,一顿饭后便要相濡以沫走完一生,这样的盲目草率,不一定会有好的结局。再者由于现代爱情恋爱自由,我们总是会在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或者在错误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反观古代爱情,许多人的爱情在家族联姻中,变成了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但那时爱情我觉得大多数的还是很纯朴的,没有世俗的干扰,爱上一个人之后便会此生不渝,那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是我们现在所无法比拟的。古代爱情与现代爱情各有利弊,孰好孰坏,也要因人而异。

六、反思与体会

爱情是伟大的,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作为高中生,应当以学业为重,但是这并不妨碍正常的友情发展。对于这次研究性学习,本小组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古典诗词也有了比较深的认识,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了在高中阶段学业是最重要的,对于爱情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大家的成长是很有帮助。

此次的研究性学习基本达到了最初的目的和既定目标,本组的所有成员也都有较大的收获和进步。

七、附件

调 查 问 卷

八、参考文献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1、结题报告(电子版u盘)递交的截止时间:2017年5月10日之前 文件名请标注班级姓名。

2、郭老师的邮注意:

箱:kyklmy@163.com 1505721596@QQ.com

3、郭老师办公室:一楼115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第6篇

一、研究主题: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

解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具有跳跃性的诗歌,需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神游冥索,去迎寻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正如苏联作家别林斯基所说:“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的确,想象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使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自觉学习,让学生身、心一同参与到古诗词的鉴赏来,把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脑中的具体形象,最终形成一幅分明而有序的直观画面,如耳闻,如目睹,身临其境,从而品味到诗词中作者的感情,达到与之共鸣,并转化成一种精神的力量,获得审美感受。这不仅使学生把握一首诗的主旨,也能使他们举一反三,培养他们自学古诗的能力。

二、研究重点:如何借助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

三、研究难点:借助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四、预设课时:3课时

五、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举例明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2、借助回顾初中及高中必修模块古典诗歌的诗境,感受联想和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3、借助回顾初中及高中必修模块古典诗歌的诗境,明确联想想象的基本方法。

参考资料

(一):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1、以字解诗。

古人对诗词的用字极为讲究,往往要反复推敲后完成,所以古诗词的语言大多十分精练,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去体会诗词的妙处。李白的诗《夜宿山寺》中有一关键的字“摘”。提问:“人能摘到天上的星辰吗?”于是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全诗就能明白:那是因为人站得高,即山寺之高。山寺真有如此高吗?显然不会,由此学生自然能理解诗人那夸张的笔调。再如《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的后两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全诗的难点,也是理解作者感情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想象,一步一步逼进主旨,化难为易。提问:(1)五月份中哪些花会开放?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凋谢的?谁都知道,梅花谢落时间应在冬末春初,而不是“五月”;(2)梅花在五月凋谢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3)为何会出现此种反常现状?联系《窦娥冤》的内容,这种现象是有悖常理的,诗人以此种反常现象来说明自己遭受奇冤。至此,诗人的那种愤懑之情就不难理解了。

2、以画解诗。

心理学家曾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学习配有插图的课文与不配有插图的课文相比。学生要多获25%的信息④。教材中的插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如能合理加以利用,引导学生由此展开理想,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古诗词。如于谦的《石灰吟》,学生从字面上仅仅了解到石灰的高贵品质,但这并非诗人的意在,它还有更深的意隐藏在诗面的背后,这时就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加以想象:“画面上主要画的是谁?旁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两者有何联系?”学生通过想象就能明白:诗人于谦看到在烈火中锻烧的石灰,想到自己。由此也就不难体会到此诗中诗人以石灰自喻,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利用插图,学生全面把握了诗的主旨,难怪有的老师说:“插图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金钥匙。”

以画解诗的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词大意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水彩或水粉画一幅图,即利用自制的插图来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更深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如杨万里的《小池》,细流、树荫、小荷、蜻蜓几种事物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学生饶有趣味地对它进行创作,这本身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同时在美丽的风光中不难体会到诗人的热爱之情。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轻松把握了主旨,提高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阅读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与诗歌一起伴随。

3、以导解诗。

它是指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先介绍与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赏析诗歌时联系背景展开想象,最后理解诗意,把握诗心。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了浪漫手法,虚拟了一个美妙的仙境,学生通过教师关于诗人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的介绍展开对比想象,就能清楚地明白其用意,即它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试想,如果没有背景的介绍,学生就不能展开想象,只从字面上理解诗歌就很难把握主旨了。

4、以诗解诗。

不同时期的诗人,虽然有不同感情,但总有不变的东西。在教学古诗词时如果能把学过的诗与新诗对比讲解,让学生在对比中展开想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他的另一首诗《春望》,在对比中启发学生想象两首诗中诗人的不同形象。在想象中学生不难体会到诗人在经历了彻骨的悲痛后,意外听到喜讯时的那种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喜极而泣的感情。由看到国家衰败的悲到听到收复河山的喜,学生想象出诗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自然就能感受到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

5、以读解诗。

这里的读决不是那种漫无目的,有口无心的瞎读,它含有反复诵读,潜心涵咏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吟诵。如此反反复复,次数多了就自然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头脑中的意象不断丰富,从而悟出诗意。李白的《静夜思》明白如话,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无限遐想。教师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去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教师任何自谓精妙的讲解都是多余的。

除此之处,教师还可以以写解诗(让学生运用想象扩写诗歌,进而把握诗歌内容),以演解诗(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表演来领悟诗歌主旨)等。

参考资料

(二):

一、看题目,猜内容

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看着课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大胆推测诗歌内容。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教师板书课题后,要求学生结合平时所见街市景象,联系有关神话、传说,想象天上的街市会是怎样的景象?有学生想象到:天的街道是用水晶铺成的,晶莹剔透,诗仙李白手执酒杯,口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天街散步。学《观沧海》,则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海上的壮阔景象。这样,新课伊始,便引导学生煽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为新旧知识搭起了桥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画面再现法

詩歌具有形象性,解读詩歌就须依据诗句特定的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再造想象,从而在脑海再现詩歌的意象。在教《渔歌子》、《江南春》一类画面性强的写景作品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求他们在大脑荧光屏上再现有关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试用语言表述出来,有时还要求他们为诗配画,将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这样,学生在联想想象过程中,渐渐进入了诗歌描绘的境界中,既初步理解了诗句,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发展了特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添枝加叶法

精炼含蓄、跳跃性强是詩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诗人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吴世祖语)。基于此,在叙事诗的教学中,有意设计练习,要求学生为情节添加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具体、更完整。如在《石壕吏》的教学法中,引导学生想象石壕吏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想象妇人的衣着、动作、表情、语言,设想他们对话时的场景。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也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四、改写、续写、尝试写诗法

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抒情诗改写为抒情散文,叙事诗改写为故事或剧本。笔者曾让学生将《送元二使安西》、《塘湖春行》改写为抒情散文,将《卖碳翁》《木兰辞》改为故事,将《石壕吏》改为剧本,或以《碳被抢后》、《石壕吏续》为题续写记叙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诗。如常栋同学以《平行线》为题,写道:命运/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让我们有缘相识/却无缘相交/只能/遥遥的注目/把思念与祝福/给白鸽/传告/语言虽稚嫩了点儿,但毕竟有点诗的味道/不乏诗的灵光。

五、假设情境法

教完一首诗歌后,往往设计,假如你是诗人,处在当时情境中,会怎么想,怎么做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比如,学完《卖碳翁》,要求学生设想:假如你是白居易,目睹了卖碳老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这种开放式的思考题,既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詩歌主旨,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激活其创新思维能力。

另外,在指导朗读中,我借鉴 宁鸿彬 老师的做法,要求学生口中念, 耳朵听,眼睛看,脑子里面想画面,不但训练了联想想象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记忆效率,培养了语感。有时还为诗歌配上音乐,在配乐朗诵中使诗歌形象与音乐形象相互补充,进一步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记忆的效果。

参考资料

(三)

一、渲染意境,古诗换新颜

古诗词的美在于凝练和模糊。其优美的意境往往只有通过读者的想象才会领略,若用白话直解诗意则会荡然无存。因此,对于写景状物类的古诗,让学生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想象来描绘渲染出诗句的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和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中的“残阳”每个语 文 老师都会解释为“落日余晖”而学生合理想象夕阳映照下江面的秀丽景色,以《秀丽的江景》、《江面残照》或《暮江夕照》为题,加以想象把诗景诗境描绘下来,比按句子翻译《暮江吟》来得更有意思吧!

二、联想补白,妙笔绘彩章

叶圣陶 先生曾说:“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挖掘诗句存在的联系,启迪学生展开联想,补其空白,究其意渊,以扩写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又为提高写作水平提供了契机。如《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很优美的诗境,也留有许多的艺术空白,给人以回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补充诗中的“空白”。描绘草长莺飞柳醉春烟的春景,充实古诗中的春景自不待言。而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若能联想补白,该是何等景致啊!如儿童散学早归的欢喜劲儿,步履轻快,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就三五成群地讨论起了回家后的安排,语言和动作就成了此时作文的联想补白点;回到家急急地拿出纸鸢赶到草地,想象儿童放纸鸢时的神情和动作吧:有的踮着脚尖,高举纸鸢,迎着风,等待着放飞的一刻,他们的神情认真又欢悦;有的孩子拿着线轴,一手随着风向手捏棉线,做好了随时拉着纸鸢凭飞借力的准备;想象纸鸢“一行飞在青云端”,想象着“纸花如雪满天飞”,想象着“风筝吹落画檐西”,而此时的儿童又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仿佛置身其中,揣测着他们的心理,描绘出天真烂漫的情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儿童放风筝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想象者成了画面中或事件中的旁观者,身临其境,真情实感,方能写出具有活力的作文。

用联想补白法对叙事性古诗进行想象作文,犹如把学生带到一棵冬天的树前,想象春天来

临时枝繁叶茂的情景,给古诗联想补白,就如同给冬天的树添上一条条绿枝、一片片嫩叶。

三、虚构再造,细摩写文章

再造,即重新建造、重新制作。再造法,即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抓住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或几点借题发挥,重新立意,谋篇布局,进行虚构的想象性作文。鲁迅在《怎么写》中曾言: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与虚构,不能要求象“新闻记事”那样的“真实”。古诗的创作年代距离我们很遥远,可是诗中的情、景、事、物却是我们熟悉的。因此再造法既可以借古诗中的一点或几点内容进行借题发挥,也可抒发由古诗而感受到的激动人心的“心境”,既然是再造性的虚构的想象作文,那么我们可以极逞“创意之才”,发挥强烈的想象力,“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主观的思想感情、意志欲念,均可借助事物来畅想抒发,感受驰骋的想象所带来的行文的无拘无束,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训练学生虚构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未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接待了他。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简练的言辞构勒出了简单的情节,回旋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有位现代诗人抓住“去年”、“今日”、“人面”、“桃花”四个重要词语,再造《题都城南庄》,在诗歌中,诗人不仅以清朗的笔调描述了崔护进京赶考偶经农家的经过,又以流露着的浓郁的情感使现代版《题都城南庄》流淌出回肠荡气的感觉。诗人在诗末写着:“你是谁?谁家的女子?

为了谁?站在这春风中?

我在梦中一次次地喊醒,

我在醒时一遍遍地追问,

桃花依旧,笑春风。

而那花下的人呢?

我把寻人启事,写进诗里。 后来广为流传,

一千多年了,

至今没有回音。”

我们读完一首古诗,留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也可能只是一种感慨,亦或是诗中的最打动人心的一个词语。虚构再造,就是抓住这一瞬间的感觉,“跟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温柔”,而此时的思维却越来越灵活,甚至于豪放不羁,在感觉的引领下,浓墨重彩地描叙着古诗带给我们的梦般的情节。当然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却总是囿于见识浅薄,即使老师允许其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想象,其想象的结果总难离窠臼。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用经典性的优秀文章来拓宽学生的想象,补充学生想象角度上的空白,让他们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各种端地,写出灵巧新颖的想象性文章。

四、见证诗境,奇思出佳作

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习惯,诗人轶事学生虽然接触不多但比较感兴趣。他们读了《七步诗》也就知道了曹植七步成诗;读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就知道了曹操其人,对于杨修以“一人一口酥”参透曹操“盒”字的用意而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读了王冕的“谁家洗砚池边树,朵朵梅开淡墨痕”而与课文王冕学画联系了起来;读了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会到了李白的豪放与洒脱,很自然地联想到流传民间的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等等;读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知道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课外链接更让我们知道了汪伦以“十里荷花,万家酒店”骗来深深敬仰的“诗仙”李白的趣事。

诗人的种种奇事趣事轶事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空间。我们可以坐上时光机器,穿越时空,回到某个朝代,扮演诗人或者诗中的人物,亲临古诗中的情节。比如,我们可以看着古诗,来到风烟弥漫的三国,化身曹植的友人,听他倾诉七步成诗后的愁肠。穿越时空,来到梦幻般的唐朝,让我们变成汪伦,亲自与李白泛舟小湖,吟诗会友;变成一位过路人,受到一豆昏黄灯光的指引,无意中在黑夜里投宿在李商隐家,看他写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可以回到清瘦的宋朝,成为岳飞麾下的将士,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岳将军驰骋沙场,感受金戈铁马的悲壮。阅读着古诗,我们可以尽情地挥洒想象的笔墨,就这样,我们可以写过春秋,写过三国,写过唐、宋、元、明、清,有多少诗人可以在我们的笔下重生?有多少诗人的小花絮可以在我们的笔下绽放?有多少历史事件可以在我们的笔下重演?而我们既在这样的想象中练笔,也在这样的练笔中既感受着诗人的喜笑言嗔、抑郁沉顿,又感受着历史激情的冲荡。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范文第1篇1、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虞美人》)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乐...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