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
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精选8篇)
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 第1篇
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
一天,晚饭正在进行中,“儿子,你最喜欢谁呀?”妈妈问。我脱口而出:“我最喜欢的和最讨厌的是同一个人。”“咦?谁呀?”只见妈妈一脸的疑惑。“呵呵??就是你呀。”我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
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常把我当成她的教育对象,每天不时地教导我: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课后要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听得我头都大了,忍无可忍了就大声抗议:“知道了!”这可不得了,捅开了妈妈的话匣子,那话儿就像是从机关枪里射出来那样持续不断:“才说几句,你就烦了,‘知道,知道’,真的知道吗?要做到才行??”唉!这一点让我可讨厌了,总想发明一种消音器,只稍微在妈妈面前一挥,那烦人的`声音就听不见了。可能吗?
“妈妈,我这一次测试考得不好。”我战战兢兢地说,只觉得脸发
烫,头也不敢抬起,双眼直直地注视着自己的双脚。“考了多少?”妈妈语气平和地问道,“76分。”我的声音如同蚊子般低,“试卷拿出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考不好的原因。”奇怪!音量没加大,“这个字多了一横,那个词写错了??”妈妈耐心地帮我找出错误,起先那不安的情绪渐渐平复了,我暗下决心努力向上。可贪玩的我,事情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等到又一次测试考砸了,才后悔不已。可妈妈依然如同上次那样柔声细语地帮我分析并鼓励我。这一点让我最喜欢了。
妈妈,不一样的妈妈!我懂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对我的爱:爱我,要求严格;爱我,给予帮助。妈妈,我不讨厌您,要永远喜欢您!
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 第2篇
有一次,妈妈吩咐我煮饭。我答应了就出去玩,当回到家里时,妈妈已经回来了。看到没烧饭,就生气地问:“你去哪里了,现在还没煮饭。”我有点害怕了,吞吞吐吐地说去玩来。因为我那时玩得太开心而忘记了煮饭事,当时。我提心掉胆地对妈妈说:“您不要生气,我现在就去煮,”就这样,妈妈原谅了我。
还有一次,妈妈看见邻居的大人打小孩,她就过去用两只手拦住那位大人说:“不要再打他了,他还没懂什么,你打他也没用。”那位父亲气在心头,满脸通红,说:“他太顽皮了,不打不听话呀!”通过这几件事让我更加了解妈妈。
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 第3篇
一、留意素材积累内容的多样
1. 积累看到的精彩
大千世界, 精彩纷呈。学生日日生活在其中, 一双小眼睛看着“红黄蓝绿”, 看着大家的“你来我往”。看, 环卫工阿姨早早地清扫起了马路;早餐车爷爷一看我的牛奶袋破了又递给我一袋;奶奶揉了揉腰, 继续擦着楼道里的栏杆;明明帮爸爸倒了杯水, 轻轻掩上房门出去了;夜已深了, 书房里的灯还亮着;看着我激动的脸, 妈妈欲言又止……这每一幅画面都是生动的、鲜活的, 这每一幅画面背后更有一个故事、一股浓情。会看的“小眼睛们”绝不能错过这样的生活画面, 这样的精彩值得积累。
2. 积累听到的精彩
如今的视听世界是史无前例的多样, 学生的耳朵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是无法用数字来计量的。与同学交流、与父母聊天、新闻播报、网络视听……所有这些都是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来源。那么, 学生们留意这些信息了吗?留意这些信息中有价值的因素了吗?现在很多学生都是一听而过, 只当消遣, 与听的精彩失之交臂。
3. 积累想到的精彩
看到、听到不少, 那是否就可以满足了呢?肯定不是!对看到的、听到的信息、事件没有个人观感, 只会人云亦云, 那岂不成了只会学舌的“鹦鹉”了?美也好, 丑也罢;对也好, 错也行, 对自己眼见的、耳听的事物, 用自己的衡量标准去评价, 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评判, 这样的看和听才有意义。比如听到新闻里播报“有地下作坊提炼地沟油出售给小饭店”, 学生们仅仅是把这则新闻记在了脑子里, 那与记录的机器有什么两样?能对地下作坊老板的言行作出判断, 找到这种做法的巨大危害, 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这样的收听才是精彩的。
4. 积累做到的精彩
关注了一花一草, 关注了一见一闻一感, 还不能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主体,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 自己有了什么全新的挑战?有了什么新的尝试?今天有了什么进步?自己为他人服务了吗?那天自己当小班长, 叠好了被子、扶起了倒在路边的椅子, 重阳节为老人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有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 大事有大事的精彩, 小事有小事的亮点, 都值得积累。
二、关注素材积累角度的独特
要积累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很多学生都知道, 很多学生都在做, 那怎么同样在积累, 等到习作时, 呈现出的素材却大相径庭呢?这里面的因素固然不少, 但其中一定与积累素材角度的差异密切相关。我们说, 要想在习作素材选择中做到新颖, 日常的素材积累就一定要注意角度独特。
1. 积累不一样的精彩
长年累月地积累素材, 很多素材看似雷同。昨天早餐车在这个位置卖早餐, 今天这个阿姨还来同一个位置做生意, 明天后天还是这个阿姨、还在同一个地点、还在做同一件事;昨天上学是爸爸骑着电动车送的, 今天也是, 明天后天还是;昨天的、今天的、明天后天的语文课都是班主任来上……周而复始, 波澜不惊。假如每日是这样积累素材的话, 真的是浪费时间, 因为这是在做机械的重复工作。细细想来, 他们真的每日都一样吗?卖早餐的阿姨那日接待了一个特殊的顾客吧?爸爸今天送我的时候念念不忘妈妈的身体不舒服吧?昨天老师上课的时候脸色很是憔悴呀!看似每日在做同样的事件, 其实每天都有不同之处。正如福楼拜警示我们的那样:“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 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 马又是怎样走的?”同样是马, 竟有这么多讲究!因此, 在积累素材时一定要加以比较, 不同事物甚至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不同表现, 我们要在比较中寻找不一样的精彩。
2. 积累不一般的精彩
素材的积累如果千篇一律, 毫无特色, 那么它对习作也不会有多大帮助。要想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我们还要关注积累“不一般”的精彩。这里的“不一般”是指要善于积累别人没有发现的、没有积累过的不一般之处。比如积累观察到的一只鸽子的外形, 就要善于积累别人没有发现到的这只鸽子的特点, 如这只鸽子的左翅里夹杂着一根淡粉色的羽毛, 让人一眼就分辨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所以在积累素材之时千万不能错过不一般的精彩。
不一样的妈妈 第4篇
张美女说,上小学后,她发现人家当妈的,白天接送,晚上陪着做作业,恨不得24小时都扑在孩子身上。可自己老妈呢,做饭一般般,也不太管她的课业。倒是会给自己买好多水果做面膜敷脸,每个月还必买一双新鞋子,绝不会委屈自己。至于女儿也想臭美,老妈直接给钱,“自己买去。”
高中阶段,别的父母都是撇下一切事务陪着孩子准备高考。可自己老妈呢,却叫着老爸到处旅游,一点也不愧疚,还美其名曰要过二人世界。对于硬想插一脚的女儿,老妈说:“以后跟你自己老公玩去。”
听上去这当妈的好像不太称职呢!可张美女却说,老妈虽然不管她的功课,却最愿意陪她玩:为她表演木偶剧;在家里拉根绳当球网打气球;拽着老爸演“老公出轨,智斗小三儿”的戏码,还让女儿拿DV拍下来……就是这样一个另类妈妈,却得到张美女的同学一致表扬:“你妈妈太棒了!”
而没有老妈“管束”的张美女却无意识中养成了独立、乐观的精神。小升初时,是自己捧着一堆奖状跟其他家长们挤在一起申请报名,高考时不用父母陪,从北京跑到广东上大学也不要父母护送……
张美女说,老妈给予她的陪伴更多是情感上,而不是保姆式的贴身照料。从小到大,自己的选择和决定都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尊重。连恋爱结婚这样的大事,作为丈母娘的老妈就一句话:“人好就行,房子票子车子没有也没关系。”婚礼筹备老妈也不管,只负责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席即可。这不,刚退休的老妈已经撂下话了,要和老伴游山玩水去了,以后可没空帮着带外孙呢!张美女一点也不慌,她觉得不用靠老人,自己也能完成养育孩子的重任。
这个妈妈,不是那种传统的母亲形象:只吃鱼头不吃鱼肉,只知付出不知索取,不修边幅、唠唠叨叨、管这管那,把养育儿女当做人生全部的意义……但这个妈妈,却因为活出了鲜活的自我,独特、美丽,从而拥有了丈夫的疼爱,女儿的敬爱。
很多女性,当了母亲以后,为了把儿女培养成才,抛下自己的一切需求,一切幸福。可这种放弃自我的结果,却是自己憋屈,别人不领情,还成了彼此沉重的负担。
其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宝贵的。做母亲,只是女人人生中的一种角色而已。做好母亲,很重要,做好自己,更重要。经营一份美满的婚姻,从事一份喜爱的工作,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这三样并不矛盾,反而是彼此成全。
如果母亲的人生不圆满,又如何引导孩子拥有完满人生呢?
作文 不一样的妈妈 第5篇
妈妈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但要去细心感受,说不定她也可以当你的妈妈。
我有一个妈妈,我管她叫大妈妈,因为在我没出生时,妈妈的胃口特别不好,她的菜很好吃所以经常给我妈妈做饭吃,我妈妈说可以答应他一件事,她说叫我长大以后叫她大妈妈。我出生后,也特别爱吃她做的饭,妈妈每次一路过她家时,都会不自觉的进去,至于这一点,我也被遗传了。
记得有一次,我为了防止去她家,绕道从通程广场去爸爸的门诊吃饭,可是一走到爸爸那儿,就发现大妈妈在那儿,她那温柔的双眼,“吸引”着我去她家,我就像着了魔一样,和大妈妈走了,吃了一顿完美的午餐。
我特别爱吃大妈妈的蛋炒饭,油不多,蛋也炒的很细致,有时一仔细尝,居然有甜味,大妈妈的饭啊!只要尝一口,谁都会爱上她的.饭。
大妈妈一家都爱吃海鲜,大爸爸也开了一家海鲜店,那儿的鲍鱼最好吃,和大妈妈的手艺十分相似。
不一样的妈妈作文 第6篇
与我妈妈认识的人都会说我妈是女强人。当然!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的梦想是成为妈妈那样的女强人。爸妈的事业路线不一样的,爸在外地工作,我爱黏这妈妈,所以我们继续守在这座小城市。爸妈都很忙,但他们在我心中的地位却有很大的差异。从小到现在我见过老爸的次数寥寥可数,他总是停留一下又走了,就像时间一样永远抓不住,不过我都司空见惯了。但我是没见到妈妈的次数寥寥可数,就算妈妈很忙,她也会抽空来陪我。有时甚至忙到半夜,她也会回家看我睡没,帮我盖好被子。妈妈对我的好我是知道的,因为我有时难入睡,要有熟悉的味道才睡得好。我是看妈妈拼搏长大的。从租的房子到自己买房;从自己走路上学的到妈妈开车送我上学;从以前吃几块钱的早餐到每天就可以在家吃到丰富的早餐;从打工到自己做生意;从自学到外面学奥数……等所有变化,我都看到这是妈妈流的汗水,妈妈滴的血,但妈妈对自己却很省,把钱和心思都花在我身上。
你们不要以为有一部分是我爸出钱,不要以为我妈是女人就办不到。我现在所得的一切都是我妈的心血,绝无一点瑕疵。妈妈是一个固执的人,不想用别人的钱,连家人的也不接受。所以这一切都没有爸爸的帮助。这些年里妈妈给予了我两份爱,母爱和父爱。
妈妈在平时管我管得很严,她对我很严格。但对我也很尊重,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因此我的事对妈妈无保留。
妈妈其实很孩子气的,她是一个电视迷。每一次放假,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她一看电视就进入了走火入魔的境界,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知道。她也喜欢年轻人看的偶像剧。记得前几年热播的《宫1》,看到大结局“晴川”与“八阿哥”不能在一起,老妈立刻哇哇大哭,泪水不止。把一旁在吃零食的我吓了一大跳,老妈突然从沙发站了起来两眼直射向我手中的薯片。看到老妈射出的“激光”,我立刻把薯片护在身后。但是可怜的薯片最终还是逃不过老妈的魔抓。只见老妈把薯片塞进嘴里嚼还边喃喃道:“不应该这样啊?”脸上泪痕还未擦,显得楚楚可怜。
正是因为这样的老妈我才和她做得了“朋友”。
在我的心中,妈妈是座山,为我遮风挡雨都不会倒下。可是有一次让我真正明白,妈妈不是神,也有脆弱的一面。
那一次妈妈发高烧,我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喊着要水,五岁的我踮起脚,去勾水杯下来,装水给妈妈喝。
不知道要怎样帮妈妈,妈妈很冷,把被子卷成一团抱着。当时我觉得妈妈就像一个无助的小孩,我却只能在一旁,什么也帮不到妈妈。我把自己的被子拖到妈妈身上,胡乱的盖一通。妈妈的嘴唇干得发白,脸色苍白。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但我不敢。我怨爸爸没回来,我怨自己。最后我跑去向外婆家“求救”,外婆便拉着我风风火火地赶过来。弄得吓到很多亲人。
我有时在想是否是妈妈太强大了,大家习惯了,所以没有人真正是了解妈妈呢?妈妈背后脆弱谁知道呢?
不一样的妈妈作文 第7篇
她真的让我喜欢不起来。有一次因为有突发状况,我只能和我妈妈一起睡,当她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简直就是“噩梦”的开始。只见她,手随意地摆在我的脸上,腿自在地放在我的肚子上,整个人还铺展开来;她做这些事我忍了,最让我觉得可恶的是,她打呼噜的呼气一口一口地吐在我脸上。我一个晚上被折磨的根本睡不着,导致第二天早晨醒来,我就和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一模一样。
还记得前段时间,或许是太久没尽情地玩耍,我像玩疯了一样,很晚才回家。刚走到楼梯口,我隐约听到了铁棒在地上响的声音,我那时在想:不是鬼来取我命了,一定是我妈拿着鸡毛禅子来取我命了。我偷偷摸摸地走上楼梯,这儿跳下,那儿跳下,只是为了不让我妈发现。但姜还是老的辣,还是被抓到了。于是老妈就开始了心灵鸡汤式的“长篇大论”,讲起话就像在帮我超度一样。这还不算,一打起我来,一抽一收,那动作简直娴熟极了,就好像在做广播体操。可怜的我,再次深刻体会到了“女子单打”的酸爽滋味。
我们语文老师上课时提及母亲的辛苦,说每次在吃饭的时候都是母亲最后一个上桌,因为她要做菜端菜给我们。而第一个离开饭桌的人也是母亲,因为她要去做别的事情。那时候我听着非常感动,但是,也有人说过一句话:现实是残酷的。我中午回到家的时候,特意仔细观察妈妈的一举一动。但看到我妈那一连贯非常熟悉的动作:拿起碗、装饭、坐下、夹菜……我认清了现实,果然,好妈妈都是“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啊。
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 第8篇
一、现状与问题
1. 外来务工子女缺乏必须的语文学习态度意识。
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对于其子女学习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一无所知。而且, 他们对于语文学习有些轻视, 觉得语文只要会写字、读书就行了, 完全不理解语文素养对孩子将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意识使得外来务工子女难以端正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甚至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嗤之以鼻的想法。
2.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打好将来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在此时逐渐养成和建立的。城市里的家长管教得比较严格, 所以孩子的自律性也比较强。而外来务工子女则不同, 管教相对比较松弛, 学习习惯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语文的预习、上课及复习方面。
3. 语文素养的贫乏。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客观原因, 导致生活中接触书面化语言的机会较少, 很多中年段甚至高年段孩子还有词不达意的情况, 词汇量极少;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也很少, 《小学生古诗必背70首》几乎没有背出多少。课外阅读的书籍几乎空白, 要求写读后感的时候也就“两眼一抹黑”了。
4. 语言表达能力弱。
外来务工子女很少或者从不主动探究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 在课堂上常常处于被动, 很少主动发言, 尤其到了高年级后, 举手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缺少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在课上需要表现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 甚至不知道怎样组织语言。
二、策略与做法
针对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使这些孩子尽可能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语文基础。
1. 培养自主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 笔者注意设立明确的预习步骤和预习要求:第一, 课文要读通顺;第二, 圈画标注课文, 不明白的要画出来;第三, 理清课文思路;第四, 对整篇课文提出疑问。为了提高这些孩子的预习质量, 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也尝试量化和细分, 如读书的次数有规定、提出的疑问数量也有规定。此外, 笔者对这些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认真批阅和科学评价, 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 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改善。
2. 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学习主动性, 简单说来就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几个字真是知易行难。笔者认为, 课堂是学生大量学习语文知识的“主战场”, 也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好的地方。所以, 笔者在上课时除了常规的教学设计外, 还着力从这些外地孩子的特点入手, 设计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环节。如教学苏教版六下语文《练习2》时, 笔者注意到班中的城市孩子从没见过农具, 而那些外地的孩子家中往往还有自留地, 对农具真是如数家珍。于是, 笔者适时改变原有教案, 让班中的外地孩子上台来介绍课件中出示的各种农具。这些孩子一改往日的羞赧, 大方地向大家介绍起来, 说到兴奋处, 还做起了使用农具时的动作,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再如, 作文课时需要大家描述秋天的田野, 城里的孩子哪见过什么田野, 而农村的孩子却从小和田野为伴, 他们的作文中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3. 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外来务工子女往往不善于表现自己, 怕说错了被人笑话。要让这些孩子真正融入教学群体、主动学习, 需要他们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在适当的课文教学中增加表演的环节。如高年段的《公仪休拒收礼物》、《负荆请罪》等剧本, 本身就很适合表现, 如果能多给这些孩子机会, 一定能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乐于表现自己。教师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和学习园地, 让班级中的外来务工子女多讲述自己家乡的风俗景象, 在畅所欲言中营造浓厚的语文氛围, 潜移默化间变被动为主动。
4. 拓展语文延伸阅读。
正如前文所提及, 外来务工子女的语文素养基础薄弱, 而语文是非常讲究积累和运用的学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课外书”正是这些外来务工子女最缺乏的。仅靠上课时学习的语文知识是不够的, 语文教师还应该着重拓宽他们的语文视野。笔者首先尝试像医生开药方一样给学生开书单, 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自己找来进行阅读。不一定都要看, 但是必须选择一至两本, 看完后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接着, 笔者在班级中开展“好书漂流”活动, 动员班级中每位学生都在自己的书中选择一本, 放在班级的“好书漂流角”, 每位学生都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爱看的书。当这些书都看完了, 就再“漂流”一次, 如此循环往复。“好书漂流”的效果很明显, 班级中外来务工子女们也对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书看得多, 写起读后感来也是轻松自如。
不一样的妈妈小学优秀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