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心得感想范文
功能性食品心得感想范文第1篇
1 功能性甜味剂生理活性、加工特性以及安全性
1.1生理活性
(1) 低热量难消化
人体肠道中如果没有功能性糖醇和低聚糖, 很难被消化。功能性甜味剂如果不能够进入人体, 会导致产生很少热量, 所以出现比较低能量值, 胰岛素和代谢途径没有一定关系, 人体摄入以后不会改变胰岛素和血液葡萄糖水平, 能够成为肥胖病人、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的专用食品。
(2) 改善肠道功能
功能性糖醇和低聚糖中的木糖醇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明显繁殖有益菌双歧杆菌, 叫做双歧因子, 可以适当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繁殖和发育, 提高粪便通透性, 改变便秘, 提高肠道功能[1]。
1.2加工特性
(1) 低甜度
拥有类似蔗糖的低果聚糖和木糖醇的甜度, 其他都是有蔗糖的甜度, 功能性甜味剂具备比较纯正口感, 没有其他种类甜味剂的苦味,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甜味剂, 并且还能够达到改变苦味的作用。
(2) 保湿性和吸湿性
不少糖醇和低聚糖不容易吸收水分, 因此, 促使依据此形成的食品不容易变质腐烂, 不少低聚糖具备一定保湿型, 能够达到保湿的效果, 尤其是对一些点心、面包来说。
1.3安全性
(1) 低聚糖
低聚糖是属于天然碳水化合物, 存在一定安全性。在以人体聚果糖已经给改为食品添加剂, 每日最低摄入低聚糖含量为, 0.7g低聚木糖、3.0g低聚果糖、2.0g大豆低聚糖、2.0~2.5g低聚半乳糖。
(2) 多元糖醇
国际粮农和卫生物质食品添加剂组委会认定一些不具体规范ADI值的品种, ;比如, 乳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 因为糖醇具备一定润肠作用, 如果食用比较多, 会导致出现轻微腹泻问题, 停止食用以后就会消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 如果食品中应用山梨醇, 极有可能导致超过每天摄入量, 因此, 需要在包装上明确规定过量使用会导致轻微腹泻[2]。
2 功能性甜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2.1 多元糖醇
(1) 麦芽糖
麦芽糖实际上是利用高麦芽糖浆进行加氢, 然会获得无色纯净的麦芽糖醇晶体, 具备比较好耐酸性、耐热性和化学性质, 是所有糖醇中溶解性最小的, 所以, 食品中应用十分适合。麦芽糖有很强的抵抗微生物, 利用其能形成果冻、果酱等产品能故具备品质好、保存时间长的特点, 能够应用在巧克力、口香糖、糖果、果冻、冰淇淋中。
(2) 木糖醇
木糖醇主要就是利用玉米和木材芯的木糖氢化出五碳多元糖, 甜度最高的就是木糖醇, 但是热量也是最高的, 此外, 还具备最强清凉感和最高溶解热, 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链球菌的生长。长期使用木糖醇, 可以达到减少肥胖和控制体重的作用。木糖醇可以降低II型糖尿病糖分。木糖醇经常被应用在太妃糖、口香糖、巧克力、果冻。口含片中, 具备一定防龋齿、润喉的功效。木糖醇也能够应用在八宝粥、饼干、面包、牛奶、饮料中。
(3) 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实际上是还原和精制葡萄糖形成的糖醇, 是日本最早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现阶段, 已经被大量应用在改善品质和体改保湿的添加剂中。山梨糖醇可以被当做糖尿病人的甜味剂, 能过提高糖尿病人忍耐碳水化合物的量。山梨糖醇还能够作为食品保湿剂[3]。
2.2 功能性低聚糖
(1) 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实际上是蔗果五糖、蔗果四糖、蔗果三糖的混合物, 一般来说工业上都是利用黑曲霉来形成转移酶以便于能够形成高浓度蔗糖溶液, 然后获得类似蔗糖的低聚果糖, 因为具备比较低热值, 已经被大量应用在火腿、冰淇淋、饮料、面包中, 因为能够在酸性、高温基础上分解低聚果糖, 在140℃范围控制加热温度, 加工面类产品的时候需适当应用特殊工艺。日本也把这种糖醇应用在保健食品、糕点、奶粉中。
(2) 低聚木糖
低聚木糖又被叫做木寡糖, 相比较低聚糖来说, 低聚木糖具备更小添加量、更广的应用范围、使用更加方便、明显的整肠作用, 并且还具备类似蔗糖的耐酸性、耐热性以及相同性质和甜度。低聚木糖能够大量应用在各种饮品、饼类食品、罐头、甜品等中, 并且也还能够应用在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食用保健品种。
(3) 低聚乳果糖
低聚乳果糖主要在节杆菌β呋喃果糖苷酶作用下, 能够把麦芽糖、葡萄糖、半乳糖为原料的蔗糖进行分解, 从而形成果糖, 经过转移成为低聚乳果糖和半乳糖基蔗糖, 因为中心基础上能够具备一定热稳定性, 能够得到大量应用。这种糖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甜度, 可以有效改善蜜饯、巧克力等的品质[4]。
3 结语
综上, 经过大量资料表现阶段出现惊人增长的肥胖人群, 无糖食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首选食品, 功能性甜味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低糖或者无糖食品中简单糖,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味道, 功能性甜味剂作为代替食用糖的物品, 具备比较优越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性, 拥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中应用功能性低聚糖和多元糖醇的食品加工特性、生理活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功能性,甜味剂,食品,应用
参考文献
[1] 万艳娟, 吴军林, 吴清平等.功能性甜味剂罗汉果甜苷的生理功能及食品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5, 51 (5) :51-56.
[2] 张木炎, 郑亚军.功能性椰子膳食纤维咀嚼片制备工艺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 (12) :2363-2366.D
[3] 王良东, 陈建文.淀粉深加工产品功能性甜味剂[J].粮食与油脂, 2013, (2) :50-52.
功能性食品心得感想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