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
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第1篇
在科学发展观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思路的指导下,省委、省政府不仅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立省战略,而且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意见》,推动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其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科学规划,抓紧落实。为此,需要着力解决六个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共生耦合原则、技术先进原则、环境友好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为主线,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为保证,以铝及铝工业、磷及磷化工、煤及煤化工和若干区域为重点,以形成若干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区域为内容,以实现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共赢为核心,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到2010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同时,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基本建立城乡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县城以上城市供水的水量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5%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力争煤、磷、铝、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基地和资源节约型城市,为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
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污染零排放。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内的企业之间,围绕铝及铝工业、磷及磷化工、煤及煤化工、煤电一体化、高能耗产业等重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进行企业间产品的耦合共生,进行更加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促进相关企业的产业整合,实现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在区域层次上,与社会、农业循环体系相衔接,使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生返回生产、消费过程,形成物质的闭路循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排放。连接工业和社会消费体系,参与全国的经济分工和大循环,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
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
贵州的资源状况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决定了全省工业目前仍以资源型产业发展为重点。因此,贵州“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规划的内容是实现贵州资源型工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使贵州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按照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围绕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行全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工业规划,前者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发展规划,后者着眼于重点行业和工业部门的发展思路和措施等深入具体的规划。贵州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点是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煤电一体化等产业;同时这也是贵州通过产业突破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
点。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的内容应放在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上,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的建设。还有两个内容应当作出相应安排,一是作为全国试点的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二是兴义市纳灰河流域治理的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的步骤
通过政府大力推进与市场有效驱动,按照“规划引导、突出重点、示范推动、持续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贵州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以规划引导。坚持“先规划,后治理”、“先治理,后污染”,把末端治理变为过程治理的循环经济要求,尽快制定“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及各专项子规划。各市州地和有关部门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要结合贵州发展循环经济重点行业、阶段性目标和试点基地,组织编制各产业和区域循环经济的专项规划。
二、分重点突破。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采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建材、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矿石、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不同区域拓宽发展幅,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争取实现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和城市垃圾等的减量化和再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理量。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五是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耗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志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六是要攻克三个难关,就是使磷渣、铝渣和煤渣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三大隐患。
三、分阶段推进。在“十一五”期间,以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和全省14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为重点,对区域范围的现有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重点企业实施改造,初步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企业和基地,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远期到2020年,为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建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生态保障体系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和制度创新建设基础,将贵州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资源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四、分层次示范。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全省重点选择山东兖矿、宏福公司、金元公司、水钢、开磷集团、赤天化集团等重点企业以及贵阳市的磷、煤化工企业作为试点,然后在全省重化工企业逐步推开。二是大力推进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园区及基地建设。初步考虑有: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遵义市坪桥循环经济型新材料生态工业基地、遵义市桐梓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贵州循环经济型铝工业生态工业基地、绥阳循环经济型重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六盘水市六枝高耗能生态工业基地、安顺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硫及资源产业化生态工业基地、黔南州瓮福循环经济型磷化工生态工业基地、龙里县循环经济型药业生态工业基地、黔东南州镇远循环经济型高耗能生态工业基地、黔西南州循环经济型安龙重化工基地及兴义2030工程、铜仁大龙、万山循环经济型高耗能生态工业基地、毕节织金煤电磷一体化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等。三是区域层次抓好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贵阳市的试点建设工作。四是农业层面上积极探索兴义市纳灰河流域循环经济农业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建设。
五、持续性实施。在抓好试点工作、巩固试点成果的同时,扩大试点范围,以点带面,促进全省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加强区域协作,打破行政区域束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宽发展幅,带动全省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培
育循环经济型新兴经济产业和区域格局,逐渐在全省实现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六、发展循环经济要有切实的政策措施保障。
一是一体化安排。按照贵州的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及产业集群和区域安排上,必须走出一条煤电一体化的路子。煤电一体化是综合能源资源及深加工的概念,包括煤炭、电力以及用煤、用电各个产业。它包括“延长纵向产业链”――煤、电、焦化,煤、电、铝、磷延续发展。拓宽“横向发展幅”――产业集群、聚积人口形成基地或园区,发展城市、推动区域循环经济成型。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单纯的资源争夺将向煤炭多资源重组、市场多要素重组演变。这种延长纵向产业链和拓展横向发展幅的思路,就是要打造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实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强煤炭和电力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形成区域的产业集群、支持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及城市化。这是贵州发展的战略总趋势和总格局,必须紧紧抓住不放,一步步地去努力实现,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经济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节约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强调控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贵州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投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实践、公众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符合贵州实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议设立省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型项目;国土、环保、财政、税收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基地、城市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三是技术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着眼点,主要在于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主要工业产品的规模标准,引导资金的技术流向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指导相关技术的传播应用,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力度和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在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上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技术创新平台;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企业更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发展墩向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5-0114-04
Guizhou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into Traditional Sports
??XU Yi-fen??
(Physicai Education Dept,Guiyang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08,China)Abstract:Guizhou minorities traditional spor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It has been the national wisdom and spirit of thenation and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specific expression.The features of it aredistinctive traditional and cultural blend.It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modernization driving of our country and popular fitness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theoverall quality of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Minority;Traditional sports features;Trends
在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民族或几个民族在一定范围所开发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深刻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贵州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这些少数民族创造和参与的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大多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格和民族性格,竞争勇猛而不粗野、情绪饱满而含蓄内向、妙趣横生而不庸俗,突出了身体活动的技巧性、艺术性和娱乐性。
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传统的延续、继承,许多优秀项目世代相传,魅力无穷,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对贵州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苗族的划龙舟,舞狮;彝族摔跤,赛马;侗族抢花炮、斗牛、武术;瑶族的瑶拳,打陀螺;水族的狮子登高,踢毽等。笔者在此选择了其中在贵州影响力大,与贵州渊源深远的项目加以探析。
(一)竞渡
龙舟竞渡是中国典型的民俗体育赛事之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贵州苗族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由于贵州黔东南苗族同胞多靠水而居,舟船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劳动生产中逐渐形成赛龙舟的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龙舟文化。如台江、施秉的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清水江,生活中的部分来源是依靠清水江,便产生了对清水江的信仰,每年端午前后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
苗族龙舟长二十余米,宽一米,它由三根形直完整的杉树,挖成槽捆绑而成,中间一根长二十三米为母船,两侧每根各长为十米为子船,龙头,龙须由一根二米长的水柳术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种颜色,犹如麟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昂首向天,可谓神彩奕奕,栩栩如生。划龙舟由鼓头锣手和水手组成,鼓头是龙舟上的指挥,是全寨推选出来最有威望的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担任打锣手、水手共三十八名,由寨子里的骠悍青年担任,比赛中水手每人手持一支一手掌宽的一米五长的扁担形木浆,身披蓑衣,头载斗笠,以示祈雨,比赛场面十分激烈,使人振奋,使人向上,的确是一项赛体力,比技术、比智慧、练勇敢的体育活动,是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较为引人瞩目的一类,同时,也深得各族人民青睐。
(二)斗牛
贵州少数民族的斗牛,起源于黔东南和黔南苗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活动。如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从江、榕江一带,斗牛时,斗牛场一般设在村寨外的平地里举行,平地四面有山紧紧围住、四周的延缓的山坡供无数人驻足观看,斗牛场地通常还插有高牌、旗帜。四周山上,旌旗飘荡,特别美观,斗牛以两牛为一组,各由其主人牵牛进场,然后呜炮示威,两牛登场后,则相互用角相抵,胜负从中确定。胜者由牛的主人牵牛绕场一圈,鸣炮呼号以示庆贺,这种传统体育活动浸透了风土习俗,充分反应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
(三)舞狮
舞狮是贵州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娱乐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蕴藏着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情感。
松桃苗族人民的舞狮是山两名青年扮演用彩布做的雄狮,前有一名手持绣球的武士逗引,后有一笑眯眯的大头佛“伴随",在锣鼓声中进行跌扑、翻滚、跳跃的表演,动作逼真,观众随舞狮者一起强烈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舞狮的世界,更为精彩的是高空舞狮,在场地中间重叠起九张或十二张大桌子,最上面那张桌子四脚朝天。“狮子"在“笑脸佛"的逗引下,从下一张桌子钻过,再翻到上面一张桌子,一直爬到最高。“狮子"踩着那四脚朝天的桌子脚尖上,表演各种惊险高难动作、妙趣横生、舞狮最初是为了祭祀神,驱除灾祸,而苗族人民则视之为一项欢庆丰收,预兴旺的体育娱乐活动,松桃苗族的高空舞狮,是力量、技巧、意志和勇敢的综合表演,并在历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为贵州苗族的代表性项目登台表演,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称赞。
贵州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形式多样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纵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看出所具有的明显特点。
1、地域性。一定的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条件,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民族体育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域的影响,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某个侧面反应了某一地区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风尚,各个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斑斓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而这些项目,又是当地人群生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技能,如生活在清水江畔的苗族,传统体育“划龙舟”是特定地理环境里人们生存需要和谋生手段,保留着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烙印,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伴随着地方民俗文化的演进沿袭至今。
2、传统性。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信仰相联系,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项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特具内容、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苗族的芦笙会、四月
八、花山节、吃新节、鼓藏节,侗族的多耶祭萨、花炮节等,以及新办的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中国黎平侗族鼓楼艺术节等,都包括有诸如赛马、斗牛、斗马、跳芦笙、赶鸭子、抢花炮、赛龙舟、斗鸡等比赛项目。
3、兼融性。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兼具文体融为一体的特点。例如:苗族的上刀山、瑶族的打陀螺、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打铜鼓、壮族的抛绣球等运动项目就把竞技、舞蹈、艺术、音乐、体育融为一体,这些项目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价值,在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中注重民族感情、民族精神,以民族风格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自然融合,令参与者与观赏者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使少数民族体育更富有魅力和活力,使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达到满足,人们在这些活动中直接得到情感抒发。
二、贵州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也是最富于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少数民族个性和群体气质的文化领域之一,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合理的传承和更新,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与发展已成为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认为,立足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在未来的发展取向中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再作一些必要的努力。
(一)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流、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功能价值、训练方法和竞赛规则、社会化与产业化途径、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配套研究,逐步建立起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健康科学的轨道,为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更快走向世界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二)走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道路。
要用科学规律指导少数民族体育的普及与提高,用科学原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和提炼,促使从民风、民俗中逐步分离出来、走上系统、稳定、独立的发展道路,科学化是我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在科学化的过程中,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将从更新中得到升华。
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运动会,是少数民族体育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标志,组队参加每隔四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节奏推向高潮,而大量民族项目规则的制定,则为民族体育的推广和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形成规范化。
受一定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状况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打破封闭状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将逐渐打破民族地域间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而使其具备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基本条件。
(三)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中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基地,更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摇篮,从欧洲的各种球类活动到门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无不是以学校为载体全面推广和普及,作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更应如此,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将之作为民族文化进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一途径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作更深入的整理、改进和创新,让这些新的文化知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得到新的发展。
(四)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现代体育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点,将使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可使不同地区的人民普遍拥有适合各自生存环境,简单易行易开展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口遍及全省各地,民族传统体育突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可使全民健身活动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进行,从而达到身心愉快,强身健体的目的,可以预见,民族传统体育之花将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越开越鲜艳。
(五)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全国及世界各族人民认识、了解并参与,坚持小型多样,业余自愿的办法,结合农业节令,民俗节日和乡村文化站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体育项目活动,同时也可举办邻县,邻省民族体育项目的邀请赛、对抗赛,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参与到民族体育活动中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各民族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
结 语
体育是人类针对自己的身体创造出来的文化,而任何体育的研究,都应当立足于人类体质和健康的终极效果来开展。贵州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作为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充分地说明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种族的文化都有其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在衡量文化时是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民族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的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正是由于如此,我们应当认识到:贵州各民族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体育形式,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民族情感的强化,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推进,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中,贵州少数民族体育之花,一定会在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下,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王 云.中国体育教育学报[J].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
[2]周传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卡迪纳.他们研究了人[M].北京:三联书店,1991.
[4]博阿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胡小明.体育人类学概论.体育与科学.第21卷(总第、123期)[M].2000,03.
[6]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创新管理 , 调研
【 abstract 】 the community is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uni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unit person" to "society", the community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sition and fun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and innova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our the whole image of the community,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tongren," create "happiness green river".
【 key words 】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建设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铜仁市碧江区的社区建设现状如何,探索如何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作者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一、目前我区社区建设的现状
铜仁市碧江区社区居委会20个(其中镇居委会3个),共有干部130人(其中镇居委会12人),行政管理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共12.4万人。
(一)社区队伍建设。自碧江区社区居委会选举后,一批文化程度较高、有办事能力的人员进入社区机构工作,使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得到优化和提升,形成了一支社区专职工作队伍;各办事处非常重视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先后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为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各办事处还下派机关党员干部到17个社区包片工作。以上措施,有效促进了社区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社区工作条件。一是阵地建设。根据实际,采取建、租等办法,解决办公场所和活动配套场地。目前,市中办事处已建社区服务站4个和中心服务站1个。环北办事处正新建4个服务站和1个中心服务站。二是社区干部的待遇有较大的提高。目前,我区社区正、副职,居委会干部按月落实了待遇,社区、镇居委会工作经费有了增加,大大增强了社区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社区服务开展。随着社区在城市发展中作用的显现,民政、卫生、计生、法律、警务、城管、劳动保障、文体科教等部门逐渐将工作重心下移,社区服务工作因此得到加强。目前,有的社区配备了计生服务专职管理人员,面向居民开展计生宣传、药具发放、妇检等生殖健康和计生服务;结合“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有的社区建立了警务室,实现了“一区一警”,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得到加强;有的社区配备劳动社会保障协管员,负责开展社区就业工作,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等服务;有的社区组建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的认识有待深化
1.对社区建设的主体认识不够。一方面,社区居委会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认识不够,为居民服务的意识不强,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从而形成对政府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什么事都要社区参与,什么人都可以指挥社区”, 使得社区居委会责任大,任务多,负担重,疲于应付,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需要承担10多项行政性事务,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此外,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统计、会议等。
2.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识模糊。认为社区就是办办证明、管管卫生等,也有的把社区当成是政府部门,什么解决不了的事都找社区,对于自己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意识不够。
(二)社区阵地建设和服务设施滞后
目前,全区20个社区居委会中,大部分社区无固定的办公用房,河西、灯塔、云场坪等9个社区均无办公场所,租用的办公用房面积狭窄,有的社区工作人员
7、8人挤在10来个平方的房间办公,有的甚至在家办公。同时,社区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和场地,导致社区很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三)社区服务有待深入
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还比较欠缺,社区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等服务还没有深入开展,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
(四)社区工作经费及人员待遇有待提高
尽管近年来社区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相当多的社区工作人员花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到相关单位、部门找赞助,以解决工作经费紧张问题,有的社区工作人员甚至自己垫钱开展工作;二是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弱,社区服务发展滞后,收入渠道少。
三、对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社区主体地位的认识,理顺社区关系
1.理顺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明确社区居委会的职能、职责,真正的体现社区居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2.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大会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关系,建立完善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调动广大居民和社会单位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社区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保障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和支持下开展工作。通过理顺社区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组织的职能、职责、从而形成社区自治的整体合力。同时,政府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不应对社区居委会进行各种考核、评比,社区居委会原有的各项工作台帐进行削减和合并,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
(二)拓宽经费渠道,加快社区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中应考虑到社区服务的需要,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切实解决社区无固定场所办公的困难。一般来讲,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应不低于100平方米,社区服务站房屋应在200平方米,同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如电脑、电话、信息网络、娱乐设施等。二是要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紧紧依靠驻街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优势,激发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三是财政在保持对原有社区居委会投入基数不变的基础上,每年要增加投入,改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条件,合理解决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成员的养老、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四是要鼓励和扶持社区居委会开展一些非盈利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将所得收入和各部门落实的经费,投入到社区建设中,以弥补社区经费的不足。五是要积极同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和勾通,争取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
(三)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提升素质
社区组织建设是整个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一要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建设。要把服务社区群众作为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二要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居务公开、民主评议、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社区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三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培训教育机制,要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活动,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四要加强社区各种协会组织、中介组织和社区自愿者队伍建设,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和驻社区成员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一要倡导多元化参与。政府各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要以社区为载体,将本部门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在群团组织中开展“志愿者行动”,义务为居民群众提供多种服务。在驻区单位中,倡导“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服务社区,奉献社区,建设社区,繁荣社区。二要把社会保障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建设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服务中心,提升社区服务保障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多功能、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居民长远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意识。
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第4篇
姓名:李文虎
学号:201330075119贵州茅台酒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贵州茅台,证券
代码:600519,注册资本:39325万元,法人代表:袁仁国)前身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1997年成功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11月20日,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主发起人集团公司将其经评估确认后的生产经营性净资产24,830.63万元投入股份公司,按67.658%的比例折为16,800万股国有法人股,其他七家发起人全部以现金2,511.82万元方式出资,按相同折股比例共折为1,700万股。本文从经济发展,白酒行业,贵州茅台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等多个角度对贵州茅台股票进行投资分析。
一、宏观经济面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消费意识的形成,白酒消费也逐渐回归理想,白酒需求转变为追求健康、品质和品位。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品质度的“三高”白酒称谓精英人士的首选,品牌消费观念正在强化。高档白酒的品牌价值、定价权优势奠定了高档白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白酒行业是传统行业,高端品牌的白酒除了具有优越的品质,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靠技术和资金无法实现的,同时这些位于第一集团的企业具有经多年积累的渠道、品牌生产能力、资金等全方面的优势。因此是很难突破这些优势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居民可支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追求高档品质的生活已不再是平民百姓的奢望。与之前相比,消费者更加趋向购买中高档的白酒。下面从宏观经济面上来分析我国经济状况。
(1)目前宏观经济周期阶段分析
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其实就是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所处周期的阶段。但是,在时间中要区分周期的四个阶段或转折点,是极其困难的。依据目前主流观点,中国的经济周期是属于计划经济型周期,也就是依此经历膨胀、紧缩、低谷、回升四个阶段。1953年开始,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着国民经济运行。进而,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主导着经济波动。主周期是计划经济型周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走的是“渐进”改革道路,市场经济只能逐步发育成长,直到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初步建立,但是国民经济仍未最终摆脱计划经济框架。所以,经济周期波动也仍然是计划经济型的。改革以来,中国经历了如下四个经济周期:周期I:1979年春-1984年秋周期II:1984年冬-1991年冬周期III:1992年春-2002年秋周期IV:2002年冬-现在。
(2)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
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包括城乡结构问题、地区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投资消费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等。结构性问题从广义上讲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从狭义上讲则是价格层面的问题。如果不通过改革完善制度,理顺定价机制(尤其是土地、资源、能源、资金、外汇等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短期政策,是无法解决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的。从短期看,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量问题,即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匹配问题。
(3)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8%,创本新高,增速比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对于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盛来运用三句话12个字来概括,“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2.社会消费:
2013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9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579亿元,增长12.4%。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3亿元,同比增长13.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0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634亿元,同比增长1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58亿元,增长14.6%。1-10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4433亿元,同比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876亿元,增长14.5%。
3.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2013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数据。根据数据,2013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16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1%,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3%。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01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5%,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2%,服务价格上涨3.1%。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涨跌幅度为0);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4%。
5.货币供应量:
2013 年 6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10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0%,增速比 3 月末低 1.7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 0.2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额为 3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1%,增速比 3 月末低 2.7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 2.6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 余额为 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9%。6 月货币供应量增长有所放缓,6 月末 M2 增速已较 4 月末高点回落了 2.1 个百分点。货币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是随着相关金融管理政策出台,商业银行按照宏观审慎要求,加大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力度,适度调整了过快的信贷投放节奏,同业运用渠道有较大幅度的收缩,减少了存款派生。加之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对货币增速也有一些影响。此外财政存款同比少减较多,由此也相应地少增了一部分存款。
(4)宏观经济政策特点分析
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
1、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
2、充分就业;
3、物价水平稳定;
4、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
二、政府政策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会议强调明年我国宏观调控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核心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关键.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但无论是财政支出还是税收的变化都会通过财政盈余或赤字表现出来。
针对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财政部门按照稳中求进的总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财政杠杆也渐渐以引导国内消费控制通胀,这其中以引导大型国有企业整合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预调微调力度,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具体调控措施上,一方面落实并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多举措促进投资及外贸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仅仅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工具多种多样,有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但这些变量最终影响的都是货币供应量。
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难以支撑基础货币快速扩张。2012年新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是国内资金面偏紧的重要原因。展望2013年,受益于海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资本流动获得改善的可能性较大,但国民经济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最后还是传导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肌体里面,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的程度。而且由于私人部门外币资产和负债的错配,中长期私人部门依然会增持外币资产。因此,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将获得一定程度改善,但难以支撑基础货币高增长。
央行放松货币的意愿不强,货币乘数难以明显提升。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认为,“在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这一过程将进一步释放增长的潜力”。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或将以推动结构调整为重要目标,而不谋求逆周期推动经济短期快速反弹,但不排除调整存准率以对冲外汇占款变动。
资金过度流动和汇率无序变动将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有力、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将有助于应对潜在金融风险。
三、股票市场行情
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贵州茅台逐渐确立了在白酒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该集团公司成为了全国唯一集国家一级企业,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于一身的白酒生产企业。
公司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个世纪以来,已先后 14 次荣获各种国际金奖,并蝉联历次国内名酒评比之冠。同时也是中国白酒行业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是世界名酒中唯一纯天然发酵产品,构成了该公司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贵州茅台在2012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42.54%,利润总额上涨57.30%,净利润上涨57.16%,这些数据显示了贵州茅台的销售量增大,这可能是公司的营销策略的改变引起。同时也表明了该公司在高端白酒的销售市场上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此外,净资产收益率也较去年有所上涨,由11年的9.29%上升到12年的10.62%,表明贵州茅台资产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高,贵州茅台正处于多事之秋,有市场人士称,在衡量融资、融券的多空力量时,通常以融资金额与融资偿还金额之差为融资做多力度指标和以融券卖出量与融券偿还量之差为做空力度指标,如果上述两项指标差额为正且数额越大的话,表示多、空力量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通过上述两项差额来衡量市场多空变化情况的话,贵州茅台如今已处于多头撤退,而空头大行其道的时候。
截至1月15日,贵州茅台的融资净买入额轧差后已经现出负值,表明多头已认赔出局。当天,轧差后为负83.4464万元。与1月14日的融资买入额12316.1247万元相比,急降4866.9017万元。同样,与去年年末的融资买入额9574.6439万元相比,也减少了2125.4209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融券卖出额和融券偿还额的净卖空差值却在进一步扩大。当天净卖空额为376.8500万元,较前一交易日208.9383万元的差额相比,表明空头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就在空头大行其道的背后,对贵州茅台更为不利的是,公司此前实行多年的“限价令”如今已不得不取消。
对此,一券商分析师称,从最初“两会”上三公消费禁止喝高端酒政策出台,紧接着酒驾政策出台,再到后来的塑化剂风波以及军委发布“限酒”规定后,各个地方政府也效仿部队限酒发布相关规定。可以说,茅台遭遇的利空是接二连三。但是,作为国内白酒市场唯一获得“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研究中心颁发)及“有机食品”(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称号的天然优质白酒产品,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我过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消费意识的形成,白酒消费也逐渐回归理想,白酒需求转变为追求健康、品质和品位。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品质的“三高”白酒可谓是精英人士的首选,品牌消费观念正在强化。高档白酒的品牌价值、定价权优势奠定了贵州茅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
随着股市制度的市场化建设进程,也将大大平滑股票市场总体的波动幅度。新服发行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大减小了新股发行定价不合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力度和影响力度。因此,我认为。没有特别重大的经济利好支持,股票市场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单边波动行情。
所以,2013年的A股市场有望进入一个复苏的阶段,预计上证综指核心运行区间为2000-2500点,波动区间-2600点。A股整体业绩有望企稳,周期性行业回升力度较大,预计2013年A股净利润整体增速为 9%,2013的目点位可能会在2750点,但依然面对一些困难因素诸如欧债危机以及美国还没解决的财政问题,所以未来还是需要静静观望。
四、股票所属板块相关股票走势情况
贵州茅台所属的酿酒板块早盘逆势崛起,白酒行业正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寒冬。部分酒企业绩开始出现企稳回升。由于2013年业绩基数较低,如果行业能就此企稳,到明年上半年起,白酒行业的业绩有望回暖。
根据2013年11月中旬的股票行情,酿酒股近连续大涨,国都证券认为,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从目前披露的三季报和业绩预告的情况来看,只有茅台业绩较好,主要由于其放开经销权的政策调整,而其他白酒企业业绩下滑幅度加大。高端白酒发力腰部产品,未来中档酒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需求仍然没有明显好转,白酒长周期景气度下行无疑,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分化,短期复苏基础尚不具备。
根据2013年11月13日的盘面显示,昨日古井贡酒股价轻微低开,之后沿着全日均线上方稳步上行。午后开盘后不久,该股即报收涨停。虽然盘中几度打开涨停板,但最终以涨停价报收。截至收盘,该股收报21.9元,全日成交额达到3.08亿元,较前个交易日放大了105.3%。
其实,自今年10月底见底至16.15元的历史低位后,古井贡酒一直处于温和的上涨途中。11月份的短短7个交易日,该股已经上涨了20.79%。
与古井贡酒股价比翼齐飞的,还有公司逐步改善的三季报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53亿元,同比增长2.9%;单季度分析,三季度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1.5%。按公司的历年经营周期来看,收入利润集中体现在一四季度,三季度是费用的集中确认期。鉴于此,一些研究机构乐观预测,公司全年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例如,兴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徽酒竞争激烈,但公司作为徽酒第一品牌,优势明显。和金种子相比,公司三季度销售态势更好。受益于消费升级,大众白酒的销售有望稳定增长。考虑到古井贡酒2013年业绩基数低,其看好公司2014年的增长潜力。
毫无疑问,在酿酒行业整体调整的背景下,不同企业间的分化将更为严重。华创证券提出,看好符合三条主线的
二、三线酒企:首先,在向品牌企业集中的趋势中,具备品牌力的企业;其次,本轮行业调整影响最大的是300元以上的高端酒市场,300元以下大众酒市场保持相对稳定;第三,有稳定的根据地,市场能贡献源源不断的收入和利润。相比其他企业,古井贡酒在弱市下的自我调整和管理营销水平上更有优势。
五、个股基本面分析
(1)企业所处在的行业
企业所处的行业决定了其整体的发展前景以及盈利情况的波动趋势,对于处在景气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其盈利能力就会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盈利的能力将会出现持续性提高,这对股价反应来说就是出现所谓的牛市行情。当然对于一些周期性明显的上市公司业说,其盈利能力就有明显的波动规律,反应在股价上就会是大幅的震荡走势。对于处在衰退时期的上市公司来说,其盈利能力将会表现出持续性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因而反应在股价上就是持续不断的震荡走低,投资者应该对这种上市公司注意回避。
公司主营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目前,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已突破一万吨,43度、38度、33度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发展空间,茅台迎宾酒满足了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填补了我国极品酒、年份酒、陈年老窖的空白,在国内独创年代梯级式的产品开发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70多个规格品种,全方位跻身市场,从而占据了白酒市场制高点,称雄于中国极品酒市场。
(2)企业的竞争能力
反应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其市场的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一般在行业中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其盈利能力往往是同行业的佼佼者,在股价上与同类上市公司相比往往都高出一截。而且在市场上往往都是龙头股品种,引领整个行业上市公司的走势。另外,对于企业的竞争能力还表现于其市场的覆盖率,覆盖率广的上市公司一般来说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也较大。
(3)企业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流通股本的大小对于股价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小盘股的价格相对较高,大盘股的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流通股本也是 为一个重要的关注方面。另外,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十大股东,投资者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上市公司流通股是否有大机构持有;从上市公司公布的股东人数的变化情况,稍加分析就能够得知流通筹码的集中还是分散,当然筹码的集中有助于股价的上涨,而筹码出现明显的分散则说明个股的涨势大势已去,后市继续调整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那么它就应该是投资者注意减仓的对象。
1、净资产收益率:高低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强弱。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7.35%,而2010年一季度贵州茅台的资产收益率达到8%,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强。
2、净利润增长率:高低表明公司增长能力强弱,前景好差。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126.34%,上述数字显示一季度贵州茅台净利润增长率不高,可能未来增长的能力相对弱些,但相比往年,预计会有所增长。
3、资产负债比率:高低表明公司负债多少,偿债压力大小。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48.83%,一季度贵州茅台负债率为21.7%,低于行业平均值,说明公司负债较低,偿债压力相对较小。
4、净利润现金含量:高低表明公司收益质量良好差,现金流动性强弱。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323.91%,一季度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净利润现金含量较低,以往年相比,幅度相差不远。
(4)企业的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企业分析最主要的方面,通过财务分析就可以对上市公司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上市公司的优劣往往都是通过企业的财务分析得出的。财务分析又可以分为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对同类型上市公司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可以得出该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优劣。另一种就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研究,对上市公司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这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尤为重要。
第一,公司生产的茅台酒同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被评为金奖产品,自此得以扬名世界。经过国家三十余年的发展和扶持,公司是全国唯一集国家一级企业、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优秀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于一身的白酒生产企业。
第二,为保护茅台酒的生产环境和空间,贵州省仁怀市启动茅台镇居民搬迁工作,万余居民迁离千年古镇,贵州茅台生产重回“特殊环境”,体现了国家政府对中国国酒茅台发展的支持。
第三,公司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1~3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每股收益1.3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的第一和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均为2009年末的广发聚丰股票型基金和中国人寿个人分红005LFH002 沪,且其持股数量分别较去年末增加了约34万股、50万股。
(5)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根据中国社科院预测,2010年我国经济将呈温和上升态势,全年GDP增长速度为10%左右。作为大众消费品,宏观经济的繁荣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促进白酒等消费品市场的放大,提供白酒产品更大市场和生存空间。
第二,我国白酒业正在逐步加快品牌升级,“高档酒”、“极品酒”发展势头见好。业内人士认为白酒一线企业将带动行业发展,一线龙头企业将保持20%30%的业绩增速,而白酒的消费市场增速也将加快,除了五粮液通过对高档系列酒的重点推动以及对团购市场的重点开发,将实现一级酒20% 的销量增长外,部分二线地方性白酒企业重新梳理产品结构和销售体系,推出了中高价位系列产品,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
第三,白酒历史悠久,品类丰富,行业格局鲜明。中国白酒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品类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白酒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华东和西南地区是白酒行业的重要产销地。04年以来,白酒板块市场表现优异,宏观经济(需求)和行业政策(供给)决定了均酒价格,持续上涨的价格预示行业将继续高景气度的良好态势。产品结构升级,走中高端路线已成为未来白酒企业的发展方向,中低端酒成长性更优,近几年高端白酒的连续提价和控量保价措施亦为中低端白酒预留了提价和增量空间.第四,白酒消费淡季又逢酒驾处罚新规升级,高端白酒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金种子酒、山西汾酒等区域性白酒龙头却风景独好。由于季节性因素,按照惯例每年这个时候,白酒价格均会明显回落。中信证券调研统计显示,贵州茅台一批价格与
1、2月份基本持平,部分地区出现4%左右的下滑,五粮液、沪州老窖一批价格出现下滑,下滑范围5-7%不等。如今各地严查酒后驾车,市场上白酒成交量进一步打折。在深圳几大零售卖场,高端白酒柜台推出了不同类型的降价促销活动。对酿酒行业公司而言,酒驾处罚给销售带来的负面效应仍在延续,但这不是高端白酒价格回落的直接原因,因为春节前高端白酒价格上涨,旺季过后通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量价齐跌。现在值得关注的是
二线白酒中的优势品牌,预计二季度增速远超高端白酒,白酒板块将有望迎来反弹。
综上所述,公司将面临着以下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全球经济已显现企稳回升迹象,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充实完善保增长、扩内需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为公司继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二是从行业发展趋势看,白酒产业景气度依旧较高,盈利能力也将保持较好水平,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资源不断向名牌优势企业集中,健康的行业格局有利于公司长远健康的发展。三是省委、省政府对茅台的发展十分关心,各级地方政府重视对茅台发展的支持。四是公司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经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更加统
一、行动更加自觉,特别是经过连续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企业规模、资源掌控力、市场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巨大的机遇。
六、个股走势技术面分析
(1) k线理论分析
从大盘走势来看,股价波动向上攀升,股价处于上涨趋势,从交易情况来看,明日仍有下跌可能。近2日上涨势头减弱,本股票大方向依然乐观;从k线趋势可以看出,短期内股价有望继续冲高,但风险较大,同时成交量并没有紧跟股价的上升而有所调整,表现为股价支撑力不足,建议投资者短期不要买进,已持股者持股等待。
(2) 切线理论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股价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走势良好。
(3)MACD指标分析
MACD线为DIF线与DEA线的差,彩色柱状线,在低于0轴以下是绿色,高于0轴以上是红色,前者代表趋势较弱,后者代表趋势较强。 当MACD从负数转向正数,是买的信号;当MACD从正数转向负数,是卖的信号。在2012年4月13日,DIF穿过DEA向上呈现反弹,此时可少量买入,快进快出。5月18日:DIF=0.316,DEA=0.351,MACD=DIF=0.316-0.351=0.069 即MACD为负。自从5月15日以后,MACD的值持续为负,并一度在在6月6日至6月8日,MACD的值都达到了最小值,所以此时应该卖出.从6月15日到6月20日,MACD恢复正值。
数,是卖的信号。在2012年4月13日,DIF穿过DEA向上呈现反弹,此时可少量买入,快进快出。5月18日:DIF=0.316,DEA=0.351,MACD=DIF-DEA=0.316-0.351=0.069 即MACD为负。自从5月15日以后,MACD的值持续为负,并一度在在6月6日至6月8日,MACD的值都达到了最小值,所以此时应该卖出.从6月15日到6月20日,MACD恢复正值。
总结:
从市场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白酒的消费将不断增加。因此,凭着其“国酒”的地位,茅台酒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贵州茅台处于发展成熟期,这一时期的适合做短期投资。但是,茅台酒由于资源稀缺性,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产能,以及茅台酒高度依赖原产地,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便可能破坏百年地窖,使其优势不复存在。不过,从公司财务状况来看,茅台具有很强的资金调配能力,各财务指标都显示出公司的财务环境可以给公司未来经营提供充足和稳健的资金支持。这有利于贵州茅台公司扩大战略选择的范围和战略实施良好完成,有利于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第5篇
在7月9日召开的第十届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国家旅游局数据(灾备)中心正式揭牌。自此,首个国家局数据中心落户贵州。
不止于此,自2014年3月,贵州和贵阳在北京发出了“奋力成为大数据时代先行者,抢占大数据时代制高点”的豪迈宣言,一年后,贵阳已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全国第一个“块数据”公共平台
贵阳市正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企业数据、社交平台数据和感知设备等各类数据,结合政府开放的数据,在我市形成一个区域的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创建出全球首个块上数据集聚模式,并建立块上数据存储、管理、共享、开放与服务的城市大数据公共平台,支撑智慧城市云计算应用示范。
全国第一个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城市
目前,贵阳市正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数据开放平台主动开放公共数据,如交通、文化、教育、旅游、医疗、食品安全、企业信用等数据,逐步关联块上形成的企业数据、社交数据和感知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过对开放的数据进行深度开发和挖掘,鼓励企业进行各种商业模式创新。
全国第一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2015年2月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创建工作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首个国家级大数据发展集聚区正式“落户”贵州。 根据《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集聚区创建期为3年,到2017年,建成国家级数据存储灾备基地和国家级云计算应用基地,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以大数据产业为主导的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
全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
2015年4月14日,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并完成首批大数据交易。它面向全国提供数据交易服务,旨在促进数据流通,规范数据交易行为,维护数据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数据交易各方合法权益,向社会提供完善的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数据资产管理和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交易的数据是基于底层数据,通过数据的清洗、分析、建模、可视化后的结果。
全国第一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
2015年5月1日,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项目一期建成,市民用手机搜索“D-GuiYang”,无需密码即可免费使用WiFi。在这些区域,单个用户的网络下载速度每秒可达到2兆到4兆。
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是贵阳发展大数据的基础支撑,通过为网内用户提供免费上网服务,以采集块上集聚的用户上网行为数据。项目于2015年2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内可实现全城覆盖。
全国第一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全国第一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已在贵阳建成。该实验室将为大数据高端战略智库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助力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
实验室依托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建立和运行,并与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形成长效持续的协同创新机制。作为跨学科、专业性、国际化、开放型研究平台,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以大数据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对大数据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和咨询,构建“块数据”理论模型和应用模型,研究编制“大数据指数”。
全国第一个国家旅游数据(灾备)中心
7月9日,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旅游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联通集团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旅游基础数据库异地备份的旅游大数据战略合作关系,举行“国家旅游数据(灾备)中心”揭牌仪式,共同开展大数据合作,互相进行旅游数据资源和相关数据接口的开放和共享。这是首个落户贵州的国家级数据(灾备)中心,对推动旅游大数据发展,助推贵州成为全国旅游云和旅游大数据建设试点省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多数据中心都选择落户贵州呢?
政策点睛“天时”起风潮
“如果大家错过了30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2013年3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断言。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贵州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技术研发,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同年2月13日,《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提出将贵安新区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的五个城市新区之一,建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成黔中经济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贵安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确立贵安新区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大了对贵州的支持力度。
国家系列“组合拳”犹如一场及时雨,润泽贵州转型发展的信心,也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前来“攻城略地”。
国家旅游数据中心落户贵州,为什么大家都选择来贵州发展大数据? 资源支撑“地利”生引力
2014年6月底,总投资2.2亿元的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完工。“富士康选择贵州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说。
地处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4℃到16℃,夏季平均气温22.5℃,冬季平均气温6℃到8℃。地质结构稳定,灾害风险低,森林覆盖率49%。
贵州适合大数据产业生长的优势资源远不止于此。
电力资源要素保障是大数据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贵州电力水火互济,稳定可靠,电力价格更具有相对的优势。凉爽的气候与充足的电力兼备,让全国很多地区难以望其项背。
业内专家评价说:贵州是天造地设的“中国机房”。
国家旅游数据中心落户贵州,为什么大家都选择来贵州发展大数据?
天道酬勤“人和”聚活力
占天时得地利,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心凝聚共识,用“人和”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4年2月,《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
一个月后,《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面世,这是国内第一部信息基础设施地方性法规。
同一起跑线出发,贵州在顶层设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创新转化成为实践提供了保障。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批与大数据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到2014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企业达到1721家,新增大数据及关联产业注册企业263家,全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园区达到25个。
国家旅游数据中心落户贵州,为什么大家都选择来贵州发展大数据? 大数据与贵州之间的缘分,可谓天作之合。
一方面,要保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贵州需要大数据;另一方面,特殊的资源优势与政策红利齐聚,使得大数据选择了贵州。
地方政府的远见卓识和真抓实干,则是产业成长的最好保障。
天时地利并聚,人和正兴。贵州大数据产业从“可能吗?”到“谈及大数据必谈贵州。”再到“发展大数据必到贵州!”从疑惑到感叹的转变,是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贵州实践的充分肯定。 2014年3月,贵州在北京宣布大数据产业起航。一年时间,贵州已收获了累累硕果。
贵州,书写了一个大数据发展的传奇。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贵州日报、贵阳晚报、贵州都市报,贵州发布综合整理)
~~~~~~~~~~~~~~~~~~~~~~~~~~~~~~~~
2015可信云服务大会会议介绍:
2015年7月30日-31日,在工信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数据中心联盟和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承办的2015年可信云服务大会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可信云是我国唯一针对云计算信任体系的权威认证体系。截止2015年1月,共有67个云服务通过认证,分属32家云服务商。
会议呈现五大亮点:会上将正式发布新一批通过可信云认证的服务名单;同时还将开展云保险试点;另外可信云服务库和众测平台也会发;会议期间还将正式发布中国可信云服务最佳实践报告和新的2.0评估体系;最后还设置了12个主题论坛介绍可信云在政务云采购、在金融、电力、能源、广电、教育、医疗、环保、旅游等行业的落地合作情况。
在本次会议上,除7月30日及31日上午的全体大会外,组委会还在7月30日及31日下午共设置了12个分会场:政府采购云和移动办公专场、金融大数据与云计算专场、游戏及互联网应用云服务专场、医疗健康专场、行业云计算发展应用专场、云计算解决方案专场、云保险专场、云安全专场、云服务性能及运维专场、大数据平台最佳实践专场、云计算架构技术专场、开源专场。
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第6篇
在碧江区教育局2013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碧江区教育局局长 杨长印
(2013年2月22日)
各位校长、同志们:
新年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3年春季开学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区2012年的教育工作,安排部署全区2013年教育工作。刚才两位校长就去年省外挂职锻炼所收所获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经验介绍,接着赵书记对党建工作的落实,对作风、学风、会风、文风的改进作了强调和部署,待会儿龙副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传达,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抓好今年的教育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2012年教育工作简要回顾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快发展”的思路,注重项目和环境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民生工程,着力缓解城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和大班额现象,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全区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党政线考核为抓手,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2012年,我区以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检查评估为契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高中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突破性工程,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招生任务,工作成效显著。区政府教育工作暨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并定为优秀等次。党政线考核任务的全面完成,进一步体现了各级党委政
1 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高度支持,尤其是区政府把学校列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给予了全体教师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二)城区大班额化解工作初见成效
区委政府将化解城区大班额工作列为解决民生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落实。一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开展工作调研,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化解城区大班额工作,制定了《碧江区化解城区大班额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市委刘奇凡书记的调研要求,确立了“一年见成效,两年基本缓解,三年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目标,明确了各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责任,确保了化解城区大班额工作的全面推进。随着城区南长城小学、第八小学、第五小学等改扩建工程相继完工和投入使用,化解城区大班额工作已初见成效。据统计,城区中小学在2011年的基础上,新增教学班级53个,其中高中18个,初中16个,小学19个。大班额由2011年的582个降至502个,初中80人以上的特大班额已消除。南长城小学所有班级人数均在54人以下,第七小学、第三小学、清水小学等学校一年级班额均在54人以内,年初提出10%的化解任务已全面完成,实际完成14.6%。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先进典型,所取得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三)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碧江城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及经商、办企业等外来暂住人口达6.5万人,其子女就读中小学人数达1.3万人,占城区中小学学生总数的25%。我局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出台了相关文件,按照确保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工作要求,教育、发改、住建、公安、工会、学校等部门和单位都明确了相关工作职责,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了65%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目标任务。由于这项工作我们抓得扎实,成绩显著,得到了省、市、区教育部门的肯定,去年全省城镇农民工子女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极大推进了全区教育事业持速、健康、和谐发展。
(四)“营养午餐计划”实施顺利,成果显著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根据我区实际,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政府去年投资1000余万元,设臵43个配送点,聘请食堂工人283人,85所农村学校14000余名学生受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本地实情,确定肉食品、副食品、鸡蛋、蔬菜供应商,由供应商统一配送到(乡)镇中心学校。这种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臵和统一配送的供餐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四统模式”既保障了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也让各试点学校可以节约大量的采购和运输成本。此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深受广大学生及家长的赞誉,省教育厅将我们的“四统模式”作为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去年4月,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碧江经验”在全市推广。此外,我们还多次接待省内其它兄弟县区前来参观学习。
(五)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我局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臵来抓。一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二是切实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2012年,全区400余个班级召开安全知识主题班会,对交通、消防、食品、防震减灾等方面知识进行了有效宣传。三是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去年全年共大规模集中排查了3次。针对水源、电路、道路、危房、食堂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及时拨付安全经费对部分学校维修整改。四是积极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全区共有30余所中小学开展了逃生演练,配合市教育局开展了防震减灾活动。五是针对校园周边的网吧、游戏厅进行清理检查,对小卖部及饮食摊点进行检查整顿。联合安监局、交警大队开展5次校车安全大检查,共查校车238辆次,违章超载7辆次,批评教育5人次,处罚2人次,通过检查整治,规范了校车安全管理档案资料,增强了校车管理人、驾驶人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民办学校、幼儿园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六是聘请180名专业校园保安人员已于去年10月份全部到位上岗。总之,2012年,安全工作措施到位、工作得力,确保了整个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和谐。
3
(六)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2012年,我局把中心工作放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教育质量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的突破。我们高度重视教研教改工作,不断优化教研网络体系,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力度。形成了由教研室、学科中心教研组、片区校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共同组成的“四级网络”教研系统,强化常规管理、加强校本教研、重视教育质量的过程督导,教学成绩明显提升2012年高考、中考成绩再创辉煌,本科上线2703人,本科上线率为50.4%,铜仁二中2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中考成绩在全市排名前列。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品位,我局制定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级创建评估细则》,开展了“十佳校报校刊”、“文明班级” 和“校长撰写校园文化论文评比”等活动,并在去年教师节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碧江区校园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示了全区广大师生的文化艺术风采与魅力。三是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不断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去年的铜仁市第一届运动会上,我区青少年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2012年碧江教育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区教育资源紧张,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短缺,教育的均衡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导致了城区大班额现象依然严重;教育突破工程建设滞后,由于多方面原因,高中阶段教育、学前阶段教育突破工程工程进展较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尚需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庸懒涣散现象,在其位不谋其事,工作推不走,满足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
三、2013年全区教育重点工作
2012年是全区教育工作丰收的一年,我代表区教育局感
4 谢各位校长,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2013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碧江区尽管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各种综合竞争力还不能以“老大哥”自居,教育也不列外,我们还算不上文化强区。全区教育系统时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紧迫感和责任心,等不得、靠不得、慢不得,要拼命加快赶超。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1、迅速启动实施教育“9+3”计划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1号文件和省、市制定下发的实施“9+3”计划考核评估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我区教育“9+3”计划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开学初,各校要做好控辍保学宣传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教育“9+3”计划,3月1日前完成校园周边13幅永久性标语的书写,营造好宣传氛围。按照区政府教育“9+3”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要认真开展辍学情况排查、劝学、上报等工作,将辍学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小学控制在2%以内,初中控制在2.8%以内。另外各校要在党政线考核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文化户口册的统计和整理,摸清底数,做好归档。
2、大力推进“4+2”教育突破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工程是我们的短板。今年的项目更多,有6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工程下学期投入使用;有4所农村乡镇学校学生宿舍工程年底必须完工。续建项目区职校9月份投入使用,第十五中学力争年底教学区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高中阶段500多套教师公租房的建设任务。另外还要积极做好乡镇中心完小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塑胶运动场项目的规划和上报,年内完成第二中学、第十五中学的运动场项目,积极争取职校运动场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完成二中示范性高中申示复评工作。今年项目多,工程量大,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学校校长要积极发挥实干、苦干、
5 巧干精神,包干到户,落实到人,严格问责,绝不能让工程再拖教育的后腿。
3、继续扎实推进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工程。按照《铜仁市化解城区中小学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年完成80%的大班额化解任务,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抓好第五中学、第十中学、逸群小学、市实验小学改扩建和新建第十八小学等工程项目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城区中小学的招生管理,规范招生、学籍管理等办学行为,严禁乱招生、无序转学、人为地制造大班额行为。年内将出台《碧江区城区学校控制大班额管理办法》。
4、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打造校园精品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我们校长不能只当“经费校长”、“采购校长”、“工程校长”,要对教育规律、育人理念、学校内涵式发展进行研究和行动,这样下去对学校、对教育事业发展危害极大,所以今年各学校校长要充分利用“4+2”特色教育工程的契机,重视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精心设计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墙壁、走廊、板报、宣传栏、校园网、校园广播站的作用,大力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春季,要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学校校园集中绿化工作的通知精神,在14月份开展“六化四园”(“绿化、美化、文化、硬化、净化、信息化”“学园、花园、乐园、花园”)的建设,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要大力加强“一校一品”建设,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努力避免“同质化”的倾向。在特色化办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区位优势、历史优势、资源优势、师资优势,将特色融入文化,用文化提升特色。要通过特色办学,形成学校品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真正做到学校建设立足于文化,教育发展决胜于文化。
5、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产物,作为教育系统应该创造一切条件享用这一成果。我们要逐步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构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要加强对电教设备、教学实验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应用的指导和督导,切实完善去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央薄改专
6 项资金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班班通的配备工作。非薄改项目学校要不断筹措资金,争取多方支持,不断完善班班通的配备。
6、努力完成2013年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任务。高中阶段教育是教育“9+3”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区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市政府下达我区高中阶段计划招生任务是5000多人,其中普通高2580中人,中职2775人,任务非常重,但又必须完成,否则教育“9+3”计划的工作方案将是一句空话,待市政府高中阶段任务下达后,我们将招生任务2013年高中、初中和中职学校,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整班交接招生新机制,合力完成2013年高中阶段招生任务,各校要多向当地政府请示汇报,不搞单打独斗,形成工作合力,区职校全年的的招生任务是1500人,各学校要转变以往的工作作风,认真分析招生情况,做到早部署、早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招生任务。
7、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严格按照教育局与学校签订的《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扎实搞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上好安全教育课,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加强学校门卫管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层层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和“问责”制度,做好校方责任险落实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今年要在得到认可的“碧江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完成各校食堂工人的重新核实与聘任、体检、培训工作。制定完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奖惩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学校食堂培训监管工作,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和资金使用安全,把我区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8、不断加强民办学校、幼儿园的管理。对民办教育、幼儿教育我们多一些厚爱,多一点关注。要加大宣传力度,全面落实民办教育政策,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把民办学校、幼儿园教师纳入教育系统教师培训计划。落实三点管理:即突出一个重点,规范民办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行为,杜绝幼儿办学“小学化”;攻克一个难点,加强民办学校、
7 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特别是校车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校车安全管理规定》,全面清理校车和校内其他车辆的运营情况,严格规范校内交通秩序,打造平安校园;打造一个亮点,开展民办学校、幼儿园的分类定级工作,促进民办学校的科学规范管理,营造依法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始终坚持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重心工作,切实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快20年了,教育部门和学校仍然是喊得多、做得少。与考试有关的教育做得“过度”了,与考试无关但与孩子全面发展相关的却做得“很不及”。我们不要把实施素质教育困难的责任推给应试教育,也不要推给高考、中考,不要推给党政、社会、家长。高考、中考是首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育人的全部。素质教育是关乎民族、国家、家庭、孩子的大事,一定要从这一高度认识到位、实施到位。
1、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要从单一重视学生分数转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注重个性发展,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加强学生的爱国、法制、创新、诚信、友爱、实践能力、行为养成的培养。
2、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各级各类学校要扎实开展“三生(生命、生存、生活)、四爱(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师长)、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五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素质教育主题活动和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要坚持减负增效提质,教师要吃透教材、决战课堂,从主宰课堂变为引导课堂,多些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把学生从茫茫题海、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快乐地学习成长是青少年儿童的权利,不要把学习变为沉重、痛苦的负担。特别是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上,李厅长提出开学工作“十到位”,大家一定要落到实处。
8
3、大力加强艺术、体育教育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齐开足规定的艺术、体育教育类课程,不断加强书法和民族民间艺术教育,要把中华民族的一些文化精髓传承好、发扬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利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现有资源,改善中心场所建设条件,发挥场所的利用价值,创新办班模式,中心要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共同开办兴趣特长班。重点抓好美术、书法、舞蹈、声乐、器乐等专业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各级各类校外艺术活动大赛。今年,将举办首届碧江区教育系统体育运动会,促进师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4、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养午餐改善计划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案例,学生有序用餐,厉行节约,感恩党和社会,从同学们的用餐过程都能看得出来。
(三)、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永恒主题,切实增强教育源动力
1、不断加大常规视导、教研工作力度,着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规范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益,引导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碧江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开学后不久将出台《碧江区教育局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视导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我们将组织局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采取随堂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籍管理、课程设臵、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随机不送信抽查视导。今年起,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将带头落实进学校、进课堂制度,实行随校抽查、推门听课。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参谋作用及“研究、指导、管理、服务”作用,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及课改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推进课程改革。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以学科教研组为基础,组建教改科研团队,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师尽快成长为研究型教育人才。
2、不断完善教师及校长管理制度。今年,中央、教育
9 部、省、市、区就改进工作作风作出了各项规定,我们要组织教师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臵,履行好教师职责,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禁止有偿补课,禁止领导干部、教师在公共场所赌博打麻将。制定完善校长、教师轮岗实施意见。开学初的收费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收费,坚决避免搭车收费,乱收费,一旦查出,严肃处理。
3、扎实做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今年是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关键一年,各校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抓好各种培训,完善档案资料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从今年起实施全区“3361师训强教工程”,把各中小学作为培训主战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全面参与,重点培养。通过三年时间打造30个学校管理团队,培育600名骨干教师,推出一批省内外专家型校(园)长、骨干教师。鼓励广大教师利用有效方式进行学历提高深造学习。
同志们,2013年是碧江教育事业发展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一年,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让我们乘着十八大的东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奋发的进取意识,“十破十立”,为开创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