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第1篇
一、舞蹈艺术形象
舞蹈艺术形象是通过舞蹈的文学形象和舞蹈的表现形象之间的结合来表达的。形象是通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实物来表达作者的具体思想, 而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家利用艺术的方式来完成形象的创作, 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高度概括其创作理念。
在舞蹈艺术形象塑造的过程中, 舞蹈的文字形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的文字形象是舞蹈的文字剧本, 也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 不但要有肢体语言的表演, 而且还需要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而恰恰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就是源于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的存在使得舞蹈表演源于现实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的意境, 创作者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选择性地记录到舞蹈表演中去, 可以让观众能够在欣赏舞蹈表演的同时进一步地产生共鸣, 以及遐想和思考。
同时, 舞蹈的表现形象也是舞蹈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舞蹈家们以人体的动作以及线条等作为表达方法, 来表达和完善主体, 从而吸引观众对于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通过这些方法, 使得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文学形象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产生舞蹈艺术的艺术魅力。
二、舞蹈音乐形象
舞蹈音乐形象的形成是通过主题音乐形象和情绪音乐形象的结合。舞蹈的音乐形象对于舞蹈表演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舞蹈表演是需要音乐来衬托的。舞蹈音乐形象中的主题音乐形象是舞蹈作品的核心, 这一核心需要贯穿始终。主题音乐形象的展示应该是相当明确的, 因为它是整个舞蹈文学形象最想表达做的中心思想, 观众们可以在主体音乐中体会舞蹈者的思想感情。
情绪音乐形象是在主题音乐形象上发展进行而来的, 情绪音乐形象主要起到的是辅助主题音乐形象的作用, 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舞蹈者们的表演。
三、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的结合
一部舞蹈作品要想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必须要做到的是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的充分有机结合。
首先, 关于艺术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 艺术形象包括视觉、听觉以及文学的综合形象。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而帮助舞蹈者塑造的辅助工具, 但其又是不可或缺的。其次, 舞蹈音乐的作用就是利用音乐这种国际化的语言塑造鲜活的形象, 将视觉和听觉能够充分地结合起来, 才能让舞蹈家们更加充分的表达舞蹈的魅力。并且, 舞蹈文学形象和舞蹈表现形象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舞蹈的整体形象, 只有在舞蹈表现形象的衬托之下, 舞蹈文学形象能够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使得舞蹈的艺术创作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 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 彰显舞蹈艺术的魅力。最后, 作为在舞蹈音乐形象中核心的主题音乐形象, 贯穿整个舞蹈表演作品的始终, 在情绪音乐形象的辅助之下, 二者完美结合, 从而使得舞蹈作品达到一个完美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与分析, 可以发现: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者的结合可以使得舞蹈这个整体艺术更加生机勃勃。舞蹈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 是舞蹈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并且也是舞蹈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 包含了部分的主观因素和主观色彩。舞蹈家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将其传到给大众, 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意会舞蹈家的思想。通过对舞蹈艺术和舞蹈音乐的结合, 不但可以使观众在欣赏唯美画面的同时, 更能聆听到悠扬的音乐。而且, 在欣赏舞蹈者表演的同时, 我们需要设身处地的与舞蹈者进行交流, 能够换位体会舞蹈者的情感逻辑。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审美的感受, 才能了解舞蹈者的真实感情。这不但可以帮助观众们更好地理解舞蹈者的思想感情, 而且还能帮助整个舞蹈艺术蓬勃发展。
摘要:舞蹈艺术拥有自我的艺术形象, 舞蹈音乐也拥有自我的艺术形象, 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者的结合可以使得舞蹈这个整体艺术更加生机勃勃。舞蹈这门艺术, 源于我们的生活, 又高于我们的生活, 往往包含着舞蹈家的主观感情, 舞蹈家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将其传到给大众, 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意会舞蹈家的思想。通过对舞蹈艺术和舞蹈音乐的结合, 不但可以使观众在欣赏唯美画面的同时, 更能聆听到悠扬的音乐。由于舞蹈艺术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 而是包含很多内容, 所以需要探讨的也有很多。本文探讨分析一些关于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研究的问题, 并发表一些自我的观点, 希望对今后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的研究能够带来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舞蹈艺术,舞蹈音乐,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萍.舞蹈艺术形象审美欣赏简论[J].河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40 (2) :123-125.
[2] 朱秀清.舞蹈艺术形象应与舞蹈音乐形象相统一[J].艺术百家, 2007 (2) :195-196.
[3] 张海涛, 黄妲.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初探[J].音乐时空, 2013 (17) :71-72.
[4] 王鸿昀.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J].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1, 30 (4) :107-112.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第2篇
一、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
虽然从音乐与舞蹈的本质来看, 两者属于的艺术门类是不同的, 音乐主要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中某些情感的一种艺术, 而舞蹈则是一种表演艺术。但是从舞蹈诞生开始, 舞蹈与音乐就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方面, 在深入对舞蹈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能够发现音乐是舞蹈艺术概念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音乐伴奏能够更好的为观众传递出舞蹈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果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不使用音乐, 不仅会拆解掉舞蹈与观众之间存在的沟通桥梁, 更会降低观众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的融入程度, 这也是一直以来舞蹈表演过程中使用音乐的原因;另一方面, 由于音乐是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拥有情感的一种艺术, 因此单纯为观众演奏音乐时, 观众的视觉感相对较低, 无法良好联系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 而在音乐表演过程中使用舞蹈时, 不仅提高了音乐的场景感, 而且能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使观众能够在舞蹈的支持下, 更好的与音乐演奏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从而提高音乐演奏效果。
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方式
由于音乐与舞蹈具有一定的不可分割性, 因此在人们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音乐与舞蹈能够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良好的结合起来。
1) 舞曲的方式。从音乐演奏的角度上讲, 舞曲是音乐作品演奏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表演音乐作品的过程中, 舞蹈人员可以通过联合舞曲的节奏、旋律、节拍, 更好的为观众展示出一些舞蹈动作, 从而加深观众对舞蹈动作以及音乐作品的印象[1]。当前典型的舞曲有小步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等, 这些舞曲不仅能够更好的将音乐作品展示出来, 而且能够实现舞蹈动作的传播, 提高人们对舞蹈动作的认同度。
2) 舞剧的方式。舞剧不仅实现了音乐与舞蹈的良好结合, 更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合了美术、文字等艺术, 是一种精彩的舞台艺术。观众在观看舞剧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舞蹈动作, 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情感, 该种方式也更好的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渗透。
3) 基本训练过程中,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此时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舞蹈演员练习的有效性, 而且能够提升演员的音乐素养, 提高其表演的顺利程度。
三、音乐与舞蹈存在的共性
从本质来看, 音乐与舞蹈所述的艺术类别不同, 但是两者都属于艺术, 深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音乐与舞蹈都存在一种节奏感, 一方面音乐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在人们生活过程中势必会有一定的生活规律,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 就能通过音乐节奏更好的展示出人们生活中所包含的规律;另一方面, 舞蹈也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在表演有节奏的动作时, 表演者能够更好的为观众呈现出舞蹈艺术, 由此可见, 节奏是音乐与舞蹈共同存在的特性。
除节奏外, 音乐与舞蹈都拥有抒情效果[2]。从音乐角度上来说, 它不仅能够通过旋律、节拍、节奏, 展示出音乐本身所包含的情感, 而且能够通过观众自身的理解, 为观众传递出他们能够接受的情感, 同样在舞蹈表演过程中, 也能够直接将人们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同时在实现音乐与舞蹈融合渗透的过程中, 两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不会产生冲突, 也不会形成干扰, 形成一种天衣无缝的结合, 完美表达出人们所拥有的情感。
四、音乐与舞蹈融合渗透的必要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在深入研究过程中总结出音乐与舞蹈融合的方式, 还掌握了音乐与舞蹈存在的共性, 由此可见, 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本身就是积极的体现。
一方面, 音乐与舞蹈的融合能够流传至今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人们能够在音乐与舞蹈融合过程中分别感受到来自音乐与舞蹈的情感, 且二者并不是对立存在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 为了保证音乐与舞蹈都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人们单独深入研究音乐与舞蹈的同时, 还应该更好的实现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渗透[3]。在舞蹈中融合渗透音乐, 能够更好的体现出舞蹈的节奏感以及舞蹈中所包含的情感, 既有利于人们对舞蹈内容的了解, 也有利于舞蹈更顺利的表演;在音乐中加入舞蹈元素能够积极拉近音乐与人们的距离, 由于音乐不仅来源于生活, 在表演中更高于生活, 因此在音乐中融入舞蹈动作时, 能够使人们更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 从而保证了音乐演奏效果。
五、总结
总而言之, 要想能够为观众展示出更成功的音乐及舞蹈表演。在音乐演奏过程中就需要认识到舞蹈的重要作用, 从而通过进行前期舞蹈排练, 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合渗透在音乐表演中, 同样, 在舞蹈表演中也应该更好的融合渗透音乐, 只有在二者独立存在, 但又相辅相成的基础上, 音乐与舞蹈才能更好的传递给观众内在情感, 提高表演的成功率, 从而不断的推动音乐与舞蹈艺术的长远发展。
摘要:音乐与舞蹈都属于艺术性表演, 以不同的方式表述着人们生活中所包含的情感, 单纯使用音乐或舞蹈表达人们的情感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者之间起着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就从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方式、音乐与舞蹈存在的共性以及其相互融合渗透的积极性四个方面, 分析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渗透。
关键词:音乐,舞蹈,融合渗透
参考文献
[1] 李岩.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J].艺术科技, 2016, (03) :381.
[2] 周丹.中国唐代舞蹈的发展对当代中国舞蹈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6, (05) :169+2.
[3] 庞志娟.探析音乐节奏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 2015, (05) :152.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第3篇
2、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的表达
3、刍议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的升华
4、“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心得
5、音乐与舞蹈在创作中相互作用关系的探索
6、民族民间音乐与民族舞蹈之间的互动研究
7、跨学科视角下探讨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8、舞蹈音乐与舞蹈表演情感布局的关系探究
9、融合乐舞教学,让课堂魅力纷呈
10、音乐与舞蹈在体育课中的应用
1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作用以及思考
12、论音乐与舞蹈功能上的差异
13、论音乐教育在舞蹈专业培养中的必要性
14、依托于音乐的高中舞蹈教学探析
15、乐之魂,舞之韵—论音乐与舞蹈关系的再思考
16、高中音乐与舞蹈之胶州秧歌
17、胡姬,音乐与舞蹈的浸润
18、中国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之间“鱼水”关系的分析
19、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分析
20、伴奏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研究
21、浅谈高中“音乐与舞蹈”的课型设计
22、试论音乐与舞蹈互依共存之和合性
23、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探究
24、音乐与舞蹈模块分层教学初探
25、浅谈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26、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思考
27、音乐与舞蹈表演专业与企业间“产学研用”合作中产生的问题与解决
28、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29、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再思考
30、浅谈小学音乐结合舞蹈教学的开展策略
31、多方面再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32、探究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民间舞教学中舞蹈文化的导入
3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学业评价研究
34、基于舞蹈表演与音乐的关系研究
35、幼儿音乐教育与舞蹈的结合
36、《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引进瑜伽的教学尝试
37、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几点体会
38、音乐课程中“音乐与舞蹈”的综合教学初探
39、艺术型学前教育本科专业音乐与舞蹈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
40、浅析音乐在舞蹈基本功中的重要性
41、听觉中的舞蹈,舞蹈中的听觉
42、探讨音乐与舞蹈教学的审美追求
43、探析音乐素养在高校舞蹈课堂中的作用
44、伴奏音乐与舞蹈表演效果之间的关系
45、音乐节奏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性探究
46、幼儿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与音乐旋律的有效融合
47、论音乐与舞蹈的互动关系
48、试论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课程的实效性
49、探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第4篇
一、小学的音乐和舞蹈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音乐和舞蹈的关系中, 我们一直会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在舞蹈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因此在舞蹈的教学中, 必然会需要一定的背景音乐, 以此来增强教学中学生对节奏的把握。在舞蹈的教学中, 舞蹈的编排表演将会受到所选择的音乐的影响, 两者通过长期的配合将会实现二者的和谐。以此相关的, 一定的舞蹈方式, 是对音乐的所有的感情的一种深刻的诠释, 人们通过一定的肢体动作将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表现出来, 舞蹈课程将会是对音乐课程的一种展开。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和舞蹈, 从中发现艺术表达的感情, 培养相应的艺术感情和素养, 对于小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感情的培养, 道德的培育和情操的形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因此将小学的音乐和舞蹈教程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其中的优越性, 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现代小学音乐和舞蹈教学的状况
1、小学音乐教师没有很好的舞蹈基础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师, 同时也会兼任着舞蹈教师的职责, 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毕业于高等师范学院或者专科学院的学生, 并没有接受很好的正规舞蹈教学, 他们在学校时最主要的是接受音乐方面如乐器和声乐的教育, 对于舞蹈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十分全面。现在主要的状况是, 小学的舞蹈教学不能很好的展开, 缺乏专业的教师来进行专业的教学, 或者开设舞蹈课程的老师没有良好的舞蹈功底, 学校大多没有配备专门的舞蹈老师, 主要由音乐来使暂时代替教学。
2、教学中音乐课堂没有足够的创作性, 内容也不丰富
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的音乐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 单单根据课本来进行教学的工作, 这样机械的教学方式, 只会使得课堂上没有足够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课堂缺乏相应的素质培养课程。只是单单的教授唱歌不能使学生得到相应的素质教学, 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没有相关的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 不能很好的将音乐的乐趣展现出来, 更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关于如何将小学音乐和舞蹈教学结合起来的方法
1、教学的内容和教案的具体设计的丰富
音乐教学中加入一定的舞蹈课程, 对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以及学生和老师参与度的提高都有很好的帮助, 将一定的舞蹈情景加入到音乐的教学中, 根据课程的内容来设计教案, 利用一些生动的舞蹈动作, 将教学中相关的歌曲展示出来, 形成一定的氛围来使得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教学中的乐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一定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美感, 可以很好的激发出学生关于所教学的内容的兴趣, 学生将会带着更大的动力进入课堂中。
2、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新课程的改革中, 艺术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的有效的一项活动, 艺术活动中从开始到结束, 从创作直到欣赏都是能够提高学生创作思维的活动。而且在艺术相关的教学中, 学生必然可以丰富的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音乐和舞蹈通过一定的形式, 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各种能力带动起立, 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和注意了都集中发挥起来, 学生的心理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此必须重视音乐和舞蹈在教学中对创造思维的开发。
3、对舞蹈教学的合理运用
音乐教学如果可以与舞蹈教学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那么在小学的教学中就可以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性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不断深入开发音乐教学的改革, 将音乐的新型教学模式展现出来。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教学任务, 要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时代的需要, 教师更要作为一个知识的创新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里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人品行, 将舞蹈的形式带入到音乐的教学中, 将音乐和舞蹈的教学结合起来, 这样才可以达教学所需要的目的。
4、有趣的教学情境的设置
我们必须相信, 兴趣是所有知识做好的老师, 小学生的艺术教学如果可以放在一定的趣味环境中展开, 学生讲可以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在教学的情境里, 学生如果可以处于良好的趣味环境中, 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 教师要将课堂的课程设置在更加愉快地环境中, 对于学生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感受到艺术的美丽, 学生的心理和感情将会得到相应的启发。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还是处于传统的方式里, 利用机械的课程传授来使学生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艺术发展的环境, 学生需要的是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具有乐趣的课堂。将音乐和舞蹈的教学结合起来, 充分的发挥两者的优越性, 克服传统机械教学所具有的局限性,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相关的综合素养有着很强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音乐和舞蹈教学结合起来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 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方式, 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个创新的契机, 使得以后的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有所进步, 培养出更优秀更符合现代发展节奏的学生。
摘要:音乐和舞蹈是两种关系十分密切的课程, 二者都是通过直观的艺术形式来对学生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的有益。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教学中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并针对现在存在于小学教学中的音乐和舞蹈的结合, 研究教学中两者结合的一些策略, 希望可以对当前的学校教学中音乐和舞蹈结合的方式作出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教学,音乐教学,舞蹈教学,结合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鑫.略伦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5) .
[2] 纪文英.关于音乐课舞蹈教学之我见.陕西教育, 2002年06期.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第5篇
1抚慰学生心理的作用
现代化生活具有两面性:使生活更加舒适方便却也导致人们更加疏远和隔阂。很多学生被隔绝在高楼大厦中的一个个鸟笼里,老死不相往来,内心变得越来越封闭冷漠,这种生活导致了无法避免的孤独寂寞。可群众集体舞却将这种空虚孤寂的人们回归到温馨的群体之中,在欢快的舞蹈中融洽相处、交流情感和增进友谊,使麻木的心灵感受到温暖。它冲破种种代沟与重重隔阂,使萍水相逢的人们称为亲密的朋友。让学生在舞蹈中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找到自己的知音。学生通过交流舞蹈的心得体会,分享快乐,使生活变得温暖,为浮躁迷茫的学生再次找到心灵的宁静。
2促进学生审美的作用
舞蹈与音乐同时最古老纯真的艺术门类,它具有独特的美感。通过风格化韵律化的舞姿,舞蹈塑造了直观的动态的舞蹈形象,创造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凭借饱满的人生激情来带给舞者以审美享受,同时改善其气质、陶冶其情操。舞蹈是生命的律动,直接用肉体来表现灵魂。这使舞蹈天然具备了生命的单纯性与原始性,更容易达到心灵和自然的和谐,唤起人们内心的童真童趣,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体育舞蹈自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既有赏心悦目的形体美,还可通过对表象的反映来表现更加深刻的内涵, 为人们提供极大的审美情趣与享受,在人们心中就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体育舞蹈的参与者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不同性别的人们, 其吸引力是别的艺术难以相比的。现代大部分舞蹈的参与者大都具备一定的文艺特长或舞蹈基础,据此,体育集体舞蹈的编导就要尝试摆脱地域与地区的限制,借鉴不同地区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舞蹈精华,博采众家之长,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要通过除了举办各种形式的舞蹈培训班、讲习班、组织文艺晚会和组织调研等传统方式以外,还可提倡单位、企业等举办各种竞赛,乃至举办家庭小单位的自娱性舞蹈类比赛,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舞蹈活动。同时,为了体育集体舞蹈美好的明天,一定要注重舞蹈文化教育的普及,为学生传授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培养自觉的舞蹈意识,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教育作用
体育舞蹈充满了对快乐执着的追求与对生命真诚的赞美,传承了人类凝聚的艺术精神。这种对于美的热爱乃至追求的乐观精神,贯穿古今,虽然每个时代的体育舞蹈在表现形式、舞姿和场地设施等不断发生着变迁, 但核心的精神却一直没变。所以,现代社会不断经济发展多块、物质生活多丰富,这种体育舞蹈均凭借其强大的适应性持续了下去。当然,它也紧随时代的脚步,大量流行歌曲的不断更新,舞者根据新的舞曲不断变换出新的舞姿,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群众集体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元素,使它能够永葆生机活力,为参与者在舞蹈中体会到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活力。
4帮助学生情感宣泄的作用
舞蹈重要的本质功能就是对情感的尽情宣泄, 各类舞蹈的出险原因就是为了抒发不同的情感。体育舞蹈者舞动于节奏欢快的舞曲中, 心中集聚的或消极或积极的情绪随着肢体有规律的运动顺利抒发出来,净化了精神,平静了心灵。这使舞者在舞蹈中发现、展示和肯定自己, 在娱乐中获得归宿感与社会认同感。同时, 体育舞蹈通过创造性的舞蹈活动充实了参与者的心理,提供了参与者交流的机会,使参与者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促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5体育舞蹈队学生起着健身与自娱作用
健身功效,体育舞蹈这一功效是由其本体特征决定的。舞蹈是所有艺术门类之中唯一把自身身体作为创造美的载体的艺术。且无论何种风格的舞蹈都是一种心灵化了的全身协调运动,具有充分的运用量。因此, 舞蹈和体育同样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由此人们认为原始舞蹈是原始人类宣泄剩余体力与精力的活动,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若是长期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训练,既能够矫正身体、美化身体和塑造身体,还能够强健身体。舞蹈艺术心灵化的全身协调运动,能够锻炼全身器官、保养内脏。增强身心活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自娱功效,陶冶情操是体育舞蹈的重要功效之一。在舞动中因注意的转移而使身体各部分机能获得了调整与充分的自由,能有效消除紧张的情绪与缓解压力。动人的舞曲,优美的舞姿,完美的动作,这些无不潜移默化的给人一种艺术的熏陶渐染,舞者的审美素养与艺术气质均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6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如今,在众多高中院校中大都开设了体育舞蹈这一课程, 学生也对该课程有着很大的兴趣,因为他们觉得不仅可以从中学到一些舞蹈知识,还可以强身健体,这就是体育舞蹈的独特作用。今后,体育舞蹈还需要更好地探索,希望能对高中生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好处。
摘要: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舞蹈,是以身体动作舞蹈为基本内容,双人或集体配合,既有娱乐健身作用,又有竞技表演的体育运动。它将艺术、体育、音乐等融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的典范,是世界通用的“情感语言”。如今,众多高中院校也开展了体育舞蹈这门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重点分析的是体育舞蹈与高中生健康的关系。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第6篇
大班音乐
歌曲《顽皮的杜鹃》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2)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3)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4)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5)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6)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7)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 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我们要把菜地怎样设计才不会踩坏蔬菜? 和幼儿共同设计菜地的摆放。
高中音乐与舞蹈教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