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
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选择中国20个主要贸易和旅游客源国,依据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验证入境中国游客量与中国同主要客源国的双边贸易间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证明20个主要客源国入境中国游客量与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互动关系的方向。
关键词:入境旅游,进出口贸易,回归分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和国际旅游获得了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是商品和货物的国际“旅游”,而国际旅游是人员和资金的进出口“贸易”。自1978年到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41590亿美元,增长了202倍;中国国际入境旅游亦获得了同步快速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从420.4万人次增加到1.29亿人次,增长近30倍。从纵向来看,国际贸易与国际旅游呈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这也与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保持一致。那么,国际贸易与入境旅游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具体相互推动的关系。研究这一问题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贸易与国际旅游的关系研究一直学术界的热点。2001年Jordan首次以中国为例,发现与众多伙伴在出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Satheesh和Russell以美国萨斯州为例,分析了国际旅游对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并得出结论:国际旅游可促进跨国界贸易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较少,且多将国际旅游视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部分,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探讨我国国际旅游服务及其竞争力。总之,这些研究并未将旅游服务贸易与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结合起来分析两者的内在规律。本文以2013年20个主要客源国和贸易国的相关数据为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入境客流量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探讨在传统客源国和新兴客源国间,贸易流和旅游流的互动是否存在差异。
二、数据来源和模型假设
本文将2013年中国同20个主要旅游客源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和入境中国客流量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蒙古、泰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尼西亚、法国和印度这15个传统客源国,意大利、德国、瑞典、新西兰和瑞士5个新兴客源国。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香港、澳门、台湾的有关数据剔除在样本数据的选择范围外。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局、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年鉴,其中,进出口贸易选取我国同各国海关货物的进出口总额,可以分为中国与主要客源国的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
学界有关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互动的模型假设主要有:马可波罗假设、兴趣与关注假设、发现和扩大商机假设。本文以“商务旅游引发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提高了居民对贸易国的关注和兴趣→关注和兴趣推动到伙伴国的非商务旅游→非商务旅游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反馈循环模式来探讨国际旅游与贸易的关系。
三、数据分析
1、相关性分析
本文运用SPSS20对20个主要客源国入境中国游客量、进出口贸易额、中国对20国的进口贸易额与中国向20国出口贸易额这四组变量进行双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与入境中国游客量呈显著相关关系。贸易总额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入境中国游客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685;出口贸易额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入境中国游客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是0.514;进口贸易额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入境中国游客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794。其中,进口贸易额与入境中国游客量间的正向相关关系更强,这与“马可波罗假设”相一致。一般意义上,以商务为目的的旅游者到某国旅游,其目的多是为了买进商品或者卖出商品,由此引发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如果取得成功,这种模式将以滚雪球的方式引发更大的商务旅游和双边贸易。
2、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与入境中国游客量间的互动关系,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1)入境中国游客量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以入境游客量为自变量,进出口贸易总额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0.569,该模型对样本的擬合优度较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F=15.869,在要求的?=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了随着入境游客量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国间的双边贸易。
对入境游客量和进口贸易额两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模型的决定系数R2=0.794,该模型对样本的拟合优度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由表3可知:F=30.661,在要求的?=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强显著,该回归方程显著性强。说明了相较于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入境中国旅游人次对进口贸易额的影响更大、带动作用更强。对入境游客量与出口贸易额两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模型的决定系数R2=0.265,模型拟合程度较低。
(2)进出口贸易对入境中国游客量的影响
对中国同20个主要客源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与入境中国游客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0.631,模型拟合优度较强。F=14.526,在要求的?=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强显著,该回归方程显著性较强,说明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客源国入境旅游的发展。其中,出口贸易额与客源国入境中国游客量间的关系不显著,并不能证明中国向各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出口贸易对客源国入境游客量具有影响,这一结论与中国2013年对外贸易发展和旅游发展的状况相一致;进口贸易额与客源国入境游客量在要求的?=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强显著关系,与出口贸易相比,中国向主要客源国的进口贸易,对入境中国游客量的影响更为突出。
四、结论
国际旅游和双边贸易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实力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旅游规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产业的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提升,大致经历了入境旅游一枝独秀——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同步发展——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竞相发展的阶段。。本文以2013年中国与20个主要贸易和旅游客源国的相关数据为对象,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证明20个主要客源国入境中国游客量与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互动关系的方向,得出以下结论:入境中国客流量与双边贸易有着显著的联系,各客源国入境中国游客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尤其对于进口贸易的带动性更强,而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对入境中国客流量的影响较显著,呈同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孙根年.大国优势与中国旅游业的高速持续增长[J].旅游学刊,2008(04):29-34.
[2]何元贵.中国与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5):83-88.
[3]李小牧.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1985—2004年的国际收支分析[J].国际贸易,2006,10:46- 49.
作者简介:
焦荣慧(1994—),女,汉族,安徽芜湖人,旅游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基于新形势探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4、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5、探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6、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7、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8、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9、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路径研究
10、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
11、国际经济与贸易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新发展趋势
12、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研究
13、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4、基于现状探究国际经济与贸易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势
1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6、探究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17、浅谈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
18、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19、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
20、探究人文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21、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研究
23、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24、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展望
25、互联网+跨境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分析
26、电子商务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探讨
27、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28、如何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29、“互联网+”时代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30、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五位一体”+“三位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3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32、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33、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34、“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的发展分析
35、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6、电子商务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37、浅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38、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及优化
39、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探讨
4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思政”实现路径分析
41、中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形势的分析
42、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初探
43、“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44、论人文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45、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研究
4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47、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48、浅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49、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研究
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3、“走出去”视角下的 中国文化企业社会责任
4、中国文化贸易偏离需求相似理论的实证检验
5、数字文化国际贸易的高端融合
6、中国现阶段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7、基于工业区位论的北京文化保税区区位优势分析
8、黑龙江省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9、树立迈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
10、上海自贸区的中国文产机遇
11、以韩国为鉴发展中国文化贸易对策研究
12、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融合
13、世界主要国家文化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14、中韩文化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实证研究
15、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瓶颈与路径选择
1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
17、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8、中国音乐产业对外贸易的困境与突破
19、国际文化贸易大国的衡量维度与中国文化经济强国路探索
20、简论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1、世界城市背景下北京文化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2、我国文化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23、深层解析安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24、在建设文化强国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策略探析
25、中国文化保税区的发展路径
26、中国西部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7、中国电影创作内容国际化战略路径的思考
28、2021年度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成果综述
29、后危机时代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机遇与对策
30、深港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的可行性
3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32、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PEST和SWOT模型分析与发展策略
33、全球化背景下法国文化保护主义政策研究
34、中国文化产业统计:要文化,不要泛化
35、产业输出模式下的彩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36、基于国家文化利益的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研究
37、降低文化折扣以扭转中国图书出版贸易逆差
38、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
39、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浅析
40、“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贸易规则的构建
41、发展中国新闻出版业国际文化贸易的思考
42、“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国际文化贸易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43、云南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就业胜任力创新培养研究
44、提升文化竞争力三重点:人才产业和贸易竞争力
45、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
46、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研究综述
47、“文化例外”原则对我国国际文化贸易纷争的启示
48、《国际文化贸易》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及思考
49、关于奥运旅游纪念品若干问题的探讨
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将引入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等指标,对五个主要旅游服务贸易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尚处于世界中游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成熟的旅游产业差距较大,是旅游大国而不是强国。
[关键词] 旅游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我国服务贸易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始终保持着我国第一大服务出口部门的地位,贸易额均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份额只占到了3%-4%,仅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也远远落后于法国、西班牙等西欧旅游强国。为了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将进一步基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通过与世界旅游服务业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对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
一、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即TC指数,也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它的取值范围是[-1,l],指数越接近1,说明竞争优势大,反之则说明行业竞争力小。
从表1可知,英国和德的指数均为负值,是旅游服务贸易中的净进口国。西班牙、美国和法国的指数均为正值,说明这三个国家都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其中,西班牙指数最高,出口竞争力强,法国次之,美国相对较低,其指数尚未突破0.2。我国旅游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正,但值不高,一直徘徊在0.1左右,这说明虽然我国旅游出口一直大于进口,具有一定的出口国际竞争力,但优势微弱,与欧洲发达旅游国家差距显著。近几年,我国对出境旅游的限制逐渐放宽,出境游发展迅速,该指数有缩小的趋势,且有变为负数的可能。这对我国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提出了挑战。
二、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
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一国旅游出口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旅游出口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对于服务贸易,若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极强;指数介于2.5-1.25区间内,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介于1.25-0.8区间内,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中度的國际竞争力;当指数小于0.8时,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西班牙旅游服务贸易平均RCA指数大于2.5,这种优势甚至超过旅游服务贸易总额排名第一的美国,表明该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和法国的RCA指数大部分介于2.5-1.25之间,其国际竞争力不可小觑。英国和我国RCA指数大部分介于1.25-0.8之间,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中度国际竞争力。而德国的RCA指数一直在0.8以下,是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国家。我国的RCA指数从2003年开始大幅下降,显示性比较优势从中度变到了微弱。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还是略逊一筹。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旅游业具有竞争优势,但是竞争力不强,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三、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旅游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认可,我国已把旅游列入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第一序列。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是逐年上升的,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两项指标都已经进入世界前5名,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但通过与旅游强国竞争力相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服务业竞争指数处于波动有所上升状态,总体水平处于中游地位,说明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提高,但优势不稳定,与美国、法国、意大利这样成熟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与13亿人口以及旅游资源及其丰富的国情是不匹配的。我国是旅游服务贸易大国,却不是旅游服务贸易强国,必须继续培养竞争优势以提高我国未来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这样我国才能在未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陈 洁:浅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北方经贸,2008
[2]董小麟 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
[3]金博轶: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
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3、外贸业务洽谈中商务英语的策略性运用分析
4、商务英语阅读策略和词汇策略相关性研究
5、论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6、基于认知语境的国际贸易实务与商务英语课程翻译能力探索
7、翻转课堂下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路径
8、试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对商务英语专业改革发展的影响
9、基于网络连接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
1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合同翻译探讨
11、浅析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12、跨境电商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浅谈
14、新时期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与运用策略研究
15、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16、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18、浅析在进出口贸易中跨文化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19、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
20、论贸易经济发展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21、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分析
22、在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函电的作用
23、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4、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措施研
25、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26、浅谈商务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化和作用
27、“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跨境贸易的人才培养
28、刍议ESP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微
29、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商务英语谈判的话语技巧分析及教学启示
3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素质的培养
31、商务英语在贸易谈判中的应用技巧
32、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
3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对促进对外贸易的影响
34、国际贸易背景下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积极语用功效分析
3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
36、商务英语听说课线上教学反思与线下教学的改革研究
37、商务英语的界定、特点及教学原则
38、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
39、“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务英语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
40、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41、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4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境贸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
43、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4、我国商务英语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45、商务英语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46、浅谈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47、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48、商务英语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探析
49、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探究
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铸造进出口产品安全“金盾”
3、绍兴县纺织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探讨
5、我国纺织品服装加快品牌建设的战略构想
6、如何看目前我国的外贸形势
7、输欧配额取消:利好?利空?
8、推动产业节能的NGO力量
9、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研究
10、我国纺织品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1、浅谈我校中职纺织职业教育
12、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模式选择
13、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的影响与策略选择
14、浅谈纺织品的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15、纺织品标识体系及其全球一致化
16、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17、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新时代的贸易摩擦
18、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
19、中国对TPP参与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
20、欧盟REACH法规新动向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1、基于自动采集技术建立纺织品召回案例数据库
22、我国纺织企业应对碳关税的防范对策
23、纺织贸易专业群专业平台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24、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实践
25、纺织印染助剂:从生态安全性做起
26、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及对策研讨
27、绍兴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现状与转型升级之路
28、浅谈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研究
29、基于纺织品发展的欧盟生态标签体系研究
30、台湾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及启示
31、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探析
32、跨国采购商验厂制度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33、智能制造推动我国纺织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34、浅析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体系
35、浅析TPP对中国纺织产品贸易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36、中国纺织竞争力的未来
37、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38、中国纺织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39、新经济形势下纺织业发展战略浅述
40、纺织类专业:经纬交错,织出一片彩虹
41、新时期纺织工业应对国际竞争的策略
42、从欧盟REACH法规论新贸易壁垒对温州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43、碳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44、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分析
45、纺织服装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标准的产业特征
46、浅谈纺织产品的安全性
47、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
48、贸易风向吹难定,千磨万击自坚劲!
49、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福州旅游服务贸易论文题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