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时代小升初试卷范文
福州时代小升初试卷范文第1篇
一、汉语拼音:(13分)
1、音序表中第
5、
8、
10、12位大写字母是()()()()(2分)
2、将下列每组词中带点字音节补充完整(3分)
捕捉(u) 绿叶( l) 伸展( sh)
铺张(u) 路途( l) 声音(sh)
3、看拼音写句子、填空:(8分)
duàn liàn biān pào fěi cuì hūn àn
() () () ()
jū liú rónɡ yù kǒnɡ bù dàn shēnɡ
() () () ()
二、查字典:(3分)
“乃、敛、允(yǔn)”三个字分别用什么查字法最好?选择填空 :
1、音序法查()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2、部首法查()先查部首(),再查()画。
3、数笔画查()查()画。
三、字、词、句。(25分)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并用另一个音组词。(4分)
调节(diào、tiáo)_________ 便利(biàn、pián)__________
传记(zhuàn、chuán)__________ 到处(chǔ、chú)___________
2、补充成语,再从中找出最恰当的一组同义词和一组反义词。(6分) 口若()河 垂头()气 滔滔不() 幼()可笑
完()归赵 赞()不已 斗志()扬 ()负盛名
同义词()
反义词()
3、选词填空 :(6分)
甚至 勘测 居然 毅然 精密 周密 勉励 鼓励 嘲笑 耻笑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接受 了任务,马上开始()
线路。哪里要架桥,都要经过(),进行()计算。詹 天佑
经常()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
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平静 宁静 寂静 安静 幽静 僻静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地睡着,他们的呼吸均匀而
()。
(2)冬天的山村一到了夜里格外()。
(3)蜜蜂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的小站。
(4)一天夜里他在()的小路上散步。
(5)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4、在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正确解释后打“√”。(2分)
(1)千钧一发
①生长、产生()、②头发()、③表达()④扩大兴
旺()
(2)酸甜可口
①允许()②适合()③能够()④
但、却()
5、根据词语不同意思造句。(2分)
①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②骄傲(自豪)
6、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喂,给我买杯冷饮!”(改成清楚而有礼貌的句子)
(2)太阳升起来了。(拟人句)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听你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①改为反问句②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4)我中队全体少先队员通过并讨论了中队活动计划。 (修改病句)第二部分 阅 读(29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1、填出下面诗句、谚语、歇后语。(4分)
①(古诗),一枝红杏出樯来。
②(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③路遥知马力,。
④周瑜打黄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的打“√”错的“(6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都反映了沙俄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
遭遇。()
(2)《示儿》和《闻官兵收河南河北》都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急切还乡
的喜悦心情。()
(3)《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4)读《月光曲》应该舒缓、抒情,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
语调是高昂的()
(5)《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写的演讲。()
(6)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就是指读书时眼睛要看得快。()
3、阅读片断,完成练习。(8分)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1~4小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填空(共2分,每空1分)
《两小儿辩日》选自《》,据说是____ 所作。
2、解释加点字。(共2分,各1分)
问其故及日中
3、翻译句子。(共2分,各1分)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4、两小儿辩日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11分)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只有一
件小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
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 猜
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
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
我 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
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
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
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
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
男 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过
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
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
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
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
捧回了我的心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这时中年妇女
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地送回来。”我点
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
意和一半谢意。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
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文中有三处画线的语句,其中前两处是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 描写,它的作
用是 ;第三处是对中年妇女的 描写,它的作用是 。(每空1分,共4分)
2.文中加点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应怎样理解?(2分)
3.文章结尾说:“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你认为
“我”此时内心的感情是怎样的?(2分)
4.用一段通顺的话说说“我”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态度的转变过程。(3分)
①当“我”看到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到来时,“我”认为他们是来
讨钱的,便心生厌恶;
②当“我”得知他们是来收废品时, ;
③当“我”再次看到他们到来时, ;
④当得知他们是来送还项链时, ;
⑤当他们母子俩对“我”所给的100泰币表示谢绝时,“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
滋味。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任选一题:
1、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你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古今中外,有许多惜时如金的
名言与事例,请你以“珍惜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
于500字。
2、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
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作一个尽情地描述。字数:不少于
福州时代小升初试卷范文第2篇
一.积累与运用。(39分)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
观众多()人很多()人才多()兵马多()多”字的成语:观众多(人山人海)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比肩叠踵)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务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万紫千红)类别多(五花八门)困难多(千难万险)话儿多(喋喋不休)读书多(汗牛充栋)见识多(见多识广)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琳琅满目)!
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台湾著名女作家。(3分)
3、“凸”是结构,查部,它的笔顺是。“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望”字的解释有(1)向远处看(2)探望(3)盼望、希望(4)名望,在“一望无际”一词中它的意思是(3分)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指二十岁,“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曾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连线题:(2分)
程门立雪王羲之 入木三分杨时胸有成竹董奉
杏林春满文与可
6. 五岳: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例如:东岳X山)(4分)
7.按要求写出相关人物(8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 2)《红楼梦》中的“葬花”的人物是__________。
(3)鲁迅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4)诸葛亮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人称先生,辅佐当时蜀国的,与魏国的、吴国的争夺天下。
8、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形容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2)表示思考的成语:(3)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9、请你根据下面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以小导游的身份,对从黑龙江前往广州旅游的客人做一个提醒。注意把意思说清楚,语句说通顺,并请你在说话的内容中用上一个关联词语。(3分)
黑龙江阴转小雪-3℃~1℃广州晴28℃~37℃
尊敬的各位游客:
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4分)①风:
②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雪:
_____________④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学语文,放飞思维(6分)
1、仿写句子。 (4分)
友谊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友谊如同春雨,它能帮助我们滋润干涸的心田。 书籍好比,。书籍如同,。
2.趣味语文:(2分)
7/2=3.5可用成语()表示。 1256789可用成语()表示。
三.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雪化了是水 文/王清铭
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一般都要出一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雪化了是什么?
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是春天! 我神色凝重,手一摆,压低声调说:不对。 学生小声嘀咕,互相诧异的眼神。我用威严的目光使他们安静下来。
“雪化了是春天,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答案,但它是现成的。你们脱口而答,说明未经自己的思索。诗意是别人体会的,答案是误人的。你们没有带自己的脑子来。”
学生面面相觑,有几个同学想站起来反驳。我将手往下一压,继续说: “也许你们觉得老师在给你们泼冷水,但应该知道,水虽冷,但至少还未结冰,天气还没有到朔风凛冽的程度,你们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 我停顿一下,举手并往上呵气。有些学生大概想到冬天的寒风砭骨,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真正的寒冷冬天,是呵气成霜的季节。你们跟我一样,都没有看过雪,只从课本间接体验岑参所写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们就以为雪就象绽放的美丽的梨花一样。知道一个
冻僵的人应该怎么救治吗?”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有人迟疑一下,低声回答:穿棉衣,用暖水泡。 “你们错了,”我斩截地说,“一个人冻僵了,需要以寒制寒,用雪擦拭他,让他慢慢回暖。”
学生睁大了眼睛。“就像你们不知道雪一样,在走进社会前,大家都为自己设计好花朵一样美丽的前景,但是”
学生似乎联想到社会生活的艰辛,不自觉低了头。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具有破坏性的,能让坚韧的竹子折断。在冬天来临时,你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的准备。衣服要暖和,还要给自己的心灵保温。柴门闻犬吠’”
学生很整齐地读出下句:“风雪夜归人。”我赞许地点点头。
“是的,你们也许要在现实中不断奔波,做一个风雪夜归人,所以你们不要耽于雪化了是春天的梦想。”我放慢语速:“雪化了,说明天气回暖,但离春天还有一段历程。即使是初春,也还有春寒料峭的时候,不做好御寒的准备,你们不流泪,也会大把大把地流鼻涕因为你们都感冒了。”
学生哄堂大笑。“现实是残酷的,它会迫使你放弃许多的诗意和梦想。也许你们将是孤独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在逆境中,不要冷漠,让激情的血冷却。”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柳宗元的《江雪》图,声音陡地昂扬:“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
(选自《课外阅读》,有改动)
1、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为什么“我”一般都要问学生“雪化了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2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这里的“冬季”指什么?(3分)
3、“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你认为,应该带一颗什么样的心?(2分)
4、“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你认为这掌声还是给谁的?(2分)
5、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一:“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回答道:“春天!”然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更有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千古绝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难
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遗憾的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喀嚓”一声剪断了!
材料二: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母亲因3岁的女儿伊迪斯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而将女儿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然而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幼儿园败诉。
四、作文。(40分)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福州时代小升初试卷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