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
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第1篇
一般来说,在封面上我们能找寻到绘本故事的主要角色、故事名称、绘本作者等。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察封面,对故事进行猜测,往往会激起幼儿强烈的阅读欲望。
1.画面导入。绘本封面上的画面往往简洁又凸显主题。比如,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的封面上有一只带了厨师帽的狼,手里拿着一本“烹饪大全”。它偷偷地躲在树背后,在偷看一只母鸡。教师出示封面后。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都有谁?”“狼在干什么?头上戴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我们再来猜猜,狼大叔想要干什么?”“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讲的那样呢?一起来看一看。”这样通过对富有情节的封面上画面的观察,一下子就使活动进入了主题,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2.故事名称导入。有的绘本封面上面面不是很突出,而故事标题特别显眼,能一下子抓住幼儿的眼球,如绘本《嘘》《我家是动物园》等。以大班绘本教学《我家是动物园》为例。教师刚出示绘本,就有不少幼儿把故事名称说了出来。教师则趁势引导幼儿想一想:“家怎么会是动物同呢?”“一般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长什么样的?喜欢干什么?”“封面上的这个小朋友要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去看一看,想不想去?”就这样,幼儿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开始了愉快的阅读活动。
3,作者介绍导入。该方式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因为大班幼儿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绘本。我们每次开展集体绘本教学,一般都要介绍一下作者。对一些著名的作者,幼儿也比较熟悉。如日本著名的女艺术家庆子,创作了不少经典的绘本。在中班时我们就组织幼儿阅读了她的不少作品。这天,我组织幼儿阅读庆子的《我的幸运一天》。当我利用投影仪放大作者的姓名时,幼儿马上欢叫起来:“哇,是庆子写的,我好喜欢哦。”“我喜欢看她的《不要再笑了,裘裘!》”“《小老鼠和大老虎》更好看。”“庆子写的故事很好看的。”当幼儿对一个作者产生好感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其作品也产生好感。 【策略二】对比分析式,理解阅读
对比分析式是指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角色、情节、个性等内容进行对比,使幼儿通过对比发现事物异同,从而加深对绘本故事角色、情节、主题的理解。这种组织策略比较适合那些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的绘本作品,如《小老鼠和大老虎》《小房子变大房子》等。
1.画面对比展示。对于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的绘本作品,其在设计绘本画面时常会考虑到把迥异的角色、场景等放在一起让幼儿进行比较。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重点的画面进行放大,引导幼儿对比捕述。如在组织《小老鼠和大老虎》时,我就把小老鼠和大老虎贴到展示板上,让幼儿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么小的一只老鼠和这么大的一只老虎怎么会成为好朋友呢?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鲜明的外形对比,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2.词语对比运用。面面对比在加深幼儿理解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因此,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应有目的地教授幼儿使用对比性的语言。如:矮小的老鼠和高大的老虎,拥挤的房间和宽敞的房间等。或许在绘本中没有这样的字眼,但教师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传授并教幼儿正确运用,则会不断强化和巩同幼儿对绘本的理解,
3.动作对比体验。有时候幼儿单靠看和说,对绘本的理解不一定深刻,还得通过自身的动作、声音、感觉等来表达对绘本的感知。比如,在学习绘本故事《小房子变大房子》时,为了让幼儿真正领悟“拥挤和宽敞”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我在活动中穿插了游戏:一半幼儿围图当做房间,一半幼儿在房间里跳舞,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请部分客人老师到圆圈中一起跳舞,并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请客人老师出去,再让幼儿谈谈这时的感觉。从而让幼儿亲身感受到空间的拥挤与宽敞,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 【策略三】顺藤摸瓜式,深入阅读
顺藤摸瓜。顾名思义就是指顺着某一线索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幼儿对阅读的感知表现出层次性和秩序性,但幼儿在感知、理解阅读的过程中无法自发地进行层次与秩序的调节。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引导,他们就难以使阅读概念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因此,对于那些情节一波三折而线索又比较清晰的绘本,顺藤摸瓜式是比较适合的组织策略。
比如,在组织绘本活动《胆小的老鼠》时,我以绳球和玩具老鼠为线索,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经历的路线,所发生的一场场虚惊,并通过局部的细节观察,帮助幼儿建立起围巾、玩具、垫子、鸡毛掸子与大黄猫外部特征之间的联系。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以顺藤摸瓜式来组织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有利于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脉络,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充分融入到绘本的故事情境之中,加深对绘本角色的情感体验。
【策略四】难点凸显式,内化阅读
难点凸显式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把重难点部分提出来,专门组织幼儿对此进行阅读。这是理解绘本中重难点内容。找准提问切入点的前提,也是渗透凸显主题的关键所在。
比如,绘本《黑色故事》讲述了颜色宝宝们从起初嫌弃黑色宝宝到最后和黑色宝宝相互和好的故事。我把“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没有黑色宝宝后发生的奇怪事情”作为活动的重难点。一开始,我和幼儿一起逐页地进行阅读。当看到颜色宝宝们都不和黑色宝宝玩,黑色宝宝一气之下把世界上的黑色都收起来时,我暂且让幼儿放下绘本。我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份自制的图片,这个图片是把绘本上的四幅面合并到了一张纸上,这样便于幼儿主动学习、主动观察和自南讲述。因为突出的这四幅画涉及的内容很有典型性,所以幼儿观察的点特别细。幼儿在观察时会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说m没有黑色后发生的各种有趣的奇怪的事情,活动难点也就轻松突破了。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再拓展提问:“除了会发生我们同片上看到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了黑色,还会怎么样?”从而引导幼儿对黑色做m深入的思考。
在运用难点凸显式组织策略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对重点的观察,以自己的推理方式对难点进行有效的猜测与想象,并通过自己的探究与思考来验证猜测。将阅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阅读经验。 【策略五】细节捕捉式,精化阅读
细节捕捉式是指通过引导幼儿辨别绘本厕面中的细微差别,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发幼儿的“发现”能力,从而精化阅读内容。
比如,在开展《狼大叔的红焖鸡》绘本教学时,我分三段逐一出示脆脆饼、甜甜罔、蛋糕、三幅不同的月色图及代表狼大叔心里话的符号图,请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和狼大叔做的美食,并学说狼大叔的心里话。在捕捉细节分解讲述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月亮的细微变化知道了狼大叔做三种美食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观察狼大叔的动作和所做的食物,学习了动词“棒、托、举”及“香喷喷、香甜、香酥”等词语:通过模仿狼大叔那句“快吃吧!快吃吧!我可爱的母鸡。长得肥肥又胖胖,让我痛痛快快吃一场”的话,幼儿体验到了狼大叔急切希望母鸡长胖的心理。这样的细节解读,无疑为接下去的阅读活动做好了铺垫。
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第2篇
设计意图:
绘本在文学作品中拥有独特的风格和优势:用笔精致、配色鲜艳,内容深刻却浅显易懂。《刚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色彩鲜艳的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同时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观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活动目标:
1、 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分析:大班幼儿在生活中有遇到困难的实际经验,然而缺乏勇敢面对困难和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更不会想到请求别人的帮助。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知道,集体永远比一个人更有力量。)
2、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黑鱼在不同经历中的心情变化。 (分析:孩子面对困难往往精神不振甚至退缩,这里教师通过故事的情节发展,引导孩子学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有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身边有趣和美的事物。)
3、 喜欢阅读活动,能通过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分析: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图书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所以让他们喜欢阅读,并且能够学会观察图片内容是本活动的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孩子对绘本的一步步感知,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是他们在活动中产生阅读的快乐体验。) 活动重点:面对困难要勇敢、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力量大。 活动难点:感受小黑鱼在不同经历中的心理变化,学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 同绘本课件 (2) 绘本内容动画片
(3) 每人一条可套在手上的小鱼(其中黑色一条) (4) 教师用凶恶的大鱼一条
2、 知识经验准备:
(1) 幼儿有阅读绘本的经验
(2) 课前了解各种海底动植物,重点了解“淡菜壳”
3、 场地准备:
幼儿成圆弧形围坐在教师周围,小鱼放在每位幼儿的座位下面。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图书直接导入 出示大绘本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图书,你们看这是什么书? 指导要点:本环节教师通过图书封面直接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学会看书先从封面看起,并且学会观察封面内容及作品名称,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点读作品名“小黑鱼”,起到“前阅读”的目的。
二、 基本部分: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黑鱼的心情变化
(一)猜想故事情节
1、出示第一幅图:这是在什么地方?画面上有谁?
2、出示第三附图(小黑鱼自己):这幅图与刚才那幅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猜一猜) 指导要点:通过两副图片的对比出示,引导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猜想小黑鱼忽然只剩自己的多种可能,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并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图片,体会小黑鱼心情
1、出示第二幅:发生什么事了?
2.完整看
一、
二、三幅,出示第三幅:小黑鱼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指导要点:通过“开头”“结尾”让孩子猜想中间的情节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参与欲望。三幅图连起来之后重点引导幼儿体会小黑鱼在经历了重大灾难之后的心情。
3.孤独的小黑鱼游向了大海深处,它还会遇到什么? 指导要点:本问题重在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想象小黑鱼将会遇到的各种情形。
2、逐幅出示四幅小黑鱼在海中的经历,提问:小黑鱼遇到了谁?(幼儿回忆顺序并模仿)
(1)(同出示四幅图)你看到它们有什么感觉?在小黑鱼的眼中,它们像什么? (2)幼儿边回忆边模仿水族动物 (3)现在,小黑鱼的心情怎样?是什么让他的心情变好了? 指导要点:本环节重点引导幼儿体会在大海中有好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和现象,孩子在回忆和模仿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通过这些起到潜移默化的体会小黑鱼的心情变化的作用,从原本的恐惧和害怕渐渐变得放松起来。 (4)老师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心情就好了,你有没有这种情况?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学会健康发泄情绪地方法和保持乐观的心态。
5、出示下一幅(遇到其他同伴):小黑鱼又遇到了谁?它的心情怎样?这时它们之间会说什么? 指导要点:为了让幼儿能更好的体会小红鱼不敢走出石缝的心情,这里将原著稍作改动,将原本的“另一群小红鱼”改成了“经历了大鱼袭击幸存下来的同伴”。这样会更容易引导孩子体会小红鱼的紧张和害怕。
6、请一个小朋友想办法将躲在石头后面不敢出来的小红鱼叫出来。
7、出示最后一幅图,说小黑鱼想了什么办法?(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 指导要点:教师引导幼儿先替小黑鱼想办法唤出自己的同伴,再出示小黑鱼的做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幼儿在前主动学习的作用。
(三)观看动画片,完整欣赏作品。
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第3篇
1、 向家长传递早期阅读中绘本阅读与教学的目的,使家长通过孩子在阅读中的成长,领会绘本所传递的教育理念。
2、带领孩子走进绘本世界,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喜悦。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养成一种生活态度。
3、以阅读为载体,进行相关的课程拓展,让孩子在阅读中识事、懂理。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主要工作安排: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进行绘本阅读的培训,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2、每周进行一个绘本主题的教学主题活动。形式包括:阅读、游戏、表演、调查、创编、制作等。
3、每个月进行一次资料整理,作为资料保存或展示。
4、每月一个主题。 活动书目内容:(一个绘本两课时)
1、《好饿的毛毛虫》:了解毛毛虫成长到蜕变为蝴蝶历程中所做的积累和努力。体验破茧而出那一刻的兴奋、喜悦的情绪。会用贴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关于星期、数量、厚积薄发的概念。
2、《子儿,吐吐》:介绍、导读故事,之在讨论中掌握绘本中文字变化,了解故事的发展。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自己吞吃了种子后会发生什么事,通过绘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 通过分享生活中的实例,学习胖脸面对难过的事情时换个想法看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情。 3。《爷爷一定有办法》:会正确翻页,翻页前想象爷爷会用布料做什么?仔细阅读后观察小图,了解小老鼠利用布料做什么,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爷爷对孙子的爱。制作图画索引(小老鼠版),创编动物版的“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
4、《阿利的红斗篷》:通过阅读,思考“如果你是一个牧羊人,需要一件抵御风寒的斗篷,你会怎么办?”的问题与阿利是怎么得到他的红斗篷的问题,获得衣物制作的基本知识。体会阿利辛勤劳动后的快乐;锲而不舍的精神;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己的生活的做法。引导幼儿在细节上观察、揣摩黑脸羊的心情,用合理的语言描述黑脸羊的调皮和滑稽。
5、《小篮和小黄》:用默读的方法体会小蓝小黄的喜怒哀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理解故事的含义。讨论什么是友谊充分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找一找自己在故事中的影子。制作简单的“走进小蓝和小黄”小书,正确的认识自己,体会爱与融合的深层含义。
6、《彩虹的尽头》:了解“尽头”“宝贝”的含义。能根据画面线索猜测故事发展的结果,通过游戏体验,理解“朋友就是最好的宝贝”。创作图画故事:收集、调查:爸爸妈妈的宝贝、爷爷奶奶的宝贝,独立完成调查和解说。
7、《三只山羊噶拉噶啦》:阅读故事,熟悉故事对话,揣摩角色心里和对话。表演故事内容,感受角色的心情。举行小小辩论赛,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说出充足的理由。
8、绘本表演剧:《三只山羊噶拉噶啦》一:分组创作剧本,熟悉角色对话。每组邀请一名家长参与编剧记录。
二、邀请家长参加评选儿童剧表演比赛。
9、《月亮的味道》:根据画面上提供的动物线索,猜想故事的发展情节。通读故事,找到故事中隐藏的“秘密”,并思考秘密的答案。整理“我的发现”制作作业单。
10、《生气汤》:仔细观察画面中霍斯的表情和动作。分段导读故事,思考:如果我是妈妈我怎么去安慰霍斯?制作霍斯情绪表,说说怎么疏导坏情绪。再次阅读故事,说说自己有了坏情绪,会怎么办?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和父母分享。
1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阅读前半部分,预测猫的命运,讨论、表达自己对猫的生活方式的见解。阅读后半部分,讨论猫的过去和现在,不自由与自由,被爱与爱之中的情感体验。理解生命与爱的含义。收集或创编“猫的故事”举行小型故事会,评选出“故事明星”。激励孩子的创作兴趣。
12、《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和孩子一起分角色阅读,体会牙医和鳄鱼的心情。仔细观察动物的表情,猜测“怕怕......”背后的内容。拓展故事内容,用图画的形式制作成剧本,进行分组角色表演。
13、《母鸡萝丝去散步》:用不同方式重复阅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狐狸的心理和行动。摘取其中一个画面进行扩编和丰富。制作动物纸偶,进行纸话剧表演。
14、《11只猫做苦工》:通过细致观察画面,发现 11 只小猫被抓的原因,并理解他们从漠视规则到遵守规则的转变。 尝试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理解“禁止采摘”、“禁止攀爬树木”、“禁止穿行”的含义,知道在生活中应遵守规则。
15、《收集东,收集西》:理解“收集”的含义,并用“收集”这个词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续编的内容。欣赏图画书独特的制作方法,学习用剪贴或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喜欢收集的物品。开一个小小的展示会,幼儿进行展品介绍。
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第4篇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杭州市儿童绘本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于:(1)当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和绘本教学的认识现状;了解当前教师进行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比较不同教师在认识绘本和绘本教学,开展绘本教学中的不同表现;(3)比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认识绘本及绘本阅读,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异同;(4)针对相应状况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分别从杭州市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抽取17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分别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问卷”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用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并对2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对2个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和2个小学绘本教学活动进行实录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教师比较喜欢绘本,教师喜欢绘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绘本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第二,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有一定认识,但程度不深。特别是在对绘本与其他读物的区别认识以及绘本活动独特价值的认识方面。教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深入;第三,不同背景的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有差异。不同教龄,不同学历,所带班级人数不同的教师在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或者组间显著差异:... 【英文摘要】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reading in several prim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realiz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comparison of kindergarten te... 【关键词】儿童 绘本 绘本阅读 绘本教学
【英文关键词】Children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 reading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7-813-2613-17ABSTRACT8
致谢
5-7
摘要第一章 绪论
图表目录11-1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3一、绘本与图画书13-16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二、绘本教学与其他阅
一、读教学活动16-17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18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17-1917-18
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18-19第四节 已有研究回
二、国顾及分析19-24内关于绘本的研究23-2
4一、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19-2020-2
3三、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案设计24-26
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2
4三、研究
一、研究目标2
4方法24-26第二章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26-
51一、基本信息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26-3026-27
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27-30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2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1绘本教学的认识31-32教学认识上的差异差异32-3535-37
32-38
一、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园
二、从访谈结果看幼儿园教师对
第三节 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及绘本
一、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
二、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三、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喜好程度与其对绘本及绘本教
37-38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
一、调查结果分析38-40
二、幼儿学认识之间的关系读教学的现状38-51园绘本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40-49析49-
51三、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分
第一节 小第三章 小学绘本教学现状51-70
51-54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一、基本信息分析51-
52第二节 小学教师对绘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52-54本教学的认识54-56
54一、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难度的认识
三、小学教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环节的认识
5454-55师对绘本教学适用场合及形式的认识本适用领域的认识的认识565656-60
55-56
四、小学教师对绘
五、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目标和重点
六、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有利之处及难处的认识第三节 不同小学教帅对绘本及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一、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差异56-58
二、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58-60学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的现状60-6
160-70
第四节 小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学
二、小学绘本阅读课堂实录分析61-68
68-70绘本教学实践分析比较70-76识之比较70-7370-7171-73比较73-7
4第四章 幼儿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
第一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比较
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比较第二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接触绘本及绘本教学程度的
一、教师接触绘本程度上的比较73-7
4二、教师接触绘本教学程度上的比较74本教学实践的比较7
474-76
第三节 幼儿园和小学绘
一、教师对绘本选择的比较
三、
二、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的比较74-7
575-76绘本教学形式的比较来展望76-83教学现状76-77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未
76-80
一、幼儿园绘本
三、幼儿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77-79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的比较79-8080-8
2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为儿童绘本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80-8
1二、在教师群体中构建关于绘本和绘本教学的学习共同体81-82入研究82献83-8896 第三节 未来展望82-8
3一、关于绘本教学的深
参考文
二、关于绘本教学的实践探索82-83附录
88-96
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第5篇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杭州市儿童绘本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于:(1)当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和绘本教学的认识现状;了解当前教师进行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比较不同教师在认识绘本和绘本教学,开展绘本教学中的不同表现;(3)比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认识绘本及绘本阅读,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异同;(4)针对相应状况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分别从杭州市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抽取17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分别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问卷”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用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并对2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对2个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和2个小学绘本教学活动进行实录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教师比较喜欢绘本,教师喜欢绘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绘本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第二,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有一定认识,但程度不深。特别是在对绘本与其他读物的区别认识以及绘本活动独特价值的认识方面。教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深入;第三,不同背景的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有差异。不同教龄,不同学历,所带班级人数不同的教师在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或者组间显著差异:... 【英文摘要】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reading in several prim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realiz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comparison of kindergarten te... 【关键词】儿童 绘本 绘本阅读 绘本教学
【英文关键词】Children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 reading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7-813-2613-17ABSTRACT8
致谢
5-7
摘要第一章 绪论
图表目录11-1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3一、绘本与图画书13-16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二、绘本教学与其他阅
一、读教学活动16-17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18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17-1917-18
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18-19第四节 已有研究回
二、国顾及分析19-24内关于绘本的研究23-2
4一、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19-2020-2
3三、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案设计24-26
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2
4三、研究
一、研究目标2
4方法24-26第二章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26-
51一、基本信息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26-3026-27
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27-30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2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1绘本教学的认识31-32教学认识上的差异差异32-3535-37
32-38
一、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园
二、从访谈结果看幼儿园教师对
第三节 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及绘本
一、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
二、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三、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喜好程度与其对绘本及绘本教
37-38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
一、调查结果分析38-40
二、幼儿学认识之间的关系读教学的现状38-51园绘本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40-49析49-
51三、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分
第一节 小第三章 小学绘本教学现状51-70
51-54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一、基本信息分析51-
52第二节 小学教师对绘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52-54本教学的认识54-56
54一、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难度的认识
三、小学教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环节的认识
5454-55师对绘本教学适用场合及形式的认识本适用领域的认识的认识565656-60
55-56
四、小学教师对绘
五、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目标和重点
六、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有利之处及难处的认识第三节 不同小学教帅对绘本及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一、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差异56-58
二、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58-60学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的现状60-6
160-70
第四节 小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学
二、小学绘本阅读课堂实录分析61-68
68-70绘本教学实践分析比较70-76识之比较70-7370-7171-73比较73-7
4第四章 幼儿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
第一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比较
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比较第二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接触绘本及绘本教学程度的
一、教师接触绘本程度上的比较73-7
4二、教师接触绘本教学程度上的比较74本教学实践的比较7
474-76
第三节 幼儿园和小学绘
一、教师对绘本选择的比较
三、
二、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的比较74-7
575-76绘本教学形式的比较来展望76-83教学现状76-77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未
76-80
一、幼儿园绘本
三、幼儿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77-79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的比较79-8080-8
2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为儿童绘本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80-8
1二、在教师群体中构建关于绘本和绘本教学的学习共同体81-82入研究82献83-8896 第三节 未来展望82-8
3一、关于绘本教学的深
参考文
二、关于绘本教学的实践探索82-83附录
88-96
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第6篇
让绘本成为学生轻松写话的“沃土”
低年级绘本写话有效策略探寻
温岭市方城小学
黄可慧
摘
要: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写话时往往无从下笔。而绘本蕴含着优质的写话资源,只要认真加以开发利用,完全可成为激发学生写话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从而实现轻松写话的“沃土”。 如何有效地开展此类教学活动?笔者摸索实践中体会有二:一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好适合写话的绘本;二是从学生的表达出发,找到绘本写话的契合点。
关键词:绘本
阅读
写话
训练
沃土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和中年级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途径是多样的。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于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也相对较少,写话时往往因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而无从下笔。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充实写话内容,教给写话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写话灵感平台?这成了我们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在探索中,我们认识了绘本的价值。绘本也叫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讲述故事的。它的画面精美,文字精练,情节生动有趣,蕴含着优质的写话资源。另外,绘本画面的丰富性,绘本情节预留想象空间的广阔性,绘本内容的生活性,正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写话教学的新理念。我觉得开发和利用学生喜欢的绘本这一资源,将写话有机地融入学生的绘本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写话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课堂上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绘本写话?近一年来,笔者通过反复摸索实践,有了点滴感悟与体会。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好适合写话的绘本
运用绘本进行写话教学,教师首先应该会选择绘本。一般而言,绘本只要故事性强,使用的文字简单,内容叙述流畅,图画风格明朗,印刷精美,字号适中,都能引起孩子阅读、写话的兴趣。那么什么样的绘本可以成为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范本?教师在挑选绘本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贴近儿童,贴近生活
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建立在儿童经验的基础之上,经验是个体的现实生活”。绘本的阅读是涉及到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绘本中的图画配上自己的经验、情感等因素进行想象的。如果绘本的图画艺术性强,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往往能引发学生共鸣,并产生写话欲望。因此,绘本故事的取材要贴近孩子生活,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情节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我们选用了《逃家小兔》、《爸爸,你能给我月亮吗?》、《棕熊的神奇事》、《火焰》、《牙科医生地嗖头》等绘本,这些故事有描写亲情的、有讲述人与人相处的,这些故事所描绘的故事及角色都是孩子所熟悉的,孩子对于出现在绘本上的,与他的生活似曾相识的内容会激动无比,他会在看图画书的过程中,回味自己的经历,反复记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认同感以及最最单纯的乐趣。作为写话范本的绘本在语言上也要贴近儿童:浅近、具体、形象;句子单纯、短小、口语化;朗读时明快、活泼、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
2、情节展开,具有特色
适合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的绘本,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上也有其特色:有简单而清楚的描述,有能塑造人物个性的、有趣的或重复的焦点性行为,有引人悬念的发展过程,有令人动心的事件高潮。图画虽由多幅组成,但幅与幅之间也是一脉相承、连续相通的,串联起来的“线”,往往各具特色:有相当多的绘本是靠人物动作衔接画面,构成了衔接画面的动作线;有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的,构成了旋复式的情节推进线;有些绘本是靠一个接一个强烈的悬念来连接画面的,构成了渐进式的情节推进线;有些绘本画面不是被一根线连接的,而是依赖狂野发散的想象力,被许许多多根放射状的线连了起来,构成了放射状的情节推进线。据此,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绘本进行分类,便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话的训练。
串联画面的线
串联方式
绘本例举
可进行的写话训练
衔接画面的
动作线
靠人物动作衔接画面
《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胆小的老鼠》等
续写
旋复式的情节
推进线
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的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爸爸》、《我妈妈》、《小猪变形记》等
仿写
渐进式的情节推进线
靠一个接一个强烈的悬念来连接画面的
《神秘的蝌蚪》、《逃家小兔》
扩写
放射状的情节推进线
靠发散的想象力连接画面的
约翰•伯宁罕的《你喜欢》等
创写
绘本阅读教研记录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