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简报范文
道德讲堂简报范文第1篇
为贯彻落实河东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相公支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根据文明单位创建新增工作重点的相关要求,农行相公支行积极践行“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宣讲内容如下:
一、基本建设
相公支行成立了“道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支行行长任组长,运营主管任副组长,明晰职责到个人。将每周
二、周五定为“道德讲堂宣讲日”,由宣讲员在支行二楼“道德讲堂”会议室带领全体员工进行学习。道德讲堂内设置了“道德讲堂”背景墙,宣讲道德内容的展板,事迹材料宣传栏等,营造了良好的道德建设氛围。
二、宣讲内容
根据党的十七大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公支行“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
1、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社会准则。作为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相公支行以社会公德含义、社会公德“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为基础,以提高全体员工社会公德为目标,积极宣讲社会公德。
2、职业道德
针对金融服务机构的行业特点,相公支行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出发点,向员工宣讲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会计从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示,要求全体员工自重、自省、自律。
3、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家”的安定团结是“大家”团结稳定的基础和保证。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4、个人品德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命题,使“个人品德”成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道德讲堂中,相公支行将“个人品德”作为宣讲的四大内容之一,规范员工个人言行。
三、宣讲方式
河东合行相公支行以“雷锋精神”、“沂蒙精神”为先锋旗帜,通过“我唱、我看、我讲、我议、我行、我选”的“六个我”方式,提升员工道德修养。
道德讲堂简报范文第2篇
简报
第四期
修文二中道德讲堂2013年12月 ━━━━━━━━━━━━━━━━━━━━━━━━━━━━━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12月3日,修文二中“道德讲堂”活动在学校道德讲堂教室举行。道德讲堂以“有爱就有责任”为主题,对孝敬进行了诠释。道德模范孟佩杰的故事,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应有的担当,让在场的老师们流下了眼泪。道德宣讲员杨黔辉校长用贴近生活的事例,用学生喜闻乐见诗歌讲解了“百善孝为先”及《论语》中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道德讲堂是建设一个学校精神文明的载体。活动中,每一个孩子将孝敬放在了心里一个重要的位置。长期的坚持,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时时与文明交谈,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这正是对学校“尊重、规范”办学理念的最好体现。
道德讲堂简报范文第3篇
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常德广播电视大学道德讲堂。中国乃礼仪之邦,古人云,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说明礼仪对于个人修养、社会和睦、民族复兴乃至国家昌盛的重要性。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关乎国民素质,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就是要以“学文明礼仪 做文明市民”为主题开展,主要有以下环节:唱礼仪歌,学礼仪知识,诵经典,送吉祥.
一、唱歌曲
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请大家起立,齐唱歌曲《礼》
二、学礼仪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时,把待人接物的内心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从社会交往来说,礼仪不仅是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门待人交友的学问。每个人只要置身于社会,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日常工作还是出入重要的场合,居家还是外出,均离不开礼仪。
礼仪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还体现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的通行证。知礼懂礼,注重礼仪,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崇高的礼仪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规范,使不同的礼仪在社会现实中转化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规范仪式,以文化符号和政治符号的形式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像空气一样成为人们须臾不离的必需品。
用习主席的话说就是:“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社会中已经形成了文明的风气,但仍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让我们欢迎文理学院郭老师为我们讲授礼仪知识。
感谢郭老师的精彩讲授,希望这些礼仪知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们的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国家也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作为文明城市的市民、礼仪大国的国民在文明礼仪方面就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文明交通、文明服务、文明引导等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塑造好常德这个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
四、诵经典
诵读千古美文,对话圣贤雅士。聆听诗魂书韵,润泽经典人生。 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贤哲的智慧结晶,意深、理透、志远、境高。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先贤关于尚德修身的名言可谓举不胜举,【诵读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解释: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主持人:诵读经典,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感知历史的脉搏。
请全体成员一同齐颂。
主持人:道德古训,字字珠玑。先哲圣贤的情怀,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启迪。愿我们珍惜大好时光,厚德善行,吉祥相伴,施惠与人,不要等到年华已逝,才来感叹自己的碌碌无为。 送吉祥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道德讲堂是激发善心,抒发善意的地方,下面,我们进入本次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送出一份吉祥,也就是送出一份善良真诚,一份感恩回报,一份信任和祈愿。
今天,我们为每一位参与者准备了一份小礼品(送出礼品,介绍礼品的寓意)
结束语:
只要每个人都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来学习礼仪,实践礼仪,从小事、小节、小处做起,整个城市的文明礼仪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人文环境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愿各位在平凡的工作中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为建设美丽幸福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道德讲堂简报范文第4篇
道德大讲堂第二期
月日上午时,2013年第二期道德讲堂开讲。同志作为宣讲人在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国梦-让中国更美丽》的道德宣讲。人员共人参加。
在讲堂上引用多个素材对“中国梦”进行的解读。与会人员会后纷纷表示通过的讲述,明白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伟大梦想的现实意义。
道德讲堂简报范文第5篇
一、唱一首歌曲:《节约是福 》
二、看一部短片:《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三、诵一段经典: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训俭示康》)
四、讲一个故事:周恩来勤俭节约的故事
五、谈一番感想:节约从身边做起
六、送一份吉祥:提一份倡议
唱一首歌曲:《节约是福 》
主持人: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 这是作者郑俊海先生为“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而作的一首歌。 歌词:
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一滴水, 一滴一滴汇起来就成一个个西湖, 有多少人会在意那一度电, 一度一度聚起来光明就能够永驻, 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一分钱, 一分一分堆起来就是一座座金库, 有多少人会在意那一粒米, 一粒一粒存起来饥饿就可以消除, 节约是德节约是福, 节约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节约是爱节约是福/节约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让我们珍惜每滴, 每度电每分钱每粒米, 不管在何时不论在何处。
1
主持人:
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看一部短片: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主持人:
同学们想听听雷锋的故事吗?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播放一段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播放短片《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
诵一段经典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训俭示康》) 主持人: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讲一个故事:《周恩来勤俭节约的故事》
2
主持人: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谈一番感想: 节约从身边做起
主持人: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学生: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地上到处洒落的粮食 学生: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我想,在家里我们肯定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为什么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送一份吉祥
3
主持人:
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道德讲堂简报范文第6篇
时间:2013年3月20、21日
参加对象:年段长、班主任
“班级道德讲堂”文明学校重点考核内容
为弘扬文明有礼、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尽责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倡导“自强、厚德、崇俭、尚义、守信、明礼、报国、尽孝”道德规范,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建设“校园道德讲堂”。“校园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宣讲形式,使广大中小学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各校开展“学校道德讲堂”;
各班要开展“班级道德讲堂”。通过“班班建设道德讲堂,生生学习古今贤德,人人争当美德少年”。
“班级道德讲堂”建设模式。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自我宣讲、交流感想、践行美德为主要形式,结合思想品德课、班会、队会、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班级道德讲堂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生动局面。
(一)主要流程
1. 唱一首歌。作为道德讲堂开讲的第一步骤,组织全
体人员学唱一首道德歌或符合主题的主旋律歌曲;
2.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学生观看一部道德建设视频短片;
3.诵一段经典。组织学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
4.讲一个故事。宣讲员讲一个道德故事。主要宣讲历史上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5.谈一番感想。由学生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送一份吉祥。向学生赠送具有美德教育意义的“校园道德讲堂”小礼物。(由德育科向学校申请经费)
7.行一个善举。宣讲结束后,由学校、班级统一组织,或鼓励学生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件有益于学校、或家庭、或社会的善举,即进行一次道德实践活动。
(二)活动要求:
1.每月一堂,用班会课时间。
2.学生策划、准备,班主任指导,可邀请学生家长、本校教师、社会人士参加。
3. 本学期的3个小专题:“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和“爱护环境”。
4.一堂一档。各班要建立一套电子档案,并于开课的第2天交德育科(周昱、杨立)。
道德讲堂简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