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71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第1篇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艰苦的奋斗,在一次次的风雨洗礼之中逐渐成长和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今天迎来了她的90岁生日。自1921年建党以来,我党从建党之时的几十人到后来的几千人,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回首这坎坷而又辉煌的90年,我们心中的自豪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1921年,那是中国最黑暗和绝望的时代,列强割据、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内忧外患、千钧一发的时局之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她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建党伊始,她便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一直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固有责任。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身先士卒,勇敢地担起为民族生存而斗争的艰巨的历史使命,不计前嫌,主动与曾经屡次捕杀共产党员的国民党联合抗日,在抗日战争中牵制并消灭了大部日军和伪军,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在消灭敌人的同时发动群众,壮大自己,更有著名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已成为战争史上的典型战例。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开始了一个经济社会全面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总体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第2篇

主题词:中国

革命

挫折

共产党

成立

人民

利益

文章主题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党的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并以陈独秀为书记。

党的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夏,吴玉章等20余人在四川秘密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并发行《赤心评论》。其后,中国青年共产党宣布自动取消,并令其成员个别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事实说明,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成为中国最先进分子的共同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政党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失败,形成了三政权鼎立的局面。

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1922年6月,彭湃来到海丰县赤山约,经过艰苦的工作,成立了农会。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分析,明确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国共合作创立了黄埔军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

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发展的重要,红四军前敌委员还明确的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巢战争的胜利。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为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的。

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土地法,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之后才逐渐完善。

但几次“左”的错误,使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冒险主义,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了高潮,盲目要求进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15的至17日在黔北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带领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了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第3篇

分享

创新

党员思想汇报范文:高举党的旗帜 追随党的步伐

敬爱的党组织:

纵观近现代世界历史,各国各政党的产生、存在都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的产生和阶级或阶层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共产党的发展同样也是如此,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共产党*者同盟,与其他政党截然不同的就是从一开始就公开申明自己是工人阶级政党,是整个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并且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体现工人阶级意志、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纲领。列宁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次明确的指出共产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或“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继承国际共产党*的传统,同样以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以工人阶级的先进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站在了时代的前列,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历来重视在思想上加强建设,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性质,积极吸收社会各方面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有利于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各种各样的侵略和苦难,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迫,但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了领导爱国救亡运动和人民解放运动的历史使命,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和民族性想统一,高举共产党*和爱国主义的旗帜顽强的面临的敌人作斗争,并逐步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长为一个代表人民执政的党。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阶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以壮大党的力量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样也是巩固党的工人先锋队性质的需要。

我们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力量,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一言一行,为人处世时要时时刻刻注意代表广大

免费

分享

创新

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紧紧的依靠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接受党的领导,追随党的脚步,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报人:读书人网

敬爱的党组织: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

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先进的组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心,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坚持,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版权来自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坚持不断的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做到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

免费

分享

创新

因此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并不那么简单。这不但要从理论上弄懂什么是共产主义,而且要坚信和实行,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经得住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等种种严峻的考验。入党不仅是一种光荣,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定的信仰,要坦率真诚,相信党组织。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自己在思想上与党组织靠近,加强自己在社会实践各方面的锻炼,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党员,让自己慢慢的成熟。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党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秉承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基本要求有:一是正视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二是把实现国家和个人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三是提倡在不同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作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价值选择。力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维护党,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汇报人:读书人网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第4篇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个党领导着13亿多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执政党。党成立至今已有92年之久,其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固步自封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因为这个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队组织,是具有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一、党的辉煌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抗争,但由于一个时期内缺乏统一政党的领导,全国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可谓是“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组织起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得以顺利实现!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4年的光辉历程。92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3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全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

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就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加正能量!

二、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总书记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我们党在92年的奋斗历史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深思和警醒的教训。我们当以史、以这些经验教训为戒!主要的经验至少有:

我们的经验之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并创造性地去实践,总结符合自己实际的经验、理论、方法,再指导新的实践!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的经验之二: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起引领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我们的经验之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坚持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正确的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正确的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科学认识国情,制定发展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我们的经验之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把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走“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实践经验;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划自己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的方针政策。

我们的经验之五: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两个务必”,坚决清理影响党健康肌体的病害毒瘤!坚定不移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党的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保持党充满生机与活力。表明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的经验之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新的《决定》,必将把中国的发展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

我们党92年的历史教训也不少,主要危害严重影响党的健康和党的生命活力。其教训极为深刻,特别是像革命战争年代时期的“左”倾和“右”倾路线的影响。造成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盲动主义等,特别是王明为代表的“左”的错误,造成党在苏区损失90%,白区损失几乎100%的力量。此外,还有不少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也影响了党的建设。

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的教训有:一是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阶级斗争扩大化,酿成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后果,使中国经济频于崩溃。二是“左”的急燥病错误,在工作和建设中急于求成、盲目冒进,不坚持科学规律办事,简单地、片面地搞一刀切。三是放松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管束打击力度;酿成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的教训根源。其实就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是否真心贯彻了党的思想路线,进而沿着党的基本路线,靠走群众路线,把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把实事求是真正落实!

任何时候,按照党的思想路线去做、去开拓,不偏离党的这思想路线、基本路线和群众路线,党就永葆青春,永不言败!这就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这些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光辉形象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保持和发扬的。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

(一)一个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二)两个务必: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前夜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首次提出的“两个务必”。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同志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的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后也反复强调全党要牢记这“两个务必”。

(三)三大路线: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其本质要求是:解放思想。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二是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三大作风:简单概括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后在党的文件中概括为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六)我军的“三八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三句话加八个字通称“三八作风”。

(七)党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

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创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江泽民同志2001年视察井冈山时提出。)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延安精神: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002年4月,江泽民

在陕西考察时,高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这一内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江泽民同志也曾中肯地提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其内涵就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其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其基本内涵就是无产阶级革命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

(九)党的优良的文风、学风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演说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文风:语言通俗朴实,简洁明了,直截了当,而且充满了幽默、风趣和智慧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语言,老百姓愿意、容易听懂和便于记忆。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中指出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针对此提出改进文风的三个字:短、实、新。

邓小平同志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等这些论断,其道理集中深刻,其语言简洁自然,一语中的,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邓小平同志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遵循党的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才会有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也才会有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清新文风。

学风:马克思主义学风。(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学风的概念,并把学风问题上升到党的作风、思想方法和世界观、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工作态度的高度。他明确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十)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党的组织原则:党的组织原则即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党的纪律: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表明,党内必须有严格纪律。党章以及党的制度、条例、准则、决议、决定等,凡是对党的组织和党员有约束力的规定,都是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法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遵守。

党的组织纪律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等。必须严格遵守党风廉政的各种规定和纪律!

(十一)科学的方法

我党的优良传统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科学的方法,即运用调查研究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地分析对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第5篇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最终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不多,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以致使得本来应该更加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

挥出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四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以这一系列理论创新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

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十年,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二十一世纪。

4、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现在这七年,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只有五十几名党员、处于秘密活动状态的小党,到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大党;从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历史告诉我们: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93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第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加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二、认真总结辉煌成就,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建国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模式”展示出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标志着108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二)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

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四)国民经济上大台阶,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社会事业大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转变

我国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三、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走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1、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体制基础。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必须始终如一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实现自己的更快发展。

走回头路,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

不走回头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赢得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艰阶段,许多旧有矛盾不断加深,许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第6篇

经过党组织的批准,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我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进步和成长,充分感受到党组织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在认真努力工作的同时,我利用业余时间,更进一步的加强了党的光辉历史的学习。现就我近期的思想认识向党组织汇报: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 ,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划,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

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1949年10月1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翻开了历史的新的一页。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等不少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在探索中昂扬勃发。回想在那个时代,做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随时准备牺牲。血雨腥风之中倒下了无数的真正英雄,铸造了当今和平的生活。在今天,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还是在气象万千的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党的生命融入人民的血液之中,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斗争,鲜红的党旗始终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要责任,我们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我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我将严格的要求自己,继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中国电信十所技术部

汇报人:小雪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

党的光辉事迹范文第1篇历经无数的磨难和艰苦的奋斗,在一次次的风雨洗礼之中逐渐成长和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今天迎来了她的90岁生日。自1921...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