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知识课程范文
海洋科学知识课程范文第1篇
新课标下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分别是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具体表现在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 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主张, 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的展现。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以美育人”这一教育理念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音乐课程当中德育的渗透随处可见的, 学生在情感收获与体验的过程中, 无疑对三观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初二年级《洒向人间都是爱》这一课中, 我是这样做的:
1.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分析音乐要素等方法, 引导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洒向人间都是爱》。用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初步了解附点节奏、音乐基本要素。感受2012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的热情与崇敬, 激发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通过欣赏、演唱、感受、讨论、表演等活动深刻体会大爱精神并联系实际, 明确在生活、学习中如何践行大爱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 课程总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 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橱养美感、和谐身心, 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因此, 知识技能的达成只是每节课的基础, 而情感态度价值感才是课程的升华。在新课标的引领下, 德育教学已经渗透在了音乐课程的始终, 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 在新课的导入中, 我首先用了谈话式进入:
“同学们, 今天是第二十八个教师节, 昨晚在中央电视台新落成的广播大厅里隆重举行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 典礼表彰了一群为了教育事业而奉献自我的美丽的乡村教师。孩子们, 提到“美”这个话题, 你们想到了什么?”然后在一首《最美的你》的歌声中去让学生感受这群乡村教师的美丽。 (用音乐沉淀学生的情绪, 让他们在歌声中找到共鸣, 并激发起学生的尊师爱师的感情。由美的话题进入, 美可以是外表美、心灵美、花草美、长相美, 而在音乐声中沉淀出的是浸透学生心灵的奉献之美。)
3. 接下去我这样过渡:
“是的, 同学们, 这些老师奉献了青春甚至一生, 这是真正的人间大爱。大爱无言, 它浸润在这些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 大爱无声, 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爱无处不在, 奉献是爱、执着是爱、坚守是爱、无私是爱正是有着如这群教师般的人把自己的大爱洒向人间, 我们才生活在爱的世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洒向人间都是爱》。” (在音乐的徜徉中, 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从美到爱的过渡, 从音符到旋律的汇聚, 每一步都使其情感世界受到了潜隐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无疑就建立起了学生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 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4. 在歌曲的教学中通过欣赏歌曲、分析音乐要素等方法, 引导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洒向人间都是爱》。
并重点在于合唱教学,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互选配合、互助互爱的精神。这一过程与方法也为课程育德架起了一座完美的桥梁。
5. 在拓展欣赏中, 我让学生欣赏了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
的视频, 通过欣赏马复兴教师的故事片段, 更能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大爱精神, 也使对爱的理解得到升华。培养学生对美的更深刻的认知。在认知之后, 是需要沉淀和总结的, 学生通过讨论, 将心中对爱的诠释编成歌词写在绿色的小叶片上, 每组再推选一段最好的歌词填写在这首歌曲的第一段当中, 最后通过朗诵、演唱或者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进行评比。这一创编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最后, 学生们将他们在绿叶上写的爱的歌词粘贴在黑板上画好的枯树的树枝上赋予它新的活力。通过粘贴, 更直观的感受到爱的力量。也是美的享受, 心灵的慰藉。
全课通过感受2012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的热情与崇敬, 激发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再通过欣赏、演唱、感受、讨论、表演等活动深刻体会大爱精神并联系实际, 明确在生活、学习中如何践行大爱精神, 凸显出了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风, 一种有形的东西, 是我们的课堂, 这里承载了知识承载了未来。润, 一种内在的升华, 是我们教育的灵魂, 这里蕴含了德行, 预示着未来的美好。那么, 我们又该怎样将这无形和有形的东西能够和谐而又不经雕琢, 原汁原味地融合在一起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教书育人, 在我看来作为教师更多的在于育人。如何培养出内心健康而又强大的学生, 德育放在首位, 重中之重!
摘要: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 在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引导。应寻找一条即能应对高考又能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路径。而这一教育不应是说服式的, 要打动学生的内心, 走进他们的心灵。学校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定要注重其他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海洋科学知识课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