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第1篇
一、授课时间
二、课题:25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三、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首古诗中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要热爱家乡。
四、学习重点:识字写字
学习难点:体会情感
五、学习方法:感情朗读
六、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出示课文插图,简述图意 2.揭示课题。 3.播放录音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互评 3.质疑,同学互答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范读,模仿朗读 2.多种形式读,读出感情 3. 配乐练习读 4.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5.多种形式读,评议 6 . 试着背诵
自由背
同桌互背
有感情诵读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集体认读生字,游戏形式巩固 2.出示要写的字
.观察交流指导练习
(五)拓展练习
.“我”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亲人会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三
学习目标:
1.认识第二首古诗中的生字,会写其中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感情 3.懂得珍惜友情
四、学习重点:识字写字 学习难点:体会感情
五、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谁送别谁呢? 诗人离开时的心情怎样 ? 2.揭题,读题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习要认的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3. 同桌互读课文,互帮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试着按节奏读,指名读
2.有韵味读,读出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 3.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4 .多种形式朗读
5.自由背诵,自我表现背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 2.指名读,说说识计方法 3.范写临摹 4.练习写字
(五)拓展活动
.诵读表演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第2篇
一、授课时间
二、课题:25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三、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首古诗中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要热爱家乡。
四、学习重点:识字写字
学习难点:体会情感
五、学习方法:感情朗读
六、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出示课文插图,简述图意 2.揭示课题。 3.播放录音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互评 3.质疑,同学互答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范读,模仿朗读 2.多种形式读,读出感情 3. 配乐练习读 4.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5.多种形式读,评议 6 . 试着背诵
自由背
同桌互背
有感情诵读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集体认读生字,游戏形式巩固 2.出示要写的字
.观察交流指导练习
(五)拓展练习
.“我”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亲人会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三
学习目标:
1.认识第二首古诗中的生字,会写其中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感情 3.懂得珍惜友情
四、学习重点:识字写字 学习难点:体会感情
五、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谁送别谁呢? 诗人离开时的心情怎样 ? 2.揭题,读题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习要认的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3. 同桌互读课文,互帮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试着按节奏读,指名读
2.有韵味读,读出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 3.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4 .多种形式朗读
5.自由背诵,自我表现背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 2.指名读,说说识计方法 3.范写临摹 4.练习写字
(五)拓展活动
.诵读表演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第3篇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小朋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非常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比赛。
小博士要求:
1、任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
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
教师小结背诗比赛:同学们表现很棒,教师也想背了,想不想听呢?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村居》。
2、师:这两首古诗的题目分别是,。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
3、出示生字。
a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b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c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巩固识谘。
5、比赛背。
三、巩固生字。
1、出示词语
2、比赛: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顺序摆一摆。
四、写字。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第4篇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小朋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非常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比赛。
小博士要求:
1、任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
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
教师小结背诗比赛:同学们表现很棒,教师也想背了,想不想听呢?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村居》。
2、师:这两首古诗的题目分别是,。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
3、出示生字。
a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b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c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巩固识谘。
5、比赛背。
三、巩固生字。
1、出示词语
2、比赛: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顺序摆一摆。
四、写字。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第5篇
班级:
姓名:
课题:
2、古诗两首课型:新授
课时数:2
上课时间:主备人
执教:学案教案
一、自读导航:
1、作者相关情况搜索:
贺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通诗句,疏通词句。初读古诗,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结合注释和诗句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找工具书,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咏柳》中柳树具有_______特点。
《春日》讲的是作者在春日浏览,看到_______。
4、细读诗句,深入思考。
《咏柳》的
一、二句分别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
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让我们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顾全诗,总结提升。
《咏柳》,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____的描写,歌颂_____,赞美大自然呈现的_____。
《春日》,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也点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头。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明》
,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春色。
7、诗情画意。
选择其中的一首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满生机。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新词。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第6篇
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12首; 2.预习这两首古诗,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吟诵一对《红楼梦》中的对联,并写下来:
“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导语,揭题。
1 / 6
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有人说,友情是真挚且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a.生试读,诵读(注意“孟、陵、辞”的读音)。 b.师范读(也可使用教学素材听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古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2.学法“引路”,自学古诗。
a.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怎样来学习古诗?
b.归纳如下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3.“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 a.指名简介李白。
b.说说诗题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c.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咬音的准确。 4.明诗意。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古诗。
2 / 6
b.查字典或借助课文提供的注释,把它们“移注”到诗行中,读懂诗句的意思;记下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交流。
5.入诗境,悟诗情。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从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的? 6.围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提示:指导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介绍李白与孟浩然;说诗句意思,用逐句朗读逐句解释的方法;抓住“黄鹤楼”“之”“烟花”“尽”“唯见”等重点词,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盂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等。) 7.小组汇报、交流。
(提示: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并能用一小段话描写下来,当场点评。) 8.诵读诗句,体会情感。
(a)找出一对近义词(孤唯),想象:当时李白伫立在岸边,他可能做了些什么? (b)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心情。 (c)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3 / 6
1.出示唐朝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a.罢:完了;完毕。b.柴扉:柴门。 2.出示自学要求。
(a)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该诗。
(b)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尝试赏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 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
2.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王国里,有关友情的古诗也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又要和同学们一同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内外联动”,扩大“容量”
1.先出示课文中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再出示唐代高适的诗:《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4 / 6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高适友人,生平不详。曛:太阳落山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的意思。
2.学生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这两首古诗。 3.学生交流、汇报。
(形式自选。可先说第一首,也可先说第二首,更欢迎两首一起说。) a.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境。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一样吗?分别指谁? c.“故人”一词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哪个词相似?体会两位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心态一样吗?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三、自由“选点”,进行“练笔”
1.请学生就这四首古诗做一番赏析,从中品读出友情的珍贵。
2.师出示小练笔要求:
自由选择下列的一道题,进行描述性的练笔。 a.当时李白伫立在黄鹤楼边,目送着好友的船渐渐远
5 / 6
去的帆影,请展开合理想象,把李白的神情、动作等描述下来。
b.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请想象一下,当时二人会有怎样的表情流露,并会说些什么。
c.请用具体、生动的文字,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场景描述下来。
3.学生练笔,师课堂巡视。 4.师生点评学生练笔。
四、课堂总结
请学生们尝试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古诗两首教案参考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