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
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第1篇
全区15个乡镇根据本地实际选择财务管理模式,其中6个乡镇选择了“乡镇代理”模式,9个乡镇选择了“集中办公”模式。各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在履行村财镇监管职能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一是加强了现金监管;二是实行了用款申报制度,杜绝新增债务;三是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
二是落实财务公开制度,提高管理透明度。
从抽查情况看,各乡镇均建立了村、社***理财小组,各村社支出票据上均有***理财小组的签字或盖章;村、社财务能以广播、“明白墙”、发放收支一览表等形式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公布一次,公开内容经***理财小组审核、确认后由村主任和***理财小组组长签名,报乡镇农经站审核认可后正式公布,工作总结《财务工作的检查》。
三是坚持按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处理账务。
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第2篇
(一)党支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主要内容:
1、能否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
2、能否按时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3、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议事与决策规则,做到决策科学、民主。
4、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5、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6、能否执行党和国家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
1
7、能否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廉洁自律,模范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8、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党内监督的主要形式:
1、党组织的监督,即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互相监督和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
2、党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即党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之间的监督。
3、纪律委员所实行的监督。
(三)党组织实施监督的主要方法:
1、定期检查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的情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能否如实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等情况,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督促定期开展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3、机关党支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机关党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和廉政建设情况,要将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遇有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对于群众意见较大、有发生违纪苗头的党员干部,支部主要负责同志应会同其分管领导对其进行批评帮助,提出告诫。
2
4、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支部接到对党员干部的检举和控告,有权进行初核,并报告上级纪检部门。按照党内有关规定,切实保障党员行使监督的民主权利,严肃处理阻碍党员正常行使监督权利和打击报复的行为。
(四)监督保障:
党支部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正确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对违反本制度的,视情节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第3篇
一、 检查的组织与实施
为确保统计执法检查顺利进行,我市的统计执法检查以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进行。
二、 检查的范围和内容
(一)检查的范围:西宁地区所有义务提供统计资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检查的内容:
1、 对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贯彻执行情况;
2、所提供统计资料中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建筑企业的生产总值及其主要财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产品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乡镇企业产值、劳动工资等)是否存在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等统计违法行为;
3、 是否存在拒报或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4、是否存在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违法行为;
5、《统计法》及其《统计法实施细则》、《青海省统计工作管理条例》和《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所认定的上述三项未包括的其它统计违法行为。
三、 检查的方法步骤
(一)方法:
要求提供统计资料者说明统计资料中每一个指标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并提供出相应的原始资料,然后根据其资料进行核查(包括对原始凭证、台帐与报表的核查)。
(二)步骤:
1、布置被检查对象学习统计法和进行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报我局制度法规处;
2、按所要检查的比例(比例根据省局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进行抽查(重点抽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对抽中的单位按检查的内容进行认真检查;
3、对检查中查出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要求对情节严重的进行通报批评和公开曝光),并就检查工作写出总结报告。
检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根据上级要求或各专业随时出现的统计违法行为,随时进行统计执法检查。
四、 对执法检查人员的要求:
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第4篇
一、各校要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涉及房舍安全、体育设施安全、学生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每次检查都要有详实的记录。
二、学校实行“教师值日制”,值日人员负责检查本日内学校安全工作,包括早读、晚自习、课外活动等时间,协调处理安全事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三、检查的内容:
1、各类设施设备有无事故隐患。
2、消防灭火器配置及有效情况。
3、用火用电等有无违章情况。定期对学校的水路、电路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
4、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的检查,有住宿生的学校要定期对师生宿舍、学生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或评比,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
5、定期对各班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四、安全教育
每学期两次对学生进行各项安全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法制教育:形式多样,有负责人,有活动记录。
2、交通安全教育:形式多样,有负责人,有活动记录,学生了解交通常识,遵守交通规定。
3、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
4、交通安全教育。
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第5篇
根据羊场乡教育管理中心的安排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为了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我校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如下。
一、工作目标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教管中心的指导下,如实督导检查我校全方位的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工作内容
1、检查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2、检查各类安全实施方案和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着重看安全日志,相关图片和各类台帐)
3、检查实物应证,对排查出的的隐患是否进行整改。
4、检查各类安全应急预案。
5、检查学校经费投入安全隐患整改的帐目。
6、检查各教师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情况,(以教案为依据)
7、检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记录与图片等。
三、要求
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第6篇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制度
1、教学工作检查内容是:教学过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总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等。其中上课情况是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
2、教学工作检查实行教导处定期常规检查与领导,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及教师互查相结合的原则。
3、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要认真检查学科教学计划的指定,主管业务校长要把好第一关。
4、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备课情况、教研活动、教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等各一次,出教导处组织实施,检查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期中或期末(也可放在平时)出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抽查一次。
6、每学期教导处要利用或丛时间,至少总查一次,在此基础上,每学科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和作业活动,对有创新性的优秀教案和作业及时进行表扬、展示。
7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组织力量对某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或全面检查。
8上课情况的检查主要依赖于深如课堂听课,为加强对所以行课情况的检查,必须建立听课制度,负责教学的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周至少听2节课(全学期不少于30节),教师一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俩次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俩次行政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且听课30节以上。
9教学效果检查,主要以期中、期末考核为主。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核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的分析表、作业成绩统计、试题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导处要及时统计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在期中考试后两周或开学初向全体教师作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表,了解情况、指导教学。
10、教学常规检查,主要由教导处负责,要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及时记载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并定期总结,改进不足。每学期由学校组织2次全校性检查。
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