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
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新郑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健康心态与幸福人生》这个主题。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经典《弟子规》上说:“揖深圆,拜恭敬”,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当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讲究平等民主,朋友你们参加这个论坛看到每一个来宾都恭恭敬敬行了90度的鞠躬礼,大家一开始可能不习惯,那么这个是什么原因呢?中国有句话叫:“积非常事”,就是把事情积累多了反而是正常的,而人之间的彬彬有礼反而不正常了,其实中国古人每一句经典的话都不是随意写上去的,古人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鞠躬礼呢?
就是因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傲慢之心,那么这种傲慢之心怎么体现出来呢?我看即使是贫贱如乞丐的人,他看到有一辆豪华的车子从身边走过,他都会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乞丐都有这样的傲慢之心,我们想想自己,我们一路走来伴随着鲜花和掌声。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是百万富翁,还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是知名教授了,这样一路走来这样的鲜花和掌声不绝于耳,那么他的傲慢之心也在不断滋长。
中国古人正是通过这个鞠躬礼,让你把头你最高贵的地方低下去,来折服一个人的傲慢之心。孔子在论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几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是傲慢无礼,其他的地你们愿意选择什么?(快乐!)
对,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会选择快乐。为什么人愿意选择快乐又有很多人深陷痛苦与烦恼之中呢?其实我们的回答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我希望快乐,但是痛苦和烦恼不请自到,我们也没有办法抵御。”
二战时期,有一个犹太人的心理学家叫法兰克,他的故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法兰克由于是犹太人的心理学家,在二战的时候就受到了纳粹德国的严重破坏,他的遭遇非常的悲惨。因为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全都死于纳粹的魔爪,唯一剩下的一个亲人就只有他的妹妹,而他自己每天被关进纳粹的死亡营接受严刑拷打,朝不保夕。有一天他得到一种启发,就是“人在任何环境中都有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选择一种态度,从外部环境看他完全受制于人,被关进了纳粹死亡营,没有自由,但是他心里怎么想是纳粹人无法干预的,于是他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脱了纳粹的禁锢,而他这种意志也协助了狱友寻找生命的价值。
其实法兰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反应,并不像动物那样怎样刺激就怎样反应,而是刺激和意识反应的关系。在意识这个中间环节,人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意识、良知的作用,对外界的不良刺激做出良好的、积极的反应。
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新郑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健康心态与幸福人生》这个主题。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经典《弟子规》上说:“揖深圆,拜恭敬”,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当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讲究平等民主,朋友你们参加这个论坛看到每一个来宾都恭恭敬敬行了90度的鞠躬礼,大家一开始可能不习惯,那么这个是什么原因呢?中国有句话叫:“积非常事”,就是把事情积累多了反而是正常的,而人之间的彬彬有礼反而不正常了,其实中国古人每一句经典的话都不是随意写上去的,古人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鞠躬礼呢?
就是因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傲慢之心,那么这种傲慢之心怎么体现出来呢?我看即使是贫贱如乞丐的人,他看到有一辆豪华的车子从身边走过,他都会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乞丐都有这样的傲慢之心,我们想想自己,我们一路走来伴随着鲜花和掌声。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是百万富翁,还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是知名教授了,这样一路走来这样的鲜花和掌声不绝于耳,那么他的傲慢之心也在不断滋长。
中国古人正是通过这个鞠躬礼,让你把头你最高贵的地方低下去,来折服一个人的傲慢之心。孔子在论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几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是傲慢无礼,其他的地你们愿意选择什么?(快乐!)
对,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会选择快乐。为什么人愿意选择快乐又有很多人深陷痛苦与烦恼之中呢?其实我们的回答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我希望快乐,但是痛苦和烦恼不请自到,我们也没有办法抵御。”
二战时期,有一个犹太人的心理学家叫法兰克,他的故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法兰克由于是犹太人的心理学家,在二战的时候就受到了纳粹德国的严重破坏,他的遭遇非常的悲惨。因为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全都死于纳粹的魔爪,唯一剩下的一个亲人就只有他的妹妹,而他自己每天被关进纳粹的死亡营接受严刑拷打,朝不保夕。有一天他得到一种启发,就是“人在任何环境中都有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选择一种态度,从外部环境看他完全受制于人,被关进了纳粹死亡营,没有自由,但是他心里怎么想是纳粹人无法干预的,于是他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脱了纳粹的禁锢,而他这种意志也协助了狱友寻找生命的价值。
其实法兰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反应,并不像动物那样怎样刺激就怎样反应,而是刺激和意识反应的关系。在意识这个中间环节,人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意识、良知的作用,对外界的不良刺激做出良好的、积极的反应。
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第3篇
采访蔡康永的时候
总会有这样的感受,他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言论和观点,然后又有一个非常合理而贴切的解释,用他的话来说,作为一个“同志”,他从小就循着自己发明出来的生存之道在生存,做“同志”的一大好处就是,非常容易抗拒一些常规的想法因为“同志”是一个被逼时刻存疑的群体。就从看电视开始,“男主角要和女主角在一起”这样的设定令他们非常不理解,他们的疑问是:为什么男主角失恋喝得烂醉的时候,不去选择跟一直陪在他身边喝酒的男配角交往?
这个时候,他很多身份都可以被忘记了,他曾经是家境富裕的船王之子,他曾经在洛杉矶电影学院流浪,他在自己写的书《那些男孩教我的事》里提到过张国荣
现在,他只是一个公开的“同志”主持人,是全亚洲甚至全世界最懂得主持的“同志”。
人生应该是无聊与意义共存
让蔡康永在内地人气急升的《康熙来了》在今年4月中旬刚刚获得“2004中国电视榜”的最佳娱乐节目奖。他本人通过网络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在他认为,那个节目甚至没有在内地播出,是没有资格获奖的,所以也没有出席颁奖典礼。
《康熙来了》中的嘉宾有两岸三地的众多明星,而蔡康永有时也会觉得其中一些人比较肤浅。而如果真的有这个感觉,便会尽量表达出来,而不会在一边偷笑。有的时候他会在心里面诧异,暗说:“哎呀这个人竟然做得出这种事情,还有脸在那边这样讲。”可是通常如果有这种反应的话,就会尽量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就算拐弯抹角也要表达出来,然后让对方解释一下。而不是放在心里面。
他认为在这方面小S 更勇敢,常常就直接讲出来了,这种时候他通常就会吓一大跳,赶紧替她接一下说哦这个也可以这样嘛。漂亮女生讲那些东西的话,来宾通常就不会太介意。因此小S就经常奉命去拥抱男明星或者摸男明星的胸部,甚至帮男明星剪胸毛。小S也为此落得一个“咸湿、恶搞、教坏小孩”的评价,蔡康永却对此不以为然:“既然台湾的男主持人都可以在节目上对女明星吃豆腐、开黄腔,反过来小S为什么就不可以这样对待男明星?”
蔡康永本来就不是主流价值体系里的“有为青年”,重点是,他也从来不想做。刚从洛杉矶回来时,他也想过拍电影。但后来发现:“拍电影真的麻烦死了。你可以像侯孝贤一样和大环境对抗,可是非常不符合我们这种懒惰、散漫的个性,所以就算啦。"
面对周遭的声音,蔡康永的反应则是:“我的个性里无聊、叛逆、正经的部分都有。过去出现的是我正经的部分,所以大家认为我是一个正经人,那我可不可以把无聊的部分呈现出来?我觉得可以。"他认为,人生应该是无聊与意义共存的,人生应该是这个样子,节目也可以是这样子。
主流标准全部是自以为是
每一次别人问蔡康永比较喜欢他主持的哪一个节目的时候,他都会说是《两代电力公司》。因为那个节目比较符合他所相信的世界。
曾经有一个台湾学者在报上批评过《两代电力公司》,他认为这个节目的前期比较有理想,是为了建立大人和孩子直接的纽带和桥梁而诞生的,所以主题大多比较生活化,比如很多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发短信之类。而后期则都在谈论援助交际、堕胎、同性恋之类的耸动话题,哗众取宠。对于这个观点,蔡康永表示非常难以理解。他认为前期后期的话题都是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一直主张人生有各种选择:“那么多堕过胎的,那么多同性恋,那么多做过援助交际的孩子上过《两代电力公司》,可他们并不见得都是负面的。他们会有些难过,但那可能更多来自成人价值之外的原因:比如遇上一个连堕胎的钱都不肯付的糟糕情人,或者为自己做手术的医生很糟糕之类的而不是像电视里面所讲的那些什么女生多么堕落,家长应该加强管教这些自以为是的标准。”蔡康永觉得,这里面一定是有问题的,观众的人生如果没有那么烂,谁还需要每天看一个小时的《康熙来了》才会笑出来?
很多人以为最令蔡康永不安的节目会是《两代电力公司》或者《康熙来了》,他表示那是因为那些人因为看《真情指数》的原因,都误以为他是一个有教养的、正派的、希望大家都奋发向上的人。
《真情指数》的整个基调是,让蔡康永采访了太多优秀而成功的明星,譬如成龙 啊 王家卫 之类。这是他非常害怕去传递的一种讯息,他不喜欢传递成功的讯息,因为他压根不觉得人应该无穷无尽地去追求成功这件事。他觉得成功很可能是陷阱。当他在那个节目中访问很多来宾时,心中都会非常不安,他在想,只要有人收看了这一集,就会受到鼓舞,以为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有理想、要创业、要赚钱。可是在蔡康永看来,人生不应该是这样子。他甚至尝试做一个专门访问失败者的节目,但因为没人看而胎死腹中。他也相信的确没有人愿意花一小时坐在电视机前听一个人从小家里就很穷一直穷到80岁的故事。这太让人沮丧了。
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第4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一定是有所追求、热爱生活的教师。他们需要懂得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感,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人,是享受不到教育的幸福的。满怀理想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才能感受教育的快乐。我们要怀抱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始终以“争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在教育教学之余,要学会欣赏音乐,用琴棋书画打造生命的亮色,用丰厚的学识构建生命的课堂;三尺讲台上要和学生们共同演绎着精彩,收获着快乐。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有本书中提到:因为爱,所以幸福,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与爱同行,工作就是一种享受,爱上工作,工作也会爱上你,视工作为愉快的带薪学习,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很多教师经常抱怨,抱怨自己的收入不高,抱怨领导不重视自己,抱怨自己的工作不顺利、生活不幸福。并且,把所有的这些归咎于没有机遇,或是受了别人的排挤与暗算。更有甚者,将这些归咎于自己没有关系网。其实,我们之所以会遇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都在于我们自己,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首先就要反思自我:是否比别人多干一点,比别人多发现一点,比别人多钻研一点,比别人多用心一点,比别人“糊涂”一点。认识自我是幸福的前奏。收获了希望,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幸福。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们,如果心态不平衡的话,就会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啥都看不惯,啥都不满意,进而教师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工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态度,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工作,就要改变对工作的态度,就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
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有精神空间,教师应享受生活,让我们现代起来,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而教,要有宽容精神,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的理由,何不玩一玩,要学会欣赏缺憾等等。要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接受并尝试努力去做到,那么你就是一个幸福的教师。
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第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新郑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健康心态与幸福人生》这个主题。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经典《弟子规》上说:“揖深圆,拜恭敬”,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当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讲究平等民主,朋友你们参加这个论坛看到每一个来宾都恭恭敬敬行了90度的鞠躬礼,大家一开始可能不习惯,那么这个是什么原因呢?中国有句话叫:“积非常事”,就是把事情积累多了反而是正常的,而人之间的彬彬有礼反而不正常了,其实中国古人每一句经典的话都不是随意写上去的,古人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鞠躬礼呢?
就是因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傲慢之心,那么这种傲慢之心怎么体现出来呢?我看即使是贫贱如乞丐的人,他看到有一辆豪华的车子从身边走过,他都会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乞丐都有这样的傲慢之心,我们想想自己,我们一路走来伴随着鲜花和掌声。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是百万富翁,还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是知名教授了,这样一路走来这样的鲜花和掌声不绝于耳,那么他的傲慢之心也在不断滋长。
中国古人正是通过这个鞠躬礼,让你把头你最高贵的地方低下去,来折服一个人的傲慢之心。孔子在论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几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是傲慢无礼,其他的地你们愿意选择什么?(快乐!)
对,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会选择快乐。为什么人愿意选择快乐又有很多人深陷痛苦与烦恼之中呢?其实我们的回答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我希望快乐,但是痛苦和烦恼不请自到,我们也没有办法抵御。”
二战时期,有一个犹太人的心理学家叫法兰克,他的故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法兰克由于是犹太人的心理学家,在二战的时候就受到了纳粹德国的严重破坏,他的遭遇非常的悲惨。因为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全都死于纳粹的魔爪,唯一剩下的一个亲人就只有他的妹妹,而他自己每天被关进纳粹的死亡营接受严刑拷打,朝不保夕。有一天他得到一种启发,就是“人在任何环境中都有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选择一种态度,从外部环境看他完全受制于人,被关进了纳粹死亡营,没有自由,但是他心里怎么想是纳粹人无法干预的,于是他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脱了纳粹的禁锢,而他这种意志也协助了狱友寻找生命的价值。
其实法兰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反应,并不像动物那样怎样刺激就怎样反应,而是刺激和意识反应的关系。在意识这个中间环节,人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意识、良知的作用,对外界的不良刺激做出良好的、积极的反应。
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第6篇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有人说:当教师而不做班主任是人生一大憾事。确实,这犹如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在工作中我们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孩子们对自己的班主任特别的亲切、信赖。也还记得有老师说过,每个班的学生或多或少会有班主任性格的影子,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现在自己也进入了教师行业,更有所体会。班主任身上的育人担子要比其他任课老师重很多,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负责,尽量的使学生在班集体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好他们的品德。
记得刚接班的时候,我们班的学生才二年级,却已经自私成性,懒惰成风,纪律涣散,犹如一盘散沙,毫无班集体的凝聚力可言。那时我对于班主任工作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自己是第一次接手,不知如何做起,熟悉的是两年的时间里我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学习着班主任工作,我深刻知道做为一个班主任需要良好的素质,健康的心理,精良的管理能力。现实的工作让我有这样深切的体会:当班主任,总有种累的感觉。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会着急总之,看起来能够胜任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却问题很多。两个月来班级在我的带领下有好的现象,也有差的风气,也总是在埋怨学生不自觉,学生不上进,学生不,也埋怨自己怎么没有方法,没有能力,没有。正在我心浮气燥,怨这怨那,怨自己的时候,有同事向我介
绍《班主任工作漫谈》,就借过来学习。不知不觉看上了瘾,魏老师的思想和做法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走进了魏老师的书中,走进班主任的快乐中,从中吸收必要的理论知识。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分为八章,其中有关于给班主任的建议,也有如何培养学生,特别是如何对后进生转化的建议。通篇看来,魏老师的管理班级的观点就是要平等、要民主。他从来都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和每一位学生对话、交流,总是用“商量”贯穿他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从心底认同这个班级,认同班主任,自主的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真正让班级处于“自治”的状态。魏书生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完这段话.我一下子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是那样的神圣而高贵,班主任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来越高大,痴痴地觉得自己不能愧对“班主任”这三个神圣的字眼。书中“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内容强烈地震撼了我。他是确确实实地在育人,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筑好了思想教育这一“地下工程”,知识之树也就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了,也就水到
渠成了。
魏老师对班级的定义很精辟: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绕着她这怀念的感情经过滚滚滔滔的时间长河的冲刷,非但没有消失,反倒经年累月越积越深。许多人逾到老年、晚年,对其思之逾切,念之逾深。
班级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可以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在家里长很多,一个星期有5天的时间在学校,班主任就是班级这些个学生的家长,肩上的重任不言而喻。所以在真正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前先要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好、很切实的建议: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做好自己,才能以身作则,指定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方式,管理措施。
一、改变自己的心态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人定胜天,人改变了,环境也就改变了。魏书生老师刚开始也埋怨过环境,但后来他首先改变了自己,然后学校彻底改观,成为省重点学校。想想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作为新老师首先也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我们。在人才辈出的现今社会,
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不去改变自己的观点,那唯一的结果就只有落后了。领导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刻:“水平不够时间凑”。我们也只有把心融入教学中,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集体,不断的努力,好好专研,才会有所进步。我现在能做好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不断的向其他老师学习各种他们身上的优点,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没有更好,只有最好。
二、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为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魏老师放开手脚,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让每位学生以班级主人姿态为班级做工作,为班级尽责任。魏老师班级中的班干部真多,什么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鱼长、花长、炉长等,分工明确,学生也以主人的姿态行使自己的责任,管理班级。最明显的例子是:魏老师班级的学生劳动特别有效,学校要求用两节课时间进行大扫除,而魏老师的学生只用了15分钟,而且在检查时,即使是最偏僻的地方都没有一点灰尘。如此高效率的劳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把自己当作了班级的主人。
而我在管理自己的学生时,总是不放心,这要管、那也要管,纪律要说,早锻炼要说,弄到最后,什么事都要让老师来处理,吃力不讨好,自己累,学生烦。后来有次出黑板报活动,我干脆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创新,没想到出好后,见了的老师都夸我们班的学生能干。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原来改放手时还是放手好!
三、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魏老师认为:学校、班集体绝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
零件的机器,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适的阳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长大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习场所,实习小社会;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是啊,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个不相同。十指亦有长短,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绝对不能千人一面,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一个高度。于是,魏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既科学管理班集体,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法,又有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种种。“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犯错误,唱歌”、“有时也需要留学生”、 “上进于反复之间”等。尤其是“上进于反复之间”,魏老师针对后进生上进的过程充满了反复,而允许学生有反复,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宽容学生的反复,最终取得进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好学生更好,后进生逐步进步。每个班级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后进生”,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品行方面的,老师在刚接触时,也会采用各种方法帮助、教育,有的可能立竿见影,收效较大,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左耳进,右耳出,好了一天,又回到了从前,于是,老师就失去了信心,断言道:这个孩子管不好了,没的治了。读了魏老师的特殊情况育人方法才让我明白,面对“后进生”千万不能放弃,而应该灵活采用各种育人方法,宽容学生的过失、反复,坚持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我认真阅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它不是经典,却是实践的楷模,它不是哲理,
却铸造了教学的睿智。
关注健康幸福人生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