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
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第1篇
注:A内容B语言C篇章
1、一类卷: A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B语言顺畅,没有语病; C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2、二类卷: A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B语言通顺,偶有语病; C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3、三类卷:
A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尚具体;
B语言尚通顺,语病不多;C条理尚清楚, 能分段。
4、四类卷: A偏离题意,中心欠明确,容不具体;
B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C条理不清楚。
内
5、五类卷:
A文不对题,不知所云; B语病严重,文理不通; C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1.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的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4.你的字迹工整,书写很优美,文章选材如果再新颖些,肯定会与书写交相辉映。你认为呢?
5.太棒了!你的文章使读者顿感神清气爽。语言流畅至极你的笔锋具有征服力和感染力。努力,再创辉煌!
6.你的文章象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具有个人风格。愿你在写作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自己的风格更趋完善!
8.文章语言平实而柔和,描写很随意,似乎引领着读者在心灵的原野上漫步。不足是议论略感缺乏棱角。要知道,精粹的议论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会使你的文章更加深刻。继续练笔,你会更出色!
11.本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读后让人久久回味。构思巧妙,
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了主题;情节也颇具匠心,整个故事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语言朴实无华,采用白描手法,作者的爱憎包含在叙述之中,能让读者去体会,去深思。
16.作者“形散神聚”地驾驭能力很强,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行文如流水一般,给人明快舒畅的感觉!
18.你是个很有主见又不乏真知的学生,对你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但如果行文安排中结构再紧凑些,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20.如许娟秀的字迹,清晰严整的结构,不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1.文如其人,你的文章和你的为人一样朴实、豁达。你的作文功底很好,这也是你长期磨练的结晶。希望你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用心感受和体味生活,写出更加感人的好文章。
22.文能言声,我想文章正是你心灵的反映。人生的路途确实很曲折,也很漫长,但只要你努力执着地往前走,成功的桂冠必将属于你。
23.文能怡情。不能把写作文当成自己的一项负担,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25.真是“下笔如有神”啊。看来你一定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内容如此丰富,更显示了你的文学功底。只是如果把材料再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调整一下,此文会更精彩。
26.看了你的文章,仿佛眼前流过一条小溪,清纯,可爱。希望你能保持住这样的文风,用纯净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27.作文如做人,从你的生活感受中可以看出你是个积极上进的好青年,你看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认识深刻,真是难能可贵。
28.读你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首先是思想感情的愉悦,当然来自你文章深邃新鲜的立意。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你用真情打动了别人,这是你作文的最大成功。
29.清秀脱俗的字迹透脱着你的聪明智慧,稳中求进、扎扎实实是你今后写作努力的方向。
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第2篇
晨风习习,琼枝带露,啊,又是一个大雾天。家乡的雾没有峨眉山的雾那样厚、那样秀,也没有黄山的雾那般奇丽渺远、变幻莫测,但我最欣赏的还是家乡的雾。
我的家乡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会稽山麓,这里层峦叠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里的雾有它独特的魅力。
家乡的雾白得美,白得朴素。像瑞雪一样的白吗?它没有。它白中略灰,白里泛青,比白雪美多了。可不是,浓雾沉睡在青山秀水之间,汲取了山间草木的灵气,不要打扮得更秀美了吗?这样的白雾只配乡村才拥有,任何丹青高手,也很难调得出来吧?家乡的雾白得自然,白得真诚,我真想抓一把在手中,甚至拥它入怀,把它点染在画纸上,不时地欣赏它。
家乡的雾浓得深,浓得纯,丝毫没有城市中的雾那般含有油烟味。它很可爱,尽管行人相隔几步时,只能闻声,而不能见人,吸入一丝雾气,清凉清凉的。我们背着书包上学堂,浓雾飘上了我的前额,和我亲吻,我没法回避,这个多情的女子啊,你是在渲染你的热情和好客吗?望望四周,雾茫茫的一片。或许有人会感到憋闷,看不到连绵逶迤的群峰,看不到苍翠茂盛的竹木,可我不在乎。
浓雾变幻着,一会儿化做了凉风,一会儿变成了小露珠,沾在我的发梢上,沾到我的睫毛上。我轻轻合上眼,清凉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经雾水的洗礼,我似乎明眸含“泪”了。
家乡的雾柔得真美。它韧如白云,剪不断扯不断。它轻轻敷在小草上,草也真爱雾姐姐,尽情地吮吸着甘汁。
太阳渐渐升起,雾渐渐地变淡了。一轮红红的圆日高悬在半空中,高山、峰峦、树木渐渐露出了轮廓,经雾水洗涤的山川大地,充满着勃勃的生机。那奄奄一息的枯木似乎也滋润了,有了洒脱的生命。
家乡的雾亲切、热情,我爱家乡的雾,它真让人思念。
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第3篇
小时候的娃娃没玩够,不想长大。幼儿园老师讲的故事没听够,不想长大。小的不能再小的漂亮衣服没穿够不想长大。爸爸妈妈的笑脸没看够,不想长大。时间无情的流逝,我已经长大,但我还是留恋童年的生活,长的越大懂得越多,尤其是知识那叫一个难。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拿报纸做竞赛题其中有一道题很难,我使用了各种方法来解,可方法一个个的想出来有一个个被驳倒,我思维起了茧,动转不灵。我用于解这道题的纸可用了一大叠,铅笔心也用了好几根。但这样做值得,虽然题还是不会但起码让我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
还有一次,有一道题需要圆规画图,一不小心,圆规的针扎破了手指头,虽然很痛,但我还是继续画一遍。两遍。三遍虽然我屡战屡败,但我没有放弃,我还是屡败屡战直到画好为止。我画的眼睛都疼了,但这样做值得。因为在做这道题得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我并不喜欢做那么难的题,太费神了而且还麻烦,但有一件事让我对这个想法有所改变。
那是一天下午,我在家写作业,忽然表哥一阵旋风似的冲进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说老弟告诉你个好消息!哪来的好消息?我奇怪的问,表哥故意摆起架子,歪着头说你猜猜,这下我可急了,心跳加快,满脸通红。表哥看我这样就兴冲冲的对我说,你的少年智力开发报获得了特等奖。真的?我高兴地一蹦三尺,兴奋的忍不住的哭了,为了这次的比赛我花费了多少心血。那用圆规一遍又一遍画的那道题,让
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第4篇
广州考生
当“游戏”二字快速映入眼帘时,第一反应就觉得应该往童年的方向写,后来又觉得应该往人生的方向写,正如那句话说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可是一般左脑想出来的东西大家都会有雷同的时候。再写这个话题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不是没有价值,而是芸芸众生很难有所突破。所以此“游戏”,非彼游戏也。
游
有人在阳光下翻开一本书,就像蒲公英绽放它黄色的花朵,在夏日的风中轻轻摇动,没有谁知道它们的秘密,但它们平静而幸福。
图书就是我们生长出来的花朵,我们可以有自傲的肉体和精神的延伸。
忽然想到,什么样的人是爱书之人?这是很难说的话题,每个人都有与自己相关的经历和记忆,但我想爱书的人一定是肉体和灵魂都畅游在那个书海之中。游于书海,加大生命的密度,让你在有限的空间里,阅尽人生百态;游于书海,延长生命的半径,让眼睛和思想抵达双脚到不了的地方;游于书海,让我们穿越古今,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知晓过去与未来的事物;游于书海,让文字贴近和抚慰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欢笑、
喜悦、希冀、悲伤、困惑、惆怅都能在文字里找到呼应;游于书海,与其谈一场没有结局的恋爱,有一天,爱过了,便与它说再见,“另结新欢”。此游于书海之中。
戏
感情不成熟的原因,是否因为我们都还年轻?
无数次有意的偶遇,无数次漫长的等待,遇到的等到的却让我颇有感触,确定不了,肯定不了,懵懵懂懂问我,却固执地认定,你是我这一生要遇到的人。青春的浮华,是否是我们的幼稚?年少的冲动,是否是我们的固执?失去了,却又坚定自己“受伤了”。过了一段时间,坚决地抛弃你,却又在命运的安排下遇到了另一个自己生命里唯一的人。反复地失去,反复地难过,坐下来好好想想,却又不得不自嘲地笑。是感动一时,却不是感动一生,算得上感情,却算不上爱情,谈得上喜欢,却谈不起爱!所谓的“爱情”只是年轻时可大可小的一场游戏,有资本,玩得起,却输不起。还君明珠吧,这一次不再莞尔,这泓碧不再涟漪。与往事干杯,明日我们都将踏上寻梦的旅程
此戏属早恋。
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第5篇
(2009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0分)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冯梦龙《广笑府》)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遣子入城市肉()()(2)谓子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2)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9.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3分) (2010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10分) 于令仪诲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③长厚:为人忠厚。④忤:触犯。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如其欲与之()(2)既去() (3)盗大恐()(4)夜负十千以归()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9.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3分)
(2011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②术:方法。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行者解衣下田()(2)气竭汗雨()
(3)谓农夫曰()(4)行者服而退()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10.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强化训练题
一、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9.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B.忍住C.退避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B.与“阴”相对C.外露的D.通“佯”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小大之狱D.宋何罪之有 21.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二、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
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三、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四、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闻者咸叹异之(2)不服绵纩词(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2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屡至其门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www.xuekewang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2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五、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www.xuekewang王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①啖粥而读音:____________义:____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音:____________义: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每以天下为己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六、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8.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楚庄王欲伐越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见之谓明。
10.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七、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东阳时始总角()(2)再遣信令还() (3)而太傅留之()(4)谢公语同坐曰()
23.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24.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八、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因起彷徨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第6篇
1)【活动策划】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并且写出一条宣传标语。(2分)
2)【增强认识】国家组织开展年度“最美孝心少年”评比活动的意义?(4分)
3)【传承美德】请你说出你自己孝敬父母的一个实例。并给出你这样做的理由。(至少两方面理由,4分)
4)【感悟提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
二、材料一:2014年9月9日,央视《寻找最美乡村老师》发布会在京举行,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老师”获奖名单,秦开美等10位老师获此殊荣。
材料二:秦开美,湖北省潜江市口镇第三小学的老师。2014年6月10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手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秦开美的课堂,将她52名学生劫持。在此后的40分钟里,秦开美与涨泽清周旋,主动留下来当人质,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秦开美被网友赞为“最美女老师”。
1)请你写出秦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至少两方面,2分)
2)评选最美乡村老师有什么意义?(4分)
3)现实生活中的你应该怎样向最最美乡村老师学习,做最美中学生?(4分)
三、据报道,2014年4月28日上午,咸宁市实验小学沸腾了。升旗仪式后,该校德育副校长洪耀明当着40000余师生的面,兑现了一个月前的承诺,“只要学生们不乱扔垃圾,我就和猪亲嘴”。亲嘴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学生家长吴女士说,兑现承诺需要勇气,校长改造诺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示范,让孩子们在今后都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1)该校副校长的行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个价值准则?(2分)
2)你认为背离这一价值准则对我们有哪些危害?(4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一价值准则?(6分)
四、2014年7月2日至7日,“2014泰国-中国河南文化年”开幕系列活动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系列活动主要包括“韶华千载”华夏古乐专题音乐会、“中国汉字展”、“中国文字博物馆藏书画名家精品展”、专家系列讲座以及中文图书赠送仪式等,系列活动为泰国观众呈现众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1)开展“2014泰国-中国河南文化年”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2)列举两例能够代表河南的文化。(2分)
3)在日益扩大的文化交流中,你打算如何展示河南人的风采?(两方面即可,4分)
五、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14年6月2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闭幕,大会审议通过新增26项世界遗产。中国提交的“大运河”、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以及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请报告在本届会议上获得批准。中国获准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7个,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意大利。 1)河南省文化遗产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了什么?(4分)
2)为了更好地挖掘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6分) 答案:
一、1)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班报、手抄报,演讲比赛,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孝心少年活动,播放视频,征文比赛等
标语:争做有孝心的好少年。百善孝为先。学最美孝心少年,立志成才。 2)个人角度:
有利于青少年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帮助青少年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弘扬美德角度: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有利于讴歌具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伦理道德; 有利于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深厚氛围; 社会角度:
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促进中国梦的实现等。
3)理由(即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为我们的家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4)答、家庭中:关心理解父母;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向父母提一些过分要求;不顶撞父母,与父母好好沟通。
生活中:乐观坚强,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强不息等。
学习中: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好好学习,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等。
二、(1)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等 (2)教育、教师角度: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激发我国农村教师创业的积极性;
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扶乡村教师及农村学校; 社会角度:
有利于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等。
(3)学习、了解最美乡村教师的品质,在生活中践行; 遵纪守法,自觉培养诚信友善、无私奉献等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精神文明,做一位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尊敬生命的中学生。
三、(1)个人价值目标中的诚信
(2)对个人:失信于人,产生信任危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害人害己;做不好事,更做不成大事;
对社会:不利于营造诚信社会氛围;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传承诚信美德。 (3)遵守诚信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理智许诺,并忠实地履行承诺;
做大事小事都要拘小节,把做人与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 坚持诚信守则。
四、
(1)对国家:有利于传承、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有利于两国友好交往;
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对河南:①挖掘中原文化的巨大潜力,增强中原文化的吸引力,推动中原崛起,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②能宣传河南、展示河南现象,使世人能够更多、更好地认识河南、了解河南,使河南更好地走向海外、走向世界;
促进河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贸、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列举两例能够代表河南的文化。(2分)
①郑州烩面、开封小笼包;②二七纪念堂、少林寺建筑群;③少林武术;④河南豫剧;⑤安阳殷墟;⑥张仲景
(3)在日益扩大的文化交流中,你打算如何展示河南人的风采?(两方面即可,4分) ①继承和发扬河南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爱祖国、爱家乡; ③做文明河南人,树良好河南形象; ④保护文物,爱护环境;
⑤积极宣传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为构建和谐河南做贡献。 ⑥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推动河南文化的创新、发展做贡献。
五、
(1)河南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河南省努力发展、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河南省努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国家:加大对中原文化的保护、投资与支持
政府:努力实施、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挖掘我省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媒体:积极宣传我省优秀文化,提高我省文化知明度;
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