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二英语课本第四单元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warming –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 “what is my favourite food ?”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2. 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 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
3. 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it ?”
设计思路:(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 (2) do you think is good for our health ? (3) which is your favorite ?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链接(p67)-- “healthy eating”,并让他们参与讨论,知道哪些才是正确的饮食。
step 2 :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
1. what do students want to be?
2. what do students eat for breakfast now ?
设计思路:(1).听和读都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边听边读(默读)可以培养其快速阅读的能力。(2)通过有目的地听和读,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握课文中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二)intensive reading : read the text again,try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
设计思路:进一步有目的地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细节,同时,通过抢答加分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skimming:1. to ask groups 1& 2 to read the text a third time ,and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
2. to ask groups 3&4 to retell the story .
设计思路:
1、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对话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2、通过文章改写与复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extension activity: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ir own lifestyles .
设计思路:学以致用,自己的话题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五、反思: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报刊使用 《学生双语报》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报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报刊进行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高中英语运用报刊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报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1.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英语报刊进行教学,符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阅读量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英语教学使用英语报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给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还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满足了以高中英语新课程为标准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授阅读策略与技巧的实践运用,符合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高考日益强调考查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考查内容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外国报刊文章的现实背景下,给学生提供中《学生双语报》,既可以提供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的阅读文章给学生,又可以通过报刊里的阅读训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和提升学生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
2.弥补传统教材的局限性。高中英语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系统的讲述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相对来说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缺乏一定的时代感和前沿性,而且高中英语教材的部分内容比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英语课堂对照课文的内容使用英語报刊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大量地输入未曾接触到的课外信息,又可以提升英语课堂的时代感与鲜活性,可以很好的弥补英语教材中的不足。使用《学生双语报》来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去阅读有关当今社会热点的英语文章,而且读后可以让学生尝试提炼文中的有用信息并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英语报刊里的文章更有真实性、趣味性和消遣性,而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报刊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契合度也较高,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围绕着英语报刊的内容不断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内容。
二、报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使用原则
1.与阅读教学实际需求相符合原则。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报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英文报刊的使用必需与英语阅读教学实际情况相符合。首先,报刊内容必须符合高中学生的能力水平,不是所有的报刊都适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关键要选择与学生理解水平适应的内容。《学生双语报》的阅读文章的选择会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提供难易度不同的英语阅读文章,让学生在现有的能力水平上能读懂文章,而且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又能更进一步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其次,报刊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例如:我们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先进科技,娱乐或者是时事热点比较感兴趣,《学生双语报》中的“Adele swept 2017 Grammy Awards”,“The Chinese Dream”,“3D image through a single lens”,“Robots can have kids”,“Value for university degrees”等相關的阅读文章,既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拓宽他们除课本外的阅读面。
2.报刊阅读教学应当注重进行情感渗透。利用报刊进行高中英语阅读训练,关键在于发挥报刊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心理的调动因素,应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英语报刊。教师应当围绕报刊进行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讲解,要在报刊的选材上有助于结合学生的心理体验进行恰当的互动教学。围绕报刊进行情感教学是现代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策略。例如:在阅读《学生双语报》中一篇题为“Shenzhen:from a rural village to a large city”,老师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激发学生对深圳这一飞速发展的城市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和一些描述城市发展的相关词汇,如:“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private companies”,“the commercial area”等等。老师此时还可以从深圳的发展拓展到中国的快速发展,鼓励学生去阅读更多相关的文章,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我们祖国的发展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总而言之,利用好报刊中题材多样的文章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情感渗透。
三、报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使用策略
1.课前引导自学策略。高中英语报刊可以用于高中阅读课的课前自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报刊信息量大,报刊内容较为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前出于兴趣进行自主阅读,并且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前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做好报刊语句的摘录工作,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围绕阅读报刊需求来查阅陌生词汇,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摘录感兴趣的句子,对于提高学生词汇水平和攻克语法难点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老师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课程Module6Unit3 A Healthy Life这一单元前先利用了《学生双语报》里“What it means to be healthy”,“The importance of healthy sleep habits”和“The Prospect of living to the age of 120”等与健康主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it means to be healthy?”,“How can we lead a healthy life?”等问题进行课前阅读,并要求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一些有关“health”的相关词汇和句子摘录下来,如:“life expectancy”,“slow the aging process ”,“antibiotics”,“blood pressure”,“calories”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并拓宽了他们对于相关主题的知识面,有利于教师进行课本的教学。教师还可以围绕报刊创新阅读教学形式,实现围绕报刊进行阅读教学的情境导入,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推理和理解,引导学生对照英语报纸来做相应的习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让学生阅读了《学生双语报》里“What it means to be healthy”,“The importance of healthy sleep habits”和“The Prospect of living to the age of 120”等与健康主题相关的文章,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能利用报刊里学生阅读过的材料进行课文阅读导入,这就让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到课文的阅读理解,而且他们已经在之前的报刊阅读中积累了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这样就让学生能更顺利的开展课文阅读,提高了学生对课本内容更深的理解。
2.课中精读讲解策略。教师还可以围绕着报刊内容来对照阅读课的训练项目进行精讲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着英语报刊的题目、插图等来促进学生深入的感知和揣测文章的信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英语语言思维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学生双语报》每一期都会提供一些好的阅读理解文章,而且这些文章后都有一些与高考阅读理解相类似的题目,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at can we infer from”等,教师就可以用这些文章和文后的阅读理解题目给学生讲授该类型题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把英语报刊文章作为进行阅读解析的例文,对照着文章的语言特色,行文结构,以及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概括文本的内容,分析重点语句和内容,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可以围绕着文本的内容,与学生就文本进行深入解析,就重点的词汇与语句展开讨论。还可以在课堂上就英语报纸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背诵相关佳句,然后就文章内容展开辩论,从而利用《双语报》中题材内容丰富的文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3.结合报刊文章评价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评价环节对于开启学生阅读思维,促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双语版》中的文章材料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注重发挥报纸在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报刊阅读时达到知识迁移的教学效果。首先,利用文章中的長难句让学生来分析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利用现有的语法知识在猜测句义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语法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与提高的主要方向。其次,找出文中的关键词汇,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帮助学生对不同类型文章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第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对某些文中的句子进行翻译,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些难句或优美的句子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提高猜测上下文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有重要的价值。
四、结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英语报刊进行阅读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提供实践化的场景,可以全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程霞.利用英文報刊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探讨[J].中国报业,2011(14):152-153.
[2]杨少芳.英语报刊阅读辅助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13):176-178.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 英语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教学对象基础差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 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 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 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 英语基础非常差, 对英语不感兴趣。
1.2 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应试教学等原因, 教师围绕着国家考试的指挥棒, 语法翻译法仍然占统治地位, 扩招后英语课堂教学班级规模普遍便大, 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主宰控制课堂, 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和引导, 使起点低的学生失去信心, 起点高的学生没有兴趣, 师生之间毫无沟通和互动可言,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几乎没有。
1.3 阅读教学模式落后
纵观高职院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语篇本身的作用, 认为阅读是一系列信息处理的过程, 是由低级的字词解码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句的细节上而无暇顾及别的东西, 不利于学生从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的过渡, 影响了阅读速度的提高。
2 提高高职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重在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成败以及是否能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为此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 积极着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 学习积极性就越高, 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增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 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如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 情景会话, 教唱英语歌曲, 做游戏, 英文短剧表演和组织英语竞赛等。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型表情达意, 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及创造的欲望, 使他们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通过介绍英语背景知识、讲英文笑话和国外趣闻等,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引起学生阅读的愿望, 使学生想读、爱读, 从而收到阅读课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扩大学生词汇量, 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决定因素很多, 词汇量、文章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的运用、母语阅读能力等都与英语阅读理解相关。
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先决条件, 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英语阅读理解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的词汇, 词汇量越大, 理解得越快越好。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本着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原则, 从构词法, 一词多义, 一词多译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 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词缀等猜测词义, 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 它在掌握一定量的了解词汇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高职学生掌握的语法并不全面, 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语法训练, 特别是加强疑难句的分析与理解。而理解疑难句的关键在于把握句子的主干, 掌握各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最终抓住句子的核心意思。
2.3 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词句理解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提高与否, 关键要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分析技巧。因此,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在题材上尽可能的涉及日常生活, 传说、人物、社会、文化、史地、一般科技、政治和经济等;在文章的体裁上, 应避免单一化, 选用叙述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与此同时,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文章体裁特点的详细分析, 先结合文章标题和相关背景知识预测文体和主题, 接着略读课文, 验证预测情况, 并通过问答、简述、绘图、列表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分段阅读, 找出各段主题句和各段大意之后, 再查读课文, 指出文章的转折词或过渡语, 分析其逻辑顺序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同时把语言知识的学习渗入篇章之中。最后让学生细读课文, 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 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使学生熟练地把整体阅读的方法运用到他们英语阅读中,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2.4 夯实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 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即使能认识每一个单词, 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大量的语言试验说明, 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 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长期以来,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 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 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总之, 英语阅读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载体。而结合到行业背景知识的英语阅读, 更是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 教师只有引导在教学中, 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克服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鼓励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 不断加大阅读量, 扩大英语词汇量, 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国英.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 2005, (5) .
[2] 何青.高职英语阅读课语篇教学之探讨[J].职教论坛, 2005, (35) .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心智发展与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我认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在乡村英语教学中课本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可是现实中,光靠课本阅读学生的阅读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思维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他已成为了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齡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心智发展与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目前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课本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可是现实中,光靠课本阅读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目前提升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重中之重。下面针对如何运用新方法提升农村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展开探讨。
一、合理运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的关键是导入环节应当新颖创新,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切。教师应该利用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内容,如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猜人猜物,头脑风暴等游戏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多媒体中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等多种方法导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外研版八年级下册第六模块第二单元的导入方法:欲擒故纵。我首先用我儿子的照片和一个神秘的袋子导入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生阅读提供词汇铺垫。T: This is my son (Show a picture), he likes collecting something. There are many his collections in the bag. Look!(Show a secret bag to my students.)学生们看到我出示的照片和一个神秘的袋子,竖着耳朵听着,皱着眉头思索着,猜测着:不知这位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要给我们表演魔术吗?大家目不转睛盯着我手里的袋子,看样子都想瞧一瞧袋子里的东西。此刻我的目的达到了,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后,我立刻提问Read the passage and know about what are they in the bag?学生通过阅读即可了解到他们想要的答案,通过与学生互动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拥有学习动机,进而顺利开展阅读。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要激发学生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教师要做到一点: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我们要善于给学生留下悬念,空出思考的空间,激励他们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
二、改进英语阅读方法,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教师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刷题,以求高分。不愿意占用宝贵的时间分析与研究阅读方法或技巧。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教会学生如何高效阅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关键。把每一种方法渗透在每一节阅读课中,日复一日不断训练,极少成多,滴水穿石使学生形成用你的方法去阅读的习惯。探究方法如下:
1.训练阅读速度一定要形成默读的习惯。
快速阅读要默读,不要朗读。默读是不出声地阅读,只用视觉扫视文字来理解内容,省去了发声器官的活动,不用考虑停顿、重音、声调、节奏等。默读是加快阅读速度的基础。快速阅读要逐句逐行地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由于我们平时养成了逐字逐词读书的习惯,所以视觉感受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在快速阅读中,我们采用逐句逐行读书的方法,就有利于调动视觉感受的潜能。逐句逐行读,是一种概念阅读法,即抓住句子的主干。这有利于我们抓住句子的主要信息,提高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对句子理解得快,段落也就理解得快,阅读的速度自然会加快的。要注意力集中,看得快、想得快。阅读,既是一种视觉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视觉、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的综合活动。所以,要加快阅读的速度,除了注意力集中(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全神贯注)之外,还要看得快、想得快。这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关键。看什么,想什么?看这句话或这个句群,这几行字说的是谁或什么,它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想它说的是谁或什么,说的是什么意思……等等,进行分析、综合,抓住了主要意思,句意、段意,理解得就快了,阅读的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2.学会标记关键词。
关键词在我们的阅读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关键词包括人名、地点、组织名称、大写、数字等。根据考试一贯的题型,一些具体的人名会出现在后面的问题中,因此标记关键词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定位段落,找到答案。阅读关键词的基本原则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按顺序查找。3. 总结文章中的词汇的使用,掌握重点句子。如,make a big deal out of nothing光靠字面意思理解和容易弄成make a big thing,实际上是to deal with a small thing,要经常积累这样搭配的词汇。转折、并列、因果、定从,对这些相关的语法知识要提前学习和理解,才能理清长句的意思,抓住文章的重点。阅读文章要分清重点和非重点,根据重要性分配时间。一般来说,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是根据“总—分,分—总,总—分—总”的逻辑展开的。尽量读完第一遍看问题,再返回来阅读第一段,第二段,最后一段,理清全文的逻辑,然后再浏览和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选择。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学会总结,归纳适合自己学生的好方法。
总之,阅读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提高阅读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训练,功到才自然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无论你读汉语还是英语道理是一样的,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剔除心里的畏难情绪,引领学生勇于进入英语阅读的天地,那么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英语阅读定会绽放灿烂的花朵,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呼和浩特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SWGHKT02166“通过多模态混合式阅读教学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思维的策略硏究”成果)。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与英语词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力,学生如果掌握的词汇量太少,那么就不能很好地阅读英语文章,学习起来就非常困难,认为学习内容枯燥、学业任务重,从而学习积极性随之下降;但是如果英语文章中的词汇量过少或是太简单,对学生来说失去了挑战性与趣味性。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与英语词汇教学的科学结合使用就成为了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
英语教学在每个不同阶段对词汇量的掌握都有一定要求,学生只有达到了这个要求,才能很好地阅读英语文章,完成英语学业,英语词汇教学成为了重点与关键,虽然有很多教师对英语词汇很重视,并且在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讲授,但是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对英语词汇方面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学生到初中阶段的词汇量要求提高将近一倍,并且还要学会使用这些单词,而不单单是掌握,更加重视英语语言的运用性,这使得英语教师更加关注英语词汇教学,学生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词汇学生如果能够正确合适地运用到英语阅读学习中,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起到掌握词汇与理解文章的双重效果。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三种词汇教学方式主要是:英语阅读之前词汇单独教学;英语阅读中的词汇教学;英语阅读后的词汇单独教学。这三种教学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阅读前进行词汇单独教学,这样有效地减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但是这样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阅读中进行词汇教学,虽然能够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但是这样就打破了阅读的完整性与连贯性;阅读后进行词汇单独教学,保持了阅读的完整性,但是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文章阅读产生了倦怠感。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课本教材实际内容,有效地开展词汇教学,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二、英语词汇教学分析
词汇又可以称之为语汇,是语言中所有词与固定短语的总和,学会并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量是英语学习比较成功的重要标志。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核心内容,词汇在基本词汇的基础上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词、同时一些旧词也随之消失、词汇随着社会变化也出现了变化。词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核心理论是: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词汇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语法结构服务于词汇。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教学法与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下,教学目标是词汇教学,重点讲解词汇结构、意义以及用法,然后在课堂上出习题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的效率较高,但是学生有较少猜测与推测词义的机会。间接教学方法下,通过词汇教学形式以外的活动形式来实现词汇教学,例如通过英语阅读、听说等活动,达到扩大词汇量的目标,学生可以在多种语境中学习词汇用法与意义,但是这种学习方法会导致词汇学习不集中不系统,效率不高。
三、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英语词汇,将英语词汇教学与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教师需要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有效的实施途径,下面将具体阐述下如何将英语词汇教学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1、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兴趣,科学地选取英语词汇,教师在选取这类词汇时,应该选择那些使用频率较高而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词汇,这些词汇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将所选的这些词汇作为教学直接目标,分析、讲解这些词汇的语音、语形及用法,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除此之外,教师在将这些词汇引入时,需要借助有关场景,这些场景设置得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兴趣,场景学习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之内。例如,教师在教授“Health problems”时,可以创设这样一种情景:教师:I am not feeling well these days. What′s wrong with me?Can you tell me?接着教师用手摸头再次问道:What′s wrong with me?学生看到这种情况时,会回答“头痛”,教师这时就将“头痛”的英文单词引出了“a headache。教师采用同样的方法还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类似的词汇,如a stomache ache,a cold等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单词一起做动作,在活动中就习得了这些新单词,学生学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其他学生猜出新学单词,这种教学方法互动性很强,并且也增加了趣味性。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将关键重点词汇加入进去,学生自然就会对这些词汇重视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单词印象也会比较深刻,因此在阅读英文文章时,能够起到增强与巩固词汇的作用。
2、理解阅读文本,因材施教
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从中获取信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指导不同的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习惯,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英文阅读中经常用到的技巧就是联系上下文,猜测单词意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给予其相应的训练练习,例如,教师在讲授:“Dragon Boat Festival”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Today,people eat rice dumplings and have dragon boat races to remember him on that day every year. 句子有一个新词汇remember,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这个单词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句子,从句子前面的意思,推断出新词汇的意思,学生看前面句子后,很容易就会推断出“纪念”这个意思。另外,还有使用构词法,进行合理联想,推测出新单词词义,这里主要使用借助一些前后缀或者是合成词知识来进行推测的,教师只需稍微点拨下,学生就能够明白。英文文章如果能够配上相应的图片,将会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效果,这使得学生对图文中的词汇记忆将会更加深刻,对文本内容理解也将会更加透彻,教师对课本文章配相应的图片,然后询问学生,让其找出说明图片的关键词与关键句,最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内容。
3、巩固所学词汇,学以致用
学生在学习与阅读文本之后,对词汇复习巩固也是非常重要的,复习巩固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输出,教师通过这个环节能够检验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为了巩固学生学习词汇,需要结合课本教学情况与学生兴趣,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运用这些所学知识与单词,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学生对所学单词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四、结语
英语词汇教学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度与理解度,还有效增强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词汇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促进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理解,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项目:“彝族农村留守儿童的大学生社工服务研究”,SQZL2015C10
【参考文献】
[1] 罗永凯. 高中英语教学中自然阅读与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 路 晴. 词汇附带习得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 温丽娟. 词汇衔接模式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 太原理工大学, 2010.
【作者简介】
段莉(1981—),女,汉族,四川省渠县人,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教学法。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大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各种困境。移动学习的理念和方式契合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求,并有助于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在移动媒体时代中,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移动学习活动有充裕的技术条件,也有必要性。因此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移动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利用移动媒体,根据移动学习理念,变革、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移动学习
阅读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大学生素养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却面临着种种困境。首先是在全民阅读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阅读的质量越来越低。如胡凤娥对江西某大学学生阅读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图书借阅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10年的借阅量不足2008年的六成。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直稳居借阅量前列,经典名作则受到冷落[1]。其次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学生在专业学习重任下,对大学语文学习往往是应付了事,难以主动、深入地进行阅读。再次,在工具性价值理念下,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去获取对其成绩、就业等有直接帮助的知识,而对于大学语文阅读这种见效慢、效果间接的学习内容,兴趣不高。再加上教学理念、阅读材料陈旧等各种因素,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确实不易,其效果也是堪忧。因此,理性分析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在新的环境中,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变革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由爱尔兰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根于2000年引入我国,该理念一经引入就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移动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近年随着移动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全民”普及,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其理念和模式被引入各个学科、各个层面的教学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解决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意义。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移动学习活动也有非常充裕的物体和技术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开展移动学习的必要性、现实基础,以及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主动吸纳移动教学的理念、方法、模式,根据新形势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探讨。
一、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移动學习的必要性和现实基础
(一)移动学习的理念符合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开放性、自主性、人文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它不同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它没有硬性的教学目的,没有应试的要求。它更强调的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获取资源、自主阅读,并在这种自主学习过程中吸纳知识,提高素养。因此它不能拘泥于课堂和教材,必须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去自主获取阅读材料,开拓阅读空间。它虽然有一定的工具性价值,但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提高语言和文学素养,并获得社会、人生、情感等方面的体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移动学习强调的就是学习者自己去获取学习资源,自己开展学习活动,自己推进知识的建构过程。而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通过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中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其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而它强调学习者应当突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因此,移动学习的理念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高度契合。开展移动学习活动,有助于开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空范围,丰富阅读资源,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解决当下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既使得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移动学习活动成为必要,也为其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毋庸置疑,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了移动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几乎是“全民”普及。而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大学生比例也较高。据刘亚等人对杭州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有超过93%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阅读过,而有超过81%的大学生每天手机阅读时间超过半小时[3]。可以说,只要学生愿意,通过移动终端来进行与大学语文相关的阅读活动不存在任何障碍。而实践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往往远多于接触图书、报刊等纸媒的时间。据齐智慧等人对周口师范学院学生所做的调查,有90%以上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有60%的学生的使用时间为5小时,有48%的学生上课时使用过手机,有5%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时使用手机[4]。如果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忽略了移动媒体,无疑是忽略了大学生最重要的阅读媒介,也将错过移动媒体所连接的海量的阅读资源和它所提供的灵活、新颖的学习理念、方式。因此,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移动学习活动,不仅有着充裕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也成为一种必要。那么如何改变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转化为大学语文阅读的移动学习行为,就成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移动学习视域下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
(一)要高度重视移动学习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移动学习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路径依赖”,教师们依然将目光主要聚集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纸质媒体。而对移动媒体时代中,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媒介等方面的改变缺乏敏感性,没有充分认识到移动学习的重要作用。有些大学语文教师甚至对学生使用移动媒体非常反感,将移动媒体和传统纸质媒体、将移动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对立。这使得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移动学习的开展缺乏“原初”动力。因此,在学校层面,可以通过科研立项、教研活动等方式,引起大学语文教师对移动学习的重视。而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主动转变刻板观念,去吸收移动学习所提供的丰富的教学养分。
(二)培养学生利用移动媒体进行阅读的自主性、自觉性
自主性是移动学习的灵魂。学生手中的移动设备,互联网中海量的阅读资源,都只是提供了阅读教学的物质条件。而能否将这些物质条件转化为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能否将学生使用移动媒体的行为转化为移动学习行为,其中的关键就是学生能否自觉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与大学语文学习相关的阅读活动。而目前,学生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是用于語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情况并不理想。如刘亚对杭州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所做的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以了解资讯、休闲娱乐、利用片段时间为最主要。仅有32.4%的学生表示将手机用于学习目的。而这32.4%中的学生中仅有约24%的学生表示会将手机用于补充文学阅读[3]。因此培养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自觉性、自主性,将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有效转化为一种大学语文阅读的移动学习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重要。移动阅读自觉性、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结构性问题,有赖于语言文学网站建设、开发方便易用的阅读软件、加强文学作品的网络营销等大学语文教学之外的基础性工作。当然大学语文教学也可以有所作为。如教师可采取主动与学生交流移动阅读的经验和心得;布置移动阅读作业;通过QQ群、SNS网站、微信等建构移动阅读小组,对学生移动学习活动加以引导;在学习成绩评定方面加入移动学习的因子,对学生的移动阅读活动给予适当激励等措施来提升大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的自觉性、自主性。
(三)树立开放性的阅读教学理念
首先是时间、空间的开放。移动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这就意味着大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时空不能拘泥于狭小的课内时间和教室之内,要认识到移动媒体所开拓的广阔时空,都是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空。要善于做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工作,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激发兴趣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主动通过移动媒体去寻求阅读资源,展开阅读活动。其次是思想观念上的开放。移动媒体上的材料丰富,话语形态鲜活,思想多元,既有与传统阅读材料相近的,也有迥然不同的;而移动学习的方式更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有诸多不同之处,如更多元、平等,更注重互动性甚至是娱乐性、游戏性等。因此需要教师在坚守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更多地去宽容和谅解。需要教师克服某些刻板方法和思想,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以更宽广的胸襟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四)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克服其移动阅读行为中存在的缺陷
移动学习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有某些缺陷,需要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注意并克服。一是网络世界中的资源鱼龙混杂,既有优质的阅读资源,也有无益甚至有害的阅读材料。现实中,大学生接触色情、暴力、反动阅读材料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需要教师当好移动学习的“引导者”和“滤清器”的角色,去过滤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将学生的移动阅读引向正确方向。二是克服浅阅读的缺陷。快速、碎片化、跳跃式阅读是移动阅读的主要特点。这虽然有利于短时间内浏览大量信息,但是它大大弱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难以深入体悟语文的优美,难以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难以将阅读活动内化为一种语文能力和人生修养。因此应当通过课堂指导阅读方法、布置移动阅读思考题、进行讨论等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移动阅读的深度。三是克服阅读中过度的功利性和娱乐性。娱乐性和功利性目的是大学生使用移动媒体的主要目的。在移动阅读中,大学生也倾向于阅读轻松的、或者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工具性利益的材料。而相对于图片、视频等大多数网络资源,以及网络中娱乐性的阅读材料,很多的语文经典作品的确显得较为枯燥而冗长,需要学生耐着性子来细加品味的。这类阅读,往往受到功利性和娱乐性目的的冲击。这就需要教师主动采取成绩激励、阅读指导、经验分享等各种方法加以克服。
(五)利用移动媒体构建学习共同体,推动移动学习活动
移动媒体还有很强的社交功能。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SNS网站等社交媒体,进行虚拟社交活动,并结成某种共同体,已经成为移动媒体使用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而共同体的结成,对于移动学习的开展也有积极意义。移动学习理念本身就强调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来进行知识的建构。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结成的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与网友相互推荐阅读材料,就语文经典作品进行讨论,能使学生扩展阅读空间,提升阅读兴趣,而其讨论本身也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我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去遵守其中形成的规则和价值观念,获得移动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非常有利于移动学习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班级阅读QQ群、开设阅读微博等方式,促进学生通过移动媒体建构学习共同体,并帮助建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规范、价值观念,以推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移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六)将传统媒体和移动媒体加以整合,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
媒介的融合是媒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学生在阅读中综合使用多种媒体也是极为普遍的。而各种媒体之间有互补性,纸质媒体有利于阅读规范的养成和阅读深度的扩展,移动媒体则提供更广阔的信息空间和灵活的阅读时间、空间,它们完全可分工配合、优势互补。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不可将纸质媒体和移动媒体对立或割裂,要善于利用、整合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整合性的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1]胡风娥.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82.
[2]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7.
[3]刘亚,蹇瑞卿.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5).
[4]齐智慧,王哲哲.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91):157.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