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
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第1篇
一、单选题
1、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运用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谨慎性 B、重要性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下列各项中,符合费用要素定义的是()
A、罚款支出 B、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C、销售费用 D、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
3、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4、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利得的是()
A、销售商品流入经济利益 B、投资者投入资本 C、出租建筑物流入经济利益D、出售固定资产流入经济利益
5、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所指的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现值 D、公允价值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可以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化的是()
A、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B、发放股票股利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D、接受捐赠资产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范围的是()
A、经营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B、经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C、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D、委托代销商品
3、下列说法中,体现了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
B、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C、初始取得固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
D、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4、下列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可读性 B、可理解性C、可比性D、可靠性E、相关性
5、在确认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时,应满足的条件有()
A、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B、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流出企业C、经济利益能够可靠计量
D、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E、遵循谨慎性要求
三、判断题
1、利润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成果,因此不应包括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2、在企业负债金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净资产的增减额就是企业当期的利润额或发生的亏损额。()
3、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前后各期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各期的会计信息进行相互比较。()
4、负债既可以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也可以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第2篇
【例题1单选题】会计主要的计量单位是( )。 A.重量 B.实物量度 C.劳动量度 D.货币 【答案】D. 【解析】货币量度可以将千差万别的财产物资和劳动消耗统一折合为价值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比性,因此,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当然会计并不排除其他量度,而是将其他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补充。 【例题2多选题】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为( )。
1. 财务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管理会计D.事业单位会计
【答案】AC
【解析】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例题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表现形式的是( )。 A.记账
B.算账 C.报账
D.查账
【答案】D.
【解析】会计核算具体表现形式是记账、算账、报账。 【例题4多选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 )进行审查.
A.合理性
B.合法性 C.及时性
D.效益性
【答案】AB
【解析】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例题5单选题】资金的运用过程不包括( )。 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分配过程 【答案】D.
【解析】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例题6单选题】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解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期间具体分为、半、季度和月度,使得企业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和应归属期间不一定完全一致,由此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例11】某企业2010年9月份销售了一批产品,款项约定2011年1月收取,虽然9月份没有收到款项,也应当作为9月份的收入。
【例12】某工厂2011年2月份预收到一笔订货款,合同约定5月交货,这时,尽管货款已经收到,但货物还没有发走,就不能做为2011年2月份的收入,而应作为5月份发货时的收入。 【例l3】某企业的某工序上有两台机床,其中A机床型号较老,自B机床投入使用后,一直未再使用;B机床是A机床的替代产品,目前承担该程序的全部生产任务。A、B机床是否都是企业的固定资产?
A机床不应确认为该企业的固定资产。该企业原有的A机床已长期闲置不用,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应作为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企业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
【例l4】 甲企业的加工车间有两台设备。A设备系从乙企业融资租入获得,B设备系从丙企业以经营租入方式获得,目前两台设备均投入使用。A、B设备是否为甲企业的资产? 这里要注意经营租入与融资租入的区别。企业对经营租入的B设备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因此B设备不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而企业对融资租入的A设备虽然没有所有权,但享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权利,即拥有实际控制权,因此应将A设备确 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l5】 企业计划在年底购买一批机器设备,6月份与销售方签订了购买合同,但实际购买行为发生在l0月份,则企业不能在6月份将该批设备确认为资产。
【例l一6】 企业出售和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以及出售不需要的材料的收入是否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并非企业的日常活动,这种偶发性的收入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作为营业外收入确认。而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实质上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要的材料的收入也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的收入,因此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具体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例l7】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是否确认为企业的费用? 处置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损失;虽然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和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因此不应确认为企业的费用,而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 【例题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 A.负债 B.资产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答案】C
【解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三项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例题8单选题】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为( )。
A.利润
B. 收入 C.利得
D.损失
【答案】B
【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包括商品销售、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 【例题9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费用要素特点的有( )。
A.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B.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D.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答案】AC
【解析】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例题10单选题】下列经济业务中,( )不会发生。 A.资产增加,权益增加; B.资产减少,权益增加;
C.权益不变,资产有增有减;D.资产不变,权益有增有减; 【答案】B 【解析】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结构或金额的变化,但不会破坏会计要素之间所存在的等量关系,即会计等式仍然会保持恒等,若资产减少,权益增加,即等式左边减少,但右边增加,则等式不成立,因此该项经济业务不会发生。 【例题11多选题】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有( )。 A.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B.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C.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D.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答案】ACD
【解析】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或称会计平衡公式,这一等式通常称为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试算平衡的依据。 【例题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是( )。 A.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B.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C.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D.编制企业预算 【答案】D
【解析】会计核算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例题2多选题】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下列属于财物的资源有( )。 A.设施 B.建筑物 C.无形资产 D.应收及预付款项 【答案】AB
【解析】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是会计核算中的经常性业务。 【例题3单选题】对于在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下列有关会计记录文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何种文字由各单位自己选择
B. 民族自治地方,单位的会计记录可以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取代中文 C. 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经济组织,其会计记录可以用一种外国文字取代中文 D. 会计记录都必须使用中文
【答案】D
【解析】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例题1单选题】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是按提供经济信息的( ) 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进行的分类。 A.要素 B.用途 C.详细 D. 统驭
【答案】C 【解析】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例题2单选题】“营业外收入”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 )类科目。 A.成本 B.资产 C. 所有者权益 D.损益 【答案】D
【解析】损益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例题3单选题】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体现了会计科目设置的(
)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及时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 相关性原则
【答案】D
【解析】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要求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本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设置会计科目,以提高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满足相关各方的信息需求。
【例题4多选题】下列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 B.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C.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D.会计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而会计科目不具有格式和结构
【答案】ABCD
【解析】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如,“固定资产”科目与“固定资产”账户的核算的内容、范围完全相同。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的工具。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制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 【例题1单选题】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资产增加记借方,权益增加记贷方
【答案】A
【解析】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题2判断题】借贷记账法下,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 )
【答案】
【解析】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例题3单选题】下列关于“生产成本”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成成本”账户期末肯定无余额 B.“生成成本”账户的余额表示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 C.“生成成本”账户的余额表示已完工产品的成本 D.“生成成本”账户期末若有余额,肯定在借方 【答案】D
【解析】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与收入类账户相反,即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减少额,平时余额在借方,期末转销后一般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则期末余额在借方。
“生成成本”账户的余额表示未完工的在产品的成本。
【例题4多选题】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无余额的账户有( )。 A.应付账款 B.其他业务收入 C.银行存款 D.营业外收入 【答案】BD
【解析】收入类账户,增加额记在账户贷方,减少额记入借方,平时的余额记在账户的贷方。但与权益类账户不同的是,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取得的经营业绩,不应留存到下一会计期间,应当在当期予以结转,以便下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账户金额能够反映下一会计期间的实际收入状况,期末要将全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以便结算本期利润。因此,收入类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 【例题5单选题】下列记账错误中,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发现的是( )。 A.将某一账户的借方发生额1500元,误写成5100元 B.漏记了借方的发生额 C.借方的金额误记到贷方 D.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答案】D
【解析】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发生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例题6判断题】总分类账户登记在借方,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可以登记在贷方。 ( ) 【答案】 【解析】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户和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向必须相同。如果总分类账户登记在借方,那么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也应该登记在借方;相反,如果总分类账户登记在贷方,那么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也应该登记在贷方。
第五章 【例题1单选题】企业受到投资方以先进设备投入的资本,实际投入的金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 )账户核算。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投资收益 【答案】B
【解析】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例题2多选题】A公司原由甲、乙、丙三人投资,三人各投入100万元。两年后丁想加入,经协商,甲、乙、丙、丁四个各拥有100万元的资本,但丁必须投入120万元的银行存款方可拥有100万元的资本。若丁以120万元投入A公司,并已办妥增资手续。则下列表述的项目中能组合在一起形成该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项目是( )。
A.该笔业务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120万元 B.该笔业务应贷记“实收资本”账户100万元 C.该笔业务应贷记“资本公积”账户20万元 D.该笔业务应贷记“银行存款”账户120万元 【答案】ABC
【解析】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20 贷:实收资本 100 贷:资本公积 20
【例题3多选题】A企业月初根据供销合同用银行存款52000元支付给公司材料货款;月末收到L公司发来材料1000公斤,每公斤55元,另L公司垫付运杂费4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应编制的相关会计分录有( )
A.借:应付账款 52000 B.借:预付账款 52000
贷:银行存款 52000 贷:银行存款 52000 C.借:原材料 59000 D.借:库存商品 4000 贷:预付账款 59000 贷:应付账款 4000 【答案】BC
【解析】预付材料货款: 借:预付账款 52000
贷:银行存款 52000 收到材料时:
借:原材料 59000
贷:预付账款 59000 【例题4判断题】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 【答案】
【解析】“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例题5多选题】以下税费中,可能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的有( ) A.营业税、土地增值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C.消费税、资源税
D.增值税、消费税 【答案】ABC
【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是用来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的账户。
五、财务成果的核算
工业企业的最终财务成果,即利润或亏损。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润或者损失。 【例题6单选题】下列会计事项中,构成并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 A.购置工具车价值20万元 B.计提所得税费用20万元
C.对希望工程捐款支出2万元 D.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5万元
【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一投资损失)
选项D会计分录: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销售费用”科目构成并影响营业利润。
第六章 【例题1单选题】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 )。 A.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B.专用凭证和通用凭证 C.一次性凭证和累计凭证D.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答案】D 【解析】会计凭证有多种多样,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例题2单选题】 在会计实务中,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B.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D.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答案】C
【解析】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3、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例题3多选题】在原始凭证上书写阿拉伯数字,正确的有( )。
A.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 B.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 C.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 D.有角无分的,分位也可以用符号“”代替 【答案】ABC
【解析】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一”,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一”。 【例题4多选题】记账凭证按照填制的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 A.专用记账凭证 B.通用记用凭证 C.单式记账凭证D.复式记账凭证 【答案】CD
【解析】记账凭证按其填制方法,可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两种。
3、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例题5判断题】每张会计凭证的后面至少要附有一张原始凭证。 ( ) 【答案】
【解析】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例题6单选题】现金收款凭证的填制日期应当是( )。
A.原始凭证上注明的日期 B.编制收款凭证的日期 C.收取现金的日期的次日 D.登记现金总账的日期
【答案】B
【解析】收款凭证日期填写的是编制本凭证的日期。
【例题7单选题】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会计人员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 A.现金收款凭证 B.银行付款凭证 C.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付款凭证 D.银行收款凭证 【答案】B
【解析】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4)转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对转账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转账凭证的填制与收、付款凭证略有不同,它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全部列入记账凭证之内。转账凭证将经济业务事项中所涉及全部会计科目,按照先借后贷的顺序记入“会计科目”栏中的“一级科目”和“二级及明细科目”,并按应借、应贷方向分别记入“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其他项目的填列与收、付款凭证相同。
当一项经济业务,既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的业务,又涉及转账业务时,需要分别编制记账凭证。 【例题8多选题】单位的职工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并交回剩余现金的事项,根据差旅费报销单和收据,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有( )。
A.现金付款凭证 B.现金收款凭证 C.银行收款凭证 D.转账凭证 【答案】BD
【解析】当一项经济业务,既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的业务,又涉及转账业务时,需要分别编制记账凭证。 第七章
【例题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 )是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 A.成本计算 B.设置和登记账簿 C.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D.填制会计凭证 【答案】B
【解析】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续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题2单选题】下列适合采用多栏式明细账格式核算的是( )。 A.产成品 B.管理费用 C.应收账款 D.实收资本
【答案】B 【解析】多栏式账簿是在账簿的两个基本栏目借方和贷方按需要分设若干专栏的账簿。如多栏式日记账、多栏式明细账。但是,其专栏设置在借方还是在贷方,或是两方同时设专栏,专栏的数量等,均应根据需要确定。收入、费用明细账一般均采用这种格式的账簿。 【例题3多选题】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是 (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B.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C.现金日记账 D.固定资产明细账
【答案】AC
【解析】订本账是启用之前就已将账页装订在一起,并对账页进行了连续编号的账簿。订本账的优点是能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换账页;其缺点是不能准确为各账户预留账页。一般适用于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例题4多选题】会计账簿的基本构成包括( )。 A.封面 B.扉页 C.使用说明 D.账页 【答案】ABD
【解析】各种账簿都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封面,主要用来标明账簿的名称。
2.扉页,主要列明科目索引、账簿启用和经营人员一览表。 3.账页,是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
(【例题5多选题】下列情况中,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的有( )。 A.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B.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C.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D.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色登记的其他会计分录 【答案】ABCD
【解析】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 (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纪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4)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
由于会计中的红字表示负数,因而除上述情况外,不得用红色墨水登记账簿。 【例题6单选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 )的发生额合计数。
A. 每页末的金额 B. 自本年初起至本页末止 C. 本月 D.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 【答案】D 【解析】对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 【例题7多选题】下列账簿中,应采用横线登记式账簿的有( )。
A. 应收票据明细账 B. 制造费用明细账 C. 应付账款明细账 D.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明细账 答案】AD
【解析】横线登记式明细分类账是采用横线登记,即将每一相关的业务登记在一行,从而可依据每一行各个栏目的登记是否齐全来判断该项业务的进展情况。这种明细账实际上也是一种多栏式明细账,适用于登记材料采购业务、应收票据和一次性备用金业务。
【例题8判断题】如果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则可采用划线更正法,也可采用红字更正法。 ( ) 答案】
【解析】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
记账后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会计科目错误,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
六、结 账
结账是一项将账簿记录定期结算清楚的账务工作。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
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二是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 【例题9判断题】每年年初,除了少数明细账不必更换新账外,总账、日记账和大部分明细账,都必须更换新账。 【答案】√
【解析】会计账簿的更换通常在新会计建账时进行。一般来说,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但有些财产物资明细账和债务明细账由于材料品种、规格和往来单位较多,更换新账,重抄一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可以不必每年更换一次。各种备查账可以连续使用。 第八章 【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本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具有的意义有( )。
A.通过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牵制作用,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
B.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
C.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D.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答案】ABCD
【解析】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本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具有的意义有: 1.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通过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牵制作用,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 3.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例题2单选题】( )账务处理程序是最基本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A.汇总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汇总记账凭证 D.科目汇总表 【答案】B 【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它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在这一程序中,记账凭证可以是通用记账凭证,也可以分设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例题3单选题】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 A.登记明细账的依据不同 B.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C.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不同 D.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答案】D 【解析】三种账务处理程序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的不同。 第九章
【例题1多选题】财产清查按清查的范围可分为( )。
A. 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 不定期清查 D. 局部清查 【答案】BD 【解析】按财产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例题2多选题】企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时,应考虑的情况有( )。
A.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B.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C.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D.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答案】BC
【解析】选项A、选项D要调整的是银行对账单余额。 【例题3多选题】实物的盘点方法有( )。
A. 技术推算法 B. 永续盘存制 C.实地盘存制 D.实地盘点法 【答案】AD
【解析】 由于实物的形态、体积、重量、码放方式等不同,采用的实物的盘点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实地盘点法和技术推算法。 【例题4判断题】无法查明原因造成的现金短款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 )【答案】
【解析】无法查明原因造成的现金短款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第十章
【例题1单选题】最关心企业为其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及其稳定性、劳动报酬高低等方面的使用者是( )。
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第3篇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D 4.A 5.A6.D7.B8.C9.D10.A11.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2.ABC3.BC4.BD5.AC6.AC7.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
四、问答题
1.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所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账户、负债账户、共同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账户和损益账户六类。
账户按经济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基本账户、业务账户和调整账户三大类。同时可以分为盘存账户、结算账户、资本账户、跨期摊配账户、对外投资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集合配比账户、财务成果账户、计价对比账户、暂记账户和调整账户共十二小类。 资产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债权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债权的减少,余额在借方。负债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是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数,借方登记债务的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资产负债结算账户结构特点是资产结算账户与负债结算账户的综合。借方登记债权增加数或者债务减少数,贷方等级债权的减少数或者债务的增加数,余额有时借方有时贷方。
4.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有:“生产成本”、“物资采购”、“在建工程”。这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应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出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如有借方余额,则表示尚未完成生产经营过程某一阶段的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已发生的费用。
5.“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两者相抵,即可求得固定资产的现有净值。尽管这两个账户月的方向相反,借贷方登记增减也相反,但这两个账户是同一性质的账户。正因为它们是同一性质的账户,才可以抵减,否则不能相加减。同时也正是“固定资产”账户与“累计折旧”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它们互相才能备抵。
五﹑业务题
(一)业务题1
编制会计分录
1.借:应付账款A公司 21000
贷:银行存款21000
借:原材料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预付账款C公司12000
3.借:材料采购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随(进项税额)3400贷:应付账款B公司23400 借:应付账款B公司22000贷:银行存款22000
应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A公司单位:元
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月初余额X 银付1 偿还货款
21000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21000
应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B公司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月初余额X购买材料X 银付2 偿还货款
22000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22000
预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C公司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月初余额X
购买材料
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预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D公司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
月初余额
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业务题2
全月的制造费用为:3420+5000=8420(元)
每元工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420/(51300+34200)=0.09848
A产品应该负担的制造费用:51300*0.09848=5052(元)B产品应该负担的制造费用:34200*0.09848=3368(元)
贷方 借或贷贷平
平
单位:元
贷方
借或贷
贷 23400 贷贷 23400 贷 单位:元
贷方
借或
贷
借 12000 平 12000 平 单位:元
贷方 借或
贷借
借
余额 21000 21000 0
余额 22000 45400 23400 23400
余额 12000 0 0
余额 22000 22000
(3)A产品的总成本:40000+51300+5052=96352(元)A产品的单位成本:96352/10=9635.2(元)B产品的总成本:20000+34200+3368=57568(元)B产品的单位成本:57568/5=11513.6(元) (三)业务题3 表5-1
盘存账户 结算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 资本账户 调整账户
集合分配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 财务成果账户
资产类账户 银行存款﹑库
存现金﹑固定资产﹑产成品预付账款﹑应收账款 待摊费用
累计折旧
负债类账户
应付票据﹑应
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交税
费
所有者权益账户
实收资本﹑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
成本
账户 损益账户
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制造
预提费用﹑
费用
主营业务收
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生产
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第4篇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D 4.A 5.A6.D7.B8.C9.D10.A11.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2.ABC3.BC4.BD5.AC6.AC7.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
四、问答题
1.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所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账户、负债账户、共同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账户和损益账户六类。
账户按经济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基本账户、业务账户和调整账户三大类。同时可以分为盘存账户、结算账户、资本账户、跨期摊配账户、对外投资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集合配比账户、财务成果账户、计价对比账户、暂记账户和调整账户共十二小类。 资产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债权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债权的减少,余额在借方。负债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是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数,借方登记债务的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资产负债结算账户结构特点是资产结算账户与负债结算账户的综合。借方登记债权增加数或者债务减少数,贷方等级债权的减少数或者债务的增加数,余额有时借方有时贷方。
4.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有:“生产成本”、“物资采购”、“在建工程”。这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应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出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如有借方余额,则表示尚未完成生产经营过程某一阶段的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已发生的费用。
5.“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两者相抵,即可求得固定资产的现有净值。尽管这两个账户月的方向相反,借贷方登记增减也相反,但这两个账户是同一性质的账户。正因为它们是同一性质的账户,才可以抵减,否则不能相加减。同时也正是“固定资产”账户与“累计折旧”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它们互相才能备抵。
五﹑业务题
(一)业务题1
编制会计分录
1.借:应付账款A公司 21000
贷:银行存款21000
借:原材料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预付账款C公司12000
3.借:材料采购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随(进项税额)3400贷:应付账款B公司23400 借:应付账款B公司22000贷:银行存款22000
应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A公司单位:元
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月初余额X 银付1 偿还货款
21000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21000
应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B公司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月初余额X购买材料X 银付2 偿还货款
22000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22000
预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C公司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月初余额X
购买材料
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预付账款明细账
户名:D公司20XX年 凭证字号
摘要
借方 3月 1
月初余额
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业务题2
全月的制造费用为:3420+5000=8420(元)
每元工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420/(51300+34200)=0.09848
A产品应该负担的制造费用:51300*0.09848=5052(元)B产品应该负担的制造费用:34200*0.09848=3368(元)
贷方 借或贷贷平
平
单位:元
贷方
借或贷
贷 23400 贷贷 23400 贷 单位:元
贷方
借或
贷
借 12000 平 12000 平 单位:元
贷方 借或
贷借
借
余额 21000 21000 0
余额 22000 45400 23400 23400
余额 12000 0 0
余额 22000 22000
(3)A产品的总成本:40000+51300+5052=96352(元)A产品的单位成本:96352/10=9635.2(元)B产品的总成本:20000+34200+3368=57568(元)B产品的单位成本:57568/5=11513.6(元) (三)业务题3 表5-1
盘存账户 结算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 资本账户 调整账户
集合分配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 财务成果账户
资产类账户 银行存款﹑库
存现金﹑固定资产﹑产成品预付账款﹑应收账款 待摊费用
累计折旧
负债类账户
应付票据﹑应
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交税
费
所有者权益账户
实收资本﹑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
成本
账户 损益账户
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制造
预提费用﹑
费用
主营业务收
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生产
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第5篇
4-1采用气体渗透膜分离空气(氧21%,氮79%),渗透物中氧浓度达78%。试计算膜对氮气的截留率R和过程的分离因子α,并说明这种情况下哪一个参数更能表达该过程的分离状态。
解:截留率:
R=1分离因子:
o7822217913.34
cN2,pcN2,F122790.7215
2N2对于气体膜分离,以分离因子表示膜的选择性为宜。
4-3 用渗透汽化膜过程进行异丙醇脱水。在80℃下,所用亲水复合膜厚为8μm,该膜对异丙醇的渗透通量可忽略不计。测得不同含水量的异丙醇进料液透过膜的水通量数据如下: 料液中含水量/%(质量)
6 水通量/{kg/(m2h)}
0.03 0.12
0.45 0.82
1.46 2.12
已知水在无限稀释溶液中的活度系数为3.9,且在以上浓度范围内不变。试画出水通量随溶液浓度及活度的变化曲线;计算各组成下水的渗透系数{cm3cm/(cm2skPa)}。 解:查表得异丙醇的Antoine方程常数,并计算其饱和蒸气压:
3640.200P异丙醇exp9.7702-0.092MPa
35353.54查饱和水性质表得80℃下水的饱和蒸气压及密度:P水0.04739MPa 971.8kg/m3 水的渗透系数可用下式计算:
JAQApAxAA02f2ApyA0p0JQA0ApAxA
A计算结果见下表:
名称 含水量/% 水通量/kg/(m2h) 水的摩尔分数 水的活度 水渗透系数 cm3cm/(cm2skPa) 1
6 0.01 0.03 0.0326 0.1270 1.14E-12
0.02 0.12 0.0637 0.2484 2.33E-12
0.03 0.45 0.0935 0.3645 5.96E-12
0.04 0.82 0.1220 0.4756 8.32E-12
0.05 1.46 0.1493 0.5821 1.21E-11
0.06 2.12 0.1754 0.6842 1.50E-11
水通量随溶液浓度及活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左Y轴为摩尔分数,右Y轴为活度,X轴为渗透系数) 0.180.160.70.60.140.120.100.080.060.20.040.020.004.00E-0128.00E-0121.20E-0111.60E-0110.10.00.50.40.3A
4-4 蒸汽渗透或气体分离过程中,原料和渗透物压强比一定,且原料液流与渗余液流的浓度近似相等时,渗透物浓度最高。今已知某一复合膜对空气中甲苯蒸汽浓度为0.5℅(体积)时的渗透选择性为200,分别计算压强比为
10、100和1000时的渗透物组成。 解:已知pFpPq为定值,PAPB200,且原料液流与渗余液流的浓度近似相等
∵对于二元混合气体,忽略边界层作用,其渗透量可用下式计算:
JAHADAlmxApFyApP
JBHBDBlmxBpFyBpP
当无吹扫气体时,两通量之比即为渗透气体的摩尔分率之比:
JAJByAyBHADAxApFyApPHBDBxBpFyBpPPAxApFyApPPBxBpFyBpPPAxAqyAPBxBqyB
(1):pFpPq10
带入方程:yA1yA2000.00510yAyA0.995101,解方程得:yAq105% (2):pFpPq100
带入方程:yA1yA2000.005100yA0.9951001yA,解方程得:yAq10029%
(3):pFpPq1000
带入方程:yA1yA2000.0051000yAyA0.99510001,解方程得:yAq100048%
4-5 用间歇渗透汽化过程脱除发酵液中的丁醇。当发酵液中丁醇浓度从6℅降至0.6℅时,其体积减少了13℅,试计算渗透物中丁醇的浓度。
解:设发酵液初始体积为V,当发酵液中丁醇浓度从6℅降至0.6℅时,
n丁醇=6%V0.6%113%V
n丁醇V6%V0.6%113%V13%V∴渗透物中丁醇的浓度cP,丁醇=42.1%
4-6 某一气体富氧过程,其跨膜压强比ph/pl=5,且设进料浓度近似与截留物浓度相等xf≈xr,原料空气含氧21℅。分别计算选择性为p氧气/p氮气=2.0、2.2、3.0、5.0和10时的渗透物中氧的浓度。
解:已知phplq5为定值,且设进料浓度近似与截留物浓度相等xfxr
根据本章习题4-4所推导的公式:
JAJByAyBPAxApFyApPPBxBpFyBpPO2PAPBxAqxBqyAyB
对于PO2PN22.0,方程为PO2PN2yO21yO22.00.215y0.7951yO2,解方程得:yO31%
2同理可得2.23.05.010时的yO2值分别为33%38%46%57%
4-7 用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皮层(1μm)的复合膜分离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物。假定进料混合物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二氧化碳/氮气=1/4,原料侧压力为ph=0.25MPa,渗透物侧压力为pp=0.05MPa。原料流量为qf=10000m3(STP)/h。两种气体的渗透系数分别为P co2=81barrer、PN2=5.3barrer。假设原料和渗透物侧的气体完全混合。试计算渗透物组成、二氧化碳通量及回收率。 解:CO/N2PCO2/PN281/5.3, 压强比ph/p15 渗透物组成可由下式计算:
5B0.51xr,i0.5150.21.175
114.3xp,CO22BBxr,i10.5521.1751.17515.30.214.30.50.60
根据质量衡算可求出二氧化碳回收率
qrqfqp10000qp
xf,COqfxp,COqpxr,COqr
2220.5100.6qp0.2(10000qp)
qp7500m/h
0.67.54343所以二氧化碳回收率为:
CO2进而二氧化碳的通量:
JCO20.51010 0.9PCO2[lphxr,CO2p1xp,CO2]338110[104101900.2380.6]
1.2310cmSTP/cm2s
4-8 用不对称聚亚苯基氧复合膜进行空气富氮。分离层膜厚为1μm,该膜对氧的渗透率PO2为50barrer,膜的分离因子为4.2,进料流中的操作压力为1MPa,渗透物流侧的压力为0.1MPa,假定空气中氮浓度为
330.79,渗余物中氮浓度增大到0.95,渗余物流量为qf=10m/h。现要求生产含氮95℅的富氮气10m/h,试计算单级过程所需膜面积和能量消耗。
解:第一段的截留物作为第二段的原料xr,1xf,2,qr,1qf,2。已知第二段qr,210m/h,原料侧氧的对
3数平均浓度为:
x2xf,2xr,2lnxf,2xr,20.100.050.072
0.10ln0.05(1):先计算第二段,氧浓度从10%降到5%。
ON224.
2 PrPtPh110 0.1xr,i110.072B0.512.4225 0.513.20.10.11PrPr渗透物中氧的浓度
xp,CO22BBxr,i1Pr0.524.22.42252.42250.0723.20.10.50.2
由物料衡算可以求出原料和渗透物流量,进而求出所需膜面积。
qf,2qp,210
0.q1f,20.q2p0,210 0.05得:
qf,215m/h 和 qp,2=5m/h
PO232phx2plxp,20.137(100.0721.00.2)0.071m(STP)/mhbar
l333JO2qO2qp0.201m/h
第二段膜面积:
A2qO/JO221.00.0713214.08m
(2):计算第一段: qr,1qf,215m/h
x10.210.100.148
0.21ln0.1第一段中氧的对数平均浓度: xr,i110.148B0.512.8025 0.513.20.10.11PrPr渗透物中氧浓度
xp,CO22BBxr,i1Pr0.524.22.80252.80250.1483.20.10.q36p,130.50.36
1
5 0.2q1f,1则
qf,1qp,130. 115得:
qf,125m/h 和 qp,1=10m/h
PO32JO22phx1plxp,10.137(100.1481.00.36)0.153m(STP)/mhbar
lqO2qp0.363.6m/h 3第一段膜面积:
A1qO2JO23.60.15324.52
2故总膜面积 :
A总A1A2386m
表明有可能得到两股产物流,即第一段的富氧物流和第二段的富氮物流,如下图所示:
4-9 四种具有不同分离因子的膜,分别用于渗透蒸发脱除恒沸酒精中的水制备无水乙醇,假定分离因子及总透过量Q与组成无关,四种膜的分离因子分别为
10、50、100、1000。若进料混合物中的乙醇质量分数为95℅,试计算制成乙醇质量分数为99.5℅的产品1kg/h所需要的膜面积、进料量、透过量、透过物组成及乙醇的回收率。
解:(1):分离因子110,wf95%,设透过物乙醇含量为wp,总透过量为Qp,进料量为Qf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 ∵10wp65.5%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66.5%199.5%
解上述方程得:Qp0.152kg/hQfQp11.152kg/h ∴乙醇的回收率:QRQf11.152100%86.8%
(2):分离因子150,wf95%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50wp27.5%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27.5%199.5%
解上述方程得:Qp0.0666kg/hQfQp11.0666kg/h ∴乙醇的回收率:QRQf11.0666100%93.7%
(3):分离因子1100,wf95%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100wp16.0%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16.0%199.5%
解上述方程得:Qp0.0570kg/hQfQp11.0570kg/h ∴乙醇的回收率:QRQf11.0570100%94.6%
(4):分离因子11000,wf95%
(100wp)/wp(100wf)/wf(100wp)/wp(10095)/95∵1000wp1.86%
∴对物料中乙醇做物料守恒:
Qp195%Qpwp199.5%Qp1.86%199.5%
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第6篇
1.名词解释
物流运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运输合理化: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走最短的路程、经过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即用最少的劳动消耗,运输更多的货物,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多式联运是联运经营者受托运人、收货人或旅客的委托,为委托人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
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四就直拨运输:是就厂、就车站(码头)、就库、就车(船)将货物直接送给用户,而无需再入库。它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 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达成的明确货物运输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承运人有义务将货物安全、及时、完整地运到托运人指定的目的地,并交付给托运人指定的收货人,托运人或收货人应当支付相应的运输费用。
2.填空题
(1)成本降低
(2)汽车
(3) 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4) 综合评价法、成本比较法、考虑竞争因素法等
(5)服务合同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折扣定价法、关系定价法
3.简答题
(1) 运输的基本功能与原理有哪些?
运输基本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存储
运输原理: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2) 简述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缺点。
公路运输主要优点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始建资金少,回收快,运输设备易更新,经营管理方便;易于因地制宜,对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采取“门到门”运输形式,即从发货者门口直到收货者门口,而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因而运输速度快;公路运输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
公路运输主要缺点是:装载量小,单位运输量消耗能源大,运输成本较高;运行持续性差,安全性低;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公路运输一般适合货物量较小的中短途运输。
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左右。
(3) 简述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缺点。
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运输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输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并且随着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集装箱和集装化运输的发展、智能铁路的研究进步,铁路运输的运送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运输成本则会进一步降低。
铁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终端直达性不足,需要以其他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
铁路运输一般适合货物量大、路途远的运输。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200km以上。
(4) 我国不合理运输主要形式有哪些?
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目前我国存在的不合理运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返程或起程空驶
2)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
4)重复运输
5)倒流运输
6)过远运输
7)运力选择不当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5) 组织合理运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 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2) 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3) 开展直达运输
4) 配装配载运输
5) 发展“四就”直拨运输
6) 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7) 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6) 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货物的特性2)可选择的运输工具3)运输成本4)运输时间 5)运输安全6)其他影响因素
(7) 衡量运输服务质量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1)可靠性2)运送时间3)可达性4)受理能力5)安全性6)沟通和诚信
4.论述题
(1) 试论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1) 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2) 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3) 开展直达运输
4) 配装配载运输
5) 发展“四就”直拨运输
6) 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7) 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2) 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形式有哪些?运作程序上具体的区别?
1)公路货物运输组织形式
公路货物运输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货物种类分可以分普通货物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按货物运营方式可以分整车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包车运输;还可以按照货物运送速度划分为一般货物运输、快件运输和特快专递;按货物是否保险或保价可以分为不保险运输、保险运输和保价运输。
2)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形式
铁路货物运输按照一批货物的重量、体积、性质或形状等因素可以分为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3种。
3)水路货物运输组织形式
水路运输按照航行区域,大致分为沿海运输、远洋运输和内河运输3种类型。沿海运输指在我国沿海区域港口之间的运输;远洋运输指除了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输;内河运输指在江、河、湖泊、水库以及人工水道的运输。
4)航空货物运输组织形式
1) 班机运输
班机运输是指在固定航线上定期航行的航班。班机运输有固定的始发站、到达站和经停站。
2) 包机运输
包机运输是由于在班机运输形式下货物舱位常常有限,因此当货物批量较大,包机运输就成为重要的方式。包机运输分为整机包机和部分包机。整机包机指航空公司或包机代理公司按照合同中双方事先约定的条件和运价将整架飞机租给租机人,从一个或几个航空港装运货物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输方式。部分包机指由几家航空货运代理公司或发货人联合包租一架飞机,或者是由包机公司把一架飞机的舱位分别卖给几家航空货运代理公司的货物运输形式。
5)管道货物运输组织形式
管道运输是指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物品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目前管道所运货物主要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矿砂、煤浆以及其他化工流体等。一般分为输油管道运输、天然气管道运输、固体料浆管道运输3类。
(3) 试论运输过程中产生运输纠纷的处理。
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的处理方法。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采用解决争议的方法有:双方协商解决、交由第三方调解、交由仲裁机关仲裁、交由人民法院审理。
案例分析
1.三星公司的物流运输合理化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星公司扩展和强化物流网络,同时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物流链使产品的供应线路最优化,并设立全球物流网络上的集成订货交货系统,从原材料采购到交货给最终客户的整个路径上实现物流和信息流一体化,这样客户就能以最低的价格得到最高品质的服务,从而对企业更加满意。
2. 影响三星公司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物流运输合理化方面三星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
合理化因素:货物的种类,数量,工具,费用等
合理化措施:三星公司物流工作合理化革新小组在配送选址、实物运输、现场作业和信息系统4个方面进行了物流革新
3. 物流运输企业(部门)提高技术装载的运输方式主要采取了哪些行动?
第1章习题会计基础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