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71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第1篇

1.关于做好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定期的做动物检疫工作

B、主要由兽医部门来完成

C、有效地控制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

D、以上都对

2.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效能的物质是( B )。

A、抗生素

B、兽药

C、消毒剂

D、杀虫剂 3.根据药物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C )。

A、直接作用和全身作用

B、局部作用和间接作用

C、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D、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由于药物治疗作用的结果,而间接带来的不良反应,称为( D )。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休克

D、继发反应 5.诊断液包括( A )。

A、诊断抗原和诊断抗体

B、诊断毒素

C、诊断寄生虫和病毒

D、诊断动物传染病和鉴定病原微生物 6.动物饲养场的建筑要根据主导风向和地形地势排列,其中病死动物和粪便污水处理区应位于下风向、地势较低处,距离生产区( D )以上。

A、200米

B、100米

C、10米

D、50米 7.牲畜耳标的主标包括( D )。

A、主标耳标面

B、耳标颈

C、耳标头

D、以上都有 8.牲畜耳标首次佩带的位置是 (A

)。

A、左耳中部

B、左耳前部

C、右耳中部

D、右耳前部 9.《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立法目的是( B )。

A、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铂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B、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铂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C、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铂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10.《兽药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 D )。

A、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

B、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运输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11.在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不得吸烟、饮食,更不应随便走出(D

)。

A、养殖场

B、养殖户

C、畜舍

D、消毒区域 12.对动物圈舍消毒时,应关闭门窗用( B )熏蒸消毒24h以上。

A、冰醋酸

B、福尔马林

C、高锰酸钾溶液

D、浓硫酸 13.消毒液机生产出的消毒液主要成分为( A )、活性氧原子等因子。

A、次氯酸钠

B、氯化钠

C、盐酸

D、氯化钾

14.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饲养用具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C )后,再用清水洗净。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60分钟 15.出现口蹄疫疫情后,对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B

)等方式消毒。

A、火焰、高压

B、火焰、熏蒸

C、熏蒸、高压

D、高压、喷雾 16.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可用碱类制剂进行消毒,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 A )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

A、94%

B、90%

C、80%

D、85% 17.紫外线灯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有( D )。

A、物理监测法、生物监测法

B、化学监测法、物理监测法

C、生物监测法、化学监测法

D、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

18.不规则的黏膜皮肤消毒效果监测时,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B

)次。

A、10

B、5

C、3

D、2 19.生产中,通过在灭活疫苗中加入佐剂,使抗原释放的速度(

),抗原持续释放、持续刺激机体产生(

)的免疫应答。

A、加快,较强

B、变慢,较强

C、加快,较弱

D、变慢,较弱 20.兽用生物制品管理总则是依据《兽药管理条例》和( D )。

A、《兽药质量管理制度》

B、《兽药管理制度》

C、《兽药管理办法》

D、《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1.经批准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单位必须按照( C )(简称兽药GMP)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A、《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B、《兽药管理条例》

C、《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22.经营下列哪些情形的兽用生物制品,不会被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 C )。

A、无产品批准文号的

B、未粘贴进口兽用生物制品专用标签的

C、农业部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

D、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的

23.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抗体水平(

),对免疫接种效果干扰( A )。

A、越高,越大

B、越高,越小

C、越低,越大

D、越低,越小 24.攻毒保护试验可以评价免疫接种的效果,一般是从免疫接种动物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动物,用(

)进行人工感染。

A、对应于疫苗的强毒的病原微生物

B、免疫时所用的疫苗

C、对应于疫苗的弱毒的病原微生物

D、灭活疫苗

25.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及时进行急救,可以采用的急救措施有( A )等。

A、抗休克、抗过敏

B、消炎、止痛

C、消炎、消肿

D、消肿、止痒 26.免疫前后可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机体( C )。

A、特异性免疫力

B、粘膜免疫

C、非特异免疫力

D、细胞免疫 27.采取病死动物样品时,须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 C )下配合采样。

A、兽医局

B、农业部

C、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督

D、卫生部

28.按照实质器官的采集原则,下面几种器官应该先采集( D )。

A、心

B、肝

C、肺

D、脾 29.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 C )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A、-20℃

B、-80℃

C、0℃~4℃

D、37℃ 30.病理组织学检验的样品采集时,取材后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 %的福尔马林溶液

22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 C ),切成1cm~2cm。

A、1cm

B、1.5cm

C、2cm

D、0.5cm 31.采集细菌分离的样品时,如遇尸体已经腐败,某些疫病的致病菌可从( C )中分离细菌。

A、腐败的组织器官

B、毛发

C、长骨、肋骨的骨髓

D、以上皆可

32.采集病毒检验的样品时,组织块分别放入灭菌容器内并进行密封后需要( D ),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A、贴上标签

B、注明组织或动物名称

C、注明日期

D、以上答案均正确

33.运送采集的病毒检验样品时,如果运送时间较长,可作冻结状态,也可将组织块浸泡在( A )或磷酸缓冲肉汤保护液内。

A、pH7.4乳汉液

B、生理盐水

C、pH7.4磷酸盐缓冲液

D、肉汤培养液

34.全脑做病毒检查,可将脑浸入( B )或将整个头部割下,泡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保存。

A、10%甘油盐水液

B、30%甘油盐水液

C、生理盐水

D、磷酸盐缓冲液 35.病死动物要在(

)或实验室剖检、采样。

A、养殖场

B、户外

C、隔离区

D、以上皆不对 36.样品采集过程中,以冰作为冷冻剂时,一定要采取( C )措施。

A、防震

B、防挥发

C、防渗漏

D、防辐射 37.以下哪项不属于药物在保管过程中失效的原因( C )。

A、密封不严

B、日光照射

C、空气压力

D、保存温度不适宜

38.漂白粉在潮湿的条件下,可吸收( B ),慢慢放出氧而使效力降低。

A、一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水分 39.有些药品因理化性质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贮存一定时间后,会使含量( A )或毒性增加。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以上几项均不正确 40.电热干燥箱用来灭菌时,可使温度升至( B ),维持1~2小时。

A、120℃

B、160℃

C、100℃

D、200℃

41.( A )是指某些药物配伍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药物作用变化,使疗效减小或丧失,甚至产生毒性物质。

A、化学性配伍禁忌

B、物理性配伍禁忌

C、药理性配伍禁忌

D、以上均不正确

42.药理性配伍禁忌是指( A )药物配伍时,药理作用互相抵消或毒性增强。

A、两种以上

B、两种

C、两种或两种以上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43.胸腔注射给药时,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在靠近肋骨前缘处( B )于皮肤刺入,深度约3~5厘米。

A、平行

B、垂直

C、45度角

D、60度角 44.日本血吸虫病分为( A )。

A、急性型和慢性型

B、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C、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D、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45.绵羊痒螨病多发于( B ),然后波及全身。

A、角根、背部、腹侧及臀部

B、背、臀部密毛部位

C、头部、颈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

D、嘴唇周围、口角两侧

46.动物中毒后,尽快中断毒物对机体的继续侵害是抢救的第一步,下列( D )方法可以作为中断毒物对机体的继续侵害。

A、催吐

B、洗胃

C、灌肠

D、以上即可 47.动物棉籽饼中毒后,排除肠内容物可使用( B )。

A、强心剂

B、盐类泻剂

C、止泻剂

D、黏浆剂 48.纠正瘤胃酸中毒可( C )5%碳酸氢钠溶液和5%糖盐水。

A、肌肉注射

B、皮下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内注射 49.下列( D )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无关。

A、产后加强管理,人工授精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助产要严格消毒

C、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临产时更换清洁垫草

D、临产前或产后数日,应减少多汁、发酵饲料

50.药物治疗胎衣不下时,可以( B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以增加子宫收缩的能力,促使胎衣排出。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一、选择题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D 5. A 6. D 7. D 8. A 9. B 10. D 11. D 12. B 13. A 14. C 15. B 16. A 17. D 18. B 19. B 20. D 21. C 22. C 23. A 24. A 25. A 26. C 27. C 28. D 29. C 30. D 31. C 32. D 33. A 34. B 35. C 36. C 37. C 38. B 39. A 40. B 41. A 42. A 43. B 44. A 45. B 46. D 47. B 48. C 49. D 40. B

二、判断题

1.(

)动物检疫检验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注重金钱,贪图享受。

2.(

)心肌收缩不受意识支配,属于不随意肌,收缩弱而缓慢,但能持久。 3.(

)损伤与抗损伤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疾病过程中是绝对对立关系,不可以互相转化。

4.(

)被性成熟阶段虫体(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虫体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5.(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能单独侵入。

6.(

)扑热息痛对羊、兔等动物是安全有效的解热药,用于猫也有解热作用。 7.(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于2005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议通过,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8.(

)用于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一般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法进行。 9.(

)灭活疫苗的作用机理是动物接种后,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达到对疫病的有效保护的作用。

10.(

)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局部处理常用的措施有消炎、消肿、止痒,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等病例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的方法治疗。 11.(

)采集样品的包装应确保样品的包装外观的整洁、精美。 12.(

)湿度太小,易使含结晶水的药品丢失结晶水而发生风化。

13.(

)在使用油镜时,在加油区之内重找视野时应按:低倍→油镜顺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14.(

)鸭病毒性肝炎仅成鸭易感,日龄越大易感性越高,雏鸭感染后多不发病。

15.(

)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时,各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或通过机体代谢与生理机能的影响,而造成使用不便、降低或丧失疗效、甚至增加毒性的变化,称为配伍禁忌。

二、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 5. 6.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第2篇

1.关于做好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定期的做动物检疫工作

B、主要由兽医部门来完成

C、有效地控制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

D、以上都对

2.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效能的物质是( B )。

A、抗生素

B、兽药

C、消毒剂

D、杀虫剂 3.根据药物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C )。

A、直接作用和全身作用

B、局部作用和间接作用

C、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D、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由于药物治疗作用的结果,而间接带来的不良反应,称为( D )。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休克

D、继发反应 5.诊断液包括( A )。

A、诊断抗原和诊断抗体

B、诊断毒素

C、诊断寄生虫和病毒

D、诊断动物传染病和鉴定病原微生物 6.动物饲养场的建筑要根据主导风向和地形地势排列,其中病死动物和粪便污水处理区应位于下风向、地势较低处,距离生产区( D )以上。

A、200米

B、100米

C、10米

D、50米 7.牲畜耳标的主标包括( D )。

A、主标耳标面

B、耳标颈

C、耳标头

D、以上都有 8.牲畜耳标首次佩带的位置是 (A

)。

A、左耳中部

B、左耳前部

C、右耳中部

D、右耳前部 9.《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立法目的是( B )。

A、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铂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B、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铂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C、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铂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10.《兽药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 D )。

A、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

B、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运输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11.在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不得吸烟、饮食,更不应随便走出(D

)。

A、养殖场

B、养殖户

C、畜舍

D、消毒区域 12.对动物圈舍消毒时,应关闭门窗用( B )熏蒸消毒24h以上。

A、冰醋酸

B、福尔马林

C、高锰酸钾溶液

D、浓硫酸 13.消毒液机生产出的消毒液主要成分为( A )、活性氧原子等因子。

A、次氯酸钠

B、氯化钠

C、盐酸

D、氯化钾

14.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饲养用具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C )后,再用清水洗净。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60分钟 15.出现口蹄疫疫情后,对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B

)等方式消毒。

A、火焰、高压

B、火焰、熏蒸

C、熏蒸、高压

D、高压、喷雾 16.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可用碱类制剂进行消毒,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 A )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

A、94%

B、90%

C、80%

D、85% 17.紫外线灯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有( D )。

A、物理监测法、生物监测法

B、化学监测法、物理监测法

C、生物监测法、化学监测法

D、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

18.不规则的黏膜皮肤消毒效果监测时,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B

)次。

A、10

B、5

C、3

D、2 19.生产中,通过在灭活疫苗中加入佐剂,使抗原释放的速度(

),抗原持续释放、持续刺激机体产生(

)的免疫应答。

A、加快,较强

B、变慢,较强

C、加快,较弱

D、变慢,较弱 20.兽用生物制品管理总则是依据《兽药管理条例》和( D )。

A、《兽药质量管理制度》

B、《兽药管理制度》

C、《兽药管理办法》

D、《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1.经批准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单位必须按照( C )(简称兽药GMP)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A、《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B、《兽药管理条例》

C、《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22.经营下列哪些情形的兽用生物制品,不会被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 C )。

A、无产品批准文号的

B、未粘贴进口兽用生物制品专用标签的

C、农业部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

D、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的

23.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抗体水平(

),对免疫接种效果干扰( A )。

A、越高,越大

B、越高,越小

C、越低,越大

D、越低,越小 24.攻毒保护试验可以评价免疫接种的效果,一般是从免疫接种动物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动物,用(

)进行人工感染。

A、对应于疫苗的强毒的病原微生物

B、免疫时所用的疫苗

C、对应于疫苗的弱毒的病原微生物

D、灭活疫苗

25.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及时进行急救,可以采用的急救措施有( A )等。

A、抗休克、抗过敏

B、消炎、止痛

C、消炎、消肿

D、消肿、止痒 26.免疫前后可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机体( C )。

A、特异性免疫力

B、粘膜免疫

C、非特异免疫力

D、细胞免疫 27.采取病死动物样品时,须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 C )下配合采样。

A、兽医局

B、农业部

C、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督

D、卫生部

28.按照实质器官的采集原则,下面几种器官应该先采集( D )。

A、心

B、肝

C、肺

D、脾 29.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 C )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A、-20℃

B、-80℃

C、0℃~4℃

D、37℃ 30.病理组织学检验的样品采集时,取材后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 %的福尔马林溶液

22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 C ),切成1cm~2cm。

A、1cm

B、1.5cm

C、2cm

D、0.5cm 31.采集细菌分离的样品时,如遇尸体已经腐败,某些疫病的致病菌可从( C )中分离细菌。

A、腐败的组织器官

B、毛发

C、长骨、肋骨的骨髓

D、以上皆可

32.采集病毒检验的样品时,组织块分别放入灭菌容器内并进行密封后需要( D ),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A、贴上标签

B、注明组织或动物名称

C、注明日期

D、以上答案均正确

33.运送采集的病毒检验样品时,如果运送时间较长,可作冻结状态,也可将组织块浸泡在( A )或磷酸缓冲肉汤保护液内。

A、pH7.4乳汉液

B、生理盐水

C、pH7.4磷酸盐缓冲液

D、肉汤培养液

34.全脑做病毒检查,可将脑浸入( B )或将整个头部割下,泡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保存。

A、10%甘油盐水液

B、30%甘油盐水液

C、生理盐水

D、磷酸盐缓冲液 35.病死动物要在(

)或实验室剖检、采样。

A、养殖场

B、户外

C、隔离区

D、以上皆不对 36.样品采集过程中,以冰作为冷冻剂时,一定要采取( C )措施。

A、防震

B、防挥发

C、防渗漏

D、防辐射 37.以下哪项不属于药物在保管过程中失效的原因( C )。

A、密封不严

B、日光照射

C、空气压力

D、保存温度不适宜

38.漂白粉在潮湿的条件下,可吸收( B ),慢慢放出氧而使效力降低。

A、一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水分 39.有些药品因理化性质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贮存一定时间后,会使含量( A )或毒性增加。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以上几项均不正确 40.电热干燥箱用来灭菌时,可使温度升至( B ),维持1~2小时。

A、120℃

B、160℃

C、100℃

D、200℃

41.( A )是指某些药物配伍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药物作用变化,使疗效减小或丧失,甚至产生毒性物质。

A、化学性配伍禁忌

B、物理性配伍禁忌

C、药理性配伍禁忌

D、以上均不正确

42.药理性配伍禁忌是指( A )药物配伍时,药理作用互相抵消或毒性增强。

A、两种以上

B、两种

C、两种或两种以上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43.胸腔注射给药时,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在靠近肋骨前缘处( B )于皮肤刺入,深度约3~5厘米。

A、平行

B、垂直

C、45度角

D、60度角 44.日本血吸虫病分为( A )。

A、急性型和慢性型

B、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C、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D、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45.绵羊痒螨病多发于( B ),然后波及全身。

A、角根、背部、腹侧及臀部

B、背、臀部密毛部位

C、头部、颈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

D、嘴唇周围、口角两侧

46.动物中毒后,尽快中断毒物对机体的继续侵害是抢救的第一步,下列( D )方法可以作为中断毒物对机体的继续侵害。

A、催吐

B、洗胃

C、灌肠

D、以上即可 47.动物棉籽饼中毒后,排除肠内容物可使用( B )。

A、强心剂

B、盐类泻剂

C、止泻剂

D、黏浆剂 48.纠正瘤胃酸中毒可( C )5%碳酸氢钠溶液和5%糖盐水。

A、肌肉注射

B、皮下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内注射 49.下列( D )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无关。

A、产后加强管理,人工授精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助产要严格消毒

C、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临产时更换清洁垫草

D、临产前或产后数日,应减少多汁、发酵饲料

50.药物治疗胎衣不下时,可以( B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以增加子宫收缩的能力,促使胎衣排出。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一、选择题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D 5. A 6. D 7. D 8. A 9. B 10. D 11. D 12. B 13. A 14. C 15. B 16. A 17. D 18. B 19. B 20. D 21. C 22. C 23. A 24. A 25. A 26. C 27. C 28. D 29. C 30. D 31. C 32. D 33. A 34. B 35. C 36. C 37. C 38. B 39. A 40. B 41. A 42. A 43. B 44. A 45. B 46. D 47. B 48. C 49. D 40. B

二、判断题

1.(

)动物检疫检验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注重金钱,贪图享受。

2.(

)心肌收缩不受意识支配,属于不随意肌,收缩弱而缓慢,但能持久。 3.(

)损伤与抗损伤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疾病过程中是绝对对立关系,不可以互相转化。

4.(

)被性成熟阶段虫体(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虫体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5.(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能单独侵入。

6.(

)扑热息痛对羊、兔等动物是安全有效的解热药,用于猫也有解热作用。 7.(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于2005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议通过,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8.(

)用于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一般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法进行。 9.(

)灭活疫苗的作用机理是动物接种后,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达到对疫病的有效保护的作用。

10.(

)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局部处理常用的措施有消炎、消肿、止痒,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等病例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的方法治疗。 11.(

)采集样品的包装应确保样品的包装外观的整洁、精美。 12.(

)湿度太小,易使含结晶水的药品丢失结晶水而发生风化。

13.(

)在使用油镜时,在加油区之内重找视野时应按:低倍→油镜顺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14.(

)鸭病毒性肝炎仅成鸭易感,日龄越大易感性越高,雏鸭感染后多不发病。

15.(

)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时,各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或通过机体代谢与生理机能的影响,而造成使用不便、降低或丧失疗效、甚至增加毒性的变化,称为配伍禁忌。

二、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 5. 6.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第3篇

1.关于做好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定期的做动物检疫工作

B、主要由兽医部门来完成

C、有效地控制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

D、以上都对

2.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效能的物质是( B )。

A、抗生素

B、兽药

C、消毒剂

D、杀虫剂 3.根据药物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C )。

A、直接作用和全身作用

B、局部作用和间接作用

C、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D、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由于药物治疗作用的结果,而间接带来的不良反应,称为( D )。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休克

D、继发反应 5.诊断液包括( A )。

A、诊断抗原和诊断抗体

B、诊断毒素

C、诊断寄生虫和病毒

D、诊断动物传染病和鉴定病原微生物 6.动物饲养场的建筑要根据主导风向和地形地势排列,其中病死动物和粪便污水处理区应位于下风向、地势较低处,距离生产区( D )以上。

A、200米

B、100米

C、10米

D、50米 7.牲畜耳标的主标包括( D )。

A、主标耳标面

B、耳标颈

C、耳标头

D、以上都有 8.牲畜耳标首次佩带的位置是 (A

)。

A、左耳中部

B、左耳前部

C、右耳中部

D、右耳前部 9.《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立法目的是( B )。

A、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铂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B、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铂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C、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铂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10.《兽药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 D )。

A、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

B、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运输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11.在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不得吸烟、饮食,更不应随便走出(D

)。

A、养殖场

B、养殖户

C、畜舍

D、消毒区域 12.对动物圈舍消毒时,应关闭门窗用( B )熏蒸消毒24h以上。

A、冰醋酸

B、福尔马林

C、高锰酸钾溶液

D、浓硫酸 13.消毒液机生产出的消毒液主要成分为( A )、活性氧原子等因子。

A、次氯酸钠

B、氯化钠

C、盐酸

D、氯化钾

14.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饲养用具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C )后,再用清水洗净。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60分钟 15.出现口蹄疫疫情后,对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B

)等方式消毒。

A、火焰、高压

B、火焰、熏蒸

C、熏蒸、高压

D、高压、喷雾 16.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可用碱类制剂进行消毒,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 A )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

A、94%

B、90%

C、80%

D、85% 17.紫外线灯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有( D )。

A、物理监测法、生物监测法

B、化学监测法、物理监测法

C、生物监测法、化学监测法

D、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

18.不规则的黏膜皮肤消毒效果监测时,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B

)次。

A、10

B、5

C、3

D、2 19.生产中,通过在灭活疫苗中加入佐剂,使抗原释放的速度(

),抗原持续释放、持续刺激机体产生(

)的免疫应答。

A、加快,较强

B、变慢,较强

C、加快,较弱

D、变慢,较弱 20.兽用生物制品管理总则是依据《兽药管理条例》和( D )。

A、《兽药质量管理制度》

B、《兽药管理制度》

C、《兽药管理办法》

D、《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1.经批准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单位必须按照( C )(简称兽药GMP)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A、《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B、《兽药管理条例》

C、《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22.经营下列哪些情形的兽用生物制品,不会被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 C )。

A、无产品批准文号的

B、未粘贴进口兽用生物制品专用标签的

C、农业部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

D、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的

23.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抗体水平(

),对免疫接种效果干扰( A )。

A、越高,越大

B、越高,越小

C、越低,越大

D、越低,越小 24.攻毒保护试验可以评价免疫接种的效果,一般是从免疫接种动物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动物,用(

)进行人工感染。

A、对应于疫苗的强毒的病原微生物

B、免疫时所用的疫苗

C、对应于疫苗的弱毒的病原微生物

D、灭活疫苗

25.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及时进行急救,可以采用的急救措施有( A )等。

A、抗休克、抗过敏

B、消炎、止痛

C、消炎、消肿

D、消肿、止痒 26.免疫前后可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机体( C )。

A、特异性免疫力

B、粘膜免疫

C、非特异免疫力

D、细胞免疫 27.采取病死动物样品时,须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 C )下配合采样。

A、兽医局

B、农业部

C、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督

D、卫生部

28.按照实质器官的采集原则,下面几种器官应该先采集( D )。

A、心

B、肝

C、肺

D、脾 29.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 C )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A、-20℃

B、-80℃

C、0℃~4℃

D、37℃ 30.病理组织学检验的样品采集时,取材后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 %的福尔马林溶液

22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 C ),切成1cm~2cm。

A、1cm

B、1.5cm

C、2cm

D、0.5cm 31.采集细菌分离的样品时,如遇尸体已经腐败,某些疫病的致病菌可从( C )中分离细菌。

A、腐败的组织器官

B、毛发

C、长骨、肋骨的骨髓

D、以上皆可

32.采集病毒检验的样品时,组织块分别放入灭菌容器内并进行密封后需要( D ),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A、贴上标签

B、注明组织或动物名称

C、注明日期

D、以上答案均正确

33.运送采集的病毒检验样品时,如果运送时间较长,可作冻结状态,也可将组织块浸泡在( A )或磷酸缓冲肉汤保护液内。

A、pH7.4乳汉液

B、生理盐水

C、pH7.4磷酸盐缓冲液

D、肉汤培养液

34.全脑做病毒检查,可将脑浸入( B )或将整个头部割下,泡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保存。

A、10%甘油盐水液

B、30%甘油盐水液

C、生理盐水

D、磷酸盐缓冲液 35.病死动物要在(

)或实验室剖检、采样。

A、养殖场

B、户外

C、隔离区

D、以上皆不对 36.样品采集过程中,以冰作为冷冻剂时,一定要采取( C )措施。

A、防震

B、防挥发

C、防渗漏

D、防辐射 37.以下哪项不属于药物在保管过程中失效的原因( C )。

A、密封不严

B、日光照射

C、空气压力

D、保存温度不适宜

38.漂白粉在潮湿的条件下,可吸收( B ),慢慢放出氧而使效力降低。

A、一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水分 39.有些药品因理化性质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贮存一定时间后,会使含量( A )或毒性增加。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以上几项均不正确 40.电热干燥箱用来灭菌时,可使温度升至( B ),维持1~2小时。

A、120℃

B、160℃

C、100℃

D、200℃

41.( A )是指某些药物配伍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药物作用变化,使疗效减小或丧失,甚至产生毒性物质。

A、化学性配伍禁忌

B、物理性配伍禁忌

C、药理性配伍禁忌

D、以上均不正确

42.药理性配伍禁忌是指( A )药物配伍时,药理作用互相抵消或毒性增强。

A、两种以上

B、两种

C、两种或两种以上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43.胸腔注射给药时,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在靠近肋骨前缘处( B )于皮肤刺入,深度约3~5厘米。

A、平行

B、垂直

C、45度角

D、60度角 44.日本血吸虫病分为( A )。

A、急性型和慢性型

B、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C、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D、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45.绵羊痒螨病多发于( B ),然后波及全身。

A、角根、背部、腹侧及臀部

B、背、臀部密毛部位

C、头部、颈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

D、嘴唇周围、口角两侧

46.动物中毒后,尽快中断毒物对机体的继续侵害是抢救的第一步,下列( D )方法可以作为中断毒物对机体的继续侵害。

A、催吐

B、洗胃

C、灌肠

D、以上即可 47.动物棉籽饼中毒后,排除肠内容物可使用( B )。

A、强心剂

B、盐类泻剂

C、止泻剂

D、黏浆剂 48.纠正瘤胃酸中毒可( C )5%碳酸氢钠溶液和5%糖盐水。

A、肌肉注射

B、皮下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内注射 49.下列( D )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无关。

A、产后加强管理,人工授精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助产要严格消毒

C、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临产时更换清洁垫草

D、临产前或产后数日,应减少多汁、发酵饲料

50.药物治疗胎衣不下时,可以( B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以增加子宫收缩的能力,促使胎衣排出。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一、选择题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D 5. A 6. D 7. D 8. A 9. B 10. D 11. D 12. B 13. A 14. C 15. B 16. A 17. D 18. B 19. B 20. D 21. C 22. C 23. A 24. A 25. A 26. C 27. C 28. D 29. C 30. D 31. C 32. D 33. A 34. B 35. C 36. C 37. C 38. B 39. A 40. B 41. A 42. A 43. B 44. A 45. B 46. D 47. B 48. C 49. D 40. B

二、判断题

1.(

)动物检疫检验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注重金钱,贪图享受。

2.(

)心肌收缩不受意识支配,属于不随意肌,收缩弱而缓慢,但能持久。 3.(

)损伤与抗损伤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疾病过程中是绝对对立关系,不可以互相转化。

4.(

)被性成熟阶段虫体(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虫体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5.(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能单独侵入。

6.(

)扑热息痛对羊、兔等动物是安全有效的解热药,用于猫也有解热作用。 7.(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于2005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议通过,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8.(

)用于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一般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法进行。 9.(

)灭活疫苗的作用机理是动物接种后,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达到对疫病的有效保护的作用。

10.(

)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局部处理常用的措施有消炎、消肿、止痒,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等病例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的方法治疗。 11.(

)采集样品的包装应确保样品的包装外观的整洁、精美。 12.(

)湿度太小,易使含结晶水的药品丢失结晶水而发生风化。

13.(

)在使用油镜时,在加油区之内重找视野时应按:低倍→油镜顺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14.(

)鸭病毒性肝炎仅成鸭易感,日龄越大易感性越高,雏鸭感染后多不发病。

15.(

)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时,各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或通过机体代谢与生理机能的影响,而造成使用不便、降低或丧失疗效、甚至增加毒性的变化,称为配伍禁忌。

二、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 5. 6.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第4篇

站别人员编号:姓名:得分选择题(10*10)

1. 我国颁布实施的旨在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法律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4.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 二名

B. 三名

C. 四名

5.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

A. 警示标识

B. 中文警示说明

C.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6.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哪些内容?()

A.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B.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7. 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中据实列支。

A. 生产成本

B. 福利费

C. 职工工资

8. 劳动者享有()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的权利。

A. 逃避

B. 参与

C. 拒绝

9.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10.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有关个人健康的哪些资料? ()

A. 劳动者的职业史

B. 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第5篇

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症状: 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危害性: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在流行过程中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结膜和受损皮肤等传染到人,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人感染布病后病情复杂,出现发热、关节痛、孕妇流产等症状,病原检测慢,临床难于鉴别,易误诊,复发率达 50% ,需要长时间联合用药治疗。发病畜流产或空胎;奶牛感染布病后,可引起流产,奶产量显著下降。患病畜因影响品种改良,不能作种畜用,经济损失很大。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区 2-4 月产羔时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第二个发病高峰在 7-11 月,这与泌乳、剪毛、鉴定、整群及配种有关。牛、羊、猪幼畜感染率低,随着畜龄增加,感染率逐渐上升。家畜布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生殖道、皮肤黏膜等感染。

防控措施:我国对牛、羊、猪布病采取常年预防免疫注射、检疫、隔离、扑杀淘汰阳性畜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疫苗预防免疫是控制布病的有效措施,但目前使用的活苗对人有不同程度的残余毒力,防疫过程中应注意自身防护。二要坚持定期检疫,对种畜和奶牛每年进行两次检疫,要隔离、扑杀淘汰检疫的阳性畜,培育健康畜群;对犊、羔羊作隔离饲养,定期检疫,扑杀淘汰阳性畜。三要加强饲养环节的管理,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种畜,需要引进时要对引进畜进行严格检疫。四要完善消毒制度,被病畜污染的畜舍、运动场和用具等要严格消毒。五要加大防病知识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人。

学员假期期间预防措施:

一、布氏菌存在于布病畜的肉和内脏内,而且可在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所以吃涮羊肉时一定要煮熟后食用,羊肉串少吃,最好不吃;

二、布氏菌存在布病动物的分泌物中,所以喝牛奶要煮熟;

三、预防布病应怎样加强家畜的管理和个人防护,管理好家畜,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饲养家畜要圈养,集体或统一放牧;

(二)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还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牧区在产羔季节千万不要把牲畜放在毡房内,小孩不要和羔羊玩耍;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第6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动物常见病防治是研究畜禽的普通病和流行病的综合性学科,是畜牧工作者必学的一门专业课。《动物常见病防治》包括动物常见和多发的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等五个部分的内容。它的任务是有效的防治和消灭畜禽常见的普通病、群发病和多发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市场经济建设和广大农村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畜牧兽医人才,最终达到促进和保证动物养殖业发展的目的。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普通病和流行病诊、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它是在学习兽医基础课(病原学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诊断学基础)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因此,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要灵活运用有关方面的知识,把握家畜常见和多发的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防治方法;把握畜禽常见和多发的寄生虫病与传染病的病原、传播条件和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剖检变化的特征和诊断要点,并能为防止此病的发生制订出综合性防治措施。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对于教学内容,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要求。学习《动物常见病防治》的重点在于掌握普通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以及流行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诊断要点、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本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也是考核的重点。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90学时;实验45学时;录像13学时。本课程为5学分。

学时分配见下表: 主要篇章

主要内容

录像学时

课内时数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家畜内科常见病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节循环系统及血液疾病

第四节泌尿系统疾病

第五节中毒

第六节代谢病

3 20

第二章

家畜外科常见病

3 20 第一节外科基本技术 第二节外科感染 第三节创伤 第四节眼病 第五节疝 第六节风湿病 第七节四肢病

第三章

家畜产科常见病

第一节怀孕期疾病

第二节分娩期疾病

第三节产后期疾病

第四节乳房疾病

2 15

第四章

畜禽常见寄生虫病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猪寄生虫病

第三节禽寄生虫病

第四节牛、羊寄生虫病

第五节马寄生虫病

2 15

第五章

畜禽常见传染病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人畜共患传染病

第三节猪传染病

第四节家禽传染病

第五节牛、羊传染病

第六节马传染病

第七节犬、猫传染病

3 20

二、多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1.文字教材

主教材《动物常见病防治》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动画等内容。

3.网络流媒体教材

将音像教材制作成网络流媒体教材,以便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式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

2.面授、自学

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认真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3.认真参加实验活动。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一、动物常见病防治的研究对象

二、动物常见病防治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教学要求]

了解动物常见病防治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第一章内科病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

口腔及食道疾病

[教学内容]

一、口炎

二、咽炎

二、食管阻塞

[教学要求]

掌握:口炎的治疗

熟悉:食道阻塞及咽炎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了解:口炎和食管阻塞发生的原因

胃肠疾病

[教学内容]

一、胃肠卡他

二、胃肠炎

三、前胃弛缓

四、瘤胃积食

五、瘤胃臌气

六、瘤胃酸中毒

七、皱胃变位

八、真胃阻塞

九、胃扩张

十、肠阻塞

一、肠痉挛

二、肠变位

[教学要求]

掌握:胃肠卡他、胃肠炎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胃扩张、肠阻塞、肠痉挛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熟悉:皱胃变位、真胃阻塞的诊断要点

了解:胃肠炎、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皱胃变位、胃扩张、肠阻塞、肠痉挛的概念和发生原因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

[教学内容]

一、感冒

二、支气管炎

三、肺炎

四、胸膜炎

[教学要求]

掌握: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法

熟悉:胸膜炎的诊断要点

了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的发生原因和概念

第三节循环系统及血液疾病

[教学内容]

一、心力衰竭

二、心包炎

三、贫血

[教学要求]

掌握:心力衰竭、心包炎、贫血的诊断要点

熟悉:心力衰竭、心包炎、贫血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了解:心力衰竭、心包炎、贫血的发生原因和概念

第四节泌尿系统疾病

[教学内容]

一、肾炎

二、膀胱炎

三、尿石症

[教学要求]

掌握:肾炎、膀胱炎、尿石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熟悉:肾炎、膀胱炎、尿石症的治疗方法

了解:肾炎、膀胱炎、尿石症的发生原因

第五节中毒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亚硝酸盐中毒

三、食盐中毒

四、氢氰酸中毒

五、砷化物中毒

六、黄曲霉毒素中毒

七、有机磷农药中毒

八、磷化锌中毒

九、敌鼠钠中毒

十、黑斑病甘薯中毒

一、霉玉米中毒

[教学要求]

掌握:中毒病的诊断要点及常见中毒病的特效解毒方法

熟悉:亚硝酸盐中毒、食盐中毒、氢氰酸中毒、砷化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磷化锌中毒、敌鼠钠中毒中毒病、黑斑病甘薯中毒、霉玉米中毒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

了解:中毒和毒物的概念

第六节营养代谢病

[教学内容]

一、酮病

二、禽痛风

三、佝偻病与骨软症

四、硒缺乏症

五、维生素缺乏症

[教学要求]

掌握:牛醋酮血病、禽痛风、骨软症、硒缺乏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A、D、E、B

1、B2)R的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熟悉:牛醋酮血病、禽痛风、骨软症、硒缺乏症的临床特征

了解:牛醋酮血病、禽痛风、骨软症、硒缺乏症的概念

第二章外科病 第一节外科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

一、消毒与灭菌法

二、常用的全身麻醉法

三、常用的止血与缝合法

四、常用的阉割术

[教学要求]

掌握:消毒的方法和马、牛、猫、犬的全身麻醉

熟悉:一般常用的止血法

了解:灭菌的方法;常用的阉割术 第二节外科感染

[教学内容]

一、感染的概述

二、局部感染

三、全身感染

[教学要求]

掌握:脓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熟悉:败血症的诊断要点及常见化脓菌形成脓汁的特点

了解:外科感染的概念 第三节创伤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创伤的愈合

三、创伤的治疗

[教学要求]

掌握:化脓感染创伤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熟悉:不同创伤的用药

了解:创伤的构成与分类 第四节眼病

[教学内容]

一、眼的解剖生理

二、结膜炎

三、角膜炎

[教学要求]

掌握:结膜炎与角膜混浊的治疗方法

熟悉:角、结膜炎的临床特征

了解:眼的解剖生理 第五节疝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脐疝

三、腹股沟的阴囊疝

[教学要求]

掌握:疝的治疗方法

熟悉:疝的鉴别诊断

了解:疝的概念及构成 第六节风湿病

[教学内容]

一、风湿病的概述

二、马属的背腰风湿

[教学要求]

掌握:风湿病的诊断要点

熟悉:风湿病的治疗方法

了解:风湿病的概念 第七节四肢病

[教学内容]

一、跛行的概述(种类、特征、诊断方法)

二、关节疾病(关节扭伤、关节滑膜炎、关节脱位)

三、蹄病(蹄叶炎、腐蹄病)

[教学要求]

掌握:支跛、悬跛的特征;患肢、患部的确定;关节疾病的诊断

熟悉:腐蹄病的治疗

了解: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

第三章产科病 第一节怀孕期疾病

[教学内容]

一、流产

二、产前截瘫

[教学要求]

掌握:产前截瘫的治疗方法

熟悉:流产的发生原因

第二节分娩期疾病

[教学内容]

一、难产的原因

二、难产的检查和诊断

三、难产的救助原则和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难产的救助原则和方法

熟悉:难产的诊断

了解:难产的发生原因

第三节产后期疾病

[教学内容]

一、胎衣停滞

二、生产瘫痪

三、阴道脱出

四、子宫脱出

五、子宫内膜炎

[教学要求]

掌握:生产瘫痪和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熟悉:胎衣停滞、阴道脱出和子宫脱出的手术处理

了解:子宫内膜炎和生产瘫痪的发生原因

第四节乳房炎

[教学内容]

一、乳房炎的发生原因

二、乳房炎时乳汁的变化

三、乳房炎的诊断要点

四、乳房炎的治疗

[教学要求]

掌握:乳房炎的诊断要点

熟悉:乳房炎的治疗方法

了解:乳房炎的发生原因

第五节不孕症

[教学内容]

一、卵巢机能减退

二、卵巢囊肿

三、持久黄体

[教学要求]

掌握:卵巢机能减退和卵巢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持久黄体的诊断及治疗

第四章畜禽寄生虫病 第一节概论

[教学内容]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二、畜禽寄生虫病的诊断

三、畜禽寄生虫病防制

[教学要求]

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防治措施

熟悉: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

第二节猪寄生虫病

[教学内容]

一、华枝睾吸虫病

二、猪囊虫病

三、蛔虫病

四、旋毛虫病

五、棘头虫病

六、弓形虫病

[教学要求]

掌握:上述几种寄生虫病病原的寄生部位、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措施。

熟悉:华枝睾吸虫、猪囊虫、猪蛔虫、旋毛虫的生活史和疾病诊断。

了解:华枝睾吸虫、猪囊虫及其成虫、猪蛔虫和棘头虫的形态特征;棘头虫和弓形虫的生活史。

第三节禽寄生虫病

[教学内容]

一、鸡球虫病

二、鸡刺皮螨

[教学要求]

掌握: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措施

熟悉:鸡球虫的生活史,致病作用和病变特征。

了解:鸡球虫病病原的种类和诊断方法;鸡刺皮螨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

第四节牛、羊寄生虫病

[教学内容]

一、肝片吸虫病

二、前后盘吸虫病

三、血吸虫病

四、莫尼茨绦虫病

五、棘球蚴病

六、脑多头蚴病

七、消化道线虫病

八、肺线虫病

九、蝇蛆病(牛皮蝇蛆病、羊鼻蝇蛆病)

十、螨病

十一、牛胎毛滴虫病

二、梨形虫病

[教学要求]

掌握:肝片吸虫病病原形态、寄生部位、生活史、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螨病的诊断与防制;莫尼茨绦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措施;梨形虫病流行的必须条件。

熟悉:前后盘吸虫、血吸虫、莫尼茨绦虫、棘球蚴、消化道线虫、羊狂蝇的生活史;前后盘吸虫的形态特征;疥痒螨的寄生部位和形态特征;肺线虫病的诊断。

了解:牛皮蝇蛆病病原的种类、生活史和防治;脑多头蚴的生活史、诊断与防治;牛胎毛滴虫病和梨形虫病的诊断。 第五节马的寄生虫病

[教学内容]

一、丝虫病

二、伊氏锥虫病

[教学要求]

掌握:伊氏锥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断方法。

熟悉:伊氏锥虫的寄生部位和病原形态特征

了解:伊氏锥虫病的预防及几种丝虫病名称。

第五章畜禽传染病

第一节概论

[教学内容]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条件

二、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与流行过程

三、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教学要求]

掌握:传染病的发生条件和防治措施

熟悉:传染病的传染方式和流行过程

第二节人畜共患传染病

[教学内容]

一、口蹄疫

二、炭疽

三、结核病

四、布氏杆菌病

五、狂犬病

六、沙门氏杆菌病

七、巴氏杆菌病

[教学要求]

掌握:口蹄疫、炭疽病

熟悉: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狂犬病、沙门氏杆菌病和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第三节猪的传染病

[教学内容]

一、猪瘟

二、繁殖呼吸道综合症(兰耳病)

三、猪传染性胃肠炎

四、仔猪大肠杆菌病

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七、猪流行性腹泻

八、猪细小病毒病

九、猪链球菌病

十、猪丹毒

[教学要求]

掌握:猪瘟、繁殖呼吸道综合症(兰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熟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了解: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第四节家禽的主要传染病

[教学内容]

一、鸡新城疫

二、鸡马立克氏病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四、禽流感

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七、鸡传染性鼻炎

八、鸭瘟

九、鸭疫李默氏菌病

十、鸭病毒性肝炎

[教学要求]

掌握: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熟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瘟、禽流感、鸭疫李默氏菌病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了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第五节牛、羊的传染病

[教学内容]

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二、牛流行热

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四、羊梭菌病

[教学要求]

掌握:羊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熟悉:牛流行热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第六节 马的传染病

[教学内容]

一、马传染性贫血

二、马鼻疽

[教学要求]

了解:马传染性贫血和马鼻疽

第七节犬、猫的主要传染病

[教学内容]

一、犬瘟热

二、犬细小病毒病

[教学要求]

掌握: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

熟悉: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实验指导

【家畜内科常见病部分】

实验一反刍动物前胃疾病的诊治

实验二马属动物肠管疾病的诊治

实验三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治 【家畜外科常见病部分】 实验一外科打结和绷带技术 实验二新鲜创的检查与治疗 实验三公猪去势术

【畜禽常见寄生虫病部分】 实验一蠕虫卵形态观察

实验二蠕虫病粪便检查法

(一) 实验三蠕虫病粪便检查法

(二) 【畜禽常见传染病部分】 实验一消毒 实验二免疫接种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范文第1篇1.关于做好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定期的做动物检疫工作B、主要由兽医部门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