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
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09年我有幸被聘为偏关县万寨镇东长咀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示县》项
目的农业技术指导员,共联系了该镇科技示户10个,两年来,我按照项目要求,通过不断创新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使广大农户取得了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遴选技示户,并签定合同书
万镇是一个山区小镇,怀报黄河、背靠青山是一座天然的游乐场所,主要是以谷子、玉 米为重要产业,近年来谷子种植在该镇逢勃发展,经过广泛宣传,由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委员会择优推荐,报县农业局审定,万寨镇东长咀村遴选培育了10个具有较高化程度,较高养殖水平,乐于助人,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以礼诚信,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营较好的农户为科技示户,每个科技示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我根据每个科技示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示户手册》并与示户签定了合同书,明确了技术指导员与示户的责任和权利,有效地为科技示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认真履行技术指导员的职责
积极参加基层农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两年来屡次参加在吕梁农校、原平农校和县农业委员会举办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班学习,学习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示户,构建了专技术指导员技术示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形成了科学谷子种植专业示村。
三、加强对示户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做好示户的技术培训
今年对科技示户先后进行了十次大型培训,主要以谷子的栽培、种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市场信息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谷子生长的关键时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分户现场指导科技示户相结合,利用进村入户把有关技术资料发放到示户手中,并及时解答农民的种植技术难题,并及时向示户发放物化补贴,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大大提高科技示户的示带动能力,我所指导的10户示户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上达到100%。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经济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万寨镇东长咀村10户示户种植谷子的水平有明显增
长,2011年每亩谷子增产20kg,纯利润达到40元,增长了155%,户均将增收1000元。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增强了农民依靠科技增收的信心和能力,农村村容村貌得
到了改善,不断推进生态、种植示村建设。
五、下一步的工作
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业吸引力,增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大
力发展现化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吸引更多有知识的年青人投入农业。
2、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自已的知识水平和指导能力,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篇二:2010年农业技术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农业技术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
张潘镇政府 翟建德
我叫翟建德,按照农业部示范县项目及县农技推广中心工作安排,我有幸被聘为张潘镇寨张村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技术指导员,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会议和培训班,并对会议精神深刻理解,认真参照执行,在学习中认真做好笔记,把专家、教授所讲的新的农业科技学深学透,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了为农民服务的本领。
二、按程序化工作要求,按规程操作
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制定分户指导方案,并能按分户指导方案认真的落实与实施,指导示范户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悬挂科技示范户标牌,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
三、抓好中心工作,搞好示范培训工作 即以“增产增收提高增益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为重点,利用现代信息工具等集中和分散培训,讲解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我镇玉米主导品种:先玉3
35、浚单20、登海60
5、郑单9
58、中科
11、蠡玉
16、丰黎2008等;小麦主导品 种:周麦
16、百农
58、周麦
22、许科1号、许麦5号;主推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田间杂草安全防除技术,节水旱作栽培技术、玉米丛生苗和丝黑穗病防治技术, 耐密增产技术,适时晚收技术,玉米化控技术等。在工作中做到技术培训入户,根据示范重点和玉米产业的生产特点,因地制宜,集中培训和分户培训相结合,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明白纸、资料等方式,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相结合的培训,并向辐射户和全村农户扩展,同时根据示范户的家庭经营活动,开展相关经常管理知识培训。
四、物化技术补贴落实到位
将上级发放的物化技术补贴玉米种、化肥、农药等及时发放到示范户手中,促进示范户优先采用新技术,如化控技术,使示范户感受到从示范县项目中受益的优越感,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五、积极入户做好玉米和小麦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
通过进村入户与示范户开展座谈,了解真实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方案。在玉米和小麦生产管理关键时期,深入地块进行调查,提出不同的管理意见,及时进行技术指导,使所包示范户实现增产目标。
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为进一步展示玉米、小麦高产潜力,探索高产新途径,树立高产样板田,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小麦的单产水平,建立高产栽培模式和新技术体系,我确定了高产典型户,以点带面推广新技术,每个示范户实际辐射带动农户20户,并带动了周边所有农户,从而达到从 整体提高玉米和小麦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出效益。
通过一年的技术指导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农业科技才能实现。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更加努力学好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确保科技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达到农民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确保下田100天,努力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真正把技术方法落户到人田,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发挥作用,实现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的人生价值。
张潘镇农业服务中心翟建德
2011年6月3日篇三:科技示范户指导员2015年度工作总结
科技示范户指导员2015年度工作总结 xxx乡xxx 为了更好的向科技示范户提供周到细致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效果,我们以水稻、蔬菜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把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农技推广培训和项目的实施,使示范户能够从我们这里学到生产新技术和真本领,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进而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建设美好文明的家园,过上幸福富足的日子。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县农业局在我乡筛选评定示范户21户,示范面积250余亩,带动农户100户,辐射面积820亩。我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钻研农业新技术,从水稻种子、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根据农时季节经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技示范户和农民,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取得好的成果。
1、筛选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
按照农委筛选科技示范户的要求,2014年我们采取让农户“自愿报名,入户摸底择优录取”的方法合理的确定21名科技示范户,于2014年6月10日召开动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 。
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通过认真筛选品种,向示范户、辐射户推广蔬菜新品种。全年向示范户和辐射户重点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水稻抛秧种植技术,蔬菜苗嫁接技术,黑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每社重点抓12户示范户,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培训
科技示范户是科技入户项目的主体,只有抓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真正提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才能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实好。为此,今年对科技示范户先后共进行了6次大型培训。以水稻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还把这些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让指导员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
4、 搞好水稻不同生育期的苗情调查和田间指导
从水稻移栽到收割,全生育期共进行多种苗情调查6次,病虫草调查4次,进行田间指导11次。同时为示范户发放技
术明白纸资料500余份。
5、做好田间纪录,填好两个手册,为示范户解答疑难问题,帮助示范户记载自己的播种情况、农药、肥料施用情况、新技术应用情况、辐射户带动情况及生产效益情况等。在生产过程中,对示范户和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及时解答,一时解决不了的,作好记录。通过向专家请教或书本、网上查询等方式解决后,及时向示范户和农民答复。全年共为农民解答技术难题26余个。
6、验收总结
我指导的10户示范户、指导面积70亩进行验收,经逐户调查分析10户示范户平均亩产均超出了全乡平均水平。
二、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入户工作是我乡的一项新工作,农户认识不深,配合工作不积极,出现怀疑的态度。
2、个别示范户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很难接受新事物,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技术。
三、下一步的工作
1、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多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2、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篇四:科技示范户指导员年度工作总结
科技示范户指导员年度工作总结
德感街道办事处舒泽彬
为了更好的向科技示范户提供周到细致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效果,我们以蔬菜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把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农技推广培训和项目的实施,使示范户能够从我们这里学到生产新技术和真本领,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进而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建设美好文明的家园,过上幸福富足的日子。 2012年9月7日-2012年12月30日江津区农委在我街长
冲、陡石、临峰、红豆等村12社开展蔬菜科技进村入户,示范户10户,示范面积70亩,带动农户100户,辐射面积325亩。我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钻研农业新技术,从蔬菜种子、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根据农时季节经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技示范户和农民,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取得好的成果。
1、筛选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
按照农委筛选科技示范户的要求,2012年9月我们采取让农户“自愿报名,入户摸底择优录取”的方法合理的确定10名科技示范户,于2012年9月10日召开动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 ,2012年12月12日,在农业技术中心和村两委的监督下我们把每户150元物化补贴农药及时发放到每位科技示范户手中。
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通过认真筛选品种,向示范户、辐射户推广蔬菜新品种。全年向示范户和辐射户重点推广3项农业新技术,蔬菜苗嫁接技术,黑膜覆盖栽培技术,大棚早熟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每社重点抓12户示范户,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培训
科技示范户是科技入户项目的主体,只有抓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真正提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能力,才能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实好。为此,今年对科技示范户先后共进行了6次大型培训。以蔬菜品种、育苗、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我们还把这些技术印成简易明白纸,让指导员传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通过这些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大大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示
范带动能力。
4、 搞好蔬菜不同生育期的苗情调查和田间指导
从蔬菜大田移栽到收割,全生育期共进行多种苗情调查6次,病虫草调查4次,进行田间指导11次。同时为示范户发放技术明白纸资料。
5、做好田间纪录,填好两个手册,为示范户解答疑难问题,帮助示范户记载自己的播种情况、农药、肥料施用情况、新技术应用情况、辐射户带动情况及生产效益情况等。在生产过程中,对示范户和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及时解答,一时解决不了的,作好记录。通过向专家请教或书本、网上查询等方式解决后,及时向示范户和农民答复。全年共为农民解答技术难题26余个。
6、验收总结
我指导的10户示范户、指导面积70亩进行验收,经逐户调查分析10户示范户平均亩产达到4568斤,辐射户平均亩产达到了4289斤,均超出了全街平均水平。
二、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入户工作是我街的一项新的工作,农户认识不深,配合工作不积极,出现怀疑的态度。
2、、个别示范户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很难接受新事物,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技术。
三、下一步的工作
1、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为了贯彻党和中共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农政策,振兴当地经济,使广大学员利用所农技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为了使农技校工作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特成立我校农技校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白鸿海(小白村村长) 副组长:牛耀刚(小白小学校长)
成员:宋宇婷
樊彩芳
史世芬
杜晋芳
尹芳
籍建颖
王亚茹
陈秀丽
刘杨
杜秀芬
郝丽
张润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学校办公室,王婷任办公室主
任,负责具体工作。
二、本拟培训105人,培训前需做好准备,造好农技校学员花名册,写好教案,做好入学的宣传动员工作。
三、本培训内容以网上交易、网上销售、查阅农业信息、新技术产品的引进、网上交流等。
四、本培训形式以集中培训为主,在学农业实用技术的同时学好文化知识,做到既学知识又学技术。
五、本培训时间一周左右为宜,学理论的同时结合学员实际,学以致用,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更好地提高效益,提高产出投入比。
六、培训教师要认真负责,课前要认真备课,要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要认真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满足学员的要求,让学员学得懂,乐意学。
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或有经验的专业户到培训班传授经验。
八、培训结束,可申请上级有关部门给学员颁发绿色证书。
九、计划自拟定之日起施行。
小白小学
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油菜播面0.45万亩,比上年增加200亩,单产81公斤,总产量364吨,增加85吨。多年生、一年生经济作物播面稳中有升,收益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回顾一年来,我们根据县农业局的布暑,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结合我镇的情好范文版权所有况,我们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狠抓服务。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为农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扎实搞好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提供素质保证。
二、立足本职,切实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1、抓好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示范。根据县局的要求和《2005年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指南》,我们选取了三项进行推广和示范。
一是“镇4千亩优质稻推广”。项目涉及到11个村,推广的优质稻组合主要是川香3号、新两优6号、p88s/029
3、两优培
九、准两优
527、红莲优6号等。为确保项目的实施,镇里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技术入户率。通过适时播种移栽,科学施肥管水,加强病虫防治等系列措施的实施。于9月7日---11日对项目区进行了分类测产验收,经加权平均,项目单产为479.9公斤,比全镇单产亩增加76.9公斤,增收80元以上。项目总产增加30万公斤,达到了增产优质的目的。(详见技术总结)同时还完成了2000亩无公害优质稻的产地认定。
二是“镇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推广。面积1900亩。(详见技术总结)
三是“测土配方施肥示范”。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镇的推广应用。按照局里的要求,我们在村六组进行了200亩的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成立了专门的班子,竖起了示范牌,订出了保障措施,刊出了宣传墙报,拟定和张贴了30份宣传标语,举办了技术培训班,印发了技术资料31份,参训率达100。根据历年土壤普查资料和县局下发的施肥配方参数,确定了示范片的配肥参数为亩施用量:有机肥600---1500公斤、尿素5---15公斤、25复混肥40---50公斤。并为示范片的农户都下发了施肥通知单,通知单入户率达到100。示范片于4月14日---20日播种,5月20日---28日移栽。实行科学管水和病虫防治。镇农技站于9月6日对示范片进行了分类测产验收,经加权平均,示范片平均亩产560.1公斤,较上年亩增产41公斤,增收44元,共增产8200公斤,增收8800元,户均增收250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工作。技术培训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技术入户率的有效途径。结合今年的技术推广项目,共举办了“优质稻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26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20份,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都掌握了相应的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利用墙报、标语、经营服务点等积极开展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工作。全年共出墙报4期,刊出技术资料15篇。自拟和张贴技术宣传标语30份。并利用经营服务点开展技术讲座10期,接受咨询服务1000人次。
通过这些工作,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帮助一些群众解决了生产中碰到的难题。同时,我们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开展送技术上门入户活动,力争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3、认真开展病虫测报,搞好病虫防治工作。今年由于田间病虫基数大和水稻生长前期的长期阴雨。导致今年病虫发生量大,危害重。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按照县局的要求,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点面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病虫调查和测报,准确掌握田间病虫发生情况,按时上报,及时发出防好范文版权所有治通知。全年共下发病虫防治通知单100余份到村组,组织指导群众分别于6月8日---15日、7月8日---15日开展了两次大的病虫防治歼灭战。由于防治及时补治得力,从而有效控制了我镇中稻病虫发生程度,降低了病虫危害损失,没有出现成灾失收的田块。
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我镇高度重视农业工作,把加强农业信息基础建设,搞好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成立了以付忠同志任组长,信息站,经管站,文化综合站、畜牧站、农机站、林业站、水利站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高起点、大服务和便捷、高效的原则,以“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以农业人为主心“农业信息服务为宗旨,以实现“科技天天下乡,信息时时入户,贸易件件有靠,农民科学兴业,农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各村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安排专职信息工作人员,并邀请技术专家组成农业信息专家服务团,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和市场信息需求。
我镇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各层次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强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项目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的采集与发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组织投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窗口,支持通过,在线窗口,电子商务,农民论坛等多种形式,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信息咨询及交易,目前明水信息网页点击率达到了2万多人,发挥网络作用,逐步形成以政府信息服务为主与多种信息服务并存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开拓创新,成功建设了“三农”服务十大信息系统
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在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的工作中,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的特点,坚持现代科技和传统手段相结合,走立体开发的道路。结合我镇的具体情况,创建了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新模式。即:电话短信服务,电脑网络服务,专车出诊服务,书刊板报服务,技能培训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展示服务,手机与网络捆绑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等十大服务体系。
1、视频节目,指导农业生产
视频是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视频获取农业信息,是农民最乐意接受的服务方式。今年,信息中心创办了视频专栏与专题光碟,推出了《致富经》、《专家在线》、《农业信息》版块,紧扣“三农”服务主题,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指导。一是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制作特色农业视频课件。二是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制作实用技术光碟。三是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专家在线指导。
2、宣传12316,满足农民需求
今年为了更好地做12316执线工作,我镇就“12316”农业服务热线的功能、作用、拨打方法和信息查询方式等内容制作成简报,发放到17个村屯进行宣传,并向广大农民发放了宣传手册,使更多的农民对“12316农业服务热线”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开通了12316专线网站.
3、电脑网络,拓宽产品市场
创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信息网”网站,并强化了农民主体的以农业人为本的信息运转模式,创建了农业论坛与农业博客圈,在探索农业信息化运转模式向前迈进了步,一改二传手为人梯,完成了“一站通”的注册,信息站点由乡镇向村屯与大户延伸。一方面对 “农业信息网”进行扩容、改版、增加栏目、丰富内容,同时建设了“品牌农业”“协会探索“栏目,“农村信息贴子群发”通过网络平台滚动群发播报,使农业信息通过互联网系统远程互动,实现了农业信息“一对一,一对多”的改变、不仅管理维护更加方便,信息传播速度也更为快捷广泛
4、专车出诊,解决现场问题
XX年,我镇在率先成立 “农业110”服务中心,畜牧,农技首席专家电话通过网络,报栏公开,受到我镇广大农民的欢迎。坚持了24小时值班制,有电必接,有访必应,热情为农民服务。
5、信息快报,发布农业信息
《农情信息》简报已有7多年的历史,新建设的信息快报服务系统,就是在《农情信息》基础上的增容和提升,紧密配合农事季节,将农作物业生长发育动态、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农业产业化典型、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情况及救灾减损措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信息,编印成《农业信息快报》,通过乡镇信息站和村信息员,及时将信息转送到千家万户和相关农业生产企业,配合网络,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6、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新建设的教育培训服务系统是将技能培训、就业培训、村级农民图书室、音像放映队等多种培训教育形式和手段相结合,加大培训工作的深度和力度。今年我镇有八个村获得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基层示范点,配备了图书与音象设备与背投仪。“农业信息服务示范村”,每村均配备了“农业信息服务员”,组培训了“农业信息宣传员”,村部建设了 “农民图书室”, “电子阅览室”, “农业信息宣传栏”。镇信息站与文化站,还开通了阅书网站,收录几十万本科谱图书,用代码形式在网上借阅,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农信服务全面开展。
7、手机短信,传播及时信息
手机的拥有量已超过电话拥有量,根据用户的要求为他们提供短信服务和传真服务,并能预定、编制特定的信息资讯,向他们提供信息服务,方便用户畅游商海,为了便于农村经济人,开通了网页与手机相通,通过手机可以向网站发信息,通过网站可以向手机群发短信。
10、网络商务,提供网上交易
电子商务系统是在“农业信息网”站上开通“分类信息”,利用网络发布的农产品及相关供求信息,在网上进行产品交易服务,通过网上交易服务引领,明水电子商务服务系统正在逐步形成,也打造出了一个网络上哈大齐走廊,培育了一批实有企业与网络虚拟企业,农业信息网成为了拉动明水镇经济的新引擎。
11,农业信息员在工作中受益
在为农服务中,一批信息员成长为了创业大户,我镇向荣村信息员孙艳辉在信息服务示范中,好项目先试先行,今年他棚室收入达到了30万元,向阳村信息员李陶国成为村里采购员,销售员,不但为农民节约了农业成本,自己也获得了好的收入,在县城买了一套新居。美丽村信息员张志军,兴旺村信息员宫百合,不但成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明白人,市场的能手,个人撰得了合法的收入,还成为党委拟定的村屯接班人,为他们政治道路铺上坚固的基石,农业信息工作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
三、注重实效,信息化服务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1、提高了信息服务效果
通过半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初见成效。⑴“农业信息网”自改版以来,信息量增大,访问率升高,访问率80万人次⑵通过信息网,推介了优质农产品,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过去,产品找不到市场,种植找不到方向信息的缺乏成为制约明水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今,互联网络、电话网络、网络电视等搭起信息致富的桥梁。截至目前,全镇已有60多个名、优、新、特蔬菜品种在该镇“定居",(3)发挥了友帮公司等协会作用 ,为农业企业建立了信息站,企业网,不定期进行了培训,和事达公司今年对外订下了1500万元订单。(4)发挥信息的下延,注重横向联系,我镇经济人全部武装了网站,同时为全县的各经济人协会搭建平台,树立了明水镇农业信息老大哥的形象。营销业绩遍布辽宁,黑河等地,农产品营销额达到了一亿元。
2、促进了信息产业化发展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利用电话、电脑等信息技术载体和四级推广网络的有机结合,能快捷、准确地将农业信息送到千家万户,提高信息入户率,突破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瓶颈,将信息优势转变成生产优势和商品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年来工作总结
一年来,架科底乡农技站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县农科局的安排部署下,紧紧围绕全乡农业中心工作,全面贯彻中央惠农政策,扎实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认真抓好大春生产工作
根据县政府《关于2011年大春生产安排意见》,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及时下发了《架科底乡2011年大春生产安排意见》对全乡粮食生产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同时成立工作指导组驻村入户进行发动、督促指导,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收入、狠抓科技措施的落实为着力点,抓示范、抓创新、抓节令,干部职工、农技人员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共同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一)大春生产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县下达全乡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21000亩,粮豆作物播种面积19400亩,其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00亩。实际完成大春作物播种面积21000亩,完成计划数100%。
(二)各项增产措施完成情况
1、玉米计划种植11000亩,完成11000亩,完成计划数100%。计划玉米高产创建栽培2500亩,完成2500亩,完成计划数100%。
计划玉米地膜栽培3000,完成3000亩。计划玉米间套种5000亩,完成5000亩。完成玉米良种推广11200亩。
2、稻谷计划种植3000亩,实际完成3000亩,完成计划数的100%。其中水稻2600亩、旱谷400亩。计划水稻规格化栽培2400亩,实际完成2400亩。水稻薄膜育秧400亩,水稻良种推广2600亩。
3、计划豆类种植4400亩,实际完成 4500亩。其中大豆400亩、其它豆类4000亩。
4、计划荞麦种植1000亩,实际完成 1000亩。
5、其他经济作物计划种植2450亩,实际完成2450亩,完成计划数的100%。
(三)农用物资就位情况
农用物资就位情况:一年来,全乡共推广销售玉米良种罗单9号19000斤、罗单3号3000斤;推广销售水稻良种2400斤;销售地膜6吨;销售复合肥364吨、尿素65吨。马铃薯种子30000斤。
(四)病虫害防治情况
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大春病虫鼠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制定防治措施,及早准备防治器具、农药等物资,一年来,截止目前,架科底乡共防治玉米虫害(地老虎)、鼠害发生1950亩、水稻病虫害370亩。
二、深入贯彻,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高度重视,加大对惠农政策和宣传、解释,真正让老百姓了解惠农政策,切实体会到党的政策温暖。一年来,架科底乡完成各项惠农的发放共1113349.71元。
三、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为加快架科底乡劳务输出进程,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我站积极开展了农村劳务力转移培训。一年来,架科底乡完成劳务输出培训2期共143人。截止目前,架科底乡富余劳动力在外出务工的有872人。
四、加强科技培训,提升科技含量
每年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和实用技能培训20期以上,同时,通过利用专家授课、能手传经、大户帮带、以会带训等方式,传播致富信息,推行技术成果。从而达到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一年来,完成科技培训共17期,参加人数达765人次。
六、下一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大春农作物的田间管理
针对今年前期温度偏低、雨日偏多、大春作物长势偏弱,在管理上加强肥水管理,做到高质量晒田、平衡施肥、及时复水,大力搞好监测,适时用药控制,减轻病虫危害。
(二)大力发展晚秋生产。做好晚秋作物布局,建设好晚秋生产乡级示范片。
(三)认真搞好2012年小春作物发展规划。搞好2012年小春作物布局,制订小春作物生产方案,筹备小春生产技术培训,大力推进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
(四)加强农情信息工作。指导村搞好数据适时直报,做好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为乡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全乡没有耕地撂荒现象,更没有连片撂荒的,农民种田积极性很高。 全面完成了年初下达的粮食生产播种面积15000亩,单产465公斤,总产7000吨的目标任务,全乡冬种油菜8775亩,蔬菜800余亩,覆盖率达95%以上。
一年来,认真及时搞好了动植物防疫服务,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没有出现农作物大面积病虫害危害而造成重大损失,没有引发农户上访。
全乡拥有大小农机具100多台,完成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5%以上。全乡完成土地确权颁证率95%以上, 没有因土地确权造成农户上访。
全乡一年来农户土地确权有序流转近7000亩,及时发布信息及报送农业局备案。
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建立了农产品监管对象数据库,开展了日常巡查并有巡查记录。
完成了查班任务,蔬菜农残查测30度批次、猪(牛)尿样瘦肉精速测近50批次。
一年来,新增了“高锶矿泉水”一个,建立健全了“三资”管理机构,有牌子,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
规范使用票据,审批程序到位,村级财务按时报账并上传“三资”管理平台,资产资源及时更新并上传平台,按时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建设。
农技站纠风工作计划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