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10-111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范文第1篇

毛泽东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每年必考的内容,可是由于著作较多,重点也较多,在教材中知识点也比较分散,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麻烦。为此,文都教育考研政治名师专为同学们整理出《部分毛泽东重要著作及其主要内容》,可以供同学们突击记忆。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3)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4) 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5) 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4) 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 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3) 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4) 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4.《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3)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5.《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1) 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6.《<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1)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2)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3)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7.《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1)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8.《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9.《论政策》(1940年) 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0.《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11.《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1)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2)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3)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12.《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相应的基本政策;(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13.《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1)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6) 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4.《论十大关系》(1956年) 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3)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4)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范文第2篇

二大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三大 确定了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

四大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工农联盟问题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深刻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领导者、动力、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集中体现了中共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形成时期(28-35遵义会议前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初步阐述了中国革命创新道路的理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标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初步形成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反对本本主义 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思想;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成熟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实践论矛盾论 论持久战 战争和战略问题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共产党人发刊词是1939年毛泽东为《共产党人》创刊所写的文章,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取得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提出“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把这件事称为“伟大的工程”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写于1939年,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强调认清国情的重要性,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系统阐述革命对象动力等

新民主主义论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论联合政府对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王稼祥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

继续发展时期(45-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这篇讲话,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到了党和人民面前;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作了明确的区分; 阐述了指示分子的问题。

附:容易混淆的概念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范文第3篇

毛泽东是时代的伟人,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对时局洞察明晰,并且适时提出相应的思想路线与方针政策。关于他的著作教员曾经详细讲解过两篇重要文章:《矛盾论》和《实践论》,我自己也看了他的其他一些著作,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下面我想就读过的毛泽东著作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

一、对毛泽东著作特点的认识

首先,这些文章构思严谨,有缜密的逻辑结构。毛泽东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因此看待问题能一语中的,解决方法也合情合理。紧扣中心展开,读完后能让人信服。

其次,著作中例证丰富。毛泽东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他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所列举的例子中,主要关于革命,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子,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例子。这些足以见出他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再次,语言准确而生动。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毛泽东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他的思想内涵。同时,他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生动性上,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日常生活非常之近,他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他用语之生动。

我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

1 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阅读毛泽东著作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并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加以借鉴。

二、正确的分析问题及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

只有平时注重多渠道的获取信息,并敏感地对有效信息加以研究分析,才会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实质,想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处理问题的“高招”。这次读了《毛泽东选集》的文章,让我更深地体会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调查研究的方法极为重要,毛泽东同志形象地称之为“眼睛向下”。联想到每年人大政协开会前,许多代表纷纷提出议案,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这些议案的来源恐怕就是他们深入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眼睛向下”后得出的可行性建议。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会坐在农民家的坑上,钻入百米深的矿井去调查情况。种种这些都是具有极强的群众观的表现。可以设想,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学习这种正确的方法,那么我们的工作与学习质量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只要我们遵循“调查----研究----决策”这样的方法,不断改进,是会有所收获的。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僵化,反对教条主义,要重视认真读书学习,特别要提倡认真学习原著,科学对待原创性理论,忠实继承优良传统。所谓僵化是一种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坚持用本本框实践、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它一不调查研究,二不深入思考,似乎万事俱备于书本,习惯于从书本中讨生活,这实际上否定了生动的实践,也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我们的读书学习中一定要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这同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立场、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坚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三、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只要是认真地学习了毛泽东的著作,同时又认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会认识到: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在于,采用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来武装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让他们充分地觉悟起来,把共产党人和整个劳动人民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造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完成革命和建设的任务。

我们如何来看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意义。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创立开始,我们党就紧紧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不断唤醒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中国革命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

其次,我们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两个文明”一起抓。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对物质文明建设来说,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的精神变成物质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精神文明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题中之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向前发展。

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文献我理解到,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应贯彻以下的方针:

(1)实事求是的方针。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曾经有过精辟的见解:“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认真遵循的一条重要方针。

(2)疏导的方针。疏导的方针,就是通过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疏导的方针既是历史经验的概括,也是现实经验的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联想到江泽民同志说过的一句话:“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这就告诉我们,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加大科学含量,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做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学习和运用其他学科,如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原理,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应多采取说服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民主的方法、疏导的方法。要运用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四、在新的时期如何坚持并发展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于实践,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也在于实践。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也没有止境。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新阶段新任务又会不断地出现。研究理论、创新理论,是实现理论工作社会价值的关键所在。理论研究首先要忠实于自己的传统,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完整准确地理解原著的全部思想;要把研究的问题放到一定历史范围之内进行具体分析;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它,随时接受实践检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端正学风;要始终保持毛泽东思想的生机与活力,始终发挥毛泽东思想在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中的引导作用。邓小平正是在充分理解理论工作重

4 要性的基础上把它视为“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他对理论工作的这一崇高评价是同做好党的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理论研究更重要的任务还在于发展和创新。

求真务实所要求的严谨和勤奋的治学态度,是从事任何一项研究工作所必需的。而坚持与发展毛泽东思想更加需要严格要求,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能够回答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使现阶段的方针政策既能充分反映毛泽东思想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又能符合新世纪新任务的时代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范文第4篇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2、盛唐边塞诗

四个特点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盛唐边塞诗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4、晚唐边塞诗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

如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还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范文

毛泽东各个时期著作范文第1篇毛泽东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每年必考的内容,可是由于著作较多,重点也较多,在教材中知识点也比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