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第1篇

一、家庭生活(亲情)类

1、题材解读:

亲情类虽然有老套之嫌,但却是永恒的命题,每年的中考高分作文中,还是亲情类的所占比例最大。

2、课文借鉴:

难忘莫怀戚的《散步》,难忘“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的温馨,难忘一蹲一背一世界的美妙。一家人散步是件多么平常的事情啊,但是有心人却懂得发现,懂得思考,你呢?

还在为朱自清的《背影》感动吗?感动父亲的不易,感动父亲朴实的爱。那是爱的背影。其实,你的身边也有。有没有一个背影曾经感动过你,触动过你的心灵,也许你不能看到他或她的神情,但那背影已告诉你一切,或许也正是因为站在身后,你能更好地去感受,去思考,去流露自己的真情。

还记得《羚羊木雕》,还记得《心声》,其实我们每个同学家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矛盾。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矛盾都无所谓输赢,因为伤害的始终是彼此的感情。争执过后,让我们记录一切,然后试着反思。

还有《风筝》(鲁迅)、《我的母亲》(胡适)、《春酒》、《蒲柳人家》等都值得我们借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同学们可以拓宽亲情中人物的范围,不要仅仅局限于写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可以写兄弟姐妹、舅舅、阿姨等其他亲人。

3、范文指引:读书笔记“亲情系列”。

4、嫁接中考:

《幸福的颜色》、《让母爱走进心灵》、《想起了温暖的家》

《家的味道》、《妈妈特殊的奖品》、《爸爸的守望》等。

5、尝试写作:

(1)、家是港湾,无论你走得多远,那里都是你停泊的地方;家是明灯,无论黑夜多么漫长,都可以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家不同的诠释,请以“家”为话题作文。

(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类的情感中,亲情如一条长河,从远古一直流淌到今天,并且将永远的绵延下去。同学们心中一定有一个关于亲情最温柔、最温暖的角落,那么请用你饱含真情的笔,真实的叙说吧。请以“亲情”为话题作文。

二、学校生活(青春、成长、友情)类

1、 题材解读:

学校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而我们的成长很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我们可以精心选取学校生活中伴随自己成长的素材,歌颂友情,赞美师恩,体味成长的烦恼和快乐

2、课文借鉴:

《爸爸的花儿落了》(七下)、《藤野先生》、《我的第一本书》、《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范文指引:读书笔记“成长青春系列”

4、嫁接中考:

《幸福的颜色》、《让自信走进心灵》、《让汗水走进心灵》

《等待的味道》、《青春的味道》、《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等。

5、尝试写作:

(1)、命题作文:我的未来不是梦、成长的道路

三、社会生活类

社会是一个极其广阔的舞台,虽然同学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却无时不受到社会的影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社会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入文。

(一)、故乡与童年(回忆)类

1、题材解读:

无论故乡在哪,无论童年是否只有欢笑,距离的作用就是让故乡与童年变得美好无比。于是在娓娓诉说中,画面感出来了,情感出来了,难怪这种类型的文章是最容易写出诗情画意的。

那么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绪,记得故乡的什么人什么景什么物,记得童年的玩伴,童年的趣事、童年的天真。

2、课文借鉴:

鲁迅先生的好几篇文章写到了故乡及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社戏》、《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还有沈复的《童趣》。

3、范文指引:读书笔记系列“美好的回忆”

4、嫁接中考:

《幸福的颜色》、《让故乡榕树走进心灵》、《守望永远的童年》

《故乡的味道》、《想起了我的客家村落》。

5、尝试写作:

(1)、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 请以“往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定一篇文章。

(2)、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请以“我的故乡”为题作文。

(二)、文化体验(阅读)类

1、题材解读:

我很喜欢李清照,也很喜欢苏东坡,但这几年,我们似乎真的有些审美疲劳了,

文化是什么?文化至少不仅仅是文学。

关注那些正在消失中的庭院古镇吧,美丽却带着些古朴的地方更能带出美的遐思。即使我们失望地发现昔日安静的院落如今游人如织,我们也能在笔下写出自己的思考。

关注一下音乐吧,可以是西方的古典乐,也可以是我们的民乐,还可以是音质各异、个性各异的各色乐器,音乐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它也能让你的文字充满着想象力。

关注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也很不错,但是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也许那些失败的英雄更能写出震撼,写出思考。

也许还有绘画,还有民俗,还有更多的内容都等着你去发现,去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在游历中我们可以收获大量的感悟。融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中的人、事、景。我们可以叙事、可以写人、可以绘景,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描写。

2、课文借鉴:

《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俗世奇人》、《济南的冬天》、《夏感》等。

3、范文指引:读书笔记系列“文化体验”

4、嫁接中考:

《让飞鸟的细语走进心灵<飞鸟集>随想》、《让宋词走进心灵》、《青石板的味道》、《雨巷的味道》、《想起了贝多芬》

5、尝试写作:

(1)、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

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命题作文:尝试

(三)、生命感悟(哲理)类

1、题材解读:

放眼大千世界,生命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善待生命、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生活就是课堂,有哪些人,哪些事,曾经给你好好上过一课,让你明白了一些道理,解开了一些困惑。这一类型的文章,我们往往可以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去写,通过对自然中万物的歌咏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一类型的文章往往能够在立意方面让人耳目一新,作文分数自然高出很多。

2、课文借鉴:

《紫藤萝瀑布》、《谈生命》、《海燕》、《雪》、《日》和《月》(巴金)、《地下森林断想》、《敬畏生命》等。

3、范文指引:读书笔记“生命感悟”系列。

另:《我的小桃树》(贾平凹)、《白杨礼赞》(茅盾)、《荔枝蜜》(杨朔)

4、嫁接中考: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第2篇

201x年河南中考作文

题目:任选一个作文

◆(1)我身边的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棵小雏菊,每天都有一个小姑娘来给它浇水。突然有一天,小姑娘不来了。小雏菊就想:没有人给我浇水,我可怎么生长啊?经过思考,小雏菊觉得应该靠自己,于是便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一直向下延伸。终于,有一天,小雏菊找到了水源,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要求: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今年河南中考作文总体感觉难度不大,比较平和。

还是采用二选一的形式。

今年第一个题目为半命题作文也在意料之中,因为20xx201x年第一个题目呈现一个规律:命题与半命题交替出现。

20xx幸福原来

20xx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20xx我找回了 (自尊、自信、友谊、母爱) (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20xx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20xx逆耳忠言助我行

201x我身边的

河南省第一个题目都侧重于“我”的经历与感受,像20xx201x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重形式的表达,轻内容的挖掘,不注重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其实是舍本逐末。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背得多了,自然就写好了。”阅读和背诵对写作确实大有裨益,很多作家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阅读与背诵毕竟是间接地获得,它不能代替主观的感受。正像别人告诉你西瓜很甜,但要知道怎么个舔,还得自己尝一尝。另外,有人阅读也不得法,常常听家长诉苦,“家里的各种作文书一大摞,孩子也看,可为什么作文还是写不好呢?”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很多孩子往往注重于故事情节,却没有去想一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同样是一件小事,它为什么就写得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它是怎么选材的,怎么叙事的,怎么描写,怎么抒情,怎么议论的?它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照应,如何点题,都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所以有的同学只读一遍就万事大吉,是不可能登堂入室,尽得其中甘味的。就算是下次去借鉴,也只会套用其故事情节,引用其中的几个句子,到头来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让阅卷老师生厌。

“跃目其为景兮充耳其为声,荡心其为情兮幻化其为容”,用心观察,细细体味,思索,世间万物,何物不可入文?何声不可成韵?何情不可动人?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普通的背影,朱自清写得潸然泪下,感人至深;一枚小小的枣核,萧乾却让我们从中读出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深切眷念。

罗丹的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第一个题目可以写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我身边的故事”“我身边的榜样”“我身边的风景”“我身边的那些人”“我身边的个性老师”“我身边的新变化”等等,这样一来,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思路,想一想,我们原来没有写过类似的题目吗?

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叙事、写人或写景均可,叙事要具体,写人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之有物,要有真情实感,忌讳泛泛而谈,无病呻吟,生搬硬套,草草收场,不知所云。

也可发表你对身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写成议论文。

第二个题目依然为材料作文。从20xx年开始,话题作文开始被淡化,因为它太宽泛,容易套用,而河南省又相对保守,新的命题形式采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今年来特别偏爱材料作文,从20xx年到今年,河南省第二个题目均材料作文。

◆ 20xx年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20xx年

我剥开一个橘子,看到里面有许多小瓣。我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啊?”橘子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我啊!”我切开苹果,发现没有小瓣而是一个整体,我问它为什么没有小瓣。苹果说:“我为了完整地把自己奉献出去啊!”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今年的材料和前两年比,难度降低了不少,它的最佳立意点还是比较好找的。

大家不妨来想一想,对于一棵没有人来为它浇水的小雏菊,最后竟开出了美丽的花靠的是什么?材料里有一句话很关键“小雏菊觉得应该靠自己”,所以不难看出,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点应该是“我们应该自立自强”。

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自己面对挫折或困境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写自己面对挫折或困境,痛苦迷茫,在某人、某事或某一自然想象等的启发下,认识到了要自立自强,并最终付诸行动的故事。

201x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

我身边的诚信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社会需要诚信,我们少年儿童更需要诚信。

朋友,也许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无法如鲜花般灿烂迷人;也许你只是山涧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你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举世瞩目朋友,你可以如此普通、平常、默默无闻,但绝不可以丢掉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要让诚信与你同行.

那么,就让诚实变成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让诚实成为小鸟在耳畔的请啼,让诚信成为寒冷时身边的烘烘炉火,让诚信变成烈日下头顶的一片绿荫,时刻伴随你和我,与我们同行。如果春天没有七彩的阳光,就不会有蝶儿的满山翻飞;如果人间没有诚信,那就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诚信,如同一轮明月,曾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辉驱尽人间的阴影,她散发出了光辉,可是,她并没有失去什么,仍然那么皎洁明丽。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赢得的是友谊和尊重;诚信如一束玫瑰的芬芳,能打动有情人的心。无论时空如何变幻,都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有了她,生活就有了芬芳,有了她,人生就有了追求!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流传着无数感人的美德故事。他们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们恪守诚信,与人为善今天,我们重温我们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在这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诚信的故事俯拾即是。商鞅立木取信,获得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获得世人尊敬;季扎挂剑了却徐国国君的心愿,传为千古佳话。同时,我们也看到,商纣失诚信,加速了国家的灭亡;楚怀王失信,不但忘了国,还使

一代贤臣饮恨汨罗江故我们不但看过讴歌诚实鞭打无信的故事,我们还传颂着“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无信”之类的民间谚语。不难理解,诚信是人们立身、修德、处事的根本。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真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让诚信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拒绝考试作弊等不良习气,让诚信扎根我们的心灵,铭记国旗下的誓言: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带着诚信,与诚信同行吧,当我们真正拥有诚信时,才能告诉自己:因为我诚信,所以我美丽:因为我美丽,所以我自豪!

201x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我身边的美

美在何方?我时常问自己。我曾经登上泰山的顶峰观看日出,认为那是壮观的美;曾经与九寨沟清澈的溪水嬉戏,认为那是活泼的美;曾经看过夏天满天的繁星与银河,认为那是忧郁的美可是,我总以为美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就像无比绚烂的烟花。可是,现在我知道了美在我身边。

何以见得?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投掷自己的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小学生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围的乘客对他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看到风雨中被压弯了腰的小树苗被“红领巾”一次次扶起时,你感觉到的,又是不是美呢所以,美是高尚的品德,是每个人所拥有的爱心,美在我的身边。

美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种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当你快乐时,与你一起分享快乐的人;当你难过时,在你身旁安慰你的人;当你成功时,眼角里有泪花的人;当你失败时,眼神里有鼓励的人不管他(她)是你的朋友、老师、父母或其他,他(她)带给你的,你所感觉到的是的,就是美。

有人认为美是无限的风光,是画家的风景画,是音乐家谱写的乐章。可是这样的美是抽象的美,而实实在在的美永远在你的心中!其实,美是画家的画笔,是音乐家的一个个小音符,是组成壮观美景的每一个部分乃至一棵小草。有时美就是这样微不足道,可是它带给你的却是无比的享受。所以美在我们的身边。

朋友,不要再长途跋涉的寻找美的真谛,也不要冥思苦想美的真正含义,美是很实在的东西,千万不要把它抽象化。试着向募捐的人、让座的人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享受;试着向你的亲人、朋友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感觉!高尚的品德、爱心、亲情、友情这些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美,正因为如此,美就在我身边!

美在我身边 过去的人认为,长相漂亮就是美,而现代人的审美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外表,而且集中在气质、品格上,否则,只有美丽的外表则只是一支精雕细琢的花瓶,只有欣赏价值,而永远没有实用意义。美,一直在我身边。祖国的锦绣河山,有着气魄之美;广袤无垠的大海,有着雄浑之美;星月苍穹,有着梦幻之美;鸟语花香,有着自然之美当我们身处于如此美景之中,远离世俗喧嚣,心底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淡然之美。美,在我身边。

每天清晨,当我们迎着第一缕和风,感受着第一缕阳光,听着第一声鸟啼上学时,我们会看到清洁工人忙碌的身影,体会到了奉献之美;当我们经过公园,看到老人与猫狗共欢,与鸟儿共唱时,我们感受到和谐之美;当我们听说南方暴雪成灾,许多人们都无法回家团圆时,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自发地捐款、捐衣物、食品,当车子连夜赶到灾区,我们看到了灾民们带着幸福微笑的脸,此刻,我们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爱心之美;当“嫦娥一号”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飞天梦,飞往月球,并传回第一张我们自己的月球表面照片时,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告诉我们:这是梦想之美!当我们在残奥会上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在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时,我们也悟到了进取之美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留意,会发现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存在美,那就是自信之美。美,就在我身边;美,无处不在。

篇二:河南省20xx-201x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九:作文篇(含答案)

河南省20xx-201x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九:作文

篇(含答案)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逆耳忠言助我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

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太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

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x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我身边的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谈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路边长看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姑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已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怍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1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怀念_______的日子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

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2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同在一个屋檐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用;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3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让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理的西瓜不都是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4年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x年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 里的微感动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三:【中考试题研究】河南省2016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作文 专题一 河南中招材料作文讲解

第四部分 作文

专题一 河南中招材料作文讲解

一、考情分析

二、材料作文破题、构思七法

(201x河南)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 审题两步破题法

(1)读懂材料内容,概括材料中心要点

“读懂”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千万不能看到只言片语就轻易下笔。这则材料源于动物世界,叙写的是狮子追赶猎物屡败屡战,但是它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优势缺点“耐

力比不上猎物”,优势“爆发力强”,它总是鼓励自己“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分析材料可知,狮子的成功在于找到自己的优势,“优势”就是表现的中心内容。

(2)把握材料关键,确定写作内容主旨

材料往往有“点睛”之笔,特别是那些寓意性强的材料。为了降低审题的难度,往往在材料中间或者材料最后,用关键句点明寓意。如“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关键句,“优势”是关键词语,一个人,哪怕是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人,总会有他的优势存在。区别在于,自己身上的某些优势,有些人坚信它的存在,并尽力将其发挥出来,就像材料中每次捕猎失败时告诫自己的狮子;而有些人遇到挫折、坎坷,则会灰心丧气,丝毫没有看到、也不会相信自己身上存在的某种优势。结局很明显,前者一定成功,就如材料中的狮子;而后者,则一定会继续失败,并最终一蹶不振。所以作文可以从“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立意,也可以从“自信和成功”“善于总结”和“目标坚定”等方面立意。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第3篇

通过分值分布了解考题着重点,以便复习更有方向性:

一、代数和几何的比例今年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

4二、各章节分值情况

1、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3、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

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

三、考点分析

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4)列方程解应用题。

"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一是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二是关注试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2、函数

(1)求函数值。(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求系数的值。

(3)函数与几何结合求值或证明。(4)求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3、几何证明及计算

(1)特殊三角形的边、角计算(2)特殊三角形的边、角计算。(3)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应用(4)三角形中位线(5)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应用(6)正多边形的对称性问题(7)圆的垂径定理,圆的切线判定及性质(8)图形运动问题(平移、旋转、翻折)(9)几何图形与锐角三角比结合证明或计算(10)几何图形与函数结合证明或计算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考察加大力度,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及能力解决。

4、统计

(1)求平均数。(2)求中位数。(3)求数据总数。(4)求频率。

(5)与方程结合。(6)根据图像回答有关问题。如补齐图形。(7)用统计学知识判断某些统计方法的合理性。

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尤其是热点问题及背景模型的能力解决

四、出现得比较多的考点

1、圆与正多边形知识的考查

2、统计方面的知识点

至少有一道大题是关于统计方面。而且都与图表相联系。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根的判别式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有较大的关系,因此,这方面的内容有较多的考查点及考查形式,但是新教材中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出现在拓展2中,已经不在属于或不会进入考试范围。

4、几何图形运动:有2题左右出现

5、几何和代数结合

单纯的考查几何证明题可能性不大,很多都是与代数的内容相结合,特别是和函数的内容结合起来,综合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

五、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基础题量大,特别注意速度,但保证准确率

2、试题趋向简约流畅,不是拘泥于数学知识、技巧,而是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多收集类似题型

3、创设具有实际背景的应用性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应用类试题为各种类型的应用问题,创设比较熟悉的生活背景,结合社会热点设计,如2000年的第27题"拖拉机的噪声影响问题",2007年第21题"学生上网时间调查"、药品降价问题,2008年的"旅游问题","建筑图纸缩略图"等。突出考查学生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把重心放在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对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今年的应用问题与增长率问题和统计结合,是一道强调问题解决的好题,难度不大。但注意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4、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始有一定的要求。

去年在最后两大题的最后一问中都有体现,许多考生考到140分以上的学生就是最后这两小问的探索中没有考虑到分类讨论需要全面,关键找到分类的标准和对临界问题的思考。

总的说来,这类试题不拘一格,无现成的模式可套,突出探索、发现和创造。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探求的结论广泛、灵活,甚至隐去结论,留出空间让学生想象、发挥和创造。

5、几何证明题注重对探索、分析、猜想、归纳能力的考查。几何题在内容上和函数、三角比等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去年的第23题,是一道纯粹的几何论证,考查的知识点有等腰三角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论证方法灵活,过程简单,大部分同学都有办法解决,这是今后几何证明考查的方向。尤其是本题是课本习题的条件变式,从课本习题演化而来,学生不会感觉陌生。今年的最后一道几何题还是与函数相结合的综合问题,与往年比较,难度在提高,但是在模拟考中已经有很多体现。

6、考点的隐蔽性:有些问题进行了"改头换面"需要对问题分析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2009年第22题,似乎是考统计,实际是方程增长率问题。今年的第24题的第2小题也是如此,对于点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也有一定的隐秘性。

六、考试策略

1)确保基础题细心做,不丢分;提高题努力做,少失分;难题(最后一题)尽量做,多得分。(8:1:1)

2)作试卷的答题原则与技巧:在数学答题过程中,要正确、仔细、认真地审题,将审题贯穿整个解题过程之中。要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合理用时,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积极联想,大胆类比,立足一次成功的解题原则。最后要重视复查收尾和分段得分的环节,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3)对于压轴题:多思考关联知识点的常规图形,几何部分找函数关系时等式的建立大多数是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最后一问的求值往往和上一问相关,多想一想数学课本中几何部分有哪些等式,从而采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

总之,2011的中考题型在保留开放型、动手操作型、识图、阅读理解型、读图、画图、读表型、会增加方案设计型、猜想型、探索"存在"或"可能"型等新的试题形式。几何证明题是同一体系内纵向整合,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融合,应用题是圆的垂径定理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横向整合,体现了实际应以用思想,压轴题把几何论证、计算和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运动问题联系起来,而应用题的情景将更新,如"磁悬浮、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等、国际汽油涨价、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人民币升值、利息税、个税起征点的调整"等新的问题情境将进入命题人的视野,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会过高,但运用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会有所加大。

具体复习做到:

1)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第4篇

(开头)

中考语文改革已明显倾向于读写考查,作文得分高是语文得优分的关键。因此如何辅导学生临场作文技巧,是值得毕业班语文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 命题要新颖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平时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尽最大可能创造出新颖的作文题目,以争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如,面对题目《_________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若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读_______我真______》(2)《听________我真_______》(3)《看_______我真_______》。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

二、开头要引人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三、内容要情真

构思内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动人。切勿内容假、大、空,切勿写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不能感动自己当然便不会感动别人,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内容,这感动自己的内容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琐屑的小事件,小细节;或者是自己曾阅读过的有很深印象的书刊登载,写作时可以将旧内容换新角度使用。写自己的真感,如《尴尬的一幕》。考生写一细节:走廊上,与老师擦肩而过,自己试着努力想对老师说声“老师好”,可终于没有说出来,面对老师的微笑,自己低头而匆匆逃过,感到尴尬至极。这是一个真切动人的小细节,是作者的实情流露,更是文章内容的精华细节。真情的细节内容构成文章的血肉躯体,是好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分作文的关键,因为好细节才能打动批阅者心。

四、结构要创新

精心布局,创新结构框架,在阅卷者面前树立完美的整体形象,并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反复排比式、日记体式、剧本形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问答式、应用文体式等,都是有创新意义的结构体,且这种新框架极利于考场作文获取优分印象。如考生写《吴诚信的就症报告》,结构上以“病情”“病因”“处方”的体式布局谋篇,给阅卷者以新颖的结构感,因此这篇作文在考场中获得了满分。

五、书写要工整

工整、流利的书写给人的印象是:如同步入卫生清洁的场地。读一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如见到漂亮的罗敷,使“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工整的书写是考场作文给评卷者的良好直观印象。并且,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重、尊人的表现。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第5篇

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文章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

山东济南市中考,三年来一直是标题作文。2011年标题为“阳光灿烂的日子”,2012年标题是“咀嚼生活的真味”,2013年标题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知道了三年来的作文命题形式,那么对2014年中考的备战,应该以什么作为我们的作文备考重点,也就心中有数了。

就内容而言,可以说,2011-2013年济南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心灵的成长。2014年,这个方向当不会有大的改变。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其中心词是“画面”,修饰语是“定格在记忆中”。“画面”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一般来说,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就数量而言,可以是一幅画面,也可以是几幅画面。考虑到文章的字数要求,最好在行文时不要超过三幅画面。这是怎样的画面呢?修饰语做了限制,就是“定格在记忆中”的。所谓“定格在记忆中”,也就是让人难忘的。什么是让人难忘的呢?就是能够触动人的心灵的。进一步阐释,就是让人振奋的一幕,或者是让人悲伤的一幕,或者是让人思考的一幕。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第6篇

张娟娟

春暖花开,4月18日旬邑县2017年中考英语研讨会在原底中学如约召开,这次会议由旬邑县英语教研室负责组织,参会的领导有英语教研室主任张明凯老师,陕西省英语教学能手、英语教研员郑海宁老师及全县十几所中学九年级的英语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我有幸参加这次会议,学习、研讨2017年中考英语题型的变化趋势及复习策略。

短短的一天里,主要进行了以下活动:早上两节英语示范课教学,分别由赤道中学的赵会艳老师、城关中学的赵晓娟老师担任示范课教学。

赵老师的作文课从词、词组、句子到语篇,先给学生充足的词汇量,打好地基,再指导学生写作进行上层建筑,且最后的四句叮嘱非常重要,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引导学生,向及格、优秀进军。赵会艳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熟记于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总结、归纳,教学思路清晰,且能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教学成绩年年位于全县前茅。堪称英语教学的泰斗。每一次听课都会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中考英语作文满分15分,考查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比较简单的书面表达能力,它的呈现形式一般为:提示语、表格、图片等,要求:1. 参考表格或提示内容,可是当发挥,2.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书写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任何真是信息;

4、词数:不少于70词(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数。)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写作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确定时态,时态通常选用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一边现在时,打草稿构思写作,注意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用词准确且拼写正确,添加常用连词如then,also,what’s more, but等,像语文一样,引用言语名句,为文章增添亮点,同时,要注意标点,大小写等,用英语思维写作,切勿按要求逐字翻译,汉化英语。誊写作文时注意字迹工整,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总之,只要平时多练,勤写,英语作文分数很容易提升。(重视词汇学习,写日记,积累名句格言,强调书写)

赵晓娟老师对宾语从句的讲解浅显易懂,把学生难以掌握的复合句讲的透彻明了,教学基本功扎实,与学生紧密互动,切近中考,教学方法新颖,值得学习。宾语从句是每年的中考必考题,单选题的最后一个题考查宾语从句,考查连接词,语序,时态等,形式灵活,但不管怎么考,只要学生掌握动词、介词、一些形容词后跟宾语从句,若从句是一个陈述句,则连接词通常是that,可以省略不写,若从句是一个一般疑问句,它的连接词为if 或whether,且后面有or not, 介词后,动词不定式跟宾语从句或放句首的只用whether,不用if;若从句是一个特殊疑问词,则连接词是疑问词,要注意的是,从句的语序必须为陈述语序,且主句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从句可用任何时态,若主句是过去的某个时态,从句时态往后推,除客观真理,名言警句,从句时态不变,一般是一般现在时。赵老师对中考考点把握透彻,解析到位,课上不断鼓励学生思考,总结,归纳,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中考链接,原题再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教学效果突出,最后的Never put off what you can do today until tomorrow!给学生极大的鼓励。

接下来杨静妮、王珂两位老师分别对他们学校的初三英语复习教学方法给予指导,初三教学,重在夯实基础,各个击破,下午赵伟老师、郑海宁老师对2017年中考英语考试说明及考试预测给予了压轴性的讲解。

一、 明确考试大纲

2017年中考命题依据中考说明,英语课程标准,及国家的大政方针,尤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理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客场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关键能力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即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必备品格为思维品质+文化品格,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功能意念和话题项目,考试题目难易程度比例依然是4:3:2:1,考试题目不会太难,考试结果简析;

1、每一题型试题的考试结果概述

I卷:听力为全卷的容易题,得分率较高;

单项选择近三年得分率相比听力较低(2014年为70%多,2015年为60%多, 2016 年为70%);今年中考将单选题去掉,新增加了一篇完形填空;将语法的考查置于语篇中

2、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失分最多,建议老师引导学生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

3、 Ⅱ卷(得分率普遍低):短文填空的得分率2015~2016年呈上升趋势;

4、 补全对话A篇得分率为73%,B篇为60%。 命题原则:“强调语境,注重交际,突出语篇”。

语境的设置尽量集生活化、趣味性、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感于一体。

将知识的考查融入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之中。

二、 吃透考试题型(八种题型)

听力理解

• 设题角度:细节信息、观点、判断等。

• 听力理解测试题“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或独白。考生应能理解与判断: • ① 做什么(What)? • ② 怎么做(How)? • ③ 谁在做(Who)? • ④ 哪里(Where)? • ⑤ 何时 (When)? • ⑥ 为什么(Why)? • ⑦ 结果如何(What)? • ⑧ 多少(How much/many)? 完形填空

第一节:语法选择填空题,将语法知识置于语篇中考查,注意语法结构的意义及功能,体现“注重基础,突出语篇,强调运用”的测试理念。

主要特点:

1、考核应以基础为主,难易适中 2、体现了各科的融合

3、覆盖面广,涉及词汇、句型、语法、习惯用语、交际功能、文化常识等

4、考查语境,采取语义、语法相结合的方式 5、以语言的实际运用为交际点

完形填空一:复习备考从“单选”发展,不至形成漏点: (1)选用部分典型单选题(往年常考点),突出针对性; (2)开动脑筋,拓展典型单选题(往年真题中优秀的“单选”题干是最为简洁的微语境化的语篇);

(3)设置语篇语境,置语法知识的考查于情景之中. 

主要在语境中考查语法。  常考点有:

代词、介词、连词、时态、形容词、动词短语、被动语态、宾语从句  轮考点有:

 冠词、名词、感叹句、状语从句、祈使句

完形填空二:和以往考查形式相同,注重对语篇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尤其对思维能力在较高层次(如联想、推理、归纳等)上进行检测。

以记叙为主,稍有议论,短文故事性、逻辑性和趣味性较强。

设置空缺处多考查学生对上下文逻辑、故事发展的过程(脉络)等的理解及时对词语的运用

阅读理解

短文题材广泛多样,贴近生活,题材属学生常见体裁。只要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五级要求的"15万词",在阅读中有效形成了各种阅读技能和策略,就可以得高分。阅读理解“测试考生理解一般性话题英语简短文章的能力”,生词率不超过3%。

完成句子和短文填空 完成句子

考查学生准确运用所学单词及短语完成句子的能力,考查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短文填空

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任务型阅读

此题考查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完成阅读任务的能力。

五道题的设问及答案基本上为文章的缩写,平时训练时让学生就某一篇短文进行缩写,能有效提高此题的答题效果。学生可以尝试就一篇短文进行提问、质疑,写出问题,然后再回答,也可以概括某文的主旨。建议平时运用思维导读来处理语篇

补全对话

考查学生口头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书面表达

考查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比较简单书面表达的能力。 呈现形式一般为:提示语、表格、图片等,《考试说明》中的三篇示例体现了基本意图。

三、 归纳总结,巧学妙记

英语学科,可进行话题复习,系统、清晰,效果显著,单词--短语--句子--篇(阅读,写作) 词汇:

1. 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左右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可通过听写,布置任务每天记忆一点点,一帮一辅导,结对子或小组长检查、整理笔记等多种方式记忆单词,巧记单词词汇,如一些口诀,归类,或运用时兴的思维导图图文并茂地记忆单词;

短语:

1.学生总结每个单元的短语,黑板上或者多媒体上打出来2.最后在把总结出的所有短语进行打印。早读和课前进行朗读3.汇总短语,分类短语。名词,动词,介词等4.做题时遇到短语,用红笔划出并标注汉语意思 5.短语竞赛(听写短语或短语造句)

句子复习技巧

1,每天5句话,有主题的训练,写人的,感恩的句子,文明,环保等;2,教给学生怎么写正确的句子. 3,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所给的信息,把信息转换成自己的句子。4,写例句要最好结合短语5,由易到难,由短及长,使用连接词。

话题项目表1(在听力题中易考)

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邀请,请求许可,祝愿和祝贺,提供帮助,约会,打电话,就餐,就医,购物,指路、问路,谈论天气,语言交际,提醒注意、劝告及建议

话题项目表 2 1. 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

姓名、年龄、身高,家庭情况,所在的学校、班级、工

2.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 (Family, 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

3. 周围的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s)

4. 日常生活(Daily routines)

5. 学校生活(School life)

6. 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7. 个人情感(Emotions)

8.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9.计划与愿望(Plans and intentions) 10.节假日活动(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 11.购物(Shopping) 以话题为线索整合教材 这种复习方法课堂容量很大,可以节约时间,对老师要求很高,老师必须熟悉三年教的5本新教材,熟悉话题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有效整合教材,梳理知识点、梳理考点。

整合教材、话题复习

话题的大体分配 话题对应的单元 Topic 5 School Life 七上 Unit 1 School and Friends 七下

Unit 3 School Life 八上

Unit 1 Me and My class

Unit 2 My favourite School subject Topic 1 Personal information

七上 Unit 1 School and Friends

七上

Unit 3 Body Parts and Feelings

八上

Unit1 Me and My class

八上

Unit 8 Celebrating Me! Topic 10 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 节假日活动

七下

Unit 4 After-School Activities 八上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

河南省中考作文分析范文第1篇一、家庭生活(亲情)类1、题材解读:亲情类虽然有老套之嫌,但却是永恒的命题,每年的中考高分作文中,还是亲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