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1A类
参考国外的分类方法根据仪器功能和重要性进行的分类标准制定更有利于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合理化科学性的管理。关于A类设备是指非测量辅助设备, 在GLP实验室中这类仪器往往只处于正常和故障两种情况, 而且不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读取和计量, 因此在实验中可以准确发现仪器的状态。该类仪器一般是磁力搅拌器以及涡旋混合器等。
1.2 B类
B类仪器设备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评定才能够确定其具体状态, 状态的不同对实验进行可能会产生结果不可靠的隐患, 因此B类设备是需要进行校验才能投入实验室应用的辅助设备, 该类设备包括温度计、天平等。
1.3 C类
C类仪器设备的重要性更高, 同时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更高, 该类设备包括HPLC、GC等。该类设备在检测中可能会受到许多内部或外部原因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完整的检测、验证程序, 该类设备在检测时为了确保检测的稳定性记忆准确度还需要配合一定的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2对我国农药GLP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管理需求
2.1 SOP制定
SOP的制定和严格执行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持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SOP是指对仪器使用的相关程序制定的文件, 这包括仪器的日常使用、维护、放置等方法进行规范, 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对仪器相应状态下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及时的修护措施。
2.2设备记录
对设备记录包括仪器在仪器设备档案材料记录时的规范性, 还包括仪器设备在使用中的检测、维护、检定等过程的记录。对仪器设备使用过程状态的记录的规范性要求具备相应的证明文件, 且要求对仪器维护进行详细的情况记录。
3仪器设备日常管理方法
3.1设备购入
对设备的购入在具体的实验室需求上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仪器设备的购入需要包括申购、招标投标、仪器购置和设备检测验收等阶段。对仪器的申购需要进行DQ确认的基础上进行, DQ是指申购人联合仪器设备具体使用者对仪器设备进行设计确认, 申购人和具体使用者对仪器设计确认要求申购仪器符合实验实际需要, 设计确认要求详细记录设备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 并作为申购参考使用。
设备在购置到达实验室之后要求使用者对仪器设备进行具体的安装确认、使用确认以及计量检定。安装确认要求厂家出具完整的安装完成证明文件或者进行直接的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要求得到仪器具体管理员的确认。对仪器的使用确认要求由厂家提供相关的工程人员与实验室具体操作人员对仪器进行运行确认, 以确保仪器设备符合实验室实际需求的标准。在国内实验室往往会对购置的设备仪器进行计量检定, 对仪器的计量检定要求由专业的计量检测检定单位进行检定, 并要求提供检定报告。
3.2设备维修
对仪器设备的维修是在仪器故障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日常使用如果仪器出现故障对设备仪器的维修需要按照固定程序进行, 首先要及时与仪器具体管理人员进行联系, 然后完成与相关厂家维修人员的联系进行维修工作, 要注意对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进具体的维修操作进行记录。维修完成之后要对仪器设备进行运行确认, 以确保其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3.3性能不足设备的处理
性能不足的设备一般情况下是由于仪器损坏或者性能满足不了实验需要引起的, 在此条件下首先要对损坏仪器进行维修, 对性能不足的设备进行试行更新, 如果其性能仍然达不到实验要求则要对其进行降级或报废处理。针对降级仪器则主要是指一些多功能性的仪器在部分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无法满足实验标准需要。这种情况下的仪器在部分功能上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对其进行降级使用处理可以更大限度提高设备使用价值。对降级仪器的投入使用时要求附加“降级仪器使用说明”, 在降级仪器相关降级申请得到批准由具体仪器管理员或者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制定的降级仪器使用说明标注着仪器的可用功能以及具体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
4结语
对农药GLP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合理化的管理要求在仪器设备的具体分类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严格SOP的制定和制定, 再此基础上要从设备从购入到使用, 从检测到维护, 从使用到降级报废进行各个过程中的合理化管理。对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要求进行管理过程的细分和具体管理人员的分配, 针对性的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能够更大程度上达到对设备使用价值的提高和使用寿命的延长。注重对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是农药GLP实验室对实验设备的要求, 也是我国农药实验室规范化进行的要求。
摘要:对农药GLP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实验稳定性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农药GLP以及GLP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分类和管理需要介绍, 分析了仪器设备在日常情况下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农药GLP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确认
参考文献
[1] 马璟, 杨琛懋.GLP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J].毒理学杂志, 2007, 04:285.
[2] 余珊珊, 李正奇.GLP认证现场检查常见问题简析[J].药物评价研究, 2014, 04:295-299.
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1 加强购置计划的审查与论证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把好购置计划的审查论证关, 根据学科发展建设规划, 教学科研任务, 经费来源, 技术人员等条件, 提出大型仪器购置计划。组织学科专家的论证会, 论证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 提出设备购置品牌、技术参数、价格等意见, 提交学校会议审批。
2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为了掌握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 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有必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完整的档案。大型仪器设备建档内容主要包括:档案卡、使用说明书、保修卡、合格证、验收表、仪器检定、校验情况记录、使用记录、期间核查记录、仪器损坏、故障、修理记录、仪器维护保养记录、仪器设备存放位置变更记录和仪器设备报废情况记录等。
3 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要坚持专管专用的基本原则。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实行专业技术培训和高温高压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网站, 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简介、功能介绍、用途情况、简单的操作规程、使用论坛、使用预约等。一是制定操作规程简表,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后, 要结合大型仪器维护的相关资料, 制定大型仪器制作操作规程。二是制定使用规章制度, 学校层面制定的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办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大型精密仪器使用规范和大型仪器实验记录本等操作性标准, 以便提高大型仪器管理和使用的可操作性。
4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
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操作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指导规程进行维护保养。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责任人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中或使用后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时, 立即停止工作, 迅速查找故障。如果无法排除故障, 应及时向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报告, 安排工程师检修。维修后重新进行检定和校准, 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核查仪器设备的异常是否对之前开展的分析测试造成影响, 如果有影响, 需要告知相关人员重新测试。
5 仪器设备的报废
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无法修复、计量检定达不到要求无法使用时, 根据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予以报废处理。仪器设备的报废由实验室提出, 经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鉴定确认后, 填写仪器设备报废表单, 报实验室主管部门批准, 并上交仪器设备给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在报废的仪器设备上做明显的标志, 隔离存放。在仪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仪器记录。
6 结语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 积极探索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的新机制, 不断解决新问题, 总结积累新经验, 大力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与科学研究, 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从构建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体系入手, 就提高实验室大型仪器使用效率, 提升大型仪器的管理水平,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完善大型仪器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效益, 服务好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S].国家认可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
[2] 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 关丽萍, 宋皓.探索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
[4] 邹月利, 徐雅琴.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 2011, 39 (15) .
[5] 何兰花, 王瑞晓.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3.
[6] 谢忠.构建平台吸纳精英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
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云平台建设原则
1、 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 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 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 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 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都分布在各个服务器上,流量模型从纵向流量转换成复杂的多维度混合的方式,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和处理能力,满足PB级别的数据处理请求,具备对突发流量的承受能力。
6、 开放接口
为保证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能够被云平台良好的调度与管理,要求系统提供开放的API接口,云计算运行管理平台能够通过API接口、命令行脚本实现对设备的配置与策略下发。
7、 绿色节能
节能减排是目前网络建设的重要系统工程之一,从网络机房的整体能耗来看,IT设备运占到30%,空调等制冷系统约占45%,UPS、照明等辅助系统约占25%。所以作为IT设备的节能,不仅要考虑本身能耗比较低,而且要考虑其热量对空调散热系统的影响。应采用低功耗的绿色网络设备,采用多种方式降低系统功耗。
云平台建设目标
1、 支持PB级数据存储,保障访问高速、安全
2、 完善的容灾备份机制
3、 提供完整的故障预警和处理机制
4、 提供弹性计算、自动扩充存储空间功能
5、 提供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工具
6、 部署CDN 云平台建设思路
云计算主要分为三种服务模式:SaaS、PaaS、IaaS。SaaS主要将应用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IaaS是主要是将虚拟机等资源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Paas以服务形式提供给开发人员应用程序开发及部署平台。
1)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Saas是最为成熟、最出名,也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云计算。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软件分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软件安装在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那里,用户可以通过某个网络来使用这些软件,通常使用的网络是互联网。这种模式通常也被称为"随需应变(on demand)"软件,这是最成熟的云计算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已经证明可靠的支持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因此能够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和投入,而且由于这种模式的多宗旨式的基础架构,运营成本也得以降低。
2)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
PaaS提供了基础架构,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却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我们自主研发的App PaaS Structure可以在此基础上很方便的扩展服务模块。
3)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通过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资源。IaaS可以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和/或信息资源。IaaS的主要用户是系统管理员。最高端IaaS的代表产品是亚马逊的AWS(Elastic Compute Cloud),不过IBM、Vmware和惠普以及其他一些传统IT厂商也提供这类的服务。IaaS通常会按照"弹性云"的模式引入其他的使用和计价模式,也就是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都只使用需要的服务,并且只为之付费。
鉴于云计算平台应用需求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云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云平台建设遵循长期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前期立足于满足IaaS层,后续根据实际需求逐步支持PaaS和SaaS的实现。
总体拓扑结构
云平台总体拓扑结构
云服务平台移动端/PC用户VPNCDN企业门户CA认证应用服务映像管理部署性能监控Security计量Backup/Recover虚拟化平台虚拟资源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虚拟网络物理设备SMP服务器 刀片 存储服务器 存储 网络云服务总体拓扑结构
云平台分层架构
外围系统智慧城市其他数据中心
SaaS企业门户信息管理业务支撑安全保障PaaS运营管理体系CA认证访问控制工作流引擎BI决策支持IaaS资源调度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信息安全体系虚拟化/资源池化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基础硬件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 云服务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内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内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拟化、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提供云状态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定制功能及相应的扩展。 软件即服务:对外提供终端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基础服务提供统一门户、公共认证、统一通讯等,专业服务主要指各种业务应用。通过应用部署模式底层的稍微变化,都可以在云计算架构下实现灵活的扩展和管理。
按需服务是SaaS应用的核心理念,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通过负载均衡满足大并发量用户服务访问等。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云计算平台建设以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全一体化防护体系、虚拟化为技术支撑的安全防护体系、集中的安全服务中心应对无边界的安全防护、利用云安全模式加强云端和用户端的关联耦合和采用非技术手段补充等保障云计算平台的安全。
运营管理体系,保障云计算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故障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组网物理拓扑图
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光伏电站CDNsCDNsInternet企业Intranet智慧城市链路负载均衡器其他数据中心虚拟资源池物理设备云服务 网络负载均衡设计
链路负载均衡器将多条互联网线路进行虚拟化处理,保障用户仍最好的线路访问内外部资源。任意一条ISP线路中断,都不会对服务造成仸何影响。通过链路负载均衡器可实现ISP接入线路的无缝扩展。
1) OutBound流量负载均衡
访问互联网的流量到达链路负载均衡器时,将通过链路负载均衡器多种链路状态检测结果选择最佳出口链路,提升用户体验。
2) InBound流量负载均衡
为使用户通过不同互联网链路访问互联网接入区应用系统,链路负载均衡器的智能DNS解析功能将不同用户访问的域名解析成不同的公网IP地址,加速应用访问,提升用户体验。
云平台技术选型
硬件设备
主机: 刀片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
存储: SAN存储、NAS存储、IP存储、虚拟带库、异构存储控制系统、SAN交换机 网络设备:路由器、光纤交换机、负载均衡、VPN网关
安全设备及配套:防火墙、入侵防御设备、运维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 系统级软件
1、 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
2、 虚拟化软件:VMware
3、 开放平台:J2EE
4、 大型数据库:MySQL、PostgreSQL
5、 云平台管理软件:包括网络管理、资源管理、用户管理、统计报表、监控、告警等管理功能。 机房配套设备
1、 配置UPS,保障电源持续可靠
2、 空调设备,保障机房散热持续正常
3、 标准机架,提供物理基础实施的放置和维护空间 云资源管理
整个复杂的计算机架构中,必项通过一个强大的管理平台来实现对硬件资源的整合和虚拟化对功能服务器的模板制作不部署,对计算机资源进行启动、停止、删除、回收等,对整个计算机平台运行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志报告等功能;同时还实现用户交换接口,用户可以方便地登录到计算机平台,申请各种硬件资源和中间件资源启动、停止自己功能服务器功能。这样打破了业务应用对资源的独占的方式,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
云资源管理功能结构图
云资源管理系统架构需要实现功能:
1、 设备管理
提供物理对物理设备接入和管理功能,包括设备发现展示、配置部署、告警上报等。
2、 虚拟适配层
提供不同虚拟层(VMM), 的适配、集成能力。如VMware、Xen、KVM、Hyper-V对上层屏蔽不同虚拟层差异,提供统一的虚拟化管理接口。
3、 云适配层
资源的统一管理能力。
4、 虚拟化资源池管理
实现计算、存储和网络的虚拟化和资源统一管理。
5、 资源池调度
提供资源动态分配、动态耗能管理、调度策略管理、资源池高可用性和备份恢复等功能。
6、 资源池服务
对外提供基础资源池服务能力,如动态伸缩、负载均衡等。
7、 对外接口
对外提供标准的接口和能力,供上层业务或解决方案集成。
8、 管理平台
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1.需增配的设备:
①定硫仪1台;②测氢仪1台
2.现有的设备:
①高温炉2台;②电热鼓风干燥箱2台;③量热仪1台;④电子天平2台;⑤振筛机1台;⑥密封式制样机1台;⑦颚式破碎机1台
二、人员配置:
1.制样人员3名
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 化学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二、 实验室内实验剩余或常用的小量化学易燃物品,总量不超过5公斤时,应放在铁柜中,由专人保管,超过5公斤时不得在实验室内存放;
三、 禁止使用没有绝缘隔热底座的电热仪器;
四、 在日光照射的房间必须备有窗帘,并在日光照射到的地方,不应放置怕光的或与热能分解的燃烧物品,也不能存放遇热易蒸发的物品;
五、 实验性质不明或未知的物品,尽量先从最小量开始;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作好灭火准备;
六、 任何化学物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如:发现异常或有疑问,应检查验证或询问保管人员,不得随意乱丢乱放。有毒危险品要集中分类存放处理(地下室);
七、 在实验台的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暂时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化学物品,尤其是不能放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
八、 往容器内灌装较大数量的易燃、可燃液体时(醇、酸等电解质除外)要有防静电措施;
九、 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体钢瓶要远离火源,应放置于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十、 建立建全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物品保管使用规则,并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防止因急于求成或思想麻痹而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及违反化学物品保管、使用规则,引起燃烧或爆炸;
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二、进口设备和精密仪器要组织专业人员调试和建立操作规程。
三、凡使用仪器设备者,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仪器结构、性能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仪器运行中,操作者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四、计量器具必须送到法定计量单位检定,根据检定结果,分别在计量器具上贴上“合格”,“准用和停用”标签,标签不得污损遗失,凡已停用仪器设备必须在仪器档案使用栏有记录。
化验室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