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升高三数学专题范文
高二升高三数学专题范文第1篇
理科数学试题
第Ⅰ卷
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复数z满足z(1i)2i,则复数z的实部与虚部之差为() A.0B.-1C.-3D.
32、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3,1)且P(24)0.6826,则P(4)()A.0.1588
B.0.1587
C.0.1586D.0.1585
3、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2,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A.y28xB.y28xC.y24xD.y24x
4、设x,yR,向量x,1,1,y,2,4,且,//,
()
AB.10
C.D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则命题“pq”为真命题 B. 命题“若xy0,则x0”的否命题为“若xy0,则x0”
C. “sin12”是“
6”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 命题“xR,2x
0”的否定是“ xx0R,20
0”
6
6、设函数f(x)x1
x,x0,
, 则当x>0时, f[f(x)]表达
x0.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20B20 C-15 D1
57、阅读程序框图(如右图),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1,3]
上,则输入的 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 {xR|0xlog23} B. {xR|2x2}
C. {xR|0xlog23,或x2} D.{xR|2xlog23,或x2}
8、在极坐标系中,圆p=2cos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A.
2(R)和cos2B. 0(R)和cos
2C.
2
(R)和cos1D. 0(R)和cos
19. 来自高
一、高
二、高三的铅球裁判员各两名,执行一号、二号和三号场地的铅球裁判工作,每个场地由两名来自不同年级的裁判组成,则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种.A.96
B.48
C.36
D.2
410、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AOBC内,曲线yx
2和曲线yx围成一个叶形图(阴影部分),向正方形
AOBC内随机投一点(该点落在正方形AOBC内任何一点是
等可能的),则所投的点落在叶形图内部的概率是()
A.12B. 1116C. 4D.
311、在ABC中.sin2Asin2Bsin
2CsinB
sinC.则A的取值范围是
f(x)f(x)则
A yf(x)在(0,
2)单调递减Byf(x)在(34,4)单调递减
C. yf(
x)在(0,
2
)单调递增Dyf(x)在(34,4)单调递增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
13、极坐标方程是92162sin22250的曲线离心率是.14.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 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cm
3。
15、
直线x2(t为参数)上与点A(2,3)的距离
y3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
16.在极坐标系中,点(2,
3)到圆2cos的圆心的距离为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在直接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方程为x-y+4=0,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x(为参数)ysin。
(I)已知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P的极坐标为(4,
),判断点P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II)设点Q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比数列{a2n}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2a13a21,a39a2a6
.(I)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II)设
bnlog3a1l
og
32alog
an
,求数列{
1b}的前n项和.
n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x2cos
y3sin
(为参数),定点A(0,),F1,F2是圆锥曲线C的左,右焦点.
(Ⅰ)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经过点F1且平行于直线AF2的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
(Ⅱ)在(I)的条件下,设直线l与圆锥曲线C交于E,F两点,求弦EF的长.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
1C1
D,E分别是AB,BB
1的中点,AA1ACCB
2AB。 1
(Ⅰ)证明:BC1//平面ACD11; ACA(Ⅱ)求二面角D1E的正弦值。D
21、(本小题满分12分)现有4个人去参加春节联欢活动,
该活动有甲、乙两个项目可供参加者选择. 为增加趣味性,约定:每个人通过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决定自己去参加哪个项目联欢,掷出点数为1或2的人去参加甲项目联欢,掷出点数大于2的人去参加乙项目联欢.(Ⅰ)求这4人中恰好有2人去参加甲项目联欢的概率;
(Ⅱ)求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项目联欢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项目联欢的人数的概率; (Ⅲ)用X,Y分别表示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乙项目联欢的人数,记|XY|,
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E.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a∈R,函数f(x)lnxax (1)讨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
)已知x1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和x2是函数f(x)的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值
3并证明:x2>e2
高二升高三数学专题范文第2篇
1、学完分式运算后,老师出了一道题“化简:
x32x” x2x24(x3)(x2)x2x2x6x2x2822小明的做法是:原式;
x24x4x24x4小亮的做法是:原式(x3)(x2)(2x)x2x62xx24; 小芳的做法是:原式x3x2x31x311. x2(x2)(x2)x2x2x2C.小芳
D.没有正确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小明
B.小亮
2、下列四种说法(1)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a2,分式的值不变;(2)分式
3的值可以等于零;8y(3)方程xx111的解是x1;(4)2的最小值为零;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x1x1x1A .1个 B.2 个 C. 3 个 D. 4 个 2xa1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3、关于x的方程x1A.a>-1 B.a>-1且a≠0
C.a<-1 D.a<-1且a≠-2 4.若解分式方程2xm1x12产生增根,则m的值是( ) x1xxx
D. 1或2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5. 已知115ba,则的值是(
) ababab1 3A、5
B、7
C、3
D、6.若x取整数,则使分式6x3的值为整数的x值有( ). 2x-1 A 3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7. 已知2x3AB,其中A、B为常数,那么A+B的值为(
)
x2xx1xA、-2
B、2
C、-4
D、4 8. 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人从甲地出发,以v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走了a小时后改乘汽车,又过b小时到达乙地,则汽车的速度( )
SSavSav2S
B. C.
D. abbabab111
29、分式方程去分母时,两边都乘以 。 x33xx912
10、若方程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x1xa A. 1111.已知:x222axb0 ,则a,b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xx12.已知223143(yx)的值是______________. ,则3x2yyx2x1abbcca(ab)(bc)(ca)
,则cababc213.若abc0,且
三、计算或化简:
4a4a1x2x1)(1a) (2) 1114.(1)(a1 2a1a11xx2x1
15.当a为何值时,
16. 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
17.有160个零件,平均分给甲、乙两车间加工,由于乙另有任务,所以在甲开始工作3小时后,乙才开始工作,因此比甲迟20分钟完成任务,已知乙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是甲的3倍,问甲、乙两车间每小时各加工多少零件?
18. 解方程:
x1x22xa的解是负数? x2x1(x2)(x1)2mx3会产生增根? x2x4x211112 x10(x1)(x2)(x2)(x3)(x9)(x10)八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分式1
1、若分式x1,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x3xx3aa2abb2 ;
2、如果2,那么22bab
3、若111ab,则 ; ababba
4、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 32ab2 (2)0.1x0.2y (1)20.25x0.03yab3x2
15、如果分式的值为0,求x的值。
x
113a2aba8,b
6、先化简,再求值;2 ,其中 。
29a6abb2
7、已知
8、已知分式
11a2abb4.,求的值. ab2a2b7ab6a18的值是正整数,求整数a的值。 2a91x
29、已知x3,求4的值。
xxx2
110、已知 abc3a2b3c0,求分式的值。 345abc
11、先将分式
12、已知x
6x6化简,再讨论x取什么整数时,能使分式的值是正整数。 2x2x111113,求分式x22的值,能求出x33,x44的值吗? xxxx
213、已知x5x10,求x21的值。 2x
1a4a21
14、已知a5,求的值。 2aa
x2y2z
215、已知3x4yz0,2xy8zo,求的值。
xyyz2xz
16、已知
17、已知a,b,c为实数,且
18、由xyz,(a,b,c互不相等),求xyz的值。 abbccaab1bc1ac1abc,,,那么的值是多少? ab3bc4ac5abbcca1111111111111,,,你能总结出(n为正整数)的通式吗? 122223623341234,n(n1)1111.
高二升高三数学专题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