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治疗范文
根除治疗范文(精选10篇)
根除治疗 第1篇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幽门螺杆菌,根除,补救治疗
幽门螺杆菌 (H.pylori) 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的主要病因, 根除H.pylori感染对防治上述疾病有重要意义。质子泵抑制剂 (PPI) 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1,2],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但随着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率的不断上升, 有10%~30%患者初次根除治疗失败[3,4]。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补救治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为此, 本研究应用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补救根除H.pylori感染失败的患者, 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 女40例, 年龄22~70岁, 平均46岁;消化性溃疡32例, 慢性胃炎伴黏膜糜烂28例, 伴黏膜萎缩、肠化生25例, 慢性胃炎并有胃癌家族史者4例。
纳入标准: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中至少2项为H.pylori阳性;至少经1次含克拉霉素和 (或) 甲硝唑根除H.pylori三联正规治疗, 结束2个月以上且复查提示治疗失败, 2周内未服用过抗生素、PPI、H2-受体拮抗剂和铋剂的患者。排除标准:H.pylori感染的初治患者, 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或酗酒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药品
奥美拉唑, 每片20mg, 常州四药生产;阿莫西林, 每片250mg, 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左氧氟沙星, 每片500mg, 第一制药 (北京) 有限公司生产;替硝唑, 每片500mg, 湖北广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枸橼酸铋钾, 每片110mg,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45) 及对照组 (n=44) 。治疗组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 每日2次, 左氧氟沙星500mg, 每日1次。对照组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替硝唑500mg+枸橼酸铋钾220mg, 每日2次。疗程均为7d。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在餐前0.5h服用, 其他药物在餐后服用。
1.4 疗效评判
在根除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 DOB值<5为阴性, 可判断为H.pylori被根除。对根除治疗结束后继续使用抑酸剂或其他抗生素者, 应在停用抑酸剂或抗生素后至少2周进行检查, 以避免检查结果假阴性。
1.5 依从性评价
在治疗结束后, 进行随访测评, 将依从性分为:好 (能完全遵医嘱, 完成疗程) 、一般 (能完成疗程70%或漏服药量累计不超过30%) 、差 (不能完成疗程70%或漏服药量累计超过30%) 。
1.6 不良反应观察
在治疗结束时和结束1周后分别随访患者1次, 观察患者有无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失眠、皮疹和关节痛等不良反应。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 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的分布方面具有可比性。
2.2 疗效评价
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为86.67% (39/45) , 对照组为68.18% (30/44)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依从性好43例 (95.56%, 43/45) , 对照组依从性好35例 (79.55%, 35/44)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依从性差为0例, 对照组为4例, 占9.09% (4/44)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第1次随访时6例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13.34% (6/45) , 其中腹部不适、腹胀3例, 纳差1例, 腹泻2例, 症状均较轻微, 患者可耐受, 且在第2次随访时上述症状均消失。对照组10例发生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22.73% (10/44) , 除上述反应外, 还有呕吐、头晕、口腔异味的发生, 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我国是H.pylori高感染率国家, 随着根除H.pylori治疗的普遍开展, H.pylori对常用抗生素, 如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这已成为一线根除治疗方案失败率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进行的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菌株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在2005~2006年, H.pylori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达到75.6%, 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达到27.6%, 85.1%对克拉霉素耐药者同时对甲硝唑耐药[3]。
根除H.pylori治疗最初开展时, 南京地区常用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瑞倍) (PPI/RBC) +阿莫西林+甲硝唑, 但随着甲硝唑高耐药现象的出现, 现已较少将甲硝唑用于首次治疗H.pylori, 而克拉霉素仍为目前H.pylori首次根除方案中最常联用的抗生素。但近年来我们发现, 南京地区H.pylori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也迅速上升, 超过了30%, 而且一般认为含克拉霉素方案根除治疗失败后, 有1/3~ 1/2的病例将产生继发性耐药, 不宜再选用含克拉霉素的方案进行根除治疗。
多项研究[5,6]表明, 左氧氟沙星可安全、有效地补救治疗H.pylori, 根除率可达81.0%~87.5%。2007年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意见指出:对于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者应用喹诺酮类药如左氧氟沙星作为补救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7]。左氧氟沙星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的活性, 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的。体外左氧氟沙星抗H.pylori活性显著[8], 且其对H.pylori原发耐药的情况也十分罕见[9]。阿莫西林尽管在过去的20年广泛用于抗菌治疗, 但对它耐药的H.pylori菌株仍少见, 耐药率仅2.7%[3]。故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可作为补救方案中抗生素之选。
胃内pH值对H.pylori根除率影响很大, 许多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 对H.pylori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都依赖于胃内的pH值, 当pH值升高时MIC降低。奥美拉唑40mgd-1的抑酸作用较强, 能使胃内pH值>4.0的时间长达16h, 从而通过使抗生素发挥最大杀菌力而产生协同作用, 具有价格低、不良反应轻等优点。故本研究以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补救根除H.pylori, 结果根除率达到86.67%, 超过了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的68.18%, 且本方案服用药物少, 不良反应轻微且可逆, 患者依从性高,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 (2003.中国) [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6) :522-523.
[2]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 O′Morain C, et al.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theMaastrichtⅢConsensus Report[J].Gut, 2007, 56 (6) :772-781.
[3]成虹, 胡伏莲, 谢勇, 等.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 2007, 12 (9) :525-530.
[4]Graham D Y.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Helicobacter pylori: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Gastroenterology, 1998, 115 (5) :1272-1277.
[5]Gisbert J P, Gisbert J L, Marcos S, et al.Third-line rescue ther-apy with levofloxaci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ifabutin rescue reg-imen after two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failures[J].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 24 (10) :1469-1474.
[6]张昊, 于静, 贾长河.用三联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后的补救方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8, 24 (4) :361-363.
[7]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 2008, 13 (1) :42-46.
[8]S偄nchez J E, S偄enz N G, Rinc幃n M R, et al.Susceptibility ofHelicobacter pylorito mupirocin, oxazolidinones,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and new quinolones[J].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0, 46 (2) :283-285.
细节关怀根除隐痛 第2篇
智能化药品补缺系统
曾有媒体曝光,很多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字迹非常潦草,引发人们广泛争议。可想而知,拿着这样的处方去取药,护士看错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而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医院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据说,美国的医疗事故中,有40%都是因为拿错药而造成的。
卡地纳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些隐痛,并为此提供解决方略。他们设计了一套系统:医生在开完药方之后,用一张磁卡在电脑上划一下,然后护士拿着这张卡,在取药的地方,再划一下,电脑显示什么药,就拿什么药,这样拿错药的可能性就被大大的降低了。因为是电脑控制,即使出了错,也能够很快查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能尽快加以解决。
另外,有的医院在购买药品的时候,因为是大批量购进,导致其自身都不是很清楚哪些药充足,哪些药不够。药品短缺的时候再订购,就算是最快的物流,医药公司送过来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万一碰到急诊,又急需这种药,结果药没有了,那可如何是好?
2014年7月,杭州公交纵火案中两名受害人重度烧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对患者有极大疗效的多粘菌素B针。岂料国内已经停止生产该药,各大医院也已不再使用,通过媒体及众多网友的帮助才找到药品货源。救人如救火,寻药的这一段时间,患者还得忍受病痛的折磨。
在卡地纳公司的这套医药管理系统中,针对每一种药都会设定一个红色警示线,护士每一次取药,就会自动生成一个新的数据,当这个数据低于红色警示线的时候,系统自动地将信息发到卡地纳公司,卡地纳公司在你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将药品送至医院了。如果这样的智能化药品控制系统也能在我们国家广泛使用,因药品缺失导致的医疗事件就会减少。
器械人才供给细致周全
通常外科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都需要用到手套,而每一类医生对手套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卡地纳公司通过对每一个买家购买手套的数量、频率、型号、品牌等因素,进行综合数据分析。然后依据这个数据,研发了一种超出美国国家标准的,关于手术手套的产品标准。按照这个标准,针对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手术类型,在厚薄程度、韧性上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手套类型。医疗器械的标准化在疾病诊治方面关系重大,有针对性的对医疗器械的生产供应做标准化要求,可进一步降低手术医疗风险。但如果流转于各大医院,疾病攻克领域不尽相同的医生也能标准化调动,也许很多患者就不会盲目的寻求多种渠道找专家诊治了。
张女士对此就深有体会。她说自己因为宫寒未孕问题,辗转了几家医院,药吃了不少,医生也看了很多。但是,两年了,还是没有怀上。之后,有朋友就建议她,不如找个有经验的老中医调理调理身体。于是,张女士托亲访友,找了很多地方,问询了很多医生,治疗方法大同小异。所谓有经验的老中医没找着,自己忙碌加劳累,病症反而加重了。
在美国,医疗人才区域性分布的问题也同样存在。美国的医生,尤其是治疗一些与流行病相关的医生,在流行病消减之后,大多都会闲下来。而一旦某一地方又爆发了这种病,另外的地方没有,疾病爆发地就会很急需这一类的医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卡地纳公司建立了一个医疗人才库。通过人才库,就可以查找到能被派遣的医生,尽快控制病情。
中国名不经传但医术高超,在某种疾病治疗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医生不在少数,如果也能够建立这样的一个人才库,并能够通过医疗机构方面的正常渠道得以调动找寻,像张女士这样需要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就只要通过人才库来查找就可以了。而在遇到紧急病患或复杂病症时,也能尽快调动权威专家共同商讨解决。
看病就医ISO900认证
曾有人对北京一家公立医院进行调研时发现,一个病人平均在医院里面要等候六个小时,才能看到六分钟的病,医院对此也很烦恼。而且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病人在化验之后,不知道去哪儿拿化验单,拿了化验单之后,去哪里取药也是问题。其实这都是因为医院在科室分配方面的不科学造成的,以至于造成很多病人乌央乌央地在整个医院里到处跑来跑去的现象。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看病流程又如此混乱,只会导致病痛紧张的情绪进一步扩大化,医患摩擦就不可避免了。
而很多不合理的医疗流程对病人不方便的同时,造成的浪费也非常大,比如说时间。医生看病六分钟的话,有三分钟是在填病历表格,而在此之前,完全就可以先找一个护士把信息填了,根本就不需要见到医生的时候才填信息。
据此,一家挪威的公司将整个就医流程看做一个产品的生成,然后再对产品的质量做资格认证。即对每家医院就医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从病人进来、寻找科室到等候售药等等,严格控制包括医院财务管理、药品采购及污水处理等每一个步骤的精确化、标准化。这就相当于ISO900认证,如此这般培训完了之后再给质量认证,确保革新后的管理流程正常有序的进行。
而这其中一个简单流程的改造,也许会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原本安排不科学的科室只要换一换,多加几个指示牌,很多病人就不会茫然无措的到处找东找西了。排队看病的时候,可以短信或网上预约提前通知病人,几点几分到医院看病。病人也就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时间浪费在多余的地方了。看病流程快捷明了,医院整体环境不会吵杂混乱,病人舒心,医生也可以减少很多工作负担了。
根除治疗 第3篇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根除治疗,急性
1 早期病因根除手术治疗的意义及适应证
非手术措施是治疗PGDU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非手术治疗PGDU的逐渐增多, PGD原发病因在非手术治疗后的早期确诊也受到重视, 这些急诊时无法实施特殊检查确定PGD病因的患者, 经非手术方式治愈穿孔后, 早期行胃镜检查, 发现虽然PGD穿孔病因中GDU占大多数, 但也存在病因的多样性及GDU多种并发症并存。非手术治愈穿孔后, 对于单纯GDU者, 通过继续合理的药物治疗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常无需手术治疗, 因此其手术治疗指征应严格掌握。但GDU同时合并疤痕性幽门梗阻、慢性肠瘘等并发症者, 经过禁食、胃肠减压等非手术治疗, 虽然其临床表现可暂时缓解, 但并发症的病理改变并未消除, 一旦停止治疗, 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再次导致PGD, 所以非手术治疗后一旦确诊, 应尽早手术。另外, 在非手术治愈的PGD患者中, 可能存在胃癌患者, 临床应高度重视。穿孔的胃癌病人, 仍有手术切除甚至根治性切除的可能, 不能轻言放弃。从本组病例来看, 非手术治疗成功的胃癌穿孔者, 其解剖生理状况较其穿孔急诊时更有利于开展根治性手术。胃癌穿孔虽然是非手术治疗后确诊, 但仍然获得根治性切除或肿瘤姑息切除, 故对于这类患者仍应积极治疗。憩室的药物疗效较差, 憩室穿孔者其再穿孔的机率较高, 对此应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妥。由此, 作者认为, 在非手术治疗后确诊的PGD病因中, 有下述病因之一者, 应列为早期病因根除手术的适应症: (1) 胃癌; (2) GDU同时并发疤痕性幽门梗阻、慢性肠瘘 (PGD后的急性肠瘘除外) 等; (3) 十二指肠憩室等非溃疡性良性疾病。“顽固性溃疡”因与治疗的合理性、治疗落实情况、疗程以及维持治疗情况等多因素相关, 不应列为早期手术适应证。PGDU合并大出血者少见, 发生时一般不采用非手术治疗。
2 早期病因根除手术治疗的时机
PGD非手术治疗患者的穿孔病因多在穿孔痊愈后方得以确诊。在这些原发病中, 需要早期选择手术治疗的并不多见, 但存在手术指征并需要尽早手术时, 选择其手术时机则较为困难, 一般认为要等待较长时间 (通常情况下需要3个月左右) , 以使腹腔脏器、组织炎症水肿消失, 解剖状态恢复正常以利于手术治疗。但对于需要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 手术治疗穿孔病因的迫切性与其常规的手术时机相矛盾, 如何选择合适时机, 成为此时治疗成败的关键。有1例手术患者在PDU非手术治疗使穿孔痊愈后, 拒绝药物治疗, 并强烈要求在住院期间尽早手术, 于急诊入院后12d实施了早期手术, 发现非手术治疗使PGD临床表现缓解后的早期, 除了原穿孔处附近尚有轻微炎症及粘连外, 其它部位几无粘连、水肿等炎症反应。在之后陆续开展的此类手术研究中, 情况均类似, 同样发现PGD非手术治愈4d (多数患者在入院后7~10d) 后, 腹腔脏器的炎症反应就已局限并很轻微, 较通常PGD急诊手术中所见的穿孔及周围显著的腹腔炎症改变有明显不同, 而且随着施行手术的时间距穿孔闭合时间 (或入院时间) 的延长, 前述腹腔炎症反应也逐渐消失。2周左右手术时, 除了原穿孔处局限区域外, 腹腔已基本恢复其正常解剖状态, 这与大多数PGD非手术患者治疗后恢复较快的临床特点相吻合, 说明大多数PGD的症状主要由化学性刺激所致, 穿孔一旦闭合, 其继发的炎症反应可以快速消失, 而多数患者可能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感染或感染较轻, 尤其是临床上恢复较短的患者更是如此, 这种现象对确诊后需要早期手术的患者非常有利。由此, 笔者认为, PGD非手术治疗并达到穿孔闭合指标或PGD治愈标准1周后 (多数患者在急诊入院治疗10d以后) , 选择有早期手术治疗指征的PGD病因, 对其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较为安全、可行。
3 结语
对于经非手术治疗后确诊的PGD病因, 选择治疗时机有时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需要尽早对PGD病因行根除手术治疗者, 在PGD治愈的1周后, 早期实施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选择早期手术时机必须与其临床表现、相应临床指标及非手术治疗效果相结合。而更多的病例资料积累有助于验证本文的观点。
参考文献
[1]Behrman SW.Management of comp licated pep tic ulcer disease[J].Arch Surg, 2005, 140 (9) :914~915.
[2]蔡伟晖, 梁健, 邓玉军.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J].腹部外科, 2002, 15 (1) :29~30.
根除组策略之痛 第4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如何通过组策略来限制使用应用程序和禁用注册表编辑器,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如何破解这些招数。
限制使用应用程序
以Windows XP系统为例,首先单击“开始”按钮,在“运行”文本框中输入“gpedit.msc”命令,随后单击“确定”启动Windows组策略。点击“组策略控制台”|“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系统”中的“只运行许可的Windows应用程序”(如图1),双击之后启用此策略,然后点击下面的“允许的应用程序列表”中的“显示”按钮(如图2),会弹出一个“显示内容”的对话框,在这里单击“添加”按钮,然后添加你允许运行的应用程序即可。以后一般用户就只能运行“允许的应用程序列表”中的程序,其他程序就无法运行了。
禁用注册表编辑器
为了防止他人进入系统后对注册表文件进行修改,可以在组策略中对注册表编辑器做禁止访问设置。具体操作方法:打开“组策略控制台”|“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系统”中的“阻止访问注册表编辑工具”并启用此策略。
解决组策略限制
开机时按F8键进入安全模式选项,选择其中的“带命令行提示的安全模式”,进入后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mmc”(Microsoft管理控制台),按Enter键就打开了该程序。
接下来,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添加/删除管理单元”(或直接用快捷键“Ctrl+M”),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添加”按钮(如图3),此时会列出很多可添加的管理单元,选定其中的“组策略”(如图4),再点击“添加”,会出现“欢迎使用组策略向导”窗口,点“下一步”直到最后单击“完成”按钮即可。
下面,关闭可添加的管理单元列表,然后在“添加/删除管理单元”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在“控制台根节点”窗口的左侧“控制台根节点”项目中会多一个“本地计算机”,把它展开,接下来的操作就跟你启用“限制使用应用程序”和“禁用注册表编辑器”时一样了。注意,只需把“只运行许可的Windows应用程序”和“阻止访问注册表编辑工具”里的“启用”改为“未配置”就行了。最后,关闭“Microsoft管理控制台”,此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你是否要保存,点“确定”即可。如果提示无法保存,不要管它,单击“否”,然后关闭即可。
根除治疗 第5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①入选标准:年龄16~76岁;一周内经胃镜证实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②排除标准:严重其他脏器疾病、妊娠、药物过敏、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溃疡严重并发症、肿瘤、服用非甾体类或激素类药物及试验前一周内服用过抗Hp药物者。入选病例共85例,男58例,女27例,平均年龄(38.52±10.38)岁,其中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52例。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病灶大小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4周行胃镜及Hp检查。治疗方法:A组:奥美拉唑(无锡阿斯利康公司)20mg,克拉霉素0.5g,羟氨苄青霉素1.0g,2次/d×14d;B组:奥美拉唑(无锡阿斯利康公司)20rmg,克拉霉素0.5g,羟氨苄青霉素1.0g,2次/d×7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①临床症状: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以0-3作评分。②内镜检查:治疗开始后4周复查胃镜,按溃疡愈合情况分为:愈合、显效、有效、无效。溃疡愈合率=(愈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X 100%;总有效率=(愈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根除率。
1.4 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期间任何与用药有关的症状。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4周后病人疼痛等症状积分相似,差异无显著性。
2.2 内镜检查及HP根除率
①溃疡愈合情况:试验组溃疡愈合38例,显效3例,愈合率100%:;对照组溃疡愈合37例,显效4例,有效3例,愈合率93%,总有效率100%。两组愈合率及有效率相似(P>0.05)。③试验组Hp根除率为98%,对照组Hp根除率为8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食欲减退、头晕、皮疹。全部病例均完成疗程,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3 讨论
质子泵抑制剂为有效的抑酸剂,在体外能抑制Hp生长,在体内也有抑制细菌生长和尿素酶活性的作用;克拉霉素属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更耐酸,消化道反应更少,是已知抗生素中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此外还有改善胃动力作用;羟氨苄青霉素具有很高的胃黏膜凝胶层渗透力,对酸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1]。但近年来由于Hp对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等的耐药株逐渐增加,上述根除Hp方案的疗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消化性溃疡根除Hp治疗疗程究竟以多长合适,欧洲Maastricht2-2000HP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一线根除Hp方案疗程至少为1周,而美国推荐这些方案的疗程为10-14天[2],经上述研究,笔者认为两周方案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促进溃疡愈合,减少溃疡复发,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和2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经胃镜证实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4例,A组接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2周治疗,B组接受上述三联药物1周治疗,均于治疗四周后复查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A组和B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3%,总有效率均为100%,Hp根除率分别为98%和81%;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2周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高于1周疗法。
关键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幽门螺杆菌
参考文献
[1]黄良锦.三联不同疗程清除儿童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杂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1013.
根除治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科就诊的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除外伴有严重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胃镜检查为消化性溃疡, 病理学诊断除外恶性肿瘤, Hp快速尿素酶测试阳性, 13C尿素呼气试验为阳性。采用Tris随机分组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34例, 男18例, 女16例, 年龄19岁~70岁, 其中胃溃疡患者15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9例;治疗组34例, 男22例, 女12例, 年龄18岁~69岁, 其中胃溃疡患者14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病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2组患者均要求生活规律, 工作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情绪紧张;注意饮食规律, 戒烟酒;尽可能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药物。治疗组 (四联疗法) 方案:兰索拉唑片 (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批号:国药准字H20065186) 30 mg, 早餐前1次;胶体果胶铋 (生产企业:山西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58476) , 200 mg, 每日3次, 餐前;阿莫西林胶囊 (生产企业: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4021351) 1.0 g, 每日2次, 餐后;克拉霉素缓释片 (生产企业: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51296) 0.5 g, 每日2次, 餐后。治疗1周后继续给予兰索拉唑片30 mg口服4周。对照组 (三联疗法) 方案:兰索拉唑30 mg, 早餐前1次;阿莫西林1.0 g, 2次/d, 餐后;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 2次/d, 餐后。治疗1周后继续给予兰索拉唑30 mg口服4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胃镜下发现溃疡面明显消失或开始形成瘢痕;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 溃疡面积变化不明显。患者达到显效或有效均视为有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尿素呼气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其中对照组Hp根除率为61.8%, 总有效率为88.2%;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2%, 总有效率为94.1%, 治疗组Hp根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质子泵抑制剂 (PPI) 或铋剂加2种抗生素的三联方案是国内外推荐的Hp根除的一线方案[2], 然而近年三联方案Hp根除率逐年下降, 而初治失败后再选用四联方案和二线抗生素复治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患者依从性亦会下降。因此, 可考虑将Hp根除四联方案作为初治一线方案[3]。在我国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很高, 三联疗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应用[4]。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根除Hp能大大减少溃疡复发, 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兰索拉唑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四联疗法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 比较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 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兰索拉唑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 治疗1周后继续给予兰索拉唑片口服4周;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兰索拉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 治疗1周后继续给予兰索拉唑片口服4周。治疗结束后给予复查胃镜、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2%, 对照组Hp根除率为61.8%,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四联疗法较三联疗法有较高的Hp根除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四联疗法,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867.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 2008, 13 (1) :42-46.
[3]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 (9) :713-715.
根除治疗 第7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2007年12月我科行根除HP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病人60例, 男40例, 女20例;年龄18岁~72岁, 平均4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3例, 中专12例, 小学11例, 文盲4例;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人并HP感染 (尿素酶试验、病理活检、呼气试验3项检查中2项为阳性者, 即为HP感染) ;胃溃疡13例, 十二指肠溃疡40例, 复合性溃疡7例。根除HP治疗方案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 (PPI) +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0.5 g, 每天2次, 疗程为7 d。停药后最少隔1个月后再来复查14碳-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所有病人入院前均未接受过HP相关知识的专业教育。
1.2 方法
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制订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计划和内容。采用问卷答题形式, 比较病人入院时 (抗HP治疗前) 、抗HP治疗时、出院时 (抗HP治疗后) 对HP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60分为及格。
1.2.1 健康教育
我科采用HP宣传手册、展板挂图、集体讲座、护士与病人个别交流等通俗易懂而又生动的教育形式, 使病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在疾病治疗的不同时期, 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和有所侧重的, 因此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制订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计划和内容。
1.2.1.1 抗HP治疗前的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消化性溃疡、HP、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使病人了解根除HP的重要性。②HP的传播方式。人是HP的唯一宿主, 其主要是通过人与人经“口-口”或“粪-口”传播。在家庭内聚集, 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素。告知病人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做好餐具、手的消毒, 防止HP的传染。③告知病人HP的检测方法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HP的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 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组织切片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等均依赖胃镜完成,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高扩血清抗体检查和碳尿素呼气试验。碳尿素呼气试验现已作为抗HP治疗后的常规检测方法。影响此检测结果的因素包括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HP敏感药, 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期可使HP受抑制, 有可能使试验呈假阴性。④介绍病人与病区内已接受了抗HP治疗的病人相互交流沟通, 消除顾虑, 愉快地接受治疗。
1.2.1.2 抗HP治疗时的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详细介绍根除HP的措施, 抗HP常用药物的剂量、服用方法及疗程、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的必要性等, 使病人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地参与治疗, 顺利地完成整个疗程, 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②存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称HP相关性溃疡, 不论其活动或静止、初发或复发, 除了应用抗溃疡药物外, 需对HP进行联合抗生素的根除治疗。大多数抗生素在胃酸性环境中活性降低以及HP对部分抗生素固有或获得性耐药等因素均使HP不易根除, 因而主张采用联合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抗菌药物或具有协同作用的胶体铋的治疗方案。③介绍抗HP治疗药物的基本作用和服用方法。利用挂图、宣传手册等更直观的方式, 使病人易于理解。④目前对HP根除率较高的为以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加2种抗生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方案[2]。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PPI (常规用量) +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 每天2次, 共7 d。服药时避免与奶制品、酸性食物及饮料同服。⑤以PPI为基础的三联抗HP治疗方法, 可明显改善症状, 副反应小, 主要为口苦、厌食、恶心、上腹不适等胃肠道反应, 指导病人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 不能自行停药, 如有严重不良反应应根据医嘱更改抗生素。⑥经常询问病人病情和服药情况, 告知病人坚持按疗程服药, 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1.2.1.3 抗HP治疗后的健康教育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慢性病, 现在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疗效, 但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很容易复发, 其复发原因十分复杂, 既有生物学因素如HP感染, 也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又有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的生活事件、情绪状态和精神创伤等。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消化性溃疡已纳入身心疾病的范畴。抗HP治疗后要告知病人定期复查、避免负性情绪, 慎用致溃疡的药物等。①首次抗HP治疗后指导病人最少间隔1个月来检测HP和复查胃镜, 以免出现HP假阴性。以后定期复查胃镜和检测HP, 避免HP的再感染。②告知病人如HP检测仍然阳性, 要与医生联系, 换用或改用其他的药物。③告知病人勿用或慎用致溃疡的药物, 如激素、阿司匹林等, 如果必须使用此类药物应尽量采用肠衣剂型和小剂量间断用药法, 并进行充分的抗酸治疗[3]。④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心情开朗豁达, 避免紧张和劳累。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消化性溃疡病人HP认知程度的及格情况:抗HP治疗前7例 (11.7%) , 抗HP治疗时34例 (56.7%) , 抗HP治疗后57例 (95.0%) , 抗HP治疗后与抗HP治疗前、抗HP治疗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4.18, P<0.05) 。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健康教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一大主题[4]。健康教育的过程也是护患互动的过程,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不同个性、不同疾病、不同的健康需求、不同的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5]。在疾病治疗的不同时期, 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和有所侧重的。本研究显示, 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根除HP治疗的不同时期, 采取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 能使病人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 并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主动预防疾病。
随着对溃疡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更新, 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也不断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止酸、镇静、解痉”为基本治疗原则, 所用的药物主要是氢氧化铝、颠茄之类。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随着H2受体阻滞剂及第一代PPI的出现, 消化性溃疡治疗转向以抑酸治疗为主, 因为“没有酸, 就没有溃疡”是治疗溃疡的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 随着对HP研究的深入, 确定其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病因, 因而从单纯抑酸治疗转向以抗HP为基础的治疗。抗HP治疗是对消化性溃疡治疗认识的一个新飞跃。通过对6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根除HP的健康教育, 改变了病人对HP的认知程度, 提高了对抗HP治疗的依从性, 减少了溃疡病的复发率, 改变了以往以饮食护理作为消化性溃疡护理的重点,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梅玲.消化性溃疡病人幽门螺杆菌相关知识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 2006, 20 (3C) :776.777.
[2]黄崇敏.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新观念[J].护理研究, 2004, 18 (8B) :1418.1420.
[3]冯亚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7.223.
[4]刘梅娟, 杨云芬.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病人的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 2002, 8 (11) :90.
根除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0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人86例。其中, 男56例, 女30例;年龄20岁~75岁 (44.22岁±15.09岁) ;胃溃疡18例, 十二指肠溃疡58例, 复合性溃疡10例。纳入标准: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且14C-尿素呼气试验 (14C-UBT) 结果显示, 幽门螺杆菌阳性、自愿参加本研究病人。排除标准:病理证实为恶性溃疡及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病人;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司匹林等所致的消化性溃疡病人;有精神病史病人;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 (如恶性肿瘤、严重的肝、肾、脑及血液系统疾病等) 及并发症或有严重后遗症病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该量表用于评定焦虑病人1周来的主观感受[3]。SAS共20项, 每项进行1级~4级评分, 主要评定依据为各项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 总分≥40分表示有焦虑。
1.2.1.2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该量表用于评定抑郁病人1周来的主观感受[3]。SDS共20项, 每项进行1级~4级评分, 主要评定依据为各项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 总分≥41分表示有抑郁。
1.2.2 实验方法
治疗前, 研究者取得病人同意后, 向其发放SAS和SDS量表, 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向病人详细说明量表的填写方法, 告知无记名填写并为其保密, 在10 min内完成。填完后, 研究者检查是否有遗漏, 即时收回。所有病人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 (PPI) +两种适当抗菌药物合用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所有病人均用药1周后停药1个月, 复查幽门螺杆菌。治疗后, 所有病人在复查幽门螺杆菌时, 研究者再次向其发放SAS和SDS量表, 填写方法如治疗前。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包括统计描述和χ2检验。
2 结果
本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90份, 有效回收率96%。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 10例 (11.63%) 病人复查幽门螺杆菌阳性, 76例 (88.37%) 病人复查幽门螺杆菌阴性。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见表1、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10例 (11.63%) 病人复查幽门螺杆菌阳性。除了杀菌药对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外, 研究中还发现, 个别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仍不能意识到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按医嘱用药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和疾病的影响, 个别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中,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前38.37%的病人有焦虑, 39.54%的病人有抑郁。汪晓艳等[4]对105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的负性情绪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30.5%的病人有焦虑, 45.7%的病人有抑郁。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接近, 这表明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状况仍不容乐观。长期焦虑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多、削弱胃黏膜自身防御功能[5], 进而导致或加重溃疡。因此, 护士应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告知病人及家属焦虑和抑郁在疾病发生、发展和愈合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焦虑或抑郁症状严重病人, 可以遵医嘱指导其正确服用抗焦虑和抑郁药。本研究中,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4.65%的病人有焦虑, 5.81%的病人有抑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较治疗前有很大的缓解和改善, 说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在减轻和消除消化性溃疡病人不良情绪中有重要的作用。经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病人的溃疡治愈, 胃胀、反酸、胃灼热等不适症状消失, 其心理状况和情绪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本研究中,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改善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胃溃疡病人中70%以上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90%~100%有幽门螺杆菌感染[1]。因此, 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关键作用和在改善消化性溃疡病人不良情绪中的积极作用, 告知病人及家属:①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和复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加速溃疡愈合,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或者预防溃疡的复发;②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其感染有明显的人群和家庭聚集性, 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倡分餐、注意餐具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③严格按疗程用药、按时复查幽门螺杆菌, 服药期间不可擅自停药或间断用药, 否则容易产生耐药影响治疗效果;④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避免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对疾病和治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萧树东, 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54.
[2]Jones MP.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peptic ulcer disease:Beyond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NSAID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6, 60 (4) :407-412.
[3]王晓玲.脑卒中病人配偶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09:3.
[4]汪晓艳, 刘一鸣, 季明惠, 等.消化性溃疡病人负性情绪与自我管理知识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10A) :2556-2557.
巧从口内根除喉癌 第9篇
开始,老谢并没在意,依然每天抽一包多的香烟,这个习惯都40多年了。“哪个烟友不都是每年要闹几回嗓子,咳嗽、喑哑,多喝点水,弄点清音含片,挺半个多月也就好了。”
一晃半年过去。老谢纳闷,药没少吃,社区医院的雾化吸入也做了几回,可是嗓子哑越来越重了。非但不能唱歌,平时和邻居朋友说话时,声音嘶哑也很明显了。
在家人和朋友催促下,老谢夫妇决定到大医院耳鼻喉专科看病。
老谢患喉癌了
半夜早起排队,终于挂到咽喉专家号。医生检查后,安排做纤维喉镜。
一拿到喉镜报告,老谢夫妇就害怕了,结论是:“双侧声带前端和前联合粗糙新生物,部分溃疡形成,Ca可能性大”。
接着,马上安排喉镜活检。纤细的活检钳从喉镜里伸进去,钳取一块声带肿瘤,做病理切片检查。
一周后,忐忑不安的谢先生一家,再次来到医院。病理报告是:“声带中分化鳞癌。”
患喉癌了!全家人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很快,医院安排进一步检查,肺和喉CT扫描、颈部淋巴结超声、抽血等。不久,谢先生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接受下一步治疗。
选择什么治疗方法呢
患病后,紧张的一家人到处打听;大学毕业的女儿还到书店翻阅喉外科学,并且上网查了很多资料,越看心里越没底。原来喉癌的治疗五花八门:气管切开后的喉裂开声带切除、半喉切除、环上喉切除、全喉切除、从口腔里做激光切除等,还有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到底选择什么方法治疗最好呢?
医生耐心地和谢先生一家共同分析了病情:“谢先生的喉肿瘤位于两侧声带的前端和声带连接处(前联合),喉CT扫描没有发现肿瘤侵犯喉软骨。目前,根据喉癌局部侵犯程度,可以从轻到重依次分为:T1期、T2期、T3期和T4期。谢先生的肿瘤属于比较早期的喉癌(T1b),而且,颈部淋巴结和肺等处没有发现转移。”
医生接着说:“在我们国内,早期喉癌的治疗,可以选择一些经颈部切开喉的部分切除手术,在根除肿瘤基础上,保留喉说话和呼吸等功能。如果医院设备完善,手术医师有较丰富的内镜显微手术的经验,也可以选择经口腔切除喉癌的微创手术。这就像孙悟空经铁扇公主的嘴钻到她的身体里施展拳脚。这种显微手术不但创伤小,并且避免气管切开,术后恢复很快。疗效和颈部入路的喉部分切除术手术相似。但老谢的上颌门齿参差不齐,松动,术中喉镜可能导致病牙脱落。其次,也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放疗。但是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咽喉腔会长期干燥不适。”
听了医生详尽的介绍,全家人了解了喉癌各种治疗的优缺点。回家商量后,最终决定选择经口腔喉癌微创切除术,签了手术同意书。
巧从口内根除喉癌
住院后第三天手术。
静脉输液、麻醉诱导,老谢不知不觉“睡着了”。然后是经口腔插细麻醉管,全身麻醉。手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一步,固定和保护松动的牙齿。
经口腔切除喉癌,需要放置一个较粗的金属喉镜。为了充分暴露喉腔,患者的头部要尽量后仰,使嘴巴和喉腔气道保持成一条直线,这样金属喉镜才能顺利插入到喉部(图1)。即使这样,因每个病人胖瘦、牙齿长短或松动、下颌骨小或后缩等因素,还会给喉镜插入造成麻烦。手术中,喉镜可能会对上颌的门齿和舌头造成巨大挤压,甚至造成牙齿脱落和舌萎缩。老谢的上颌门齿参差不齐,松动,只能用丝线将松动的门齿与邻近的健康牙齿结扎到一起,并放置牙垫,防止病牙脱落,形成呼吸道异物。
第二步,小号喉镜联合喉内窥镜,充分暴露喉腔肿瘤。
为适应老谢的牙齿,选择了较细的小号喉镜。即使这样,操作中,因为忌惮牙齿脱落,仍无法用力上挑喉镜,位于声带前部的肿瘤和喉镜不在一条直线上,不能充分暴露肿瘤边界,显微镜和CO2激光由于光线直线原理,难以成角度地操作。只有选择30度喉内窥镜和电视监视器,才能完全暴露肿瘤(图2)。为了配合内窥镜成角度操作,选择了可以弯曲的低温等离子喉刀头手术。
第三步,完整切除喉癌。
内窥镜电视下,按照图3绿色虚线标出的切除范围,用低温等离子刀沿着肿瘤“安全缘”依次切断:声带后部、室带中部、会厌根部少许和声门下,沿着甲状软骨膜下完整切除了肿瘤。前联合和附近的软骨内板再消融切除部分组织,减少肿瘤复发。
第四步,手术收尾阶段。
喉切除的手术部位,各个边缘切除少许组织分别送病理,保证肿瘤切除彻底。 松开喉镜,解除喉腔压迫,仔细观察几分钟,喉内是否出血。因为经口微创手术通常不做气管切开术,术后喉内出血较多时,可能会引起窒息。
手术顺利完成。牙齿无一脱落。麻醉恢复,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次日上午能经口吃饭,顺利出院。医生告之要一周后到门诊复查,了解病理结果。
一周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切除彻底,无需其他治疗了。没有颈部切开和气管切开,仅从口里就根除了肿瘤,还没损伤牙齿,仅仅4天就出院了。老谢一家非常满意。
医生在门诊反复叮嘱:三年内,每隔4~6个月,必须复查,做喉镜等项检查。并且,要终身禁烟,忌饮烈性酒,防止胃酸反流等。要减少诱发喉癌的因素
一年半后,做了几次喉镜检查,没有发现肿瘤复发迹象。手术成功了。
哪些因素容易让人患喉癌
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喉癌发病的真正原因还没有搞清楚。专家们已经了解到一些内在和外部的危险因素与喉癌发生有关。
喉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90%以上的喉癌患者都有长期吸烟的习惯。长期喝烈性酒则协同增强吸烟的致癌作用。所以,喉癌患者治疗后,医生会反复叮嘱病人禁烟和忌白酒。
此外,喉癌更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的一般比例为10∶1。但是,我国东北地区女性喉癌患病高于其他地区,有人推测可能与北方封闭厨房环境下,接触做饭油烟较多有关,或者东北女性吸烟者较多。其次,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癌症家族史,胃食管反流,长期接触塑料、燃油、放射线,涂料等,也都不同程度与喉癌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咽喉不适、声嘶,32周是个槛
根据喉癌生长的部位,分为:声门区喉癌、声门上区喉癌和声门下区喉癌。前两类最多见,各自的临床表现和肿瘤特性差别很大。
声门区喉癌生长在声带,早期就出现声音嘶哑,容易早发现。而且,声带癌很少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所以治疗效果最好。
声门上区喉癌发生隐匿,早期声带正常,不影响发音,开始症状往往不明显,可有轻微咽痛、咽异物感等轻微不适。患者往往在肿瘤较大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疼痛和声带麻痹后才就诊。此外,声门上区的淋巴管丰富,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总之,有咽喉部不适,声音嘶哑表现,若持续32周不好转,最好到医院做喉镜仔细检查。尤其是中年以上男性、长期吸烟者,喉癌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喉功能保留得也越多。
根除治疗 第10篇
关键词:三联疗法,益生菌,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本研究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应用常规三联疗法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8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中, 男18例, 女23例, 患者年龄22~74 (49.5±1.3) 岁, 病史1~8 (2.6±0.7) 年;治疗组中, 男17例, 女24例, 患者年龄24~73 (49.7±1.2) 岁, 病史1~9 (2.4±0.8) 年。两组患者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口服奥美拉唑 (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 20mg×14粒, H20067433) , 20mg/次, 1次/d。阿莫西林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0.25g×20粒, 国药准字:H46020605) , 1g/次, 1次/d, 1次/d。甲硝唑500mg/次, 2次/d, 计划治疗2w;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口服益生菌 (复合乳酸菌胶囊, 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0184) , 2粒/次, 2次/d, 计划治疗2w。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消化性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消化性溃疡疾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溃疡完全愈合,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面已彻底消失, 有明显的瘢痕形成, 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有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面积缩小程度超过50%, 有瘢痕形成, 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开始转阴;无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面缩小程度未达到50%, 无瘢痕形成, 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仍显示为阳性[1]。
1.5 统计学处理
所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消化性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
治疗组患者的消化性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发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消化溃疡疾病需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 一般推荐采用PPI或铋剂与2种抗生素类药物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率较高, 且患者耐受性较差[2]。在常规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益生菌类药物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实施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可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 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益生菌类药物可对幽门螺杆菌的繁殖过程产生有效抑制, 从而使致病菌的总数明显减少; (2) 益生菌类药物可使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进而使胃粘膜的免疫能力和对外界刺激的防御能力显著提高[3]。本研究中,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消化性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应用常规三联疗法与益生菌联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实施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 2008, 13 (1) :43-44.
[2]马正义.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探讨[J].宁夏医学杂志, 2009, 9 (8) :1744-1745.
根除治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