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明礼仪和行为征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文明礼仪和行为征文范文第1篇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是学校教育。作为一名中学生, 在学校里不仅仅要学习知识, 要学会如何做人, 更要学会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养。也就是说中学生要在学校中学会用礼仪来调节自己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 用礼仪这把交际活动的钥匙去开启各种活动的大门。从而推动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因此, 中学生更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化的教学, 而学校就是最有效的教学平台。

1.1 学校教育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直接通道”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也是文明礼仪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学校教育是实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直接通道”。

首先, 从学校方面来说, 有资源、有能力开办专业的文明礼仪课程, 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应对各种场合, 在特定的场合什么样的举止才是合乎礼仪的。学校以鸭江中学各类规章制度为蓝本, 进一步修改完善文本资料, 制定并实施了《鸭江中学生文明礼仪调查问卷》, 对此作出了细致的分析, 最终汇成一份有效的《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 以便推动各类行案的实施。

其次, 学校可以通过抓好校园的建设, 形成优良的校风。重庆市武隆县鸭江中学围绕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主题, 创建和谐校园,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绽放。课题组利用校园广播文化, 每天开展20分钟的“文明礼仪小天地”魔方。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够记住自己的良好“习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相关的征文活动:文明交通征文、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征文、“学做雷锋, 做传人, 树新风”征文等。

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衡量文明礼仪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是学生文明礼仪的直接榜样。学校可以直接从加强师德修养入手, 强化教师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增强教师自身的礼仪榜样意识,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范例。

1.2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呈现系统化、规范化、层次化

纵观整个社会,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重庆市武隆县鸭江中学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方面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 形成年级有重点, 班级有特点的良好竞争氛围。课题组就制定了《武隆县鸭江中学校特色学校课题<初中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学生修炼实施方案》, 从而系统的教会学生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一点一点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各种文明礼仪、行为准则和制度的约束, 逐步潜移默化成为主动的去遵守, 并付之于行动。

1.3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接受能力的不同。那么学校教育就可以通过因材施教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注重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 一是对行为较差的学生, 让他们明白落伍后进的原因, 体验不良行为给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坏处, 矫正与塑造同步进行。这也是利用学生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的“自然教育法”。对道德行为好的学生, 要高标准、严要求, 启迪更深层次的道德情感, 磨炼道德意志, 落实道德行为。

二是针对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 采取“言”中训练和“行”中训练的方法, 能使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同时在班级开展了“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主题班会, 在全校开展文艺演出、雷锋学习日等各项活动。在校园内设置文明礼仪值日岗和文明礼仪督查员 (由学校学生会和教师组成) , 同时在校园的文化墙内设置相关的板报展示, 各班级也开展了相关板报的校级评比。

2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辅助手段和巩固手段

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过程中, 家庭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文明礼仪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事情, 更必须要得到家长积极有效的配合。学生在他的行为过程中, 在学校和家庭中所占有的时间比例最大。而学生在学校中除了进行专门的文明礼仪教育, 还要接受繁重的课业教学。因此,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时间略微显少, 而家庭教育却能补上这一短板。学校组织学生到鸭江镇街上开展“扫大街”的清洁活动,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意识, 同时是广大的家长和社会人士也能了解此课题开展的重大意义。为此, 课题组成员与学校德育处共同开展选举了文明礼仪标兵、文明礼仪使者、文明礼仪班级、文明寝室等活动。感染到每一位为了孩子教育的人们共同致力于“养成教育”系列中来。

一是通过家长与学校、教师的互动, 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家长要以身作则, 给孩子树立榜样, 对孩子好的行为要及时做出鼓励, 对坏的行为要及时纠正, 从而有效的巩固孩子在学校中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二是在家庭教育中, 学生更容易从家长那里接受除了课堂以外的文明礼仪常识。通过与家长以及周围其他人的常态交往实践, 更能让学生客观、形象的接受正确的文明礼仪。

3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引导实践, 养成文明习惯

从学生本身来说, 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得到中学生的深刻认同, 文明礼仪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 才能有效养成文明习惯。那么, 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就势在必行。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第一, 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强化学生家长的示范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合力, 协调一致, 互相配合, 互相支持。第二, 要加强行为实践引导。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在文明礼仪养成过程中习惯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学校各班主任结合课题组的相关理念与家长共同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并总结出各阶段实施后的心得体会, 同时在家长大会上展示课题组的部分成果, 以此获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更有力的支持。

自从实施素质养成教育以来, 学校各项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德育工作的开展, 更有利于将中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而通过家、校、社的联合行动展开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形成“校有所教, 家有所学, 社有所帮”的教育氛围, 从而使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

摘要: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对社会来说, 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但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环脱节, 以及人们对文明礼仪的不重视, 造成中学生思想素质低下, 礼仪观念淡薄, 这并不符合培育社会有用之才的标准。因此, 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提升中学生全面素质势在必行。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能使学生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 变他律为自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将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科目, 也是学校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更是铺就新时期学生成才之路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综合素质,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蒋萍.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 (5) .

[2] 林岩.礼仪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报, 2002 (10) .

[3] 牟艳杰.中西方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4]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文明礼仪和行为征文范文

文明礼仪和行为征文范文第1篇“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是学校教育。作为一名中学生, 在学校里不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