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
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第1篇
首先,要关注学生课堂展示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展示,应当在学习小组充分交流汇总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应当以展现当堂课新生成的内容为主导,同时展示的内容要得到全体学生和教师的充分关注并得到足够反馈。只有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的。课堂上王老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只有三四分钟,之后学生就匆匆上台,复述出事先在小黑板上列出的知识提纲。由于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生成新知识的时间,再加上紧张,讲述往往费时且错误较多,王老师不得不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大量解释和修正,无形中耽误了很多时间。这样的展示难以唤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关注,失去了学生课堂展示应有的意义。所以应当精选问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展示,对于容易产生分歧或者有知识层度伸缩性的问题可以设置为展示性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充分交流思考,再进行有特色的展示,以期实现更佳的效果。
其次,历史作为一门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强调“论从史出”的严谨性,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史实材料支撑,只有这样学生的回答才能言之有物。王老师在疑难解析环节设置了如下问题:“从经济基础、民主状况、共同宗主和发展趋势方面分析古希腊的城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思维量很大的问题,学生不仅要对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有充分了解,还应理解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影响等知识;另外,学生还需理解“经济基础”、“宗主”、“民主”等专业词汇的含义,否则就不能展开思考。而在本课中学生还未了解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的总体特点也缺乏基本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给出这些背景知识,致使学生的讨论无从展开,难以深入下去。在几分钟的讨论结束后,几位学生起来发表观点,只是泛泛的说出希腊的城邦制度民主一些,春秋战国时代的的诸侯国统治者的权力较大等分散的观点,难以形成系统的表述。如果能在学生讨论时,以浅易文字材料展现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状态,启发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比地思考,学生的答案个能会更为完善。总之,要形成精彩的学生发言,还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材料,指导他们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观念体系。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要求出发。无论是精选问题、留足讨论时间,还是提供充足的思维材料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都是为了让学生牢固地识记知识,掌握思想的方法和技能,达到对历史的深度理解和情感共鸣。只有围绕这个目标前进,才不会感到迷茫,才有了判断是非的依据。
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第2篇
第一次讲课感觉自己的准备很不充足,虽然课程讲完了,但是在没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造成学生知识点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而种情况下造成自己上课紧张,这次讲课的经历给了自己很大的感悟。
第一,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写教案,同时自己也应该研读教材,做到融会贯通,不会到时候给学生讲时犯错误。
第二,我们要认真写教案,在导入的课题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数学本身是科学严谨的,学生学起来是枯燥乏味的,造成上课睡觉走神,故而我们应当用适当的数学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学环节中,应当让学生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自己探究得到的结果,让他们心中充满成就感。在教学总结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总结,可以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老师可以及时进行补充。当然,这只是教学设想过程,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第三,在进行第一次讲课时,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精彩的亮相。并且在开场白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诙谐幽默,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联系现实社会中的实际例子,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有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目的冲动。最后,应当尽快熟悉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安排,让学生适应新教师。
最后,新老师应当注意:要摆正心态,不能与学生过于亲密,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威严,同时也不应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这样导致师生关系冷淡。
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第3篇
一、企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在这个话题里,李强老师提出了“企业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这一观念。现在的人才培养主要靠社会中的历练,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只能占15%,而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经历却能对你日后的成功起到85%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对我们每个人的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投身于目前的工作,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日后的成就不断做积累。
二、企业与员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企业里的员工如同沧海一粟,只是企业中的一员。但是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所服务的企业。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积极努力地工作,都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贡献力量,那么在他成功的同时,也无疑为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李强老师讲座里面的一句话很发人深省:“无论你有多么才华横溢,可是你工作过的企业并没有因为你的存在而辉煌,那么你所说的话将没人相信。”由此可见企业和个人原本就存在着薪火相承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每个人都懂。李强老师的一句话很经典:“企业打造品牌,我们才有未来”。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为企业、为自己的成功而不懈努力吧!
三、如何理解企业里的制度
其实现实中的规章制度只不过是用来规范行为的一种观念 。“制度是自律的底线,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人人都按照标准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那么制度和法律将变得不再生硬,也不会再有人觉得自己在制度和法律的约束、限制中工作和生活。其实最自由的生活往往是那些最自律的人才能享受得到的。所以即使公司的规章制度没有摆在眼前,我们也要按最标准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准则去规范自己,因为那更是为了自己能享受到快乐和自由的特权!
四、工作中的四种境界
认真(1-3年)、务实(3-5年)、求新(4-7年)、合作(7-10年)。括号里标注的是我们应该用几年的时间去体会这几个简单的词汇。4组词、8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也是一直指引着我们迈向成功的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正因为简单易懂,所以才成为了普遍被人们接受和运用的理论。让我们把这些推动我们向上的真理运用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吧!相信我们会因此而受益匪浅!
五、谦虚是成功的原动力
谦虚是人生中最大的美德。人在谦虚的时候,往往是一个新的起点。大海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它低于地平线,才海纳百川。其实人生事事是考题;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人人为老师。连孔子都认同“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谦虚的重要意义。只有时刻保持“空杯”的心态,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六、要为自己而工作
努力工作并不单单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更是为了那些爱你、支持你的人们,无论何时我们都一直拥有前进的动力和向往成功的理由。“你得不到的永远给不了别人,你不会的永远教不了别人。”只有自己先得到了才能把自己的那份分享给别人。而得到的无论是金钱、荣誉还是经验、知识,首要的前提是我们做事要用心、工作要努力,因为我们是在为自己而工作!
不要徘徊于过去的彷徨和失意,其实我们一直有勇气和动力,让我们载着梦想,就从这里出发,为自己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吧!
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第4篇
面对“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面对高考语文畸形的竞争,中学语文教学的尊严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像王老师这样坚守着语文讲坛,有着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老师。王老师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思想者,其次才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践行者。
王老师讲了三个问题:
首先是品味文字。他首先讲“习得”和“学得”的区别,然后讲细察和深思是语文“学”对“习”的关键性超越。学习的过程,就是品味社会人生,形成思想情感,诉诸语言文字的过程。在众多的步骤中,他认为,“品味”一词最为关键。为此,他例举了大量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品味的重要。这些实例,全是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可谓洞烛幽微,于人不能言之处言之,人不能察之处察之,人不能思之处思之。陈忠粱先生说,语文教师有三种境界,第三境界是眼睛“有毒”。所谓“有毒”就是犀利,就是独特。我以为,王老师是达到这样的高度的。孙绍振先生说,语文课堂上讲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在中学时代就十分厌恶,当时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自己当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想知而不知,甚至是自
1 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王老师的讲课,就讲出了学生自以为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细读文本,品味文字,于细微处下功夫,是我们语文老师重要的修炼。
其次是把语文教学问题化。王老师以《阿Q正传》的教学实例来说明,这样的教学就是探究性教学。他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最后水到渠成,答案水落石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最后是关于高考的方法。他说,考试阅读要“精读”,所谓“精读”,不是精细阅读,而是精明阅读。怎样“精读”?要落实三点:一是“动态、比较”的思辨原则,二是关注句号,改“词读”为“句读”,三是锁定重要信息。为了具体说明,他举出高考试题来说明。他的分析深入浅出,对高考的独到研究让我们叹服。
尤其是他的做题技巧实在让人受益匪浅,启发很大。
比如在病句纠错这道题中,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很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读,有没有毛病,多读几遍就知道了。我们总在感叹学美术的学生基础不好,不懂得语法,难道读也用语法吗?我们用嘴就可以了。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提醒学生,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弃置不理. 重要信息是题目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阅读题。在回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就尝试用这种方式备课,并且介绍给学生,真实的实践了一把,确实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选项。
再如,关于主观题,王老师强调了一个词“精答”,不是精细的答,而
2 是精明的答。“精明”的答,就是该读的读,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坚决摒弃。“精明”的答,不靠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
很多知识点一经王老师的简单指点,在场的人员无不点头称是,用“顿悟”这个词来形容再好不过了。这两天,真的让我很充实,解决了很多我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给了我很多的启示。王老师的经验和精神,都太值得我认真地学习。
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第5篇
疫情背景下的教育思考。教授引用康德的话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教育重大的意义“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并抛出了直击灵魂的拷问“学生快乐吗?教师幸福吗?”是啊!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学生的快乐和教师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执教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我深深的体会累并快乐着的那种复杂的感受,开始在管束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我真的很容易暴躁,其实效果并不好,课上课下说教的无力感,真的让我很头疼。
这学期后半段我明显感觉轻松了许多,很少再有声音沙哑的情况。这一改变是通过几次家访和学生的平时表现,我才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时多了一些理解和耐心,我会弯下腰拉着学生的手或同学生面对面坐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的静下心来去交流,及时开导并鼓励,明确的告诉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激发他向好孩子发展的欲望,强化学生的好的行为习惯,再就是课上安排有趣多样学习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把学生真正的拉到课堂中来,使他感受学习的快乐。
厉教授讲到“做就对了”。在我们面对6、7岁的孩子时一定要有清楚的认知,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人,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教育,才能逐步建立他自己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身为师者只有做到认真严谨并保持热情去做教育,我相信学生是可以感受到,看得到的,所以我们在给学生提要求时,尽量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大家一起遵守,形成集体的制约,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喜爱。师生之间能做到像朋友一样去交流,彼此关爱,彼此尊重,心照不宣地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斗,最终塑造出有思想、有个性、敢于创新、能感知幸福的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关于教师的幸福感我觉得还包括较强的业务能力。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要制定严明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有自己职业规划,树立榜样人物,锁定目标并脚踏实地的去付出行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工作和生活,从而实现自身的抱负。
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第6篇
在开始讲课前,张老师放了一个文件给我们看,里面全是台湾风景,让我感受到了台湾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台湾这个地方虽然很小,但是却有很多可以游玩的地方,有很多有特色的景点那里有永远清澈干净的蓝蓝的溪水广阔无垠的大海,满山的绿的树。。 台湾有很多大陆没有的特色,张老师让大家领略到了海峡对岸台湾同胞的生活和文化,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机会去过台湾,但是感觉它距离我们并不远,希望在某天可以亲眼去看一下那里的建筑、亲耳去听一下那些的风情、触摸一下那里文化气息。而且他在讲课中结合了英语和中文的讲课方式,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样可以让在听课的时候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这是我们学校所没有的一种特色。在后来,他还给我们放了影片关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的校园,他们的校园是那么的先进,设备
也是很齐全的,学校中应用了很多的电子化产品,使我感到非常的激动,而我们学校还需要向台湾学校如何在生活中实现电子化生活。
在讲电子化企业的时候给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实践和人生经历,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他不仅教给我们相关知识,更传递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也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指导,也进一步了解到电子化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和规划等,同时也学习到作为电子企业所应该了解的知识,虽然只是一点点的,但是对以后还是用的,在讲课老师讲的几个细节,以及列举的案例, 对我们帮助很大,使我受益匪浅所以,我要求自己在以后工作中努力学习,在实践中慢慢成长。
听优秀老师讲座感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