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第1篇

水泥磨粉磨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优质、低能耗、高运转率运行,在水泥磨系统范围内,在公司、部门规章制度指引下,负责水泥磨系统设备开、停机及安全运行。

二、职责:

1、生产任务的控制:按水泥磨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设备在最佳状况下运转,与巡检工配合,全面完成当班作业计划。

2、质量控制:为了所在水泥磨系统的质量达到公司预定目标,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不断优化系统参数,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使水泥质量满足市场的要求。

3、磨机运转率的控制:为了水泥磨系统的电耗达到公司预定目标,根据磨机电流、辊压机电流、出磨负压等参数合理调整各种工艺参数,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提高磨机产量,使水泥磨优质高产运转,生产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控操作画面上各种操作参数,出现异常情况的及时分析判断处理,使磨机长期、稳定、安全运转;为稳定成品质量,使磨机稳定正常运转,必须严格按照《中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大幅度调节各种操作参数,严禁恶意交班,以达到磨机稳定、质量稳定的目标。

4、安全生产:为使磨机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各种《操作规程》开停机,发现人生事故隐患或发现设备隐患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第2篇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特征

(一)承载力强

在公路施工领域,由混凝土材料所组成的公路路面,在结构和性能上比较特殊,相较于其他材料,所呈现的承载力更强些。首先,混凝土是由粗细不同集料经过科学配比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施工材料[1]。同时,混凝土材料在刚性、硬度等方面,有效满足公路系统运行需求。所以,混凝土公路路面,所呈现的性能比较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再加上,混凝土内部构造具有一定伸缩缝,在弹性范围内,公路路面不易发生变形,从而延长公路路面使用年限。

(二)稳定性强

相较于沥青材料,由水泥制作而成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在稳定性能方面所呈现的优势比较显著。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气温比较高,且常年下雨,如果采用沥青材料进行混凝土配比、施工,将导致公路路面在高温条件下融合,给公路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不便。而以水泥为主的混凝土材料便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对公路系统施工来讲,是一项性能较好的施工材料。

(三)耐久性强

耐久性强是水泥混凝土施工的主要优势,众所周知,水泥在公路施工方面,呈现出较强的问题性能,同时在刚性和硬度指标方面也占据主要优势。据了解,由水泥混凝土材料所构建的公路路面,使用寿命较长,通常情况下能够保持正常运行,长达20-30年,甚至可以承载一些大型车、履带车在上面进行安全、稳定的行驶。

(四)抗腐蚀性强

在公路施工混凝土材料中,水泥的灵敏性较弱,也就是说,水泥很难与一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不会因为接触化学物质而出现腐蚀现象。也就是说,水泥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对于优化公路路面内部结构,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十分关键。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在公路施工领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属于重点环节,在此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占据主要地位。路面施工过程,对水泥混凝土配比、材料等方面的性能要求较高。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检测,经过具体试验检测之后,对水泥材料质量标准,以及混凝土科学配比比例进行有效确定。通过测试和检验之后,优化公路路面施工材料选择、配比,这对于优化公路路面施工流程,提高公路施工质量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试验检测环节,全面提高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要点分析

(一)检测基本规定

在水泥混凝土施工阶段,关于试验检测,掌握检测基本规定,是工作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参照四点检测要求。

首先,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时,应保障沉弯测定标准,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展开检测工作。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清楚了解水泥混凝土材料各项指标,是否满足公路路面施工要求。

其次,在试验检测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水泥材料性能检测,具体包括物理、化学、以及强度等方面的参数指标。

同时,工作人员应该做好混凝土材料选择,尤其是在粗细集料选择上,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选择,并经过抽样、调试,确定配比具体比例。

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接缝指标处理,尤其是在速度和宽度两大指标上,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

(二)外观评定

外观评定也是试验检测重点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引起重视。

起初,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定标准,展开评定工作。评定内容主要围绕土板开裂情况、频次,将指标控制在0.2%以内[2]。从而保证水泥土混凝土施工质量。

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路面是否存在裂缝、断角等问题进行评定。评定指标仍然是0.2%,如果超出该指标,需要合理进行扣分,从而保证路面评定结果更加稳定。

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围绕路面缘石值顺序,进行合理评定,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定指标,进行评定,保证评定结果准确性。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的具体项目分析

在公路施工领域,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具体检测项目主要由两点,分别为路面厚度和面板破坏程度。此时,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试验检测。

(一)钻芯法测定路面厚度

关于路面厚度检测,工作人员普遍使用的检测方式为钻芯法[3]。首先,在进行试验检测之前,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冷却水、钻头、取芯机等设备。

之后,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展开检测工作。先找准钻孔方位,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钻孔,保障钻孔深度合理,要保证不能破坏路面内部整体结构。之后,合理抽取芯样,并对路面内存在的杂质物质进行有效清理。并根据所获得的抽样指标,进行路面厚度测定,并做好试验测试后续工作,包括回填等工作内容。

(二)混凝土面板破坏情况

由水泥组成的混凝土材料,在公路路面施工阶段,经常会出现路面破损现象,比如说裂缝、变形等。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面板破坏程度进行有效的试验检测,并根据结果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优化公路路面整体结构。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公路工程整体长度,进行测试阶段合理划分。划分标准通常以100米为分界线,利用多种测试工具,对面板情况进行测试,掌握公路路面破坏情况。之后,工作人员根据测试所得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找出路面面板破坏原因,并优化施工手段,优化路面性能。

结论:综上,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公路系统在发展效率和发展规模上都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而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由混凝土材料主导的路面施工,需要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科学配比、性能检测,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达标,从而提高公路路面施工整体质量,提高公路系统整运行质量。

摘要:在国家不断建设和发展背景下,交通系统呈现出显著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公路系统,作为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公路施工阶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路面主要施工材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试验检测,从而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要点,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试验检测,要点

参考文献

[1] 蔡苗苗.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要点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136.

[2] 赵艳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试验检测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2):127-128.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第3篇

超声波是由高频电振荡激励压电晶体发出的, 再把机械振荡转化成电信号的机械波,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 遇到不同介面, 随即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衰减等现象, 从而使得传播的声时、振幅、频率、波形发生相应的变化, 测定这些规律变化, 可以得到水泥土的某些性质与内部构造情况。利用超声波研究水泥土强度值与声时 (波速) 之间的关系, 以进行水泥土强度的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的过程:换能器在声测管中通过水进行耦合, 发射换能器被置于被测桩的声测管中或者放在测试试件的对侧, 将发射系统送来的电信号转换成脉冲声波并向桩身内辐射, 声波在桩身混凝土或被测试件内传播后到达另一个声测管, 被安置在其中的接收换能器接收。接收换能器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 由接收放大器, 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离散化,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采样) , 转化成二进制送人微型计算机 (PC机) , 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时间序程中发生绕射、折射, 多次的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 使接收信号的传播时间, 声波的振幅, 频响特性, 主频以及脉冲波的波形、波列长度发生变化, 即可对桩身混凝土是否完整、致密、缺陷是否存在及其分布情况等作出判断, 从而完成检测工作。

超声波检测仪当前有两大类, 即模拟声波检测仪及数字化声波检测仪。目前采用较多的数字化声波检测仪, 是由微机 (PC) 加数据采集再加接收放大系统组成的超声检测分析仪。

超声波无损检测仪器应能较准确测出被测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和频率变化及波形等信息。一般都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记录 (显示) 系统、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以及换能器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超声及声波仪器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 接收部分变成一个完整的瞬态数据采集系统, 并外加数字延时触发及信号叠加增强等功能。激发振源除了小功率发射外, 还有大功率振源, 如电火花、锤击和爆炸等。信号采集后输入到微机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如时域和频域分析等, 并打印输出。

2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研究

随着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 当今的结构设计方法已由原来的定值法过渡到概率法, 结构的可靠性以结构的可靠度或失效概率来衡量。分析结构可靠度时必须考虑质量控制条件, 在构成结构可靠度众多因素中, 混凝土强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常规的砼强度检验中, 要评定一批砼强度质量水平, 不可能采用全数破坏性抗压强度试验, 而只能从中随机抽取若干组试件进行试验, 并根据抽样理论中试样统计参数与总体统计参数的关系来判断被评价砼的总体质量。因此,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有关建议以及国标GBJl071987《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都规定了以统计方法为基础的抽样评定法则。以试件强度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砼质量水平的一种描述, 并规定了砼总体强度合格性控制的评定条件。

当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砼强度时, 可取得每个测区的标准强度换算值, 它相当于个试件的测定值, 因此这些标准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也是该批砼质量水平的一个描述。

砼强度无损检测常用方法有回弹、超声波和回弹超声综合法等。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 通过弹击杆 (传力杆) 弹击砼表面, 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 以回弹值 (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 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砼强度的一种方法。而超声脉冲法是以强度与超声波在砼中传播参数 (声速或衰减系数等) 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基础的。

上述回弹和超声声速法都是单一指标推定砼强度, 其局限性很大, 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测量精度, 就要用多参数综合反映混凝土强度。

超声和回弹综合既能反映砼的弹性, 又能反映砼的塑性;既能反映表层状态, 又能反映内部构造, 自然能较确切地反映砼强度。综合法也要建立砼强度fccn、超声速度v和回弹值N的关系曲线。我国已制订了CECS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根据全国22个省市共8096个试块的试验, 建立了通用的基准曲线, 即

卵石砼:fccn=0.0038v1.23 N1.95

碎石砼:fccn=0.0080v1.72N1.57

由于砼强度受许多因素影响, 例如原材料性质、配合比、砼龄期及环境条件等。上述公式相对标准差>±15%。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方原材料不一样,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 规程中规定优先使用地方基准曲线。

混凝土是结构工程的最重要材料之一,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直接在结构物上检测混凝土质量的现场测试技术, 已成为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建东研究了试件总数为80组的C10~C70混凝土超声检测中的波时 (波速) 的变化规律, 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进行试件成型, 除C70为边长100mm的立方体外, 其余试件尺寸皆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

对养护28天的试件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后, 立即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并求得实测抗压值与水泥混凝土中的超声波波速的回归方程及相关关系, 其中C70立方体试件的强度评定时乘以修正系数0.95。

研究发现, 超声波波速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其中抛物线回归及幂函数回归的相关性较高, 幂函数回归相关系数最高, 为0.9995。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纯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强度, 即采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来间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关技术人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掺粘土与外加剂的防渗混凝土和对土坝灌浆材料的水泥土, 进行了掺粘土混凝土及水泥土的超声波与回弹仪测试研究, 用超声、回弹技术对试件进行测试, 并建立混凝土和水泥土的抗压强度或静弹性模量与波速、回弹值的相关关系, 采用不同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并加以比较, 研究试件总量137组, 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还是水泥土, 抗压强度与超声波波速之间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

在张阳明等人的试验研究中, 采用淤泥及砂土两种土体和325#及425#两种普通硅酸盐水泥, 选用0.5∶1、0.75∶1, 1∶1, 1.5∶1, 2∶1等五种水灰比及15%、25%、35%、45%、50%等五种置换率。试样采用人工搅拌、用模具制取而成, 共制取试件400块 (每组四块) , 试件尺寸为长100mm、直径50mm的圆柱体。

参照混凝土的养护规范对所有试件进行28天标准养护后, 采用智能声波检测仪对试件沿长度方向进行测试, 分别求出超声波在水泥土试件中的纵横波波速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用声波检测水泥土质量是可行的, 水泥土的纵、横波波速与单轴抗压强度存在指数关系。

摘要:本文探讨了超声波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原理及超声波无损检测的方式方式,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水泥,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王建东.武汉化工学院学报[J].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4 (4) .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第4篇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种类

路面基层裂缝根据成因可以分为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自然裂缝: (1) 荷载型裂缝是基层强度不足时产生的; (2) 非荷载型自然裂缝分为温缩裂缝和干缩裂缝。温缩裂缝是由热胀冷缩引起的, 干缩裂缝是由基层水分损失较大引起的。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产生原因

1、水泥剂量偏大或水泥稳定性差;

2、碎石级配中细粉料偏多, 石粉塑性指数偏高;

3、集料含泥量大;

4、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 不均匀;

5、混合料拌和不均匀或摊铺时严重离析;

6、施工过程中接茬处理不好;

7、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养护不及时、不到位;

8、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

三、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检测措施

(一) 原材料的选择及检测

1、粗集料:

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的碎石, 粗集料公称粒径应小于31.5mm, 压碎值应小于22%, 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控制在18%以下, 0.075mm以下粉尘含量应小于1.2%, 软石含量应小于3%。

2、细集料:

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0.075mm以下材料的塑性指数应不大于17、有机质含量小于2%、硫酸盐含量小于0.25%。

3、水泥:

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缓凝水泥, 初凝时间应大于3h, 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安定性和胶砂强度等指标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中的技术要求。

4、水: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基层材料拌和养生用水, 拌和使用的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 指标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中的规定。

5、材料分档与参配:

一般工程可选择不少于3档备料, 极重、特重交通荷载且强度要求高时, 宜选择不少于4档备料, 用于二级及以上公路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由不少于4种规格的材料掺配而成, 宜按粒径19-31.5mm、4.75-19mm、2.36-4.75mm、0-2.36mm四种规格备料, 其细集料的塑性指数应不大于12。

6、原材料的检测及检测指标对裂缝的影响:

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试验检测数据是指导现场施工的关键指标, 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控制裂缝的控制至关重要。不同环境下, 对于抗裂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施工方案要求亦不相同, 我们应根据环境特点, 有针对性的选择检测数据指标。

高温地区施工时, 因为水份散发快, 易形成干燥收缩裂缝;同时原材料处于热膨胀状态, 到了冬季容易产生低温收缩裂缝, 从而形成反射裂缝。因此需要考虑原材料的强度、回弹模量、收缩、以及抗冲刷力等指标。选择水泥的集料级配、水泥用量、以及含水量时需优先考虑这些因素。根据施工经检, 高温环境下最佳水泥用量为4.8%、含水量为5.8%、最大干密度为2.38 g/cm3。施工时需要保持原材料的含水量在最佳状态, 保证原材料的干密度在科学的范围之内, 养生环节需要增加水份补充, 提高成品的质量, 确保在低温时能够抑制裂缝的生成。

高寒冻土地区施工时, 检测标准应适应环境特点。我们通过多次试验检测总结认为, 在高寒冻土的环境下, 水泥剂量越大,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越大, 而在4.75mm筛孔通过率约为30%时,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最大, 混合料的综合性能最佳。高寒冻土的环境下, 选择玄武岩类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其混合料的强度比其他的水泥强度大, 能够有效的防止裂缝生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合理调整抗裂水泥稳定碎石的参数, 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增加水泥的用量, 可以提高混合料的强度, 达到预防裂缝产生的目的。

(二)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具体应按照设计要求选择经济合理、性能可靠的混合料类型和配合比。

首先在料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各种集料分别进行水洗筛分, 通过软件合成混合料级配, 混合料级配尽量按正"S"形调整, 且4.75mm、0.075mm筛孔通过率应尽量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 最终确定各种集料的掺配比例;

掺配比例确定后, 应选择不少于5个水泥剂量 (3%、3.5%、4%、4.5%、5%) 的配合比, 通过重型击实试验, 确定不同剂量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根据重型击实试验结果, 采用98%压实标准, 制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大试件, 每组不少于13个。标准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 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计算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最终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水泥剂量;

根据确定的最佳水泥剂量, 准备5种不同剂量的混合料进行EDTA滴定, 绘制EDTA标准曲线, 工地实际所用水泥剂量应位于标准曲线所用剂量的中间;

水泥稳定碎石还应分别进行不同成型时间条件下的混合料强度试验, 绘制相应的延迟时间曲线, 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容许延迟时间;

设计指标确定后, 在生产准备阶段, 必须对设备料斗称量精度、结合料剂量、加水量进行调试标定, 以满足从设计到生产的有效衔接。

(三) 试验室配合比的验证检测

为了检验试验室配合比的可行性, 应选定300m-500m的路段进行试铺。试铺阶段, 原材料、混合料、现场试验的检测频率比规范要求提高2-3倍, 通过检测数据来验证选用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各项要求, 确认试验室配合比是否需要调整, 并最终确认施工配合比。

(四) 施工阶段的试验检测控制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检测控制:

(1)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 水泥剂量宜比配合比确定的剂量增加0.5%、含水率宜增加0.5%-1.5%; (2) 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 试验人员应适时选取具有代表性试样进行含水量、水泥剂量、级配、无侧限强度等试验检测, 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 作为调整生产配合比的依据; (3) 水泥剂量和加水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水泥稳定碎石含水量对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现场压实度有很大的影响, 混合料中含水量偏低时, 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和水解作用, 因此试验人员必须每天对集料的原始含水率进行测定; (4)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越均匀, 其级配、强度和稳定性越高, 反之则会导致水泥剂量大的部位裂缝增多。因此我们应提高水泥剂量滴定的频率和准确性, 同时进行水泥总量控制; (5)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 应现场同步取样, 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试件的数量、质量、高度、养护的温湿度等要符合规范要求, 搬动时应轻拿轻放,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检测控制:

(1) 现场人员要及时检查混合料含水量, 水泥稳定碎石对含水量的变化十分敏感, 控制不好时容易在养生过程中产生干缩裂缝; (2) 碾压过程中, 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 以弥补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当混合料中的含水量偏离最佳值一定范围时, 压实度将会受到影响, 压实度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实测项目中一项特别重要的检查项目, 现场检测人员应随压随检, 一旦发现未达标, 应立即通知压路机司机进行复压, 碾压终了的时间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3) 水稳基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 现场人员要对平整度、高程、宽度、横坡, 松铺厚度等项目进行检测, 结果宜高于规范要求一个级别; (4) 试验检测合格后, 应立即进行养生, 宜采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保湿。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和小型通勤车辆外严禁其他车辆通行。养生不少7天后, 需钻取芯样, 检查芯样是否成型、完整、密实, 并测量其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施工组织控制措施

1、制定严谨的组织架构, 落实各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制定严格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激励办法, 并适时落实到位;

3、严格执行书面加口头的技术交底制度, 并由双方签字列入考核;

4、落实专岗专人, 严控混合料的制作过程, 确保混合料最大程度接近实验室指标;

5、落实专岗专人, 管理与调控现场的施工人员与设备, 确保施工过程与成品质量符合规范;

6、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确保针对不合格产品或施工条件受限时有完善的处理流程;

7、严格执行各级检查验收制度, 所有的质量问题一追到底、查处到人;

8、严格执行工地例会制度, 及时协调矛盾、解决问题、落实奖惩考核。

五、结语

抗裂水泥稳定碎石是路面基层设计中一个较新的概念, 为减少基层裂缝必须做到三点: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情况下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在实际施工条件下限制含水量。施工中需通过试验检测来满足上述条件, 同时严格遵守施工工艺, 加强组织管理, 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摘要:本文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分析, 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基层裂缝的施工控制等方面着手, 探讨了降低裂缝产生的条件和提高基层质量及抗裂性能的措施。

关键词: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JTG/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第5篇

1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的准备

1.1 检查机械及原材料

水泥搅拌桩在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机械是压缩机、钻机以及粉浆机。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钻机, 钻机的主要特点是操作灵活、动力大、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均匀的从两个方向前后移动或者提升。钻机主要是用来插入到地基深处进行搅拌的。压缩机是提供压力的工具, 在钻机插入到地底之后, 就要利用压缩机来把水泥浆液输送到地底深处和泥浆相互融合。喷浆机是向外定量发送浆液的设备。

在使用的过程中, 每一个桩机都要配置记录器, 记录器主要是用来自动的记录工作的时间、深度、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喷浆量、复搅次数等。所以要检查记录器是否良好, 否则就不能判定质量的好坏。还有桩机上配备的一些仪表, 包括电流表、电子称、气压表、转速表等等, 都要进行检查, 如果是不合格的就要立即更换。水泥搅拌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水泥, 所以对水泥的检查一定要严格, 要进行抽样检测, 在购买的时候尽量选择生产量大, 水泥性能稳定的厂家, 购进之后要注意保存, 仓库的环境不能过于潮湿, 水泥的质量是影响水泥搅拌桩质量的直接因素。

1.2 进行试桩

虽然都是软土地基, 但是不同地方的软土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 所以施工的标准就不一样, 不能, 盲目的按照一个样式来进行。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试桩的方式, 先选一个地方做一个试验, 然后根据试桩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把不合理的地方予以改正, 尤其是在水泥的配比方面要特别注意, 选择最合理的参数标准。

2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2.1 施工中的控制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 项目经理要派专门的人员协助检查工作。所有的机械要进行编号, 对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水泥搅拌桩的负责人、钻机的负责人、桩距的制定人员要标注在牌子上并挂在醒目的位置, 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的到位, 而且负责到个人。水泥搅拌桩在开始工作之前, 要清理所有的器械, 并确定管道的通畅, 在下钻之前要等清洗的水分全部流出之后才可以进行。

在施工的过程总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水泥搅拌的配比:水灰比在0.45到0.50之间、水泥的掺量是12%, 每米的掺灰量为46.25kg。水泥搅拌桩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二喷四搅的工艺。第一次下钻的时候为了避免管道堵塞喷浆量要比较小, 最好是小于总量的二分之一, 并且严禁带水下钻。首次下钻和提钻都要采用低档操作, 二次搅拌的时候可以提高一个挡位。正常的凝固时间不少于40min, 喷浆的压力大于0.4MPa。为了保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 首次提钻喷浆时要在桩底停留30秒, 余浆在上提的过程中再全部喷入桩体, 且在桩顶部位停留大约30秒。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

2.2 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项目负责人要派专门人员进行现场负责, 而且要彻底落实个人责任制, 要全体人员全部就位。

(2) 水泥搅拌机在使用之前进行彻底的清洗, 并等到机器干燥之后再进行使用。

(3) 在主机上挂一个吊锤, 以保证水泥搅拌桩是沿垂直方向的, 这样可以减少使用中的压缩变形。

(4) 严格控制水泥的配比, 具体配比情况结合上面数据并参照试桩的情况进行确定。

(5) 检查成型的搅拌桩, 主要看水泥的搅拌情况, 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断浆的现象。

(6) 在每台机器上配置电脑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这样有助于对质量的控制, 而且监理人员要随时对水泥配比情况进行抽样检测。

(7) 第一次喷浆的时候要控制浆量, 不能过多, 而且切忌不能带水, 而且要在低档位进行操作。

(8) 第一次喷浆结束后要停留30秒左右再提钻。

(9) 在施工的过程重要严格控制喷浆以及停浆的时间。不能断浆, 不能在喷浆的过程中提钻。

(10) 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发现喷浆不足, 就要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二次搅拌。

(11) 如果出现机器故障或者是停电等现象, 要记录当时的喷浆的深度, 等恢复正常后再进行补救工作。

(12) 工作的时候要安排记录人员对施工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喷浆深度、停浆标高、施工日期、施工桩号、天气情况、管道压力、灰浆泵压力、提升时间、每米下沉时间、停浆时间、送浆时间、浆液流量、水泥用量、水灰比、每米喷浆量、外掺剂用量、复搅深度。

3 后期的检查工作

(1) 水泥搅拌桩在制成七天的时候可以采用触探的方法对搅拌桩的桩体进行质量检验。用轻便的探触器附带一个勺钻, 深入到地下的搅拌桩中在桩体的中心钻一个小孔, 将桩芯拿出来, 观察它的颜色是不是均匀, 看有没有水团等。

触探实验:根据目前现有的触探击数。 (N10:从水泥土的强度对比关系方面来看, 如果桩身的1d龄期的击数N10不小于15击的话, 桩身的强度就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如果7d龄期的击数N10不小于30击的话, 桩身的强度也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轻便触探的深度通常不超过4m。)

(2) 水泥搅拌桩在成桩28天之后, 用钻孔取出桩芯来检查它的完整性、桩土搅拌的均匀程度以及桩体的长度。在检测的时候, 每根搅拌桩都要取出芯样并交由监理工程师选取相对均匀的部位, 送到实验室做 (3个一组) 试验来检测抗压强度。

(3) 对合格率的判断:如果水泥搅拌桩的取芯检测结果的合格率>90%, 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段水泥搅拌桩的整体质量满足要求, 如果合格率大于80%小于90%的时候, 我们应在该段要进行同等补桩, 如果合格率<70%的话, 这段水泥搅拌桩就判定为不合格, 需要重新施工。

(4) 在检测过程中, 对搅拌桩取芯之后留下空洞要采用同样的施工方式做水泥砂浆回灌密实。

(5) 在特大桥梁的桥台或者软土层厚度大的地方, 或者是对施工质量检测不准的时候, 要在成桩的28天后, 由监理工程师随机的抽查, 抽查的桩数不能少于总桩数的0.2%, 而且不能少于3根。

4 结语

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判定标准,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交通运输, 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也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同时还会给交通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我国本来就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国家, 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因素就是公路的质量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些问题, 建造出更优化的公路。在众多的公路问题当中, 摆在首要位置的就是软地基处理的问题。大部分公路的路基都是软土, 这种软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处理不恰当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 这样就会使公路出现裂缝或者塌陷。目前我们使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水泥搅拌桩, 这种施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软地基沉降的问题, 但是这种方式在施工方面对技术要求更高, 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避免留下质量隐患。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公路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 我国的公路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公路的软地基的处理问题。公路的软地基处理是一个隐蔽工程, 如果施工质量不合格并没有及时发现, 等到其被路堤等覆盖之后, 便形成了隐患而且不容易检查和修补, 所以, 一定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软地基的施工质量。水泥深层搅拌桩是对软地基进行处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这种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软地基,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检测

参考文献

[1] 梁晨.水泥搅拌桩的设计计算[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7 (6) .

[2] 陈玉华, 项明荣.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与施工及检测[J].山西建筑, 2009 (7) .

[3] 闫明礼, 王明山, 闫雪峰, 等.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M].岩土工程学报, 2003 (3) .

[4] 马冬梅.可溶盐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微观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2008.

[5] 徐超, 董天林, 叶观宝.水泥土搅拌桩法在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 2006 (3) .

[6] 朱惠君, 等.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M].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8.

[7] 地基处理实用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6.

[8] 徐泽中.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5.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第6篇

1 油井水泥的简单介绍

(1)水泥的组成成分

在油田固井作业中,主要采取硅酸盐类水泥,它是由石灰石、铁矿石以及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首先,将配比好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再将其研磨成粉末;其次,在145℃的温度下将混合原料进行煅烧,这时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则成为硅酸钙;最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进行充分混合就成为了油井水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如促凝剂、缓凝剂、降失水剂以及分散剂等。

(2)水泥浆的特点

在修井作业中挤水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所使用的水泥浆应有良好的流动性、凝结性以及可操作性。流动性是指在挤水泥环节中能够将水泥注入到指定位置;凝结性就是水泥浆到达指定位置后能够快速凝固;可操作性就是指水泥浆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比。值得注意的是,刚形成的水泥浆不易有气泡,这样便于混合泵运输。

2 探究油井修井作业中的挤水泥技术

(1)送浆加压挤入法

首先用泵将混合好的水泥浆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上提管柱并在井筒内加压,使得水泥浆进入目的层并失水后凝结成块。利用这种方法封堵炮眼能够提高水泥浆的利用率,而且施工过程也容易控制,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成功率也极高。

(2)水泥承转器挤入法

在修井作业中出现挤注层上部的套管承压变动时或挤注量不确定时,就要采取水泥承转器挤入法,又称水泥循环挤入法。通过增加套管的压力,使得水泥浆只入不出,不仅提高了工程的可控性,同时也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插入管太细,容易发生堵塞,无法控制管内的压力;而且钻水泥塞过程也比较复杂。因此,这种方法不易应用于浅井、高渗油井的修井作业中。

(3)空井筒加压挤入法

在修井作业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定的挤水泥方法,通常在挤注压力小的浅水层且水泥浆量多时采用此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在挤水泥作业过程中,水泥浆因受到地层的吸收从而能够自行进入井筒,实现了不移管柱作业,既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损伤,又能够防止水泥浆外吐。

3 油井修井作业中挤水泥工艺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存在的问题

在修井作业中由于加入的替入顶替液太少或不足就会导致井内以及钻杆中出现大量的水泥浆,形成所谓的“灌香肠”问题;“插旗杆”问题则是由于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加入过量的替入顶替液量,使得环空内充满水泥浆。不仅如此,因为修井作业中的其它工序的影响,也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使其情况更加糟糕。

(2)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的问题,首先在挤水泥作业之前,要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当做隔离液。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替入顶替液,一般多使用井内液,加入的量剂与水泥浆量相平行,这样才能确保挤水泥工程的可行性。其次,若是在挤水泥作业过程中油套环空、油管以及接缝处出现溢流问题,则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可直接将油管拉起或进行反洗井处理。

4 提升油井修井作业中挤水泥技术的解决措施

(1)完善挤水泥技术,建立管理制度

石化企业应制定完善的修井作业制度,使得石油日常工作趋向于标准化。其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油井结构的设计、机器设备原件以及现场应用等方面改进挤水泥技术,例如合理控制出水问题、提高套管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封堵枯竭层位等。还有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替入顶替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原材料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固井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必须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标准和要求。此外,我们还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上岗之前,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一些水泥的基本知识以及原材料配比,以便于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操作技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如不要将油管悬挂于井口之上、利用闸门控制施工机械、确保各高压装置连接正常等,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修井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5 结语

在日常固井作业中,落实油井修井作业中的挤水泥措施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在实际应用方面,企业应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在油井修井过程中挤水泥作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开始着手探讨修井作业中挤水泥措施,同时也总结出科学合理化的解决方法,使得油井修井作业工程趋向于标准化。本文就通过对油井修井作业中挤水泥机理、油井水泥的特点、挤水泥施工技术以及挤水泥措施的影响原因进行探究分析,进而提出了有效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油田油井,修井作业,挤水泥措施,影响原因

参考文献

[1] 李军,陈勉,张辉,等.水泥环弹性模量对套管外挤载荷的影响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06):41-44.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第1篇水泥磨粉磨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优质、低能耗、高运转率运行,在水泥磨系统范围内,在公司、部门规章制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