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结膜炎范文
什么是病毒性结膜炎范文第1篇
因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极容易传染,一旦在学校中扩散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一旦有病人出现,要及时落实预防措施:
一、 隔离病人。
一旦有症状出现的学生应在家隔离,隔离期限一般为7天,到症状消失为止。
二、 搞好个人卫生及家庭卫生。
做到“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已发病的学生在家中洗脸时一定要做到毛巾和脸盆同家人分开使用。
三、 学校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和卫生工作。
对发病学生使用过的毛巾、脸盆等物品要进行消毒(煮沸消毒或消毒药水均可)。同时向学生宣传卫生知识。
四、 可以适当用眼药水进行预防,但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时效果不明显。
五、 一旦发病的学生数量增多,要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什么是病毒性结膜炎范文第2篇
关键词:猪;繁殖障碍;鉴别诊断;免疫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Method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Failure
Abstract:Although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system which is aimed at the pigs is improved, various diseases of swine are more and more. Swine reproductive failure exists universally on modern farm. It is a large group important disease which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hinese swine industry and it will do great harm to our Chinese swine industry.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disease, and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especially viral diseases endanger most. Therefo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hich can insure our swine industry develop healthily is that we should control methods of immunization for preventing disea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immune methods of swine fever,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 porcine pesudorabi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Key words: Porcine;infertility;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immunization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的各种疫病越来越多,其繁殖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养猪场的主要疾病之一, 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类疫病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仔少或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畸形胎儿以及公、母猪发生不孕症为主要特征,病因比较复杂,可分为先天性、机能性、营养性、机械性和疫病性,其中以传染性疫病尤其是病毒性疫病危害最大[1]。不仅由于其常呈大面积的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而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新生仔猪死亡;而且因为几种常见病毒性疫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相似,造成临床诊断难度增大,也容易出现误诊。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及其免疫防治方法。
1通过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鉴别诊断
猪瘟于183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俄亥俄州。1903年,DeSchweinitz和Dorset证明该病的病原体是病毒[2]。猪瘟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且任何年龄的猪均易感染。流行季节性不强,但春、夏多雨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自然条件下,经口腔、鼻腔,间或通过结膜、生殖道黏膜或皮肤擦伤感染。病死率很高,一般在80% 以上[3]。常呈流行性,流行时间长,可垂直传播。易出现非典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又称为蓝耳病,最早于1897年在美国中西部发现,随后在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相继发生。1992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在国际专家研讨会上定名PRRS[4]。猪蓝耳病只感染猪,妊娠母猪和1 月龄仔猪最易感。流行无季节性,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精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该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猪群发病的特点是保育阶段仔猪最先发病,然后通过环境传染到2 月龄仔猪,然后传染致母猪,最后包括生长猪在内的整体发病阶段。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
猪细小病毒病于1967年在英国首次被报道,随后欧洲、美洲、亚洲及大洋洲等国家均出现此病。猪细小病毒病唯一已知的易感动物是猪,且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易感。猪在感染后处于亚临床状态,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母源性繁殖障碍,初产母猪表现症状,常出现流产,经产母猪繁殖障碍的危害变小。此病以垂直感染为主,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流行时间长。
20世纪中期,伪狂犬病在东欧及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流行较广,60年代之前,猪被感染后其症状比较温和,在养猪业中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然而在60 ~ 70年代,由于强毒株的出现,养猪业遭受到巨大损失[5]。猪伪狂犬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仔猪和怀孕母猪最易感。流行无季节性,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传播。仔猪死亡率高,怀孕母猪主要引起流产及死产。地方流行性特点明显,流行时间长。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6],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乙型脑炎可感染人及多种动物,初产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多发。有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季节发生率高。传播媒介是蚊子等吸血昆虫或人为的针头携毒传播。多为散发流行,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低。
2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稽留热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高热41 ℃左右,先便秘,后腹泻。腹下、耳尖皮肤淤血。厌食,消瘦,个别猪表现出神经症状。子宫内感染仔猪的皮肤常见有出血点及出血斑,出生后常表现先天性震颤,严重的黄痢治疗无效而死亡。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大量死亡。母猪在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产弱仔;感染母猪精神不振,食欲锐减或不食,发热,配种率、受精率下降;感染公猪的精液减少,活力降低;仔猪和生长猪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仔猪断奶后的死亡率高。部分病猪出现双耳、外阴、尾部、腹部以及口部青紫发绀。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病弱仔猪及流产,母猪本身无明显临诊症状。母猪妊娠初期感染,部分胎儿死亡、产仔数少;中期感染,产木乃伊胎,部分胎儿被母体吸收,造成不孕和重复发情;后期感染,正常分娩,
[7]但约有25% ~ 40% 新生仔猪一周内死亡。在该病发生的猪场,能持续几年甚
至十几年不断发生繁殖失败。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临诊症状,共济失调,四肢划动,呈划水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无奇痒;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临阵症状。病毒可侵染妊娠60d 以上胎儿,常出现流产、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等[8]。母猪于妊娠末期感染时,可有弱仔产出。15 日龄内仔猪死亡率100%,3 ~ 4 周龄仔猪死亡率达40% ~ 60%,断乳仔猪死亡率达10% ~ 20%[9]。
猪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蚊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可侵染各时期胎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或早产,所产胎儿多是大小不等的死胎、木乃伊胎。公猪感染发生睾丸炎,一则或两侧睾肿胀,有热痛,数日后炎症消退,一般转归良好。
3通过病理学变化进行鉴别诊断
猪瘟急性型症状典型,出现败血症,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脾脏边缘有梗塞,肾脏色淡,皮质有针尖至小米状的出血点,回盲口处有纽扣状的圆形溃疡斑。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脾脏出血性梗死,肾脏表面,膀胱黏膜有出血点。
猪蓝耳病的发生,以肺炎为主,发生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并伴有细胞浸润,有卡他性肺炎区。脾脏肿大,心肌出血、坏死。发生肾盂炎、膀胱炎。流产胎儿出现动脉炎,心肌炎和脑炎。
猪细小病毒病发生后,怀孕母猪宫内膜出现轻微炎症,有的胎盘有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有自溶或被吸收的情况,其他无明显病变。胎儿常发育不良,受感染而死亡的胎儿可见充血、水肿或木乃伊胎。
猪伪狂犬病毒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理变化,眼观主要见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组织学变化主要见中枢神经系统呈弥漫性非化脓性脑炎,有明显血管套和胶质细胞坏死,脑神经细胞内有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妊娠母猪所产死胎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胸腔、腹腔及心包腔有多量棕褐色潴留液。流产胎儿有肝、鼻、淋巴结及胎盘绒毛膜凝固性坏死,肝、脾有坏死灶,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猪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位于生殖器官,母猪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并呈卡他性炎症;公猪睾丸充血、出血和坏死。死胎和弱仔主要是脑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浆膜有出血点、淋巴结充血、脑膜和脊髓膜充血。发育到正常大小的死胎,常由于脑水肿而头部肿大,部分胎儿可见大脑或小脑发育不全的变化。
4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实验室诊断分为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动物接种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因为母猪血样的微生物抗体阳性只能说明该微生物感染,而不能说明这种微生物就是繁殖障碍的原因,且目前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方法,在流行情况分析和症状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应当用流产胎儿血清微生物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确诊,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递,可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这对这类疾病的防控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伪狂犬病毒的检测,可以采取病猪患部水肿液、侵入部的神经干、脊髓、脑组织、扁桃体以及内脏,分离病毒,接种家兔。家兔接种后36~48 h,通常注射部位出现剧痒。家兔啃咬该部皮肤,直至皮肤脱毛、破皮和出血,而后出现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出现症状后数小时角弓反张,抽搐而死[10]。
5免疫防治
目前,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这些病毒性疾病,只能依赖于预防。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是预防和控制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场的生产特点,猪的日龄,各种疫苗的特性,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合理制定预防接种次数、剂量、时间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证免疫密度保持在100%,并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的感染和基本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常用疫苗包括常规疫苗和新型疫苗。常规疫苗一般是指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灭活疫苗是将致病性病原体大量培养后进行灭活处理,使其失去感染性但保留免疫原性制得的疫苗;弱毒疫苗是将病毒株接种易感细胞后经多次传代培养,使其毒力减弱到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引起机体高度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相应的抗体,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常规疫苗[11]。新型疫苗则一般指基因工程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病毒基因的测定及其编码蛋白质机构和功能的了解,研制出了包括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和活载体疫苗在内的多种新型疫苗。
常用的猪瘟疫苗是兔化弱毒疫苗,不仅可以用于预防接种,也可用于紧急接种。一般情况下,仔猪20 日龄首免,60 日龄左右二免;后备种猪在配种前1 个月再免疫1 次;繁殖母猪在哺乳仔猪断奶时进行免疫接种;种公猪每年免疫接种2 次[12],可以有效的预防猪瘟病毒的感染。
猪蓝耳病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考虑其安全因素,一般采用灭活疫苗[13]。灭活苗是用猪蓝耳病病毒国内分离毒株CH-La 株或JXA-1 经培养、灭活,制成的油佐剂灭活疫苗,建议母猪接种,可在配种前注射2 次,间隔20 d,每次每头4 ml[12]。另外,临床上使用的还有弱毒疫苗,其预防PRRSV感染的效果优于灭活疫苗,但有报道说弱毒疫苗株可以与野毒株发生基因重组,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弱毒疫苗的使用。
目前国内用于预防猪细小病毒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种,均属于灭活疫苗。一种为猪细小病毒经ST 细胞培养,再经甲醛灭活处理,加氢氧化铝胶溶液制成的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另一种为猪细小病毒ST 细胞培养,再经N-乙酰乙烯亚胺
(AEI),加入油佐剂配制而成的双相油乳剂苗。一般用在后备母猪配种前1 个月,免疫2 次,间隔2 周[12]。
猪伪狂犬疫病的免疫疫苗包括三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缺失苗三种类型。临床上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缺失苗,这种疫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能够区分免疫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为该病的控制与净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种猪在10~12 周龄和14~16 周龄进行2 次免疫,25 周龄进行第3 次免疫,以后每4 个月加强免疫1 次,全群同时免疫[14]。
对于猪乙型脑炎的预防,一般采用我国研选育的仓鼠肾细胞弱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在当地蚊蝇出现季节的前1~2 个月接种,种猪须在5 月龄以上接种。一般一次即可,如做二次免疫,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由于这几种疾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并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且常呈混合感染,至今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采用快速、准确、特异、方便的诊断方法,加强对种猪的检测和净化,及早地淘汰隐性携带强毒的种猪和免疫耐受猪,建立无HCV、PRRSV、PPV、PRV、JEV带毒的种猪群;使用优质疫苗,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建立完善的免疫效果监测;做好消毒及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是防制此类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朱卫彪, 胡建成.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疫病的鉴别诊断[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 03. 38 ~ 39.
[2] Huang Y-L, Deng M-C, Wang F-I, Huang C-C, Chang C-Y: The challenge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control. Modified live and E2 subunit vaccines[J]. Virus Research, 2013.
[3] 王雨章. 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2. 20 ~ 21.
[4] Evaluation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a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riant in Piglet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08, 1280 ~ 1291.
[5] Maresch C, Lange E, Teifke JP, Fuchs W, Klupp B, Müller T, Mettenleiter TC, Vahlenkamp TW. Oral immunization of wild boar and domestic pigs with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protects against Pseudorabies virus infection[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2012. 161(1 ~ 2).
[6] Li J, Chen H, Wu N, Fan D, Liang G, Gao N, An J. Characteriz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inactivated, live attenuated and DNA vaccines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mice[J]. Vaccine, 2013.
[7] 崔凤鸣. 母猪细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 2012, 05. 176.
[8] 朱卫彪, 胡建成. 五种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疾病的鉴别诊断[J]. 兽医导刊, 2013, 04. 19 ~ 21.
[9] 顾春云.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J]. 当代畜牧, 2012, 08. 22 ~ 23.
[10] 孔详国, 李瑞花. 四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J]. 中国猪业, 2008, 11. 29 ~ 31.
[11] 谷元兴, 王猛, 刘永生, 张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
2010, 02. 80 ~ 84.
[12] 姜平. 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控技术[J]. 兽医导刊, 2013, 02. 23 ~ 25.
[13] J H, C Z.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ccines: current status and
strategies to a universal vaccine[J].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2013.
什么是病毒性结膜炎范文第3篇
XX年9月,中科院高福课题组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跨宿主传播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阐明了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原因。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XX年2月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配病毒,于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被发现。高福率领的团队着重关注了被最早报道的两个毒株,即安徽株和上海株。据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施一介绍,安徽株是此次流感暴发事件中的流行毒株,而上海株则只在一个病例中分离得到,两株病毒在一级序列上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研究人员通过检测两株受体的结合特性,发现安徽株既能结合禽源受体,又能结合人源受体,而上海株却偏好性地结合禽源受体。“这充分解释了安徽株由于获得人源受体的结合能力,使其具备了在人群中普遍流行的可能性。”
目前科学家认为,此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有限的人际传播能力。研究人员推测由于H7N9病毒仍然具备强结合禽源受体的能力,而人呼吸道上有很多带禽源受体的黏液素束缚住了病毒的扩散,使得H7N9病毒无法有效传播。
XX年4月7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南。该指南综合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H7N9禽流感的诊疗方案和疑难解答,对H7N9潜伏期、早期症状和预防建议等热点问题,作出详解。
1、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
1、H9N
2、H7N
7、H7N
2、H7N3。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XX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2、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的?
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
XX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场上的鸽子中检出H7N9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同源性。但人如何感染尚不明确。目前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3、人与人之间会传播H7N9禽流感吗?
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此次的H7N9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目前在人群中传播力不强。
但是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截至XX年4月8日,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22例,其中7例死亡。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5、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H7N9禽流感?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
6、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7、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两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需要谨慎食用。
8、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9、有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或者疫苗?
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方案,早期可以应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10、如果出现高热咳嗽的症状怎么办?
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天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使用药物。
山东通报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XX年4月22日,山东通报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浙江新增1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XX年10月15日,浙江省卫生厅通报,浙江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4月份以后,浙江省下半年发现的第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之前浙江省累计报告46例确诊病例。
10月23日, 据浙江省卫生厅网站消息,浙江省再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XX年11月5日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据介绍,患儿男,3岁5个月,四川遂宁人,现住东莞市常平镇袁山贝村。11月4日下午,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常平医院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中检出了1份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1月5日凌晨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阳性,结合该病例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12月19日,深圳市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欧某,男,38岁,广东高州人,家住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目前病情危重。截至19日,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6例,其中深圳1例,惠州1例,东莞2例,阳江2例。
上海一外科医生感染H7N9禽流感去世
XX年1月20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报告,上海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其中一例为医务人员。上海市今年以来共报告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均为散发病例。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健康观察措施,目前无异常情况。
1月20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该院外科张晓东医生已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月17日凌晨,张晓东突然感觉自己胸闷、气短,被推进抢救室抢救。18日凌晨4时许,年仅31岁的张晓东因重症肺炎抢救无效死亡。
北京市确诊一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XX年5月26日,北京市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XX年的首例病例。患者为通州区人,男性,49岁。家中从事活禽宰杀、售卖,目前患者正在地坛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江西新增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
XX年1月8日,江西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江西新增1例H7N9病例。
患者刘某,女,55岁,住宜春市奉新县。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南昌市某医院救治。
湖北武汉确诊一例H7N9病例
XX年1月13日,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结合病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湖北省确诊1例H7N9病例。
该患者为男性,38岁,住武汉市东西湖区,发病前两周无外出史,但有活禽市场暴露史。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在定点医院隔离住院治疗,其密切接触者均没有出现异常。
XX年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通报,广西南宁报告一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据通报,患者现年41岁,发病前在农贸市场从事活禽销售。患者于本月11日开始发热、咳嗽,病情逐渐加重,于16日入院治疗,18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患者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日8点左右死亡。
XX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据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14日发布的数据,仅XX年1月,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者79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也指出,自XX年起,中国报告出现季节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已逾1000例。
XX年2月1日至19日,安徽省新增报告H7N9病例14例,死亡4例。XX年12月1日至XX年2月19日,安徽省累计报告H7N9病例49例,输入性3例,死亡23例。病例分布在合肥、宿州、宣城、芜湖、安庆、六安、阜阳、滁州、亳州、马鞍山、黄山和铜陵12市。
XX年3月6日,重庆奉节县发现一例人感染H7N9病例,与其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异常。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什么是病毒性结膜炎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