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0-111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第1篇

动护理人员,规范管理专科机动护士,促进手术科室护理专业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现制定如下制度:

一、科室严格执行手术室专科机动护士的准入条件,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二、机动护士应热爱手术室护理专业,具有积极、审慎、慎独、创新

奉献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状况。

三、机动护士需有三个月或以上的手术室临床基础知识的实操经验,对基本手术配合工作能独立应付。

四、机动护士需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基础技术操

作按相应护理规程进行,在履行培训和支援工作时应服从手术室的工

作安排,认真做好各项护理配合工作。

五、机动护士必须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配合知识,每半年进行为期一

周或以上的手术室护士技能培训,考核达标才能继续担任手术室机动

护士一职,以此提高手术室专科机动护士队伍的整体技能素质。

六、机动护士需掌握基本手术的护理配合工作,熟悉并落实本岗位的

各项职责。

七、机动护士培训及支援期间的奖金绩效计算方法按护理部统一规定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第2篇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30分,每题1分)

1、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

)医嘱,抢救病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必须(

),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用过的抢救药物空瓶必须(

),抢救结束进行全部药物核对,核对无误后再弃去,并于抢救结束后(

)小时内据实补记。

2、 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

)、(

)、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

)、(

)、(

)、(

)和浓度。

3、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

)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4、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

)水平;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

)水平。

5、对( )、( )、( )、( )、( )等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6、抢救制度要求每日核对抢救物品,( )交接,做到( )。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 )( )( )( )( )。

7、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 )( )、、和三级护理;一级护理( )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二级护理( )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三级护理( )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去甲肾上腺素 D、盐酸肾上腺素

2.患者女性,36岁,风心病10年,数分钟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动脉摸不到,呼吸停止,患者可能出现了那种情况 A、脑梗塞B、急性左心衰竭 C、心脏骤停 D、心律失常 3.首次护理记录要求责任护士在( )内完成

A、2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通过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可有效预防压疮,描述正确的是( )

A、评分≥18分,易发生压疮 B、评分越低,压疮发生越低 C、评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越高 D、评分越高,发生压疮的危险越高

5、由于交接不清出现的问题由谁负责?(

)

A、由交班者负责

B、由接班者负责

C、谁的问题谁负责

D、责任护士负责 E以上都不是

6、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是( )

A、使用抗生素

B、手卫生

C、戴手套

D、戴口罩

7、干缸及无菌持物钳开启后有效期为(

)

A、48℃冷藏保存

B.未启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环境(25℃--30℃)保存

C.启封后.正在使用的瓶装胰岛素或笔芯,可在室温环境(25℃--30℃)保存4周

D.启封后.正在使用的瓶装胰岛素或笔芯,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无需冷藏,避免光和热

三、 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你值班时,一名患者发生了坠床,你应该如何处理?

1、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第3篇

二、从事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体检合格后建立健康监测档案并在上岗证上盖章确认,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三、从事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四、从事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五、从事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六、在满足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是自愿从事相关实验活动,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必要时在生物安全知情书上签字。并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上岗工作。

七、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2、患发热性疾病;

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5、妊娠;

6、已经在实验室控制区域内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

7、其它原因造成的疲劳状态。

八、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保洁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第4篇

2、坚守岗位,制止串岗、脱岗的现象发生。

3、各种急救物品、药品、器械齐全,定点、定位放置,确保功能良好。

4、熟练掌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各种抢救设备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专人保管,定期维修、保养。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做好特护记录,随时制订、修订诊疗护理计划,并责任到人。

6、各种护理表格要书写规范,无漏项,无涂改。监护室资料妥善保管。

7、严格无菌技术,遵守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8、治疗、用药、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到用药及时、准确,治疗、护理到位,防止差错事故及并发症发生。

9、监护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复苏技术,结合病情正确分析、监测资料,根据需要做出相应急救措施。

10、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脱出。

11、危重病人标记、护理级别、饮食种类一览表、床头牌应与病历相符。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第5篇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

3、职责:

3.1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此制度。

3.2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全科室人员遵守此制度,及时更新修改相关规定,并对违反此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

4、具体规定要求:

4.1 实验室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和教学科研的场所,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也不得从事高致病菌标本的检查。

4.2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后方可工作。同时需经过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3 实验室更新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进入实验室及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或科主任批准。

4.4 非本科人员到实验室,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进入,在实验室内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4.5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知道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4.6 进入实验室前,应穿工作服或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当知道防护服已被危险材料污染应立即更换,离开实验室前应脱去防护服、手套、口罩,洗手后离开。

4.7 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睛,长发应束在脑后,在工作区不应佩戴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及其他装饰物品。

4.8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饭、饮水等,以上活动应在休息室内进行。 4.9 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以防化学品污染、生物危险、标本污染及刺伤等,在工作完成或终止后应脱掉手套并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摘除手套应例行洗手(七步法)。

4.10 对污染的防护服应用黄色垃圾袋装好,交医院洗涤室处理。工作服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带回家。

4.11 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以及室内存放的高压容器等,杜绝不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安全。

4.12 离开实验室时,应向交接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填好《交接班登记记录》。

4.13 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电影开关,将仪器设备整理好,实验现场整理干净,洗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5、相关记录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第6篇

物理性危害:对手术室护士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性因素主要是针头及锐器刺伤。针刺伤时,只要0.004ml带有HBV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1]。感染HIV危險性为0.3%,感染HCV的危险性为1.8%。

化学性危害: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都有一定的挥发性,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危害。可导致护理人员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还可以导致妊娠期胎儿畸形、流产。环氧乙烷、甲醛、甲苯不仅可以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癌变,并具有累积效应。病人的物品、术间空气、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引流液等都可能导致化学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AIDS),通过医源性传播的效率最高,1次即可感染[2],是生物性危害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因素。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大量污染的器械和污染的血液,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且有相当数量的传染病人在最初的诊治时没有被发现,器械未做特殊的处理。一些抗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常规消毒方法难以奏效,个人防护意识差等原因,使护士被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有研究表明:针刺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如果暴露于含有HBV的血液或体液,感染几率为6.0%~30.0%,如果病人的乙型肝炎e抗原呈阳性,那么感染几率为27.0%~43.0%,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的几率为1.8%[3]。护理人员感染肝炎后,不仅会传染给人家,还可能通过垂直传播传染胎儿。

手术室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加强职业安全知识培训: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利用业务学习、专题讲座、护理查房等多种形式进行强化教育,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医院手术室验收标准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严格划分工作区域,人流、物流不交叉,不逆行。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各种危害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手的保护:①术前做好自检。手部皮肤有破损时,暂不参加感染疾病的手术配合。②遵守规范洗手流程。③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应戴手套,必要时应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若不慎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溅入眼睛时,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眼部。④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传递锐利器械时,应将器械尾端向前传递,并做提醒,防止术中意外的刺伤、刀割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锐器部或按压废弃物,以免误伤;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锐器盒中。如遇刺伤,应及时在流动水中挤出伤口之血液,并用3%碘酊消毒损伤部位的皮肤,更换双层无菌手套。必要时,抽血检测,做药物预防。

改善手术室通风换气条件:空气流动能增加化学污染的自然清除率,减少蓄积;麻醉机应增加排污管道,管道出口应加装过滤装置,减少排出气体的毒害性;尽量使患者体内的气体麻醉剂交换完毕,再拔出气体导管,以便减少手术间的污染。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①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②配制消毒剂时,避免直接接触或粉末误吸造成皮肤、黏膜的局部毒性,应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穿防护服),防止发生喷溅;避免浓度过高或滥用消毒剂。③避免环氧乙烷残留: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彻底解析后才能使用。灭菌物品残留环氧乙烷应<15.2mg/m3,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应<2mg/m3。④甲醛熏蒸的物品,应放置30分钟后再使用。⑤臭氧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时,工作人员应离开现场,并在关机60分钟,O3浓度降至正常允许范围,人员方可进入室内。

参考文献

1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梅,等.医务人员职业性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52.

2 周益秋.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6(18):34.

3 殷小基.医院职业性锐器伤害检测和处理.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2,1(1):33.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

手术室护士准入制度范文第1篇动护理人员,规范管理专科机动护士,促进手术科室护理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