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词汇运用1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71

词汇运用1范文第1篇

1.2012年3月26日,在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崛起中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上有专家强调,要发挥大国的政治引领作用,中国须有更清晰的愿景和更明确的外交哲学及行动。之所以强调更明确的外交哲学是因为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D.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D 解析:之所以强调更明确的外交哲学是因为真正的哲学能正确指导我国的外交工作,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2.2012年4月6日,由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研讨会上,各方面的近百名专家,首次从哲学层面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予以系统梳理,并计划出版《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丛书。哲学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丰富人们具体的科学知识

2.A 解析:哲学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B错误,A正确;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错误;D错误。 3.2012年9月27日新华网杭州电,一个自称来自香港、长期担任香港巨富李某某风水顾问的“大师”,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会来浙江诸暨市,专为城中富有的女性“算命测字看风水”敛财,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算命测字看风水”的行为体现的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庸俗唯物主义思想 3.C 解析:“算命测字看风水”就是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离开人而存在的某种神秘力量(客观精神)决定的,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4.2012年9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并讲话指出,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下,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问题十分重要。这体现的唯物主义观点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物质 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4.B 解析:材料中的客观“形势”,是哲学上的“物质”,而“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问题”是意识方面的要求,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①、④正确;②是可知论,不是唯物主义观点;③无关。

5.2012年9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强化了对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监管,对地图未完整表示中国疆域的可罚款10万元。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就要求互联网地图的绘制要 A.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B.坚持可知论的基本要求 C.坚持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D.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5.D 解析:地图是意识的东西,地图要完整表示中国疆域,这就要求在绘制地图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A、C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不符合题意。 6.2012年6月2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工程,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这就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的 ①中国化

②时代化 ③哲学化

④大众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B 解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①、②、④ 正确;③的提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26分。)

7.材料:2012年9月4日,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2012年5月8日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危急时刻为抢救学生被轧断双腿,她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看望了张丽莉同志和报告团全体成员,他强调,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什么关系?(10分)

(2)有人认为:发挥先进人物事迹的榜样作用,就是强调意识的作用,就是坚持唯心主义。(16分)

7.(1)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由于张丽莉老师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具有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危急时刻抢救学生的英勇行为。(4分)

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张丽莉老师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她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操。(3分)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要以张丽莉老师为榜样,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实现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分)

(2)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1分)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2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分)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2分)如果我们在意识决定物质的基础上,强调意识的作用,就是坚持唯心主义;(2分)如果我们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强调意识的作用,发挥先进人物事迹的榜样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分)

词汇运用1范文第2篇

一、近义词的常见区别: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河流河 局面场面 时代时期 边疆边境 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②词的感情色彩不同。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如:成果后果 节俭吝啬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维护庇护 聪明狡猾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如:果断决断武断。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如:陵墓坟 富态胖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默诵嘟囔 头部脑袋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如:

处罚批评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研究探讨 蔑视轻视

制止阻止 绝望失望

④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⑤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阻碍(动词) 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 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 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 人多可以壮大声势。深刻(形容词) 他分析得很深刻。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动词) 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深入(形容词) 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二、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三、例题分析: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______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______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______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解析:“限定”是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定,而“限制”或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等动词性短语,或专指一种规定的范围,从语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范围,也涉及数量的规定,所以应用“限定”。“抨击”是指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结合语境,新文化运动对八股文的批评形式更应用“抨击”,而“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较为泛泛。“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见的”,前者偏重于“名称、典故、书籍”等,后者更重于词语、文字,结合语境,“八股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字词了。应选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发表声明。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一下。

A. 受权 原型 引见 B. 授权 原形 引荐

C.授权 原型 引见 D.受权 原形 引荐

“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 原形:原来的形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近几年来,他们__了不少资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遭受歧视和虐待的详情。

(2)这类事件,十年前__有它,现在可没听说过。

(3)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两页纸的__表,这实在让人深思。

A收集 允许 勘误 B搜集 容许 勘误

C收集 容许 刊误 D搜集 允许 刊误

(允许:同意,答应 容许:使有可能)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1)徐悲鸿将中西美学精华__为一炉。

(2)王老七十五,张老七十一,张老比王老__。

(3)现在正处在新老交替的转型期,是个很有意思的时代,__不安的时代。

A融 年轻 燥动 B熔 年轻 躁动

C熔 年青 燥动 D融 年青 躁动

(年轻:年纪不大的,相貌不老的 年青:年纪幼小 融:侧重于“融会贯通”。熔:熔化)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

(1)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2)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__新水源,采取人力、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办法,昼夜抗旱灌水。

(3)__发展得这样快,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加倍工作,才不至于落后啊!

A清静 开拓 时势 B清净 开辟 时势

C清净 开辟 时事 D清静 开拓 时事

(清静:多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开拓:除了“开辟”义,还有“采掘前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的意思

开辟:打通,开拓。但多和表抽象义的词语搭配,如开辟“航线、未来”等。)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流传”是“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留传”是“遗留给后代”的意思:“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简朴”侧重“简单”,“俭朴”侧重“俭省”。)

(7)、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

(1)阿Q这个艺术形象,__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

(2)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__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

(3)因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因病退学的学生,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原单位__。

A. 表现 权益 接受 B.体现 权力 接收

C. 体现 权益 接收 D.表现 权力 接受

词汇运用1范文第3篇

日语词汇学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对词汇的研究与对词的研究。词汇的研究包括了词汇量、词汇来源、词汇构成体系、词汇文体特征的研究;词的研究则包括了词构成、词义、词情感文体特征的研究。本文拟讨论词构成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具体而言, 本文打算对《现代日语词汇学》第四章内容的教学进行探讨,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1 单词音声形式识记方面的运用

关于词的构成这部分的理论知识, 词汇学系统理论的教材一般通过介绍词素、词基、接辞等一些专有名词而展开的。单词的构成要素叫词素, 比如白/帆、書き/終わる、高/さ中, 词素分别为“白、帆、書き、終わる、高、さ”, 其中“白、帆、書き、終わる、高”为词基, “さ”则为接辞。所谓词基是指构成单词主要成分并表示词义的核心内容的词素, 它分为自立词基和结合词基。接辞也可分为两种, 接头辞和接尾词。这些细分暂且不论, 总之, 根据单词构成要素的不同, 可以将日语单词分为两大类, 单纯词和合成词, 由一个词素够成的为单纯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为合成词, 合成词的数量自是比单纯词庞大。这一词的构成理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运用。

词汇学理论中介绍一个单词是由两大方面构成的:形态与词义, 其中形态包括音声形式和表记形式两方面。单词表记形式的识记过程中主要是注意不要将日本汉字与母语汉语汉字相混淆, 其它的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因此以下主要讨论音声方面。

据日本内阁公布的“常用汉字表”, 常用汉字共1945字, 构成现代日本所使用的汉字的基础。而在几部日语大辞典中, 《新明解国语字典》5万8千词, 《广辞苑》22万, 尽管日语除了汉字, 还有用假名书写的词, 但是综合这几个数的明显差别, 根据词构成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单词是通过汉字的排列组合而构成的合成词。而且, 根据前面介绍的词构成理论, 我们可以认为合成词的读音大多就是有由这些汉字词素的读音组合构成的。也因此, 在识记日语单词的读音时,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也就是说在记单词读音的时候, 应该以每个词素为单位, 而不是以整个单词为单位, 记住作为单词构成要素的每个汉字词素的读法, 如此即便碰到没学过的单词, 也可以根据自己记忆库中各个汉字的读音进行猜读。比如, “屈強”由“屈”“強”这两个词素构成, 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经常出现“理屈 (りくつ) 、勉強 (べんきょう) ”这两个单词, 根据单词构成理论可以推得“屈”字及“強”字的念法, 并由此猜测“屈強”可能读成“くつきょう”。如此既然很多单词都为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 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总结归纳作为词素的每个汉字能够有的各种读音, 就能大致猜测出单词的读音, 而不用去死记硬背, 或者说, 在识记单词读音时能够省心。

对此也许有人会有不同的意见, 比如在“強い (つよい) ”这个单词中“強”则是读成“つよ”, 又或者说“屈強”的正确读音是“くっきょう”等等。后者正好正中我们上面的猜测, 只是还未加上合成词音声变化这部分的理论, 而前者涉及到日本汉字的两种读法方式:训读和音读, 以及2种读音方式经过排列组合就产生了4种可能性:音读、训读、重箱读法、汤桶读法。对此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解决:重箱和汤桶读法比较少见, 通常是几率最低的可能性, 多首先考虑全训读或全音读。两个汉字词素构成的词, 如果后面没有送假名, 则多是两个词素都以音读来念, 比如“雪解け、恨み言”, 带有送假名的那两个词素都是采用训读音。此外, 名词多用音读, 动词则偏向用训读, サ变动词的词干本身是个名词, 因此几乎都是用音读;单纯词的读音方式比较单一, 多是用训读方式念的。

当然, 以上的经验并不是所有词都能适用, 对有些词是不适用的, 比如“真”这个字, “真に迫る”中读音读的“しん”, “冗談を真に受ける”则读训读的“ま”。通过实际观察我们会发现各自的读法带有各自的词义, 音读时偏重事物“性质的真实”, 训读则偏重态度程度的“不掺假”。因此在对多个读音的选择时还可以有一种解决方案, 既关注词义。对于训读, 这个解决方案是容易理解的, 因为训读是古时将汉文译成日语时产生的, 主要依据汉字的意义, 也因此同一汉字意义不同时它的训读方式也会有差别。那么对一个词素音读音的选择上, 可以依赖在单词中该字的语义。例如:“虚仮”“仮病”“仮道”中“仮”有两个解释: (1) 与借り’同源, 表借用, 读成かり’; (2) 表不是真实的, 读成け’。当然, 音读包括吴音、汉音、唐音, 这几种的读音并不是由于词义不同而引起的, 它的产生是由于年代或地方的不一样。因此, 遇到这些时我们只能根据词汇学教材中“词种”章节的理论介绍来进行选择。比如, 禅宗方面的用语用唐音比较多, 所以在这方面词语最先应猜测用唐音来读。至于区分吴音、汉音、唐音,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觉大多数的音读音与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相近, 而某些日语单词的发音很像闽南话方言, 这个原由就在于吴音、汉音、唐音, 吴音相似长江下游一带的方言, 汉音与中国北方方言相似, 而唐音则接近中国南方地区的方言。

上面曾提到过合成词的音声变化。所谓的音声变化就是语音变化。常见的语音变化有连浊、连声、转音、促音化等。通常后置词素的头一音节为カ行、サ行、タ行音时容易产生连浊以及促音化, 而且连浊比较常发生在: (1) 复合程度较紧密的叠词 (拟声拟态词一般不产生浊化) ; (2) 用言与用言复合一般不产生浊音化, 但转化为名词时有可能产生; (3) 前一词素为后一词素的宾语时, 或者前后词素为并列的对等关系时较少产生浊音化, 而前一词素为后一词素的状态修饰语时比较容易产生浊音化。如“根掘り葉掘り”“旅立ち”“親子”等; (4) 后一词素的第二音节为浊音时, 第一音节一般不产生浊音化, 如:“絵地図”等。此外, 关于半浊音化, 通常ハ行音在拨音后面时大多数转变为半浊音, 少数转变为浊音;在促音后面时全部转变为半浊音。音声变化规则比较易懂、常用的就是以上几条。

以上就是词构成理论在音声识记方面的运用。我们在识记单词时中需要有拆解的思考模式, 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 事半功倍。

2 在词义识记方面的运用

在本章节开始部分我们提到过词素根据其是否承担词义的核心内容可分为词基与接辞两种, 也提到过由两个以上词素组合的词为合成词。在词的构成理论中, 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复合词与派生词, 其中由词基与接辞合成的词为派生词。在这部分理论中我们要学会一种单词记忆的技巧, 正如英语教学中所提倡的词根词缀记忆法。翻阅各大词汇学教材可以发现, 多数教材在派生词这一章节中都列举了常见的接辞, 从列举情况来看, 这些“常见”的接辞的数目是相当大的, 《现代日语词汇学》里接头词与接尾词共有60个左右, 《日语概说》中仅接头词就有60多个。由此可见接辞在构成单词时占有重要地位, 了解接辞的作用、意义有助于我们推测派生词单词的词义。教材中指出接辞的功用是补充某种意义或语法作用, 接头词一般只给单词增添某种意义, 接尾词既具有增添意义的功能也起到语法功能。赵瑛力 (2005) 引用桥本进吉的观点也指出接尾词中有具有意义价值的, 也有发挥语法功能的。因此, 对于派生词, 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词基的词义是整个单词词义的核心, 接辞只是增添意义, 并不会将词基的词义变的面目全非。其次, 就教材所列举的情况来看, 拥有汉字的接辞所增添的意义是比较明显的, 一般都如同它的字面意义, 如“初~”表示“首次~”, “生~”表示未经过加工的, 等等。而像“うち~、ぶち~、さし~、たち~、”等由动词连用形变化而来的接头词一般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只起到加强或调整语气的作用, 既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在碰到这种派生词时可以直接忽略掉接头词, 简单认为该单词的词基的词义即为整个单词的词义。那么教材中所列举出的“~らしい、~っぽい、~がましい、~ばむ”等接尾词, 在基础语法阶段教学中经常是单独作为一条语法出现的, 是比较熟悉。因此, 比如“ぶっころす”, 懂得“ころす”的意思就等于懂得整个单词的词义。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单词记忆法。

另外, 在派生词章节的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对一些增添相似意义的接辞之间的区别稍加解释, 以此补充、完整学生的知识体系, 避免在实际运用中出错。高年级阶段教学的目的是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 以及极其重要的一点, 指引学生运用所积累的知识。

3 结语

学科理论的研究更多的是为实际运用服务的, 词汇学的教学不是单单增加学生词汇量的教学, 而是就整个日语词汇的特点加以解释, 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理论来学习这门语言, 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意识到平常学习中所忽略掉却至关重要的一点知识的运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会说地道的日语, 如何写篇优美的文章, 这些经常听到的问题, 其实日常的学习已经很明确地为此给出答案, 问题在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去思考所接受到的知识。

摘要:《日语词汇学》这门课程由于过于理论性经常不为学生重视, 因此有必要对这么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寻, 因为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 作为对词的群体进行研究的科学, 不可能对实际运用毫无帮助。词汇、词构成理论就对实际运用产生很大的帮助。词的构成理论反映一个事实:在单词识记过程中, 要有具象、要有拆解思考的模式, 要看到作为单词组成部分的词素。

关键词:词基,音声识记,接辞,词种,拟声拟态词

参考文献

[1] 李庆祥.日语词汇学的意义与作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8 (03) :9-13.

[2] 郑宪信.日语词汇学教学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8 (04) :84-85.

[3] 孙瑞雪.浅谈日语词汇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15) :243-244.

[4] 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 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 顾海根.日本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词汇运用1范文

词汇运用1范文第1篇1.2012年3月26日,在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崛起中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上有专家强调,要发挥大国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