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10-101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 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 提出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验统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

上课,同学们好!

小蚂蚁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最爱动脑筋,学习最努力,所以今天它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课件演示,冬天来了,找点什么当被子呢,就找片叶子吧。爱思考的小蚂蚁找到一片叶子研究起来,大家仔细看小蚂蚁在干什么?(课件演示)谁起来说一下 生:小蚂蚁沿着叶子的边沿跑了一圈。(师板书:一圈)

生:小蚂蚁沿着叶子的边跑了一周。(板书:一周)

师:同学们再仔细看一下,(课件演示)小蚂蚁是怎么跑的,比比谁看的最认真,谁起来说一下

生:小蚂蚁沿着叶子的边沿跑了一周。

生:小蚂蚁从一个点开始跑最后又回到了那个点。 生:

师:我们再来看一遍,(课件演示),小蚂蚁跑了一周的长度就是叶子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周长,引出课题认识周长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研究什么 二|、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师:沸羊羊听说小蚂蚁都知道周长了,很不服气,她说我们教师里就有很多地方有周长,相信细心的同学们一定能找到他们,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找找我们教室里哪些地方有周长呢?

(课件)那么,请同学们摸一摸你课本封面、课桌面、文具盒面以及所带物体面的一周,现在小组内说一说,说完主动坐好,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棒。

小组汇报,指学生指着数学书、黑板、等说说他们的周长。其余同学伸出右手食指一起指一指。比比谁指的规范。

师:谁发现了我们在指周长的时候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沿着边,

生: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这群细心又善于思考的孩子。瞧美羊羊听说我们的课堂这么热闹,他也来了

师:美羊羊说同学们真细心,你们还记得我们二年级学过的平面图形吗?思考一下他们有没有周长呢?

师:请同学们打开学具袋拿出平面图形卡片,小组内指一指他们的周长在哪里?谁起来汇报一下

生:这是三角形的周长 生:这是圆形的周长 生:这是梯形的周长

生:边指边说,围绕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生:围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等

师: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刚才指的周长有一个共同点,谁来说一下 生:都是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你回答得真棒,我们在数学上把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图形的周长。一起来看美羊羊是怎么理解的(课件),大家一起读一遍。

谁来说说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

师:瞧老村长也来了,“美化羊村行动开始了,大家快来看我的规划图啊,老村长犯了愁,这么漂亮的花坛怎么保护可是个问题啊?同学们能不能帮帮村长啊?你打算怎么保护这漂亮花坛里的花草呢?

生1:按时给它浇水。

生2:不进去踩踏。

生3:在花坛一边竖上牌子,写上:爱护花草。

生4:可以给花坛安上护栏。

生5:派监督员在一边看着。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看来大家不但爱动脑、爱思考,而且还非常有爱心。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安护栏的保护方案,如果你是护栏设计师,护栏要安在什么地方呢?(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同学上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护栏是在什么地方安装的。

生1(圆形花坛):我是围着花坛安一圈。 师:你能把图片举高,边指边说,慢一点,让下面的同学听清楚吗?

生2(长方形):我把护栏安在花坛的四周。

师:你说得真好,长方形花坛的四周也就是花坛的一周。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扇形花坛它的护栏在什么地方安装?

生:(边指边说)也是围着花坛安一圈。

师:大家围的花坛形状虽不同,但是围的方法却有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1:都是沿着花坛的边围的。

生2:围了花坛一周。

师:回答得非常好,都是沿着花坛的边,围了花坛一周。

活动三:深化感知,加深概念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知道护栏安在什么地方了,那需要多长的护栏呢?动脑筋想一想,要想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我们只要知道花坛的什么就可以了?(留思考时间)

生:只要知道花坛一圈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很聪明,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板书:周长)。看来我们学习了周长的知识接着就派上用场了。

活动四:运用新知

师:红太狼听说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很不服气想来考考大家,大家敢应战吗? 生:敢

师:这里有几幅图片,你能试着用笔描出它们的周长吗?(课件出示) 打开作业纸,完成练习一,做完主动坐好。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纸 比比谁画的最认真,最完整。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红太狼说它也会,大家来看看它找的对不对。(课件出示判断题) 指生回答

师:灰太狼听说了很生气,它说我就不信考不倒你们,有本事来做做这几个题,能做对我就真服你们了,大家拿出作业纸,做第二题,比比谁做的有对有快。

指生订正

活动五:联系实际,理解周长

师:瞧,最聪明的喜洋洋也来了,它说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用到了周长的知识,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得到它,粗心的孩子得不到。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们都是细心又善于思考的孩子,先小组内说说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如:公园里,商场里,公路上,家里等哪里有周长。 生:路上的广告牌 生:电视上 生:等等

师:大家来看看老师也观察到一些(课件演示) 师:说说这节课你有哪里收获。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封闭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估、算等探索活动,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由抽象到具体,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感性体验,使学生逐步建立“周长”这一概念的表象,在体验中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含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一个图形周长的意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可以预见学习本课会有较浓厚的兴趣。前面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但对于周长的认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只有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但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仍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直观与趣味性。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迁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训练,需要加以引导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片树叶)

师: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一枚枚飘落的树叶可成了小蚂蚁们运动的乐园,瞧!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已经制定好了锻炼计划,它每天都要围着这片树叶跑一圈,下面, 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小蚂蚁是怎样跑的。(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认识边线

2.感受从起点再回到起点 3.认识一周

二.动手操作,找图形的周长

师:聪明的小蚂蚁找到了树叶的一周,你能指出你周围物体表面的一周在哪儿吗?(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探索发现。)

三、探索发现

师:也就是说不论从哪里开始,只要从这一点出发,沿着边线,再回到这一点,就是这个图形的一周,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一周,那你来想一想,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比如说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呢?三角形的周长呢?图形的周长呢?

四、制造认知冲突(再次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图形,他有周长吗?(出示一个不封闭图形,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那也就是说,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五、归纳总结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在

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课前预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本课我打算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践探索,理解新知;操作实践,巩固新知;实践训练,深化新知;归纳总结,完善认识五个环节,通过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量一量、围一围;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说一说这些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具】

1、电脑课件、展示台

2、学具袋(光盘、直尺、细绳子或皮卷尺、水彩笔、树叶、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树爷爷告诉我:小蚂蚁特别喜欢练长跑,瞧!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它正准备沿着树叶的边跑一周,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跑?(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跑的?)根据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的动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我们再看看是不是这样跑的。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什么呢?

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还不是很感兴趣,所以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感知周长

(1)课件出示各种封闭与不封闭图形,问: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 (2)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封闭图形。

(3)展示学生作品,并指出图形周长,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描一描

A、课件出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周长

B、描一描光碟的边线,问光碟的内部线是它的周长吗? (2)摸一摸(44页摸一摸)

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及文具盒面的边线,与同桌交流认识周长 (3)走一走

怎样走才是教室的周长?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以及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循循渐进的掌握知识。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1、量一量(44页实践活动) (1)测量自己的腰围与头围

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过程; (2)测量树叶的周长

自选测量工具,测量树叶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

2、围一围(45页第1题)

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结合课件让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是只能描一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与同学合作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周长,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1、想一想

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长应该怎样量?四边形呢?为什么?

2、算一算(45页第2题)

课件出示几幅图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一练(45页第3题)

运用课件,通过测量、移动的方法,直观的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知识 【设计意图】

练习题由易到难,从基础题到拔高题,层层深入,这样既顾及到全班好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又为尖子生补充了"营养"。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小就能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理,并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板书】

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封闭平面图形

绕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边线 一周

【反思】

《什么是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为后面的测量周长,计算周长以及周长的应用做好铺垫。同时也为日后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打好伏笔。基于以上的认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放在让学生亲身感悟。首先我通过蚂蚁爬树叶的情境让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通过对"一周"的强调初现周长概念。再让学生通过比、画、摸、走、描几种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周长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进行的,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封闭平面图形"、"一周"、"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周长,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我知道仅靠以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围一围、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整节课我都注重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有效的活动中全方位的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

(二)在练习中让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得到升华。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课题名称:周长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细线、直尺、皮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楼梯形、月牙形、不规则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周长

(一)感受周长

1、观察各平面图行卡片及树叶,引出本课标题并板书周长。

2、请学生将树叶的轮廓画在黑板上,并请学生说一说如何画出来的。

3、仔细观察平面图行请学生指一指他们的周长。(出示课件)教师强调起点在哪终点也就在那。

(二)感受封闭图形

揭示周长的概念

1、图形王国里今天来了一些好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2、通过学生观察后,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

3、让学生描一描自己喜欢的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活动结束后告诉学生刚才描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师板书周长的概念。)

4、让学生齐读周长的概念。

5、师举例说明:像月牙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月牙形的周长,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三)感受周长的长度

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课桌面的一周,告诉学生像数学书封面的一周的长度、课桌面一周长度在数学上叫做周长,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有周长。

(四)巩固周长 找一找数学练习本的周长、板凳面的周长在哪?找到后摸一摸。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注意到低年级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

计算周长

小组活动

测量周长

1、出示活动要求,学生观看。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3、汇报交流 教师评价。

4、小结:像一些规则的图形用直尺直接测量出图形的周长,像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用细线、皮尺绕图形的一周然后再测量出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最好的的方式就是在“做”中学,学生经历了由疑问讨论验证思维得到了拓展,在操作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操作,总结出测量周长的方法,圆形周长过程中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楼梯行周长则体现了平移的思想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想。)

三、运用周长

解决问题

1、测测你的眼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两个图形周长相等吗?为什么?(出示课件)

2、量一量

填一填

小组合作量一量同学的头围、腰围、胸围。 姓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的设计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全课总结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理解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正确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和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探究过程,体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

4、渗透探究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 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2、 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学具袋(线、直尺、圆形纸片1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米老鼠和唐老鸭》是一部喜剧性的动画片,看过吗?今天,米老鼠和唐老鸭打算进行一次跑步比赛(出示课件)。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你知道要求唐老鸭要跑的路线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呢? 什么是周长呢?

要求米老鼠要跑的路线多长,也就是求圆的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二、 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1.师:我们以前进行过的测量活动都是拿直尺进行的,那我们今天也用支持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怎么样? 生:不能测量,因为圆是曲线图形。

2.师: 你能不能想到一些好办法来测量圆的周长?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学具试验一下吧! (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各组的方法,展示上台 演示绕线法和滚动法,提出注意事项。

师:这样的方法就是化曲为直测量出来的。(板书:化曲为直) 3.师:老师打算给黑板上画一个圆,你能帮老师用你们刚才测量的方法测量出来吗?假如要测量圆形大花坛的周长呢?圆形体育场呢? 看来这些绕线(围一圈)、滚动(滚一滚)的方法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那我们就要找出一种更简单通用的方法来计算,愿意继续研究下去吗?

三、 活动探究圆与直径的关系

1.师:圆的周长大小会与什么有关系呢?请大家看这两个大小不同的圆,你来看看,哪个圆的周长长呢?那它是与什么有关呢? 生:直径(或半径)越长,圆的周长也就越长,它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2.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敢不敢大胆猜测一下。 数学是一门科学学科,它不能只靠猜测,还需要确切的说明它们的关系。3.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活动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吧! 提出活动要求:1>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负责测量; 2>认真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计算准确; 3>完成好表格。 学生汇报,展示器展示各组结果。

师:大家来观察这些数据,看出些什么来了? 小结: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三倍多一些。

四、 圆周率的认识和历史了解

1.师:由于测量时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算出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叫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 2.了解历史。

讲解:π是无限循环小数,计算时一般取它的近似值3.14。 3.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π,那么已知直径怎么求周长呢?如果用字母C来表示周长,大家会用字母来表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 如果已知圆的半径,大家还会会用字母来表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学生上台写)

五、 巩固练习:

1.师:会用这些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吗? 唐老鸭和米老鼠都跑完了一周,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课件演示出直径10米)

2.师:现在,米老鼠又和唐老鸭说了,唐老鸭沿大圈跑,米老鼠沿两个小圈跑“∞”,谁又跑的路程多呢?动手算算吧! 3.已知大树周长求直径。P66-10。

六、 总结

大家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一围 周长 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滚一滚

C = πd C = 2πr

教学反思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周长。

3、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思考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问题解决

明白学习周长的必要性,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周长。

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

课件、树叶、碟片、扑克牌、直尺、彩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孩子们,大家好,老师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蚂蚁家族要举办一场运动会,邀请小朋友们去观看,你们想去吗?不过想去的话是需要入场券的,看大屏幕,答出这些题你就有入场券了。(出示口算题找同学回答)

孩子们,你们很棒,取得了观看运动会的入场券,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看这只小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做了运动场,请注意观察它在树叶上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小蚂蚁围绕树叶爬了一周的情景)

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观察后看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圈。

小蚂蚁从哪里出发又回到了哪里。

孩子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小蚂蚁有一句话要告诉我们:我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

师拿出一片树叶,根据小蚂蚁的话谁能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根据学生指的情况强调从一点出发再回到这点)

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

(1)、刚才我们对周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看这幅图你能指出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指,教师展示并进一步明确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孩子们做的很棒!看看下面这幅图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出示正方形,找学生指出周长)

师总结:是啊,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图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师:孩子们,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边指边说出它的周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谁愿意站起来给全班的同学们演示一下。(声音真响亮,说得很准确)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显示)孩子们,举起数学书,咱们一起来一边说一边指出它的周长。(老师领着说)

(3)、(举起手中的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你能说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描、说。

2、描周长。

大家做得很好,下面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孩子们请看,这些平面图形,老师描出了它们的周长,老师描的对吗?

(进一步明确描周长时的注意事项。)

刚才孩子们已经找到了不同图形的周长,那你能一笔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吗?请孩子们上台试一试。我们看看他们描得对吗?

小结:原来必须要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3、理解封闭。

孩子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下面这个图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长吗?为什么没有?和之前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饶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

师: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因此它们才有周长,为了让周长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们在这前面加两个字------封闭。(板书)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孩子们读得真响亮,现在请孩子们来找找,下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4、师:其实图形的周长指的就是它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它所有边长度的总和。所以,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长度单位)

三、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孩子们已经能找出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那你能量一量、算一算封闭图形的周长吗?

现在每个小组坐好,课前老师发给小组长的学具拿出来,每个小组都有两个物体,碟片和扑克牌,请你们先找出他们的周长,然后用手里的工具去量一量、算一算。

汇报,你们测量碟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1: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测量扑克牌用的什么方法。

生1:用直尺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生2、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知道对边了,然后再加起来。

小结:通过刚才的结论我们发现:如果物体的边是直的,我们可以直接用直尺来量,如果物体的边是弯曲的,我们就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五、拓展运用。

孩子们,刚才小蚂蚁又传来了一个消息,由于参观的人太多,前排的座位只能留给聪明的人,我们一起去智慧小屋看看吧!(课件出示智慧小屋的练习题)

六: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孩子们,周长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我们买裤子,要知道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我们操场上的围栏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孩子们,课后去我们的身边找一找,看那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七、课下小实践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 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