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机械配备表范文
桥梁施工机械配备表范文第1篇
1、进给传动链故障。由于数控机床的导轨普遍采用了滚动摩擦副,所以进给传动链故障主要是由运动质量下降造成的,如机械部件未运动到规定位置、运行中断、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间隙增大、机械爬行、轴承噪声变大(一般在撞车后出现)等,这部分故障可以通过调节各运动副预紧力,调整松动环节,提高运动精度以及调整补偿环节等方法进行解决。
2、主轴部件故障。由于使用可调速电机,数控机床主轴箱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出现故障的是刀柄自动拉紧装置、自动调速装置等。
3、自动换刀装置(ATC)故障。具有自动换刀装置的加工中心机床50%以上的故障与自动换刀装置有关,主要表现在:刀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过大、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机械手运动误差较大等。故障严重时,造成换刀动作卡住、机床被迫停止工作。
4、用于检测各轴运动位置的行程开关压合故障。在数控机床上,为了保证自动化工作的可靠性,采用了大量检测运动位置的行程开关。机床经过长期运行,运动部件运动特性发生变化,行程开关压合装置的可靠性及行程开关本身品质特性的改变对整机的故障产生及故障排除带来较大影响。
桥梁施工机械配备表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也在飞速的发展,在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对公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进行高效管理是保证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主要条件,主要是促进机械设备和公路桥梁管理效益的共同提升。本文首先对加强公路桥梁机械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对我国公路桥梁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机械设备管理的任务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机械管理;重要性;问题;措施
一、加强公路桥梁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公路桥梁工程机械大多是重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负荷大,作业条件恶劣,很容易出现磨损、变形、蚀损、老化现象,如果保养维修不及时就会出现故障。从而致使机械动力不足、经济性变差、利用率降低,严重时机械报废。如何更好的加强公路桥梁路机械化管理,就要领导重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成立设备管理督查小组,不定期对挖掘机、压路机、摊铺机、洒水车等机械设备的油料、配件消耗进行抽查,进行检修,使机械达到无故障。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自身情况制定保养和检修计划表,做到定期保养、定期检修,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二、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完善与管理观念的误区
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使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始终跟不上施工管理与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机械设备管理缺乏统一的调配、指挥制度,机械管理人员的队伍也不够专业、稳定,甚至仅靠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负责,致使生产设备不配套,特殊设备不到位,设备的档案管理分散、混乱,常造成设备损毁丢失、企业资产流失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重施工轻养护”的思想导致项目部为缩短个别项目的工期,使设备长时间、超负荷,甚至带病运行,直接影响了设备性能的发挥及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长期效益的实现。
2.2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不配套
工程中标后组建项目部,从各项目部抽调的机械设备大多是技术状态较差,而一些公路桥梁工程所需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投入新的公路桥梁工程使用严重影响了公路桥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3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
项目部主要以路桥技术人员组成,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对机械的正确使用、技术性能、用途、工效及定期保养等知识不近其然,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往往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因而,不能够有效充分地利用机械的使用率,不能够对工程机械有效调控延误了工程进度,使工程成本增加。
三、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3.1积极作好设备的组织工作
项目部成立时应立即建立项目设备组织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大小做好组织计划,并设置相应的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管理员。确定机械种类,数量和做好进出场计划和机械总量控制,及时上报计划,组织机械到位,并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性能、用途、工效和一般使用常识,设备使用必须执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的原则,主要机械实行专机,专人制,为公路桥梁工程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3.2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
每台设备从购买到批准报废都要建立技术档案:①机械履历表;②台班登记;③维修保养记录;④交接班记录;⑤机械运行状况。这些都将详细记录这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为将来对该设备进行维修提供依据。
3.3做好所有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调试维修工作
①做好预防性检查维修。对所有到场的运行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启动检查,并组织机械手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包括三滤检查、加注润滑脂、紧固螺栓以及油品的污染程度检查,以及各级检查检修。对于存在问题的机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②新购机械要选拔素质较高、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熟识保养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协同厂方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对机械手进行岗前培训,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后方可上机正常工作。
四、机械设备管理的任务
4.1衡量机械设备合理使用程度的三项指标为
(1)经济性。以单位工程量为衡量指标,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最低的机械成本消耗来完成。对于既定的工程项目,即便选用的机械设备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率指数,但其不一定符合经济性的要求。(2)高效率。必须使机械的生产技术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算是性能优益的机械设备。(3)设备异常损耗的防护。设备异常指不正常使用造成的设备事故损坏、磨损严重和技术性能降低等。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即可阻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4.2结合施工现场需要,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发挥设备效能
(1)正确使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使用效率。每种机械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定和标准使用机械设备,才能切实保障安全生产,收获最佳的经济效益。(2)做好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由于施工现场生产技术状况的不断变化,会导致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严重、干摩擦、松动等异常状况。如不及时处理这些隐患,必将造成严重后果。(3)更新改造,满足生产需要。选择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完善的设备替代淘汰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的机械。(4)加强配件管理,保障维修需要。指派专人管理专用的配件仓库,保障合理储备。
4.3机械设备的更新管理
机械设备的自然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是设备更新时应重点考虑的内容。自然寿命指设备从开始投入使用,经受损伤老化等有形损耗直至报废为止经历的全过程。设备在自然寿命后期,要依靠高额的维修费来维护设备的运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经济上更合理、技术上更先进的新型设备,因而在设备自然寿命尚未结束前就逐渐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之为设备的技术寿命。机械设备的更新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生产需要。
五、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5.1安全问题是公路桥梁机械安全管理的大问题
需要各级领导部门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发挥部门的职能,把安全问题提上主管领导的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机械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5.2施工中的机械安全管理
(1)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要结合本机情况在安全情况下作业。(2)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事故修理为预防性修理。(3)操作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随时观察设备的动态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产生不安全因素。(4)机械的易损件应做好储备,避免因购件周期过长影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5)对缺口机械进行租赁,保证公路桥梁工程如期進行,机械租赁应做好市场调查,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努力降低租赁成本。
六、结束语
随着公路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给公路桥梁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压力。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及时保养,提高其利用效率,以最终实现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公路桥梁建设施工服务。
参考文献:
[1]汪伟中. 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研究[J]. 科技信息,2009,05:670+708.
[2]魏延磊. 浅谈公路施工机械管理的措施和方法[J]. 山西建筑,2009,29:333-334.
[3]殷成宇. 施工企业机械管理分析与研究[J]. 河南科技,2013,18:266-267.
[4]李海江. 论如何加强施工机械管理[J]. 交通标准化,2011,01:160-162.
[5]杨俊娥. 加强施工机械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 河北企业,2012,02:26.
桥梁施工机械配备表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