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足月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采用多学科团队的护理方式对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性。 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3月对13例足月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的术前护理情况、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3例患者均行剖宫产分娩(100.00%),无不良妊娠结局。足月产13例,术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10分,所有新生儿均无先天性疾病。产妇在手术复苏间观察2 h后情况良好,均顺利转入精神科病区治疗,术后7~10 d会诊无产褥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综合性医院足月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术前护理采用多学科团队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分娩方案的选择、麻醉方式的确定、医患双方恐惧心理的消除、多科合作的及时正确评估,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 妊娠;分娩;精神病;急性期;护理管理
Pre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13 pregnant women with full-term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attacks of schizophrenia
WAN Ru QIAN Yuanfang LIU Xuezhe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Zhejiang Provincial Tongde Hospital, Hangzhou 310012, China
[Key words] Pregnancy; Delivery; Mental diseases; Acute stage; Nursing management
精神分裂癥是以基本的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病,一般无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1],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在一般医院的产科临床实际工作中并不多见,特别是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的患者更少见。由于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对孕妇本身、胎儿以及周围人群都可以造成危害,因此对足月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特别需要产科医护人员加以关注。我科在2013年12月~2017年3月共收治了13例足月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的孕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足月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的患者13例,年龄19~41岁,平均29.26岁,病程3~11年,孕周37~41周;初产妇9例,经产妇4例,均为单胎。排除严重躯体器质性病变及产科并发症患者。
1.2 精神病类型
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13例孕前孕期已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住院后明确是“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狂症-痰火扰心型)”8例,表现为接触不合作,存在被害妄想,一直大喊大叫,行为紊乱,冲动有打人行为,社会功能减退,无自知力;明确是“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痰气郁结型)5例,表现基本以意识清楚、交流被动、说话游离、情绪易激惹、有毁物行为,自知力缺失为主。
1.3 分娩方案的选择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2],此类患者在终止妊娠时的分娩方式显得尤为重要[3-4]。精神分裂症孕产妇产时精神分裂症处于稳定期剖宫产率为42.22%,产时精神分裂症处于发作期患者中剖宫产率为92.00%[5]。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欠合作,为保证产妇和胎儿安全可放宽指征采用剖宫产[6]。进一步结合文献[7-8]分析,躁狂症孕妇在分娩时的依从性更低从而导致产钳助产或剖宫产比率增高,所以本病区的13例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选择的剖宫产终止妊娠。
1.4 护理
1.4.1 消除恐惧心理
1.4.1.1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环境的改变,又缺乏正确认知功能,13例患者均表现为不愿意进入产科病区和手术室,哭闹、恐惧、极度不配合以及打骂自己的丈夫等行为上予以抵触,产科护士经过耐心与孕妇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让其表达负面情绪,降低心理负荷[9],但是不能达到正常孕妇所能达到的作用。虽然不能直接发挥沟通达到消除恐惧的作用,但是且充分暴露其内心世界/她们均担心到医院后会处理掉她们体内的宝宝(母爱是天生的),而拒绝配合。最后在精神科护士的配合下,转移注意力,分散和消除紧张、恐惧和抗拒心理,基本取得配合后[10],在精神心理专科护士的全程陪同下,产科病区完成术前准备和护送进手术室过程均比较顺利。此时由于是急性发作期,千万不要和患者争辩幻听的真假,同情其感受,保持镇定,不要被患者的病态情绪影响,通过转移注意力,改变环境等使患者的情绪平静下来同时了解患者幻觉、妄想的类型与性质,及时与医生沟通,便于治疗[11]。
1.4.1.2 消除护士的恐惧心理 因为精神分裂症发作期,难免会发生外伤、自伤、伤害周围人群或伤害胎儿的举动[12]。护士应该将患者的利益和需要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护士长积极带头,以身作则对患者实施热情、周到的服务,这对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暴力行为、维护母婴安全及其重要,并和科室其他护士一起,采取开放式的问诊,不能和患者在症状上发生争辩[13],尽量鼓励患者用言语宣泄,转移其暴力意图,满足其要求。年轻护士看到护士长的所言所行,自己也就减少了很多的恐惧心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士间相互积极配合,13例患者均没有对医护人员出现暴力行为。只是其中1例患者为了给其肌肉注射镇静剂,坚决不愿意卧于床上,N0级护士一边忍着全身的患者口水,一边笑着让患者站立完成注射,没有因为恐惧、害怕、委屈而逃走,注射完成后还是一脸笑容,这主要还是有精神专科护士的协助和护士长的以身作则发挥着作用。
1.4.2 及时正确评估
1.4.2.1 精神专科评估 由于产科护士对精神评估实在缺乏,及时请精神专科护士进行《护理会诊》,进行全面准确评估患者的专科情况和提出有效的专科护理会诊意见,包括既往暴力行为史、人口学资料与病情,以及早发现暴力行为,并及早干预、正确干预暴力行为及其他危险的发生。这13例产妇入院时均被好几个家属架住而入院,在家时8例患者均因为怀孕而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均有被跟踪、被迫害的妄想,社会功能减退,无自知力、交流被动,甚至都出现过冲动打人、打砸东西等现象。
1.4.2.2 产科的专业评估 精神分裂症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除产科指征外,对于正处在发作期的临床患者,可以放宽剖宫产指征,对有生活不能自理、被动服从医疗的患者,选择剖宫产分娩[14],这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处于发作期,具有伤害他人的危险,而且在妊娠时间上都属于足月妊娠,对胎儿出生后的成活基本没有影响,所以行剖宫产是可行的。
1.4.2.3 家庭支持系统评估 5例患者由丈夫、姐姐、姐夫、弟弟陪同入院,家属意愿是自然分娩,以便于产后管理,但是看到患者的情况,再通过我们的解释,所以一致同意剖宫产结束妊娠;另8例患者由其丈夫和父母亲陪同入院,当时患者神志清楚,但任何陌生人不能接近,出现手舞足蹈、损毁物品等行为,家属也一致同意剖宫产结束妊娠。但是由于该疾病易反复发作、发作期患者自我照顾能力低下甚至丧失;对于精神分裂症仍存在个人、社会偏见及歧视等,使得患者家庭成员遭受来自心理(病耻感等),生理(因长期照料患者造成的睡眠障碍、严重抑郁等)、社交(社会偏见、歧视、自卑等)经济(高额医疗费用、因照料误工等)等来自各方面的沉重負担[15-16]。
1.4.2.4 麻醉科的术前评估 精神分裂症产妇是特殊的患者群体,又由于患者是急性发作期,手术前其情绪不稳定、意志行为处于紊乱状态时,给麻醉的选择和实施带来了很多困难。剖宫产手术会对精神疾病产妇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有可能导致其精神症状加重[17]。因此,我们充分的做好麻醉前的评估工作,邀请产科、精神科和麻醉科共同评估,合理的选择麻醉方案(硬膜外麻醉——麻醉前肌注氟哌啶醇,待急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控制后再实施麻醉)[18],准备好各种抢救预案(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最大限度的保障产妇的围术期安全。
1.4.3 合理安置病房 将患者安置于单人间,靠近医护办公室,注意阳台、门窗安全,病房内无危险物品,如:绳子、剪刀、刀、玻璃制品等,以防发生伤害或被伤害。同时一定要有不少于2位中青年的家属看护,以消除由环境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1.4.4 密切观察病情
1.4.4.1 精神专科病情观察 在整个术前准备的过程中,至少需要2位中青年家属不离身的陪护,同时需要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如患者思维破裂方面:思考问题和言语的联系性、调理性,以上13例患者没有较入院前更乱;在情感障碍方面:11位患者在这方面最明显的表现是完全失去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到进食和休息,均拒绝休息,特别的兴奋,喋喋不休、自言自语;在幻觉妄想方面:7例患者始终觉得有人想要伤害她的宝宝,而另6例患者主要是觉得没有一家医院让她把宝宝生下来,她已经要生宝宝了,可是没有地方生宝宝,所以她嘴里也是一直喋喋不休说要生孩子,不让你们靠近她身旁。但13例患者一直到送入手术室,病情属于比较稳定,没有出现特别冲动的行为。
1.4.4.2 产科病情观察 13例患者在准备剖宫产前,均没有临产先兆:阴道流血、不规则宫缩、早破水等表现,但在胎心和胎动的观察方面,后者根本没有观察,所以在胎心观察方面,考虑到患者自己对胎动不能观察而且又应用了一定的镇静剂,所以每2小时听取1次胎心音,在听取胎心的过程中,由于怕听胎心音时,由胎心发出的声音刺激到患者而出现伤害,所以在每次听取胎心音之前,和患者沟通让她听听宝宝的声音,让宝宝和她说说话,在听取胎心音同时护士用手放在患者的腹部来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子宫收缩,两位患者配合非常良好。
1.4.5 有效的术前准备
1.4.5.1 无创准备 操作时态度友好,面带微笑,不低声耳语,取笑患者,在给患者做各项准备时,尽量将各项护理工作集中在一起,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一般有2位护士同时进行,先进行无创性护理:1位护士和家属一起守在患者身旁,给予安慰、鼓励,每人握住患者的一只手,抚摸患者的额头,运用肢体语言使患者感到温暖、安全、被尊重,消除紧张、恐惧心理[19],另一名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更换手术衣裤、取下手表、戒子以及皮肤清洁等。患者配合良好,没有发生哭闹、打砸等现象。
1.4.5.2 有创准备 在完成无创性准备后,患者对抽血、皮试、床边心电图等的术前准备,2例患者均没有了无创准备的配合和安静,13例均予以拒绝,表现为不肯卧床、双腿乱踢、打骂等行为,所以在2位家属和1位护士按住其上肢并不断和其沟通的情况下,完成抽血、皮试等刺激性的有创操作,均没有出现护士受伤及患者强制被约束的情况。
2 结果
13例患者均行剖宫产分娩(100.00%),无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等不良妊娠结局。足月产13例,术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10分,所有新生儿均无先天性疾病。产妇在麻醉复苏间观察2 h后情况良好,均顺利转入精神科病区治疗,术后7~10 d产科会诊无产褥期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合并妊娠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是发作期需要分娩的患者,必须转入综合性医院产科或者妇产科专科医院,所以产科护士要以冷静、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千万避免恶语中伤、动作粗鲁而激起患者更大的兴奋和冲动行为。同时丰富其他交叉学科的护理知识,还要采取多学科的团队协作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分娩方案的选择、麻醉方式的确定、医患双方恐惧心理的消除、多科合作的及时正确评估,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掌握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技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确保产妇、新生儿以及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予以重视[20]。
[参考文献]
[1] 宋燕华.精神障碍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9-81.
[2] 肖雯,王秀峰.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患者分娩方式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42-1543.
[3] 廖雪梅,苏允爱,司天梅.孕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31(2):122-125.
[4] Kerstjens JM,de Winter AF,Sollie KM,et al.Maternal and pregnancy relat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in moderately preterm born children[J]. Obstet Gynecol,2013,121(4):727-733.
[5] 黄潞.精神分裂症孕产妇70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69-171.
[6] 谢益玲.剖宫产指征放宽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6):1397.
[7] 谢冰,高镇松.探讨精神病孕妇的分娩方法[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2):65-67.
[8] Howard LM,Bekele D,Rowe M,et al.Smoking cessat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mental disorders:A cohort and nested qualitative study[J]. JBJOG,2013,120(3):362-370.
[9] 田梦琪.发作期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分娩分析及护理干预[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2):58-59.
[10] Solar H,Dichson KE,Milller I.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women with schizohrenia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num Motherisk Update 2008[J].Can J Clin Pharmacol,2009,16(1):23-32.
[11] 唐文娟,蔣玉平.精神分裂症合并妊娠行剖宫产25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83-84.
[12] 王永清,杨孜.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的孕期保健和围产期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8):583-586.
[13] 袁薇,丁晓平.妊娠期精神分裂患者住院的风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75-76.
[14] 仲青,管雁丞,李裕.精神分裂症合并妊娠成功分娩1例[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2):217.
[15] 杨荷叶,张爱景,赵敏,等.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配偶的婚姻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04-506.
[16] 张红彩,李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58-761.
[17] 罗辉,李珍.20例精神分裂症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0):136-137.
[18] 钟秋平,彭东桃,黄俊,等.发作期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分娩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51-452.
[19] 程坚林.1例精神分裂症孕妇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下旬):863-864.
[20] 刘晓鑫,李乐之,欧美军.精神分裂症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上):11-12.
(收稿日期:2018-01-02)
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从09年我院护理方式改进后, 共接收产妇427例初产妇, 年龄最小的20岁, 最大的31岁;平均年龄27岁。其中, 正常孕产妇420例, 高龄产妇7例。
1.2 结果
护理效果显著, 422例顺利分娩, 母婴健康出院, 占98.8%;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中, 正常孕产妇3例, 新生儿窒息2例, 胎儿窘迫1例, 高龄产妇2例, 并导致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窘迫各1例;5例胎膜早破者中, 3例出现羊膜炎感染, 2例出现产后抑郁症。均转入专业治疗。
2 产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据报道, 初产妇的最大心理特点是95%的病人是第一次住院, 对医院环境十分陌生, 对即将到来的分娩感到焦虑和紧张,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心理反应, 将可能导致产程延长、宫缩加剧、加重, 给母儿带来各种并发症[1]。初产妇所出现这些心理问题, 一直以来在产科都是极其正常的, 首先要做的护理工作就是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引导和调节。经验总结得出, 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初产妇因无生育经验, 缺乏亲身分娩经历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最常见。这点需要尽早开导, 最好在进院后就应该渐渐开始宣教分娩的有关知识, 如分娩前常有的表现、征兆, 羊水、胎盘等生理知识解释, 介绍接生医生建立亲切的关系、分娩过程、时长等, 以自己曾经亲身护理的相似例子做对照讲解和鼓励产妇自己提问, 医护人员耐心解答相结合的方法既简单又真实, 产妇最容易接受。产妇对即将的分娩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慌张和忧虑是其心态平稳的表现, 也是心理护理的第一步。 (2) 初产妇临产前疼痛加剧, 且待产时间较长者容易出现暴躁、粗略行为, 甚至大叫哭闹, 导致宫缩加剧、加重等, 影响顺利分娩。这方面的心理护理主要是理解和安慰。对产妇的无理行为一定要给予宽容和理解, 并耐心安慰、鼓励。切忌表现出不耐烦和训斥、警告, 可以用认真的、专业的语言经常对她进行心理暗示, 如;“你的情况很好, 再耐心等等, 你的孩子就要见到你这位勇敢的妈妈了。”、“检查显示, 胎位正常, 不必担心,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尽量放松, 剩下的留给我们解决。”这样大大减缓初产妇的焦虑, 放松心情, 缓解宫缩剧痛。 (3) 来自社会上的心理压力也是初产妇产前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来自家属或自身的“性别倾向”的期待、来自电视新闻、电影情节出现的“怪胎”、“畸胎”的幻想、来自工作岗位和未来工作能力的担心等都是社会上现实的压力。需要针对不同的初产妇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其相信现代医学的检查、争取家属的支持等。
(2) 卫生环境与饮食的护理。为产妇营造相对轻松和清洁的环境很有必要。由于初产妇临产前需要亲戚家属亲密陪同, 人流量大, 应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 保证环境质量。病房保证通风透气、时常开窗, 对室温、适度控制在舒适范围。对于剖宫产的初产妇做好麻药等皮试, 导尿准备等。饮食方面除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外, 不必忌食。选易消化、营养丰富、含丰富维生素的汤类。剖宫产者术前一天晚餐进流质, 禁食糖、奶, 术前几小时禁水[2]。
3 产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产后是初产妇的角色转换期, 作为一个女人, 是她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一步, 其职责由孕育新生命转到哺育后代。但正是由于分泌、激素等生理变化也导致心理上的变化, 做好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绝不可忽视[3]。初产妇产后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感觉责任重大, 特别脆弱、情绪不稳定。护理主要从增强其自信心、责任感方面入手。耐心听取产妇担忧问题, 并给予积极鼓励, 可以从产妇对孩子的科学养育上进行强调, 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 接需哺乳, 增加产妇对新生儿的抚摸和目光接触, 让产妇感受到宝宝的可爱。并发放文字材料, 图片材料和宣教育要知识, 让产妇感到做母亲的伟大, 让其对以后美好生活充满信心[4]。适应人生角色的转换并主动调节心态。来自一些社会压力, 如家属对婴儿性别的失望、工作岗位的变化做好针对性开导。
3.2 饮食护理
视初产妇的健康状态和乳汁分泌量加减催乳食物。如果乳汁不足应该多摄取高能量、易消化食物, 以补充产时消耗的能量, 并多喝汤汁、水及早协助产妇首次哺乳。如果乳汁分泌正常或过多, 饮食应作相应调整, 避免乳房肿胀。剖宫产者需嘱家属添加伤口促愈补食, 加快切口愈合。
孕育对于女性一生来说, 是一件很大的事。关系到人生角色转换、家庭关系的变化等。产妇特别是初产妇的心理承担的压力较大。做好期间的心理护理是最重要的护理工作。
摘要:目的 探讨初产妇在临产前和产后的心理、饮食等护理。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产科接收的427例产妇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其中422例产妇经过产前和产后的精细护理均顺利分娩、母婴健康出院;5例因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导致3例新生儿窒息、2例胎儿窘迫, 引起2例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 转入专业治疗。结论 重视初产妇产前、产后的护理, 减少产后抑郁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产妇,产前,产后,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赵延秋.产前产后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哈尔滨医药, 2009, 29 (3) :75.
[2] 李强.产前产后观察、护理及宣教[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 (2) :135.
[3] 王艳.产妇临产前后的心理护理[J].泰山卫生, 2004, 28 (3) :33.
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89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18~41岁, 平均 (25.8±8.2) 岁;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观察组93例, 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采用彭涛[1]翻译的Edinburgh (EPDS) 产后抑郁量表对产妇进行调查, 中文版EPDS在筛选产后抑郁症妇女方面有很好的心理测量特性, 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其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95.83%、分半相关系数为0.59 (P<0.001) 。EPDS为10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照0~3进行4级评分。总分是10个项目中的各项目的分数之合总分范围为0~30。总分≥13分提示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则视为阳性筛查结果。总分越高, 反映抑郁程度越重。
1.3 护理干预
对观察组孕产妇采用如下的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1) 心理状况评估: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咨询及个别指导的干预措施[2]。产前门诊应了解孕妇心理、是否有精神病史、抑郁、焦虑相关的并发症, 重视有这一倾向的产妇; (2) 早期孕期宣教:认识到分娩的生理过程, 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正确对待孕期、分期出现的不适, 对孕期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心情平和有积极的意义; (3) 产后知识学习:加强产期卫生保健知识, 帮助认同母亲角色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 加强产后饮食、性生活、喂养新生儿及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鼓励产妇放松, 做好产后形体训练; (4) 加强社会支持:来自家人、医护人员、同事的支持, 对孕妇的关心、体贴, 分娩时丈夫的陪伴, 都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孕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5)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保证休息和良好睡眠, 长期运动, 以提高体质,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鱼类等具有抗抑郁的食物, 补充足够水分等, 均对产后抑郁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注:χ2=4.557, P=0.033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的方法。
2 结果
2.1 2组孕产妇EPDS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的孕产妇EPDS评分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孕产妇,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见表1。
2.2 2组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
经过护理干预的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孕产妇,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产后抑郁表现为易激惹、恐惧、焦虑和对自身及新生儿健康过度担忧, 不能正常自理及照料新生儿, 有时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 危害产妇、孩子和家庭。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实施以后,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 说明护理干预是有效的, 与国内文献报道的一致[3]。也有研究认为, 产后抑郁是由于产妇心理的脆弱性、敏感性增加引起情绪不稳而致, 预后良好。在护理过程中, 要求护士能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 如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心理咨询、孕期宣教、产后知识补充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4]。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也说明了护理干预减少了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保健服务中加强产前和产后护理保健, 消除产妇对分娩的紧张心理, 将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引起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可能与产妇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传统观念、分娩方式等有关。产科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产后抑郁症, 对于早期可识别的产后抑郁患者, 要采取咨询, 教育,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认真做好健康教育, 使产妇建立信心, 积极对待分娩, 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89例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观察组93例,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应用产后抑郁量表对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建议护理工作者可以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护理干预,初产妇,产后抑郁
参考文献
[1] 彭涛, 王联, 范肖冬, 等.EPDS在产后抑郁筛查中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 13 (8) :18~19.
[2] 陆亚文, 徐宏里, 郑铮, 等.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2, 14 (5) :532~533.
[3] 汤月芬, 王立伟, 施慎逊.产后抑郁症生物学病因及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2) :126~128.
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探討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满意度、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0.5、1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中效果理想,产妇满意度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量,改善不良情绪,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欣母沛 产后出血 出血量 不良反应
[
[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nursing concept Hemab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mount of bleedingAdverse reac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Ganzhou Municipal Hospital, Ganzhou 341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32.028
产后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会严重影响妊娠结局,严重者会对产妇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进行积极防治[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产后出血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产后出血最常用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2]。但是产妇在治疗过程中,会伴有一系列不良情绪的发生,对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产妇进行积极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3-4]。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为产后出血,而分娩后2 h失血量占总失血量80%,本研究将产后2 h失血量大于400 mL作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精神正常,且治疗依从性较高;(2)凝血功能正常;(3)均为阴道分娩。排除标准:(1)临床数据不完善;(2)羊水过多与瘢痕子宫;(3)子宫肌瘤和多胎妊娠;(4)肝肾功能异常。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分娩后2 h失血量大于400 mL时均接受欣母沛治疗。采用欣母沛(生产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183,规格:1 mL︰250 μg)肌肉注射,25 μg/次,对于治疗效果不佳产妇,应在半小时后再进行欣母沛治疗,注意用药剂量应小于3 mg[5-6]。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常规止血处理,与产妇积极交流,做好心理干预工作,对产妇提出问题积极回答[7]。研究组采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产妇分娩后,助产士应为产妇提供红糖水,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吸乳,对乳汁分泌进行刺激,目的是对母婴情感进行增加[8-10]。另外,护理人员应对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述,目的是缓解产妇紧张、害怕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并指导产妇哺乳,本着早吸吮,早开奶的原则,提高喂养成功率和自信心[11]。同时,应对阴道出血量进行定期测量,如果出血量大于150 mL应对原因进行查明,并对阴道出血和充盈状况进行检查,并在产妇产后1 h对子宫进行按压,目的是将淤血排除,加强收缩子宫。产妇在产后3 h,应对排尿尽心指导,对于不能正常排尿产妇,应对排尿进行诱导,并将导尿管进行放置,避免出血现象的发生。对于因宫缩乏力伴有出血产妇,应对其进行及时子宫按摩和静脉滴注缩宫素[12]。对于残留胎盘产妇,应对其行人工剥离术,提高剥离成功率。对于植入胎盘产妇,应切除子宫,如果伴有软产道损伤,应缝合修补软产道。如果由于凝血功能引发出血,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对微循环进行改善。其次,还应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疏导,目的是降低恐惧、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并对心跳进行积极调整[13]。出院指导,产妇出院时,应对个人卫生进行讲述,并需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告诉产妇注意休息,进行用药、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并对发生的异常状况产后康复和措施进行讲解,在出院时应由护士长及护士将产妇送入电梯[14]。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满意度。满分100分,不满意:小于60分;满意:60~80分;非常满意:分数大于80分[15]。總满意=满意+非常满意。(2)比较两组出血量。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0.5、1 h出血量,出血量越少,护理效果越高。(3)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SAS评分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16]。(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感染、脂肪液化和会阴撕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年龄20~45岁,平均(23.4±2.5)岁;孕周36~42周,平均(38.5±1.3)周;出血原因:胎盘因素11例,宫缩乏力31例,其他因素4例。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24.3±2.7)岁;孕周36~42周,平均(38.2±1.1)周;出血原因:胎盘因素12例,宫缩乏力31例,其他因素3例。两组年龄、孕周与出血原因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出血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0.5、1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35,P<0.05),见表4。
3 讨论
产后出血影响严重,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产后出血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产妇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欣母沛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产妇满意度高[17]。欣母沛能够对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行有效促进,进而降低出血量。尽管如此,产妇在治疗过程中,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产妇预后产生较大影响,增加了产妇心理负担,所以,应对产妇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主要是对产妇进行产后实时监控,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疗,旨在降低出血量,提高生活质量[18]。对产后出血控制的关键是,需护理人员具备主动护理和高度负责态度,可对产后出血及时处理和发现,本着对产妇高度负责精神和态度,对产妇病情状况进行观察,主要包括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状况等[19]。其次,应熟练操作设备和器械,对出血防治措施进行掌握,进而对产妇身体健康进行保证。胎盘娩出和胎儿娩出是出血发生的主要阶段,因此应对该过程进行积极干预,可通过与产妇进行积极交流,对疼痛感和恐慌感进行降低,进而保证子宫正常恢复[2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出血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对产妇进行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护理,能够降低出血量,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对产妇预后改善具有非常积极作用。对产妇制定合理膳食计划,可保证产妇营养均衡,保证产妇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在产妇出血量护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由于大部分产妇为首次分娩,因此经验不足,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产妇身体健康产生较为不利影响。积极的心理干预,可将产妇疼痛进行转移,提高产妇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护理,可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护理,产妇临床满意度较高,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产妇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进行欣母沛治疗效果显著。在产妇治疗过程中进行引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效果理想,产妇满意度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量,同时可降低SDS、SAS评分,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因此,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护理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宁,沈晓明.中西医结合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晚期再出血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6):1593-1596.
[2]宋小侠,卢燕玲,翁廷松,等.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7,38(18):2850-2852.
[3]李君晴,李文谦,曾祥刚,等.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欣母沛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6):464-466.
[4]李海莲,黄丽霞,储丽敏,等.胎膜早破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感染情况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7):2673-2676.
[5] Liu J P,Ye Z N,Lv S Y,et al.The rise of soluble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βin CSF early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orrelates with cerebral vasospasm[J].Neurological Sciences,2018,39(6):1105-1111.
[6]黄晓安,杨萍,李丹,等.产妇产褥期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7):1089-1092.
[7]毛中英,冯虹,黄冬梅,等.盆底仿生物电刺激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10):1074-1076.
[8] Hu J,Yu Z P,Wang P,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Requiring Massive Transfusions at a Tertiary Center[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7,130(5):581-585.
[9]陈禹桥,张小勤,秦琴,等.妊娠合并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并发胎盘早剥1例报道[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4):319.
[10]刘兰英,蒙美英,李莉莉,等.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6(3):192-195.
[11]杨会义,张菲菲,任静,等.护理行为感知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的意义[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320-325.
[12] Westwood G,Meredith P,Atkins S,et al.Universal screening for alcohol misuse in acute medical admissions is feasible and identifies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liver disease[J].J Hepatol,2017,67(3):559-567.
[13]高學军,叶春花,赵会荣,等.延续精准护理对高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8):947,950.
[14]钟代曲,于瑞英,蒋晓江,等.人文护理对慢性失眠症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47(31):4081-4084.
[15] Dias T,Patabendige M.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saftly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PPH)compression belt in reduction of uterine,internal iliac and femoral artery blood flow in healthy postpartum women[J].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17,50(Suppl 1):154-256.
[16]周家梅,江智霞,刘竹,等.结合心理学原理探究护理本科生仁爱动机规律的质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34):107-110.
[17]金瑞,刘莹,姚瑶,等.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老年患者应用桃红四物汤联合穴位灸法的康复满意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27):4271-4276.
[18] Frimat M,Prov?t F,Hertig A.In Reply to Risk of Tranexam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2017,69(1):160-161.
[19]陈淑梅,王雅莉,周芹,等.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孕期教育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7):819,821.
[20]孙丹.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5):53-56
(收稿日期:2019-05-31)(本文编辑:田婧)
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至2011年我科收治的145例有自然分娩意愿的初产妇,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2例, 观察组73例, 年龄22~31岁, 平均年龄25.4岁。身高154~172cm, 平均身高163.5cm。体重44~72kg, 平均体重50.8kg。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7周。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无其他合并症和并发症, 胎儿监测正常, 骨盆外测量正常, 均已临产。以上所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 观察组初产妇在妊娠28周时开始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入院时设立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入院宣教。临产开始由一名助产士协助分娩。具体如下:宫缩开始时进行控制肌肉运动, 然后逐渐放松全身肌肉。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应用胸式呼吸, 深吸气缓吐气, 腹部放松状态。随后进入活跃期, 由鼻孔吸气口吐气, 并子宫收缩节律调整呼吸, 收缩增强时加速, 收缩减弱时减慢。第一产程减速期, 连续4~6次快速浅呼吸, 保持完全放松。进入第二产程大口吸气后憋气直至着冠时进行哈气呼吸[2]。 (2) 对照组初产妇孕期接受除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外的所有培训。临产后进入产程采用硬膜外麻醉减痛分娩法, 分娩结束停止给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程时间、出血量、难产率以及疼痛程度。根据WHO疼痛分级标准[3]进行判断。0级:无痛或稍感不适;1级:酸痛, 可忍受;2级:明显酸痛, 呼吸急促;3级:强烈腰酸, 腹痛不能忍受, 喊叫。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处理数据, 比较差异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们把0级和1级疼痛称为可耐受疼痛, 2级和3级疼痛称为不可耐受疼痛。观察组初产妇中可耐受疼痛人数所占比例为61.6% (45/7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 (26/72) ,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可耐受疼痛人数所占比例为38.4% (28/7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9% (46/72) ,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初产妇平均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娩出血量虽然少于对照组, 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难产率低于对照组, 且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虽然分娩是一个正常必经的生理过程, 但是临产后的初产妇焦虑水平明显升高, 体内儿茶酚胺增高,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容易导致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从而引起产程延长, 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4]。麻醉减痛分娩法虽然可以减痛, 但易引起交感神经阻滞, 外周血管扩张, 增加发生宫内低氧的可能性。另外可能出现运动阻滞, 延长产程, 导致难产率增加, 出血量增加等。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是通过心理预防法调整呼吸, 将产妇注意力转移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上, 使初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其在分娩过程中保持镇定, 避免其进入“恐惧-疼痛”的恶性循环中, 从而缩短产程, 降低难产率。研究结果显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有效缓解分娩疼痛, 降低难产率, 缩短产程时间, 说明拉玛泽减痛法效果优于麻醉减痛法。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开始时间较早, 是一对一的全程助产, 增加护患交流机会, 获得孕妇对助产人员信任和配合, 进而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 为产妇构建一个无焦虑、微痛苦、被关怀鼓舞、温馨的氛围, 以便顺利分娩。同时又强化了全程保健, 保证母婴健康, 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提高产科医疗工作质量。本研究提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不仅仅是一项减痛分娩技术, 同时可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痛分娩法, 是促进自然分娩, 保证分娩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2种不同减痛分娩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145例有自然分娩意愿初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麻醉减痛分娩法和观察组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结果 2组的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产程时间, 难产率以及疼痛程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初产妇,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效果要优于麻醉减痛分娩法,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麻醉减痛分娩法
参考文献
[1] 熊永芳.应用拉玛泽分娩法重构分娩的自然法则[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6) :53.
[2] 雪丽霜.拉玛泽分娩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8) :736~738.
[3] 肖霞, 丘小霞, 赵璐, 等.120例产妇利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8) :718~719.
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产后出血在产科临床上比较常见,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基于此,为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以及因此导致的产妇死亡,本文从临床、胎儿、产妇三个方面探讨了引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从孕期保健及心理护理、分娩护理、产后护理、抢救护理等方面阐述了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产科疾病,是指胎儿从母体娩出后发生出血且出血量在24h之内得到500ml。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产后1h左右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若病情严重且救治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1]。因此,有必要对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加以預防,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风险。同时,护理干预作为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基于此,本文对引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1.引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1.1临床因素
何佳佳等[3]指出产后出血的发生与以下四个方面的临床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①产科干预过多。与自然分娩相比,产钳助产、引导助产术及剖宫产术会使产后出血风险不同程度地增加;②清宫及流产史。 目前,临床上对于想要终止妊娠的孕妇,一般通过药物或人工方式进行流产,而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也会随之增加;③产次。已有临床数据显示,与初产妇相比,经产妇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且产后出血风险与产次呈正相关;④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指分娩前每隔一段时间对孕妇及胎儿情况进行1次检查,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孕妇及胎儿存在的异常情况并加以应对,若产前检查次数较少,则会使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
1.2胎儿因素
顾双等[4]指出胎儿因素所引起的产后出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胎儿体重。与胎儿体重低于4kg的产妇相比,胎儿体重超过4kg的产妇产后出血风险更大,且产后出血风险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②未进行早接触及早吮吸;③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等胎盘因素。
1.3产妇因素
刘平等[5]指出产后出血的发生与产妇自身因素存在密切联系,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年龄。产妇年龄与产后出血的发生联系密切,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以及低于20岁的低领产妇,产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②肥胖。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低于24kg/m2的正常体重产妇相比,BMI超过24kg/m2的肥胖产妇,产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③精神心理因素。产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产妇心理状态产生巨大波动,引发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相关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使产后出血风险增加;④妊娠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及贫血等疾病或并发症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有研究指出[6],妊娠期疾病、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及巨大儿、胎盘因素等引起的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
2.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
2.1孕期保健及心理护理
圣海燕[7]指出护理人员要做好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孕妇认识水平,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并充分掌握相关保健技能,指导孕妇合理饮食,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同时,强化高危孕妇管理,对其凝血功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另外,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从而孕妇的角度出发理解其内心的恐慌与不安,并给予其关心和安慰,从而缓解孕妇负面情绪,促进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分娩护理
第一产程,护理人员指导孕妇合理进食,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做好输液、输血准备,以防产妇体力过度消耗发生风险。对产程进展进行密切监测,避免产程延长[8]。护理人员可指导和帮助产妇适当活动,使子宫收缩加快,同时对宫缩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现象,及时遵医嘱取缩宫素静脉滴注,并对胎心变化进行观察,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第二产程,此阶段宫缩较为强烈或频率较高,产妇会消耗大量体力,护理人员要注意陪伴在产妇旁边以语言加以安慰和鼓励,减轻其恐惧无助感,并通过容积法对产妇出血量进行正确评估[9]。第三产程,若判定某些因素可能引发产后出血,则及时遵医嘱取10U缩宫素肌内缓慢推注,胎盘未剥离之前,先不对产妇子宫进行揉挤,且不可强拉脐带。若胎儿娩出后30min仍未娩出胎盘,则可能出现胎盘粘连等不良事件,应及时进行检查并进行人工剥离。娩出胎盘、胎膜若不完整,则及时给予清宫术治疗。若发现软产道损伤,及时给予缝合术治疗。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可对子宫进行按摩,并遵医嘱取10-30U缩宫素与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后,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促进子宫收缩。
2.3产后护理
李庆书等[10]指出在胎盘娩出2h内,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宫缩、宫底高度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产妇出血量进行收集和准确测量,及早发现产后大出血的前兆症状,并评估产妇失血休克风险。产后4h,指导产妇采取正确方法尝试自主排尿,防止膀胱充盈对子宫收缩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阻碍恶露排出。对于存在排尿困难的产妇,可通过下腹按摩、腹部热敷等方法促产妇排尿,仍然存在困难者应及时行导尿术。产后24h帮助产妇下床活动,加快恶露排出,促进子宫恢复。
2.4抢救护理
卢丽君[11]指出产后护理人员若发现产妇阴道大量出血或出现休克症状,要立即向医师报告,协助医师对产妇进行抢救。护理人员首先帮助产妇取平卧位,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并给予产妇吸氧支持,做好相关保暖措施;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同时遵医嘱给予产妇止血药物。与医师密切配合对产妇进行检查评估,明确出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护理人员要对其子宫部位进行有节律地按摩,对子宫产生刺激作用,促使其收缩。若发现大量血液积聚在宫腔内,要通过按摩及时压出,避免对子宫收缩产生不良影响;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输液速度过快引发肺水肿;对产妇血压、心率、神态、肢体温度情况进行密切监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进行针对性处理;产妇及其家属由于对产后出血的病因病机缺乏充分地了解,因此在面对这一情况时很容易出现恐慌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向其详细解释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安抚产妇情绪,使其保持安静,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以保证相关急救措施的贯彻落实[12]。
3.结语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对产妇生命安全威胁巨大。通过明确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够充分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改善其预后,临床上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薛志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控策略探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2):513-518.
[2]何美元,雷鸽.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5):876-877.
[3]何佳佳,漆洪波,邓娜,等.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血清AT-Ⅲ、BNP、NO对其预测价值探讨[J].中国性科学,2020,29(3):85-89.
[4]顾双,曲思娆,徐杨.二次剖宫产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0):122-125.
[5]刘平,邓花娟,尚莹莹.剖宫产术后产妇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及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6):1016-1018.
[6]洪训宇,孙慧聪.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评分表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6):679-681.
[7]圣海燕.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7):84-86.
[8]吕晓菲.综合护理干预在6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35-1737.
[9]马伟伟,杜格丽,李玲.优质护理干预对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2):311-312.
[10]李慶书,李庆平,冉约曼,等.产前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精神状态、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1122-1125.
[11]卢丽君.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的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1):125-127.
[12]陈燕敏,吴丹丹.Bakri止血球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出血[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3):592-595.
初产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